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理我该叫您一声舅舅,咱们如今也是极亲近的。那说话我就不拐弯抹角了。”欧允坐在主位上看起来矜贵无比,淡笑着说道。
何家是侯爵,镇国侯,眼前的何家家主理所当然是镇国侯爷。他身子微微前倾,“小爷有什么话尽管吩咐便是了。”何家已经站队,欧允便是他们的主上了。言辞间自然是极为恭敬。
“其实皇后和您都没有同我说过什么,外头一些传言原不该当真。不过这么传着怕是对表妹的闺誉有碍,您看是怎么辟辟谣好?”
镇国侯脸色一变,这话说得好听,却极明白,不要他闺女。他捧在掌心十五年掌上明珠,竟遭人嫌弃。本来不必如此的,若不是二弟将晋王得罪的实在是太狠,何家原本可以无论如何都立于不败之地的。虽然做不成新君外家,但是家里有个母后皇太后,只要子弟争气,自然不会落败。
如今,这皇子已经不是皇后娘娘所出了,如果他身边的位置也没有何家一席之地,那他们下这个注真的能得到相应的好处?眼前这位如果是过河拆桥的主,何家不白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帮他争位了。
欧允看镇国侯脸色有些不太好,诚恳的道:“都是外头一些人乱说话,我不会当真的。舅舅家的表妹,怎么能够屈居人下呢,我断不会如此羞辱何家。”话里话外给何家留足了面子,不然,那就真是羞辱何家了。
镇国侯脸色稍好看了些,犹豫了一下,强扭的瓜不甜。而且,自家现在也没有强扭的底气。
“早听说小爷与新夫人感情极好,为了等她一直拖着,身边也没有旁的人。”镇国侯说完,端起面前的茶盏喝了一口。
欧允笑了,“是啊,我可是老早就看上了她。只是那时她年岁实在是有点小,这才不得不等到了如今。至于身边没旁的人嘛,那是不想将就。这世上有那么一个人,那其他的人对于你来说就全是将就了。就是将来,我也不打算将就。人家都说我像我爹……父皇,大概就是像在这个上头。”顿了一下又道:“这话对皇后有些不恭敬,不过好在她求的从来也不是这个。有的女人求爱得爱,有的女人则是求仁得仁。”
这话已经是在给何家吃定心丸了,只要不求不该他们求的,那自然可以求仁得仁。前天从宫里陪老头子打马球,临走的时候他正色道:“允儿,你从今日起就叫朕父皇吧。”
当时他一惊,老头子从来不在他面前自称朕,不过是爹或者是老子而已,听着有一股格外的亲热。也不让他叫父皇,他从小都是叫爹。有时候直接叫声‘老头子’,他也不会真的恼。可是,就从老头子的话出口,他对于自己就不再只是父,而是君父了。自己也不再单纯只是儿子,而是儿臣了。
其实早就知道,他这么回来,这一切就已经注定了。老头子不会再任他予取予求了,答应给琰儿正室之位就是最后一次了。
那天进宫,他和老头子说了何家靠过来的事。当时老头子蹙眉,“好在皇后不像她家里人一样,不然还真是要烦恼一下。毕竟废后这种事,有一次也就够了。再多了,朝野的议论,史书的记载就会有些不堪了。我一直没有将你记在哪个后妃名下的打算,就是你姨母那里都不曾有过。因为那样,你娘会不高兴的。既然如今你开口要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也不能是记在旁人名下。”说完抽出朱笔写下了宸妃二字。
当时欧允有些懵,他断断没想到能够记在自己亲娘名下。要是早知道,他肯定不会提何家的事的。他拿着那张纸叠好揣进怀里,晕晕乎乎的就出宫了。虽然从来没有见过他娘,但是从小听老头子絮叨,再加上母子天性,他对他娘的感情一向是很深厚的。当时,他是真的把顾琰的事儿给忘了。
回来以后她来问过继的事,他拿出那张纸给她看,便想起来了。他娘都能在这么多年以后得了一个这么超然的名分,当然不能忘了琰儿的。不过欧允觉得这事缓一步也好,就遂了老头子的意,也可以省很多事。而且,他身边自始至终当然都只有她一个,缓一缓应该也无碍的。只要在孩子生出来之前把事情办好就成了。
他当时以为她多半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没有提。没想到她是真的忽略了,那天去云家的马车上突然提了起来。其实她也没有忽略多久,前后也就两天。他自然不能说他是故意没有提起,只当做自己也是被老头子忽悠过去了,立即改道进了宫。这样,她在云家就不会受到半点轻视。其实就是没有老头子发话,那些人断然也不敢对她有半分不恭敬。不过,心头怕是会觉得还有转圜的余地。所以,这样也好。他去找老头子说了,虽然知道会断了一些可能,但是心头却也是轻松的。难道他还需要靠裙带关系么?
