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有何不可,一介布衣焉敢奢望天下,当年翟让可以让给李密,李重九又为何不效仿翟让。”

    “然后待势力稳固之后,你再如李密杀翟让般,将李重九除掉吗?”杨娥皇问道。

    杨暕犹豫了一下,言道“他若识趣,将来不失封妻荫子,若是不识趣,我自好狠下心了,怎么说他也是我齐王府出来的人,杀了他,大义上也不亏。”

2013…12…22 2249446536614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会



    杨暕自顾说着,但见杨娥皇紧闭嘴唇,亦心知自己有几分失言,将心底话不知觉的就说出来了。

    杨暕言道“妹妹,这几日我在酒肆打听,碰巧知道李重九,为助李密率三千人马从幽州而来,这几日正好在黎阳,我决定这就当门去寻他。”

    “二兄!”杨娥皇拉住杨暕的衣袖。

    杨暕看了杨娥皇一眼,言道“怎么了,你不同意为兄这么做吗?我知你心存仁慈,但为了祖宗社稷,为了我大隋的万世江山,必然的牺牲还是要的,想当年高祖,父皇平定天下不知杀了多少人?”

    杨娥皇看向杨暕,言道“二兄,我担心的并非是李重九,而是你,李重九乃是当世枭雄,他不招惹别人的,也就罢了,而你这么图谋他,可是自取杀身之祸。”

    杨暕言道“妇人之见,李重九不过一介莽夫,只要我能得幽州士族支持,收拾他还不容易,好了不必再说了,我意已决。”

    “不,”杨娥皇拉住杨暕言道,“二兄,一朝兴亡自有定数,若是你打定了谋夺他人基业之心,如此我宁可不去幽州,而去关中。”

    “关中,”杨暕怫然言道,“去关中,就是一辈子作个笼中鸟,李家要我们叫,我们就得叫,供人观赏。你愿意吗?”

    “关中也非我所愿,但是二兄,若是你真要去幽州,我就将你这些图谋,都告之给李重九。”

    “你敢?”杨暕怒喝言道,当下将右掌张开。看见杨娥皇目光定定的看向自己,满眼的求恳之色。当下不由将手掌放下。

    杨暕言道“你将我野心告诉李重九,为兄必死而矣。你难道要帮一个外人来害你兄长吗?你要说就说去吧,这是我想到的最后出路,你不让我去做,就和杀了我没什么两样,早死晚死又有如何呢,国仇家恨不能雪。你去吧,你现在就去,帮一个外人来害死我,也好过我日日受亡国之痛。。”

    “二兄,我不是这个意思。”杨娥皇已是泪如雨下,拉住杨暕的袖子。

    杨暕转过身去,气鼓鼓的负手站立。

    杨娥皇深吸一口气,言道“二兄,那你非要去幽州也好,但你答允我,复兴大隋之事,自有定数。你万万不可强求,一切量力而行。”

    杨暕见杨娥皇回心转意,转过头去,顿时哈哈一笑。言道“为兄晓得。你放心,为兄行事自有分寸。”

    “如此我就放心了。”杨娥皇低下头。

    之后杨暕转身而去,回到自己的屋子。看陈设破旧,不由眉头一皱。但想起若非曲嫣然在自己落难时收留。现在哪还有片瓦栖身。想到这里杨暕不由自嘲一笑,觉得自己气量真是宽广了很多。若是以往必是大发脾气了。

    “患难见真情,乱世见人心,”杨暕自言自语地言道,“汉高祖有泗水亭长之时,刘备也卖过草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苦其……罢了,就这个意思,我已不是当年那齐王了。”

    杨暕又左右踱步,自顾言道将来若大权在握一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宇文化及必诛连九族,李渊,窦建德,李密等人必要授首,至于曲嫣然落难时相救,必然报答,她毕竟出身青楼,身份是低微了点,不能立为皇后,不过没关系,我将来定要将她册为贵妃,以报答今日之恩。”

