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望族毒女-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全是个烫手的山芋。被谁看了去,那都是坐实了她偷盗的罪名。甚至皇后,都会因此背上包庇的名声。

    顾琰在紫檀精舍门口请人通传,很快便被带到明晖打坐的地方。

    “师傅”

    明辉睁开眼,“居然叫我师傅?惹什么麻烦了?”

    顾琰把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然后把七凤钗递给明晖。

    “哦,这样啊。行,搁这儿吧。”

    “嗯,那我回去了。”

    明晖似笑非笑的看看顾琰,后者大为赧然,“我知道了,我功夫没练到家。”

    “人家也是术业有专攻,可是今日如果不是你身份特殊,事情会如此轻易就解决么?”

    那肯定不会。赃物都在身上了,德妃完全可以弄死自己。

    明晖目光越过顾琰朝外头看去,顾琰转身望出去,外头没人啊。

    “琰儿,那个方向是藏书阁。”

    哦,欧允被软禁着的地方。

    “估计他这会儿也正在想我方才说的这句话。”

    什么话?哦,身份特殊,所以遇到的不管是什么事都迎刃而解。可如果有朝一日这个身份不能再提供庇护了,又会是怎样?

    明晖吁出一口气,“你附耳过来。”

    顾琰听话的凑了过去,就听到明晖以敌不可闻的声音在她耳边道:“这几年,我一直在皇上身边。对他多少有了几分了解。他似乎一直都很矛盾,对晋王、对欧允。”

    顾琰消化了一下明晖的话,脸上露出惊骇,“你、你是说……”

    明晖点点头,“如你所想。虽然只是我的猜测,但是应该是有谱的。”

    顾琰的脸色慢慢变了,如果欧允也卷进储位之争里去了,那以后可真的是没有宁日了。今日被德妃的人在膝弯处踢了一脚,强行按跪在地上却只能等着皇后来救的时候,她心头其实也是屈辱万分,而且恨不能把对德妃这么以牙还牙一番。而且,求人不如求己,今天的何皇后真的是很风光。如果他日自己也能……

    “琰儿”明晖提高声音喊了一声,惊醒顾琰。

    顾琰苦笑,“我还以为自己多超脱呢,原来也不能免俗。你放心,我就是想一下而已。也是今天被刺激了。”

    “最好如此!如今局势已经够乱了,如果再添上你们,不堪设想。”

    顾琰点头如捣蒜,“嗯嗯,我知道。我如果敢在中间使力,肯定小命不保。我不敢的。”这事情,越来越复杂了啊。

    “好了,你回去吧。被皇后这么收拾一下,德妃不敢再出幺蛾子了。至于旁人,还是要当心。”明晖看着顾琰,吾家有女初长成,怎么就这么麻烦呢。他以前还想享受一回当人岳父高高在上的感觉呢,现在可好,左右都不是。

    顾琰便回去了,今日的事情发生,贵妃和淑妃暂时应该不会动她。可以安心一段时日了。

    三日后,德妃身边一个宫女被发现是妙手神偷门下弟子,因为江湖恩怨躲在宫里。而德妃之前在皇后宫中丢失了并大肆寻找的七凤钗,就在她处被发现。顺着这条线下去,当初把这个女子弄进宫来关涉到的人都被去职。竟把这样的江湖人物随随便便放进了宫里,这次她是偷金钗,下次就不知道要干什么了。这条线上的人自然都是孙家的人,他们是明知道这女子的身份还收容了她的。这里头牵涉到孙家和江湖上一股势力的往来。这一下也隐晦的被挖了出来。

    德妃此次可谓偷鸡不着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折损了在宫中安插的人手,而且自己也被禁足三月,罚俸半年。继在皇后处丢了回脸,又在皇帝这里再丢一回。其实,就是不禁足,她短期内也不会在外头走动了。宫里姐姐妹妹当面的奚落,她受不了。这宫里从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她之前占着有皇子,又和齐王交好,着实是在宫中耀武扬威过一些年头。这一下,完全被打趴下了。

    顾琰只觉得何皇后这招借力打力妙得很,有些事情她怕是早知道了,所以完全不插手,借明晖的力量狠狠打击了德妃一把。这些年,估计她对德妃也是厌烦得很呐。这回正好让明晖还她一个人情。顾琰对她还真是有几分刮目相看的感觉。果然,能坐稳后位的都不是普通人啊。

