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血却一直在流。

呼的一下,典韦宛如一只凶暴的怪兽一般越过马超冲向敌人。大铁戟横扫过处,抵挡住了敌人,后面上来两个亲卫左右一把抓住都快站不稳的马超。

“少将军,请跟我们回去。”说完拉着马超就向云梯冲去。

“放开我,小爷杀的正兴起。你们放开我。”马超是极力挣扎,他还没输呢,他不甘心。不过郑啸早已吩咐亲卫,就是捆也要把马超捆回来,他们当然不会放开力竭的马超了。

下面的人得到消息立即清空了云梯,接应上城的人下来。一个亲卫扛起马超就顺着云梯溜了下去,其他的亲卫反身抵挡住涌过来的董卓军,下面的人也是早有接应,不用他们费心去管。

看到马超已经被顺利的扛下去有人喊典韦:“典将军,少将军已经下去了,我们也下去吧。”典韦两把大铁戟挥舞的呼呼生风,杀的正是激烈,一听有人喊,心中一转,郑啸下令是让他把马超抓回去,不是攻城。

当下就配合剩下的亲卫向云梯退去:“你们先下去,我来抵挡他们。”这个时候城上的联军越来越少了,董卓军的士兵如潮水一样涌来。那些个亲卫一听典韦要他们先下去,也是感激,都知道越后走越危险,典韦却让他们先走,自己断后。

“多谢将军,请将军先行。我等抵挡他们,将军恩情,某等谨记。还请将军保护好少将军。”说完这名亲卫迎着敌人杀了上去,掩护他们撤退。

典韦一见这汉子死志已决,心中也不在犹豫。把马超送回去才是最重要的,当下带领其他的人都顺着云梯溜了下去。

天幸一路上撤回来马超没有再受伤,他被亲卫们护卫的严严实实的,那里容得他在受伤。亲卫们却又伤亡不少,等他们护送马超一脸烟尘的撤回郑啸这里时。

郑啸也不说话,跳下马就给了马超一鞭子:“混蛋,你看看你。就是因为你的冒失,死了多少好兄弟。混蛋,与其让敌人砍了你,不如我现在就打死你。”

马超也不躲闪,任由郑啸抽了一鞭子,他知道姐夫对自己的爱护。别人陷在城头那里会有人管,郑啸还专门派了一队人马把他救回来,这明显是偏私…………只是郑啸对自己的将士很不错,都愿意给郑啸卖命,要不哪有这么儿戏的…………

郑啸骂了一通,也没办法,看着马超肩膀上还插着箭,身上的伤口着实不少,盔甲都快成破烂了。可见当时的情形多么危机,急忙叫人带马超下去找军中郎中包扎,心下无奈……这小祖宗,净添乱。

诸侯都有自己的心思,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全力攻城。攻城的往往不是最精锐的部队,即便这样,四面八方的围攻也让董卓军疲于应付,但是诸侯军却始终在攻不上去了。

一天的攻城诸侯军死伤无数,虽然董卓军也死伤不少。但是洛阳依然巍然不动,袁绍一见无奈,也就只有鸣金收兵,明日在战了。

董卓看着诸侯联军缓缓退去,心下也松了口气。这洛阳城防坚固,让他诸侯军来攻,只要敢来就让你们都死在城下。又命令士兵连夜修补加固城防,他董卓要让诸侯军知道知道他的厉害…………

第二天,联军的攻势依然软弱,丢下无数尸体后再次退却。有的诸侯是要保存实力,有的诸侯是顾忌皇帝不敢把董卓逼的太急。

就这样,连续攻了十多天,却都是无果。让袁绍也是无奈,只能看着董卓在城头上耀武扬威,却没有什么好办法。

局面一直僵持住了…………

 第八十三章 峰回路转

董卓第二日上朝之时,向小皇帝刘协上奏,要求小皇帝下诏再次命令诸侯退去。虽然这没有什么意义,诸侯们不会听令。但是他董卓需要这个大义名分,他需要安抚自己的军心,若他自己占有了大义之名,下面的士兵们也会安分些。

