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统天下-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在蜀都称蜀国,明日进入洛都称大汉,说明洛阳是汉都,那晋朝的占据……

    听到这话,贾充和下面的人面色都不太好,裴秀几人倒是冷冷的看着,并没有出言的意思。

    贾充之所以如此,只是想给这个而立之年都没到的‘年轻人’一个下马威,但是没想到刘谌不仅治政厉害,这口齿也不错。

    见到贾充有些尴尬地站着,刘谌却是不在意一笑,挥手道:

    “今日乃是孤皇儿的喜宴,诸位远道而来,孤甚是感激,来人,请诸位贵客入座!”

    贾充被众人盯得有些烦闷,不过他乃一国丞相,而且代表的是晋国陛下,所以倒不适合跟一般人置气。

    刘谌的话,给了他一个下坡之机,内心松了口气,拱手坐下。

    贾充去一旁坐下,刘谌只看了一眼,倒是后面那几个傲然挺立,目不斜视的文秀男子让他关注了好几眼。

    盛宴举行了很久,当天下午,匈奴刘豹的使团也来了,却是刘豹的儿子,刘渊的弟弟,刘聪。

    听到刘聪的到来,在驿馆的贾充心里愈发焦急,多次到皇宫礼部去要求面见刘谌。

    但是刘谌却以政务繁忙拒绝了,让贾充好不郁闷。

    而此时在崇阳颠,刘谌面见了两个人。

    尚书郎张华,还有将军苏愉。

    “茂先,此次随行使团之中,有几人颇为不凡,不知是哪几位?”

    对于刘谌的问询,张华一点也不意外,拱手答道:

    “启奏陛下,此行中除了贾充是丞相,还有太尉何曾,尚书令荀勖,司空裴秀……”

    张华的话让刘谌震撼了好久,感情太康盛世的众位功臣都到了。

    不过让刘谌不解的是,贾充来了就行了,为何还让这些三公九卿随行,是很看重此次出访和谈?

    似乎看出了刘谌的疑惑,张华拱手一笑,解释道:

    “陛下,此几人虽然是晋大员,但是臣听闻司马炎偏信贾充一党,裴秀等人已经被闲置,不过是看在其家族势力和影响上,才没有贬其职。”

    这话一出,刘谌瞬间明了,他也想起贾太后的某些野史,便是明白了过来。

    贾充带着这些人,表面上看来是看重此次两国沟通,实际不过是调开这些人,让司马炎有更多下手的机会。

    明白过来的刘谌心里一动,开口道:

    “休豫,茂先,孤知晓尔等与裴司空几人颇善,如今久未相逢,想来也生分了些,这倒是孤的不是了,这样吧,孤愿出三坛仙酿,并派两个茶师随行,尔等好好聚聚,莫要怠慢了贵客。”

    听到这话,张华倒是嘴角一扬,立马就明白了刘谌的意思。

    苏愉想了一下也是明白了过来,不过他立即又面露难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休豫无需顾虑,尔等乃是友交,不涉朝政,孤还没有那么小气。”

    苏愉见到刘谌看透了他的心思,倒是勉强一笑,拱手称是。

    “却将书史司的陈寿请来。”

    看着两人下去,刘谌目光一闪,对旁边的魏兴道。

    不久,贾充就得到了张华苏愉先后拜访何曾和荀勖的事,顿时面色阴沉。

    连忙派出亲信去查看,得知主客尽欢的他面色更加难看了。

    虽然他知道刘谌这疏远自己,亲近何曾等人是故意的,但是何曾等人没有拒绝,这让他看到不好的迹象。

    想到司马炎的交代,他的目光变得狠辣起来。

    “大人,外面有个自称蜀中学士的人求见!”

    一个小厮出现在裴秀房间门外,出言请到。

    “就说吾在午休,拒不见人!”

    许久,门内传出一个清冷的声音,言语中满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漠然。

    ……

    “禀告大人,那人还在门外侯着,说要向大人请教治世之道,他说他已经观摩过蜀汉的政体,却有诸多疑惑,特来请教。”

    难得那小厮紧张地将这些话传完,不由已经细汗满额,显然也是怕这位大人发怒。

    出奇的,房间内没有立马出言,而是过了许久,才道:

    “那好吧,汝让他在先去酒楼,一会吾就到。”

    话语中那冷然减弱了许多,但是却选择了公开场合,说明裴秀有他的顾虑,但这也让小厮松了口气,毕竟他可是收了天大好处。

    在他腰间,还有金黄的梳子,散发一股清香,在洛都也是贵族所用之物。

    小厮准备回去送给家中贤妻,这是一份豪礼……

第二百二十六章 孙慎受宠() 
于此同时,九江建昌城外。

    如今孙慎已经解决建昌外部大军,直接将胜军摆在城外五里处,丝毫不担心被吕兴偷袭。

    孙皓已经率大军前至建昌南三十里处,若是孙慎有难,不久吴晋军就能进逼建昌城下。

    “哈哈,先生,慎有今日之功,全奈先生之功,来,诸位将士与慎共敬先生一杯!”