    ------题外话------

    唐宋传奇中有张实《流红记》:儒生于佑见御沟中漂一脱叶,拾起一看,上有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他心想这一定是宫人作的,因思成病。于是在另一红叶上题了两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他将叶丢进御沟的上游,让它流入宫中。后于佑寄食于贵人韩泳门馆,韩泳待他很好,将宫中放出的宫女韩夫人许与于佑为妻。婚后韩夫人在于佑箱中发现题诗的红叶,大惊,说这是她题的诗。并说,她事后也在沟中拾得一题诗的红叶。拿出一看,正是于佑所题。二人认为这是红叶为媒,一时传为佳话。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191 诬陷
    顾琰又多了一个福利,十六公主等人看上了藏书楼前的荷塘旁边比较阴凉,而且这里来往人很少,下午的练舞地点便改在了这里。她打扫卫生之余在树荫下看书的时候还可以看看歌舞。

    给金枝玉叶们编舞配乐的自然是宫内乐坊最好的舞师乐师,金枝玉叶的歌舞经过他们的熏陶也相当的上档次。顾琰和小郡主并排坐在一起一边吃零食一边看。她的活儿就是帮着照看小郡主。因为那些宫人管不住她,十六公主怕她去捣乱也怕她顽皮不小心一头栽荷塘里去了。看她跟顾琰比较投缘,而顾琰每日活儿也还算清闲便抓了她的壮丁。

    顾琰一边看着歌舞,一边拿着宫扇给旁边的小郡主扇风。

    “小郡主,少吃些凉品,心静自然凉。”顾琰看她又盯上了旁边的冰镇西瓜,小声劝道。她从小跟着明晖,道家养生之道是入了心的。

    “小……顾女官,怎么心静?”小郡主问道。她身旁摆了一个有她脑袋那么大的用上好松江棉布填实上色绣成的寿桃。

    顾琰想了想教了她一套入门的道家口诀。别看小郡主小,却也是文武双修的。当下便盘腿跟着顾琰的指引做,一时觉得十分有趣,不自觉间就错过了她上场献寿桃的时机。

    那边一首祥和的贺寿曲已经接近终了,便有小宫女提醒小郡主道:“郡主,该你上场了。”

    小郡主听了,赶紧抱起大寿桃就按照既定路线跑过去。因为跑得急,一下子就仆倒了,幸好是抱着大寿桃扑下去的,再加上有地衣,看起来并没有磕着碰着。

    饶是如此,顾琰还是腾地站了起来,她这会儿是兼职保姆,小郡主出了事她责任不小。赶紧的跑了过去把人抱起来,“小郡主,您没事儿吧?”

    小郡主抱着大寿桃站好,“哦,没事儿。”

    十六公主几人也过来,十七公主和小郡主一向最亲近,看她没事笑道:“悦悦,拜寿不用五体投地。你到时只需要抱着寿桃跑到你皇祖父跟前再跪下献上就好。他一准会重重赏你,不用这么卖力的。”

    小郡主瞪她一眼,“人家是不小心,再来!”说完退回上场的位置,那些姑姑姐姐们无奈,只得回去继续摆最后的一个造型,好让她再来一次。

    今天就到此为止了,顾琰这几日冷眼旁观也看得起来金枝玉叶们是下了功夫苦练的,整只舞越来越流畅,配合越来越默契。

    十七公主临走对顾琰道:“我们明日不来,不用准备场地了。”

    顾琰一愣,不是说一天都不休息么?

    十七公主狡黠一笑,“你怎么忽然拙了,明日是十五,各宫的母妃要来给母后问安。回头让她们进来先看了我们排演,那还有什么意思啊。”

    何皇后这里并不让各宫嫔妃日日都来请安问礼,只初一十五前来。上个月初一顾琰还没有进宫,五月十五和六月初一她都在紫檀精舍。因此,一直以来,她都是大树底下好乘凉避开了后宫诸妃。所以一时还真没想起来明儿是后宫女眷开‘茶话会’的日子。

    三个女人一台戏,后宫几十个女人,本来天天都可以上演大戏。昔日废后还在位的时候后宫便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如今,皇帝也老了,何皇后又是省事的人,后宫便沉寂了许多年。初一十五的觐见都是和乐融融的气氛。

    可是,在宫妃里至少有三人看自己不顺眼。一个是欧允的姨母淑妃,还有一个是晋王的生母贵妃,第三个便是孙茯苓的姑母德妃。啧啧,都是身居一品妃位的人。要找自己一个五品女官的麻烦实在是太容易了。之前不过是因为自己是皇后宫中的女官,一直低调行事深居简出,一度又在紫檀精舍干活儿。她们不便把自己召去。可明日过来,如果说是要到藏书楼看看,想来不会有什么阻碍。这些个宫妃对她可不会如金枝玉叶们客气。

