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爷爷,这个事情还不能让别人知道。就是家族中地人也不能泄露,还不到时候。”

“这个我当然知道,明日就举行家主传承大典。恩…………明天你接任家主之前,将该清理的人一律清理了,等你接任家主后在去清理就不好了,明白吗?一些家族中传承下来的东西,也该给你了,虽然那些有不少已经被你爹掏去了。”

“这个我省得。”嘿嘿……哪用得了一天,这些人都在自己的监控之下,一声令下的事情而已。

“等明天我会告诉大家这些人是我下令清理的。孩子,我老了,没几年活头了,一切都要靠你了。善待家中的人,即使用不上,也别太苛责他们。”

说着说着,郑复似乎有老去了几分。自己呼风唤雨的时代过去了,这天下总是属于年轻人的。由着他们去吧,反正这把老骨头也没几年好活地喽。

郑啸一送走郑复,马上让人将郑毅找来。

“十哥,大概你都知道了吧。”

“十九啊,啊,不,应该是家主大人了。我都知道了,我想你叫我来,也是我的死期了。动手吧,我没什么好说的了。”

郑啸一巴掌打过去:“要你死我用我亲自动手?你身边的小厮六喜自然会要了你的命。”

“啊…………”自己的心腹居然是郑啸的人。这是郑毅做梦也想不到地。

看着发傻地郑毅。“十哥,现在是你抉择的时候了。你爹和袁绍那点事情我一清二楚,你说我该怎么对待你们父子两?”

“我爹和袁绍?这些我真不知道。十九,你要杀就杀,何必造出借口。”

“哼。十哥,我敬着你才叫你一声十哥。这个事情还不用我构陷。”郑啸拍拍手,进来一个人。

“拜见大人。”

郑毅一看这人更是傻眼了,是他家地管家郑寿,他老爹的心腹。这么一下郑毅是面如死灰,万念皆无…………

“十九。你动手吧,我没什么说的了,原来我们一家上蹿下跳的,不过是唱戏给你看了。我服了,不就是一死嘛,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来吧。”说完闭目等死。

郑啸的声音悠悠地传来:“十哥,你爹算是一直照顾我的。整个家族中也就十七哥和十哥你能和我说上话了。十七哥在洛阳战死了,这就剩下你了。我不想让你死,你明白吗?”

郑毅睁开眼睛问到:“那你的意思是?”

“十哥,你并没有要害我,这个我知道。你想要官职,可以啊,只要有本事,还怕当不上官?可是你爹就不行了,他必须死。谁想要我的命,我就会先要了他的命。”

扑通一声,郑毅跪在地上:“十九,你放过我爹吧,我们父子一定当牛做马,报答你的恩德。”说完郑毅不停地磕头,咚咚作响。

“十哥。你起来吧。你有才华。有担当。只要你全心给我效力,我自然会提拔自家兄弟。风光无尽。”

“谢谢十九第,我一定全心效力。”别急,我话还没说完。”郑啸看这郑毅那满眼的渴求之色,冷声说到:“你爹勾结袁绍,图谋不轨,你去亲手杀了他。你过去的一切我既往不咎,还会让你风光无限。”

“这……这……这……”郑毅犹豫了,这是禽兽行径啊,要去杀了自己的爹,那怎么行。

“下不去手吗?那就你自己死。”郑啸眼光死死盯着郑毅,好似郑毅一旦不如他的意马上就下杀手一般。

郑毅头上的汗珠滚滚而下,迟疑了半天。颓然坐在地下:“十九弟,你杀了我吧。我不能动手杀我爹,就算他有千般万般的错,可他都是我爹,下手吧,黄泉路上有我陪着他,我爹也不会寂寞。”

“哼,我在给你最后一次机会。”郑啸刷的一声长剑出鞘,直指在郑毅咽喉之上:“你要考虑清楚啊。”

“下手吧,只是我求你,十九第,看在我们是兄弟地份上。好好抚养我儿子,他才四岁,他是无辜的。我也走的放

说完郑毅等待死亡的到来,好一阵郑啸却不动手。刷的一声郑啸长剑回鞘:“起来吧,我绕过你们父子了。你留下给我效力,只是你爹,我会安排他在长安养老的。”

郑啸和老爹的感情非比寻常,对父子之情看的很重。若是今天这郑毅杀了亲爹,郑啸会毫不犹豫的下令格杀了郑毅。

先不说这能亲手杀了自己老爹地人,是个枭雄般心狠之人,留着必然后患无穷。就是不顾父子之情,为保自己性命杀了亲爹的人,郑啸也不会让他活在世上。

不顾在地上磕头道谢的郑毅,郑啸自己缓步出去了。今天晚上的夜晚必然美丽,因为他是由血浇灌的,还是自己亲人的血。

这些人,总要付出代价的,自己要为自己所做地事情负责。

 第一百九十五章 魂园祭奠

当夜,一场“疾病”袭击了郑氏家族,家族中以郑涵为首的三十二人暴病身亡。

接近着第二天,郑啸就接任了郑家家主。这下虽然什么都没说,可谁都知道,昨天晚上那些人的死。是为了给郑啸铺平道路。

现在郑啸大权在握,他们本只有屈服的份,连老家主郑复都出面了,谁又能反对的了呢?

