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统天下-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令叶星辰,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贫家子弟,站在城楼上焦急地扫视城外的大道,不时来回走动,当看到自己的部队回来,顿时悬着的心逐渐回落,急忙让守城的兵士放下吊桥。

    开始见的晋兵狂奔,只觉得有些不对,但是当发现出城追击的兵士少了近两千,顿时发现了问题所在。

    再看到后面烟尘中旌旗林立,在风中翻腾,却是熟知的吴军的,顿时面色一白,也顾不得这许多,连忙吼道:

    “起吊桥,关城门,快!”

    但是此时仍有千余兵士未能进城,在门口与阻拦的将士挤成一团,当阻拦的人听到一些吼叫,那慢慢关上的门也就逐渐被挤开。

    “狗娃,汝这猪彘不如的东西,俺可是汝哥,快放俺进去!”

    “铁柱,咱俩光屁股玩到大,俺死了,汝怎么向俺娘交代!”

    县令也发现这情况,虽急得跳脚,却无可奈何,只得在那里高声大吼,最后怒得拔出腰间的刀,砍倒犹豫而不听号令的兵士,亲自动手转动吊桥的操纵杆。

    可是吊桥不轻,非县令个人力量可以启动,而且一旁一个兵士眼见自己的亲人就要被拦在吊桥之外,不禁凶狠地看向县令,手中的长枪也是突然刺出。

    “噗嗤……”

    没有丝毫注意的县令就此死在自己属下的手里,他看了看踏马过吊桥的陆抗,眼中闪过一丝遗憾,才软软倒下。

    “司马逆贼,吾欲改邪归正,反了!”

    兵士也不傻,发现周围不少人对他露出血芒,顿时浑身一颤,急忙吼道。

    这一声大吼吸引了许多城上将士的注意力,当他们发现吴军已经突入城门,才不得不丢下手中兵器,一些打算负隅顽抗的人也不愿对昔日同袍下手,急忙转身下去迎战吴军。

    但是此时的晋军又如何是吴军的对手,陆抗率领全军四下攻掠,将所有胆敢反抗的敌兵斩杀,最后参军领着两百残兵从北门退出,望六安而去。

    当陆抗踏入那颇为威严的守将府,也就宣告了巢县的陷落,这也算是他们北伐夺下的第一座城,也是标志着东吴真正的北上之路就此开始!

    清查府库,粮草器械的陆抗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一边派人往回走向中军,也就是此次北伐的督军陆凯禀报,一边也派遣兵士和斥候大队北上追杀残兵,也是谨防北援晋军的到来。

    当巢县的陷落传入洛都,这个安静得有些压抑的大都市时,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本已病入膏肓的司马昭更是吐血三升。

    “陛下,此时四下皆敌,兵力分散,将军杜预又在长安,却当如何?”

    ……

    听说明天有什么推荐,虽然我看不到,还是好期待,谢谢主编大大!

第八十六章 齐王东出() 
说话的是录尚书事,司马亮,同时也是司马懿第四子,算起来,还是晋帝司马昭的兄弟。

    听到司马亮的话,大家都一脸异色地看着他,司马昭刚喷出一口血,感觉舒坦了许多,想了一下,对着文臣首位的贾充问道:

    “公闾,汝以为当如何?”

    看得出来,司马昭对贾充很是信重,开口就问贾充,贾充深谙为臣之道,一脸谦恭地道:

    “回禀陛下,想吾大晋文武齐备,臣以为当兴兵建武,然人各有计,当听听其他大臣的看法。”

    说话的同时,他的眼睛也向后面的裴秀,石苞等人看去,这话让这帮表面上温文儒雅,内里桀骜不驯之辈神色多少缓和了些。

    闻言,司马昭也看向裴秀,何曾,荀勖,张华等人,发现这些人个个智眉星目,皆是运筹帷幄,成竹在胸的淡然镇定。

    看到自己朝堂人才济济,司马昭也不禁自豪起来,这些人虽大多是曹魏遗臣,但大多都是他提拔起来的,忠诚和才干毋庸置疑。

    “诸位爱卿以为,公闾之议如何?”

