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6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耐3党【捅涑闪艘黄鸷!N颐遣渴鹪谥芪У母呱浠雇嚼偷南蜃趴罩心勘晟浠鳎嵌苑剿亢敛晃疑踔聊芴拥蛟诟职迳系纳簦惶趸鹕啻右患芊苫共炕肆粝乱涣幕鸹ㄖ饷挥腥魏巫饔茫苑胶湔ɑ姆阑ど踔脸说鹿说腍E177型轰炸机。几秒钟后这个可怜的机枪组就被轰炸机尾部的机枪塔打出的弹雨绞成一团血雾。所有的反击很快被摧毁压制,他们可以肆意的屠杀着残存的目标,甚至于解散队形追逐一支正在逃离的车队。”



  “这架飞机飞快的从车队侧面飞过,让人很难相信如此巨大的飞机居然可以在低空保持良好的可操作性。机头、机身侧面、机腹和机尾的10挺大口径机枪缓缓转了过来,然后对着长长的车队喷出来一道道火舌!子弹构成的风暴以极快的速度清扫着路面上一切目标。凶狠的机枪火力形成一个转动的扇面来回扫荡。仅仅几秒钟时间这架飞机就打出了上千发子弹,把十多辆卡车变成一堆燃烧的废墟。华夏空军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就重创了我们的运输体系。”战后一名奥匈帝国后勤军官在日记中这样记载当时的情景。



  虽然华夏轰炸机部队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也不是所有目标都是软柿子。施拉格也防备着华夏空军可能采取的空袭。尤其是像油库、弹药库这种地方更是重中之重。甚至就连前线吃紧,急需平射火力的时候,他都没有削减这些地方的防空火力,在油库附近,德国人部署了火控雷达和内外两次高炮阵地,外层是6个88MM高炮连构成。而内层则是4个博福斯高炮连和4个厄里孔高炮连。再配上火控雷达倒也挡住了几次华夏空军试探性的攻击。不过这一次,面对如同泰山压顶而来的华夏战略空军,可就说不准了。



  首先进入战场的是装备着制导炸弹的狙击手部队和电子干扰机,出乎华夏意料的是。这一批火控雷达似乎是经过改进的,不但功率巨大可以烧穿箔条干扰,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变频率来对付瞄准式干扰。部署在外围的88MM高炮又可以利用较大的射程将轰炸机驱离在制导炸弹射程之外。所以,这一次狙击手部队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攻击位于核心区的油库而是改成了外围的高炮阵地。



  和战略轰炸机铺天盖地毁灭般的攻击不同,狙击手部队的攻击讲究的是精准。他们携带的弹雨并不多,但是每一发炸弹都可以给对方造成致命的伤害!在用瞄准设备死死的锁定了那些喷吐着火舌的高炮后,一发发250KG级别的制导炸弹从挂架上脱离摇摇晃晃的飞向目标。



  “该死!是电子干扰!”投弹手徒劳的控制着手柄试图把炸弹往正确位置上引导,但是最终归于失败,奥匈帝国从德国人那里弄到的干扰设备成功的干扰了部分无线电制导炸弹。让这一波攻击的效果大打折扣,但是还是有几发炸弹落在了高炮阵地上,将高炮连同炮组彻底摧毁!“我们只能清理掉外围的高炮,对方内部还有大量的机关炮,就看你们的了。”88MM高炮的较大射程让狙击手们投鼠忌器,飞机攻击的时候需要直线飞行很容易被击落。为了安全就只能使用射程更远但是无法线导的炸弹。所以这样一来造成了攻击效果下降。不过华夏对此也有准备,挂载着机关炮吊舱的狐蝠式飞机解题了狙击手航空队的任务开始压制地面火力,而伴随着攻击机群的进攻,此次空袭中最血腥的一幕终于上演!



  4架狐蝠式战斗机一马当先冲进了对方的内圈,他们尽量压低高度,加上两个机翼机炮吊舱,每架狐蝠式战斗机拥有4门20MM机炮和2门40MM炮的恐怖火力。飞机正面被炙热的光环所包裹,每一秒钟都有几十发炮弹从修长的炮管中飞出,炮弹的椭圆形弹着点形成一条死亡区域,随着飞机的前进而移动。将沿途所碰到的一切摧毁。但是很快,对方的反击也随之展开,大量以3号坦克为底盘改装而成的双联40MM自行高炮突然卸去了伪装,一道道粗长的弹链如同鞭子一般在空中来回横扫。重达2磅的40MM炮弹绝对不是飞机依靠装甲就可以防御的。一架狐蝠式战斗机机翼根部被打中一发。伴随着炮弹的爆炸和金属的撕裂声。整个飞机瞬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解体。而另外一架飞机死的更干脆,同时被数门高炮集中,直接变成一个燃烧的火球。



  双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几十门机关炮在呼啸嘶吼着,天空中不断有飞机被击毁,而地面的高炮也不时会被来自天空的弹幕所笼罩然后被打的千疮百孔。偶尔发生的巨大爆炸声则意味着某个倒霉蛋被引爆了弹药库。狐蝠式战斗机中队用自己的勇气和鲜血为后续的进攻部队扫清道路。攻击线路周围的防空火力已经被清除,就等正主上场了!



