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
“这衣服穿起来凉快又不沾汗,仙姑那里前些时候已经送一套过去了,她欢喜得很呢,让我也给你送一套来。她说白天客人少,换上这个没关系,快穿上试试合身不。”
“这是什么料子?很特别呢!”
“香云纱……”
“香云纱?名字真好听。”说着,月眉把鼻子凑近了轻轻一闻,还真有淡淡的香味呢,“哦,我知道了,这不是陈爷穿的那个料子嘛。”她想起了陈伯坤的香云纱富绅服,刘大阔也有几件这种料子的衣服。
月眉把衣服换上在镜子前一照,忍不住笑出了声,“哈哈,看我像不像那些走在青石巷里的小姑娘?”她转了几圈,左顾右盼,实在是爱极了这身打扮,感觉比平日里穿惯的那些绫罗绸缎要顺眼舒服得多。衣服剪裁正合身,显出她修长的身段,且随意大方。
“芳姑,快告诉我这衣服哪来的?”她还在转圈子,像只小鸟般又蹦又跳的,这一刻她忘记了青楼妓女红牌阿姑的身份,仿佛是刚从某条巷子里走出来的小丫头,那么的年轻,无风无尘。
“我一个远房侄女来广州探亲,顺手带来的,她那里出产这种布料……哦,对了,她和你年纪差不多大,你二十,她十八,比你小两岁……”
“真的吗,真的吗?”月眉开心极了,“那她叫什么名字?”
“叫阿云。”
“芳姑,请阿云来玩,她送我衣裳我得好好谢谢她才是。”
“哎哟,这谢什么谢,不就一身衣裳,说出去还怕叫人嚼舌根笑话呢。”
月眉一心想看看这个与自己差不多一般大、生长在寻常百姓家的阿云是个什么样儿,有着怎样的性子,便极力劝说芳姑把阿云带过来,“看你说的什么话。她做的衣裳针线这么细致,一定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我还想让她帮着做几件衣裳呢。芳姑,你就叫她来嘛,反正她在广州走亲戚,多个地方玩也不是坏事啊。哦,你是不是怕她来了这烟花之地坏了影响啊?”
“呸,你别再说这话激我了,她又不是没来过,来好几回了呢!”
“那我怎么不知道?”
“一个乡下妹子哪引得起你的注意啊,这样吧,我明天去找她过来……”
“真的?太好了!”月眉禁不住喜形于色。
芳姑笑了句“一个乡下妹子也能把你高兴成这样” ,便下楼去了。
月眉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般开心,只是脸蛋仍激动得粉红粉红的。
才傍晚时分,刘大阔就顶着依然燥热的太阳到了“春梦” ,进了月眉的厢房。月眉没想到他这么早就到,身上的那套短衣短裤还没来得及换。
“哟,耳目一新,有点意思。”刘大阔看她一身黑衣黑裤,素面朝天,一边咂嘴一边点头,倒像是在品一壶龙井。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14节:第三章 初识香纱(7)
月眉脸红了,“刘爷,您就别笑话我了。”她转身要到隔壁房间换衣化妆。
“别跑,这装扮挺好,真真个‘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啊!我刘大阔虽说没念过什么书,不知道什么诗词文章,但这一句还是懂的。哈哈,就这样陪着吧。”他顺势在月眉白净的脸蛋上狠狠地亲了一口。月眉只好素妆素服地侍候刘大阔。
半炷香的工夫,陆续有人来敲门,渐渐凑齐了一桌。原来今晚刘大阔来“春梦”不光是惦记着温柔乡,还有重要的事情借此集会。来的人从衣着及气质上看,应该都是广州城里稍有身份的人物。
刘大阔叮嘱何仙姑,除了月眉的茶水侍候,任何人都不得出入屋子。
“仙姑,他们一脸的严肃,好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月眉下来添水的时候悄悄对仙姑说。
“不可告人的秘密多着呢。你别管闲事,只管侍候好就行了。”毕竟是老江湖,见多识广,亦见怪不怪。确实,借妓院召开秘密会议及商讨阴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芳姑端了托盘,内盛一壶铁观音,再添四碟小点,到了门口便交与月眉拿进去。
窗外夜色渐沉,屋内烟雾缭绕,显得阴暗迷蒙,看不清面目,只隐约可见众人抽鸦片时的那一闪一亮的星星火光。月眉小心移步,把点心摆放在桌上,又慢慢给众人斟上茶水。
“大哥,现在动手怕什么,有鬼佬撑着呢!”
