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声中可以听出一丝隐含的怒意。
本来想的是让那家伙知难而退,伏地认罪,就姑且饶恕,不计前嫌了,所以随便编了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义昭心下觉得,明智光秀无甚声威,只凭二三百私兵,除非有平手汎秀般的才智,否则定然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平手汎秀在将军大人心中差不多是当世最强的智将了。
没料到他阴差阳错搞定了,这本是好事。
然则——
专门挑这个众人齐聚的时间,跑过来复命,这不是故意要打领导的脸吗?
就不能等到入夜再偷偷回来?
你一个小弟,就算受了点些许委屈又如何?还敢心怀怨望了吗?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懂不懂?
过去几年,足利义昭一直是个很能隐忍的人,无论信长如何跋扈,他都捏着鼻子忍下来了,这与其兄大相径庭。
但越是这样的人,越容易在无需再忍——或者自认为无需再忍的时候,暴露出苛烈的一面来。
片刻之后,将军大人摆了摆手,向侍卫吩咐到:
“就说我正在见贵客,让他先行休息,明日再来复命不迟。”
这话终究给了相互间一个台阶下。
足利义昭心中的惜才之心还是占了上风,压过了负面情绪。毕竟幕府家臣们不成器的太多了,如明智光秀这等俊才实在凤毛麟角。
侍卫领命而出。
被称为“贵客”的诸侯们,连忙岔开话题,企图调解这尴尬的气氛。
可谁曾想——
只过得须臾,传话的侍卫又跑回来了。
“公方大人!明智殿说,河内之事急需决断,若是您有贵客,他就在院子里候着,等到贵客告辞为止!”
此时雨下得更大了,那名侍卫的斗笠已然遮挡不住,身上湿了小半,显得可怜兮兮的。
他转述的话,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
明智光秀这人……还真是要当着众人的面打领导的脸啊!
平时看着温润如玉文质彬彬的,怎么就能倔成这样呢?性格也太别扭了!
其实,跟魔王大人相比,当代将军大人,已经算是性格不错的家主了。明智光秀这硬碰硬的作风,要是跟着信长混久了,那还不得造反弑主啊?——平手汎秀内心如此吐槽,然后突然发现这话好像哪里不对……
足利义昭顷然色变。
他用尽自己克制力,没做出勃然大怒的姿态,但羞恼愤恨是藏不住了。
“那就让明智殿到院子里候着吧!”这话几乎是从嗓子底挤出来的,“各位继续痛饮,不必介怀!”
有心人自然知道这是气话,但亭子外面负责通报的侍卫大约是个直肠子的憨货,闻言愣了一愣,就按这句气话去执行了。
诸侯们都是外人自然不好说什么,偏偏也没有个高级幕臣去阻止一下。
大家心思都完全无法集中在酒会上面了,包括足利义昭也是如此。所有的目光都盯着院子门口,好奇明智光秀这出戏究竟会演到什么程度。
约莫过了半刻钟的功夫,众人瞩目之下,明智光秀出现了。
他解下了佩刀,摘掉了头盔,浑然不避雨滴,就这么不疾不徐神色笃定地步行。衣甲上满是污垢,其中不乏血迹。一路走过来,身上的灰尘被冲刷下来,聚集成难看黄泥。
暴雨又骤然变急了,几乎成了一道水做的卷帘。明明是越走越近,坐在亭子里却渐渐识不清明智光秀的人脸了。
只看着他走到十步远的地方,停住脚步,左膝半跪,昂然抬首。
水流冲刷之下,本就瘦弱矮小的明智光秀越发显得不堪承受,摇摇欲坠了,但形象反而显得高大起来。
所以将军大人看起来就很像恶人了。
“来来来,陪我满饮了这一盏!”足利义昭眼中已经显出不加掩饰的愤恨了——虽然仍试图装出毫不在意的样子。
三好义继最先响应,他似乎被将军的情绪所感染,看着明智光秀的眼神也很不友善。
浅井长政发生一声极轻极轻的哂笑,向身侧瞟了一眼,举起酒碟一饮而尽。
织田信忠纠结犹豫了大半天,勉强喝了一口,便将杯盏放下。
柴田胜家、泷川一益见状也悄无声息地动了动杯子,尽量不发出什么响动。
筒井顺庆神情严肃,皱着眉一动不动,脸上浮现出一丝厌恶之色。
年迈的松永久秀左右观察了一下,扶着案几,准备站起来说话——
不过有人抢在了他的前面。
平手汎秀已经大步流星地走出了亭子,端着酒碟,送到明智光秀手边。
瞬间他整个人都湿透了,碟子里也渗进去许多雨水。
“明智殿远来辛苦,解解渴吧!”