刘协当然不愿意发这个诏书了,他也想董卓早点被杀,自己的权威才能回归。

见汉献帝刘协犹豫,董卓上前两步,瞪着刘协大喝:“皇上有什么顾虑吗?说出来让臣等为皇上分忧。”

小皇帝刘协被董卓恶狠狠的气势吓的有点不知所措,见董卓的手摸向他腰间宝剑,更是惊的不敢说话了。

“大胆,你这是威逼皇上。董卓,这是你的为臣之道?”却是皇甫嵩出列站在董卓与小皇帝之间。他也看到董卓手向腰间宝剑而去,这董卓太疯狂了。

“皇甫嵩,退下。这里还没有你说话的地方,莫要自找麻烦。”董卓对上皇甫嵩更是气势滔天,他现在是谁都不放在眼里了。

“董卓,你大胆。你这是威胁陛下,你要造反不成。还不退下。你不怕天诛吗?”皇甫嵩却寸步不让。

董卓大怒,拔剑出鞘。指着皇甫嵩:“皇甫嵩,我念你是大汉功臣。一直对你礼让三分,你不要不识抬举。莫非你觉得董某的刀不快?”

“哈哈…………”皇甫嵩反而大笑起来:“董卓,别人怕你的刀,我可不怕。你在陛下面前拔剑,你眼中还有没有陛下。难道你就不怕被诛连九族吗?”

董卓怒气上冲,他骄横跋扈这么长时间,连皇帝对他说话都战战兢兢的,何时有人敢如此羞辱于他。他眼中凶光一闪,口中大叫:“殿前甲士何在,把皇甫嵩老儿与我拉下去,砍了。”

如狼似虎的甲士上来就扭住皇甫嵩,可皇甫嵩武将出身,又怎么会不反抗。只是手中没有武器,赤手空拳的和殿前甲士打了起来,一边打,一边骂董卓:“董卓贼子,你倒行逆施,必不得好死。”

董卓恼怒:“给我杀。”一声令下,甲士们在无疑虑,操起兵刃就砍,皇甫嵩一人又如何是一群甲士的对手。大殿上涌进一群甲士,让其他大臣也不敢动弹。

可怜皇甫嵩一代名将,对大汉忠心耿耿,却落了个血溅大殿。多少险恶的战阵没有要了皇甫嵩的命,却在朝堂之上被杀。真是可惜了这一代名将,在平定黄巾之乱立下天大的功劳,到头来还是死在这朝廷之争上。

古往今来,多少名将不是死在战争之上。而是死在朝堂之下,怎能不叫人扼腕叹息。

小皇帝被迫无奈只有下了诏书让诸侯退走,可惜没有丝毫作用,诸侯根本就不理会这伪诏。只是让董卓拿这个名义去安定军心了…………

这洛阳之战陷入僵局,袁绍也一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再次召集诸侯议事,看谁能有什么好办法。

诸侯也是众说纷纭,什么说法都有。最后袁绍采纳了公孙瓒的策略,日夜攻打制造声势,派遣掘子军挖出地道进入洛阳城。

只是郑啸和曹操对此却不赞成,他们认为洛阳防范甚严,这个办法又耗费时间,又容易被董卓军发现,出力不讨好啊。只是诸侯都认为这个办法稳妥,袁绍又坚持,两边又开始唇枪舌战。

正在两边争吵的时候外面通报,有人求见袁绍。言是城内董卓军的人,专门来投降的。

众人听到也不争吵了,袁绍命令把人带进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忽然间有人来投降,也要小心防范啊。

不一时,进来个平民打扮的人,灰头土脸的。看样子也是费了不少力气才跑过来的。

“你是何人?是谁的部下?”袁绍一看是个小脚色顿时有点失望,且看看他后面有没有大鱼。

那人下跪一礼:“小人是李蒙将军的亲兵。我家将军愿意投降,还请盟主接纳。”

袁绍一听来了精神,果然背后有大鱼。这李蒙也是董卓军中一大将了,现在正是李蒙掌管着洛阳南门防务,也是董卓的心腹了。这人此时来投降,还要慎重啊…………

“你家将军为何到现在才来投降?”

