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统天下-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已,各个什长伍长忍着困倦上前将一个个兵士踢起,场面颇为混乱,斥骂与痛呼埋怨交织。

    这一瞬间,起先反应过来的魏兵只是在前面构建一排铁盾,却是没有成阵,而汉军却是奔出一箭之地,彭和顿时一声大吼:

    “放箭,射!”

    “嗖嗖嗖!”

    第一排顿时停步放弓,几百箭矢瞬间飞出,弓箭手也不看情况,径直蹲地让出空间,第二排箭手也射出箭矢,半蹲第三排也是放箭。

    “嗖嗖嗖!”

    “叮叮叮!”

    箭雨划破长空,带着**无匹的冲力撞上厚重铁盾,发出金铁锐音。

    “噗噗噗!”

    盾牌终究只能挡住少部箭矢,更多的箭矢落入散乱的魏军中,顿时掀起了鲜红血雨。

    利器割破衣甲,划开皮肤,刺入肌腱,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同时伴随而来的,是那凄厉的惨叫,和惊惶的呼喊。

    “顶住顶住!”

    牵弘亲自赶马在前,手中长剑翩飞,几多箭矢被扫落在地,同时还回头发出怒吼,眼中的冰冷杀机让无数兵士悚然起身。

    三箭轮换,将魏军的散兵射杀不少,其余兵士见情况危急,急忙与袍泽抵背抵挡,才堪堪抵住箭矢,然箭矢若飓风,还是不时吞噬着生命。

    “弓箭手退下,刀斧手上!”

    “杀!”

    刀斧手让身上前,左手圆盾,右手长刀,发出雄狮般的怒吼,狂啸着冲上。

    “咚!”

    几百刀斧手靠着血肉之躯撞上铁盾墙,却被内部魏兵拼死挡住,第一次冲撞竟不能得,彭和大怒,吼道:

    “集中兵力,攻于一处!”

    顿时刀斧手得令往一处撞,第一人似乎没有撼动,后面两人继续撞,长此而下,当数十汉军撞上,数个魏兵被撞翻,而在前面的几个汉军也喷血倒下,后面汉兵跨过袍泽躯体杀上。

    “杀!”

    顿时两军短兵相接,皆是死命相拼,开始还以盾牌相挡,后面直接弃掉盾牌双手持刀左刺右砍。

    “去死!”

    牵弘一刀将一个汉兵砍倒,鲜血溅满衣甲,却浑然不在意,依旧要上,却突然听到一声参呼,连忙转身。

    “符齐,汝没事吧?”

    一脚将攻击的汉兵踢开,待得将参军扶起,才发现其腰间受了一刀,隐隐有肠子露出,顿时一声怒吼:

    “医官医官,赶紧出来,不然吾宰了汝!”

    参军却是举手止住了牵弘的动作,虚弱道:

    “太守,不必了,如今汉军埋伏在此,料来定是有变,奇袭不成,不如先后撤吧!”

    牵弘虽然不愿受此恶气,但是见到自己兵士受伤阵亡甚众,只得一咬牙道:

    “撤!”

    魏军结阵后撤,汉军不能得,彭和见此也只得叹气一声,凉州兵果然名不虚传,自己占优还所胜不大,好在也完成了姜维的军令,唤兵士整理阵亡和伤兵,向南撤退。

    另外一边的王欣的兵马就没牵弘那么幸运了,因为他们遇到了文鸳,而且还是以逸待劳的两万汉军。

    文鸳让过几个十分利于埋伏的险地,在一个不算显眼的地方埋伏,当王欣领兵小心翼翼地通过那几处险地后,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听见一声梆子响,文鸳踏马飞出,直冲魏军中军王欣处。

    虽王欣侥幸躲过,自己的军队却被撕扯成几块,半晌就损失了六千兵士,虽仓促东逃,依旧留下三千降兵,诚可谓一大败!

    至此,邓艾的四路大军被姜维或击败,或平局,局势陷入僵持,预知后面如何,等等,千叶慢慢道来!

