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望族毒女-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祭文念完,皇帝亲手焚烧于墓前。在现场一众道士的祝颂声中,众人跟着皇帝三鞠躬,然后依次上香。场面肃穆而庄重。然后,皇帝便开始清场了。除了顾家人和顾大姑生前的学生、至交好友(如汪老,他老人家是获得特许坐窄轿上山的),其他人都被赶下山了。也只有剩下这些人,才是真心实意俩祭拜的。

    过了一会儿,顾琰看到东方樱扶着一个老人上山来。她看看四周,觉得应该都是自己人。皇帝清过场了嘛。于是上前唤了声‘师爷’扶着他另一边。

    “师爷,您这是怎么了?”三年前看着精神矍铄的老人,怎么如今上个山还需要阿樱扶着。三年前他明明看着比皇帝的状况好很多的。

    “爷爷刚大病初愈,知道叔叔此次会带小堂弟来,坚持也要过来。这一路车马劳顿,可不就这样了。”

    顾琰恍然,这把年纪的人了,病了还赶路,那就难怪了。

    在场的人显然都知道东昌王与顾大姑的关系,还有几人不由地瞥向了明晖以及小棋儿。有一个最明显的就是汪老,他是个端方君子,大概是这几十年都没法子说服自己接受这种关系,头一扭走到一边去了。却又忍不住看了明晖和小棋儿一眼。故人有后,本该欣慰,可是心情真是不一般的复杂。

    也有人是突然恍悟的,譬如说顾琇。她惊讶的张开了小嘴,原来国师不仅仅是琰姐姐的师傅而已啊。长乐用手碰碰她,“小姨,别失态啊。”

    “你早知道了?”

    “听我娘说的。十二姨没告诉你?”

    “说不说有什么差别。”反正顾琰怎么做,顾琇都觉得是有道理的。哪怕她只是因为把这茬事搞忘了。

    东昌王看看明晖,他正带着小棋儿给顾大姑磕头。王氏方才也跟在东昌王和东方樱身后一起上来了,这会儿也跪在旁边。东昌王转而对顾琰道:“好孩子,多谢你对阿樱的照顾。之前,是师爷虑事不周了。”

    顾琰笑着摇摇头,表示已经不在意了。在明晖一家三口之后带着团子过去跪下给姑祖母磕头。然后,三夫人便也带了儿子、孙女一起过去。

    团子乖乖磕了头问道:“里头睡的谁?”

    “是娘的姑祖母,也是师爷的母亲。”

    “哦。”团子点点头,一副听懂了的样子。师爷的娘嘛。

    元元也问道:“我的谁?”

    三夫人道:“是祖母的师傅,你爹的姑祖母,是你的太师祖或者说曾姑祖母。”

    元元抓抓包包头,有点复杂呢,不那么好理解。

    小棋儿听他们俩都问了,便也仰头问他爹:“谁?”

    明晖拍拍他的脑袋,“你祖母。”

    祖母小棋儿懂,师姑就是元元的祖母。

    “小棋儿,给你祖父磕头。”明晖把儿子抱到东昌王跟前。

    东昌王弯腰摸摸小棋儿的头,“你叫东方棋?”

    小棋儿时常听人念叨这个名字,于是点点头,“是。”

    “可会叫祖父?”东昌王眼底露出希冀。

    小棋儿还是一字党,祖父肯定是叫不出来的。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团子出了个主意,“小师叔,可以叫爷。”

    小棋儿眼睛一亮,仰头喊了声‘爷’。

    东昌王应了一声,看了一眼前方的坟墓,眼中水光一闪。然后转头对皇帝道:“这件事还真该说一声谢主隆恩了。”

    皇帝把脸转开笑了一下。顾琰留意到明晖额角的青筋跳了跳。听东昌王和皇帝说话的语气,这俩人关系还真是不错呢。也难怪要清场了,异国君主悄然入境,不是能昭告天下的事呢。更何况,师爷和姑祖母还是这样的关系。

    “以后,你不在了,我不在了,甚至明晖这小子都不在了。总得有人年年来给师傅上柱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的便是绝了先人祭祀。

    众人又站了一会儿,算是陪着顾大姑赏了赏那牡丹,然后慢慢下山。这一天也就皇帝念祭文那会儿气氛有些肃穆,其余的时间倒有些像春游远足。

    下山的时候,萧允护在了皇帝身侧,明晖扶着东昌王,团子趴顾琰背上,东方樱背着小棋儿,顾珉也背着元元,王氏扶着三夫人,长乐扶着梁国公,年过古稀的汪老依然还是坐他的窄轿……至于那几十盆牡丹,就那么迎风摇曳的摆在了顾大姑的墓前。

    下山过后,众人到顾大姑隐居的小宅用午饭。在座除了几个小娃娃以外对这所宅子都很熟悉。就连汪老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曾是座上客。当年三老爷和三夫人的事,还是他千里迢迢陪同老侯爷来此提的亲。

    端着酒杯,皇帝问顾琰:“你当时就是从这儿发嫁的?”

