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做到有效的救援。
“其实我还是挺佩服米国人的野心的。”从卫星画面里看着医疗队的几架直升机这么快就到了航母上面,李成颇有感慨,“要是他们没有野心,就不会建立这么多的海外军事基地了,要是没有这些军事基地,碰到像今天这样的事情,他们绝对做不到这么快速度的救援。”
“没办法。”李成也说了起来,只是脸上有些无奈的神色,“人家有钱支持,要是我们国家,就算有这些基地给我们,我们也没办法养活啊……”
这话确实不错,从经济来讲,天朝和米国还真没得比。米军全球海外军事基地有三百多个,将近四百个了,分布在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基地少的驻军几百人,多的几万人,据不详细的报告称米军海外军事基地驻军多达三十万人。
不说基地硬件设施和所需要的装备等等这些的费用,就是这三十万人一年的吃喝拉撒加津贴,那需要多少钱?
想想也知道,这将是一笔极为庞大的开支。
近四百个基地啊,这得需要多少富兰克林才能够养活?
当然,反过来说,有利益的地方才会有海外军事基地,没有利益的地方,米国人根本不会建立军事基地的,从这一点上,徐子陵也是挺佩服米国人的,能够有如此庞大的野心,以战争的方式来掠夺财富,而且还能够如此的冠冕堂皇。
何时天朝也能够做到如此地步?他有些憧憬。
他不需要侵略别人的国家,但希望能够在想打岛国的时候就打岛国,想打越国和菲国就打他们,别的国家最多嘴上抗议一下而已,这得多风光?
“我们也应该要有一些的。”从自己的思绪中出来,徐子陵指了指地图上面南海到印度洋的这一片地区,“如果有可能,我们应该在这片区域建立我们的基地。”
远程货物运输,当然还是海运的方式最为合算,从天朝出来,无论是往非洲,还是中东、西欧等地区,东南亚沿线航道是最为重要的,而这里最重要的一条航道:马六甲海峡,天朝却没有一点话语权。
徐子陵曾经了解过一些航运航道上的事情,除了全球最著名的海盗聚集地亚丁湾之外,马六甲海峡这片海域的海盗也是极为多的,曾经一度从这里经过的船只不敢与任何船只靠近,哪怕是独木舟这么小的。
而米国,正好是借用了这个理由,伙同他们的盟国新国,从而达到了一定程度上控制马六甲海峡。
追根到底,米国人如此行事,一来是遏制天朝的国际航道,二来则是和在背后支持菲国和越国一样的理由:南海的石油。
而现在军工厂从国内搬到马库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的零配件要从马六甲海峡通过,然后运输到马库拉来,所以,马六甲这样重要的航道让米国人把握在手里,徐子陵是有些不放心的,更何况,从计划军工厂转移到马库拉开始,他就想着以此为理由,逐渐渗透马六甲海峡,经此和米国人的一役,想来军工厂也算有点名声了,如果有一个合适的契机,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在这片地放建立军事基地,这样的问题他们几个也曾在一起讨论过,只不过那时候说的是国家,现在徐子陵口中说的是他们自己。
杨凯明和李成,再次听徐子陵提到这个,就知道他在这方面是有心思的,不过对于这些事情,他们都不怎么看好,因为这片区域的几个国家,和天朝都没有多少太好的关系。想要在这里建立拥有自己武装力量的基地,太难!