“阿发说得对,现在我们只要一个手指头就能置他们于死地,他妈的二十一行,终于可以除了这个眼中钉……”
“还是小心为妙,毕竟他现在背后还有人撑腰,一时半会儿断不了气。”
“那我们就让他早日断气……”
“就是,先下手为强……”
“大家的心情我明白,”刘大阔的声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先缓一缓吧……”
“大哥!”
“我心里有数。这个手,是一定要下的,不光要下,而且还要一刀断喉,免得拖泥带水……”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那一闪一亮的火光凑成了一个小圆圈,似在耳语。
月眉听不清,也没心思听,她也不理会刘大阔他们的会议要开到多晚,只想着明天就可以见到阿云了,止不住心里的期盼与激动。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15节:第四章 街头巧遇(1)
第四章街头巧遇
广州的夏天天亮得早,五时已可见路。街上的饮食小店都在准备早点,早早开张了。
()免费电子书下载
巷子里的石阶有些潮却不滑脚,空气中的水分饱满而清新,看来是上半夜下的雨。那么,今天应该是个大晴天。
外面脚步声越来越多时,阿云也起来了。她在天井洗好脸,编好又黑又长的辫子,回屋换好衣服,便上街买菜。
早市人并不多,阿云很快就买好白菜、豆角,还有豆腐和鸡蛋,那是丹姑太喜欢吃的。
丹姑太是阿云师傅春姑太的妹妹,听闻她已经二十年没有回过大良,一直在广州城郊的这条小巷子里独自生活,姐妹俩亦没有来往。一个月前,芳姑托人回大良告知丹姑太病重的消息,春姑太让阿云过来服侍丹姑太的生活起居,自己却仍不上门探望。至于两位姑太有何矛盾,阿云也不知,又不敢询问。
吃完早饭,丹姑太说:“阿云,你等会儿去买条鱼吧,好几天没吃鱼了。”
“姑太,你和我春姑太一样,喜欢吃鱼……”阿云笑着说。
空气一下凝住了。阿云感觉到自己又说了不该说的话,背过身吐了下舌头,赶紧把碗筷拿去天井洗刷。
身后,丹姑太似乎掩饰般喃喃自语:“吃鱼好啊,鱼好吃,又健康……”
其实阿云很喜欢丹姑太,她的眼里有一种暖暖的柔情,还掺杂着淡淡而又漠然的愁情。
丹姑太手很巧,她绣的鸳鸯锦帕很受城里人喜欢,亦靠这门手艺生活。每天丹姑太都坐在门口,绣一会儿花望一会儿门前的巷子,似乎在等待着某个人某一天会突然走进这巷子,走到她跟前。即使是生病的日子,她也照常搬张凳子坐在门下太阳的阴影里,静静地望着外面。这个人一定让丹姑太等了很多年,阿云想,却也没敢多问。
收拾好屋子,阿云挎上竹篮,向珠江走去。在江边买的鱼新鲜又便宜,比在市场里买的好多了,只是要穿街过巷走很远的路。但这于阿云却是乐事,她可以逛逛街,看看热闹,采采野花,逗逗小鸟。实是不错的消遣。
广州城里的一切,对阿云来说有着太多的新鲜。这里有那么多的高楼,那么多的车,那么多的人,甚至那么多漂亮的衣服……当然,她知道自己和姐妹们织成的丝绸和布料就是销往广州、上海这些大城市的,不免有些骄傲和得意。
一路玩玩乐乐走到珠江边,不巧上一船鱼卖完了,船刚出发。
“妹仔,这里摆的也是今天打上来的,不用等。”路边排档有人冲她喊。
她侧过身瞅了瞅排档里的鱼,“不要,要最新鲜的!”
