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说到这里,始毕可汗露出决然之色,言道“但今日见了你们,我两位弟弟,我下定了决心。任何困难阻挡不了我们突厥人的雄心壮志,我们蓝突厥人的后裔,于都斤山南俯视大漠已是许久了,眼下隋庭衰弱,我决定将十日后率我金狼的子孙翻越大漠,将汗庭驻在阴山以南!”

    “是。”阿史那俟利弗,阿史那咄苾二人皆是振奋言道。

    正在这时一名突厥将领入帐,急忙言道“禀告可汗,室得奚人在乌侯秦水重立牙帐!”

    “执失思力,这有何qiguài的?小心惊扰了大汗!”阿史那咄苾斥道。

    这名为执失思力的突厥将领,言道“如此也就罢了,但是室得奚人居然自建汗国,首领不称俟斤,而称可汗!”

    “混账,俟斤乃是我突厥授予室得奚部世代的官职,他们居然敢不要,学契丹人自称可汗吗?”阿史那咄苾大怒,“可汗,我请兵立即讨伐!”

    “慢着!”阿史那俟利弗站起身来,“执失思力,你说室得奚部的可汗是何人?”

    “乃是一个汉人,听闻室得奚人皆称他为乌帕!”执失思力大声言道。

    注一即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

    注二蠕蠕即柔然蔑称。

    注三阙特勤碑上突厥人原文。(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国两制



    乌侯秦水的草原上,胡人各部聚集在一并,从四面纷纷而来。八月中旬一支浩大的队伍,正朝乌侯秦水河畔而去,进行此盛大的会盟。

    这盛大的队伍中,先是三百奚部与汉人将士,手持清一色的黑羽幢幡,穿着锦衣步行在前开路,气势宏大,幢幡乃是护卫的三千奚部骑兵鲜衣怒马,穿戴鞍马雕弓齐全,迤逦而行。在骑兵之后则是一台上置一玄色镶红巨大华盖的步辇,由三十二名身材魁梧,坦露上身的大汉手举缓缓前进 ”“ 。步辇边左杖黄钺,右秉白旄,铁甲映着寒光的三百甲骑,簇拥着步辇向前而行,在步辇之后则又是两千步骑。

    这一浩大的声势和仪仗,顿时令四方来会盟的胡人部落,无不畏威而敬服。在河畔会盟之处,早早就已建好一土台,三百将士手持五色旗帜,分立于五方。步辇来到土台之下,顿时停下,李重九从步辇之中缓缓走下,一旁十余部落,以及室得奚部几位长老一并在台下拜倒。

    李重九与众人一一受礼之后,即燎坛祭河,与各部首领一并向苍天祭拜,祈求庇佑。之后即有人牵一白马来,李重九与众人杀白马,以白马血涂在口边,以示歃血为盟,众人共同拥立李重九为室得汗国可汗,定可汗号为乌帕,众人复对李重九行跪拜之礼。

    李重九即位可汗之后,木昆部虬里汉亲自道贺,以表两家合好之意。之后李重九于宣布,将室得奚。以及胡人各部,划分为幢。军。而各个部落,以百帐为一等。设幢主,幢副,下面再设队主,队副,每幢主赐予一面幢幡。

    每个部落一幢,或数幢不等,之后再十幢为一军,设军主,军副。最后再以五军设一统军,赐大纛一面,示为将军。这等官制正是当年魏在宇文泰尚未篡权时的兵制,北齐时又将都将、别将、统军、军主和幢主这五种军制,称为备身五职。

    李重九将六万多室得奚部人,直划为了十五个军,其余十几部加在一起二十军,合有四名亲自任命统军率领。这四名统军之中,分别为孙二娘。额托,室得峰,以及出身室韦族的颜也列。