“这样的问题,暂时根本不用考虑,那些国家肯定不会让我们进入的,倒是我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了,可以在那里扶持一个国家起来,到时候让他们那些国家有了争议,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如果以强硬的态度解决南海问题呢?”徐子陵突然想到了一个方法。
“什么强硬的态度?”杨凯明和李成马上来了兴趣。
“南海部分礁岛租借!”徐子陵一字一顿的回答。
……
这个方案未免有些太过于天方夜谭了,杨凯明和李成两人突然一下根本反应不过来。
徐子陵看着他们那模样,也知道自己这方法有些“奇葩”,但心中又觉得有实现的可能,忍不住解释道:“向国家租借或者购买礁岛,然后驱逐南海所有的石油钻井平台,重新向外招标,控制住这里的海洋资源。”
“这……这怎么可能?”杨凯明太震惊徐子陵这想法了,说起话来都有些结结巴巴的了,“不说上面会不会同意,就算同意了,真要像你所说的,驱逐南海现有的石油钻井,那等于向好几个国家宣战,我们现在可没那个能力啊。”
南海不但牵涉到东南亚国家,还牵涉到了米国这样的西方国家,一旦采用武力驱逐,那完全就等于和米国人,以及多个东南亚国家宣战,更何况,这个区域本来就存在着主权争论,一旦军工厂这样做了,那真的会是招来无数人的抵制,要是没有绝对的武力值,这事情可不敢干。
“我没说现在啊。”徐子陵轻轻一笑,对两人说:“现在只是这么一个想法而已,真要施行,那也是最少需要一到两年的准备,今年很快要过去了,事情肯定做不了多少了,明年的话,我计划发射我们自己的天基武器,然后把航母编队弄起来,无人攻击潜艇准备好,到时候就能准备解决南海的事情了。”
正文 第六百七十二章 军工厂要有自己的航母编队
人虽然到了国外,但爱国之心,徐子陵他们这些人并没有改变。
这个国家是有种种让人看不过眼的一些现象,但无论怎么说,这是你的国家,你生长在这里,这里就是你的家,也许你人小力微,但每个人都做出力所能及的改变,那么终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变成你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而并不是一个劲的埋怨别的国家有怎么好的,一个劲的指责当政的谁谁谁不作为,也许国家有贪污的官员,有只会为私利的人,但不可否认,其实好人还是多的,人人都努力,不管是不好的体制,还是不好的现象,终究有改变的那一天。
有人说,徐子陵有如此能力,去哪里不会成为座上宾?
有如此能力,一个人单干又会如何?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这样的话,那他就失去一个人的根本了,连国家都可以不要的人,连自己在乎的东西都没了,再有钱,建立了再大的势力又如何?
在徐子陵他们这些人的心里,不能说国家是他们的唯一,因为他们还有自己爱护的家和家人,但国家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舍弃的。
政事、经济他不懂,所以他选择了增强国家军事力量的方法来实现他心中的理想。
军队的数字化推广,他实在有责无旁贷的理由。
范毅想要从他这里弄到相关技术,他只有高兴,没有拒绝的理由。
只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报告上让狮子尽量突出智能系统的作用,把资料交发了过去,然后就等待回信。
把国内需要的一切弄好,他这才有了时间来了解米国和尼坦当局谈判的事情。
以一万多人的性命为要挟,米国人才如此“心甘情愿”的来谈判。
至于他们真实的想法,徐子陵他们没有想要去知道,反正能确定他们肯定不那么“舒服”的,军工厂想要壮大,和米国那些军火集团对上是迟早的事情,而这些军火集团和这个国家,又有着亲密的关系,也就是活,军工厂建立的那一天,就注定了和米国是对立的。
无论怎么样,他们都是敌对的,这次能够让米国人低头,徐子陵也没想过要让他们好过,奥普拉王子,显然也是和他一样的想法,在通知聂云杰的时候,他很“直白”的跟聂云杰说,军工厂有什么要求可以说出来,无论是钱还是别的,他都会在谈判上提起,而且无论怎么样,哪怕面临再次战争,他都不会退让,会为自己的国家和军工厂争取足够的利益。
徐子陵处理完国内的事情,从聂云杰口中得到这样的消息,抚掌大笑:“咱们这王子殿下很够意思啊。”
军工厂和米**火集团的不对劲,这时候还没拿到台面来,外人自然不甚了解。奥普拉同样不明白这里面的道道,在他眼里,徐子陵他们这次能够为尼坦出战,而且不需要尼坦付出任何东西,自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帮助他们这个国家。
战争如果打输了是一回事,但是打赢了又是一回事,军工厂到底怎么取胜的他不甚清楚,不过他很明白的一点就是,在这次战事中,军工厂最少付出了几十枚的导弹,另外还不说全国海岸线个城市的人员调动花费。
这些都是需要军工厂自己出资的,打输了,尼坦可能自身难保,但打赢了,有了一万多人这个把柄在手上,这些付出自然需要米国人来承担了,谁叫他们挑起的战争呢?
