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纳今天又没有收获,没有一场面试,之前投了简历给五六十家公司,只接到了两个面试机会,都在明天,其中一个机会还是一位朋友的帮助才得到的,蒙纳心情不是很好。
因为明天有面试,蒙纳下午就从老家赶来,为面试做点准备。
新年刚过,在家里长了几斤肉的她,计划着减肥,晚上就没有做饭,只吃了一个梨子。她的室友与男朋友约会去了,今晚估计也不会回来。
20平方的出租屋里,平时的热闹拥挤没有了,显得有些寂寞。
7点半,她拿了钥匙,戴上厚厚的围巾,背着小包,下楼去了,打算感受下节日的氛围,今天是2015年的元宵节,却降温了,倒春寒,小区外很安静,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年轻人大多去了这座城市的几个商圈,年龄大点的留在家里共享团圆,聊聊天,打打麻将。路边的小商店都有一半关门了,在唯二开着的小咖啡店里买了一杯咖啡暖手,她一个人走在空旷的街道上,却没有坐在那个咖啡店里,因为里面没有其他顾客了,除了三名正在讨论当下热门电视剧的营业员。
最后,她掏出手机,在寒风里,给一位闺蜜打了个电话,聊了一个半小时。终于感觉不是那么孤单了。
回到出租屋,她接着之前的工作,在网上投递求职简历。希望这次找工作,能够遇到一份满意的。
蒙纳的职业是人力资源,这份在内陆城市的公司里,不是很受重视的岗位,薪资也不是很高,只是比较适合女生从事的职业。蒙纳出生于1989年,从一家很平凡的大专院楼毕业后,又自考了一个本科文凭,好像这样就能给自己没有读成本科一个交待。但是这个本科文凭,在这次找工作里,却屡屡受挫。她从大专毕业至今已经第四个年头了,加上大三下学期的实习,实际工作年限已经四年了。她从实习期的文员一路做到上一份工作的人事主管,中间一路磨练自己。
她高中是读的理科,高考后,却死活不愿意念理科方面的专业,原因是她的化学学得很好,知道理科很多的专业,对身体不好,于是惜命的她报了文科专业。这件事,她大学三年的室友,是每每提起,都咬牙,她的室友们是想学其他的专业,奈何文科生选专业的狭窄面,被很多前景不错的专业拒之门外,她却放着这个资源,跑来学文。
蒙纳很多时候性格比较好,但是在某些时段对一些方面却很坚持,她大学第一次上课做笔记,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不懂,她就在课后自己补习,问室友,看书,硬是把自己的学习进度追上了同学。她的整个大学如她的人一样,平淡无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可以讲,连恋爱都没有谈。
第二章、第一份工作
大三实习时,像她们这样的大专类院校,这样的专业,同班同学迫于现实的无奈,去了酒店当接线员,去移动当10086,去工厂当一线工人。她却不愿意,她听前辈说,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会影响一个人以后从事的职业,而且第一份工作如果超过一年,对职业规划好,如果只做几个月就跳槽,以后 会惯性跳槽,不利于挣钱。于是她就坚持自己想做文员的决心。班上大部分的同学,在大三放寒假前就找好了工作,她却一直没有找到。年后过了元宵节,她才去学校,同宿舍只有一位室友在,比她早几天到,其他的人 ,已经各自实习去了。
大三下学期是没有课的,她在宿舍的第一晚,听那位室友说,学校不远的一家百货公司在招办公室文员,但要求是当地人,她的室友昨天已经去面试了,因为不是本地人,就被拒绝了。那家百货公司,是她学校所在城市最大的百货公司,她一直都知道。第二天,她就拉着室友去了,在百货公司门口,果然看见了招聘启示。于是她就拿着自己提前精心制作的简历去了百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虽然她也不是本地人,但她觉得自己应该争取一下,就算没被录取,也当见市面,感受下大公司的招聘流程。
果然在填完面试登记表后,人力资源经理(她是后来才知道,那是人事经理的)就因她不是本地人,拒绝了她的申请。当时的她,也如大部分的学生一样,脸皮比较薄,但那会,她突然脸皮厚起来了,再三表示自己很想进入贵公司工作,而且打算在这座城市发展,再三保证两年内不跳槽等等。就这样,那位人事经理被她的厚脸皮打败了,给了她机会,让她复试。
