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醒的。
夏潇湘不明就里,看到王院士如此宠爱自己的女儿,心里无限高兴。他回家边和老太太温存边得意地说,王老院士还执意让大雪管他夫人叫师母呢!我看叫师奶都不够,该叫祖师奶才行。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如果大雪真的管院士夫人叫祖师奶奶,那他就成了王老院士的孙子、自己的太太就成了院士太太的孙女,丢人都丢到裤裆里去了。
夏大雪毕竟是胸有大志的女子,虽然冲着研究所发了几下牢骚,掉了女孩子该掉的几滴眼泪,但她还是以大局为重,郑重答应留在研究所跟着王院士搞研究。她心里明白,自己读研究生的事整个广州市都知道了,如果她这时悔约,那岂不是自毁前程!何况,王院士现在就带她这么一个研究生,说出去还是她的骄傲呢!夏大雪不愧是夏大雪,她很快就拨开了挡在眼前的迷雾,开始向着远处雄伟的高峰眺望了。由此看来,她还真不是一个简单女子。
几经周折,广州野生动物研究所一个特殊的研究小组终于诞生了。研究小组一共两个人,组长是王德志院士,组员是夏大雪同学。那些等着分配美女研究生做伴的老科学家们,等来等去连根人毛都没等到,不禁大失所望,对王院士的支持力度直线下降。他们宁愿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清闲得要死,也不愿意屈尊接受王老院士的指导,一起与夏大雪同学研究那个后来影响了许多中国人命运的奇怪课题。为了应对可能的检查,王院士不得不让大雪多找些靠得住的朋友,到时候可以来研究所做做临时工,免得投资方借口人手太少而扣钱。
这项研究的题目被院士命名为:“一种可能从常见野生动物通过不确定常规渠道转移到人类自身的非典型新生病毒研究”。这个题目读起来是如此拗口,难怪许多考研究生的学生不感兴趣,其中一些甚至还没把那三十七个字读完就放弃了。这当然不能说明王老院士是多么繁琐,如果不把题目起得高深难懂一点,谁会出钱给他们、搞那么一个天姥爷才知道会不会出成果的科学研究呢!
夏大雪读这么一个奇怪的研究生,竟然比读大学要轻松自在许多,也是她始料不及的。以前听人说起读研究生是多么忙、多么乏味,如今看来满不是那么回事。那个题目唬人的研究课题说得直白点就是传染病预防,虽然主要研究对象是野生动物,但跟爷爷当年干的乡村兽医也算同一个流派,她并不怎么陌生。她父亲虽然没有与动物打多少交道,但是一辈子在一家小制药厂当药剂师,对这个行当多少也了解一点,因此一有机会就给她指教指教,找找当院士的感觉,她从中也是有收获的,起码知道了“传染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这个道理。王院士谨记夏潇湘的“茅台之托”,把他书柜里珍藏了快一生的著作拿出来给夏大雪做研究生教材,让她自己学习,有什么不明白的就向他请教。至于实验嘛,他会让夏大雪时不时跑到广州最繁华的农贸市场,看看当时人们最流行吃什么野生肉类美味,买两只回来检查检查。要是那美味没什么异常,就让家里的保姆煮熟了大家饱餐一顿。要是那小家伙蔫头耷脑或者唧唧歪歪的过于折腾,就让大雪解剖解剖,通过仪器设备处理后记录下各种生理数据,以备将来出科研成果之用。解剖动物对她来说多少有点血腥,不过也不是什么难题,保姆阿姨可是那方面的行家里手,“喀嚓”两下就帮她解决了。因此,夏大雪这研究生是读得又轻松、又自由、又滋润,惟一的不足就是有点寂寞。不过,莉莉经常带一些姐妹朋友来研究所看她,她并没有觉得单身一人的日子有多么难熬。
作者题外话:这是一部冲击本次大赛“最佳影视改编奖”的作品,希望各位帅哥美女多多捧场,谢谢!