  一个中队的战略轰炸机呼啸着从空中飞过,从驾驶舱望去,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堆积在远处的汽油桶和油罐车了,后者正想疏散,但是却被摧毁的高炮挡住了道路。“等等,那是什么?”就在这个时候一名机枪手看到了攻击航线侧面出现的半履带车。一丝不祥的预感从他心头升起!



  “是高炮!自行高炮!”伴随着半履带车上部的车棚打开,一门门75MM高炮出现在视野中。奥地利人最终还是留了一手。在攻击线路两侧,奥地利人藏起来的十几辆各种高炮对着在低空无法躲闪的轰炸机喷出来致命的火舌!轰炸机机枪手试图压制,但是对付的距离太远了。根本够不着!



  突然,一架轰炸机的机头被一发75MM炮弹命中。威力巨大的高爆弹直接将整个机头从机体上切割下来,这架飞机瞬间失去了控制摇摇晃晃的撞向地面!数吨的航空燃油和炸弹在剧烈撞击下猛烈爆炸,一团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燃烧的碎片形成一道火风暴向四周扩散开来,方圆两百多米内的区域都被火焰所覆盖伴随着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战场上升起。



  当飞行员们还没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另外一架轰炸机左侧机翼猛地一沉,一发炮弹在机翼发动机舱下部爆炸。纷飞的单片划开发动机舱的装甲和正在高速运转的气缸撞在一起。一道道黑色的烟雾夹杂着火花从发动机舱中涌出,在这种高度下损失一侧两台发动机无疑已经判了这架飞机的死刑!



  “这简直是魔鬼的做法,我看到那架受到重创的飞机开始费力的转动方向,然后一头撞向了远处的一处加油站。那里是我们的一个重点防御区,至少有3辆博福斯自行高炮和大量的高射机枪。我们的火力在它面前形成一道密集的火网。不断有炮弹命中目标。我们成功的将两个巨大的机翼打断,但是这一切并不能组织噩梦的降临,这个二十多吨重的大家伙最终带着满身的火焰和爆炸品撞到了那里,一瞬间,整个加油站变成了一片火海!”在战后奥匈帝国的战史中出现过这样的记载。



  最终这个轰炸机中队一共损失了一半的飞机(有受伤后回不去被迫跳伞的。)但是不管如何,华夏战略轰炸机部队还是把炸弹扔到了油库和货栈中!几十吨的炸弹引燃了整个燃油仓库高达上千吨的各种燃油。燃烧着的燃油在整个补给站中肆意横流。将这里变成一片火海。汹涌的大火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的推动下吞噬着能碰上的一切。场地内来不及撤离的高炮最终被火海所吞噬。燃烧产生的强大上升气流甚至让从上空飞过的重达5吨以上的狐蝠式飞机都能感觉到。“我们从上面飞过时能清楚的感觉到机身的颤抖。非常难控制,我们不得不升高高度。”一名飞行员这样说道。



  据说这场大火整整燃烧了3天之久,当华夏和俄国军团反击部队到达此地的时候,大火依然没有被扑灭。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华夏空军就摧毁了奥匈军团多达6成以上的燃料储备,现在除了吕贝宁和提前运出准备给古德里安部的燃料之外,其它部队的燃油连两天都支持不住!更不要说回到基尔库克了!



  就在燃料基地变成一片火海的同时,同样的厄运也降临在其它单位头上,其它部队可没有这么好的防空火力,面对皮糙肉厚火力强悍的战略轰炸机。无论是重炮阵地、指挥部、修理厂还是部队的预备集结地区都被如同雨点般的炸弹炸的支离破碎。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奥匈军团从接近胜利的巅峰处被人一顿乱棍打了下来。跌落在地上彻底爬不起来了。



  施拉格看着远处升腾而起的浓烟和火光浑身在颤抖,原本笔直挺拔的身体也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多岁一般似乎一阵微风都能让他倒下。燃油仓库被摧毁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后勤运输部队损失惨重的消息他也知道了。甚至于它还能猜出对方的反击很快就要降临。但此时,在经过华夏战略空军的狂轰滥炸之后,他手中能拿出的底牌真的很少了!很少很少!