    ……

    听说后面还有推荐,可把我高兴坏了,也得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七十四章 邓艾对姜维() 
甘松北部平原上,一场人战正在上演。

    “某乃征西将军帐下,前路先锋,邓忠是也,孰敢与吾一战?“

    小将邓忠赶马而出,青铜大戟斜斜一指,眼中尽显狂傲之态,显然完全不将对面的汉军众将放在眼中。

    “狂妄小儿,安敢如此狂妄,今日就让本将替汝之父好好教训汝!“

    赶马而出的大汉是姜维帐下偏将章恭,素有武勇,此时一见邓忠无礼,不及奏报就怒喝而出,手中重刀斜劈,虎虎生威,显出不俗武力。

    “啊呀呀!汝这黑厮,给小爷死来!“

    年轻人火气旺,受不得激,闻言怒吼出击,誓要将这侮辱自己的黑面鬼斩于马下。

    “拿命来!“

    章恭一见邓忠如此易怒,再想到之前听到的赌斗顿时觉得自己的立功机会来了,狂啸一声给自己壮壮威,也是拍马迎上。

    两马相交,邓忠大戟猛地一送,在章恭大刀临身前先行攻来,不占兵器之优的章恭急忙回身横刀一档,顿时两兵发出金铁碰撞的利响。

    “当!“

    从一开始章恭就低估了邓忠之力,大戟若泰山压顶而来,长刀虽重,力势虽虹,却依旧被邓忠那虎力一压。

    “啊呀呀,去死!”

    章恭一声怒吼,乘着邓忠力尽之时猛的向前平切过去,邓忠情急之下左手一拍马背,竟是凭空升起三尺,巧妙地让过赫赫刀威,大戟却是再次刺来。

    章恭此时力全在刀上,尚无还手之机,不得已,急忙俯身贴着马背,一夹马腹,赶马而回。

    “杀杀杀!”

    “少将军威武!”

    顿时魏军士气一振,纷纷怒吼狂嚎,而蜀将则有些寂冷,开始埋怨章恭私自行动的同时还在盘算孰可再战。

    “哈哈,伯约兄,承让!”

    邓艾依旧是淡然一拱手,不过嘴角的笑意还是说明他很满意。姜维虽然恼恨,却也无可奈何,自己帐下兵将的能力,他自己清楚。

    “师纂,第二场就交给汝了,莫要给本将抹黑!”

    师纂是邓艾帐下头号亲信大将,虽身高六尺,相貌普通,却生得一双蒲扇大手,两臂粗硕如猿,实非常人。

    师纂点头赶马行出,一铁锤杵地,便深入泥中,汉将摄其威,竟皆不敢出,姜维神色一冷,回头看向身后诸将,人皆低头闪避,末尾一将不待姜维看来,便赶马而出。

    “兀那怪物,给吾死来!”

    一杆普通长枪舞的虎虎生威,在将士面前颇有看头,但师纂等人却是一笑,如此这般,实在是花里胡哨,全无用处。

    “着!”

    一个幽灵般的声音一出,那铁锤却是突然斜扫而上,便听见一声“咔嚓”,铁锤掠过其下巴,汉将身体直接从马上飞下。

    “砰!”

    “嘶……”

    看着马下痉挛抽搐的汉将,所有看好蜀将的士兵都是冷声一抽,同样是两手一头,差距竟是不可丈量。

    “士载兄,看来最后一场还是得汝与吾来过了!”

    姜维早有所料,令人将蜀将抬回,毕竟其为汉军出阵,虽败犹荣,继而看向邓艾,眼中有汹涌的战意。

    邓艾一愣,然后开口道:

    “三场已过两场,吾魏军全胜,如何还需再比过?”

    姜维却是不管这些,翻身下马,将手中长枪一放,稳稳插在地上,然后拔出腰间的佩剑,剑薄如丝,寒光直冒,却是刘禅御赐大将军佩剑。

    “看来,今日不战是走不了了!”