    室韦族位于契丹族以北的位置,眼下分为五部。由南到北分别,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而深末怛室韦﹑大室韦则在钵室韦更北之处。因室韦族身处大兴安岭的密林之处,故而也以林中人自称。颜也列是南室韦的贵胄。南室韦共有二十五部,每部千人到两三千人不等。而颜也列乃是一部的莫贺咄,也就是首领。之前南室韦一直臣服于突厥。由突厥派出数名吐屯统治,但后来契丹八部杀了突厥官吏,叛出突厥,并派兵攻打南室韦族,掳掠了数万人口,迁至乌侯秦水河畔。

    而颜也列与他的族人也是一并被俘,当时不过十五岁,后来他被契丹人派作管理室韦一族的头人。因为自小接受契丹文化,颜也列精通突厥,契丹,室韦三族语言。在乌侯秦水之战中,李重九击败契丹人,八万大军契丹活着返回乌侯秦水东岸还不足一半。颜也列看到机会,当下就带着族人投效了李重九麾下,并成为了乌侯秦水畔,新成立的室得汗国中的一员。四名统军之中,两位室得奚人,一位汉人,还有一位则是出身室韦族的颜也列,如此构成恰恰也反应了眼下室得汗国中,三方的力量架构。

    当然草原的统军之制,只适合管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却并不适用与怀荒镇,御夷镇,以及飞狐县三地汉人。这里还依旧是保持隋朝的官职和兵制,这也就是目前所谓的一国两制,双方因民风,民俗的诧异,互不统属。同时对草原上李重九是自称可汗,以显示独立于突厥,契丹之外,绝不妥协的决心,但对于中原,李重九仍是自称上谷太守,至于草原上的汗位,可解释为李重九假节一方,替汉人镇守草原。

    而将室得汗国分为四部之后,原先各部各族相互划分都被打散,并没有奚人,突厥,室韦,契丹,霫族各部之分。各幢主皆必须听军主调令,而军主必须听护军调令,而护军则听可汗调令。

    当然李重九的可汗权力也不是肆无忌惮,原先室得奚部的长老,加上各族各部中推举了一些原先的头领,老者,组成类似于二十人的长老团。原先室得奚部的女俟斤,也就是李重九丈母娘任大长老,但凡汗国有出兵大战,军主,军副,以及统军以上的任命,以及重大政务,皆必须长老团与可汗共同商议后决定。

    不是李重九不想搞独裁,但是这是草原上的规矩,就算是突厥的始毕可汗,在部族之中若是商定大事,也要在阿史那一族出身的特勤,叶护,小可汗共同商议方可决定。在这个新成立的室得汗国之中,以李重九现在的势力,也做不到一人断之的程度。

    在费了一个月时间,草草商议汗国的典章制度,以及民法制度之后,李重九当即提议向南用兵。

    原来上个月涿郡怀戎县有一个僧人名为高谈圣,在县内秘密召集党羽,聚众数千。之后在一次县内举行祭祀时,作为主持的高谈圣,突然率领五十名心腹,斩杀了前来祭祀的县令及守将,之后裹挟全县自立。高谈圣自立为帝,称为大乘皇帝,国号为‘佛’,而将一名称作静宣的尼姑,封作皇后。

    高谈圣据一县称帝后,也并非盲目,他称帝后,封渔阳郡拥有数万之众的高开道为齐王,要求他臣服率军来怀戎县。听闻高开道得知消息后,已是答允了高谈圣齐王的称号,正率军前往怀戎县。

    若是高谈圣,高开道二人合流,那么局势即对李重九十分不利,因为怀戎县地处于怀荒镇与飞狐县之间,乃是兵家要道。

    若是为二人所据,对于李重九而言就是如鲠在喉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铁



    九月,乌侯秦水畔。

    两百多匹上等突厥马,将河边青草吭了一遍,早都已吃撑了,肚皮滚圆滚圆的,眼下不少匹马都是平着脖子闭目小憩,马尾巴一甩一甩的轰着身上的苍蝇。一旁随着主人看护马的,两头大狗正抢着一块肉骨头气势汹汹的掐架。