    就在杨暕细细思着将来掌权之后的事时,杨娥皇已是回到了香闺之中,坐在榻上,默坐了一会,陡然脸上露出决然之色。

    杨娥皇当下拿出方砚,和水研墨,之后取出一布帛来,提笔蘸墨挥就。

    杨娥皇写得很快,一行精致的小楷落于纸张之上,她在宫中时,曾向虞世基学过隶书,向虞世南学过小楷。虞世基在外虽被骂为奸臣,但待她却是极好,虞世基擅长草隶,其弟虞世南,极擅楷书。

    虞世基曾说公主的字,甚得古风,虽是有些恭敬之词,但杨娥皇对自己的字也甚满意。

    写就之后,杨娥皇将布帛收起,当下唤过拂衣,言道“此物你就交给城南驿站的一名姓长孙的侍卫,就言我与兄长已是答允秦王之请了。”

    拂衣顿时讶然,言道“公主,我们真的要去关中吗?”

    杨娥皇点了点头,言道“我已是决定了,回来再与你解释,不过此事需瞒着二兄,从你后廊下楼,若碰到他就说给我买胭脂。”

    “是,公主。”拂衣看了一眼手中的布帛,当下纳入袖中,转身出屋。

    杨娥皇站到窗外,待见拂衣的身影没入街角,方才回到榻上。

    杨娥皇想到从此以后,自己就要身入关中,终于不能履幽州一步,泪水簌簌而下。这一度杨娥皇悲从心来,伏在塌沿悲泣不可抑制,榻上锦被湿了一片。

    黎阳城下一夜雨,大街之上尘土浥浥。

    车轮碾过土道,留下一道道浅浅的车辙。

    魏公李密于府内大宴,请名善才曲嫣然献艺,而城内瓦岗军大将,以及各官吏,皆是一并赴宴,好生热闹。

    数骑停在魏公府面前,马上之人,娴熟的翻身下马,一旁门吏见来人锦衣华冠,当下不敢怠慢,言道“贵客光临,敝府蓬荜生辉,不知……”

    “劳烦通禀,在下秦王李世民。”

    “秦王殿下。”门吏连忙作色,当下双腿飞似得奔入府内。

    立即有人给李世民拴马,李世民看着魏公府前络绎不绝的人流,笑道“李密果真华而不实,偏好排场。”

    长孙无忌一旁言道“可是我看着怎么有几分鸿门宴的味道。”

    “哦?”李世民言道,“何以见得。”

    “不敢,”长孙无忌言道,“李密此人城府深沉,心思诡异,谁也猜不透,此人究竟在想什么,虽说柳府缘再三说,李密投降李唐之事,乃板上钉钉之事,但我总觉得会生变故。到时与我们不利。”

    李世民笑着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何况李密这老虎现已是被拔了牙,他麾下的官吏已有二十多人,都秘密向我们写了效忠信,这黎阳城城内,李密还能掌控几分大局?”

    长孙无忌一笑,正待说话,这时魏公府中门大开,魏公李密一身冠袍,亲自迎接。

    一旁之人河北士族,瓦岗军官吏见李密居然出迎,亦不知到底是何人大驾,当下都翘首望这边。

    “秦王驾临黎阳,实在是荣幸!”

    李世民退后一步,作了一个大揖,言道“世叔亲迎实在折煞小侄了。”

    李密笑道“你是贵客,此礼不会太过,来!”

    原来是秦王众人皆是一叹,关中李唐现在如日中天,难怪李密出中门迎接。

    当下李密与李世民把臂同入,二人入府。

    府内众人见,李密与一人把臂同入,早就侧目了,但见此人一表人才,堪称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不由纷纷相询此人是谁,待得知乃是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后,皆是露出果然是他的表情。

    而许敬宗,柳燮等有心投靠大唐的瓦岗军官吏,看了李密以此看重李世民,以厚礼迎之,皆是大喜,相顾左右,面有得色,心道大事成矣。如此李唐必厚赏,他们劝进之功。

    李密把着李世民之手,笑着对左右,言道“秦王不过弱冠,已是勇冠三军,唐主进军长安时,秦王在霍邑又破宋老生,后于浅水原破薛举父子,实是攻必克,战必取。”

