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即刻出兵才是,只不过……!”
巩永固和王梦弼的脸色一沉,“不过什么?”
高启潜缓缓说道:“只不过如今鸡泽大营掌管着五万大军,各部分散四方,召集起来亦是需要时间。当然,咱家绝不会做出违抗旨意的事情,不过军马召集准备总需要时间,就请两位钦差再给咱家两天的时间,咱家这就派人通知各部立刻汇集,总之是不会误了巨鹿的战事!”(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 回头是岸()
高启潜此言一出,巩永固和王梦弼当即变了脸色。高启潜这厮是摆明了黔驴技穷,开始耍起无赖来了。
“高公公,如今粮草已经齐备,本官和王公公也愿意作保,为军士们向朝廷讨要军饷,您这么做,可是大为不妥啊!”巩永固直截了当说到了当面,如今军情紧急,哪有时间在这里和高启潜空耗。
高启潜冷笑一声,“如何不妥了,咱家说的都是实情。这可是五万大军,如今在鸡泽中军附近的不过两万人,其他的都驻扎在周围的城池。大军开拔岂是说走便能走的,总要通知到各部,做好万全的准备,派出斥候,各部如何调配,谁为前锋,谁在左右两翼护卫。难道说,驸马爷认为这兵事便是棋盘上的排兵布阵,说往哪里走便往哪里走吗?”
高启潜的一番话犹如连珠炮一般,一时竟使得巩永固和王梦弼哑口无言。
虽然明知道高启潜是故意拖延,但偏偏辩驳的有理有据,这五万大军毕竟是在他的统领之下,他这样不要脸面的推搪,巩永固和王梦弼还真是没有办法。
杨廷麟阴着一张脸,,“高公公是铁了心要违抗圣旨吗?”
高启潜脸色一变,还没有说话,吴三桂却跳了出来,“杨大人慎言。高公公一心为国,在这鸡泽驻扎数月,不就是为了阻止鞑子南下吗?如今高公公已然同意尽快出兵北上救援巨鹿。只不过大军开拔确实需要时间来准备,这如何能够和抗旨不遵扯上关系呢?”
“奸贼!”杨廷麟手指两人,“你二人精通兵事。难道就不懂救兵如救火的道理吗?卢督师日夜期盼王师增援,三万大明将士拼死苦战,每耽搁一个时辰,便不知道有多少将士要血洒疆场。你们却还在计较着个人的得失,莫非还要与那杨嗣昌狼狈为奸吗?”
高启潜却没有因此而恼怒,只是冷冷的看看杨廷麟,伸手将欲张口反驳的吴三桂拦住。“杨大人说笑了,我高启潜不过是一介阉人。得蒙皇上器重,授以监军之职。高某人读书不多,但也知道这五万大军是朝廷的重器,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杨大人有何不满。尽管上疏参劾,咱家接着便是!”
说完,一转身,竟是要自顾自的回中军大帐去,却将巩永固以及葛英等人丢在了原地。
杨廷麟刚要追上去继续向高启潜讨要说法,却不防身后却忽然窜出一条身影,其势如风。
吴三桂和几名心腹将佐左右卫护着高启潜向中军大帐走去。心中暗自得意,就算粮草和军饷到位,这钦差还是不能将形势扭转分毫。高启潜的托词冠冕堂皇,就算是皇帝亲临也挑不出错处来。本身,高启潜便派出了大批的探子前往巨鹿周围探听消息。这几日报回的消息便提到,鞑子大军合围之后,开始不遗余力的猛攻巨鹿,巨鹿小城摇摇欲坠,眼见着失陷便在这数日之内了。
只要拖延过这两日,再在路上减慢行军速度。就算那卢象昇有天大的能耐,还是逃不过兵败身死的结局。
高启潜心头暗笑。吴三桂等心腹将领也是洋洋得意。但忽然之间,吴三桂便感觉到后背一股冷风袭来。
毕竟是在久经沙场的武人,瞬息之间,吴三桂便觉察出背后来者不善。于是,猛地在高启潜的背上推了一下,随即抽出佩刀向身后砍去,同时口中大呼:“保护公公!”