如果你觉得自己就是夏大雪那样的女子、或者是陈潇那样的男子,那么你一定有机会出演这部电影的主角,无论你是不是专业演员。
赤龙传说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七章:真相
给王院士提供科研经费的是番禺市一家中外合资制药厂,幕后老板是意大利一名过了气的黑手党,名字叫布帕兹布赫尼。在“有关部门”推荐的一个中国高人的指点下,这家药厂的药品被起名为“不怕治不好你”。汉语真是地球上最伟大的一种语言,同样按顺序排列的那几个字,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或者不同的地点都能读出不同的意思来。那药在广州一面市,即被那些吃了许多药还没把病治好的人抢购一空,药厂大发横财,就连黑手党老板都惊叹中国高人厉害。可惜药的名字虽然气势恢弘,效果却近似于无,那些病人吃了跟没吃差不多,病一点不见好转,*上当受骗,竟然联合起来跟药厂打官司。那高人在法庭上辩解道,药名的意思是说,就是治不好你的病,药厂也不怕,因为又没把你吃死,是病人们自己理解错了。那法官虽然是个青天大老爷,但终究没有找到一条治他的律法,官司竟然不了了之。黑手党老板激动之余,差点把那中国高人介绍到意大利去给人当副手,给他的酬劳也自然不菲。
虽然没有被官司吃掉,可是那药的名声还是坏了,销量一落千丈,原先赚来的钱又赔进去不少,黑手党不得不主动请那中国高人再给他出主意。高人略一思索,说,得请一著名科学家给药打广告,让他连说三遍咱这药“就是好、就是好啊就是好!”中国人信这个。黑手党问为什么要说三遍?高人说,中国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说多了别人就不相信了,会适得其反。后来想起中国科学家是被禁止给药厂做广告的,高人连忙脑筋急转弯,说,其实更好的办法是出钱给科学家搞研究,跟广告是一个意思,效果比广告却不知要好多少倍。黑手党这回挤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里面的逻辑关系,不过鉴于高人上一次的优异表现,他还是爽快地决定再赌一把,拨出一笔经费交给高人安排科研事宜。
高人何许人也?正是夏大雪的哥哥夏小满。夏小满不学无术,赚起钱来却是一把好手,跟布帕兹布赫尼有得一拼。他从偷鸡摸狗小打小闹起家,慢慢悟出了空手道、“空手套白狼”等厚黑学本领,做起了广告生意。他虽然不爱读书,脑子却很灵活,什么缺德的点子都能帮人想得出来,生意竟然越做越大,被番禺那帮同行推崇为“广告大王”。甚至,在夏大雪大学还没毕业、他刚三十岁出头时还弄了顶“优秀青年企业家”的帽子,黑白两道通吃。那布帕兹布赫尼虽然曾经在意大利江湖上呼风唤雨,到了中国还是谨小慎微、比较看重官方赐予的名头的,因此夏小满“不怕治不好你”的天才创意才有机会横空出世、一炮走红,他夏小满的大名也跟着响亮得都传到意大利去了。据说连贝鲁斯科尼都关注过这个中国高人,欲向他请教治国良方。这位黑手党出身的意大利总理后来仔细一琢磨,到底担心他搞出“不怕治不死你”的创意来,比自己还狠毒,方才忍疼割爱,没请他去当副总理。
眼看药品滞销,布帕兹布赫尼只好主动请夏小满再度出马。夏小满胡编乱造一番,把个贝鲁斯科尼失败的传人哄得团团转,竟然成功从他那里套出一大笔钱,让自己帮他找人搞科学研究。夏小满自己对科研狗屁不通,与科技界也素无来往,只是偶尔听大雪说起她将来想读研究生搞科研,他的潜意识里方才觉得科学家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那天布帕兹布赫尼一问他该怎么办,他马上满怀职业技巧地回答说这回不能再投机取巧了,一定得出血请名人打广告。那时候中国广告界的形势他是了解的,什么演艺明星、体育明星等名人做广告都做烂做霉了,不容易再让老百姓上当受骗,于是追加说明要请就请著名科学家做广告,效果肯定好,因为别人都还没想到这一步。后来才想起没有科学家出来做广告是因为有关方面不允许,科学家站出来一说,明星们的话谁还相信?谁还会请明星代言呢?明星靠什么吃什么?幸好对方是个老外不太了解我国国情,他才没露出马脚,能够继续保持“广告大王”的姿势与对方谈生意。至于那点政策上的小障碍,怎么可能难得住“优秀青年企业家”夏小满同志?他转念一想,不让打广告,请科学家合作搞研究还不行么?看看,我这药是与某某某、某某某著名科学家合作的科研成果,我不直接说“就是好、就是好啊就是好!”,我其实什么都不用说,哪个老百姓还敢不相信那是“真的好、真的好啊真的好!”?布帕兹布赫尼听得晕头转向,怕中国高人认为他智商有问题,赶紧拍板说:“好、好、好,就照你说的办。”他不愧是拎着脑袋在江湖上混过的人物,对环境的适应速度超过常人,马上就学会了“事不过三”,没有说出第四个“好”。据了解,这不仅是中国人与外国人商业谈判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同时也是“广告大王”夏小满同志对中国科技界的巨大贡献。从那以后,大江南北许多高深莫测或者说莫名其妙的科研课题象雨后春韭一般剪了又长,科教兴国指日可待。