如此简单的举动,却令对方露出了感激涕零的表情。
“平手中务大人……”(他还不知道升官的事)
但平手汎秀并未回应,反而是扭过头来,对着足利义昭鞠了一躬,宏声劝谏道:“公方大人!属下对幕府旧事所知未详,不清楚明智殿所犯何事。即若有过,则需昭告四方,明刑弼教。如此折辱,徒伤仁人志士之心!况且明智殿平定河内南半国,凯旋复命,当先彰勋绩,再论旧过,才是人君之道!”
说完他翻身下拜,再补充道:“斗胆进言,皆出于公义,但也确实冒犯了公方大人,属下暂时无颜出现在您老人家面前了,这就回去闭门思过!”
言毕起身,头也不回,大步离去。
第四十七章 离愁别绪()
“平手刑部怒斥足利公方”的段子立马传开了,被认为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典型代表故事,流传在勾栏酒肆之类的场所。
其实平手汎秀那一番话说的挺有讲究的。表面上是批评足利义昭苛待家臣,“令仁人志士心寒”,其实却也默认了明智光秀确有“旧过”,质疑的是将军大人的作风细节,而没涉及深层次的定性问题。
没多久足利义昭也想明白过来,不仅不发怒,反而称赞平手汎秀是“大刚直言”,接着对明智光秀做了道歉,并对平定河内南半国的功绩大加赞赏。
至此双方都有了台阶下,君臣相宜,宾主尽欢,诸凡顺遂,万事如意。
不过,当事人平手汎秀是看不到了,他趁着这股气势,果断离开了御所,带着自己的兵将家臣火速赶回和泉。
河田长亲等人早就整理好了队伍和行装,随时可以出发。
汇合之后,平手汎秀得到禀报说:“近日前来拜访您的故旧络绎不绝,许多人留下了礼品和信函,其中值得一提的,有织田旗本仙石秀久、菅达长,美浓不破光治,伊势关盛信,近江后藤高治……”
“不避说了!”平手汎秀还没听完就坚决打断了,真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如今怎么但凡见过一面的都跑过来自称是故交旧友了,“京都局势微妙,早晚生变,我们就不要轻易涉足期间了。”
家臣们当然是服从命令,不再说这事了。
但过了片刻,反倒是平手汎秀自己犹豫了:“等一等——织田左近殿,和柴田左京殿,这两位那里,还是留一封书信吧!”
仓促之间,也来不及仔细分辨前因后果了,只写了三句话。
第一句是:近畿波澜诡谲,万望珍重。
第二句是:不必与浅井家或其他人争一时短长,风物长宜放眼量。
第三句是:事若不谐,可问于竹中重治、林佐渡。
话说到这算是尽了最后的心意,接不接受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抱着这个心态,平手汎秀将京都的大人物们抛在了脑后,一门心思只想早些返乡,好好考虑下一步的动向。纪伊这块烫手山芋,总得想个办法解决掉。
经熊野街道,先稍向西,再沿海岸线,南下至岸和田城,大军共需三四日左右。走得快的话,两天也能勉强赶到。
平手汎秀十分罕见地反复催促麾下将士加快速度,忽视路旁的所有状况,但仍是不免要遇上熟人。
绕过石山本愿寺,到达摄津与和泉交界处之时,受到了织田长益的款待。
说来,这个妹夫算是其家族一门众里面的精英了,才思敏捷,能谋善断,跳脱的性格似于信长,只是未经血火刀剑历练过,略有些稚嫩。近期织田家许多领导席位空了出来,这小子得以一展身手,领着从知多郡领地招募来一千五百足轻表现得不错,先是在岐阜城下斩杀了朝仓家两个不知名足轻大将,后面更是与津田信澄一道讨取越前猛士真柄直澄。
于是得到了摄津国东南部两郡的守护职役作为回报。
足利义昭做这个安排,显然是考虑到了此地的特殊地理价值,故意要在浅井长政势力的枢纽位置竖起一根让人难受的钉子来。
一眼望去,这块领地是平整的沃土,但其中三分之一以上被一向宗寺院占据,是个潜在麻烦。周围被荒木村重、浅井长政的势力包围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能成为独当一面的领主,总是正面的情绪占了上风。以前在尾张老家当个郡代,只是凭父兄余威,在奉行协助下垂拱而治而已,如今才算是得到真正的要职。
平手汎秀与之略略攀谈了一番。
言语之中,织田长益对于信长的事情还是颇有些不似作伪的悲痛之意,但说到后面情绪渐渐振奋起来,反复说:“背靠着义兄您做后盾,小弟日后一定要做点成绩出来。”
“这我当然是乐意至极。”平手汎秀一边说着场面话一边提醒道:“不过说到后盾,您的最强大后盾,始终是岐阜城的织田左近啊!”