“嘡啷”一声脆响,佩刀和一柄长剑碰在一起,吴三桂刚要挥刀再度劈砍,但眼前的黑影却是将长剑一撩,径直将他的佩刀给拨到一旁,随即欺身而进,速度竟是快的惊人。吴三桂还没做出任何反应,已是被那人一拳击中小腹,突如其来的疼痛让他的不由自主的弯曲下来,谁料,那人却是接着抬起膝盖,狠狠的撞击在他的胸前。
“啊!”吴三桂大叫一声,竟是被直接撞飞至七八步开外。
旁边的几名将佐赶忙挥舞刀剑围拢过来,但那人的身形却是快的令人匪夷所思。眨眼之间,几名将佐便被他拳打脚踢给全部撂倒在地。
那人一挺长剑,径直扑向被吴三桂推了一把,踉踉跄跄好不容易站稳身形,正愣在原地不知所措的高启潜。
吴三桂强忍住胸口和小腹的剧痛,用右臂猛地一拍身下的土地,从地上飞速的弹跳起来,挥刀架住那人的长剑。
“义父速退!”吴三桂拼死挡住那人,口中高喊。
但那人却是冷笑一声,两个照面下来,长剑便在吴三桂的脸庞划过,接着又是一脚,将其踢飞出去。
吴三桂重重的落在地上,刚一挺身,随即喷出一口鲜血来,而脸庞上却是火辣辣的疼痛,用手一摸,却是满手的血迹。
原来,长剑已经在他的面上留下了一条伤痕,与他之前的刀疤交相辉映,说不出的恐怖诡异。
那人的身手极快,一眨眼的功夫,高启潜身边的将佐和吴三桂等人便是个个带伤。
此时,巩永固等人这才惊呼出口。杨廷麟一眼认出,出手的正是跟随自己而来的曹无伤。
巩永固不免有些心惊肉跳,一把拉住杨廷麟,“伯祥,你带来的这是何人,如此一来,让我等如何收场?”
杨廷麟强忍住心头的震惊,脑子却在飞快的转动,知觉告诉他,朱平安和阴世纲都是心思缜密的人,既然肯让曹无伤跟随自己来带鸡泽,那证明此人绝对是他们可以信任的人,既然如此那便不妨看看再做决定。
此时,周围的士卒将官们已经大声呼喊起来。顿时。成千的士卒便将中军大帐围了个水泄不通,各挺刀枪,一时间竟然是刀山枪林。目标都直指正中央的曹无伤。
曹无伤冷眼看着周围拥挤不堪的士卒们。手中的长剑剑刃却纹丝不动的横在了高启潜的脖子上。
吴三桂披头散发、满脸血污,被几名家丁搀扶起来,挤到队伍的前列,冲着曹无伤嘶声大喝:“你是何人,挟持高公公意欲何为!”
曹无伤撇撇嘴,“何为?很简单,立刻出兵救援巨鹿!”
吴三桂扭头冲着杨廷麟和巩永固以及王梦弼大声喊道:“王公公。驸马,这可是你们的人?”
巩永固还没开口回答。杨廷麟却抢先开了口,“本官不认得此人!”
“你胡说!”一名吴三桂麾下的将官喊道:“我明明看到他是随你等一起入营的,身上穿的还是京营的服色!”
杨廷麟猛地一转头,两眼紧盯着那名将官。一字一句的说道:“本官说不认得此人便是不认得此人,你耳朵聋了吗?”