    顾琰点头,“是,三伯母和四哥不远千里从京城来给我送嫁。就是从这里发嫁的。”

    “等下去你们那个宅子看看。”

    “能得父皇驾临,实在是那座宅子的荣幸。”顾琰说着,赶紧给齐娘子使个眼色。后者急忙躬身退下,走得急腿脚的缺陷都有些露出来了。实在是时间紧,还得赶紧安排人去看看要做些什么准备。至少每间屋子得清查一遍,不能让刺客混入吧。

    在山上的时候明晖就给东昌王把过脉,回来便开了方子让人去抓药来煎。汪老也想留下缅怀故人。于是最后跟着皇帝到了萧允和顾琰那座大宅子的就是顾家人了,多一个梁国公那也是顾瑜的公爹。

    好在早就知道主人近日是要回来看一看的,而且平素也时常打扫,屋子已经收拾极为整洁。

    萧允和顾琰作为男女主人引着众人入内。

    团子兴奋地问道:“娘,这也是我们家么?”

    “是,这是我们第一个家。边城还有一个家,乐乐家就在我们隔壁。以后有机会带你去看。”

    “好!”这一趟出远门,团子一直兴奋得很。听说还有机会去边城,更是高兴不已。

    “父皇,请上座。”顾琰从端娘手里接过沏好的茶放到皇帝手边。皇帝有些走不动了,索性和梁国公进了正厅休息。萧允和顾琰进去作陪。其他人则被三夫人带着在这座宅子里游览。

    皇帝品了一口茶,是随行带的极品大红袍,“嗯,这儿还真不错,老子今晚就住这儿了。”

    顾琰和萧允对视一眼,没有说话。萧允道:“那容儿臣安排一下。”

    皇帝道:“那是你的事儿。那两个小子呢,难道不在这儿?”

    顾琰看向端娘,今天去祭拜姑祖母,她就想到肯定是要到姑祖母旧居去的。这儿只离了一条街,搞不好皇帝也会想着来坐坐。于是让端娘小菊她们把两个球球也带了过来。如此,也算是圆了她一番当这里是家的念头。

    端娘道:“禀皇上,二公子和三公子在吃奶。吃好了就带上来。”

    “嗯,让他们好好儿吃。”

    过来一会儿,阿大阿二推着摇摇车过来,大球小球这会儿刚吃了奶正精神。皇帝也很喜欢左拥右抱,让人给他抱到怀里,一左一右的端详着,“还真是一天一个样。胖嘟嘟的,真跟球一样。嗯,这个是大球,这个是小球。”

    团子道:“皇爷爷,你分得出来?”

    “废话,这是皇爷爷的孙子,能分不出来么?”

    团子信服地点了点头,顾琰却差点没笑出来。她亲耳听到老爷子问过承缄,“你是朕哪个儿子生的?”承缄当时完全愣住了,老爷子眼睛在儿子里一撇,一脸无奈的渝王像被招领失物一般站起来回答,“启禀父皇,他是儿臣生的。”这会儿居然在团子面前说得如此坦然。

    “皇爷爷,我也分得出来。”

    皇帝摸摸他的头,“以后要善待你的兄弟,知道么?”

    “知道。”

    皇帝忽然看向萧允,“你宁王叔是因为什么被老三拿捏住的?”

    “啊?”

    “别跟老子说你不知道,吃了那么大的亏,你会不查个底掉?”
431 到达
    顾琰把团子、元元等人好玩的天性估计得过低了。她原本以为要第二天他们才能适应行船开始玩乐。没想到午睡起来,小家伙们已经热热闹闹的玩儿上了。

    看着甲板上一堆小孩儿躲猫猫、荡秋千,小姑娘斗草,小小子玩将军与士兵的游戏……顾琰摸摸下巴,说好的是随行的官员们有事到这艘船上商议吧。怎么倒先成了小屁孩们玩耍的集中地点?

