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都是胸怀博大,心襟宽广,好话和坏话都听,好的知识和坏的知识都吸收。好的知识吸收起来丰富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所使用,以作对人类有益的事情。而坏的知识就拿来用以检查、对照自己,引以为戒,使自己不要去犯类似的错误。这样做,是因为善知识的本性是为大众而谋福利的,所以,为了给大众谋利益,将坏知识拿来作为自己的一种批照,检查自己的错误缺点,有了就改正,从而达到既有益于社会,又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目的。因此,善道称为习养道德、为大众服务的一种行境。
十六
凡出语之余无非也,谓词似为非也,言无失者乃以词夺理之失,故为非也。
凡是喜欢说自己没有错误和缺点的人,实际上其本身的行为已经具备了错误和缺点,因为他这种语言就是一种错误、缺点。〃人非草木,孰能无过〃,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过失或错处,说自己没有缺点错误的人,是以此来强辞夺理,为自己的过失辩护。那么,其具体表现,起码在他的身上,有顾全面子等私心杂念,或者说没有忍辱自愧之德行。所以说,如果说自己没有错误缺点,其本身已经具备错误缺点了。这句话就是一种错误缺点的具体表现。
十七
太阳性之于伟,何以故耳?面万法与群施光放热故耳,故为人赞,由是之道,为或之流为众而消益者是为其大也。
太阳的本性之所以伟大,是什么原因呢?是太阳燃烧自己而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温暖和能量,使植物得以生长,人类和动物得以生存,我们这个世界具备生存之力,也就是说,太阳为世界万物施其诸益。所以,人人都赞叹它伟大。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的人,只要是无自私自利之心,默默奉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为大众的利益服务,给大众带来福利,带来好处,那么,所有人都会敬重你,都会赞叹你的功绩,而自己也就伟大了。
十八
人愚之最癖是为我见是理,万法由己量之由是而生,此属心之弗明所至无知故也,凡为余衡量诸物似为尺度者,实则无识也。
给人造成愚痴的最大弊端,主要是以为自己掌握的一切都是真理,对世间上的一切,无论是精神或物质的,都拿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心境去作为尺度来衡量,符合自己看法的就对,否则统统斥之为错。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主要是来源于自己的心境未能开发智慧,对于真理鉴术未能得理,而片面的看待问题,以自己所知的一点一滴,概括异它之全面,从而使自己处于一种无知境界当中。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凡是遇到拿自己的一切观点作为衡量一切物体或者生寻的尺度、作为绝对真理的人,实际上这种人是没有知识的愚人。
十九
阴魔之出是为生气,视他之非而为烦恼,实乃暗敌自伤,何涂他人之皮毛耳。
《椤严经》上有五十种阴魔之说。什么叫阴魔?这里说的阴魔就是把自己对自己生气、自己想不通、自寻烦恼,是名为阴魔,也就是把别人的是非、把别人对自己的不实之处、不良之处当成沉重的包袱压在身上,自己在一旁想不通,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就叫着阴魔。这种阴魔的产生,实际上是暗敌自伤,即就把生气变成了看不见的敌人来自己伤害自己,而对其他的人、对对方、对你想不通的人,则连皮毛都伤不到一点,因此我们不能把外来的是非作为烦恼。
二十
受人之敬者,由布益于或而所至也,如众人之赞游池妙哉,原在它之解署施凉故耳。
有的人在社会上很受人尊敬,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他有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知识,能给人们带来好处、带来利益,时时对他人施以关怀和温暖,大公无私,在他人遇到困难时总是全力救助,由此,人们才热爱和敬重他,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正如通常在夏天,大家都喜欢说游泳池好一样,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夏天的暑热当中,游泳池能给人解热施凉,帮助人们消除炎热的疲劳,送来舒适的凉意,所以大家才会赞颂它。因此,同样的道理,作为一个人,一定要给人类带来好处,给人大众谋取福利,这样,自然而然地,大众就会尊重你。
二十一