    邓艾没有畏惧,无奈一摇头,也是从邓忠手里接过一柄长剑,下马出战。

    “啊呀!”

    突然姜维一声怒吼,后腿一蹬,径直冲上,别看邓艾一副飘逸书生样,但双手握剑,整个人气势却是徒然变得冷厉,隐隐有狂暴之气溢出,惊到身后的高大胡马。

    “叮叮叮!”

    两位皆是剑道高手,倒没有那些花哨的剑招,一挑一刺,一劈一撩,皆是尽显神韵,宛若惊鸿一舞。

    “呲……”

    一声刺耳的摩擦声后,两人后退两步,警惕地打量着对方,邓艾年轻气盛,一番酣战却依旧气若长虹,平静悠远,而姜维年近花甲,面色有些潮红,气息也有些紊乱。

    “伯约兄,可还能战否?”

    邓艾依旧是那边淡然的声音,长剑一举,显露出无数缺口,普通好剑,终究抵不过姜维的国之精品。

    姜维也是长剑一举,其意显然,邓艾一笑,再次杀上,你攻吾挡,汝刺吾挑,攻防有度。

    “啊呀,看招!”

    姜维终是不耐,宝剑高举过头,力劈而下,邓艾自然是举剑格挡,顿时铮铮剑吟四射而出,直刺心门。

    “咔嚓!”

    “哗!”

    三剑过后,邓艾之兵终是抵不过姜维的宝剑,断裂开来,顿时士兵大惊,魏军竟是有些骚动不稳。

    “肃静!”

    师纂一声狂喝,顿时魏兵尽皆闭口噤声,显然对师纂很是敬畏。

    “哈哈,再来!”

    姜维见邓艾失兵,狂笑一声,再次攻上,长剑刺出,目标直指其左胸,竟是要将其一剑刺杀。

    哪知邓艾竟不闪不避,也是断剑刺出,眼中狂傲之意在沸腾,似乎要与姜维同归于尽!

    壮乎,邓艾!疯狂乎,邓士载!

    不愧是敢孤军飞山越岭过摩天岭的存在,文雅只是表象,疯狂才是真实。

    姜维见邓艾这般,惊诧的同时也有些错愕,紧接着又迟疑起来,瞬间收剑退立,收放自如。

    邓艾微微一笑,似乎也在预料之中,也是收剑而退,复又拱手道:

    “伯约兄剑法高绝高绝,艾佩服!”

    姜维却是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邓艾,惋惜和羞怒交织,许久叹息一声,道:

    “若是此战顺利,士载定可闻名天下,可惜,可惜,可惜!”

    一连三个可惜,旁人不解,邓艾却是理会得,一则不与谋,而则钟会居上,三嘛,则是自我叹息。

    邓艾微微一笑,然后安慰道:

    “凡事自有定数,何苦执着,伯约兄,就此别过!”

    看着邓艾潇洒而退,姜维竟心生一股挫败感,枉他为汉庭征战一生,依旧是做不到邓艾这般顺心率性,想到刘谌,却又多了几分希冀。

    “刘谌,别让吾失望啊!”

    正在阳平关的刘谌突然打了个喷嚏,缓过神来却是一脸茫然,喃喃道:

    “谁在念叨本王,王妃?”

    旁边的黄崇却是呵呵一笑,打趣道:

    “主公,莫非您想家了?”

    刘谌顿时大窘,笑骂道:

    “去,本王怎会是那般儿女情长之人,不过是感到好奇罢了。”

    刘谌已在阳平关待了一天,也见过了蒋舒傅佥,细细一打量,发现两人果然性格差异颇大,傅佥刚烈而易怒,蒋舒沉闷文弱,实是一个文臣,两人显得格格不入。

    不过在确认蒋舒并非那等奸猾,头生反骨的恶徒,刘谌便打消了灭杀蒋舒的念头,毕竟现在形势大好,与原来的逆境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刘谌发现自从退了钟会和田续军,竟有些无所事事,不得已,他留在阳平关以图分化蒋舒和傅佥两人,毕竟这样放在重要关镇,实在不保险。

    而此时的魏军大营却有些不镇定,自从田续身死,四万隐秘大军变成无首龙蛇,存在尴尬。

    “将军,末将以为,南郑关不足为惧,给吾一万五千军队,星夜攻城,定能一举拿下!”