    此时的孙慎颇为激动,因为栈渊只是寥寥几语,就将他困境解决,而且还让他首立此功,获得孙皓的赞赏,这让他如何不敬重栈渊?

    见到大家的举杯,栈渊也是微微一笑,对众人回敬一杯。

    “将军,如今吕贼外助已无,孤守小城,上下人心惶惶,不如咱们一鼓作气,拿下建昌再迎请陛下移驾。”

    一个孙慎的亲信拱手道,一脸的激动,似乎建昌挥手可下,说得十分轻松写意。

    亲信的话,让孙慎怦然心动,不过他为了表示对栈渊的敬重,还是转头看向栈渊,一副询问的样子。

    见到大家看来,栈渊微微一笑,轻咂一口酒水,拱手道:

    “将军如今气势正盛,兵强马壮,又占据正义高度,宜当乘勇追穷寇,清扫寰宇,立下不世之功,方能展现将军的卓越才能。”

    栈渊的话让孙慎舒心不已,内心的最后一丝疑虑也打消,拍掌朗声道:

    “那好,传令下去,整军备战,明日聚军攻城,本将要拿吕贼之人头,进献给陛下!”

    “得令!”

    看到春风得意的孙慎,栈渊也是由衷一笑,让孙慎愈发自信,豪情渐生。

    是夜,吕兴还在建昌县衙,暂时的将军府,面对孙慎大军攻势如此之猛,他也很是忧虑。

    “禀告将军,门外送来一封信,要将军过目。”

    听到有自己的信件,吕兴以为是孙秀来的,顿时大喜,连忙接过。

    但是当拿到那信件,发信并没有署名,他就知道不是孙秀的,不由内心一沉。

    但是读完心,他的脸上又多了几分怪异,许久,才轻声一叹,然后开口道:

    “来人,去将大羽先生请来。”

    次日,孙慎聚敛两万大军,合之前俘获的三千降军,朝建昌小城猛扑来。

    “擂鼓,吹号,前军攻城!”

    “杀!”

    俘获的两千降军,还有三千忠勇军兵士,三千晋军凑成八千前军,朝那小城冲去。

    一阵猛攻,那八千兵马便冲上了城楼,而城上的兵马见到大军上城,顿时做鸟散,顿时防线溃败,孙慎轻易取得建昌城。

    指挥前军的是一个孙慎亲信武将,对战事颇为熟捻,见此不由疑惑道:

    “奇怪,这叛军的抵抗力未免太弱了吧,这就败了?”

    闻言,包括孙慎在内的许多人也颇为赞同的点点头。

    “非也非也,吕兴作乱,名不正而言不顺,往日没有大军尚能猖狂,如今王师一到,吕贼首先逃跑,其余叛军群龙无首,做鸟四散也在情理之中,这乃是陛下的威严,王师的震慑!”

    栈渊这话,虽然有恭维孙皓和孙慎的嫌疑,但是栈渊的分析也颇有道理,所以孙慎也是虎躯一震,朗声道:

    “哈哈,吕贼,小人耳,久居山野蛮荒之地,早就没了吾等之精神,何须在意,现在先迎接陛下移驾此处,到时大家再说吧!”

    对此,下面的人不敢怀疑,连忙拱手称是。

    不久,得到消息的孙皓便快速来到了建昌城,看到孙慎躬身相迎,顿时喜道:

    “将士辛苦,慎弟劳苦功高,请起!”

    然后在建昌县衙进行朝议。

    孙皓一上朝,便让人拿出准备好的封赏圣旨。

    “族弟孙慎忠心为国,以身犯险,屡建功勋,今特封为车骑将军,领武昌太守,允开府领幕僚,再创功勋……”

    其余跟随孙慎的亲信将领皆用封赏,至少都是杂号将军,可见孙皓的恩宠之厚重。

    下朝后,一个文臣走下濮阳兴之后,轻声道:

    “可恶,陛下如此信重那孙慎,居然不经过商议,完全不将吾等百官放在眼里。”

    闻言,濮阳兴只是嘴角一撇,轻声自语道:

    “陛下不信吾等,何须商议,再说如此未必是坏事,离开了江东士族,那他的皇位……”

    接下来的话他没有说,后面的人也没敢继续问,不过那脸上的笑意,却是证明他已经懂得。

    “哈哈,本将有今日之地位,全奈先生之谋,现在本将邀请先生在本府做个参军,先生以为如何?”