不过那日撞上国师,听他的话风他是早想到这茬了。居然没有直接提点琰儿。想来是不会直接插手他们夫妻之间事儿的意思。他就想到琰儿会不会多想,其实他可真没有半分要委屈她的意思。老头子一辈子爱而不得,天人两隔。他身边人即是心中人,怎么会舍得委屈她。只是这样从大局来看的话,的确是有些好处就是了。所以才觉得缓一缓也不是坏事。
他这几天一直等着顾琰问他,好表白一番,省得生了嫌隙。结果几天了,她问都不问。这是出于信任,还是已经给他定了罪?不过那天她说‘汝身安处,就是我家’,他听了很是欢喜。这是不管真相如何都不计较的意思了。还是不用刻意去辩解了,有些事不是光放在嘴上的,嘴上说得再好听,也不如实际做到。他会让她知晓,他说过的话,算话。所以,顾琰从顾家回来,对他说了对何家的揣测,还说一切都交给他处置。他忙不迭的就让人请镇国侯过府叙话了。
他如今虽然没有正式公开身份,但也只差一个流程了。云家和顾家,那是长辈家里去去无妨。但何家,日后就只是他的臣属,当然没有他登门的道理。而且,他要是去了,还不知传出什么话来呢。回头说他是冲何家千金去了,不是白白惹闲话么。
镇国侯自然听明白了欧允求仁得仁的言下之意,想了一会儿道:“我明白了,小爷放心就是。有我回去说,家中女眷定不会误会,也不会心生嫌隙的。”既然话已经说得这样明白,联姻的事暂时就搁下吧。听说云家已经在给孙女物色对象,他也回去催着夫人把事情提上日程好了。当下,顾家那位少夫人在这位心头的位置那可是重要得很,不能随意开罪啊。
欧允颔首,他也听明白了镇国侯的意思。何家不会再针对顾琰有任何举动了。说实在的,顾琰对他说何家也许会利用顾珏将她曾被西陵太子掳走的时传扬开来,让她不能做他的正室。他听了着实有些心惊,他毕竟是个上阵杀敌的男人,后宫女人那套弯弯拐拐不是太清楚。可是夫人有令,说得也有些在理,他不得不敲打一下镇国侯。听他这么说,何家还真打过主意呢。
“舅舅,我有一句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何家为什么会选择我?”他其实可以费些功夫去查的,但是既然收下了何家的投诚,就直接问好了。他那些人力,不想浪费在查自己人上头。他相信何家不是替晋王来卧底的,何家犯不着做这样的事,他们可以中立而不受其害的。不问清楚了,他心头始终有个疙瘩。因为一开始是何家先向他靠过来,不是他主动找上何家的。
镇国侯踯躅了半晌才告诉欧允,“我的二弟当年对贵妃甚为倾慕,两家也有了默契。本来何家如果私下开口,皇上应该会在选秀时将贵妃黜落的。可是皇上年轻的时候,就如同小爷此时。那是很招女人的啊。贵妃起了些小心思,他们家就变卦了。她努力争取进了宫,我二弟心头就生了些不该有的念头。原本也无碍的,两人隔着高高的宫墙,见面的机会都不会有。可偏偏十八年前,贵妃被打入冷宫,那冷宫里的太监机缘巧合受过何家的恩惠。二弟再一次求之不得,就做了些不该做的事……”这些事简直就是何家和皇家的丑闻,可是眼前之人问起他不得不说。这也是要坦诚相见的第一步。
听完了秘辛,欧允端茶送了客。听说内宅的客人也离去了,便起身往回走。礼部尚书的夫人,听说也是个拿捏得住夫婿的主啊。不过那是家事,毕竟老爷子怕小娘子嘛。国事的话,就不好说了。但是她能和琰儿走动得勤一些,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就是秦家,因着三夫人的关系,同琰儿的关系一向也是不错的。如果也能有些走动就好了。可惜孙小丁的媳妇没有留在京城,不然这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回去之后,欧允看顾琰正一个人躺在躺椅上,手捧着肚子喃喃自语,便走了过去,“孩子今天乖不乖?”他本来一直称呼儿子的,可是被她督着改口了。不过那个门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
“挺活泼的,不时动弹一下。”正说着,就看到肚子上冒出个小包来,从左下腹一路跑到右上腹去了。她方才和李夫人说了一阵话,感觉有些疲累,所以就坐在躺椅上了。
