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统天下-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物真有如此厉害,可敌千军万马否?”

    对于卢逊的好奇,邓艾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只得摆手道:

    “还是将军亲眼见过才好平定,此物能让敌方大军胆寒,不过伤人太甚,有伤天和啊!”

    见到邓艾不肯说清楚,卢逊也就没再逼问。

    因为他也想到了一个问题,邓艾也是被此物给废了数万大军,才拱手而降的。

    此时再说,无异于在其伤口上撒盐,颇不厚道,所以他也是歉意一笑,拱手道:

    “老弟无意冒犯将军,还请将军勿怪!”

    同时内心也打定主意,定要在鹊尾坡试试此物威力,反正此次北伐陛下拿出了近十万箭羽,他这次也得到了三千火箭。

    第二天,携着胜利威势的卢逊带领大军高歌猛进,直接进逼鹊尾坡前,看着那个建立在陡坡中缓地带的营寨。

    似乎是专门为了对付传说中的火箭,居然在营寨外面五十步内,全部设置了燐嫉拒马等物,而且营寨高三丈,上面堆满了擂石滚木,只要汉军一靠近,就会被这些东西打得落花流水。

    “将军,貌似此处领兵之人见识不弱,这都是为了对付咱们火箭和弩弓的,这怎么办呀?”

    说话的是姜剑,他奉命和高远领一部血刃战士过来,就是为了应对这易守难攻的营寨。

    卢逊手搭凉棚四面看了看,对后面的高远问道:

    “可知这营寨后面有水源否,或者有什么小路没有?”

    来之前,高远就派出了不少血刃战士了解鹊尾坡的情况,为的就是现在能作参考。

    “启禀将军,此营寨立于半坡,整个鹊尾坡形似鹊尾翘立,山泉是有的,但是另一面是近乎笔直的悬崖,根本上不得,而且,想必有路也被其防住了。”

    听到这话,卢逊也不禁眉头一皱。

    他第一次独立领兵来攻鹊尾坡,还是在邓艾拿下卢浮之后,这让他压力颇大。

    要知道,此时邓艾已经带着卢浮的降军,还有卢逊这里分出的两千兵马,共计一万两千,朝新野成进发了。

    他虽然知道邓艾不可能轻易拿下新野,毕竟这是魏国晋国,在刘备当初建立的新野城上面经营了数十年,现在可谓是城高兵众,粮草充足,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缩在南阳的杨骏得知卢浮战败投降之后,吓得没了半点头绪,赶紧去找司马亮商量。

    司马亮对杨骏这种靠裙带关系起来的人非常不感冒(似乎他忘记了自己也是靠这样的身份起来的),对杨骏也是很不客气。

    “杨司马,汝好歹也是一朝司马,怎会如此不堪,躲在这里就算了,居然还空着数万大军不用,任由蜀军攻城夺地,那本官是不是也可以参汝一本,求陛下治汝一个渎职畏敌之罪?”

    听到这话,杨骏又是一惊,要知道他之前一直跟贾充不对付,司马亮跟贾充走得近,两人关系也不怎样。

    后来杨骏奉命南征,非但没有保住襄阳樊城,更是躲在南阳不出,早就让司马昭和司马炎失望了。

    虽然司马炎初登帝位,并没有动杨骏这个败军之将,那是希望杨骏能当好南面屏障,若是杨骏再败,那他就真的会死无全尸了。

    “司马大人,您知道吾不通兵事,而您可是征战多年的智勇干将,吾不能比,只希望您看在同为大晋效力的份上,帮帮吾吧!”

    杨骏如此低声下气,那是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势了,尤其是新帝偏宠贾充,现在自己不努力的话,贾充不介意将他送上路。

    “哼!如今新野不过是失去一营垒,当知最坚固的鹊尾坡营寨和新野城都不是那么好拿下的,所以无需着急。”

    司马亮说了这么多,杨骏算是听明白了,不就是说失去毫厘,不必在乎。

    心里嘀咕道:那是,有有贾充在朝斡旋,现在老夫没有半点根基,汝不急,老夫却是很急啊。

    不过他也从其话语中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蜀汉现在把进攻目标放在了新野城,暂时南阳相安无事。

    “新野西南二面空悬,北面有鹊尾坡,东面不足百里就是豫州”治所汝南,正是羊祜的辖地,何不让其出手帮忙?”