    李密不吝啬赞美之词,但李世民却老成稳重,在众人夸赞之下,丝毫也不见有半点自骄之色。

    正当这时一旁有人言道“魏公,上谷公到了。”

    李密与李世民笑道“好啊,今日真是蓬荜生辉啊,天下年轻一辈的俊杰,今日都同聚在此。”

    说罢,李重九入得门内,在场众人都早与李重九相熟了,当下纷纷一并作揖的作揖,抱拳的抱拳。

    李重九笑了笑,当下作了一个团揖,边直来到李密身旁。

    李密满脸喜色,与李重九言道“上谷公,我与你介绍,这位乃是大唐秦王殿下。”

    李重九看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亦看向李重九,面露微笑。

    在场众人皆是看向,这李重九与李世民的会面,二人年纪相仿,又是能征惯战。

    李世民凭借父辈之力,统帅大军屡战屡胜,而李重九则是布衣出身,白手起家,至今打下幽州之地,二人皆是天下年轻一辈的翘楚。

    况且李唐与幽州敌对,数个月前,李重九率六万番汉大军,翻越太行山,攻打并州,连下李唐数州,兵锋甚锐,河东震动,听闻李渊甚至有将河东弃之,退保关中的打算。

    但李世民一力阻之,率三万大军收服了并州之地,二人本该有一场决战,但薛举父子在陇西作乱,使得李世民不得不回师长安。

    作为彼此的劲敌,众人不免揣测二人,该如何针尖对麦芒,会有一场怎么样的恶斗。

    不少人皆认为,恐怕当堂会有一场好戏看。

    但出乎意料时,堂上李重九抱拳言道“李二郎君,别来无恙。”

    李世民亦是笑道“当年匆匆一别,重九兄风采依旧。”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叙旧之语,当堂众人听了不由是大生意外,原来二人乃是早就相熟的。(未完待续。。)

2013…12…23 2213356545590

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开堪折直须折



    李重九看着面貌有些相似的李芷婉有几分相似李世民,不由想起在记忆里后世电视,史书里的李世民。

    电视,史书里的李世民,光芒耀眼得令人无法直视,史书上说晋阳起兵乃是他之意,败薛举李轨,破刘武周,灭王世充,窦建德,战必胜攻必取,气吞万里如虎,几乎李唐的天下乃是他一个人之功般。

    最后道德上也是无可挑剔,连玄武门之变,杀兄杀弟逼李渊退位,也令人觉得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过李重九来至隋末,所知的李世民,却是一个另一个李世民。

    在这时代,李重九所知的,李渊起兵乃是自己主意。在晋阳起兵前,马邑郡丞李靖即察觉到李渊的意图,自锁上变前往东都,告太原留守李渊谋反,说明李渊早有预谋。

    而在入关中攻打长安时,李渊先以谦卑之词,唆李密率瓦岗大军攻打东都,使得关中之兵东调,自己再乘虚而入,这一切都是精心布置的,而并非史书上说,李渊嫖宿晋阳宫,为李世民,裴寂所谋,不得不起兵的。

    后世史官更无脑杜撰晋阳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答应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事后反悔入长安后立李建成为太子。

    而在真正的晋阳起兵之中,李渊率三万大军起兵,其中李渊部将西河公张纶攻下离石、龙泉、文城三郡,柴绍,刘弘基入关中,各拉扯起一支万余兵马皆乃是功勋之臣。李建成刘文静,亦在潼关阻击隋朝援军。

    特别是李芷婉在关中聚众七万。如此李渊才敢在,河东尚有屈突通。尧君素数万朝廷精锐大军情况下,率万余人马渡过黄河,入关中与李芷婉会师。

    而李世民虽从破宋老生,但是不足以功居首位。

    李渊破长安后,封李芷婉为平阳公主。

    但大隋一百五十多郡中,哪有平阳郡,只有临汾郡故名平阳郡,因朝廷恶,阳与杨同音才改名为临汾郡。而李渊封李芷婉为平阳郡公主,取临汾郡旧名,正意属李唐能攻入关中,李芷婉才是平杨首功。