    原本拥有自家楼船的就只有秦王府和渝王府。渝王府上的文人墨客人数众多而且多喜欢清静,也不乏人想趁此机会写出些好诗文来。相对来说贵女书院的先生就少得多了,也并不专攻文学。而且顾琰原本就给准备了小孩子的游乐场所。所以小豆丁们全聚到了这里也是情理之中的。

    在场十几个小豆丁最大的也就六七岁,最小的就是小棋儿了。都是元宵那晚到秦王府逛过‘街’的,彼此都是熟人,因此很快就玩到了一起。据说是团子午睡起来让侍卫抱着他在甲班上朝其它船上喊话,把人给叫过来的。

    阿大阿二是所有小屁孩里最早适应的,因为他们直接就扎上了马步抵抗不能脚踏实地带来的晃悠感。后来虎头、妞儿(小兰的女儿)、团子,元元也跟着有样学样,就连小棋儿也跟着叉开两条小短腿一起站着。虽然姿势不一定正确,但是心理暗示的效果很强大。他们看着阿大阿二最先适应,就认为这么做有用。阿大阿二彻底适应后又给他们纠正指导了一下姿势。反正结果就是这艘船上的几个小家伙最先适应了行船。

    小伙伴们看到了,便以为这艘船格外的稳当,于是团子一招呼就全聚了过来。当然,都是被各家的侍卫抱着飞过来的。自从看到了国师抱着团子从龙船飞到秦王府楼船的英姿,渡人的小船谁还耐烦坐?

    来了也是跟着蹲马步,然后也是渐渐就觉得其实跟平地差别也不大。毕竟船行甚缓,加上前面还有小伙伴已经站稳当了。小孩子适应力强,畏惧心理一去,很快便好了起来,然后就又能闹腾了。

    顾琰本来是带人推了大球小球上来小花园晒太阳,然后就看到小孩们又开始活泼起来。这儿一热闹,舱房里的老人家和女先生们也坐不住,纷纷上来观景。舱房里也有窗户,但怎及得甲板上阔朗视线好。如此一来,倒是整船人都重又生气勃勃起来。

    这一艘船的热闹也很快吸引了其他船上的人。皇帝甚至走到龙船的尾部负手看着一众小孩们玩闹。他同何皇后道:“这些小家伙们倒是恢复得快。十六,看你丢不丢人?还不如一群小孩儿呢。”

    十七公主上了船倒还好,从小既练舞又练武的,平衡性能极好。十六公主却是体质不好,这会儿小脸吐得煞白。要不是皇帝让人把她扶上来走动,她就一直在船舱里的雕花大床上躺着。床边就放着痰盂随时预备接呕吐物。只是躺着都觉得摇来晃去的不舒服。这会儿看到侄儿侄女们都玩得开开心心的,倒真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她疑惑道:“团子之前在这边不是还走个路都东倒西歪的么?怎么回去就好了?”

    团子很热心的让侍卫把他抱起来走到船首,让侍卫替他喊话,“十六公主,小世子说扎马步就不晕了。”

    十六公主让十七公主陪着她进舱房了,有没有去扎马步不得而知。顾琰倚在楼船边上看着滚滚东流的河水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三夫人颔首,“是啊,隋炀帝太过穷奢极欲,将隋文帝留下的大好基业毁于一旦。但这大运河嘛,还真是用处极大。选继承人,的确是得慎之又慎。”

    顾琰心道,有时候慎过了头总是举棋不定也不是什么好事。如果老爷子在齐王和晋王中早早做出选择,也不会有她今日的辛苦度日了。指不定和阿允到哪里逍遥自在去了。

    萧允的身影出现在龙船上,见到顾琰弯唇一笑,脚跟一旋就从龙船上运轻功飞了过来。三夫人笑笑,识趣的走开,把这一隅留给这两夫妻。

    “你忙完了?”顾琰问道。她只需要照应这艘楼船上的老弱妇孺,都是才刚一会儿才得闲。这十几艘船上千人可都是归他一个人管呢。

    “嗯,一时半会儿是没什么事了。也不是每件事都需要我亲力亲为。那我忙到吐血也干不完的。”

    这倒是,就是顾琰也是把活计一一派了下去,自己只督促一下或者出面慰问一番便是了。

    这儿是花园的转角处,并不会受到一众小孩玩闹的打扰,耳中听到他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只当是欢快的背景音乐就好。萧允掀开摇摇车的纱帐看了看并头躺在里头的大球小球。两个多月的小娃娃,又正好遇上大冬天穿得厚实,动弹一下都挺困难。而且白日也经常是呼呼大睡,除了要吃要尿存在感都是相当低的。

    萧允平时很忙,见他们的日子也少。别说他了,就是顾琰,从前团子成长的时候每一天她都新鲜得不得了,恨不得抱在手里不撒开。如今再来一次,没了新鲜感,再加上月子里精力不济、之前一个月又忙着准备洛阳之行,也是没有多少时间和两个小儿子呆在一起。对此,她愧疚不已。所以如今趁着在船上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儿,便想和大球小球多呆一呆。这会儿便与萧允一起懒洋洋的晒着太阳,看着摇摇车里两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一起享受近来难得的闲暇时光。

    刚上船的前两天众人都有些兴奋,时常到甲板上赏景吹风。可是到了第三天就开始有些厌了。入目就是滚滚奔流的河水,还有岸边几乎一成不变的青山。船上的歌舞、戏剧、百戏也渐渐吸引不了她们。所以在第一次靠岸接收给养的时候,船上憋了几天的女人们都兴奋了,纷纷下去放风。萧允只得命地方官将码头封锁、大道戒严,又派出士兵三步一哨五步一岗严密保护。他只有一句话,“女人真麻烦!”