    在草原上马和狗,是牧民的最重要伙伴,一匹好马就是牧人的命,杀敌打猎,甚至逃命都仗一匹好马,而狗则是牧人的亲兄弟,平日防备野狼,看护马群,羊群,打猎的好帮手 。而两名放养这突厥马的马倌,看着这一切呵呵大笑,经过春夏秋三季,草原上马匹个个是皮毛鲜亮,犹如缎子一样,鸣声有力。犹如农人们看到自己田里满是金灿灿的稻谷,马倌们看着自家的牲口,皆是露出幸福的神色,还是那句话羊大为美。

    对于一个部落而言,马倌,羊倌,牛倌,马倌虽人数少,但是一个个都十分重要,平日里驯马,阉马,套马,修整马掌哪个不是需要一身勇力和过人的胆识方可,所以马倌都是牧民中最骁勇的战士。柯木伦是众马倌中最年轻的一人,不仅在牧人年轻一辈中箭术最好,而且一手套马杆,让草原上最神骏的烈马变作了自己的坐骑。每当柯木伦骑着烈马从草原上奔驰而过时,牧人们纷纷拜托他给自己的熟人捎去口信,而方圆百里,那个帐篷的姑娘不对他抛去媚眼。

    而另一位伙伴乞阿术,就逊色于柯木伦许多了,不过他年纪稍长几岁。曾经跑到长城边上与汉人卖过马,听说连一贯嘴如蜜。奸诈似狐的汉人商人,也没在他哪占得多少便宜。

    柯木伦问道“你说汗王将我们乌侯秦水河畔十万部民。分成四部,为得是什么啊?”

    乞阿术言道“一根木头,不能作车轱辘,一支箭,容易折,这是可汗当初与我们说的道理,以往大家各自分散,好似一双手不能拧成拳头,现在我们十万部民抱成了一个铁轱辘。一捆箭,以后若是突厥,契丹人敢来,就可以要他们好看。”

    听了突厥,契丹,柯木伦摸了摸身旁的弓,言道“契丹人乒我们室得奚人许久了,这一次若非可汗,我们还要再为奴未婢多久。说得对,以后我们要抱成团,不能再受契丹,突厥人的欺负。”

    二人说着说着。突然听得不远处一个马蹄声响,一名头戴着羽毛的男子,骑马奔到二人面前。言道“柯木伦,乞阿术。幢主有令,让你们带着五十匹好马来到大帐来。”

    “这是怎么回事。怎地要用马了?”乞阿术问道。

    那人听了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言道“听说有人拿着金箭调兵,要打战了,所以幢主要用好马。”

    “打战去哪里,打契丹人吗?”

    “不,是向南。”

    “向南。”柯木伦,乞阿术对望了一眼。

    柯木伦,乞阿术捡了马后,将剩余的马交给其他马倌,二人就带着五十匹马来到河畔的大营。按照可汗之令,汗国以百帐为居,设一幢主,这幢主就是他们原先的族长,这里有一百二十帐。

    二人见了幢主后,幢主言道“可汗大点兵,以金箭传令各个军主,要出兵向南往御夷城会合。军主要我们每幢出四十五人,一百五十匹马,自备十日的吃食。你们两个都是我族中最杰出的战士,一个有勇一个有谋,就带你们一起去吧。”

    柯木伦,乞阿术听了大喜,言道“多谢择蔑叔叔。”

    族长哈哈一笑,挥了挥手言道“下去准备吧,明日就出发。”