一省之田为一市之用甚多也,一国之或何以觉之,国人国土而方养之,一人之力颇大者则弗及其众推之量也。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它们之间的大小,其相应的能量和作用,都是相对的,通过互相比较即可得出来,如果没有比较,就不能看出大小,也无法相应其所适用的道理。正如一个省的田地,拿来供一个市用的话,就会觉得很多、很宽、很广,但如果一个国家来用这一个省的田的话,就不够用了,就不能满足,所以说一国的人要一国的土地才能养起来。这里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不管你有多大的能耐、本事,都是有限度的,只有众人的力量积累起来,才是真正的大。
二十二
相对能量何以足之?专一而取之,甲乙等力之对,甲专攻其乙之一,甲可胜之,相等料木以一尖刺其面,可制于伤也。
本题属兵法论题。相对能量何以足之?就是指在大家力量相等时,怎样才能战败对方而使自己取胜?这时要专一而进取之。主要是要选择他的弱点,集中自己的优势,专攻其一,才能取胜。就是说,在甲和乙互相力量相等的时候,甲必须攻击乙的某一点,而且是最薄弱或最重要的一点,不能散面攻击,这样甲就可以取胜了。正如有两块相同材质的木料,如果将其中一块削尖,以刺另一块木料的面,就绝对可以将其刺坏。又比如现代战争中的导弹,在敌对双方导弹相等时,我们怎样来消灭对方呢?这时专刺对方的要害之一,就要选其精锐而伤之,即选取对方的要害之处,将他的指挥系统毁掉,这样那些导弹就失去了一切航向,失去了航向,则无目标,自然成了一堆废铁,就不能发射了。
二十三
成就之或俱之智者而善利时,故事业之成必备时,具智无时业无研机,时智具之,就业由然,成就之道弗出定谛也。
世间上的人,在干事业的过程中,有的取得了成就,有的遭到失败,而且各人所取得的成就各不相同,异类相殊,有大有小,究其原因,主要是若要取得一件事业的成功,自己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聪明才智,而在此前提下,还必须要有时间和机遇,才华和时机两者都要具备。所以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必须是才华和时机的集合。如果只有才智、聪明,而没有时间和恰当的机会,那么,就可能没有发挥聪明才智的条件,既无法深入研究这件事情的本身实质,也不能在最适合的时间去掌握它,所以就有不会成功。因此,只有同时具时和具智,事业才能有所成就。这是所有成就事业所不可否定的一种定谛。
二十四
慧海之库与物质之仓是为反量也,慧库无为转无量,多用之反增之。物仓储存乃无常,施之减之,故无为乃大,大在无量,无常乃微,微在消然。
如果把人的智慧聪明的储藏境比做一个仓库的话,那么它与储存物质的仓库恰是相对的反量。智慧聪明的仓库属于无为转无量,即以无为的定理转无量的境界,所起的作用是越用就越多,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才智聪明,是越用越聪明,越锻炼反应力就越快、越进步、聪明智慧量就越增加,永远不会枯竭。而物质的仓库,储存的东西,是属于无常性的,也就是处在成住坏空之中,在不断地消失,只要你用一点,它就会少一点,仓库的东西会慢慢用空。所以说,无为属于大,大在无量,无常属于微,微在消然,甚至于彻底没有。
二十五
风顺之道莫放肆而疏忽之,艰难之途当振作而谨慎之,面顺而失之慎灾必至焉,迎难而奋取福田由然。
我们任何一个人,处在一帆风顺、幸福的道路上的时候,千万不要放肆和疏忽,而应该自己非常小心翼翼,谦虚谨慎地生活,因为一个人的境遇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凡是人皆属无常性变化,任何人都是如此,这是不变的定理,因此只有谦虚谨慎才能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不测。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则应该提起精神,振作意志,沉着地去处理问题,顽强地去争取。如果说面临顺境便失掉谨慎,那么终归灾难会落到你的身上。遇到了艰难困苦,如果我们去奋斗、去争取,终归会战胜艰难困苦,最后会得来成功,会争取到幸福。
二十六
人生明达之道,悟于挫折迭起之践,凡事之解者,必于亲身所历之验也,无实之闻,闻而无实,故身之所历亲见本来,得以明达之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怎样才能明白一件事物的真理或体悟自我境界的真谛呢?这当中主要的一点,不单是听来的,也不单是看来的,而除看和听之外,必须善于在无数次的失败当中去寻找经验和教训,经过实践的印证和对失败的内心检讨,然后才能对一切事物有内鉴性的了解,才能得到真理。因此说,必须要亲身经历,自己才能有所体验。如果只是道听途说而没有亲自去实践,那么所得到的并不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只有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自实践所得来的经验才是明达之道理,才是真理。