前方传来消息,张扬反叛,可惜还没来及行动,就被副将斩杀了。徐晃却孤身到达长安,面见郑啸。

“公明,你跟随我已经不少时间了吧。”

“我自纳入主公麾下,已经七年有余了。”

“是啊,时间真快啊,七年时间弹指一挥。我感觉好像才是昨日带着你一起出征西域一般,真快,都七年了。知道我为什么叫你回来吗?”

“知道,徐晃有罪,特来领死。”徐晃却没有丝毫犹豫的跪了下来。

“呵呵。你还真直接,公明,你为什么不为自己辩解?就这么坐以待毙?”

“大丈夫行事,自当负责,没有必要辩解了。自从追随主公征战沙场,我徐晃也算一展平生之志,当年在洛阳,要兵没兵,要权没权,受尽了那帮阉人的鸟气。是主公您给了我一切。我徐晃这条命今日就还给主公您了。“唉…………公明。你还记得吗?当初在西域,你我并肩作战,打得那些西域叛贼鬼哭狼嚎,何等地快意,何等的威风。”

徐晃沉默了,出征西域是他徐晃的扬名之战。自出征西域后,他徐晃徐大斧头的名号,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可现在他却和别人暗通款曲…………

“主公您不必说了。是我徐晃对不起您,您只管杀了我。”

“错,公明。这事情没有谁对不起谁,这乱世之间。诸侯在选择下属,下属也在选择主君,良禽择木儿戏,良臣择主而事。这没有什么不对的,我只是不明白。袁绍有那点比我好的,你要弃我而投他?”

“我没有投靠袁绍,我只是…………”徐晃一张大脸通红,却是说不出话来。

“公明,说吧,没什么。你我是一个战场上厮杀下来的袍泽,对于袍泽,你有什么话说不出来呢?”

“主公,我是和袁绍有来往。可是那个时候您在外面。生死不知。袁绍说您已经……已经死了,并以朝廷的名义让我归降。”

“朝廷。哈哈…………”郑啸一阵大笑:“太好笑了,现在的朝廷?那个朝廷?刘虞地朝廷?还不如说是袁绍的朝廷。他们是乱臣贼子。你就听信他们的话了。”

“徐晃糊涂,被他们蛊惑了,也没什么好说的。特来领死,主公,来生徐晃愿意做您的马前卒,驰骋沙场。”

“罢了,公明起来吧。你的为人我清楚。这件事情就当没有发生过。你没有纵兵反叛。你还是对我忠诚的,我自然不能中了袁绍贼子的挑拨离间之计不是。”

说完郑啸冲徐晃眨眨眼睛。徐晃自然知道郑啸是为自己开脱。

“徐晃对天发誓,有生之日必定效忠与主公,如违此誓。徐晃五雷轰顶。”

“行了,公明,别搞那么夸张。我自然不能中了袁绍地离间之计。这次让你回来,我是有任务给你的。”

“末将甘愿效死。”

“我已经拿下了洛阳,作为帝都,虽然洛阳破败了。但是那是我进军中原的必经之地。我想让你去虎牢关,防备中原,你可有信心?”

徐晃心中感激,完全不问罪,反而委以重任。这样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

“必然全力以赴,定不会让贼人进虎牢关一步。”

“恩,等参加完大祭奠,你就整顿兵马去洛阳吧。”

郑啸处理完徐晃,紧接着筹备祭奠。要在清明节之时,在长安魂园举行大型祭奠,告慰死去的亡者。

各地这次砍下的人头已经全部送来长安,法正也带着一般被侵占了财产的亡者家人来到长安,这些人都是要参加祭奠的。

三月初三,长安魂园。郑啸召集了在长安的所有文武下属,五万士兵。又组织了不少百姓,更有无数自发而来地百姓,数十万人规模的祭奠可谓空前。

一千七百二十二颗人头,伴随这祭品一起堆放在了祭品台上,让人看地是一阵阵心惊肉跳的。

在陈琳宣读了祭文之后,一连串繁琐地议事过去,人们都感觉有些累的时候,郑啸终于走上了高台。口中的声音传遍四方

“兄弟们,我来看你们了。我对不起你们啊,在你们死后我没有守护好你们家人,我愧疚啊。兄弟们,你们看,那些敢于凌辱你们家人的人,我都带着他们的头颅来给你们赔罪了。

兄弟们,你们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地。我绝对不允许在出现这样地事情,兄弟们,都瞪大眼睛看看这些人是什么样的下场吧。