所以就有了和聂云杰通话时如此直白的话,更是好意的告诉聂云杰:谈判于一天后正式开始,军工厂有一天的时间来考虑需要米国人怎么“赔偿”。
“我们要些什么赔偿的好?”军工厂众人本来还没有这样的想法的,现在奥普拉提了出来,他们一个个马上就来劲了,正好徐子陵把事情弄完,聂云杰把详细经过告诉徐子陵,一群人就坐在一起商量着该怎么宰米国这个“冤大头”了。
徐子陵知道这个事情,也有些意外之喜的感觉,如是才有了“王子殿下够意思”的话语。
不过该怎么痛宰米国人一次,他心里一下子还没有个想法,于是笑着朝其他说到:“大家都想想,有没有我们需要从他们那里得到的东西。”
难得有敲诈米国人的机会,一屋子人马上绞尽脑汁想了起来。
国家倒是需要不少米国人的东西和技术,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和国家断开名义上的关系了,这时候肯定不能就暴露出来,这就限制了只能是提出他们自己需要的。
这就难了。
军工厂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一时间还真想不到米国人那里有什么他们需要的东西。
战争赔偿,不可能是什么政策方面的东西,再说这嘴巴上面说的东西,有无数种可能避开,根本不实在,而且军工厂也不需要米国人改变对他们的态度,因为他们想要和平相处下去,那是不可能的。
至于停火协议之类的这玩意,一来是可以随时撕毁的,二来这也是奥普拉所要考虑的东西,根本不需要他们来操心。
难道就要求他们赔点钱算了?反正米国什么都没有,就是钱多。
沉默着想了老半天,一屋子人都没想出来一个好主意。
最后还是陆峰期期艾艾的说道:“要不……要不我们干脆要求他们走人,把航母和军舰留下?”
“唰”众人齐齐的看向了他,各自一脸的惊讶。
md,这想法简直太有意思了啊。把人家给打残了,然后连尸体也不交给人家了。
军工厂要是有了一只自己的航母,这就有看头了啊,这主意奇葩归奇葩,但徐子陵几人瞬间就想到了这事存在的可能性。
建立自己的海军?奥普拉能答应?
一个私人企业拥有航母编队,适合?
几人盯着陆峰,心里却想着这些可能性,倒是让陆峰心里有些发毛了,见徐子陵他们看着他又不说话,小心翼翼的说道:“我说错了?好像没什么问题啊……”
“没问题,怎么可能会有问题呢。”徐子陵哈哈大笑,伸手用力拍了一下陆峰的肩膀,“这主意好,记得你不是喜欢钓鱼吗?等搞定了,让你开着航母钓鲨鱼去……”
不等他回答,徐子陵又转头对其他人说:“你们怎么说,看我们合不合适有一支航母?”
“适合?有点问题啊。”杨凯明马上就说道,“如果能以尼坦的名义拿下来,倒是可以,不过我们也没有人手啊,再说都被打残了,要弄好估计也得不少的花费,我们可没这个闲钱。”
“这些都不是问题。”徐子陵摇了摇头,说道:“尼坦绝对不介意他们名下有支航母编队,只要我们承诺保护他们领海,拿下来是没问题的。至于人手,国内不是正在筹建第二艘航母编队?完全可以用我们的航母来训练啊,同时还可以帮我们训练相关人手,至于费用,让米国人出呗,不过麻烦也是有的,那就是以后的养护费用不少,在经济上会不会对我们造成压力。”
如果把米国人的“破铜烂铁”给捡回来,除了跑掉的一艘潜艇,就是一支完整的编队,就算到时候减少一到两艘军舰,服役人员也得要好几千,对军舰的维护,和这几千人一年的费用也是不少的,军工厂是否能够承担下来?
考虑到这个问题,徐子陵把目光投向了杨若兰。
杨若兰是军工厂的财务,经济情况她最熟悉,这种问题上,她自然最有发言权。看到徐子陵看向自己,她就明白徐子陵的意思了。
“这要看一年的费用要多少,如果不超过十五亿美金的话,还是能够承担得了的。”
这次米国人出动的两艘航母都是尼米兹级的,属于米国最先进的重型航母,一旦徐子陵他们接手了的话,肯定会需要重新回炉改装,但在硬件养护费用方面,因为硬件不可能改动太多,费用同样不会下降太多,徐子陵不清楚米军的具体数据,实在不确定这玩意儿一年要烧多少钱。
看了看杨凯明和李成,他们也是摇头,就知道其它人肯定是也不清楚了,也没再问别人,转头问狮子,“狮子,你能以‘辽宁号’的标准,计算出这支航母编队一年所需要的费用吗?”