    贵妃一向以宽和著称,碍着晋王的名声想来不会明着找自己的茬。可淑妃和德妃不是省油的灯啊。就算欧允私下找淑妃说过了,不然她找自己麻烦,那也还有德妃啊。她们之间可是新仇旧恨的。孙家女儿因为她揭出孙茯苓真面目名声扫地,还有边城的孙家分支的事。

    进宫一个多月,顾琰日子其实挺悠然的。不过她一直觉得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她的皇宫生活不可能一直都这么和美无忧。算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她也不可能初一十五都告假。她的宿处还是在皇宫里,就是告假也是躲不开的。最多不过受些皮肉之苦,被人折辱一番,反正要不了小命。再说还有皇后护着呢,虽然她不可能别人一找茬就出来相互,但如果那些人过分了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这段时日,欧允并没有在金枝玉叶们练舞的时候过来名正言顺的观看。因为,他被皇帝拘起来了,让他在紫檀精舍好好修身养性看看书。据说是因为听说他突然对读书有兴趣了,居然都到皇后宫中的藏书楼借阅图书了。所以把他关在了紫檀精舍的藏书阁里。这消息是十七公主告诉顾琰的。她当初极力撺掇十六公主来此,一是来看看顾琰,二就是来看看藏书楼的环境。这里清幽安静,很是适合她们排演。

    这事是在何皇后拒绝了她请顾琰教她们读书的建议之后想出来的。没想到万事俱备,欧允却被限制了人身自由来不了。不过她们也没有深想,只是以为皇帝觉得他们时常私下见面不妥。这段时间,虽然小郡主日日前来,晋王接女儿却也从来没有进过藏书楼。

    虽然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当当天下值往宿处走的时候,顾琰的脚步还是有一些沉重。在宫里,她地位太低微了。德妃之流只需要随便制造一点罪名就够她吃不了兜着。好恨这样的处境!

    “顾琰”旁边有人招呼道。

    顾琰抬头,“朝华,是你啊。”

    朝华点点头,“一道走吧,不过你可得稍微快点,看你在前头莲步轻移了好久也才走出这么一小段。”

    她们二人都是五品女官,宿处相邻,都是一室一厅的标配。

    “遇到什么麻烦了么?需不需要我告诉小爷一声,或者给你师傅带个话?”朝华关切的问道。

    顾琰道:“不用了。”欧允都不能自由的行动,师傅也不是日日都要进宫的。顾琰心头哂笑,欧允还想打出皇宫带她私奔呢。如今连紫檀精舍藏书阁都出不了。皇帝怕是知道他快憋不住了,这才干脆的限制了他的行动。

    朝华想了想,也明白了顾琰在担忧什么。她和孙家的事,知道的人可是不少。不过,那里毕竟是皇后的地盘,就是德妃也不敢太过分吧。这种后宫女眷的事,确实告诉小爷和明晖大师也是不好着力。

    顾琰邀了朝华到自己的宿处坐坐,请她一起品尝小菊送进来的零食。画桥很尽职的伺候在一旁。

    “嗯,画桥,你退下吧。我和朝华女官说说话儿。”

    “是。”

    朝华笑道:“你也别愁眉苦脸的了,虽然她是主子,但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对你一个特召进宫的女官下毒手。万事小心着些。而且孙家同你有仇,皇后也是知道的。她如果刻意陷害,皇后不会坐视的。”

    顾琰心道,只有千年做贼的,哪有千年防贼的。

    晚上顾琰睡得不太安稳,第二天还是画桥把她推醒才没有误了钟点。忙忙的穿戴妥当,吃过早饭就去上值。虽然藏书楼很清闲,可是要考勤啊。迟到了罚月例,她虽然不怕,但也不好把自己弄得太过特殊。她在皇后宫中人缘算不上好,空降部队在哪里都不会受欢迎。只是上次欧允来过后,有些人对她谄媚了起来。这种时候,她还是谨言慎行为好。

    顾琰拿着鸡毛掸子和抹布开始打扫卫生,自从她将藏书楼彻底打扫出来,皇后发话让愿意看书的宫人都可以去借阅,日常来的人就多了起来。这宫里想要升职,能有一技之长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能读书识字记记账什么的也是好的。二十四衙门需要这样的人。

    顾琰打扫过卫生,就有人来了。查看了腰牌,顾琰将书找出来递过去,然后在簿子上记录好,让来人签字画押。珍贵的藏书概不外借,但一些普通的书籍还是可以让宫人借阅的。

    而皇后那边,这会儿也是老中青美人济济一堂,满室欢笑。何皇后的下首坐着贵妃,她是四妃之首,又是监国王爷的生母,身份非比寻常。说得不好听一点,以后如果皇帝万岁了,她很可能就是圣母皇太后。所有人都是围着皇后和贵妃在奉承着。