你们都是我郑啸地好部署,好兄弟,你们的牺牲不会没有意义。你们的家人我绝不容别人欺辱,兄弟们,我郑啸对天发誓,一定善待你们的家人,如违此誓,天打雷劈。兄弟们,走好。”

在郑啸说完这些后,泪流满面的人们从安静中恢复了神智。数十万人却静悄悄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声音,静谧的连风的声音都可以听到。

“万岁”一个声音。一个士兵单膝跪地。

“万岁”数百个声音。数百个士兵单膝跪地。

“万岁”五万个声音,五万将军全部单膝跪地。

“万岁”无数人地声音响起。所有的百姓在跪在地上,对着神一般的郑啸膜拜。

“万岁”这是所有人的心声,所有人都在高喊着,发泄着胸中的热血。这是他们的主君,是他们的神,是他们一声追随的人…………

人群黑压压的全部跪下了,祭奠这些英勇地亡魂,膜拜他们的神。

“将士们。百姓们。我们的兄弟英勇的战死了,他们没有给你们丢脸。他们是英雄,他们都是我麾下最好的战士,他们都是我们最忠贞的守护者。

即便是死去,他们的魂魄依然在这里,守护着我们。就让我们继承他们的志向,安定这天下,让所有人都来膜拜这些战死地英灵。英魂不远。英灵长在。”

“英魂不远,英灵长在。”

“英魂不远,英灵长在。”所有人都高叫这八个字,告慰亡者,激励生者。

祭奠结束了,人群却久久没有散去,他们都在这里祭奠自己的亲人,祭奠这些勇士。在得到消息后,各地赶来祭奠的人们川流不息。直到一个月后依然络绎不绝。

郑啸下令,以后每年三月初三。都要在魂园举行祭奠,告慰死去的英勇战士们。

现在军中谈论最多的就是魂园的这次祭奠了。长安城外军营中,就有一个士兵口沫横飞的讲述这次的盛况。

“张老二,你是不是在吹牛啊,能有那么多人吗?”

“唉,哥哥我的话你怎么还不信了,我可是亲眼所见哦。那人群,多地看不到边。估摸着怎么也有上百万吧。我给你说啊。我那会刚好是在一个小土丘上,看的可清楚了。所有人都跪下来拜大帅呢,那场面,别提有多壮观了。”

“快说说,大帅长什么样啊?”

“这个,太远了,我看不清楚大帅地脸。”

“切…………”四周的士兵发出一阵鄙视地声音。

“哎哎,我可告诉你们,虽然没看清脸,可大帅那身形我可看清楚。那叫一个威风,头顶灵光,全身都是龙气,和天上身下下凡一样。”

“龙气?啥叫龙气啊?”旁边有人问“去…………说了你们也不懂,那可是真命天子的气势。”

“别瞎说,大帅又不是皇帝。”

“什么瞎说,大帅对我们多好,我还盼着大帅当皇帝呢。要是大帅当皇帝,我张老二一千个一万个服气。以前那些个皇帝给我们什么了?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大帅给的,大帅当皇帝多好,我们也能升官发财不是。”

“那倒也是…………”

“什么叫也是,是一定的。笨,哎,那不是李沫,李沫你过来。”张老二叫着旁边经过的一个士兵:“不信你们问李沫,他也去了,也是亲眼所见。李沫啊,听说你四哥就葬在魂园里面,兄弟,真羡慕你。我要是也能在魂园里躺躺,这辈子就没白活。”

“急什么,等你战死了自然就躺进去了。”

“也是啊,可惜就是看不到这么多人祭奠哥哥我了。李沫,你四哥是不是真的就在魂园里?”

李沫脸色黯淡了一下,随即恢复了神采,充满了骄傲地说:“不但我四哥,我二哥也葬在魂园里。”

四周士兵都发出啧啧赞叹之声,羡慕啊……

“看把你小子牛地,***,等哥哥我葬进去,你们来祭拜地时候,别忘了多带点祭品啊。”

士兵们在这里聊天打屁。百姓们也一样津津乐道。这么盛况空前的事情多少年才遇到一回,那可真长见识。

就因为这一场祭奠,郑啸治下想要入军的人多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军人有荣誉,军功有封赏,就是战死了也有赏赐给自己的家人。自己还能在魂园中享受万世香火,这样的好事让几乎所有的小伙子们热血***,恨不能立即披上战袍上阵杀敌建功………

 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莽的利弊

郑啸现在在府中接见法正以及那些被抢夺了财产的烈士家人。

“你们的土地财物可拿回来了?”

