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请想,自山海关一战以来,牛金星这叛贼与谁过往甚密,又是谁在山海关作战不利;又是谁在河北之战中匆忙撤退,使得谷英将军陷入重围、战死沙场;又是谁在京师之中大兴追赃助饷,搞得民不聊生、相继反叛;又是谁在延安府之战中丧师辱国;又是谁和牛金星一道矫诏逼走制将军李岩,使得陕西兵事溃败,无法挽回的!”

    孙庆的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笑容来,但身处阴影之中,却是无人能够看到。

    “娘娘请想,此人不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吗?”

    高皇后的心头一颤,众人却是恍然大悟。

    这么说来,此人倒的确是极为合适,只是,李自成能同意吗?能狠得下心来,壮士断臂吗?

    默不作声的众人将恳切的眼神再度投向高皇后,高皇后却是已经乱了方寸。

    思虑良久,还是没能拿出一个主意来,高皇后一狠心,站起身,“此事事关重大,本宫务必要回禀陛下,请陛下定夺。孙庆,安排一些住处,请诸位将军今日都在宫中暂且安歇,派遣可靠人等贴身侍奉,一切等陛下有了定夺再说!”(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九章 动手吧!() 
刘宗敏的心中现在充满了恨意。恨谁?恨清军、恨多尔衮、恨牛金星、恨李岩,还有一个,明明是最为痛恨的那一个,但偏偏却是没有勇气提起他的名字,甚至是连想一想都要在独处的时刻。

    自己明明是大顺朝的开国元勋,武将勋贵的第一人,到如今,却成了过街的老鼠,一班老兄弟已经形同陌路,其中的原因却是刘宗敏自己也说不清楚。一定是因为嫉妒,刘宗敏认定了这一点,读书人常说的“高处不胜寒”,以前总是不懂得是何含义,但现在,刘宗敏却是体味的异常深刻。

    还有李岩和牛金星,这两个人,一个是自己始终难以逾越的鸿沟,无论何时何地,这个人总是能抢去原本属于自己的风头和荣耀。另一个则是无耻的叛徒,因为他的背叛,原本能证明自己的陕西战事,便成了兵败如山倒。他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人怎么可以变得这么无耻!

    还有一个他不愿提及的人,那也是他心中最大的痛处。刘宗敏可以感觉得到,他们两人之间的嫌隙已经越来越大,甚至给自己一种无法弥补的错觉。起兵初识,自己曾经不止一次的救过他的性命,那人也曾经说过,“咱们两人是一条性命,今后打下的江山,你我一人一半,共享荣华!”

    可到了现在,那人对待自己的冷淡和不信任,刘宗敏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尤其是在李岩出走和陕西兵事溃败之后。这种感觉变得愈加的明显。

    这种充盈于胸的恨意,更让刘宗敏感到一种莫名的惧意,每天晚上。他都不得不召来几名姬妾围拢在自己的身边左右,甚至于,到了夜半时分,他都不敢阖眼睡觉,生怕自己睡着之后,一把利刃会无声无息的割断自己的咽喉。

    所以,现在的刘宗敏只能做两件事情。一件便是饮酒,不分白日黑夜的饮酒。只有美酒的麻醉才能让他安然入睡;另一件则是他自己的老本行——追赃助饷,只有看着那些贵族豪商在自己的刑具下凄惨的嚎叫,只有那如山一般的金银珠宝,才能让他找到一点安全的慰藉。

    就像是今天。这么长的时日以来,刘宗敏第一次感到了自己愉悦的情绪。其实在山陕的时候,李自成已经在宋献策等人的劝谏之下,停止了追赃助饷。虽然得到了士民官商的拥护,但在大顺军中,却是阻力不小。其中最大的反对者便是刘宗敏。

    在他看来,李自成的命令简直是开玩笑。顺军一不种田、二不经商,靠什么来豢养这么多的士卒,还不是追赃助饷。打压富户。将那些地主豪商当做宝贝一样供起来,他李自成简直是忘本,难道便忘了当年在陕西遭受的种种压榨、不公和屈辱了吗?