躺椅很大,欧允也躺了下去,把手放到她肚子上才开口,“还真让你说着了,何家的确在打不好的主意。不过,我已经打消他们的念头了。”
顾琰笑笑,暂时的。如果将来情况有变,何家还有源源不断的女儿呢。不过,暂时是不用担心他们搞坏自己的名声了。
“父皇对我说了,将封我为秦王,享亲王俸禄。只是因为我娘的事儿,运作起来还要点时间,不过最晚不过超过下个月了。到时候琰儿你就是秦王妃了。”
顾琰来了兴致,“秦王好,秦王嬴政,秦王李世民,这可都是相响当当的角色。这个王号霸气外露啊,我喜欢!”说完看欧允一副兴致不是很高的样子,诧异道:“你不喜欢啊?”不是说就是个过渡的封号,封什么都不在意么。还玩笑的让她朝着舆图扔飞刀来着。等等,他方才说什么,父皇?她还是头一回从他口中听到这个称呼呢。
虽然只是一个称呼的变化,可是后头的意味可是深远得紧。她伸手挽住欧允的胳膊,“要是你喜欢,以后就让孩子叫你爹,不叫父王。”
“我的儿子肯定都是你生的,这里头没有区别的。”一个称呼,让他和其他皇子差别明显的过了二十年。他其实也知道就是晋王私心里都是很羡慕嫉妒他的。可是如今,他不特别了。他也只是想争储位的其中之一而已。从独一无二的爱子到诸皇子之一,还是挺失落的。
顾琰继续笑道:“至少明面上,你父皇还是得一碗水端平的。不然,你是要气死晋王、魏王他们么?原本你不现身于人前,皇上怎么宠你那些人都不会拿你当对手。可是如今,你就要是秦王了,还那么特殊就不好了。而且容易给朝臣一种你就是受偏宠,而不是因为自身能力被看重的错觉。”
欧允摸摸她的脸,“嗯,好吧,听你这么一说我心头好过些了。嗯,以后孩子私下里就叫我爹叫你娘好了。听你这么说,你其实很认同秦始皇和唐太宗这样的皇帝嘛。那怎么会不希望我去争呢?”
顾琰皱皱眉头,“不管是谁都希望皇帝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么威武霸气的人吧。可是当这些人的后妃好苦哦。”
“那你羡慕哪个皇后,你说给我听听。”欧允牵着顾琰的手和她并头躺在躺椅上,阳光从窗户里透进来,晒到他们身上。
“我羡慕弘治皇帝的张皇后。不过,我可不想生个正德皇帝那样的熊孩子!”顾琰一本正经的说道,然后不无担心的道:“宫里没有皇子不能养在生母身边的规矩吧?希望咱们孩子的童年是在王府里度过的,这样就没有那么多规矩了。”正德皇帝要不是被那些太监带坏了,应该也不至于跟他爹相差那么大吧。
欧允好笑的道:“你不是连三宫六院的规矩都不打算遵守么,理会这个做什么,咱们的孩子只要我同意,当然可以养在你身边。”
顾琰便明媚的笑了,“就是啊,既然已经不守一个规矩了,那旁的不想守的也可以不守。反正守了所有,却不肯让你纳别的女人,那些言官一样会叨叨个不停。”
“我可不是会被人掣肘的人,你安安心心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了。”老头子也不是,他将来肯定不可能丢了这个好传统的。
“这辈子都可以么?”
“当然。”
顾琰笑得更加的好看了,打个哈欠,靠在欧允肩头就睡过去了。
在这个月底的时候,皇帝明发了旨意,封九皇子允为秦王,享亲王俸禄。另指了一处现成的抄没的大宅子做秦王府。同时封秦王原配顾氏为秦王妃。宫中宸妃的故事也不胫而走。昙花一现的倾世佳人,只留下一个幼时八字和皇宫不合的儿子。欧允从这一天起,自然是恢复了国姓。他记在玉碟上就是李允。
这件事,知道内情的都不会傻到站出来说什么,没看这个月皇家的宗正都换人做了么。梗着脖子不肯改玉碟能有什么下场,脖子还能硬得过刀?宸妃的玉碟,九皇子的玉碟,换一个人还不是都改好了。一开始对此有所议论的人,也陆续下了大狱。而不知情的人,诸如民间的百姓,却是津津乐道于宸妃和皇帝的情事。也没人敢明面上把这件事和前两年流传过一阵的皇帝君夺臣妻的事联系起来。这一次,皇帝可不像两年前什么都不能做了。直接就诋毁皇家的名义拿人。
搬家的事儿不用顾琰这个孕妇操半点心,其实也不用搬。王府里什么都是现成的,礼部已经都准备好了。就连他们夫妻的大小礼服也都赶制出来了。这边的东西也不用搬过去,就留着当个别苑。就留下一些人看着,然后他们人搬过去就是了。可是,搬了家肯定是要宴请的。
“阿允,要给燕王下贴子么?他是不是在禁足中?”