    见到孙慎要让栈渊做话语权颇大,权势颇重的参军,下首许多将领都面有不喜,虽然微弱,但是栈渊却将之尽收眼底。

    “非也,老道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具体事宜还是将军安排谋划得当,将士用命,奋勇杀敌而得,全无老道之功。

    再说老道不过一闲云野鹤,只为救国之忠臣,如今目的达到,却是该老道走的时候了。”

    栈渊的前半句话让下面的诸多将领自得的同时又心生感恩,但是后面一句话一出,所有人都一惊。

    “先生要走?可是本将招待不周?”

    栈渊要走,开始还激动欣喜的孙慎一惊,随后就是一阵紧张,急忙问道。

    栈渊摇了摇头,摇了摇扇子,轻声道:

    “老道不过是不忍忠臣蒙尘,国陷水火,如今局势已被将军控制,到时将军北上与张车骑里应外合,轻易可定叛乱,如此老道倒是可以放心走了。”

    栈渊的话,无非透露出两个消息,他帮助孙慎,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同时也相信孙慎能战胜孙秀叛军,绥靖九江。

    如此话语让孙慎颇为受用,但是他却有自知之明,没有栈渊他早就败了,何来今日的荣耀。

    转眼一想,孙慎立即做出焦急之态,紧张道:

    “慎自知力有不逮,不能一力解决叛军,毕竟孙秀此人奸诈无比,倒是先生足智多谋,正好能助吾平叛,如今战事进行到紧要关头,先生若是突然离去,战势一变,岂不前功尽弃,王器蒙尘,生灵涂炭?”

    见此情形,确认栈渊不会抢他们位置和功勋的将领们也赶紧出来劝导,恳请栈渊再帮助他们一下。

    看到大家言辞恳请,目露希冀之色,犹豫许久,才勉强点头。

    “好吧,那老道就再叨扰几日。”

    于此同时,贾充在蜀都数次求见刘谌而不得,不得已赶紧写信报给司马炎,同时还言说了刘谌志在洛都,大宴当日的言语。

    同时还悄悄添油加醋地将刘谌欲挖掘裴秀等人的行为,而何曾几人态度暧昧,居然数日深谈,视自己这个正使为无物。

    得到消息的司马炎大怒,刚好得到孙皓平叛进展顺利,大喜,连忙写信给正在围困寿春的杜预。

    司马炎看向西南方,目光阴沉,许久才森然一笑,低沉道:

    “不过一偏远小国,敢无视大晋兵威,孤就让汝看看,孤只要动动手,汝所有又是都将化作虚无!”

    日渐消沉,天色开始早早的变黑,昏暗笼罩大地,将世上的所有东西吞没……

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狼入室() 
有个时候,身居高位的人总会说任务至高,就像当皇帝说天下最大一样。

    但是现实是,最终的国家大事还是那几个人说了算,而且,还不能保证他是在什么的心情下决定的。

    就像司马炎,前一秒他还让贾充领使团出使蜀汉,只为延缓蜀汉的攻势。

    但是下一秒,得到贾充报告的司马炎怒不可遏的同时又焦急不已,因为刘谌居然在明目张胆的挖掘自己的三公九卿,即使他们只是名义上的。

    奋笔疾书,盖章然后让八百里加急发到扬州,递送到杜预的手上。

    得到司马炎指示的杜预先是让大军后撤三里,在孙悌的疑惑中说了晋国交好的意愿。

    孙悌不能决断,赶紧派人送信给巢县的陆凯。

    之后,这消息便传到孙皓的耳中,得到这消息,孙皓自然大喜过望,派濮阳兴去跟杜预谈判。

    于此同时,在蜀都的刘谌也知道了贾充潜行的消息。

    “陛下,要不要末将去将那老贼追回来?”

    诸葛京见到刘谌皱眉,以为刘谌难以决断,不由出言道。

    看了看对面一脸迷茫的刘聪,刘谌突然一笑,不在意道:

    “既然他如此着急,就让黄德领一队人护送他们回去吧,省的到时出了问题还怪到孤的头上。”

    诸葛京传令去了,刘聪才看出了一些情况,好奇道:

    “陛下不派兵马将贾充追回,不怕放虎归山吗?”

    见到刘聪一个一个陛下叫的顺畅,刘谌内心却是逐渐警惕起来,毕竟刘渊可是建立过前赵的存在。

    匈奴男人全是精锐的骑兵,一个部落就能组成一个千人的骑兵团,而此时刘豹的手里,可是有不低于三十万的成军。

    虽然这样想,刘谌还是不动声色的一笑,摆手道: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如此岂不弱了孤的名头。”

    刘谌的话,给了刘聪一种沽名钓誉的感觉,内心将刘谌的印象贬低了几分。

    作为一国君王,不能心狠手辣,怎能让一国在乱世中保存?