“啊哈哈……您说的没错,没错……”织田长益笑了一笑,明显言不由衷,似乎对织田信忠这个侄子的信心不太足够。
不知这是否尾张人的整体想法。
站在平手汎秀的立场,只能一笑而过,不置可否。
离开摄津,走了约一个半时辰就踏进和泉边境内,能看到界町的外围墙壕了,这里又有人在等候着迎接。
首当其冲是直属于信长的界町奉行木下秀吉。
其次,还有派到过来的与力佐佐成政,和泉当地首席国人众寺田安大夫,三好降将代表人物的岩成友通,水军大将,淡路笔头,同样也是降将的安宅信康……无不翘首盼望。
两个月前征讨朝仓家的时候,信长特意说了,只带四五千旗本精锐,不需要动员外样,所以平手汎秀就把这些人都留了下来,让佐佐成政临时负责和泉、淡路乃至整个濑户内海的治安情况。
留守的任务完成得不错,平手家领地并未卷入乱局。包括三好长逸派过来煽动的人也被岩成友通坚决拒绝了。
可谁能想到,地方安稳无碍,反倒是中枢闹出如此天崩地裂的动静呢?
白云苍狗,日异月殊。
“平手中务……不,是刑部……请问主公他……主公他……他还……可曾……”
木下秀吉最先跑了过来,急匆匆地就要询问,但一开口却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紧接着佐佐成政低沉着脸缓缓走了过来,伸手似乎要解释什么,嘴唇动了半天却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前者惶然失措,隐有泪下,后者面如死灰,紧握双拳。
见之平手汎秀轻轻一叹:“和泉国交通便利,各位想必早已经得到具体消息,我也就不再赘述了。没错,织田弹正身受重伤,难以理事,现已前往京都御所,接过了‘幕府管领’一职,家督之位,传给了其子左近殿。”
听闻此言,佐佐与木下几乎在同时颤动了一下。
“弹正大人的伤,可有性命危险吗?”年岁最长见多识广的岩成友通很通晓人情世故,问出了那两人想问又不太敢问的事情。
“倒是没涉及要害。只是落下许多病根,体魄十分虚弱。”平手汎秀据实以告,“我亲眼所见,弹正大人发声、持笔、饮水、进食都有些困难……暂时虽然没有大的风险,但日后之事实在不好判断……”
此言一出,听者纷纷吇嗟哀叹。
包括从没见过的那几个人也知道,这么一来,局势比两个月前凶险多了。
不过,凶险中也蕴藏着机会。
寺田安大夫趁着佐佐、木下两人不注意,凑到平手汎秀身前,躬身施礼,低声拍了一个略煞风景的马屁:“恭喜殿下高升刑部少辅,兼领纪伊守护。”
在他背后,安宅信康的反应是:皱着眉鄙夷地瞟了一眼,悄悄表达出耻于同列的态度。
片刻之后,佐佐成政恢复了情绪,面无表情地问到:“平手刑部,听说您应了公方大人的要求,已经成为幕府的直臣了……”
“不错。”
“既然如此……请允许在下回到织田家效力。”
“好的。”平手汎秀轻轻点头,“我就知道,佐佐内藏助会这么做。”
“真是抱歉!”佐佐成政伏身下拜,“虽然分属有变,但鄙人斗胆厚颜,仍希望您能将令嫒下嫁于犬子……”
对此平手汎秀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既然是早已商定好的事情,自然应该践诺。”
“感激不尽!此生已经献给了织田弹正,您的恩义大概只能来生再报了!”佐佐成政慨然再拜,接着便准备迈腿离去。
“等等——”平手汎秀叫住了他,“你是打算去京都御所吗?”
“正是。”佐佐成政坦诚相告,“我想堂堂幕府管领,至少该有几个私兵近卫吧!”
“这么做,对织田家可未必是好事。”平手汎秀摇了摇头,“听我一句,京都去见一面就好,不要久留,直接到岐阜城效力,才是对织田弹正最大支持。现在尾美两国,最缺乏的就是可用的战将了!”
“……明白了,多谢提醒!”