  “告诉吕贝宁将军,让他收拢前线剩余的人员然后统一编入波西米亚师,掩护全军撤退!还有告诉古德里安,让他运动到吕贝宁师的右翼。挡住俄国人的反扑,在他们到位之前,原本分配给他们的燃油不能给他们!”施拉格命令道。这个命令无疑是等于让吕贝宁和古德里安作为炮灰来掩护主力部队的撤离。虽然这个命令看似不近人情,但是此时施拉格手中唯一能拿出来的部队也就只要他们了!其它的要么被重创要么联系不上。自己手中可是有整整4个奥匈精锐师,如果全部丢掉的话,那么基尔库克的防御可就真的成了鸡蛋壳了!



  无线电波以光速传达着施拉格的命令,很快,电报就被送到了刚刚感到战场的古德里安手中,此时望着一片狼藉的战场古德里安心中也出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一丝庆幸!“幸亏,战略轰炸机的炸弹是扔到奥地利人头上,而不是我们的头上!”旁边的一名军官说出了古德里安心中所想但是没说出口的话。不过避开了战略轰炸机的攻击并不代表就没有危险,因为施拉格的命令是让他挡住对方的反击,自己一直不想面对的装甲部队正面交战最终还是躲不掉的。



  在一瞬间,古德里安不是没想那个过自己拿了燃油后就立即跑路。但是很快他还是压住了这个想法,整个奥匈军团崩溃在既。如果失去了奥地利人的帮助的话,德国军团就要独立面对强悍的对手。而中东铁路也会把掐断。这个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古德里安大局观很好,在这种情况下他绝对不会允许为了一己之力而一走了之!



  “立即和吕贝宁将军联络。希望他能在指定地点和我军汇合。我们一起断后!”古德里安深吸一口气,下达了将他和这支部队一起推进血海中的决定。



  感谢书友zhouyu1976、书友150716084339025的打赏~~~,以及书友王白石、不变的星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反攻
  部队被打得支离破碎之后,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自然是立即重新恢复通讯重建指挥体系。施拉格需要重新盘点手中剩余的存货,然后安排部队撤离,就在战略轰炸机部队展开轰炸之后不久,战线北面已经出现了大批的华夏装甲部队,而一直被压着打的俄国人也蠢蠢欲动。 施拉格给吕贝宁的权利很大,他可以获取任何他能用得着的装备,除了卡车等运输工具之外,其它的武器和弹药都可以不经上报直接从友军获得。而古德里安根本不用这个命令,在一路上就开始收集沿途丢弃的火炮和车辆。施拉格能否逃出升天就看吕贝宁和古德里安的了。这关要是过了,那么还有机会,如果这关都过不了就不要谈其它的了。



  “他们比预订时间晚了大概一个小时!”看了一下手表,田勇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在接到了俄国陆军发动反击的电报后,田勇就已经隐约意识到这次合围恐怕进行的不会那么顺利了,奥匈军团和新上来的德国人能剩下多少战斗力他不清楚,但是他能感觉到俄国人已经筋疲力尽了,靠着防线拖延也许还可以,但是想要让他们反攻,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而事实上当俄国人拿出剩余的家底发动反击的时候,确实也啃不动正面拦截的古德里安部,不仅仅是因为过于疲劳和装备不济。而是因为这个位面的俄国军团并不适应进攻。他们可没有历史上的苏联那么阔绰。所以军事战略一开始就立足于防御,要不还能如何?你是打东面的华夏还是西面的德国?不管你战法如何精湛,这两家单纯凭借巨大的国力优势就可以轻易碾压掉俄国!



  而古德里安就不一样了,虽然进攻战打得不怎么好,但是在防御中也让周宣吃过苦头,在华夏装甲师的攻击下也算全须全尾的回来了。在德国陆军高层眼中,古德里安的防御水平要高于进攻水平。这让一向崇尚进攻的古德里安情何以堪啊!于是乎疲敝不堪不善进攻的俄国军团和善于防御建制比较完整又拾了一堆洋捞的古德里安部撞在一起结果自然会比较好看。



  古德里安十分清楚敌我双方的优势,自己缺乏大量步兵,没法建立一条稳固的防线,但是机动性很强。火力也很强,无论是坦克部队还是机械化部队都以履带和半履带车为主。即使在野外机动性也不会差。而对方的优势是拥有足够数量的步兵和炮兵,他们稳则稳已,但是推进速度很慢而且因为没有足够的机动装甲单位所以战线在稳定之前会非常脆弱。单纯的简单防御是绝对不行的。古德里安只有不断的发动短促突击多次洞穿对方的防线才能阻碍对方的进攻。而事实上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当俄国人兴冲冲的从堑壕中爬出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发动反击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想到在刚才的狂轰滥炸过后居然还会有一支成建制的装甲兵团。仓促之下,稀稀疏疏的攻击队形瞬间被凶悍的火炮和机枪火力分割歼灭。随后在对方炮兵报复之前,撤出来战场。而得到消息的加仑将军在短暂迟疑之后,投入了自己最后一支装甲部队。带着大量步兵在炮兵的志愿下发动了进攻。



