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非就当成那个唯饭的承诺一样对待好了。
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他会帮她一把。但如果没有其他东西付出或者交换,也就仅仅是一把而已。
人情也好,人脉也罢。这两份‘友情’/‘感情’就值这么多。再多了,没有。
自从从死亡的边沿上回来,过了多久?
应该还不到两个月。感觉就像是又过了一辈子一样。但是那个陈俊早就找不回来了。
感谢系统与某个人揭开某个现实,让陈俊认清自己。
同时,爱上一个人。然后,为了她,可以在最后时间里心甘情愿付出一切的故事也给了他一份感情宣泄的渠道。不管她在乎不在乎,珍惜不珍惜。这付出,是陈俊自己的事。但也仅仅如此了。
感情这东西,需要用掉,但同时它也像杯子里的水,用一点少一点……
“好。”
陈俊用力的点了点头,给了金泰妍一个肯定的答复。
 ;。。。 ; ;
068 整备弯弓射猛虎
(感谢桔梗、晨baby、附件不发生xi、奥尔符石xi的打赏。妈蛋,欠账有点多……)
鉴于时间已经不早,两个人又说了几句话,陈俊就把金泰妍送下了楼。顺便,他也把已经拷贝完了的某个之前没备份的游戏交还给金泰妍,让她把移动硬盘放回去。
目送着那辆十分有名的敞篷小跑离去后,他也笑了笑,转身打车回家,或者叫暂住地的地方。
第二天,陈俊早早地来到了公司,开始布置新的工作任务。
招的那几个业务员的工作自然不会变动,只是美工和策划那边,需要大改。陈俊本来交给他们的任务是人设和文案、数值策划——毫无疑问是关于另外一个新游戏的。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陈俊自然得让他们把刚开始了没多久的工作停下来,转为进行新的工作。
一个对陈俊来说并不新的游戏开始进入制作流程。玩法和主干都是与‘第二人生’一样的游戏,只不过相对于那个游戏有着很大的改变。不但不会出现现实中的idol,连需要用到歌曲等等的音乐游戏模块也没有添加。
而除了回避版权以外,陈俊还以在原本的骨架上进行了大改或者是重置,不仅仅增添大量地图,游戏细节方面也进行了海量优化,目的就是让这个游戏看不出‘第二人生’的影子。或者说,看出一点影子也没办法判定抄袭。
为了抛弃陈俊先后拿出的两个版本里那浓厚的山寨风格,关于界面和图片等等繁重的设计任务就压在了公司里那两个可怜的美工头上。
陈俊略微有点于心不忍,但还是把任务布置了下去,引起哀鸿一片。
与仅仅有三个业务员的软件设计组不同的是,游戏设计组里面用的都不是棒子。游戏制作可不像软件外包这种工作一样,能够由陈俊单独完成。软件组那边只需要几个负责接单子、签合同、沟通客户、跑腿打杂的业务员就好——这种工作必然优先本地的棒子们。游戏组那边为了方便沟通,陈俊找的可都是华人,在汉语方面还都得过关。
韩语这种简陋的语言毕竟不是母语。相比之下,还是博大精深又是母语的汉语更能准确的表达出他的意思。而且同一种文化培养出的人才也更容易理解陈俊的要求,减少沟通上的麻烦。
在这种要求下,进到他公司里来的两个美工都是那种刚毕业的留学生——反正他只要求基本功扎实。这种刚毕业的留学生不但符合要求,而且便宜好用身强体壮不怕加班。作为资本家的陈俊除了榨压起来稍稍有点于心不忍以外,一切都很令人满意。
好在叫做陈一笑和简贴的两名美工都是那种老实巴交的性子,加上他们初入职场的身份,最多只能在嘴上抱怨两句。很快就默默的像两只科研狗一样,遭受老板的压榨。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作为他们老板的陈俊,在他们被繁重的任务所压得喘不过气的同时,任务也并不轻松。
我们知道,陈俊是一个守信用的人。所以在金泰妍完成了那两个要求的第二天,用一整晚的时间来制作出新的‘第二人生’骨架,并安排好游戏制作任务以后,他就给金延平打了个电话。通话的时间很短暂,陈俊只是告诉对方,昨天金延平告辞以后,金泰妍来找过他,因此他现在觉得有些事情可以商量,可以先谈谈。
金延平的反应速度也对的起他的那份工资。陈俊撂下电话不过数分钟,便有一个一面之缘的电话打了进来。
“您好,李总监。”
“您好,陈社长。我听延平说,陈社长似乎不排斥与s·m进行更多的合作?”