    大将胡烈唾沫横飞,话语之中饱含无穷自信,显然对钟会的僵持之举十分不满。

    哪知钟会却是面色一沉,阴森地看了胡烈一眼,然后责问道:

    “莫非胡将军是在怪钟某畏惧不前,贻误战机?”

    “末将绝无此意,将军莫要误会!”

    钟会十万大军已在此盘桓三日,却没有半点战绩,已经让这帮桀骜战将十分不满了。

    之前还打算退而求其次攻打背后的成固,也就是王含领兵镇守的乐城,但见王含坚守不出,不愿再次失败的钟会顿时否定了大将们的请战,自己也陷入了纠结。

    “将军,吾数十万大军奉命伐蜀,意在一举拿下蜀国,如今这般,却是不好向朝廷交代!”

    一向帮助钟会的卫瓘也是出言催促,让钟会更加烦躁,在上首来回踱步。

    要拿下汉中,南郑关,阳平关乃是首要,然自己被阻拦在关外,田章的一万兵更拿不得阳平关,却是难办!

    ……

    这是昨天的,千叶快要变成拖更患者了,不说了,加油!

第七十五章 洛都异变() 
“报告将军,镇西将军在南郑关下中北地王刘谌的埋伏,此时后退二十里安营扎寨,西路田章也于去往南郑关路上被刘谌两千兵士埋伏,此时已是进退两难……”

    “什么?北地王刘谌?他是何人?”

    邓艾此时也难掩心中的惊异,急忙问道,待得兵士将收集的消息呈上,邓艾看了却是眉头紧皱,不住地踱步。

    “下去吧!”

    兵士下去,小将邓忠才上前奏道:

    “父亲,此刘谌之前未曾听闻,会不会有诈?”

    邓艾却是一番思索,然后摇头道:

    “从目前情况看来不像,姜维敢将大军留在沓中甘松,显然对汉中已有部署,如今此局面,恰好说明这点。”

    师纂也是闷头沉思半晌,喃喃道:

    “既然汉中无恙,那会不会阴平郡尚无大军驻防,咱们何不绕行击阴平,打破此僵局?”

    自从跟姜维在甘松一见,邓艾就撤回魏国境内的牛头山一带,这里既有百姓根基,距离甘松沓中又近,还能聚拢其他两路散兵,威胁姜维,也算给钟会无形的支持。

    不料钟会居然首战失败,已经遗失了最佳战机,此次举兵伐蜀本是倾力而为,如今虎头蛇尾,倒是难以向朝廷交代。

    邓艾虽然知道此时恐怕阴平桥已有部署,但他还是要看看情况,想了一下令道:

    “传令雍州刺史诸葛绪,令其兵出阴平桥,探阴平郡虚实,若是兵力空虚,可择机攻城!”

    “是!”

    邓艾对至今依旧无功很是不愤,然钟会的表现也让他心稍安,但是他一向不动则已,一动必要有报,所以也开始盘算起如何突破局面来。

    蜀地数十万大军横陈,却无星点战争,着实有些匪夷所思,然此时的洛阳却很不平静,空间多了几分压抑。

    “刘卿,王卿,本宫怕是不行了,如今洛阳是逆贼司马氏的天下,恐怕不及钟士季伐蜀凯旋,新帝性命和这大魏江山就将不保,所以新帝曹奂,则拜托两位救出这是非之地了……”

    郭太后原本还体富力强,然上次朝议晋公司马昭决然杀死邓敦,那鲜血淋漓,头颅翻滚的场面一直未能在脑海中消失,反而日日做噩梦,竟一病不起,后面得到钟会失败的消息,忧惧交织的郭太后竟病入膏肓,似乎知道司马昭不会放过这好机会收拾钟会一党,若是钟会身死,则曹魏天下再无能臣,定会被司马氏倾覆,不得已,她决定最后一拼,保住曹家一脉,换求日后东山再起!