将官一哆嗦,只得讪讪的闭上了嘴巴。
此时,外围已经冲上了一批弓箭手,在营中将官的指挥下,爬到高处,向着曹无伤的方向张弓搭箭。
曹无伤眯眯眼睛,随意指了指吴三桂,“你。就是你,好像你还是个能做主的人!告诉你哪些弓箭手,老子可是一天水米未打牙。万一手一哆嗦,这个……!”曹无伤冲着战战兢兢,抖做一团的高启潜努努嘴。
吴三桂无奈,只得恨恨的下令将一应弓箭手撤去。
天空中忽然狂风大作,可大营中却是鸦雀无声,每个人都紧张的看着场中的曹无伤。可曹无伤却是镇定异常,单手持剑。另一只手将身上的棉甲脱去,露出里面一身黑色的箭衣,衣摆随风飘动,伴着一张俊俏白皙的面庞,犹如天神下凡。偏偏是两只眼睛,不时扫视四周,透出无穷的杀气。
“放了高公公,我等放你离开!”吴三桂紧咬牙根说道。
曹无伤摇摇头,“我说过,要你们立刻出兵去巨鹿!”
“没有高公公的军令,大军一兵一卒也休想调动!”吴三桂喝道。
曹无伤顿时笑了,扭头看向高启潜,“高公公,您看,贵部属都说了,这军令还得您来下!”
高启潜的一张老脸惨白如纸,努力控制着不断抖动的身躯,慢慢将腰杆挺直。“咱家乃是监军太监,岂能受小贼摆布!”
曹无伤赞许的点点头,“本来如果高公公能遵从圣旨的安排,老老实实的出兵,小人是不必出手的。但没想到高公公倒是对杨嗣昌情深意重,没办法,最后小人还得来收拾残局,帮助公公下这个决心!”
曹无伤笑了笑,灿烂的笑意就像是一缕春风拂过面庞,说不出的倜傥风流,竟然使得周围围拢的士卒心中生不出任何杀意来。
曹无伤慢慢的从怀中取出一块白巾,上面似乎还密密麻麻的写着一些字迹,头也不回的递到高启潜的面前。“高公公恕罪,小人本是草芥一般的人物,贸然请见,恐怕公公未必会理会,出于无奈出此下策。您和杨嗣昌现在是坐在一条船上,但奉劝高公公一句话——回头是岸!”
高启潜接过白巾仔细看了一遍,不由得双目突出,惊诧莫名,“这你是从何得知!”
曹无伤笑了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既然做了,必然有人知晓,现在就看高公公如何决断了,是继续跟着杨嗣昌走到底呢?还是……!”
曹无伤接着又小声说道:“公公放心,只要做成了眼前这桩事情,这白巾上所记载的小事便会石沉大海,不留痕迹!”
外围的一众人等呆呆的看着曹无伤和高启潜低声说着什么,却因为风声凛冽,丝毫没听见两人聊天的内容。
接着,就看到曹无伤放下了长剑,还剑入鞘。而高启潜则手拿那方白巾呆呆的发愣。
众人也不敢移动,唯恐曹无伤变了主意,一剑刺向高启潜,只能僵持不动。
良久,高启潜慢慢的将白巾塞进自己的怀中,看看吴三桂等人,大声喝道:“传令大军,立刻开拔,驰援巨鹿!”