握着电话的陈俊笑了笑,“嗯,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种,不知道李总监说的是哪一种?”
“最好各种都有,特别是陈社长上次回国之前传给我的那一份东西。”
“也许可以,但我怎么知道s·m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呢?我觉得我需要看到诚意。”
听了这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变得有些意味深长,“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不如我们约个时间谈一谈。除此以外,我还想请陈社长参观一下s·m公司。还有过两天少女时代在日本的演唱会,也许陈社长会感兴趣?”
“最后一项就算了,因为时间问题,我暂时不感兴趣。不过也许等到下个月那三场的时候会有些改变。至于前面两项,李总监说个时间吧。”
……
合作?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这一点,他看的很清楚。
陈俊承认李秀满的商业眼光,除了拥有真正的前瞻性眼光的穿越/重生而来的挂b们,这位一手把s·m搞得成为如今韩国歌谣界巨头之一,并隐隐位居首位的李秀满,确实是个眼光毒辣的人物。不仅如此,如今的他还具有与之匹配的实力。
只是是陈俊真的要找人合作,他宁可去找朴、杨、金之流,也要比跟这只老狐狸搅在一起好。好在s·m手里并没有陈俊必须的资源——之所以重做一个不能算抄袭‘第二人生’的游戏,就是为了作为震慑与证明,而且还可以算成随时能踢开s·m单干的底牌。
而且陈俊也拥有足够强大的、甚至令他自己苦恼的技术壁垒。技术在手使得他尽管实力不够强大,却依旧能处于优势地位。同时,令他苦恼的也是这一点,手里的技术太强也不是什么好事——太过于超前的东西弄出来,落到有心人眼里恐怕会有**烦,甚至怀璧其罪。陈俊确信自己辛辛苦苦来到这个国度不是为了从汉江大桥上被跳下去的。
所以事到如今,第二人生的核心ai依旧是个问题。不敢拿出真正的人工智能的陈俊为了让游戏能够达到他要的效果,不得不进行多次尝试,拟定各种方案……
约定了见面时间,放下电话的陈俊便一头埋进办公室里,扑在了工作中。这几天的工作并不轻松,他需要在与李秀满见面之前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
 ;。。。 ; ;
069 安排香饵钓鳖鱼(上)
(给桔梗的执事加更。)
人生果然就像一块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陈俊紧赶慢赶,不惜连续疲劳工作,终于在与李秀满见面之前,完成了一个新的半成品。
尽管关于某些核心问题依旧是个难题,尚未解决ai的陈俊依然自认为抓了满手好牌。只是当他志得意满的开始补觉,补充这几天耗费的精力,准备在明天爆发出来的时候,他又接到了一个电话。
——见面延期了。
因为s·m内部出了一点问题,无论是总监李秀满或是社长金英敏都分身乏术,见面不得不被延期……
面对对方低姿态的道歉赔罪,陈俊也只能一脸日了羊了的表情接受了这个结果。
于是,他突然发现自己又闲下来了。
陈俊的消息渠道虽然比较窄,但是绝不是没有。特别是在s·m方面,有把柄落在手里的金延平,还有jessica等人,都可以作为渠道。很快知道大约是怎么回事的陈俊也只能长叹一声,接受了合作被短期搁置的结果。
简单来说,就是两边都闹腾的比上辈子欢的多,欢到陈俊怀疑不用等到930就能触发关键事件的地步。
尽管现在不过刚刚七月份,陈俊甚至都无法确定这个月内能不能开始合作谈判。对于自己在李秀满眼里是个什么形象,他也大约清楚。易地而处,陈俊恐怕也不能给他一个掺和进来的机会。
而且由于‘第二人生’的性质问题,与‘天团回忆’有相似处又在很多地方有差异。故而在合作开始以前还是先确定有几个人的虚拟形象要出现的比较好。毕竟按照s·m原本的计划只是一种分流,分离一个人出来单飞来起到用处,不至于为此把人彻底封杀。可是要像这样因为利益问题闹翻而强迫退团的话,必然是那种一点资源不给的情况。
面对这种两边的态度都比前世强硬的情况,陈俊也无话可说。
s·m那边的强硬,陈俊不知道和自己还有系统的宿主有与没有关系,但是金融投机分子的不少底气可是陈俊给的。
上辈子的时候,陈俊逼近只是个普通码农,对于很多东西看不清楚。反正到他死的时候,尚未看到权某人卷钱跑路的新闻。也不知道是这个金融投机分子确实有特殊的内幕交易渠道或者其他的赚钱方式,还是融资没到临界点?抑或是他在扮猪吃老虎/没有借公司搞资本运营/郑秀妍的公司资本运营正常化了……