    打定主意,杨骏也感觉事情不那么棘手了,拜别了司马亮就回到太守府,下令道:

    “令安乐守军前进二十里下寨,威逼进犯鹊尾坡的蜀军,同时去向羊祜求救兵,让其奔赴新野救急。”

    消息传下去了,杨骏又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这里包括司马亮的援军共计六万,而且大将也是近二十员。

    相反,据消息来报,此次黄崇大军才六万,此次分兵新野就近两万,而且手下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

    所以,杨骏突然又想成绩南下跟鄧城的大军对垒一次,而且他的胜率应该很高。

    虽然他听说汉军手中的火箭天雷很厉害,但是他还是觉得是夸大了的,天下怎么可能出现这种近乎神技的东西?

    不得不说,他的思维还停留在兵多将广的时代,兵器之利不过是辅助,太过专注,反而变成了奇淫巧技。

    想到此处,他心里怦然一动,急忙对外面侯立着的亲卫道:

    “传令各军将士,还有司马大将军,帐内议事!”

    与此同时,刘胤和姜维也已经准备好了几千兵马,即将开始他们这次行动。

    “丞相放心,末将省得此中重要,这些物件末将一件也不会丢,保证拖也会拖回来!”

    刘胤骑在马上,马鞍给了他固定,马镫让其感觉愈发稳定,心里对刘谌的崇敬越深。

    免得姜维的再三叮嘱,他耐心地回答,然后挥鞭道:

    “儿郎们,此次出行,定要让天下惊侧!”

    “杀杀杀!”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劫掠百姓() 
炎热逐渐笼罩住整个中原大地,泼洒的炽热阳光,枯萎了青草禾苗,干裂了河床。

    一片焦黄和灰白,成了人间最明显的点缀。

    显然,中原已经陷入了干旱之年。

    轰隆隆,轰隆隆……

    在已经没了人迹的道路上,一队骑兵轰隆而至,大地的震颤传出很远,如雷的声响在山中回荡。

    往近一看,发现居然是无数汉军羌胡骑兵,皆是一人三马,正处在高速奔袭之中。

    “将军,前面还有五十里便是斜谷关所在,是否歇息一下再赶路?”

    一个羌胡装扮的人,说的却是汉话,对居中一个穿着铁甲的白面男子奏道。

    刘胤看了看后面的军队,见大家虽然有些气喘,但是由于有马具之优,更是有一人三马,所以尚能坚持。

    “再前进十里,在山野中扎营休息,明日黎明近到函谷关下,本将军要给守将一个惊喜!”

    “是!”

    虽然他们从早上出发,已经奔袭了八十里,但是由于马匹全是羌胡大马,而且一路上不停,只是轮流前行,有马具辅助,大家还能坚持。

    如此一支五千的骑兵,一万五千骑呼啸而过,按理说路边的城镇村子应该有所耳闻才对。

    奈何他们速度太快,想必报信的斥候都还没追上来。

    次日一早,刘胤大军就近抵函谷关下。

    斜谷关地处斜谷与骆谷交接,毗邻陈仓山,位在散关以东百三十里处,乃是遏制汉军从汉中北出雍州平原的重要关隘。

    自从姜维占据散关陈仓之后,就对斜谷关虎视眈眈,所以晋军也加强了对斜谷关的防御。

    非但从扶风调遣来三千守兵,还从河洛地区调集五千兵马,使得斜谷关的兵众超过了一万五千。

    本来斜谷关就高八丈,素有天下雄关之称,现在又有重兵把守,还派了朝中大将周旨镇守,可谓是虎据龙盘,攻取十分困难。

    周旨素来以计谋著称,号称‘一计可敌万军’,有他和一万五千兵马,不仅是长安的胡奋,洛都的司马炎也没有再担忧此处遭兵锋。

    “将士们,斜谷关就在前方,一会大家的任务就是在马上奔袭射出五箭,可听见否?”

    “听见了!”

    距离斜谷关尚有一里地,远远的便看见那个高大的虚影,盘踞在两山之间,如同虎王卧立,十分威武。

    “冲锋,!”

    “驾!”

    下达冲锋命令后,所有人加速朝前面冲去。

    清晨,人总是昏昏欲睡的,尤其对站岗这种丝毫不能移动的任务来说,兵士更加困倦,靠在墙柱上迷糊。

    “队长,快看,那是什么?”

    一个人突然被颤抖的柱子惊醒,看见无数黑影卷席着烟尘,他赶紧拍醒旁边的队长,焦急道。

    “什么事,别一惊一乍的,这里哪里来的什么,睡觉!”

    队长似乎昨晚没睡好,恐怕是玩乐太久,导致他精神萎靡,听到那人的话非但没有睁眼,而是嘟哝几句,然后转了个身。

    “队长,您看,真的,敌军来了!”

    “什么,在哪里?”

    听到敌军二字,队长突然惊醒,急忙扶正头盔向前看去。

    嗖!

    噗!

    “队长快看,那是羌胡人,敌袭呀!”