夏小满拿到科研经费,先把一半揣进自己腰包,然后再想找个什么样的科学家合作既省钱、又能唬得住意大利人呢?叫手下那些比他更不科学的兄弟在互联网上鼓捣半天,一点收获没有,只好回家请教当了一辈子药剂师的父亲。夏潇湘一听,好家伙,不就是那个挤垮了他们药厂的意大利老板吗?他那是死有余辜!幸灾乐祸了半天,真想叫小满别帮他了。不过一转念,小满既然已经拿了人家钱,好歹还是给人家做个样子看看,于是随便给小满说了一个他“九竿子还是能打得着”的科技业内人士,也没放在心上,说完就忘了。事也凑巧,那个科技业内人士恰好是广州野生动物研究所王德志院士以前的一个学生,正在想拿什么礼物庆祝老师的八十大寿。夏小满把合作搞科研的事给他一说,他顺水推舟,马上把夏小满送给了老师当贺礼。王德志院士早就无事可做,又一直与所长面和心不和,郁郁寡欢了下半辈子,正准备彻底告老还乡,忽然有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事落到头上,自是欢喜不及,生日宴席还没散就开始打腹稿推敲科研题目,好把夏小满唬住不让他打退堂鼓。那夏小满屁都搞不懂有哪些化学成分,还管他什么典型非典型,有他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行!马上这头与研究所签协议、打钱,嘴上还说着要定期检查,屁股早溜出八丈开外、到意大利人那头交差去了。布帕兹布赫尼自然也是不懂科学,更不懂中国的科学,看到协议中有一条写着“可以合法随意使用‘中国科学院王德志院士’这一名号进行非广告性质的宣传”,终于理解了夏小满当初那一顿神侃的深刻含义,觉得这钱花得值,心满意足。夏小满办事缺德不说,办事效率倒是世界级,三下五除二就搞得各方皆大欢喜,比王院士招收研究生快了不知多少倍。等知道夏大雪成了王院士的研究生,他心想协议中好象没有规定院士要录取他妹妹这一条啊?想找协议查看一下,那协议也不知扔到了哪里,百思不得其解,一直没敢把这事告诉大雪,怕伤到她的自尊心,也不再提定期检查的事。王院士并不确定也没必要确定夏大雪是不是夏小满的妹妹,他与夏小满也就是一面之交,后来签约拿钱之类的好事都是所长出的头,他实在用不着管那些闲事。只可怜那夏潇湘还一直蒙在鼓里,恐怕到死都会认为女儿天资聪颖,真的是块当女院士的好料。不管怎样,在这场男人们各怀鬼胎各得其所的游戏里,只有小女子夏大雪还满怀希望地继续着她的青春梦,认真而努力地读着她一个人的研究生。院士要她找些靠得住的朋友,她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莉莉最合适。莉莉大学没毕业就嫁给了一个在广州开餐厅的小老板,那时候早做了全职太太,正在家里闷得慌,忽然接到夏大雪请她去研究所做客的电话,马上高兴赴约。
作者题外话:这是一部冲击本次大赛“最佳影视改编奖”的作品,希望各位帅哥美女多多捧场,谢谢!
如果你觉得自己就是夏大雪那样的女子、或者是陈潇那样的男子,那么你一定有机会出演这部电影的主角,无论你是不是专业演员。
赤龙传说 。 想看书来
第八章:故人来访
莉莉赶到研究所的时候,大雪正在楼梯宿舍旁边支个电炉子炒菜。师母年纪大了,住进他们家里本来就不方便,朋友来了,她就更不好意思带去打搅人家,因此向冯大妈借了些锅碗瓢盆,亲自下厨招待曾经的“同情姐妹”。她从小衣食无忧,家务事也基本没沾过边,那天把个“西红柿炒鸡蛋”炒得西红柿成了鸡蛋,鸡蛋则成了西红柿,一塌糊涂,倒把莉莉感动了半天。自从当了餐厅老板的太太,她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吃什么都觉得没有胃口,那天居然把大雪的“人生第一菜”吃了个精光。她吃完后满足地抹抹嘴说:“下回我给你带好吃的来,保证你没有吃过。”
说起吃的,大雪想起自己有些时间没去那个大农贸市场了,不知道现在大家都吃些什么美味佳肴,因此顺口问一句什么好吃的呀?那么神秘!莉莉说你到时看到就知道了。
二人收拾完碗筷,大雪请莉莉进楼梯宿舍里面休息。莉莉惊呼一声说:“你读研究生就住这么个地方呀!”大雪笑笑不说话。莉莉继而叹服地说:“也就是你,为了心中的理想能够吃这样的苦。”
大雪说什么理想不理想,自己这是没办法。于是她把院士的意思告诉了莉莉,莉莉一听一口答应,说自己清闲的朋友多的是,随时都可以叫他们过来,提高提高科学素养,只怕研究所里坐不下。她还故做关心地问大雪:“我可以带男性朋友来吗?”