    虽然实在问计,但是谁都看出了司马昭也是赞同征兵的,所以都缄口不言,而坐在第四排中的一个三旬男子却起身奏道:

    “陛下,微臣认为,征兵之议,殊为不妥!”

    见到这人起身,司马昭还颇为不虞,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以刚直著称,时任中书令的张华,顿时收束情绪,认真问道:

    “茂先有言,但说无妨!”

    得到司马昭的肯定的张华面色不改,依旧拱手道:

    “启奏陛下,逆贼钟会伐蜀,兴兵逾二十万,粮草器械无算,国库储粮不丰,百姓收获无几,是以征兵无粮,着实无法!”

    张华的话说得很直,站的角度也是以民为本,让司马昭无言以对,贾充眼见自己的谋划要破产,眼中闪过一丝阴厉,连忙出言道:

    “陛下,此时不同往日,乃是兵戈战伐之秋,当以战时虑事,是以征缴粮草当以战时为准,提高一成即可!”

    晋国承袭魏国大部土地,占据的是中原沃土,不算蜀汉的益州,吴国的交州和扬州,荆州南,再除去残魏占据的凉州和公孙氏据有的幽州,算上荆北七郡,竟还有八州之地!

    一成的赋税也算不得多,比起钟会的五税三已经是很小的一部分,其原因在于晋国土沃人多,不比其他国要么土地贫瘠,要么有山越,南蛮的袭扰。

    洛阳定计,刘谌自然一无所知,当听到孙悌拿下巢县时,他已身在巴东郡白帝城。

    站在这宽阔高大的白帝城城楼,看着城门外那高逾一丈的“白帝”公孙述的石像,心中感慨万千。

    白帝城三面环水,西面便是八阵图,据长江瞿塘峡险要,易守难攻,初为王莽手下大将公孙述所筑,见白鹤井有白气升腾,寓意白龙腾飞,故取名白帝城。

    这新城乃是之后所筑,原来的城墙毁于公孙述兵败之时,在刘备经受“火烧连营”后,加固不少,蜀汉失去荆州后这里便成了东边门户。

    在刘谌背后城中,最显目的便是刘备最后的居所“永安宫”,显得那般苍老荒凉,开始刘谌还打算进住,但是那气氛还是让他又搬回了军营。

    从某种角度来说,刘谌对刘备是心存不屑的,他除了顶着名义上的皇亲国戚,再就是性格温和憨厚点,也没有什么长处。

    别的不说,好容易得大半荆州,好容易才获得点活动空间,当看到陆逊这个后起之秀时,一句“吾经历之战阵多矣”,让他沉醉于自满中,留下“火烧连营”“白帝城托孤”两千古典故,何其可笑!

    结果是,荆州没了,黄权降了,他死了,大好局面也化为乌有,留给诸葛亮和刘禅一个烂摊子……

    但是现在作为其孙子,品头论足自己的祖上终归不太合适,不得已,他打量起眼前的公孙述来。

    看公孙述的石像,便知这是一个标准的武夫,身上是一副颇为华贵的鳞甲。仔细一想,若非其身穿一身铠甲,若是龙袍,恐怕也早已化为飞灰。

    公孙述势大,独据益州时刘秀尚在绿林赤眉中飘荡,后一小诸侯欲投靠两人之其一,派一智谋之人往观两人气候如何,回去用精致的银酒杯和粗糙的竹杯比喻两人。

    银酒杯精致却小,肚量不大,竹筒酒杯粗犷却海量,这就是两人之别,也是成功与失败的千差万别,虽不免有成王败寇之嫌,然究其本质,亦不无道理。

    “王上,大军已分路就达,正等王上前去发令!”