“那要等很久哦……”
“等就等!”阿云嘟着嘴顶上一句。刚从江里打上来的鱼特别有鲜味,肉又嫩又滑,丹姑太最爱吃了。
阿云倚靠着江边的栏杆,看着缓缓流淌的江水发呆。珠江很宽很大,船也多也大,不像大良的河又细又长,船也少也小。她猛然想起,自己出来也有一段时日了,不免有些想念姐妹们。这样在江边不知等了多久,站累了就蹲着,蹲累了又站起来……
突然,她有一种感觉,猛地扭头—只见身后有一个高个男子,二十岁的模样,正拿着一个黑不溜秋的东西对着自己。见阿云扭头在看,那男子抬起左手冲阿云晃了晃,然后笑了,露出白白的牙齿。阿云一百个不明白,又不认识他,便不理睬,又专心等渔船。
渔船终于回来了,阿云挑了一条肥肥胖胖的鲮鱼,欢快地往家里跑去……
第二天中午,阿云到药店给丹姑太抓药。丹姑太的病已经好了,但大夫说还要再服两剂才能把病根除掉。
走小路到街尾的那间药店要穿过一条又小又长的巷子。那里有高高的青砖墙、层层的青石板,还有一小撮一小撮长在墙缝及石板缝里的青苔。阿云踢着小石子,清脆的撞击声在巷子里回响。
不知为何,阿云突然停了下来,四周静得有些可怕。她慢慢转身,确实,有一个人站在她身后—还是江边那个男子,拿着那个黑不溜秋的东西对着她。
阿云并没有觉得害怕,但她有些生气了,“噔噔噔”地跑过去,狠狠地瞪着他。
那男子倒似乎被吓住了,睁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巴,不知是想笑还是想说话。
“不许跟着我!”阿云抛下一句,朝他一嘟嘴,转身又“噔噔噔”跑了。
“他的眼睛怎么是蓝色的?跟阿红家的猫仔一样……”她边跑边想。
隔日,丹姑太耐不得清闲想绣花,便叫阿云上街去买丝线。
街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阿云买完丝线便到处逛。有一朵小小的粉红色假花她很喜欢,看了又看,最后依依不舍地走了。
走了约半条街的路程,有人拍她肩膀,阿云一看,又是那个蓝眼睛。他把那朵粉红色的假花递到阿云跟前,满脸笑容。
()免费TXT小说下载
“送给我?”阿云一惊。蓝眼睛点点头。
“不要,我才不要男人送的东西!”阿云把脸一偏。
“你戴上肯定很好看,真的!”他一脸的真诚。
阿云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花,心里骨碌一转,“要我收也可以,不过你要回答我一个问题。”
“好,但你也要答应让我拍张照片。”原来送花还有条件的呢。
“拍照片?”阿云瞪大了双眼。
“嗯,你知道拍照吗?就是……”他拿出那个黑不溜秋的东西,试图向阿云解释。
“我知道,就是人站在那里不动,‘啪’的一声,就把人拍进画里了,对不对?”阿云很是得意,师傅家里很有钱,早些时候也拍过相片,她见过。
蓝眼睛似乎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对对对!你真聪明!”
阿云也抿嘴一笑,她想了想,“拍照片可以啊,不过不能让别人知道……”
“嗯,一定!”
城郊的那条小河边,人很少,非常清静。
“我先问啦!”阿云已经迫不及待了。
※BOOK。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16节:第四章 街头巧遇(2)
“嗯,你要我告诉你什么?”
“你的眼睛为什么是蓝色的?像猫仔一样,浅蓝浅蓝的……”
“哈哈,你就是要问这个问题啊!”蓝眼睛笑了起来。
“对呀!”阿云一脸的天真。
“因为我爸爸是法国人……”
“法国人?法国人……啊,你是番鬼佬?那……那你的头发怎么是黑色的啊……那……那你说话我怎么听得明白……”阿云一下子转不过弯来了。
“别急别急,让我慢慢告诉你。是这样的,我妈妈是广州人,我在中国出生,一直在外婆家住到十岁才又回了法国,所以我会讲中国话。这次我是跟妈妈回来看外婆的。明白了吧?”蓝眼睛一口气说完后看着阿云。
“哦,这样子的。”她终于舒了一口气。
阿云甜甜地笑着,笑得比头上那朵粉色的小花还要灿烂还要美丽。因为她记得师傅以前给她讲拍照片的事时说过,一定要笑,不然拍出来的照片就不漂亮了。
蓝眼睛似乎看呆了,摆弄了很久镜头。阿云有些着急,但又不敢松弛了笑脸,直到笑僵了脸。
“蓝眼睛,照片能不能给我?我……我还从来没拍过照片呢。”阿云不好意思地问。
“蓝眼睛!”他瞪大了双眼,随即笑了,“我叫约翰,你叫什么名字?”
“月汗?月亮的月吗?我叫阿云!白云的云!”阿云似乎很兴奋,眼眸里的光芒跳跃着。
“不是啊,我是约—翰,阿云!”他纠正道。
“还是蓝眼睛好记些。”阿云听到不是“月亮”的“月”字似乎有些失望,“对了,我要回去了,不然要被说了。”
()
“好的,那后天下午我们在这里见吧,我给你带相片。”
“真的吗?谢谢你,你送我花,还送我照片!”阿云又开心起来,“那后天见啦!”阿云朝约翰挥手。走了几步她又跑回来,站在约翰面前昂着头问:“对了,你为什么要给我拍照?”
“因为……”约翰笑着说,“因为你像花儿一样漂亮!”