二十七
骄敌巨害,知一狂二,点滴之因唯吾巨识,骄之人远,傲之或离,事成业就之死敌也。忠士,智士怎分别相?二士远离骄敌,知百言百乃忠士,识千而应机所说乃智士也。
本题为两个问题,上言骄敌巨害的关系,下言忠士、智士的区别。骄敌巨害,知一狂二,点滴之因唯吾巨识。就是说,骄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敌人,它是要给自己带来很大危害的。一个人如果只知道一点,就自己夸夸其谈,将其吹成两点,抬高实相,吹捧自己;或者得到很少很少的一点经验,而说他具有很多很多的知识,明明自己肤浅庸薄,非把自己说成深厚渊博,这种人就是骄傲的人。一个人如果骄傲了,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别人就会认为你虚假不实,包括你的朋友、亲人和其他人往往就会离开你,不愿意和你来往,此时你要想成就事业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人来帮你,所以说这是事业成就的一种死敌。
忠士,智士怎分别相?人们在社会生活当中,分成很多个层次,这里只浅讲怎么样来区分忠士和智士。两种人均远离骄敌,即是这两种人士都是决不可能骄傲的。知道一点说一点,知道两点说两点,不夸大不缩小,这就叫忠士。明白一千条知识的道理,但是凡能造成矛盾的或无法给人带来利益的就不说,或者能给人带来利益的、能给人增长福益的就说,也就是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暂且不讲,这就叫做智士。智士的观点是应机所说,时机不到不说,时机到了即说,一切均为他人的幸福和利益而说。
二十八
人才之成就者,具内因必依外缘之助耳,无或之帮独木何房,顽石美玉依艺或之精雕而绚丽之道,理法如是。
一个人具备了真才实学,仅仅是具备了成为人才的内因,不过是一个基础而已。如果没有外因的辅助,他是绝不可能成才的,是不会对人类有益的。因此,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首先就要知道,一个人才的成功,具备内因只是单方面,还得具备外缘的帮助。正如一根再好的木头,也必须要经过工匠的处理,并与很多料配搭起来,才能建筑高楼大厦。又如一块璞玉,即便它是一块很好的玉石,但若不拿给高级工艺师去精雕细琢,把它做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最终还是顽石一块,是没有一点用处的。这就是才力之真理。
二十九
叹息之敌弗可视,视则明日复明日,叹息之时即为功,莫让叹息代行功,识破机关当下道,何来恼悔与叹风。
社会上有很多人动不动就灰心叹气,实际上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这是阻碍事业成功的一种暗藏之敌,因此,我们决不可轻视它。如果说今天受到一点挫折而便衰声叹气,一筹莫展,自己鼓不起勇气了,那么这件事就会一天接一天地拖下去,甚至于被彻底拖垮,这个事业就再不可能成功。所以,我们在一遇到挫折而想要叹息的时候,就应当及时把叹息化力量,不去叹息,而代之以行动,千万不能让叹息把我们行动的时间占去了。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自己就不会再有后悔和烦恼了,一遇到什么事,当下就做,转化叹息为行动之功用,这才是智慧的做法。
三十
久执之争,是为双错,原何也,互见其过兮,互识自优兮,久之误重,则弗见其对恼耳,由是无争于执也。
双方长时间互相执着的一种争斗,相互说长道短的一种争执,实际上是大家都有错,而不是某一方面的错误。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大家互相之间,都只看到自身的优点,总觉得自己有理,而没有注意各自的缺点、各自的不足、各自的错误,你说我的过错,我说你的过错,双方争执不下。其实相互不让争强斗胜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私心杂念的表现。而时间越久错误就越重。这时候如果我们反过来想一想,你在指责对方时,他痛不痛苦、烦不烦恼?我们在说他的时候,对方一定会很烦恼、很痛苦的。所以,如果我们把私心杂念去掉了,就不会去一昧的责怪对方的不是了,而多作自我批语,这样,自然就没有争论可存了。
三十一
生活之途,其关颇繁,哨士之查如空星布,汝持何证将以通行之,所执之证德才是也。
人世之间,要证明自己的身份需要各种各样的证件,通行各种关卡也需要各种证件然后才能放你通行,生活当中就摆着各种关卡给你过关。在人生的道路上,关卡甚是繁琐,把关的哨兵更如天空上的星星一样密布,处处防范。这时,我们拿来什么证件去通过这些关卡呢?世间上的一切证件都不如有一个最好的证件,这个证件就是自己的道德和才学。自己有了高尚的伦理道德,有了才气横溢的渊博学识,这就是最好的证件,能胜于世间法的一切证件。