“启禀盟主,我家将军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董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有败亡一途,我家将军不愿给董卓陪葬,特来降服。在一个,我家将军的恩人要将军助盟主成此大功。”

“恩,不错。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李蒙投降可有什么条件?你家将军恩人又是何人?为何要帮助我?”

“我家将军并无其他条件,只求盟主收录,我家将军愿意率领所部兵马为盟主效犬马之劳。至于我家将军的恩人,我也不知,还请盟主自问我家将军吧。”

袁绍一听,也放心不少。不怕你有要求,就怕没要求。既然有要求保留自己军队那么才有点投降的意思,要是什么都不要反而值得怀疑了。

“哈哈,天助我也。你家将军可愿为我联军打开城门?若他愿意立此大功。我必奏报朝廷,给他加官进爵。”

那人一听也不在犹豫:“我家将军有言。只要盟主收录,愿意为联军打开城门,一同诛杀董卓,清君侧,扶大义。”

袁绍一听哈哈大笑:“你且下去休息。一会我派心腹随你回去,我们约定好时间。此事一成,你家将军就是功臣,必能青云直上。”

待那兵卒下去休息后,袁绍才问诸侯:“各位,此事是否可行?我怕其中有诈啊。”

“本初所虑不无道理。这个时候洛阳并不危机,可李蒙却无端来投。蹊跷啊。”曹操出来也是一副思考的样子。

那边张邈跳了出来:“怕什么。只要城门一开,管他有没有什么阴谋,我们一拥而入,杀他个片甲不留。怕他个鸟啊。”

公孙瓒等人纷纷附和张邈。而袁绍却把目光投向了郑啸,现在联军中武力最高的是郑啸,要是他愿意打头阵那当然最好,万一有诈,那…………听天由命吧。

郑啸一见袁绍把目光投向自己,顿时一股被算计的感觉涌上心头,只好假装没看见继续沉默了……想让我当问路石………门都没有。

袁绍一见郑啸不吱声,又不好好来硬的,口中遂说到:“诸位勇气可嘉,这个险我们确实值得冒一冒。这洛阳坚固,很是难攻。董贼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有人背叛他也是正常的。所以我决定,与李蒙约好开城时间,我等一拥而入,诛灭董贼。”

吩咐心腹跟着那李蒙的亲兵回去约定时间,却又开口说到:“这冒险入城一事,我等还需斟酌。这最先入城的军队还是需要武艺高强之人,一旦有诈,也可杀出血路,打开城门让后续大军进入。当然这只是万一,料那李蒙也不敢耍什么花样。诸位,谁愿意先行入城?”

这话一问,诸侯也开始自己的小算盘了。先进入洛阳的必然是大功一件,但是一旦有诈不是陷进去了?这李蒙到底有没有诈谁心中也没有定数,这就麻烦了。

看众人都不说话,袁绍也不好指派人,他是盟主,本应该他第一个入城的。只是他和诸侯抱的同样的心思,拿不准的事情啊,要考虑一下…………

最后却是陶谦开了口:“既然有如此良机,那就由我先行入城吧。诛灭董贼我等义不容辞,即便有诈,我徐州军上下大义所向,也不会有丝毫怨言。”

一见有人出头,这称赞陶谦忠义的声音也是滔滔不绝了,袁绍也说一旦成功必然向皇上禀明陶谦的忠心。总之就是领功劳我来,送死你去。多好的人啊,多好的“战友”啊…………

第二天袁绍的心腹回转,与李蒙约定次日夜晚三更时分入城,到时候举火为号,大开南门,等待诸侯军大军杀入。

诸侯军这两天如以往一样攻城,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任谁也想不到诸侯军会有什么大动作,但是想象不到的却是总发生的…………