佐佐成政第三次下拜,而后起身离去。
平手汎秀不去看他,而是侧转过身,垂首伫立,不发一语。忽而伸手拭去衣甲上的些许灰尘,双目向天际极远处望去,发出几不可闻的轻叹。
“佐佐殿,我也与你同……”木下秀吉意欲效仿。
但平手汎秀立即打断:“且住!你打算如此轻易放弃掉对界町的掌控吗?”
木下秀吉闻言愕然,不知该说什么好。
平手汎秀接着解释道:“界町想必也会发生一些风云变化……但你能多呆一日,就多呆一日,到了实在呆不住的时候,再想办法到京都御所拜访织田弹正,按他的意思行动。也许您倒是有机会留在御所随侍呢……”
“呃……请容我三思。”
木下秀吉犹豫不决,似乎还没彻底理解,但大体似乎是被说服了。
“叔父,看来您与织田家的羁绊真的是挺深啊。”这时候,原本站在平手汎秀侧后方的庆次突然悄然走上来,幽幽道:“而我呢……现在已经不太记得尾张旧地的风景了。想来河田殿、本多殿诸位,大概都与我一样。”
第四十八章 皆不可取()
经由界町,在岸和田城稍作停留,接见家臣之后,次日平手汎秀便渡船来到淡路国州本城与家人团聚。整合了淡路、和泉豪族之后,平手海军众拥有三四百条船,一千五百水夫,加之威慑力极大的八艘南蛮炮舰在,所以濑户内海的水路,这几个月还算安宁。
岛上的治安暂时交给了二叔野口政利和族兄生津贞常等等旁支的远房亲戚管理,他们接到消息,都来到港口迎接,态度十分恭谨。
这两个严格意义上说,过继出去了都是外姓的人,与家族联系较为浅,却也正因为此,履历十分清白,没有什么“历史问题”,得到了平手汎秀的信任,所以才能凭借裙带关系,分别获得获得五百石和二百五十石的知行。
反倒是主支近亲里面,四叔长成、庶兄长政之类的,在昔年织田家内斗过程中做过一些刺激平手政秀并且直接导致自刃死谏的事情,所以这两人已经被勒令出家为僧了,其后代也不被允许使用“平手”的苗字。只有三叔季定、其子季胤得到谅解,以陪臣的身份出仕了庆次。
今日甫一见面,野口政利先道了声“恭喜刑部大人升阶”,接着便忧心忡忡地说:“想不到织田家一夜之间就轰然倒塌。也不知道尾张的朋友们能否挺得过去。”而生津贞常就比较乐观,他的问题是:“且不论尾张织田——我们平手氏乃是新田氏之后,从开宗立门起便未有官至正五位者,而今可谓极盛了。请问殿下,能否允许我等的子嗣……恢复平手的苗字呢?”
两种说法俨然代表了不同的心态。
年长的家臣仍自认为是尾张织田家的成员,对目前的局势感到恐惧担忧,相反年轻一辈却更多的是在为平手氏的腾飞而欢欣鼓舞。
除了年龄,这也跟他们以前的身份地位都有关系。
野口政利和生津贞常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表情。
平手汎秀无意纠结这个问题,只当充耳不闻,不答反问:“最近岛上情况如何?可曾有外敌侵入?有没有什么人趁机捣乱的?”
“禀报殿下!”野口政利看到汎秀的反应,精神略微一振,“自从您将国人众迁走之后,岛上就十分安宁了,不曾有过作乱的人。这两个月以来,只有一些不足百人规模的水贼摸过来,很轻松就赶走了。抓住过几个头目审问之后,属下觉得后面应该是没有人指示的。”
“那就好。”平手汎秀沉声道,“抓住的犯人,就移交给中村一氏吧。顺藤摸瓜再追查一下,就算头目背后没人指示,说不定喽啰里面藏着刺探呢?不可轻忽。”
生津贞常愣了一下,没及时跟上,等野口政利说完了,才补充说:“确实不曾有人作乱,但是田间劳力颇有些缺口,今年的春耕十分吃力。建议搬运一千名左右青壮进来,或者是购置两百条黄牛,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土地。”
这一番话听着算是勉强能入耳。
看上去两位亲族的准一门众,纵然不是什么大才,处理这些细微末节的小事的时候还是比较靠谱的。
“这个可以。”平手汎秀面色舒缓了一些,颔首应允了,“给你一千贯的预算,写个正式的文书,送过来我签字,然后交给奉行们去办。”
“是。”生津贞常躬身领命。
眼见主君无意说更多,两名亲族便不敢再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