而这一世,因为时间太过短暂的缘故,哪怕通过手段监控了他的信息,陈俊还是没能摸清权宁一的底牌。同时那间公司的资本到底要怎么玩,拒绝了被拉进去的陈俊也不清楚。不过他能够确定的是,权宁一从高频交易里获利颇多,而且确实给了他相当多的底气。
在这个时代,想要通过早就已经不在黄金时期的高频交易赚大钱并不容易。
任何新下场的玩家首先要面对的都是激烈竞争、政策限制以及因为这两者而不断拔高的成本。
在数年以前,高频交易还是受到赞誉的高科技项目。
在那个年代里,对于政府而言,大量的交易提高了市场的活力,增加了经济流动性;对于交易所而言,高频交易增强了他们与其他交易所的竞争;对于其他的交易商而言,高频交易弥补了双方的价差,降低了成本支出;对于高频交易商而言,赚钱不用考虑那么多。
为了吸引高频交易商进入自己的交易所,包括纽交所在内的各大股票交易所,还给与他们回扣——从时间节点上来讲,应该是股票交易所的回扣,催生了高频交易商,而后者又促使前者给予越来越多的回扣。
作为世界最大的交易所,纽交所的回扣数字是每100股13美分,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股票交易分所的回扣则高达19美分。
在政府叫停之前,那些每天进行15亿股以上交易的大型交易商,哪怕没有从市场上赚到钱,它的回扣数字也会超过百万美金。
在那个年代里,甚至还有一种闪电交易的玩法。交易商们把自己比交易所更先进的计算机有多近放多进,恨不能贴到交易所的服务器上。而有了直接连接支持该业务交易所的计算机就可以,同步对交易所的数据进行分析。
不管是纽交所还是芝加哥交易所,他们的计算机设备都不是最先进的,在此基础上,用比他们更先进的计算机,就能够在散户之前03秒,率先看到交易情况。然后,只要能散户快千分之三秒判断出市场的瞬间走势,就能从而率先建仓。
在闪电交易的基础上,资本家们只要在大单买多前买多,在大单卖空前卖空,不止稳定收益,而且利润数倍于高频交易——这等于是面对整个市场的老鼠仓,而且建仓建的光明正大。
这种玩法的收益是如此美妙,以至于有太多的人涌入其间。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政府们也逐渐开始见识到高频交易的破坏力,不断对其加以限制。
在最开始的几年里,只要有着五六百万美金的计算机,配上最低五十万美金的高频交易软件和数倍于此的交易本金,任何人都能够下场,稳赚不赔。同时,资本家们也可以选择使用超级计算机,配上七百万到而两千五百万美金的闪电交易软件,光明正大的建老鼠仓。
然而在这个年代里,六百万美金的计算机加上一百万美金以上的软硬件配备,才仅仅是下场的条件,甚至于这种配置,还不一定能赚到钱。
做的人多,竞争就大,两台计算机同时发现一个有利交易,那就要比谁快了。这行的投入最少是几百万美金的大型计算机,想赚的多,计算机就要更好更多。除此以外,由于政策上的限制,衣冠楚楚的绅士们往往还要付出美国式人情、英国式人情等等来作为消耗品。不求能让计算机挨得更近一点,至少也得让它的位置不被挤到平均线以外的遥远位置。
 ;。。。 ; ;
070 安排香饵钓鳖鱼(中)
(给桔梗的舵主加更。感谢桔梗、奥尔符石xi、风过天涯xi的打赏。)
高频交易作为一种尽量低延迟的交易方式,拼的就是哪边的反应速度快。
因而这游戏下场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要高薪聘专业的计算机专家,安装尽可能低延迟的系统,花钱买昂贵的硬件,租用专门的微波通信线路。总的来说雄厚的本金、程序员、网速、硬件、软件,这是高频交易的必需品,而后三者又决定了它能否获得利益。
一般情况下,除了巨量的基础资金以外,剩余的四种必需品全部都花费不菲。但是如果下场的交易商有陈俊提供的支持的话,他只需要搞定基础资金、硬件与网络就好。
因为在软件方面陈俊可以提供非常强大的支持。
正常情况下,整个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而且交易系统对于准确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不够精密的话上线后会出现各种问题,根本无法使用。
但这对陈俊来说,都不是事。对出脑子里有金大腿的他来说,从无到有搞出来一个顶尖的高频交易软件并不比相关的软件公司进行所谓的‘高频交易软件定制服务’慢多少——也就是把公司开发出的通用高频交易软件,根据客户提供的参数进行简单的对应修改使之成为‘专属’软件。
于陈俊而言,这东西成本低廉而售价高昂,属于他一直垂涎的行业专属软件定制开发范畴。只是,要踏入这个市场,他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解决。
还是那个问题,人家凭什么使用你的软件呢?凭什么委托你的公司来开发呢?