    “麻烦也是你儿子给你找的,也是你自己跑去请旨讨来的差使。当总打杂本来就麻烦。”顾琰戏谑道。

    “老头子就不该带这么多人来。”琰儿一语成谶,他果然成总打杂了啊。

    “他有九个儿子,十七个闺女,孙辈怕是上百。难道就只带你跟团子来?亏得前期的准备工作还全是晋王做的呢。”

    萧允叹口气,“这些细碎事情,他的确比我在行。”

    “有人举轻若重,有人举重若轻。都是能耐!”

    萧允嘟囔,“如果是你的细碎事情,我还有耐性理一下。别人家的女人,关我什么事啊?”

    顾琰失笑,“在船上嫌闷、闹着下船去逛的大多是你的姐姐妹妹还有外甥女、侄女儿啊。这不都是你们老萧家的女人么?”

    萧允道:“不跟你说了,反正我说不过你。”

    顾琰噗嗤一笑,据说眼前这个男人各种霸道啊。不过这么多年在她跟前还是蛮能让人的,反倒是她各种欺负他。

    这一路走走停停,顾琰丝毫不敢懈怠。因为她带着半船的老弱妇孺呢,责任真的是相当的重大。她只能把任务分派给了管御厨、王太医还有香娘子。

    管御厨极其门下弟子管吃,香娘子带着几个得意门生调香助眠,只要能吃能睡,再有王太医带着徒弟置办的常用药丸,走了小半月,大问题倒也还没出。

    皇帝每每调侃手下那些不习水性的大臣以及皇子皇女就会用‘你们瞧瞧人家秦王府那半船老弱妇孺’开头。一时上顾琰那里讨香料、借厨子、太医徒弟的人不少。弄得顾琰实在有些不胜其扰。直接言明没有多的人手,目前带的人要供应这一艘楼船和龙船的部分用度,人跟香都匀不出来了,还请见谅。不过,她也没有把话说死,每天香娘子的制香课同意各家派一个人来旁听。王太医和管御厨那里也欢迎同行来交流。

    她对着萧允抱怨,“我也很讨厌这些琐事,自家不准备充分,这会儿了来找人匀这匀那。说起来还真是挺佩服晋王和晋王妃的,居然能面面俱到,别人都说他们好。”老爷子这是几十年来头回带众人出游,各家有些准备不足其实也是难免。

    “所以,什么样的锅配什么样的盖子,咱家才是一对嘛。”萧允看顾琰也陷入这些琐事里一同烦恼,很是开怀。

    “哼!”

    “都是叫老三两口子给惯的,予取予求惯了。总有一天,我要给他们好好改改规矩。”叫他给老头子打杂,照看自家媳妇儿和三个小儿,捎带一些他媳妇儿看重的人这倒没什么,旁人凭什么对他要求这要求那还诸多不满足?要不是如今他尚需格外低调从事,而且近来身心平衡,他早就暴走了。敢明里暗里抱怨的人,他也早就不客气了。前头几个月阴阳失调的日子才算最难熬的,简直内外夹攻。顾琰和两个球球那次要是真出了事,他怕是早按捺不住了。所以此时嘛,耐性多少是好了些许。这也让那些人有些得寸进尺起来。

    顾琰道:“我等着!”她也不耐烦面面俱到的敷衍人。众口难调,总是顺了姑情逆了嫂意。在这么一个大家族里,要做个众口称赞的媳妇儿,实在是不容易。她也想要有不用顾忌别人想法,我行我素的那一天。

    接下来,萧允为了加快行程路上省些事儿,同皇帝说了一声,将所有船工分作两班,又沿途补充了一些人手,晚上不再落锚停靠,日夜不停的划行。这一点倒是没有人反对,因为前半个月在船上呆着,都巴不得早些到洛阳呢。每每靠岸,也没有人再迟迟不归。一时上下齐心,都望着早到洛阳。他们急着赶路,沿途州府自然也乐得轻松自在。

    这样一来,终于在三月底到达了洛阳。洛阳行宫早早就得了信儿准备起来,迎接圣驾以及随驾东巡的贵人们。上下一千多人浩浩荡荡的入住行宫。住处是何皇后出面分派的,按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