    所以。刘宗敏毫不理会中枢的命令,一直在彻彻底底的执行着追赃助饷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歇。甚至于,在京师中打造的数百副夹棍,他还时刻带在身边。

    白旺治理荆襄,宽以待民。轻徭薄赋,这让刘宗敏嗤之以鼻。一个小小的威武将军。这些年攻略湖广,立下一些功劳,竟然被人私下里称为襄阳王。这是刻意利用百姓的无知为自己博取名声,真真是小人一个。

    就像是今日里,刘宗敏大索全城,将十余名襄阳的富商抓到了自己的富商,连带着还有他们的子侄和女眷。不过是玩玩这些人的姬妾,上了一会儿夹棍,白旺竟然亲自带着人登门讨要,为此不惜跟刘宗敏当面顶撞,简直是反了天了!

    动员自己的几百亲卫,将白旺和他的随从赶出去之后,刘宗敏余怒未消,当即又将几个富商的女眷拉进自己的房中,狂发兽,欲之后,心满意足的走出来,便抱着酒坛大口饮酒,便欣赏自己的亲卫对那些富商和子弟用刑。

    口中是醇厚的美酒,耳中是那些豪商不似人声的惨叫,这让刘宗敏痛快非常。不多时,便已酩酊大醉。

    恍惚中,耳边似乎隐隐约约的听到一些呐喊声、兵器的撞击声,借着便是有人用力的摇晃自己的臂膀,竟然夹杂了一些哭声,“将军、将军,您快醒醒啊!”

    刘宗敏努力的睁开双眼,听着这些嘈杂的声音却是怒从心头起,抓起一只酒坛远远的扔了出去,酒坛正落在院落的大门处,碎片四溅,飞溅的酒液却是溅了刚刚闯进门来的一群人中为首的一身蟒袍的宦官身上。

    刘宗敏的亲卫慌慌张张的退到他的身侧,却是不少人已经带了伤痕,大门外边,陈尸遍地,那名宦官带着数百名金甲的御林军士卒昂然进入院内。

    直到这时,刘宗敏才恢复了一些神智,勉强抬起头看看,总算是看清了眼前宦官的模样,不由得笑了起来,“你不是陛下身边的阉奴吗?好像是叫……,是叫……!”

    “奴婢孙庆,见过权将军!”孙庆一笑,冲着刘宗敏点点头,算是见礼。

    刘宗敏呼出一口浓重的酒气,看看四下里的情形,不由得冷笑一声,“阉奴,想造反不成,竟然敢打伤本将军的手下!”

    “将军勿恼。”孙庆面色平静,“奴婢今日来,是传旨的,不想却遇到贵部属在此耀武扬威,却是不让奴婢打扰将军休憩,奴婢也不敢耽搁了陛下吩咐的差使,因此这才越门而入。”

    亲卫打来井水,刘宗敏擦了一把脸,脑子总算清醒起来,本能的便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对着身旁的心腹使了个眼色,用意便是要他去召集自己麾下的兵马,以备不测。

    孙庆却是笑着摇摇头,随意的挥挥手,御林亲军便将十几个五花大绑的汉子推到了前边,这些人被绑缚的结结实实,口中还塞上了核桃,看到刘宗敏,一个个顿时挣扎起来,口中支支吾吾。

    这十余人却都是刘宗敏麾下的心腹将领,一看到这些人,刘宗敏的心中顿时咯噔一下,后背顷刻间便是一层冷汗。

    “敢问权将军,是要找这些个人吗?”孙庆笑吟吟的问道。刘宗敏一时之间哑口无言。

    孙庆举起一只手来,“查此一干人等,罔顾皇命,压榨良民,草菅人命,陛下有旨意,着即刻斩杀!”