    话音刚落,竟是撒手人寰,刘寔王祥是经历过大风浪的人,伸手一探,发现果然没了气息,也没有慌乱叫侍从,两人陷入沉默。

    “刘兄,如今洛都是晋公天下,若想出得此绝地,似乎不太容易呀!”

    刘寔没有回答,闭目陷入了沉思,许久睁开眼道:

    “汝觉得司马叔达如何?”

    王祥一惊,急忙道:

    “司马孚?不可不可,刘兄岂是忘了其乃司马懿胞弟,司马昭那贼子的叔叔?”

    刘寔却是淡然一笑,摇头道:

    “汝何不知三年前高贵乡公死于贾充之手,百官莫敢祭拜,只有司马孚冒死伏拜高贵乡公,足此可见,司马孚乃是忠贞义节之人。”

    史记司马孚与司马懿流落乱世,却为人善良,节操高尚,雅性亮洁,从未参与兄弟和侄子的谋逆之事。

    曹髦受刺而死,司马孚伏其身哭曰:

    “杀陛下者臣之罪!”

    后司马炎受禅,司马孚拜望陈留王是哭到:

    “臣死,终是大魏之臣!”

    王祥本无谋略,刘寔如此说他也动了心,相约隐藏太后薨毙之事,前往拜谒司马孚。

    司马孚此时已八十有三,仍旧精神健朗,两眼有神,刘寔两人一来,他就发现了两人的不对,连忙问询。

    他因不愿与司马昭相遇朝堂,所以经常称病不朝,但曹魏拥护之人他还是偶有接触,如今这般,倒也不算奇怪。

    王祥让刘寔开口,刘寔原打算出言试探,但见司马孚神色清明,便索性大胆道:

    “我魏国基业已风雨飘摇,如今太后薨陨,新帝更不能容,还望长乐公救吾!”

    王祥大惊,就要出言打断,刘寔却是坚持说完,司马孚一听,不仅泣涕出声,道:

    “此乃吾司马家之过也,老臣羞愧难当,实在无奈!”

    商量半许,却是用地道将曹奂弄到宫外,再由司马孚带出洛阳城,虽说得轻巧,行动起来却是千般困难。

    从皇宫出来倒没有什么问题,之前重修洛阳宫,为了避免遭外敌攻伐,特意建有地道,等将曹奂弄到马车上,司马孚坐于马车中,刘寔与王祥藏于后面马车,便朝城门迤逦而去。

    刚行不久,司马孚的车队就被一巡逻校尉拦下,刘寔王祥在马车内早已汗水淋漓,很是惊恐。

    “车里是哪位大人?末将奉命搜查,却是对不住了!”

    小校知道城内多贵胄,所以还是躬身一礼,希求自己的公务不会带来麻烦。

    “怎么?连老夫的车队也要搜寻?”

    车内苍老而中气十足的话语让小校一惊,连忙拱手道:

    “冒犯之处还请见谅,不知这位大人是?”

    赶车的仆人是司马孚亲信,心知此次行事之危险,只得强打精神喝道:

    “瞎了汝之狗眼!此乃晋公叔叔,长乐公是也!”

    “啊!”

    小校已经猜到车内定是贵胄,没想到来头这么大,想到自己竟然拦下了最高上司的车驾,不亚于得罪了皇亲国戚,连忙伏地跪道:

    “末将不知是大人车驾,罪该万死!”

    司马孚见此也不再追究,平声道:

    “老夫不过是见夏日炎炎,想带着家人去走走,汝就搜查吧,也是奉命行事,情有可原。”

    哪知小校却是连忙闪身摆手道:

    “既是老大人车驾,不用搜寻,老大人您慢走!”

    然后马车继续前行而去,不明真相的兵士问小校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