欧允,从现在起该叫李允了。李允道:“他没在禁足,坐吃山空没有进项,没脸出来见人而已。”老头子这个惩罚真的很好啊,比他上门去打燕王一顿好多了。
243 往来
顾瑜也带来了不少的礼物,她可是代表梁国公府来的,出手自然不能轻了。这样的来往,一切礼物都从公中走账,她自然乐意。
“我婆婆本来也想来看看妹妹。只是妹婿暂时还没有站到人前,她又是众所瞩目的人物,担心给你们带来一些不好的揣测。所以就只有我以探望妹子的名义前来。”顾瑜心头有些郁郁,她当初是很看好顾琰的。希望她能给顾家带来腾飞的契机。如果她能够攀上未来的太子,那对顾家尤其是对长房是极为有利的。那时候顾家还有侯爵,顾琰太子良娣的位置还是可以一争的。
可是四年前,顾琰突如其来的举动,让顾家失去了祖上传下来的爵位。损失最大的便是她们长房了。而现在,她的确是不负祖母所望,即将成为皇位有力争夺者影皇子的王妃,就连她也不得不上门来拉拢关系。昨日一传出顾琰登门去看望太夫人的消息,她就被婆母找去了。说既然顾琰已经先低头了,她这个做姐姐就不好再不闻不问了。她打发人回去问,这死丫头低什么头啊她,把祖母呕得不行。可是,再是不忿,顾瑜还是只得来了。
顾琰引着顾瑜在旁边的树荫下坐了,将小几上几碟子干果推过来,“家里给的,大姐姐尝尝。我在喝奶茶,你要不要来一杯?”她最近口味时时变换,老管这样的大拿都大呼吃不消。欧允便让人出去外聘了不少厨子来。机缘巧合的把曾经教过顾琰厨艺的杨婆子也给请了回来。这让顾琰大呼巧合,胃口服帖了好些天。
顾瑜也知道这个时候是要害口的,便也不觉得她口味怪,只道:“我就喝普通的茶好了。”其实他们家倒是尝试过不少新鲜东西,毕竟是掌管海外贸易的。不过试来试去,她还是最喜欢本土的东西。
顾琰吩咐雪梨,“给大姑奶奶来一杯六安瓜片。”这是顾瑜最喜欢的茶,从前听肖嬷嬷不只一次说起过。
端娘看这两姐妹气氛略有些僵,好像没什么话说的样子。于是试着挑起话题,“大姑奶奶怎么没把小少爷小小姐带来呢?少夫人很想念侄儿侄女呢。”
顾瑜嫁人后先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长乐。过了两年又生了儿子,取名长安。这对儿女就如同她的眼珠子一般,从前偶尔带回过顾家。顾琰要不是在太夫人跟前得宠,都不能靠近跟前。她带着那两个小家伙玩得倒是挺好。
“长安已经开蒙了跟着他祖父在读书,至于长乐在跟着徐新娘子学琴。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来看十二姨。”顾瑜没带女儿来,其实还是因为欧允那个广为人知的门禁。不然,这会儿有个小姑娘在,两姐妹的关系也会融洽一些。毕竟从前顾琰表现得还挺喜欢长乐的。
顾琰想了想,长乐小盆友好像是虚岁八岁了。这个年岁怕是已经有了一两年功底,跟着京城最闻名的女琴师学琴倒也可以了。不过,她能入徐新娘子的眼,说明在这个上头有巨大潜力啊。自己当初学琴的时候太夫人也打过徐新娘子的主意,想借此造势,可惜没能入人家的眼。徐新娘子可不是普通人,她出身高贵,在琴这一道上和顾大姑在学问一道上差不多是同样的地位了。顾琰虽然全面发展,但毕竟各门技艺还是有擅长与不擅长的区别,要每样都出类拔萃还是不可能的。于是感慨道:“那长乐可是真厉害!”
顾瑜也有些得意,不由露出些笑意,“她也就这个最拿得出手。书法一道可不及她十二姨远矣。”她自然知道顾琰当初被人拒之门外的事,言下谦虚出语宽慰。
两姐妹都知道得和对方好好相处。对于顾琰来说,梁国公将是欧允夺位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她如今能帮到欧允的有限,这个关系当然得保持好。而顾瑜代表梁国公府前来,自然是为了拉拢关系,不是来把关系搞糟的。只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