    手轻轻的落下,但十余把钢刀却是同时挥起,迎着正午刺眼的阳光,照的人双眼一阵晕眩。

    刀光闪过之后,十余枚首级乱七八糟的滚了一地,明明是盛夏正午的燥热天气,却平白使人感到彻骨的寒意。

    孙庆的笑容不减,“好了好了,杂事处理已毕,权将军,咱们现在可以宣旨了吗?”

    刘宗敏的酒意早已被满地的鲜血和十余颗首级惊吓的无影无踪,喉头耸动数下,竟是呆立在当场。

    孙庆却是没理会他,自顾自的取出圣旨展开,朗声念到:“查中军都督府权将军刘宗敏,辜负圣恩,居心叵测……!”

    刘宗敏的脑袋里一片空白,耳中只是听到了孙庆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其罪一,违抗圣旨,执意追赃助饷,致使民不聊生;其罪二,陷害忠良,致使忠臣蒙冤;其罪三,指挥不利、丧师辱国;其罪四,强抢民女……!”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孙庆总算将这包含了数十条罪过的圣旨念完,刘宗敏却也是像一滩烂泥一般倒在了椅子上。

    孙庆抬起头看看刘宗敏,嘴角的笑容刹那间消失不见,陡然间提高了声调。“刘宗敏犯下大罪数十桩,竟然不思悔改,竟变本加厉,着御林亲军捉拿归案,押入刑部大牢待审!”

    刘宗敏却在此时忽然暴起,“娘的,满嘴胡言!老子和闯王起兵打天下时,你们这些个人还没出娘胎呢!到了今日,竟然敢假传圣旨,陷害你家将军我!”

    孙庆慢悠悠的举起一块令牌,“将军认得这块令牌吗?”

    刘宗敏呆若木鸡,这块令牌是生铁打造,工艺粗糙无比,但正中却是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闯”字。这块令牌旁人或许不晓得,但刘宗敏却是印象深刻。

    崇祯九年,闯王高迎祥被孙传庭生擒,押赴京师凌迟处死,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却是侥幸逃脱。在刘宗敏的倡议下,众人推举李自成为新一任闯王,也由此揭开了他纵横天下的序幕。

    当时为躲避官军追捕,李自成、刘宗敏等人隐匿山林,刘宗敏特意亲自烧火生炉,打造了这一块“闯”字令牌,作为李自成号令义军的凭证。经年之后,虽然令牌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李自成却是一直带在身边,贴身保管。

    如今,这块令牌竟然成了李自成捉拿刘宗敏的催命符,让刘宗敏如何不又惊又怒。

    “哈哈哈!”刘宗敏怒极反笑,“李自成,我刘宗敏为你戎马一生,抛家舍业,到了最后竟然换来这么一个结果!”

    孙庆不耐烦的摇摇头,“身为臣子,天子有命,怎敢不遵!再说,你一个将死之人,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废话!”

    孙庆回身看看身后的一众御林亲军,“怎么着?还等着权将军安排饭食吗?这天色也不早了,赶紧地动手吧!速速剿杀干净,咱家还等着回宫向陛下覆旨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章 最后的出路() 
盛夏的天气,唯有苍蝇是最令人讨厌的,院内的喊杀声渐渐停歇,不知不觉间,血腥的气息和满地的殷红却是引来成堆盘旋的苍蝇。

    随着身边最后一名亲卫倒下,刘宗敏的双腿也被御林亲军士卒的钢刀砍中,魁梧的身体轰然倒下,借着便是好几名壮汉将其按倒在地,径直跪在了地上。

    庞大的身躯依然挣扎不止,但现在看来却是那么的无力和徒劳,刘宗敏的一双环眼死死的盯着孙庆,嘴唇已经被咬出血来。

    孙庆皱着眉头,点着脚尖,尽力避开地上流淌的鲜血和横卧的尸身,带着一点惋惜说道:“啧啧啧啧,何必呢,非要死这么多人,权将军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呸”刘宗敏一口带血的浓痰喷出,孙庆却是早有防备,轻轻闪身避过。

    “李自成,老子做鬼也不放过你!”刘宗敏不断嘶吼道。

    孙庆摇摇头,右手一张,一柄脱鞘的青锋宝剑随即被身边的手下放至他的手上。

    孙庆一弯腰,贴近刘宗敏的耳边。“奸贼,你也有今日!”