大雪明白莉莉的意思,连忙说:“打住!从今以后我只与科学谈恋爱,男士免谈。”
莉莉没想到自己当初把大雪伤得这么深,心里更加过意不去。她拉着大雪的手说:“你看看你,在大学不谈恋爱也就算了,我们也都理解。但是现在你还一个人这么撑着,我心里难受啊!”莉莉虽然已经结婚成家,本质上却仍然是个小女子,没什么城府,心里有话都直接说出来,这也是大雪喜欢和她交往下去的原因。
“你看看,我多少也算个科技工作者了,知道搞科研要冷静、严谨,不能感情用事,否则就会犯错误。”大雪回答莉莉的“情感逼宫”说:“我算是悟出来了,谈恋爱也应该这样。”
听到大雪这么说,莉莉痛苦得闭了闭眼睛。她刚想张嘴把那当年到北京大学深造、如今不知天南海北的负心汉张粤大骂一顿,大雪忽然捂住她的嘴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还记得我们刚上大学时候的约定吗?什么都不要说了,好不好?”莉莉终于憋不住扑在大雪的肩上哭了起来,大雪拍了拍她笑着说,别哭了,我等你给我带好吃的来呢,有好吃的比什么都好。
虽然夏小满从没提出过要来所里检查,莉莉一直没有机会得到院士的指导以提高科学素养,但她还是一有空就来研究所看望大雪,有时候也带一些姐妹甚至男生来所里一起聊天打牌玩儿,免得夏大雪真的象个机器人一样毫无生活情趣可言。
一次,一个长得也算高大帅气的富家公子指着昏暗的楼梯宿舍说:“只要大雪愿意,我现在就可以在这附近租个宾馆给她住着。”为了暗示自己高度关心科学美女,他还补充道:“我们国家也太不尊重知识分子了吧!”没想到他尊重得过了头,大雪马上就叫莉莉以后不要带他来了。那公子给美女租房租成了习惯,一句话就让大雪看穿了他的老底。
还有一个出口转内销留过洋的男学生,见大雪不吃富家公子那一套,于是想拿自己吓人的“博士后”头衔试试运气。谁知他激动有加,把诚挚邀请大雪逛公园的话“我们‘Make Dating’吧”一不小心说成了“Make Love”。还没等大雪发飚,莉莉就一脚把他踹了出去,回头对大雪说:“这人是怎么混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傻博吗?大雪,你可不要读博士哦!”
大雪心里明镜儿似地,笑笑说:“你就别瞎操心了!你还是给我带点好吃的来吧,那比什么都好!”自此以后,莉莉以及姐妹们知道大雪心意已决,再也不和她提起男朋友一事。这个消息让那些仰慕夏大雪的男生们黯然神伤了许久。
第九章:病毒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间夏大雪读研究生已一年有余,王德志院士那自豪了一辈子的理论知识早就被她读得滚瓜烂熟、铭记于心多时了。只是因为在实验研究方面还有所欠缺,一直没有发现什么突破性的命题,撰写毕业论文为时尚早,所以,夏大雪还是能够心安理得地把这个研究生读下去,没有自己让自己提前毕业。
莉莉果然经常给大雪带一些好吃的山珍海味来。广东人喜欢吃、善于吃,尤其爱吃敢吃肉类美味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除了人类,地球上几乎没有他们没吃过的动物。“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吃不到的!”这是广东人引以为自豪的座右铭。在广州、深圳等各大城市的每一个餐厅门口,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随时都可以看到一排排专用的铁笼子,陈列展览着最近流行的野生动物供食客们挑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应有尽有,种类比动物园还要齐全,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莉莉的老公就在广州最著名的美食街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餐厅,因此,对于市面上有什么好吃的新鲜野味,她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品尝到。而夏大雪就没有那样的口福了,等到她在农贸市场上发现近期流行吃某某某、某某某,肉类主力食客们的兴趣早就转到了下一个品种上,因此,她所做的科学实验总是慢半拍,跟不上时尚的脚步。莉莉带给她好吃的东西,每次都让她大开眼界,令她不得不佩服同胞们的胃功能真的超强,什么东西都能消化。
一次,吃了几口莉莉带来的神秘美食,大雪问这究竟是什么呀?味道还真的不错,自己从来没尝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莉莉轻轻一笑说:“是猴脑。”大雪一听,胃里立马打一个冷战,差点没吐出来。她拍了拍胸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