    柯木伦,乞阿术二人听了后,立即回家收拾。柯木伦回到帐篷见了母亲后,告诉她要南征的消息后,就急不可待去心爱的情人那温存了一夜,次日双脚不稳的回到帐里。

    而乞阿术早早就将自己的皮袄,帐篷,以及上路的吃食,打包装上一匹马,而自己牵着另一匹马在帐口等他。柯木伦见了乞阿术露出几分尴尬的神色,他知道乞阿术一直独身,父亲听说汉人的商人一夜留情所生,而母亲一人抚养他长大,不久前病逝了,而自己帐篷内,母亲也是早早将肉干都他做好,二人草草吃了一顿奶肉粥后,即前往幢主的幡幢前军帐报道,其余各帐的牧民战士也是到达,作为一名牧民,不说马倌了,其他人最少都是自备两匹马以上,都是上等的好马快马,至于族长让他们准备的五十马即是马受伤后换乘的,或者日后驮载伤病的,如此每人平均都有三骑以上。

    眼下正值秋后,正是最膘肥马壮的时候,这时候战马若是长途奔驰行军,不会掉膘太多,同时也是最不容易死亡,而牧人们是最讨厌春季打仗了,那时候羊和马都是最瘦弱的时候,若是长途奔行战马最容易大批大批的死亡,眼下他们多备的战马也是有备无患,众人聚集之后一并前往御夷镇。

    幢主他们先是行了一日,在一处山谷里与军主的大部会合,住了一夜,待十幢兵力齐备后。军主淘汰了一些老弱伤病的,点齐了四百五十人就出发前往御夷镇。因为有马可以换乘,一路行得极快,两日之后,抵达御夷镇。

    “可汗,各部牧民得到你的金箭传令后,皆是争相前来,已是齐聚完毕,一共是二十军九千骑兵。”

    李重九听得英贺弗禀告,点了点头向一旁的匠人言道“李作匠,马鞋之事,进行得如何了?”

    李作匠捋了下胡须言道“回禀太守,已选了五十名匠人,一百五十名伙夫,他们都已训练了半年了,都可以给马钉马掌。”

    李重九皱眉言道“这人手还是不够。”

    李作匠也是一脸的难色,言道“太守,这也没有办法,只能给部分胡人骑兵先装上蹄铁了,而且就算装上蹄铁后,每个月还必拆下蹄铁重修一次,这也是麻烦。要知道我大隋军中十匹战马也才有一匹马钉了马掌,此事都是由军器监的人作的,一般的民匠根本不会,眼下我们草草练就,仅仅是为了本部一千铁骑的两千军马马掌,就费了三个月,若是手工粗糙了,钉了马掌,反而对马蹄有所伤害。”

    一旁王马汉言道“太守,我们走过去怀戎县的路,这里官道都是山路,没有石道,马蹄不会磨损太多,至于眼下又是秋天,天气干燥又是少雨,更不用担心地上泥泞烂了马蹄。”

    李重九摇了摇头,言道“不行,这没有钉马掌的战马,走个几十,上百里路还可,但是若是几百里路,非得崴了蹄子。我军是要长途奔袭的,骑兵的每匹马都要爱护,李作匠,你们马掌匠就索性一路随军前进,我军行军到哪里,你们就在哪里给我们钉马掌,胡人骑兵最少要一千骑有马掌的。”

    李作匠听了当下领命。

    几日奔波,到了御夷镇之后,柯木伦,乞阿术本以为可以休憩一阵,但是到了这里,却有数名汉人骑兵以及匠人一般的人物,要将他们的坐骑中牵走一匹,说是要钉马鞋。

    马鞋,柯木伦,乞阿术他们是知道了,一匹马如果伤了蹄子,基本就废了,所以对于一名马倌来说,定期修整马掌是必备的,而若是长途远行,他们一般有六七匹好马换乘,另外也会给战马穿上皮革制的马鞋。柯木伦当下舍不了自己好马,追上去看了究竟,不看还好,一看反而是吓了一跳,原来他们所谓的钉马掌,乃是用铁钉铁片钉在马掌上。看着自己爱马挣扎的样子,柯木伦忍不住心底一纠,待冲上去时,被几名军卒拦在了外面。