    “晋贼篡逆曹魏,曹魏更是篡位献帝,皇祖当年势弱,才让贼人窃据汉庭,如今蜀汉渐起,奈何百姓缺少,底子不丰,所以兴汉一直进展艰难,哎!”

    刘谌一边哭诉蜀汉的穷困,一边注意刘聪的反应,表面却是那般真挚,情感入骨三分。

    见到刘谌这样说,刘聪也是面露同情,开口赞同道:

    “臣下为宗主国有此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不过陛下英明神武,想来大汉一定能克难制胜的。”

    说话的同时,在瞥了一眼旁边那个站立的随从,一个稳健的男子,全身气息内敛,跟凶悍气息外放的匈奴兵士区别颇大。

    刘谌也装作没看到,继续开口道:

    “今日听闻令汗居然一统草原,悬兵边塞,孤甚是欣喜,只待贵军一到,两边同时出手,将这乱局给平定下去。”

    刘谌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希望匈奴出兵,协助他消灭晋国有生力量,这样他也减轻一些压力。

    刘聪此次就是来洽谈此事的,闻言大喜,就要起身答应。

    但是不知为何,接触到旁边那人的眼光,顿时又改变了意思,开口道:

    “陛下的失志也是臣等所愿,只是匈奴土地贫瘠,连年战乱,如今也是疲弱不堪,饿死的人马牲畜不计其数,许多部落渐渐控制不住,乱象已生啊。”

    这话一出,刘谌险些噎着了,这刘聪不过二十来岁,比刘谌还年轻些,所以怎么会有这些想法。

    悄悄看了一眼旁边那人,刘谌便知道这些是事先准备好了的。

    “既然匈奴也颇为艰难,那孤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匈奴生乱,毕竟匈奴世代与汉室交好,嗯,孤就从将士口粮中移出八万石钱粮,资助贵军。”

    听到八万石这个词,刘聪还是有些克制不住的一抖,脸上也被惊喜覆盖。

    要知道,八万石粮草可让十万兵马吃食一个月,这是一般情况,还不包括加入一些其他东西。

    匈奴人多吃奶酪和羊肉,所以若是混杂起来,刘聪觉得这八万石粮草可让十万兵马坚持一个半月。

    但是想到之前刘渊的交代,他还是艰难开口道:

    “陛下也知道匈奴大军三十万,耗费无数,如今已是十月后期,之后就是三月寒冬了,所以如今还有十二,不,十五万的缺口,希望陛下能帮忙。”

    刘聪说话的时候,不禁有些脸红,因为他差点就将自己的最低要求给交代了出来了,心智不弱,阅历却是尚有欠缺。

    刘谌认真听取了刘聪的话语,也感觉到了刘聪言语中的‘艰难’,赞同之后开口道:

    “这样吧,孤先用十万石钱粮,换贵部出兵十万,攻袭上郡和雁门二地,若是拿下一郡则再出五万粮草。”

    开始的十万,让原本还欣喜的刘聪都有些皱眉,但是后面的话,却是让他大喜,连带后面那个‘侍卫’都是睁开了眼睛。

    他们以为刘谌可能会讨价还价,最高的期望也不过是十二万,底线是八万,只不过需要探讨一下罢了。

    现在的答案,远超两人的预料,在那人的默许下,刘聪当场点了头。

    对他们来说,攻取上郡和雁门郡都不是很困难,只是暂时没有足够的利益,让那些貌合神离的人点头。

    现在刘谌拿出的东西,足够吸引那些守财奴,白眼狼,关键是后面的吸引更大。

    一郡可得五万石,那只要攻克一郡,长城的优势就将不复存在,后面的五万石那是轻而易举。

    而且刘谌没有说只有两郡,若是再来两郡……

    想到一战就能让匈奴八十万人安然过冬,刘聪就已经克制不住想要想刘豹报喜了。

    见到两人如此,刘谌也是一笑,但是立马却正色起来,开口道:

    “孤需要贵军的帮助,也需要那些城郡,但孤不希望得到的是无数废墟,希望汝能明白!”

    刘谌的忧虑刘聪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匈奴强盗传统是十分可怕的,一路抢到尾,真可能留下一地废墟。

    “这个……那黄上使不是在云中吗,到时由他监督如何?”

    皇上使指的就是黄琛,至今还在云中刘豹大帐。

    闻言,刘谌面露心动之色,但是立马又摇头道:

    “不行,一人的力量还是不够,这样吧,孤在派五百人虽尔等去,到时让他们担任军中监官,不干涉作战,只管制贵军不骚扰百信,如何?”

    刘聪内心一算,五百人在十万人中顶多两百人中安插一个,虽能监管匈奴部队,却不可能一手逆乾坤,便答应了下来。

    然后,刘谌与匈奴合盟的消息便传出,同时无数粮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