    从乱绪中回过神来的刘谌回过头一看,却发现此人虽声音洪亮,却两鬓斑白,胡须也是苍然之色。

    虽然此人年岁很高,整个身高约七尺,猿臂虎背,单是站在那里,便有一股凶兽般的狂暴气息笼罩四周。

    就这么一个沙场老将,此时却是一脸崇敬地看着眼前这个年岁比自己儿子还小的男子,丝毫没有以官威和年岁压人的意思。

    “伯恭,让汝劳累了!”

    刘谌看着张翼,一脸歉疚地道,这张翼在建安元年就跟在刘备身边,算起来已有近五十载,征战四十六载,算得上硕果仅存了。

    此次为了扩大战果,削弱晋国根基,刘谌特意将张翼拉了过来,给自己添一助力。

    “王上此言差矣,吾乃大汉将领,理应征战沙场,王上莫看吾年迈,须知廉颇,黄忠等辈皆是老当益壮之人,吾自问不输于人,岂会服老?”

    此时的张翼六十有五,比起至今还领兵的廖化,和七旬尚独镇一军的廉颇,确实也不算什么。

    其实说起来只能怪川蜀贫瘠,加上经年战乱,没有好的选拔机制,一直也没有突出的将领来接替,诸葛尚他们一辈还有些青涩,整个蜀中竟是青黄不接。

    听到各军来到,刘谌眼睛一亮,当初与姜维商定,他就传令让张翼,黄崇等人带兵悄然离开汉中,来到此地。

    此次征战,意在突然袭击,出其不意,所以军队只有五万,但是却可以说是整个蜀汉的最强战力了。

    “齐王到!”

    侍卫一声高呼,原本坐着的十数位将领尽皆起身而立,目视刘谌从帐外走进,待刘谌站定,才齐整高呼:

    “参见王上!”

    似乎是发现大家眼神有些敬畏,素以宽和待人的刘谌便哈哈一笑,道:

    “诸君请坐,行军在外,不必多礼!”

    待得大家坐下,刘谌粗略一扫视,发现除了诸葛尚兄弟,黄崇父子,唐星等人,多了几个陌生将领,便知是张翼帐下,便让其一一自报名号职位,当刘谌一字不落地复述出时,原本还颇有畏惧的几人便只有了敬服。

    “仲康,汝来讲解一下吾军作战方略。”

    黄崇依言上前在那羊皮大图上比划,一边讲解,十分清晰顺畅。

    讲完之后,刘谌看了看下面的诸将,开口问道:

    “对于刚刚黄崇将军的讲述,诸位可有不解或疑虑?”

    听到这话,大家四顾相视,仿佛是等着别人抢先回答,一个青年小将面上一阵犹豫,然后起身问道:

    “王上,吾军攻掠荆北,不怕晋军和吴军两面夹击吗?”

    ……

    四点半来一更,算加更吧!给土豪春风向晚的加更!

第八十七章 房陵黄琛() 
小将提出的问题刘谌是早有计量,此时也是成竹在胸,淡然一笑,道:

    “这位萧将军问得好,若是两国大军来到,吾军不但会无功而返,更有可能会损兵折将。”

    说到这里,刘谌顿下来看了看众人的表现,见大多是若有所思,而素不以智取胜的诸葛京则四顾而望,面上多有不耐。

    收回眼光,刘谌继续道:

    “但是就是而言,吾军确有利可图,残魏不会坐等晋国安稳,此外,吴国此时全力北攻,无力西顾,再者,本王携正义之师,谁人敢阻?”

    听到这话,唐星几人神色恍然,貌似已经领悟,其余唐宇几人则依旧是一脸茫然,刘谌暗自将不同反应的诸人记在心底,准备日后之用。

    “传本王将令:爰虎领兵五千兵死守白帝城,其余将士随本将出巴东,上房陵,不得透露半点风声,违令者,斩!”