阿云立刻羞红了脸,一转身跑了。
约翰还在原地目送她,嘴角漾起欢乐的笑意。
到了约定的日子,阿云早早就往河边赶。想着可以看到自己的照片,她心里乐开了花,但又担心拍得不漂亮。
终于等到了约翰。
阿云站在约翰面前,羞红着脸,心“扑通扑通”地跳,直到从他手里接过了那张笑靥如花的照片才放下心来。
“这真的是我吗?”她惊喜得声音颤抖了。
“不一定啊,要不要到河边去照照?”约翰逗她。
“哼!”阿云一嘟嘴,说了声“谢谢”就想走。
“哎!我们以后还可以见面啊……”约翰说。
“不见!”她一转身跑掉了,拦也拦不住。他只好无奈地笑笑,摇头。
阿云把照片藏在了包裹的最底层。躺在床上睡不着总想着照片,她想拿出来看又怕被发现—尽管在路上她已经看了无数次。
“阿云,怎么还不睡?”丹姑太问,她正在灯下绣花。
阿云爬起来看丹姑太绣的花。那是一朵火红的木棉花,有着火焰般绚烂的色彩,似乎也有着火焰般强盛的生命力。
“真好看啊!”阿云看呆了,“姑太,你的手真巧!”
“你也一样啊,从大良出来的女孩家,谁没个好手艺啊。”姑太笑着说。
“咦,这绣在衣角下了啊,新的香云纱衫呢!”阿云像发现了新大陆般惊奇。
“这是绣给你的。你不是快要梳起了吗,送套新衣服给你。女孩子家嘛,都爱漂亮的,绣朵花在衣角上,既漂亮又不扎眼……”丹姑太边说边绣。
“姑太,你真好!”阿云知道春姑太会给她准备新衣服,但还是为丹姑太的心意感动。
“姑太,梳起后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吗?”阿云禁不住问。
“没什么不同,就是一辈子不嫁,只是……阿云,有些事情你慢慢就会明白的了。”丹姑太欲言又止。
躺在床上还是睡不着,阿云突然冒出一句:“姑太,蓝色的眼睛真漂亮啊!”
丹姑太一愣,接着说:“傻女,鬼佬才是蓝眼睛啊……对了,明天你回大良之前要去‘春梦’同你表姑打声招呼啊,可别忘了。”
▲BOOK。HQDOOR。COM▲虫工▲木桥▲书吧▲
第17节:第四章 街头巧遇(3)
“嗯!”阿云笑笑,重重地点头,翻身睡去。
“姑太,我回来了!”阿云从广州回到了大良。
“阿云,回来啦!”春姑太笑吟吟地从里屋走出来,“厨房里有好吃的,饿了吧,快去吃……”
()免费TXT小说下载
“嗯!”阿云进厨房端出来一笼点心,在大厅的桌子前坐下吃起来。春姑太坐在旁边看她吃。
“哇,好好吃啊!”阿云拿起一个递给春姑太,春姑太摆摆手。
“我在那边很挂念你啊,姑太……”阿云边吃边说,“丹姑太的病已经全好了,你不用担心……对了,丹姑太也很挂念你啊,老念叨你……”阿云尽量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偷偷地斜眼看春姑太的表情。
春姑太沉默了一会儿,小声嘀咕了一句:“有什么好挂念的。”便回里屋去了。阿云吐了下舌头。
第二天阿云就到丝织厂上班了。
富隆丝织厂是大良最大的丝织厂,除了丝厂,下面还有好几个晒莨工厂。富隆丝织厂是春姑太的家业,春姑太的祖上曾是顺德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只是到了春姑太这代没有男丁,且两个女儿都梳起做了姑婆。
春姑太平时很少打理丝织厂的事,她扶助了两个能干的男子,让他们替她管理家业,晒莨厂亦交给了老师傅们打理。
阿云八岁那年被春姑太收为嗣女。十二岁开始,阿云除了照顾春姑太的起居生活外,还到丝织厂里做女工。虽然春姑太没有要求她工作挣钱,但阿云还是喜欢和姐妹们一起上下班,一起说笑。由于春姑太家里不缺钱,她就把挣来的钱全部交给原来的父母家。她哥也在富隆晒莨厂做晒莨工。
阿云很感谢春姑太,如果不是她,那个贫穷的家还要多出一口饭来养活她;而她,也将像周围的姐妹一样,长到一定年岁便走出家门梳起靠做女工养活自己,而现在她至少能有多余的钱来资助家里,且自己日子一直过得很不错。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春姑太是大户人家,见多识广,让她也耳闻目染了不少,在见识上亦丰富了很多。
隆隆的机器声,长长的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