等她兴高采烈的复试后,她才发现,她这一批进入公司的,一共有二十多人,而且她们要分配到一线卖场实习两个月,从营业员开始做起,说是要熟悉公司,说是这家百货公司所有行政人员,都是从卖场开始做起来的。她当时犹豫了那么一会,怕自己被骗做营业员后,再没有机会升上去做行政文员,但是她最后还是同意了公司的分配,虽然实习期工资只有750元,不包吃住。
后来她确实在那家百货公司工作了两年。她在女装卖场实习三个月后,通过一系列的竞聘上岗,多轮面试,多轮宣讲,她终于到了行政部门,做了一名文员。在这三个月里,她从一开始,到卖场品牌柜台里,连话都不敢开口说,到后来她独立买出一套比她工资高两倍的衣服时,过了两个星期。中间她一度想放弃,文人的面子作祟,觉得自己好歹也读了个大学,怎么能当营业员呢,可是她坚持下来了。后面公司如约给了她们这批大学生机会,让她们竞聘上岗,争取行政各科室的空缺位置。
第三章、机会
竞聘环节有几个重要部分,公司组织一周的军训环节、多轮面试、和上台宣讲。
军训对于所有的大学生来说,都不陌生。而她经历的次数格外多。初中、高中和大学都经历过,现在参加工作了,还要来一次。在为期一周的训练中,第一天就有自荐当班长和学习委员的环节。大学期间,蒙纳就是平民百姓一名,但她也知道,这是一次表现的机会,于是她放弃出镜率最高,同时竞争压力最大的班长,自荐当了学习委员。然后在第一天军训结束后,用自己学了两年多的鸡肋般的中文专业知识,很用心的写了一篇军训心得。就是这篇心得,第二天,让她在军训三个班里脱颖而出,在众人面前紧张到颤抖得朗读了,让同期学员记住了她。就算在后来几天军训里,她表现平平,但在军训结束后,投票选举军训优秀学员时,她还是成为了唯三的优秀学员。
多轮面试时,几大科室的负责人都在场,小会议室的长条桌,七位负责人坐在对面,正装在身,让整个场面都很严肃。竞聘的人,按着分配实习的卖场一个个进去,然后又一个个出来,她就在一旁紧张的等待着,手心都是汗。时不时与出来的人交流一下,打听提问了什么。等到她所在实习的女装卖场的其他竞聘者都面试完后,她却没听见自己的名字,直接就叫到男装卖场的竞聘者。她当时脑袋一蒙,心想难道没自己什么事。就这样放弃,她心有不甘,于是她在男装卖场第一位竞聘者面试出来后,在下一位竞聘者名字被的人事专员叫出来前,进去了。
当她进去时,那七位负责人都看向她,她以为自己会很紧张,但是紧张到了一定程度,她反而平静了。她先站在门边坐了一下自我介绍,然后告之自己冒昧进来的原因。在其他负责人没有做出反应前,人事经理首先出声,对于把她名字弄掉这事,做出道歉,然后请她入座。在接下来的面试里,她遵从谦虚到底的原则,对自己竞聘的动机等问题,都以自己希望得到学习成长的机会,为公司尽一丝微薄的力来回答。并一再表示自己心态很好,不怕挫折和失败等等,其实她心里怕极了。
竞聘宣讲。大学时期,蒙纳就不是很放得开的人,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上台讲过话,连班会上也没有。她一度怯场,但是她又很渴望得到这次机会,于是拿着自己熬夜写的竞聘宣讲稿来到了教学楼(她实习时,一直住在学校),在学弟学妹们上晚自习的教室外徘徊了半个多小时,眼看着还有半小时,就下晚自习了,她在几度欲放弃的冲动下,一鼓作气的冲进了一间没有老师,学生很多,而且学习氛围很差(讲小话的人很多)的教室,颤抖的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学弟学妹们对她表示出了最大的善意,让她在讲台上,宣讲自己的演讲稿练胆量。她一路磕磕绊绊的讲完后,大家也善意的给她掌声,祝她第二天竞聘上岗成功,其实她知道自己当时太紧张了,表现得根本不好,但是她非常感激那群可爱的人给了她鼓励。
第二天她的宣讲通过了,成绩排名中间,但是她觉得足够了,已经尽力。后来她如愿当了一名文员,同一批面试进来的大学生,在前期卖场的实习中,后来的竞聘中,当上各行政科职员后一个月的适用中,一大部分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坚持下来的她,工资比实习期涨了一倍,半年后,她大学毕业了,公司同她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并给她购买了五险一金。
第四章、从事人力资源的开始