  “这支俄裔军团也就这水平了,远不如当年邓尼金将军的那支近卫军团。”古德里安对这支俄裔部队早有耳闻,据说是当年华夏占领了俄国大片领土后收留的俄国人和近卫军老兵或者后裔。从战报上来看,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指挥官水平也可以。但是百闻不如一见,看到真容的古德里安对对方粗糙的进攻方式十分的不屑。



  俄国步兵几乎都是徒步跟随坦克,没有步兵战车的支援而且缺乏大口径机枪和机关炮,这就意味着古德里安的步兵战车可以轻易的绕到对方身后然后用机关炮横扫对手,甚至靠近点用MK103机关炮发射的穿甲弹威胁正面的坦克部队也没什么问题,用迫击炮和榴弹炮压制对方的后续的步兵。用88MM高炮和包抄来对付少量的29型坦克。古德里安相信,自己只要一个冲锋就可以击溃对手。



  俄国人缺乏榴弹炮,尤其是缺乏自行榴弹炮,如果以眼前用的上的火炮来计算,除了迫击炮之外,加仑将军凑出来的这支部队中远程火力还不如古德里安手中这支殿后部队。迫击炮火力猛,但是精度差,太消耗弹药而且射程还近,打防御战还能凑合,但是要在空旷场地内和对方榴弹炮硬碰硬的话还是洗洗睡吧。古德里安每一步行动都能捏住对方的痛处。



  105MM榴弹炮和150MM步兵炮的连续射击迅速压制了射程在4KM以内的俄军迫击炮。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裹挟着大量的弹片横扫后面的俄国步兵,趁着对方后方阵型大乱的机会,位于两翼的步兵战车迅速冲了过去,威力巨大的30MM机关炮和大口径机枪肆意屠杀着刚刚从炮火下生还的俄国士兵。密集的速射火力直接在俄国人的攻击队形中打出数条血肉胡同。直接将俄国进攻部队截成两段。



  而正面突击的坦克部队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德国人显然不会用4号坦克和29型坦克钢正面,多次实战已经告诉德国人这样做是一定会吃亏的。古德里安将坦克部队分散到两翼同时将88MM自行高炮拉到正面。利用简易的掩体和伪装来消耗对手的装甲单位。88MM高炮即使只有普通穿甲弹依然会给29型坦克构成致命威胁,更不要说旁边还有虎视眈眈的德国坦克和坦克歼击车。



  “德国人拥有数量优势,而且他们的机动性更好。我们的装甲单位缺乏协调和训练,不少部队都是凭着自己的知觉在作战。当意识到自己侧面有敌人的时候就不自觉的停下脚步进行反击,甚至带着自己的部下向两侧冲去,这也一来,本来就十分松散的队形就被彻底撕开。我们的装甲部队最终被对方分割包围然后一口口吃掉。而我们的步兵因为缺乏反装甲武器所以被对方的战车追逐清扫。我们的部队训练水平还很低,而且缺乏各种装备,防御战也许还可以,但是进攻的话我们远不如对手。”在战后总结中加仑将军客观的分析了双方的战斗力。并且承认。如果是进攻战的话,现在的俄国军团还不如施拉格带领的精锐奥匈军团打得好,和德国、华夏相比更是没法比了!



  就在古德里安愉快的吊打俄国人的时候,吕贝宁此时正带着部下和田勇的机械化步兵师死磕!虽然从纸面上大家都是各代一个师。而且吕贝宁的还是装甲师,但是实际战斗力却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失去阵地和掩体保护的奥匈军团在野战环境下还真不是华夏的对手。坦克和坦克歼击车的配合突破,自行火炮和步兵战车的支援,以及大量机械化步兵的伴随攻击,再加上空中支援。让吕贝宁终于感受了一把南线德军的遭遇!



  有掩体掩护或者出其不意的攻击让胡蜂式坦克歼击车给华夏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这一次依靠空中侦察,华夏提前发现了吕贝宁的预设阵地,并且用突击炮和火箭炮对阵地进行了覆盖,趁着弹幕向纵深延伸的机会,在少量坦克的带领下,大量的步兵战车掩护步兵从侧翼插入对方防线。直接避开了正面的胡蜂式坦克歼击车和剩余的88MM高炮。



  不是吕贝宁不知道防御侧翼,而是因为自己手中实在没有那么多的大威力火炮来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