    “混账,擅闯军器营,你要领军法吗?”一名汉人将领操着突厥语言道。

    这时乞阿术连忙柯木伦拉到一旁,向这名汉人将领赔罪。柯木伦当下将给马钉马掌的事与乞阿术说了一遍,乞阿术听了倒是呵呵大笑,言道“我以往走长城时,看到隋军精锐骑兵,马蹄上都钉着铁,这是好事,不是坏事。”

    柯木伦听了不明所以,乞阿术开口言道“你说咱们草原上,马是不缺,但是缺铁,故而没人给马钉蹄铁的,但是汉人不缺铁,却缺马才给马都钉上铁的,你放心,以后你的爱马就放心奔驰了。”听了乞阿术的话,柯木伦这才放下心来。

    在怀荒镇休息一日,次日,李重九合并胡人九千骑兵,以及原先苍头军本部五个团的一千骑兵,一共是一万铁骑,率军南下。这一路沿着河谷之地南下,不过半日即到达了长城边境。

    雄关依在,作为太行八陉中第一陉军都陉的入口,此处关隘就是独石口,明朝宣镇的咽喉所在,历史上瓦剌就是在破关之后,在此全歼了二十万明军,即人人皆知的土木堡之变。而土木堡就在怀戎县境内,对于布局整个河北而言,此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ps恳请大家偷偷推荐票吧,这个东西不费钱的,而且又能涨积分何乐不为啊,帮本书顶到三万张推荐票,我当日三更,幸福人品很好的,说到做到。(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七章 卧榻岂容酣睡



    翻过独石口后,李重九的一万铁骑迅速南下,因为每人最少都有三骑换乘,所以行军速度极快。

    长城以内又是一番景色,燕山脚下的官道连绵百里,所行而过,正可谓是关山度若飞。此时高谈圣造反作乱,还不到一个月,一路之上不少镇,乡还未遭到贼军涂炭,只是百姓闻得县令,县尉等被杀了,一时都不知如何是好。

    而转眼见了有大军前来,初时还以为朝廷派来的平叛大军,欣喜不已一并沿道拜贺,待到了近处才惊觉得,这朝廷平叛大军怎么尽是骑兵不说,而且一个个人都是穿着皮袍子左向开襟,头上也不束发,就这么披着头发,扎着辫子,有的甚至还断发。

    “胡人来了!”百姓们皆是奔走相告。若换了一般的乡镇,如此早就跑得人去楼空了,但怀戎县本就是边郡,多经历战事,故而民风极其彪悍。乡民们因为叛乱,各自结着寨自守了,眼下更是严加戒备。

    一阵提心吊胆过后,不过百姓也奇怪了,以往这胡人骑兵皆是残暴不堪,若是掠境必然是急不可待的烧杀劫掠一番,但到了今日,却是秋毫无犯。后来不少汉人未闻得消息,一时落单被胡人骑兵抓获,对方也没有为难,反而是好生招待一番,将他们放回,如此更令四面的乡里诧异不已。

    原来李重九心知要南下,以胡人一贯没有军纪,自由散漫惯了,很容易在地方惹出事来。所以李重九南下前,招来四名护军,二十名军主,两百名幢主,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还申明,若发现有三人以上犯事,队主斩首,十人以上犯事的,幢主斩首,百人以上犯事的,所在幢主,军主斩首。这一从严治罪,令胡骑上下不寒而栗。李重九将所部三个团的骑兵派了出去充作宪兵,沿途监视。

    军纪如此严明,不到一日,一万铁骑抵达怀戎县城下,其速度之快,令城中的反贼居然是措手不及。李重九大军纷纷从山道鱼贯而出。秋高气爽,正是日头晒人的时候。县城内见到有敌军骑兵来到,居然十分有胆气,不闭城自守,而是大开城门,放出了上千名兵卒,于城下列阵,显然是要背城一战。

    李重九看了心道这反王高谈圣还是很有几分胆气,这时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