那个毕业季,她很多同学回校拿毕业证,很多人毕业即失业,很多同学随后奔跑在各大城市的招聘会现场,很多个晚上她接到要好同学的电话,电话那头哭诉着找工作的艰辛,面试时遇到的种种挫折、歧视。她一边安慰着,也一边庆幸着自己的坚持,那怕当时的工资也只有一千多元,毕业搬出学校后,除去租房吃饭的钱,能存的也不多,她却依然能从不多的积蓄里,挤出五百、一千的借给在外艰难找工作的同学。她觉得自己很幸运。
一年后,人力资源部的一位人事专员离职了,一直没招到合适的人。人力资源专员的工资比她的岗位高两百,她当时其实并不懂行政文员和人事专员有什么不同,只是冲着这两百元的工资差异,又一次厚面皮的跑到人事经理那自告奋勇,说想调到人力资源部跟着她学习。当时的人事经理对她已经很熟悉了,没怎么为难,她就调到了人力资源部,就这样,她开始了人力资源的职业生涯。
半年后,因公司三年高层一轮岗的制度,她的上司调到卖场当经理,把采购部的一位经理调来做她的上司,再半年后,她因家里出现变故,提出离职,来到距离家乡很近的省会城市找工作。
由于上司的挽留,她的离职拖了近两个月,等她来到省会城市时,已经错过人力资源找工作的好时机了。她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一切从头开始。可是在这段日子里,她才真正见识到人力资源的无奈之处。
一开始她在一家中型的酒店里做人事专员,包吃住,拿的工资比上一家高两百元,她可开心了。可是上班的第一天,她发现她办公的场所是在员工餐厅和酒店厨房之间的夹缝里,出办公室一定要穿过员工食堂才行,办公室没有窗户,也不通风,不出门根本不知道外面是晴还是阴,跟上一家百货公司顶楼宽敞明亮的格子间,简直是两个极端。
酒店的生意很好,经常会接到寿宴,婚宴的大订单,一到这种时候,酒店的服务员就不够用,她的上司就会带着她去前厅当服务员做支援。第一次,她的上司要求她去前厅帮忙时,她完全没反应过来就跟着去了,然后她就在前厅做了两个小时的服务员,顾客们热闹的吃着、喝着、聊着,她就穿着高跟脚一旁服务着,看着,听着。(由于保持了上一家百货公司的着装要求,她上班一直是穿正装的)两个小时后,她感觉自己的脚快断了。回到办公室,还有一堆后厨给的菜单,让她帮忙打,公司没有文员,她兼着文员的工作一起做。
吃饭时,由于办公室连着员工食堂,员工们好像也习惯在这个时候来找她,为了考勤或是排班等,上司也提醒过她,员工上班时间不能浪费在这些事上,所以让她吃饭时,帮忙处理一下。于是她每天吃饭几乎是最后才去,而且都要把饭碗端到办公桌旁边吃才行,方面员工随时找到她,所以她经常没吃饱。饭菜是管够的,而且也美味,但是来找她的员工都有一个毛病,跟她说话时,喜欢对着她的饭碗喷口水,像花撒一样,就算她盖上饭盒,也喷到盖子上了,从来没有洁癖的她也吃不下了,成功的减肥。
在那家酒店工作20天后,她终于忍不住提出离职,在试用期的她,其实三天后就可以走了。但是人事经理跟她商量,让找到接替她岗位的人后再离职,她不好意思强行离职,就这样一直招人。别人都比她精明,一看她们的工作环境,第二天就不来上班了。
一直到做满两个月后,她强行离职,才终于摆脱了那个环境。在那两个月里,下了三场大雨,她所在的办公室被水泡了两次,因为食堂的下水道堵了,一直舍不得请人来掏,雨下得太大,下水道里的污水翻出来,倒灌进她们办公室,淹了10CM了。雨后的三四天里,办公室一直弥漫着一股下水道的味道。
第五章、工作中的囧事
在上一家百货公司工作时,蒙纳也不是没有遇到过支援别的部门的情况,只是在这家酒店里的遭遇,已经刷新了她忍耐的下线。
蒙纳在百货公司里工作了两年多。平日里,她的主要工作是接待应聘者,组织面试,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和考试,办理临时工号牌等等。百货公司的性质决定了,每到大型节日时,公司所有行政部门(人力资源部、行政办公室、财务部、工会、采购部等等)大部分职员就会被分配到一线去帮忙,各部门只留一两个人值班,处理紧急事务。
在那两年的节日里,蒙纳有分配到卖场帮忙兑换礼品过; 有分配到收银部帮忙维持顾客排队交钱的秩序过; 有分配到超市坚果区帮忙打扫地上的果壳、帮忙超市收银员给顾客牵袋子,装商品过; 也有分配到客服中心充当客服人员解答疑问、兑换VIP积分等等。