三十二
具智者数语之谈,众所大悟,无才士论经据典,众无所得,言多者非才横,君子参之。
喜欢夸夸其谈,一张口就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废话,为了表白自己的才华,而费尽一切力量比手划脚,结果所有的人听了他的话以后感到莫明其妙,滔滔不绝的残词乱语与正题毫不沾边,这种人实质上是没有才华的人,是没有真知实见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有才学、有知识的人,往往会片言决纷争,言简意捷,很简单的话,数语之谈,就能使大家顿然明白一切道理。所以我们鉴别一个人有无才华、有无学问,应该看他的语言是否精道、说到点子上,如果他是有才华、有学问的人,哪怕就是很简单几句话即能解决你的疑难和大问题,这就是真正有才华有学问的人。
三十三
大树之材顶立于天地日月,受风寒暑湿之侵而成焉,故藏室植树纵立屋顶,亦黄胎萌芽而已。设若人者闭门造车,无何磨难,焉得强者之才也。
凡是称为栋梁之材的大树,往往是经过锻炼,顶立于天地日月,饱受风寒暑湿之侵而长成的。这些树在荒山野岭之中受尽一切艰苦磨难,顶受了数不清的风霜雨打,经过多年的锻炼,最后才能成为一棵很高很壮的大树。但如果把一棵树种植在室内,不管怎么长,就是顶立于屋顶,它也是黄胎萌芽,它没有受阳光的照射和雨露的滋润,没有在风雨中得到锻炼,所以长出来的东西是嫩木胎芽,不能生用的。那么我们的人同样是如此,假使闭门读书,不经受磨难,不经受各种锻炼,与社会实践生活完全脱离,没有知道辛酸苦辣咸甜滋味的话,最后是不能成为强者的,不能成为强者,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因此,要真正的人才,就必须要像古人说的,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少一样都不能成就其才的,因此必具备多元化的锻炼,最后方能成为有用之才。
三十四
知其所错而弗正之是为大过,持错随行,故弗愿弃之弊,由是步之不前,故首必于改错之道则然步进。
凡是知道自己的错误而不改正的人,这种人已经犯了一个大错误,因为知错而不改,本身就是一种错上加错的行为,这就叫做持错随行,不愿意把自己的错误、缺点、毛病弃掉、抛之,所以说这种人的行为其本质就是错误的。因此得来的果是不能进步,无论从物质或精神方面,他都是滞步不前的,如果要取得成就,必须首先要去掉自己的错误,所以说,知道错以后,首必于改错之道,则然进步,也就是说,知错而改,然后总结经验,才能是进步的一种具体的表现。
三十五
得之于福皆由苦换,成之业绩必当奋取,奋之入苦,苦之出福,苦兮由福兮,了了如是耳。
凡是一切幸福的得来,都是由辛勤艰苦的劳动换来的,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凡是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应当勤奋地去争取,要勤奋争取,自然就有劳累和辛苦,甚至于有打击和痛苦,但只要你不退步,继续前进,继续向自己奋斗的方向克服一切困难去争取,虽然苦了,最后取得目的、出的成果毕竟是幸福,因此古人有句话,叫苦兮由福兮,苦过以后自然会出福,了了如是耳,就是说,分分明明,没有因果之错谬,必须经过自己辛苦的勤劳,最后才能换来幸福。这是决不可能有半点捷径可走的,所以称为了了如是耳。
三十六
大德之成,微德累至,公路之长点面沙石之汇,如欲成德弗忽小品之行。
凡是有大学问的人、道德高尚的人,他并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大学问家、大道德家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从细微末节做起,点点滴滴的累积起来的,才成为了有渊博常识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大善知识的。正如公路虽然又宽又长,实际上它是由很小的沙粒和石头汇聚在一起,逐步逐步累起来的。我们人也一样,要成为大德,绝不能忽视小品、小节的善益行为,枝节上都得注意,包括言语行为,心地、微妙的意识上都得注意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最后才能成真正的大德。
三十七
夸己赞长乃己之短,夸词之出众或反之,不予喜之,弗为助之。
凡是夸赞自己如何对如何好、如何了不起的人,实际上这类人已经有很大的错处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落入错境并且知道也不承认,因为他说他自己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