    之后,几万大军昼伏夜出,马匹衔枚裹脚,悄然地出了蜀汉边境,顺着三国交界北上晋国境内。

    武功县外,七万兵士齐整列于狂野上,前方镶边帅旗在风中飘荡,宛若一只雄鹰在疾风中翱翔。

    “启奏陛下,大军已整训完毕,请令出发!”

    钟会穿着明显经过改造的精美鳞甲,站在高台上对着旁边的曹奂抱手奏道。

    曹奂看着这连绵人头,那枪林刀山让其心里一阵激荡,但是想到司马昭那阴狠的面孔,顿时一哆嗦,显然心里仍有阴影,迟疑着小声问道:

    “大将军,汝觉得孤能赢否?”

    钟会虽然心里很是鄙视其那懦弱的表现,但在众将士面前还是一挺胸吼道:

    “大魏无敌,所向披靡!”

    虽然将士听不到曹奂他们的对话,但是钟会一吼,还是急忙跟着喝道:

    “大魏无敌,所向披靡!”

    “大魏……”

    虽然由于前后反应的快慢有隙,但是两遍之后还是齐整了起来,雷呼海啸般的声浪将曹奂的最后一丝顾虑打散,也是心潮澎湃,嘶哑着喊道:

    “全军将士,奋勇拼杀,封侯拜爵,功在千秋!”

    这词以曹奂之能和临场反应自然无法说出,身后的王祥悄然给刘寔送上一个大拇指,显然是后者杰作。

    “杀杀杀!”

    大军开拔,一副气势高涨的景象,却没发现簇拥中的胡烈的一脸不易察觉的阴笑,以及卫瓘那莫名之色。

    确实,虽然钟会用强硬手段从自己辖下仅有的几座城池征集到了粮食,但同时也将所有百姓的希望夺走了,百姓纷纷四散而逃,要么西往邓艾辖区,要么南下汉中,或东进司隶,除了一些老弱,基本已十室九空,一副衰亡之象。

    钟会大举东进长安,四方关注的势力早已收到消息,邓艾收到消息,则是淡然一笑,似乎早有预料。

    司马昭接到消息,一方面传令让杜预胡奋死守,一边派出细作联系卫瓘,目光却是看向西南方,刘谌始终没有动静,让其十分不安。

    南匈奴王刘豹接到消息,便召来世子兼谋臣的刘渊,商量着派大军袭扰晋国并州郡县。

    而刘谌消息辗转,晚了一天,一接到消息,他就传令各军,迅猛出击,务求一击见效。

    荆州九郡,原曹魏,现司马晋占其三,襄阳郡,南阳郡,和江夏郡,其余六郡归东吴所有。

    虽吴国占地多,但荆州经济自古是北盛南稀,所以荆北三郡繁荣富有,这也是刘谌出手的一大原因之一。

    进入襄阳郡,刘谌与张翼各自领兵两万五,分别杀往房陵和上庸两城,此两城临近巴东,刘谌却是打算将此两城并入汉国了。

    上庸和房陵都是边城之地,皆由善战的武将把守。

    上庸是夏侯霸的兄弟夏侯晃据守,房陵乃是由黄权的遗子黄琛镇守,皆有八千兵马,十分难下。

    提前了解情况的刘谌让张翼去对付夏侯晃,而自己则选择了黄琛,黄崇就在麾下,其中之意很明显。

    “报!”

    步履匆匆的兵士上堂报告,将一个英武木冠男子吵扰,惊醒过来的男子放下手中的书,怅然一叹,然后道:

    “说吧,什么事?”

    兵士闻言连忙道:

    “启禀将军,接到暗哨线报,有一股不明身份的军队正快速地朝着这里开进,来势汹汹,恐怕不妙!”

    听到这话,男子明显目光一闪,然后令道:

    “传令所有将士上城严守!”