    那士兵一边盯着那逐渐靠近关门的骑兵,一边摇晃旁边的队长。

    啪!

    突然,那队长就那样仰身倒下了,那士兵转身一看,却发现一支箭矢正插在其眉心,鲜血流入眼眶,瞪大的眼珠被染红,十分吓人。

    “啊……额……”

    士兵还没惊叫出声,突然感觉颈部一疼,抬手拔了拔那不住颤抖的箭羽,也是仰身倒了下去。

    “敌袭,兄弟们,快发警报!”

    当,当,当……

    “敌袭!”

    顿时城上乱做一团,无数人被飞上来的箭矢射中,更多人一边叫喊,一边委身多进城垛背后。

    这样,所有人都陷入了恐慌,一时难以对城下行成有效的反击。

    “将士们,快射,不要顾忌他们!”

    虽然有零星的箭矢射下,但是刘胤带着将士们在这百米关前来回仰射,弩弓皆是小型的元戎弩,连续飞出数箭,所以晋兵都被压制住,不敢露头。

    周旨正在府中,听到消息赶紧聚敛兵马,朝城上杀来。

    “敌兵在何处,快抵挡住他们!”

    周旨冲上来,才发现所有人都缩在城墙内,顿时肝火大冒,挥刀砍了一人吼道:

    “快起来,懦夫,这是在关上!”

    “快,快挡住他们!”

    顿时,很多什长伍长开始催赶手下上前射箭回击。

    周旨借着旁边一隐蔽的位置朝下看,发现城下的全是羌胡骑兵,那雄壮的胡马让他垂涎不已。

    这一细数,他顿时就怒了因为城下居然只有两千骑兵,虽然弩弓射出的箭无数,也无法掩盖这仅两千的敌军。

    见到城上援军骤曾,刘胤打了个呼哨,一个士兵高声喊道:

    “晋人都是缩头乌龟,只会躲在城墙内瑟瑟发抖,走,去找小县城去,马上巴卡尔将军队长就会率大军进攻长安,走,去打草谷!”

    “走,去攻小县城!”

    听到这些人用羌胡语说着话,周旨眉头一皱,同时看到这些人狂射许久就轰然而退,自己这边死了不下百人,顿时面黑如墨。

    “将军,他们是北面下来的羌胡大军吗?要不要赶紧发出消息去求救?”

    面对偏将的问话,周旨没有立马回答,他总觉得此中颇有疑点,虽然从懂胡话的人那里得到消息,还是没有立刻下令。

    撤回的骑兵也不停下,转身朝刚刚路过的一个村子冲去。

    见到那个似乎没有得到半点风声的存在,刘胤嘴角一挑,开口道:

    “冲进去,抢钱抢粮!”

    “抢!”

    对于做贼,每个人都有一种莫名的炽热,呼喊着,朝那村子冲了进去。

    顿时,惊慌声,怒骂声,兵器交接的声音,纷纷响起……

    刘胤等人一直没出声,而是那些说胡话的人一直用听不懂的腔调高声吼道,显然也不是什么好的。

    一日内,斜谷关周围有四周村子,一个城镇遭袭,羌胡大军冲入其中,抢走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驽马。

    不过他们并没有杀人,只是个别反抗剧烈的,才被杀死。

    当天下午,周旨便接到了无数斥候传来的消息,尤其是听说有人员伤亡后,立马坐不住了。

    “他们现在往何处去了?”

    听到周旨这样问,那个惊慌的斥候急忙道:

    “他们带着很多东西,朝北面去了!”

    “他们有多少人?”

    “两千多人的样子,由于带了很多东西,走得很慢。”

    斥候这样的回答,周旨并没有很欣喜,而是皱眉思考着什么。

    “将军,现在斜谷关是您做主,这些百姓都是您的治下,若是他们告到朝廷,说您眼看两千胡人劫掠村镇,却无动于衷,到时恐怕很不妙啊!”

    副将就是原斜谷关守将,现在充任周旨的副将,对于自己治下的百姓遭此打劫,心里忧心不已。

    若是此事捅到朝堂那里,周旨会不会死他不清楚,但他自己一定是活不了的。

    这也是他焦虑的原因。

    周旨犹豫了许久,睁眼吩咐道:

    “陈长,本将命汝领五千兵马去追击胡兵,可有问题?”

    副将名陈长,闻言顿时一喜,连忙振声领命,赶紧奔了出去。

    而周旨眉头一直没有松动,看着陈长远去,他的忧虑,愈发重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个不留() 
在斜谷关北面,一队骑兵迤逦而行。

    此对人马,正是刘胤领来的五千骑兵中的两千

    他们一改之前的来去如风,此时走得非常的慢,比老牛快不了多少。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看那一个个马匹上的大包小包的东西,还有马匹周围跟着的无数黄牛羊群,就可以理解了。

    “将军,您觉得他们会上钩吗,俺都觉得这有点假!”