众人皆跪下应是,郑啸很满意:“法正,你做的不错,没有落下那家吧?”

“禀大人,全部归还,没有一个遗漏的。”

“不错,你就留在长安吧。”说完转头又问那些家属:“你们还有什么意愿没有?”

众人连连摇头,领头的一个老者说到:“大人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那里还有什么要求啊,只能给大人立上牌位,希望大人长命百岁了。”

“大人。”有个妇人喊了起来。

“噢,有什么事情,尽管说。”

那妇人牵着一个孩子走到前方跪下:“大人,你看看,这孩子能不能成一个好战士,能不能跟着您打仗。”

郑啸缓缓起来,走了过来,看着那个孩子:“啊,我记得你,你是宝儿。”

“我是宝儿,我娘说叔叔对我们好,我们要报答。等宝儿长大了,就帮叔叔打架,叔叔说打谁,宝儿就去打他。”

看着小孩子天真无邪的大眼睛,郑啸心情很好,多好的孩子。

“大嫂,真的,我不希望这孩子以后当一个职业战士。我更希望他成为一个诗人,工匠,或者商人什么的。我想等着孩子长大的时候,这天下就太平了,再也没有战火了。这该死的战争在不会出现在我神州大地上了。”

送走了这些家属,郑啸又开始头大自己领地的事情了。虽然有无数人去办理,但是呈报给他的事情也是相当不少地。没有他点头有些事情是不能实施的。

看着所有的报告,郑啸还算有精神。自己在外的这一年,领地内各种事宜发展的颇为顺利,大战的创伤已经弥补。

当看到张辽的军报的时候郑啸眉头拧在一起。却是去年冬天,南匈奴犯边,虽然被张辽击退,但是依然抢劫了马邑,剧阳等县。造成数万人无家可归,无粮过冬。

还好田丰及时调拨粮食,才没有造成什么大地死亡。看到这里,郑啸想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出击匈奴,将匈奴的势力纳入麾下。二是救济制度,在汉中看到五斗米教开始,郑啸就一直在想这个救济制度。

只是一直没有什么好的思路,干脆召集大家来一起商量,这些事情还是大家一起想比较好…………

召集了大家。郑啸一说这个,当即获得大家的一致赞同。

“恩,看来这个措施还是不错的,就是议一议这具体的章程吧。你们都说说你们的看法。”“主公,不知这个救济制度适用于穷人还是所有人?是钱财救济还是粮谷救济?”法正先出来了。

“这个有区别吗?”

“有。而且区别很大。”

“孝直你说说看。”

“这个救济制度其实有古法可寻,西汉王莽篡权后,王莽就有一套很特别的信贷制度。我认为其中有不少可取之处。”

“孝直。王莽不是失败了吗?而且下场很凄惨,用他的制度合适吗?”蒙明出来阻止了。

“这个不是问题,我们只需要取其精华便可。”新投奔的陈宫也出来了。

郑啸有意考校一下这陈宫地才学:“公台,你且说说,这王莽改革措施的得失吧。”

“是,王莽改革中有他好的地方,也有他失败的地方。王莽改革失败的根源在于三点,其改革中三点最大地缺失,也是他失败的根源。

第一,王莽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成为“王田”,不准买卖,每个不足八个男人的家庭,使用地田不得超过一井,超过部分必须分给九族邻里,原来没有田的人可以免费受田。这一点看起来似乎是给了百姓以实惠,但是却触动了世家宗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王莽将所有的奴仆定为“私属”。不得买卖。此举似乎也是为百姓着想,但是上一条中他剥夺了世家豪强的土地。那么世家豪强留那么奴仆做什么呢?而不得买卖奴仆也让很多衣食无着的百姓无法当仆役出卖劳力。两边都不讨好。

第三,王莽改革货币,评定物价。这个出发点也是很好的,但是实施却出了问题。这评定物价的权利掌握在豪强和官僚手中,又没有合适的监察制度。这样一来,造成了官员用这个权利狠命捞钱,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在如此情况下,王莽地改革只有无疾而终,也为他的失败种下祸根。”

这个见解一出,郑啸当即对陈宫另眼相看了,人才啊:“那你说说王莽改革值得效法的地方吧。”

“是,王莽改革中,提出了放贷于民。这一点是值得借鉴,也正是主公您需要的。王莽在放贷于民中,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产贷”,这是针对性的扶持百姓进行生产,这一类的贷是有利息的。另一类是“赈贷”,这是针对遇到灾祸地贫民进行赈济,保住性命,这一类地贷是没有利息的。”

“不错,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