    想了一下,似乎觉得自己太过多虑,又命令侍卫道:

    “去请张禾将军,本将有事相商!”

    不久,一个将领装扮的高壮男子来到殿上,高声问道:

    “将军,听说有仗可打了?”

    男子看了看此人,然后令道:

    “张禾将军,汝领兵五千,随本将出城去去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

    “出去打?好耶!”

    显然,这是一个好战武夫,一听要出城迎战,顿时喜不自胜,连忙出去调兵去了。

    男子微微一笑,方眼看了看远方的官道,神色莫名,然后才命亲卫给自己穿上甲胄,大步流星走了出去。

    “将军,陛下曾传令让死守城池,您不能出城啊!”

    一个相貌普通,面色却是有一丝苍白的男子一见前者,连忙出言道。

    “战场之事,本将自有决断,怎么?王参军,难不成本将要听汝的不成?”

    闻言,参军苍白的面色一阵变幻,看着远去的男子,眼中一道厉芒闪现,想了几息,招来一兵士一番耳语,似乎在谋划什么。

    “王上,既然吾军悄然进入襄阳郡,何不直接进攻襄樊,来攻这两小城作甚?”

    出言询问的是宁随,自从卫瓘大军北撤后,他又回到刘谌身边,刘谌原打算归还姜维,哪知姜维说刘谌更需要,所以刘谌便将其拜为参将。

    “宁参将不知,此城守将与仲康颇有渊源,本王也是不久才得知,既然来了,不去叙叙旧怎行?哈哈!”

    宁随自然不相信刘谌的话,不过刘谌不说,他也不好再问,只得把目光转向黄崇,黄崇面色沉闷,也让其郁闷不已。

    “启奏王上,房陵守将领兵城外十里下寨,似乎已经发现吾军踪迹了!”

    闻言刘谌眼睛一眯,异色一闪而逝,然后手一挥,朗声道:

    “走,大军急行,去会会这个让人意外的将军!”

    顿时一个呼哨,全军加速,不久发现候立在大道上的晋军,在方阵之前是两将骑在高大马上,很是英武。

    “蜀军何时也敢兵出川外,龟缩不是很安全吗?”

    副将张禾一见刘谌领的是蜀汉兵马,顿时失笑一声,高声讥讽道。

    “哈哈……”

    晋军将士也是跟着狂笑起来,似乎完全不将这几倍于己军的敌人放在眼里,而男子则神色自若,仿佛未闻一般,目光却是在刘谌几人身上打量。

    “王上,这厮太过猖狂,容末将前去与他做过一场,让那厮不敢小瞧王上!”

    说话的是黄德,自从汉中事毕,黄德就将刘谌视为神明,岂容他人亵渎,闻言顿时怒喝出声。

    刘谌看着那男子,然后默然点头,黄德得令顿时大喜,赶马呼啸而出。

    “兀那黑厮,可敢与小爷一战!”

    ……

    来一章,欢迎大家品鉴,有何想法也可在天策楼留言,千叶会定期关注的,谢谢!

第八十八章 相见() 
副将张禾最恨别人拿他黑来说事,闻言顿时大怒,厉喝道:

    “呔!小屁孩也敢如此猖狂,今日俺就替汝父母教训汝!”

    说话的同时,手中的兵器却是向前一挥,那是一边三面宣花板斧,这一劈,竟是有呼呼风啸,仿佛在言说此兵器的不凡。

    虽然口上这么说,还是请示地看向男子,男子打量着清瘦的黄德,尤其在其手中那柄大刀上一顿,眼睛一挑,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

    “谢将军,看俺不去宰了那小鬼!”

    “驾!”

    然后赶马而出,铁蹄声声,蹀起一路烟尘,好不威武!

    黄德也是赶马而出,目光却是死死锁定那把大斧,眼里是毫不掩饰的渴望。

    刘谌一直没有将关注那男子的目光收回,见到那副将那般桀骜却对前者言听计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