论公司规模,论企业资本,论业绩,论资质,论已经被证明的产品……一个都没有。偏偏这种售价高昂的行业专属软件,往往属于那种实力不达标客户都不会试用的范畴。
无论是此类的金融企业,还是银行业、医疗业等等的专业软件,全都是出个岔子搞不好就连裤裆都能赔掉的那一种。
所以,在这个某高频交易商因为软件出了问题,而在数小时内赔掉十几亿的事件过去时间并不长的时间上,陈俊的选择余地并不多。
要么,一步一步积累实力,打出软件公司的名号,做出足够多的业绩,发展成有足够资本的公司。要么,像现在这样,找一个类似权宁一这样,胆大包天又贪婪无比,利欲熏心敢于赌博的投机分子,来进行合作。
当然,这个世界上,除了那个被诱惑的贪婪投机分子以外,陈俊很难找到敢于使用这套来自野鸡公司、看起来像是一群散户合作开发的软件的交易公司。找到一个敢赌的人不难,找到一个有本钱的人也不难,但是找到一个有敢赌又有本钱的人——别开玩笑了,有本钱的人谁会愿意这么赌?找起来太麻烦了,甚至不如自己慢慢扩张软件公司的实力比较好。
于是陈俊在遇到权宁一以前,只能把这套超过市面上高频交易软件不少的软件放起来,仅能看着这套值几百万美元的软件发呆。
因此,两个人的合作关系才会如此的,紧密。
对陈俊而言,权宁一是他目前能不费大力气搞到的最好合作对象。这是一块打开相关市场的最好敲门砖。毕竟事实胜于雄辩。
只可惜够贪心、有一定资本同时不能太多、有足够的人脉来保证自己下场以后能处于一个比较公平的起跑线……同时满足这些个条件的投机者可不多。系统留下的模块也不是万能的催眠术,只能放大目标的情绪,若非权宁一自己动心,陈俊用插件在怎么引诱也没用……
而对于权宁一而言,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以后,他仅仅以每天一千美金的,低廉的令人发指代价就租用了一套价值几百万美金的强大高频交易软件。而且这软件不仅在运行速度等性能上超越了市面上的大部分交易软件,还稳定的令人发指,只要能读懂那份说明书,严格照章操作,他甚至不需要什么计算机专家团队二十四小时围着转。如果不是因为别有用心,他需要雇佣的仅仅是几个硬件维修人员和程序员就好。
……事实上陈俊的软件不仅稳定得不得了,各种防护措施和为最坏情况准备的东西也十分完备。权宁一的破解、山寨等等的企图,到目前为止仍旧是无功而返。
毕竟陈俊出品的软件,虽然内部的程序都是按照这个年代的技术来的,最多在优化上做的非常好,可是那超越时代的加密等等技术并不是闹着玩的。无论是想要破解软件,还是软件出了问题需要抢救,没有源代码的权宁一就算请上一个加强连的计算机专家也没有用。
……
通过自己的人脉找关系租用了一台三千美金/天的计算机的权宁一就这样开始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