“那要等等。”狮子马上就回答,“相关配件什么的不可能从米国弄到,只能是国产,是否能和我们的通用,不通用的话我们要订做,这些需要多少钱我都要计算在一起,工程有点大……”
“行,你算算。”
徐子陵也知道这些东西不太好比较,所以让狮子先计算着。
而其他人,早已习惯了狮子的存在,对他们的对话根本不觉得有不正常,一脸的自然,和徐子陵一样,等待着狮子的计算结果。
几分钟后,狮子有了结果:“减少两艘巡洋舰,改装军舰和航母,用国内的人,一年的费用能够减缩到七八亿美金的样子,如果用尼坦的人,那就更便宜了。”
正文 第六百七十一章 现代战争的根本
由于尼坦有天朝军事基地的存在,这场战争更是受到人们的关注。
米国开战的决定,只是通过了国内的国会,至于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也许是受到了奥普拉挑衅的刺激,他们最终露出了本来丑陋的面目,根本连通知都没有一个。
就连之后联合国召开的紧急会议,他们也只派出了一个代表来敷衍一下,根本就没有要听从联合国所发出的停战要求的意思。
也许是关系到军事基地,天朝这次的反应很“激烈”,发出声明:天朝不会干涉别国的内政,但自己的基地一旦有被攻击的“危险”,天朝会马上展开相应的防守和攻击。
尼坦东北靠海区域,人员不多,很多人不知道军工厂也是在米国人的攻击之列,但有的人,却是知道的。军工厂离天朝的军事基地并不远,只有几公里远,这个距离上,要让天朝的军队如何做到判别他们的基地是否有危险,这是一件困难的事。
但是如此声明发出,清楚的表达了基地没有危险,他们就不会动武,根本不会因为军工厂在马库拉地区而会插手此事,倒是让一些人始料未及。
这让之前怀疑军工厂从天朝转移到尼坦只是红星军工厂和天朝之间的一个计策的那些人,完全弄不明白了。
难道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天朝和红星军工厂真的决裂了?
而直到第一轮的战事结束,有些聪明人好像明白了一点什么。
自从米国发出开战决定后的这几天里,天朝在国内的军队没有任何的动向,而在马库拉港口的驻军,也只是戒备,根本没有出手的迹象。尼坦和米军之间的战争,第一轮以米军两支航母编队失去战斗力和行动力而告终,这完全是红星军工厂的能力。
红星军工厂有如此能力了,还需要天朝军队的帮助?
显然是不需要的。
那些聪明人,马上就想到了,以后有些方面还是需要多和天朝沟通一下的。尽管还不能确定红星军工厂和天朝之间到底是决裂,还是暗度陈仓,但小小的一些言论这样的示好手段也不会有什么坏处,更何况,天朝本来是一个大国,何乐而不为?
米国人经此一役,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名声大降是必然的,而且那些和米国不对付的国家,想法设法从红星军工厂采购武器也是必然的,有了这些武器,米国人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想打谁就打谁了,这样一来,可以说世界格局都可能会发生改变,和大国交好,这是必需要的手段。
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和那些爱好和平的国家来说,天朝这样的国家,在名声上和米国比起来,那一个是天一个是地,交好天朝,这是他们应该做的,到时候要是因为这样的举动,而得到红星军工厂的亲耐,自己国家能够优先从那里购买到最新的武器,这该多好?
相对于一些国家的幸灾乐祸,米国人现在是相当的难过。
马库拉军工厂从建设开始,重要的地方就被徐子陵他们用“鹰眼”雷达屏蔽着,五平方公里的布局,在米军的侦察卫星图里,只有不到一半,原本以为是有什么其他企业进驻这里,米国人并没有多担心,当然,他们想知道详细的情况也是白搭,因为这时候马库拉整个地区都被军事戒严,他们的情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