    一旁的亲卫对刘胤开口道,显然,他也觉得此时的情况很不对。

    刘胤摇了摇头,微笑道:

    “如只是想当然地觉得,但是汝忘记了,如今晋国风雨飘摇,很多郡县已经渐渐脱离了晋朝的控制,比如在北地周围,就有不下三支羌胡军起兵抗拒晋朝的统治了。”

    今年天干大旱,加上晋朝连年征战,赋税一加再加,许多地方都爆发了动乱,而以晋朝控制薄弱的凉州与雍州交界,以羌胡居多的县城居多。

    这个问题晋朝也有所耳闻,小规模暴动还能凭借县兵去镇压,但是有些地方县兵本来就是当地人,所以只要暴乱一起,县令和一些掌权的就被清洗,行政处于瘫痪状态。

    刘胤出来之前,刘谌就是有这方面的考虑,所以他们这次是打算将这黑锅嫁祸给本就无恶不作的胡蛮。

    他们这速度很慢,甚至还没有步兵追击的速度快。

    果然,一个时辰后,陈长就带领了五千追兵赶了上来。

    “快,他们被那些东西挡住了,快,虽本将军杀过去,灭尽贼寇!”

    “杀!”

    见到这些胡人,晋军也是怒了,顾不得气喘吁吁,叫喊着朝那臃肿的队伍冲去。

    见到陈长只领了五千人来,刘胤心里微微一叹,然后便振作了起来,举兵喊道:

    “全军听令,包围晋军,一个不留!”

    “包围晋军,一个不留!”

    轰然的叫喊飞出,似乎又变成的汉话,奔跑在前的陈长顿时一惊,急忙勒马看向四周,以为真的中计了。

    “中计了?”

    无数晋军正打算扑上去,但是听到这叫喊,再加上陈长也停了下来,一个个也停了下来,惊疑地看着四周,很是茫然。

    见到晋军的迟疑,刘胤更加高兴,舍弃那无数牛羊驽马,就朝晋军包围过来,口中依旧叫喊不停。

    “包围晋军,一个不留!”

    见到这些说着汉语的胡人,陈长楞了,而旁边的参军也是惊疑不定,警惕地看了一眼四周,上前道:

    “将军,要不咱们撤吧,这就是汉军的计谋,咱们现在撤还来得及。”

    听到这话,陈长反而像是下定了主意,对旁边的参军骂道:

    “未战先怯,此非为将者所为,汝再胡言,小心本将军法从事!”

    “全军听令,冲!”

    听到陈长的命令,看到对面轰隆而来的敌军,所有将士只得闷头向前冲。

    “杀呀,一个不留!”

    “一个不留!”

    突然,从陈长后面传来一阵喊叫,陈长闻声回头,发现背后不知何时出现了一支千多人的骑兵从背后围拢了过来。

    “不好将军,咱们真的被包围了!”

    参军这下也顾不得什么军法了,连忙尖声喊到。

    听到这话,许多将士也是向后看去,发现果然有一队骑兵喊杀过来了。

    这一回头,整个队形就乱了,无数人推搡拥挤在一起,一些人还被撞倒,然后后面的人从其身上踏过,骨头断裂的声音响个不停。

    见此,陈长看了看眼前的两千骑兵,一咬牙,指着另外一边的空隙到:

    “先杀出去,不能让对方骑兵把咱们的队形打乱了!”

    顿时,所有人又转向朝那空隙冲去。

    如此一来,非但所有将士的士气大减,队伍的协调性也减低了不少,更别说那些被踩死的将士的悲催。

    “杀呀,包围晋军,一个不留!”

    正当他们朝那空隙冲去时,山头那边冲去一队埋伏的敌军,看不清人数,但是气势也不弱。

    “什么,这边也有敌兵?”

    陈长惊恐了,他现在才相信,自己真的是被包饺子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心生悲切。

    “将士们,他们人不多,想活的给本将冲啊!”

    没办法,陈长只有领着人马继续向前冲,准备从薄弱处冲过去。

    “全军听令,环形骑射,拦截晋军!”

    听到命令,所有骑兵开始运动起来,在外围行成一个大的包围圈,抬起手中的弩弓,朝中间的晋军绞杀而去。

    嗖,嗖,嗖,嗖……

    顿时,弓弦和箭矢破空的声音响起,却成了晋军眼中的死亡之音。

    陈长或许不知道何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但是后面的将士已经力竭,奔跑都有些踉跄,他还是看在眼中的。

    没办法,他只好举起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