    众人说笑了一阵,皇后便端了茶,让她们退下。每月两次应付这些女人也挺费神的。

    德妃站起道:“听说娘娘这里来了一个才女,将太后留下的藏书楼整理得井井有条,臣妾想去看看。”一边说一边不动声色的瞥了贵妃一眼。见她恍若未闻,大为心喜。都知道顾琰救过晋王的命,如果贵妃要去替顾琰出头,她今日的事就办不成了。不过,晋王也帮过顾琰很多。而且救了上位者得了赏赐也就抹去了,难道还能时时望着上位者报答不成。

    至于从边城传来的消息,说顾琰同欧允那小子走得近,谁知道是真走得近还是欧允利用她混淆视听啊。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可正是欧允脱身去西陵的当口。没准那就是个烟雾弹。真要是有那回事,依那小子的脾性还不早娶进门了。

    德妃已经几年没有见过侄女孙茯苓了,因为后者实在不方便进宫。在顾琰失踪后齐王曾经警告过孙茯苓不准动顾琰,但当时欧允和顾琰的事并没有多少人知晓他不便张扬。那已经是两年多以前的事了,之后顾琰一直不在。久而久之,也没有想到要特地告诉德妃和魏王一声。所以,德妃暂时并不知道。

    何皇后看德妃一眼,然后道:“王嬷嬷,你陪德妃娘娘走一趟吧。”王嬷嬷便是当初在宫门处接顾琰的人,是何皇后很看重的人。这自然是让她见机行事的意思。

    王嬷嬷应了一声,笑容满面陪着德妃往外走。

    方才德妃在不动声色的打量贵妃,其实皇后也瞥了她一眼。没有漏过贵妃听到藏书楼时眼底一闪而过的厌恶。也难怪啊,自己的儿子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走到离储君之位半步的地方,却儿女情长了起来。如果像之前一样,虽然心动,但举止有度,并不让一个女子影响到自己行事想必贵妃还得乐见其成的。毕竟,顾琰的的确确是救过晋王。但如今她令到晋王和欧允陷入兄弟情仇之中,还可能有阋墙之祸,甚至因此一生辛苦成空,那贵妃自然会对她深恶痛绝。

    贵妃随着众人告退,见皇后眼含深意的看着自己,笑道:“有皇后娘娘在,这宫里一切都会好好儿的。”

    何皇后一想,也对,如果贵妃再插一脚,事情可就更热闹了。更加的将那个丫头推到风口浪尖上。皇上将人搁在了自己这里,小允又再三拜托过,自己总是得护她周全就是了。交代了人时刻留意着藏书楼那边的情况,何皇后开始闭目养起神来。

    这桃花太旺了也不是好事啊。唉,一眨眼小十六也十二岁了。能有这么一个女儿,何皇后十分感激。处在这么敏感的位置,她能有个孩子已经是非常幸运了。哪里还会像父兄一样遗憾不是个儿子。以皇上的年纪和位置,绝不适合在知天命的时候再有一个嫡皇子。前头九个年长的哥哥,一个不成年的嫡皇子,根本不可能活到成人。

    皇帝女儿不愁嫁,可是自己也该准备起来。还得去问问看皇上是怎么打算的。何皇后多少有些担心这次四国来使,会出现求娶之事。万一她唯一的宝贝儿被迫远嫁异国,她的心都会碎掉。可是之前她想将十六与娘家侄儿定下来,皇帝一直不置可否。按说还有个年纪相当的小十七,和亲之事不用牺牲嫡出的公主。可是小十七在皇帝心头可不同于一个普通的公主啊。

    方今四国,西陵太子已经有了太子妃。而东昌北戎并无年纪相当地位相当的人选,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南越了。南越王宗熙年前刚即位,是个刚过弱冠的少年国主,后位一直虚悬。虽然从各方面看都是不错的对象,但他是异族,千里之外的异族,这一条就让何皇后在心头把人淘汰了。她可舍得小十六远嫁千万里之外。找个机会,将梁国公夫人召进宫来问问好了。梁国公出海都要和南越打交道,对南越这位新王和南越国内的情形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皇后正在想着,宫人来报:“娘娘,德妃的凤头钗在藏书楼丢失了。现在正在寻找,听她言下所指,似乎是怀疑顾女官。”这是她的心腹宫女,好些事情知道得比宫里许多主子也清楚。

    皇后睁开眼,“不是似乎,是就是。好个德妃,竟敢在本宫宫中行栽赃嫁祸之事。去,把魏王妃请来。哦,还有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