曹无伤笑着冲高启潜一躬身,“公公英明!”(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五章 虽死无悔()
转眼间,巨鹿坚守已经逼近二十天,眼看着已经是崇祯十二年的一月十五,可援兵依旧迟迟未到。。。 看最新最全城北大营在三天前陷落,杨国柱率领部下撤进城内据守,城外也只剩下了朱平安的城南大营。
两日之前,虎大威的一条腿负了重伤,被送进城内疗伤,城南大营便由朱平安统一指挥。部分未撤入城内的陕军配合朱平安所部作战,这几日也是死伤惨重。陕军所部还剩下两千余人,朱平安所部也折损了五百多人。好在,成震又带领着城中的部分民军及时增援,城南大营才幸得无恙。
姚东照已经率领三府一万多民军逼近巨鹿,却被清军的骑兵队伍缠住,只得在贾庄一带据守,相距巨鹿不过四十多里,却是寸步难行。
连日激战,城内外明军的火器消耗极大,尤其是火药的存量飞速下降,如今只能依靠城池、壕沟等防御设施与敌死战,伤亡也是陡然间大了起来。
清军失去了乌真超哈所部马光远的火炮部队,加上巨鹿城池的周围已经被挖满了壕沟,骑兵无从发挥,只得以步卒和明军展开肉搏。
清军主帅多尔衮和阿巴泰一面以兵马拖住城内的卢象升,一面以重兵围攻城南大营,一连数次进攻全部被朱平安所瓦解,清军损失惨重,多尔衮的帅旗连续两次被朱平安的炮火打断,仅是掌旗官便连斩了两个,这被多尔衮视为奇耻大辱。更兼有谭泰、马光远、多罗隆等人的被杀。以及所谓的对庄妃和多尔衮的“污蔑、辱骂”,也使得多尔衮对朱平安恨之入骨,非要取其首级而后快。
战事激烈,朱平安已经命令张大狗的三百骑兵退进巨鹿城内,这三百人可是朱平安的命根子,如今守城之战用处不大,还是保存精锐为佳。马夫王和何长水的火器部队因为火药存量不够也已经撤入城内,神机箭车弹药耗尽,已经排不上用场,只能运进巨鹿。万不得已只能销毁。而火箭车也已经只剩下四发弹药。朱平安打算留到最后时分再说。
豪格的两黄旗在前些日子中损失惨重,多尔衮也已经达到了消耗其实力的目的,因此便安排豪格与鳌拜佯攻巨鹿城,而自己则指挥着两白旗以及正红和正蓝两旗的主力围攻城南大营。
今日一早。满达海带领着三千正红旗精锐步卒驱赶两千摞掠来的百姓猛攻城南大营。两千百姓无一幸存。正红旗也损失了将近千人,总算将大营外的壕沟全部填平。
满达海所部精疲力竭的退下来之后,接替多尔衮指挥的阿巴泰立刻命令自己的两个儿子博和讬和博洛带领正蓝旗和镶白旗的五千士卒投入战斗。他很清楚。城南大营的明军士卒在这一连数天的进攻下,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只要再加一把劲,城南大营立刻便会陷落,为此,他不惜派上自己的两个儿子带领五千生力军来完成这最后一击,夺取头功。
阿巴泰的小心思多尔管全部都看在眼里,不过他并没有制止。阿巴泰不受皇太极的重用,内心极为失落,但他暴躁的脾气却使得这种状况愈加严重,多尔衮对他也没有什么好感,此人虽是一员猛将,但头脑委实太过简单,很容易便会被人利用,这种人只能驱使,不能重用。
反倒是他的三个儿子,却都是智勇兼备的后起之秀。尤其是他的幼子岳乐,小小年纪已经展现出优良的素质,只要用心栽培几年,迟早会是大清数一数二的名将。对于阿巴泰的三个儿子,多尔衮却是格外的看重,甚至认为他们三个将来的战绩必将超过多铎和阿济格两人,所以,对于他们三个,多尔衮是不遗余力的拉拢,因此对阿巴泰给儿子们的“铺垫”装作视而不见。
博和讬和博洛踩着无数的尸身嚎叫着杀上阵地,迎面便是一阵疾风暴雨的箭矢,但数量较之之前已经减少了许多。博和讬一面挥舞手中的圆盾格挡箭支,一面高呼:“明狗已经没有多少箭矢了,冲上去,城南大营便是我们的!”