    刘宗敏一愣。

    “也让你死得明白,咱家之前便是提督东厂的张云汉督公麾下的档头。当日京师失陷,宫城内外死在你手中的人不可计数,上天有眼,竟然让你落在咱家的手中。呵呵,再告诉你一件事情,杀你的主意。是咱家向李自成提出来的,他已经走投无路了,只能用你的首级换取张献忠和罗汝才的援兵。所以。到了阴曹地府,别怨恨我,是李自成要你死!”

    “死”字刚刚出口,孙庆一拧身,手中的长剑打了个旋,剑锋已经悄无声息的划过刘宗敏的咽喉。

    孙庆的话让刘宗敏惊诧不已,直到咽喉被孙庆的长剑划开一个口子。鲜血激喷而出的时候,他的脸上依然保持着不可置信的表情。

    转身之间。刘宗敏轰然倒地,孙庆的身躯却是优美的画了一个弧线,站定之后,随手将沾染了鲜血的宝剑扔给身边的亲军。冷冷说道:“砍下首级,用石灰湮了,装入匣子,送进宫去,请陛下审验!”

    偌大的银安殿中门窗紧闭,只有透过窗棂的阳光,才让整个大殿之中有了些许的光亮。李自成用颤抖的手缓缓打开面前的木匣,刘宗敏死不瞑目的头颅赫然呈现在眼前。

    忽然之间,李自成恐惧的将木匣紧紧合上。呆立了片刻之后,却将木匣紧紧的抱在怀中放声痛哭。

    孙庆静静的站在一旁,悄然无声。

    ……

    刘宗敏的死在大顺军中并没有引起多少的波澜。刘宗敏的跋扈、专权和嫉贤妒能已经在顺军内部臭名昭著。甚至于连田见秀、袁宗第等老营的将领都对其颇有微词。他落到如今这个下场,很多人竟然是额手相庆。

    李自成的罪己诏也如期而至,但如同刘宗敏的死一样,在顺军中却是根本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事实上,大顺军内部的人心已经散了,再想聚拢起来。同仇敌忾,早已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了。

    更何况。李自成将全部的过错都推到了刘宗敏的身上,这一点也是让很多人极为不满的。大顺朝从当初的纵横天下、所向披靡,到现在的一蹶不振,被清军追着屁股打,这样的结果难道是刘宗敏一个人能够承担起来的吗?

    李自成的使者也在同一时间带着他的诏旨奔赴四川和永州。但张献忠和罗汝才还没有消息传来,郑芝龙的大军已经兵分两路,开始想都承天府和岳州府发动了猛攻。

    郑芝龙大军分为两部,一部为其弟郑芝豹,副将萧拱辰,领军走咸宁、崇阳一线,直扑岳州府;另一路则由郑芝龙统帅主力,避开枣阳、桐柏的白旺所部,攻击都承天府。

    这样的部署,也是为了避免陷入到白旺和河南刘汝奎两部的夹击之中。驻守汉川一线的则是顺军的刘体纯、党守素、蔺养成等部,他们刚刚经历了山陕之战,士气低落、兵马疲惫且建制混乱,加上当地地形,河道纵横,有利于郑家水师行动,因此,郑家大军一路势如破竹。

    与此同时,按照与郑芝龙的约定,陕西的清军多铎一部也趁机向勋阳府进逼,当地的贺锦所部节节抵抗。一时之间,整个湖广大顺军控制的疆域四面受敌,风声鹤唳。

    “张献忠、罗汝才的兵马呢?不是说了要起兵增援的吗,为何到如今都没有见一兵一卒!”暴怒的李自成径直掀翻了面前的御案。

    众将却是面面相觑。郑芝龙的三十万大军如同泰山压顶一般攻击而来,如今的局势却是让顺军也为之心惊肉跳。谁也没有想到,郑芝龙居然投入了这么多的本钱,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倾巢而出,看样子不将顺军连根拔起他是绝对不肯善罢甘休的。