在这些支援的日子里,因为公司提前都会召开动员大会,动员大家为公司共同的销售业绩出力,全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涨,用众志成城一词形容都不为过。所以她对支援一线部门这件事从来没有感觉到排斥,相反还很乐意。而她在离开百货公司,见识了外面的小型公司后,才知道,在大公司里,那种一直营造的团结一心的氛围是多么重要,她才知道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能够营造出那么好的氛围。
在那些充当支援者的节日里,仿佛触发了生活中的“笑果”,工作中时刻充满着欢笑。
在百货公司过的第一个元旦,蒙纳被安排到客服中心帮忙。客服中心当时的负责人姓,是一位近50岁的老好人,也是公司员老级职员,前期做过招商部的经理,后来公司发展壮大起来,很多品牌入驻这座城市时,都会主动找到这家当地百货业的龙头企业,因此招商部就取缔了,转而由各个卖场的经理来负责各自类目的招商情况。这样就导致各卖场经理的岗位成了香馍馍,人人争着抢,都努力捞油水,从而造就了三年行政科长与卖场经理的轮岗制。当然这是题外话,跟蒙纳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她很清楚自己是没那本事,也没那后台坐上那个职位。
在客服中心,蒙纳支援了三天,刘经理也没给她安排什么具体的工作,于是她就自己看着办了。她发现公司很多领导喜欢光顾客服中心,刘经理又是位很讲礼节的人,逢领导来,必是每人一杯白开水。所以她那几天早晨到客服中心第一件事,就是把领导喝完水后,塞到各个角落的纸杯找出来扔掉。蒙纳收拾时,总发现有个纸杯里有一些不明的黄色液体,她觉得很恶心,心想喝白开水怎么能喝成黄色的,统统扔掉。第三天,她刚刚收拾完纸杯,刘经理从外面回到办公室,然后突然出来问到:我今天泡的蜂蜜水怎么又不见了。呵呵!
蒙纳有出门随手关灯的习惯,一日,从刘经理办公室出来,忘了里面还有一客服同事在,随手关灯,同事尖叫,而她淡定的走远了,事后,这位同事提及此事,她还一脸莫名,压根就不知道这事。呵呵!
现在想想,蒙纳都有点怀疑,自己那三天,是不是一直在帮倒忙。而且那三天里,有一些顾客做的事,让她每每想起都发笑,从而将自己做过的囧事情抛在脑后。
元旦三天小长假里,客服中心一直很忙碌。一日上午,客服前台照例又围满了顾客,有询问节日活动的,有退货扯皮的,一时间,客服人员应接不暇。这时,突然一精气十足的老太太,勇猛分开围在客服前台的众人,一把拉住柜台里面的蒙纳,说小姑娘,这里怎么这么多人热闹呀,是不是在发礼品呀,给我来一个呗。蒙纳顿时哭笑不得。中国大妈果然威武。
同天下午,一位顾客来购买百货购物卡,说要张1500元面额的,说完顾客立马掏出一张50元人民币,蒙纳就示意了一下客服中心的同事,那位同事看了一眼那张人民币问蒙纳,这什么意思?蒙纳想了想,说估计是小费吧。然后顾客听见了,足足反映了一分钟,说,哦,不好意思,我当成了500元的了。呵呵!
号外: 环境的怀念
2015年2月的最后一天,柴静的《穹顶之下》轰轰烈烈的在网络上传开。看完柴静的这部纪录片后,蒙纳开始怀念起那座生活过五年的城市,大学三年,初入职场两年。
蒙纳入学的那天,接待的学姐告诉她,这座城市一年就刮两次风,但一次刮半年。每次出门我们都能感受到超完美360度环绕立体风,不管往哪个方向走,永远都是逆风,风力强劲,透心凉发飞扬,可吹出任何你想或不想要的发型!有了x市的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头皮屑了!x市环绕立体风,你值得拥有!
也有校友这样回忆“当初我读大学时, 曾经对着成天呼啸的高风惊呼过,那座城市就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尼玛风忒大了。”
因为这么大的过山风,蒙纳虽有一头飘逸的长发,却很少披散,每日都是一把马尾。那座城市有引以为傲而且耐以生存的重工业,高高大大的烟囱一年四季向空气中排放黄黄的浓烟,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然而那座城市的绿化做得很好,雨后天晴时,漫步在绿荫街道下,很宁静。那座城市的生活节奏很悠闲,蒙纳一直想着,有一天能回到那座城市去养老。呵,她大学时就已经考虑到养老的事情了。
第六章 成为薪资专员
蒙纳摆脱了自己的第二份工作,也就是那所酒店的人事专员岗位后,立马就找到了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