博洛舞动着一支长柄的顺刀,身先士卒跃进了明军的大营,身后的士卒刀斧齐下,将大营前的拒马劈的粉碎,大队的清军如同开闸的洪水,涌进城南大营。
经过这多场的血战,朱平安身上的盔甲早已破损的不成样子,壕沟被填平,再无抵御清军的屏障,火器用尽,如今只能以血肉之躯阻挡清兵的攻势。
从昨天下午开始,朱平安便率领着陕军以及部下共计三千人依托大营连续打退了清军四次的进攻,歼灭大量敌军的同时,自己身边也只剩下这千余人,从凤阳带来的子弟兵只剩下了五百多人。
没有了火器的支援,明军的战斗力和清兵相比差了许多,要不是还有大营,恐怕这三千人早已在城下全军覆没了。多尔衮和阿巴泰唯恐朱平安诡计多端,偷偷藏下了什么火器备用,因此一直没有调遣大队骑兵对大营进行冲击,这也为朱平安争取到了不少的时间。
“最后关头终于到了!”朱平安念叨着这一句话,冲着身边的王金发和张二狗狠狠挥动手臂,两人一咬牙,点燃了最后两辆火箭车上的引线。
引线带着火花,欢快的燃烧,一连串四声的巨响,火箭弹激射而出,一头扎进了迎面扑来的大队清军中。
火焰四面喷射,无数的铁片和碎石在人群中飞射四散,清军的前锋部队瞬间被扫倒了一大片,但后面的却是悍不畏死,越过同伴的尸体,再度向前杀来。
博和讬的脸庞扎进了两枚铁片,但他浑然不觉。扔掉手中被打的如同马蜂窝一般的盾牌,顺手从背后摘下一口镔铁大刀,嘶嚎着迎上随后冲杀而来的明军,他的身后,博洛带领着精锐步卒紧随而上。
朱平安的火枪营士卒已经扔掉了没有了弹药的火枪,捡起长枪大刀冲进敌群。朱平安扯掉身上破烂不堪的盔甲,只穿着一身武官的箭衣便杀进清兵中,一个照面便砍翻了两名身材魁梧的清军刀手。
朱平安这些天数次亲自上阵,身边的百余名亲兵死伤殆尽,岳锦峰和仇泽便带领着秦军以及辽镇老卒紧紧卫护在周围。王金发和张二狗也在其中。
王金发虽然曾跟随一阵风王金勇南征北战。但何曾见过如此惨烈的战局,虽然心中怕得要命,但退无可退,只能跟在朱平安的身后。寸步不离。
成震的辅兵营早已投入战斗。李如靖此时也早已经忘了之前的打算。两名手下早已战死沙场,想要早早离开朱平安军中的想法也烟消云散。因为,这样的战斗让他忽然体会到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他这才发现,所谓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原来便是如此。战斗虽然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但却使他热血沸腾,虽死无悔!
李如靖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杀死了多少敌人,但他也能感觉到,今天,城南大营恐怕是守不住了,身边,一个个熟悉的同袍在前进的路上倒下,更多的人则义无反顾的冲上来,即使是如此,明军的身影还是越来越少,城内不断派出民军助战,但面对清军的优势兵力,还是难以为继。
一抬头,旁边的几名清兵正围着一个人劈砍,那人身上的衣服早已看不清原来的模样,只是头上一顶帽盔却是明军的样式,那人虽然悍勇,但好像是已经筋疲力尽,双臂挥动兵器的速度慢了许多。一个没留神,一名清军偷偷的转到他的后面,便是狠狠一刀砍向他的背脊。旁边的明军似乎看到这幅场景,不由得惊呼起来,但被清军缠住,谁也来不及施以援手。
李如靖来不及多想,随手抄起地上的一杆长枪,用尽全身的力气投掷出去。将那名清兵一枪贯胸。
那人砍翻了其余三名清兵,以刀杵地,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回头一看,李如靖这才发现,他原来是朱平安。
朱平安笑着点点头,“多谢了!”刚要说话,李如靖却是一个箭步跑过来,顺手将朱平安向旁边一拨,只听噗的一声,一支羽箭却是射在他的右胸上。
李如靖只感觉到胸前一阵剧痛,身子不由自主的便向后倒去,脑子中却是闪过一个奇怪的念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