    相比较而言,如今的顺军却早已今非昔比,还没接敌,已经有大批的士卒投降逃散,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景陵、潜江相继失守,通往襄阳府的大门洞开。

    这样的局面下,张献忠和罗汝才还会派出援兵前来参战吗?

    君臣束手无策之际,张献忠的使者谋士潘独鳌却是姗姗来迟。但他却没有带来想象中的一兵一卒。

    “回禀闯王!”潘独鳌一开口,就让李自成和他麾下的众将便是一皱眉头。大顺朝已经建立,虽然不过一年,但李自成的永昌天子却是已经做了两年之久,潘独鳌居然还以“闯王”相称,分明是未将如今的大顺朝放在眼里,言下之意便是将大顺与大西朝廷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

    “大西王本来已经准备发兵十万救援湖广,但清军满达海一部却是在紫阳一线蠢蠢欲动。另有前明的保靖州宣慰司的兵马活动频频,因此,为保蜀中,大西王只得暂时按兵不动!”

    “不来了?张敬轩不来了吗?”李自成颓然问道。

    “不只是我大西军一家!”潘独鳌偷眼看看李自成的表情神色,心中却是拿定了主意。“威德将军一路,恐怕也难以出兵了!”

    “什么?”李自成大惊失色。虽然心中对张献忠和罗汝才两人恨之入骨,但骤然间听到两人不发援兵的消息,李自成还是变了脸色。

    这两家的兵马不到,仅凭大顺军独自面对清军和郑芝龙大军,如何能够坚守,这湖广已经是李自成最后的一块地盘,河南虽然还有刘汝奎和刘洪起,但河南却是各自为王,朱平安的部下和李岩都在那里驻扎,李自成怎么敢进入河南暂避风头。

    湖广沦陷,李自成还能到哪里去避难?

    看到李自成的窘迫的惊恐,潘独鳌的心中却是畅快非凡,来之前,他和张献忠计议已定,如今李自成已经是山穷水尽,但他麾下的兵马却着实令人眼馋。李自成无路可走,那张献忠便给他一条出路,料想他已经别无选择,只能按照张献忠的安排乖乖上路。

    “闯王勿忧!”潘独鳌特意停顿了片刻,等到李自成焦急万分的时候这才开口,“如今明清两路大军夹击,闯王与我大西同属义军血脉,都处在重压之下。为今之计,只有两家合兵一处,才能共抗外敌!”

    潘独鳌的声音越来越大,腰板挺得也越来越直。

    “大西王建议闯王不妨统帅兵马向四川一线退却,暂避敌军锋芒,我大西可让出大宁、大昌、奉节一线供闯王大军驻扎,暂时休整。蜀中道路难行,山高林密,易守难攻,贵我两军一旦合兵,无论是大明或是大清都将束手无策。之后,我军才可休养生息,等到兵强马壮之日,再杀出蜀中,共图大业!”

    潘独鳌的侃侃而谈,让李自成和麾下众将再度陷入到沉默之中。过了良久,李自成这才点点头,“大西王的美意朕了解了,便请先生先去驿馆歇息,容我等君臣商议之后,再作打算!”

    潘独鳌却是得意洋洋,料想李自成君臣已是走投无路,除了入川别无选择,当下便告退出门。

    潘独鳌走之后,高一功连忙劝谏,“陛下,千万不可入蜀啊……!”

    李自成叹息一声,“朕何尝不知啊!张敬轩这是落井下石啊!他在四川经营多年,怎么如果按照他的安排,到了蜀地之后,一应给养事宜全都要看他的脸色,要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