次日半夜,董卓正在宫里享受皇帝的待遇,皇帝还小。这些夜生活嘛,就由董卓来代替吧,美貌的宫女们是予取予求,现在当然不例外…………

“报,相国大人,大事不好。”内侍屁股着火一般冲了进来,打断了董卓的兴致。

这个内侍机灵,他知道不赶快说完必然被董卓杀掉,任谁在这样的时刻被打断心情都不会太好。他不等董卓说话接着说:“李蒙叛乱,已经打开城门,诸侯联军已经进城了。”

这话一说董卓大惊失色,也顾不上什么兴致不兴致了。暴叫一声:“李蒙,居然敢背叛我,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随便扯了件衣服往身上一裹就冲了出去,还好皇宫还算平静,没有什么乱子。驻守皇宫的都是他董卓的老兵,还没有什么异常,才让他安心不少。

这诸侯联军在约定的时间出动,李蒙果然打开了城门。陶谦带着徐州军一拥而入,发现没有什么埋伏后,诸侯大军呼啦啦的都开始进城了,不过没多久就被其他董卓军发现了,只是这个时候董卓大势已去,在无法阻挡诸侯联军的杀入了……

 第八十四章 众叛亲离

董卓军士兵和诸侯军在洛阳开始了惨烈的巷战,虽然有很多董卓军士兵直接投降,但是给董卓卖命的士兵还是很多的。董卓在掌握了洛阳后放纵这些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士兵们也是收获颇丰,兽性一旦的激发,就很难压抑了,虽然面对铺天盖地的敌人,这些士兵却依然敢于作战。

洛阳又陷入一次大的动乱,到处是士兵在厮杀。火焰从无数地方冒起,越来越多。平民们都龟缩在家里希望自己不要被战乱波及,各个世家大族也是集合了精壮的家丁庄客守卫自己的庄院。更有势力大些与诸侯有联系的家族磨刀霍霍准备配合诸侯军进攻董卓,好捞上点功劳。

两军士兵在房子里,屋顶上,街道上,甚至水沟里搏命厮杀。有些狭窄地段杀红眼的士兵干脆放火烧了房子,烧死里面的敌人,当敌人带着满身火焰跑出来时更是一阵乱刀剁成肉泥,要是不出来,嘿嘿……活活烧死你。

联军士兵们也是伤亡不少,黑夜中视线不畅。说不好从那个角落里飞来一支箭就要了你的性命,就是结阵而行也很难抵挡偷袭。

董卓军更是混乱,城门大开,流言四起。本来这董卓军中军心就不安,这一下更是慌乱无比,就连不少下级军官都开始打算开溜了。

董卓急惶惶的召唤众人议事,等了好一会,才来了李儒,张济,樊稠,三人。其他人不是在指挥军队作战就是不知所踪。

董卓看着这点人,在想想以前威风的时候那人头攒动的景象,也是悲从中来。当初堂下之人多如牛毛,而今却只剩下这小猫三两只,真是可悲啊…………

就在董卓正和几人商量对策的时候,外面有人来报,联军大队已经杀到皇宫宫城前。正在攻打皇宫。所幸皇宫防御也很是坚固,诸侯一时还打不进来。

联军进了洛阳,一路冲杀,他们的目标当然是皇宫。现在皇帝在皇宫,董卓在皇宫,董卓的属下大部分在也皇城。这还有什么还犹豫的,目标当然是皇宫。

董卓闻报也是慌了神:“这么快…………”

还没等他感叹有来人报:“报,方才一伙人企图劫持皇上出宫。王方将军力战身亡,才得以保全皇上。”

还好皇帝在自己手中,这张王牌还在自己手中,只要皇帝还在自己手中,就不怕诸侯不退。董卓现在也是破罐子破摔了,他已经快要疯狂了。

下令带着皇帝到宫城之上,看到的诸侯军在急攻皇宫。命令亲卫们大声喊话:“皇上驾到,谁敢动粗。”

果然很有效果,诸侯军一听皇帝在上面,也不敢放箭攻击了,万一皇上有个好歹,那谁吃罪的起。诸侯军退了下去,诸侯们上前了,他们也害怕万一皇上有个好歹,这战阵之上,刀箭无眼,就是皇上擦破点皮,那也担不起那个责任啊。

袁绍催马上前大喊:“董卓,你把皇上带到这里来做什么?刀箭无眼,皇上若有丝毫损伤你承担的起吗?”

董卓那边却是哈哈大笑:“袁绍小儿,只要你等诸侯安分。皇上又怎么会有危险,你等速速退去,皇上自然无恙。”

诸侯们恨的牙痒痒,但是没办法,皇上在人家手上,有这个人质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严令各军不得轻举妄动,违令者斩。

董卓见诸侯军退了下去,也是松了口气。吩咐亲卫对小皇上严加看管,绝不能出意外。不能受伤,更不能被诸侯军的奸细给劫跑了。

诸侯就这样只敢包围,却不敢进攻。又僵持住了…………董卓也是心烦意乱的回去,不知道如何是好了。现在他可以说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正在董卓发愁的时候张济神神秘秘的求见,进了后左右看了看才神秘兮兮的禀报。

“相国大人,我刚才发现樊稠将军的一个亲兵,偷偷的出去找联军那边。我怕这里面有问题,特别来象相国大人禀报。”

董卓眉头一拧:“不会,樊稠对我一向忠心。他要反叛,我不相信。”

“相国大人别动怒啊。我只是看见樊稠将军的心腹去了诸侯军那边,特别来禀报相国大人一下,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恩,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小心防范,别让诸侯军偷偷摸进来了。”

张济领命而去,董卓一下心情恶劣到不能在恶劣了。这樊稠对自己一向是忠心耿耿,这个时候说反叛他实在是不相信。只是形势危及之下,这人心可就不好说了。

董卓不断的安慰自己部下不会背叛,但是他依然不能放心。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的,自己就真的万劫不复了。遂吩咐亲卫悄悄的监视樊稠及其部下的动向,自己带着几个亲卫也悄悄的去樊稠那里探查一下。

等到他来到樊稠的屋子外面,有亲卫禀报樊稠在里面和一个心腹亲卫密谈。他们不敢打草惊蛇,也探听不到具体谈些什么,只等董卓来处理了。

董卓也不废话,直接让人踹开房门。口中一边叫着樊稠一边很快的走了进去。他这一下杀了樊稠个措手不及,樊稠倒还镇定,连忙上来给董卓施礼,而那亲卫则面色不对,很是紧张的样子。

左右一看没看出什么异常,董卓却也不急。只是叹了口气说到:“樊稠啊。这些年我一直待你不薄,想不到现在我落魄了,你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

董卓现在心里也没有什么底,只不过他是在诈樊稠而已,看看樊稠如何反应。

樊稠一听脸登时变的如同橘子皮一样难看,心中嘀咕:“我做的这么隐秘,居然还是被他发现了。看来这老贼对我是早有防备啊,枉我还犹豫很久要不要投降呢,原来你早就不放心我了。”

当下也很光棍的说了起来:“相国大人有大恩于我。我本来应该为相国大人效死力的,但是大人一进洛阳变的目中无人。对我等也是动辄击杀,让人实在没有了效忠之心。今日既然事败,某无话可说,就请相国取走某性命,也是某将恩德还与相国了。”

说完樊稠闭目等死。董卓也是气的三魂七魄快出窍了,不过是试探一下,没想到樊稠这厮真的背叛了自己。

他董卓认为他一直对以往的老部下很是厚待,却不想前面徐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