    至于平薛举之战,李世民先败后胜,并非是史书上所言,战败时,李世民刚好不在营内,所以李世民并非是百战百胜之将。

    不过即便褪去了眼前这光环。李世民依旧是李世民,刘文静曾与李渊言,世民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当立为世子。

    在如此多人在场之下,李重九与李世民只是相对作揖,并各自坐下。令本以为有一番ji烈唇枪舌战好戏看的众人大为失望。

    李密见众人表情,不由冷笑。唇枪舌战不过是妇人之举,似李重九。李世民这等人,要置人于死地,怎可能还会事先告知,口舌之争最是无益不过。

    李密看向李世民,一脸欣赏地言道“秦王真乃是雄主,不如是,何以平定天下大乱乎。”

    李世民拱手言道“当初若非世伯,否则我李唐焉能有今日,父皇说常思魏公,若非政务在身,此番定至黎阳而来拜会。”

    李密微微一笑,柳燮上前言道“魏公,唐主之心一片盛意拳拳啊,听闻魏公从叔李公,亦在李唐为官,黎阳至关中,水路甚近,我们们数日可至,正好一聚。”

    李密抚须微笑言道“说的有理。”

    王伯当言道“唐主若来黎阳,吾等必扫榻相迎。但魏公去关中就不必了。”

    柳燮见王伯当打岔暗怒,又见李密不置可否,不由有几分急躁,想说什么,但一旁许敬宗给他使了个眼色,他只能坐下。

    李密左右看去,但见李重九却始终不置一词,不由点点头,心道此子真有大将之风。

    李密笑道“今日请大家来府上宴饮,只谈风月不谈国事。”

    这时宴会开始,众人一并移步至府内后院。

    此府原先乃是黎阳米商的居所,杨玄感作乱时,米商为杨玄感私贩黎阳仓中米粮予运河各县,以筹措钱资。杨玄感兵败后,米商被朝廷缉拿,当作乱党杀了,其家眷亦是流放三千里。

    李密占据黎阳后,因与米商有旧,遍寻其家眷不到,故而重修了对方府邸,以待故人。

    这后院之内,别有洞天,有江南水榭,小亭,长廊,以及小姐住的闺阁。

    众人在小院之中随意落坐,侍女一一捧着冒着热气的食鼎,置于每人身前的食案上。

    酒菜十分丰盛,颇为奢侈,众人看得桌案上的菜肴,不免食指大动,而水榭中丝竹之声响起,在水池一旁搭了一个露台,身着长纱的舞女纷纷上前献艺。

    李重九坐在席间畅饮,却见柳燮,许敬宗等人不时以言语挑之,但李密皆是哈哈一笑随口答应。

    酒过三巡,众人不由放开了形迹。

    李重九暗揣不到李密的心思,正待这时,一旁上前给自己奉酒的侍女,给自己塞了一张纸条。

    李重九看了一眼,这名侍女面露微笑。李重九不动声色看完纸条后,点点头,当下起身离了席位。

    府内院子甚大,李重九左转右转,到了一偏院,院中假山耸立,一名女子正背着自己在院中赏花。

    “曲姑娘!”李重九抱拳言道。

    曲嫣然仍是背着身对着花圃,口中言道“李兄,你看这院中的花开得极好。”

    李重九走上前去与曲嫣然并肩而立,看了几眼花圃,言道“在下一介莽夫,曲小姐让我赏花,无疑于牛嚼牡丹。”

    曲嫣然没好气的,白了李重九一眼,这一瞬间不由风情万种。曲嫣然言道“若是在东都,我赏花,有人会说出一百种花的好来,有人会栽下一百种花来让我赏,而李兄你却说自己是牛嚼牡丹,不煞风景吗?”

    李重九摸了摸鼻子,老实地言道“我不过实话实说罢了。嗯,蓟县一别,曲大家你清减了。”

    曲嫣然看向李重九,言道“现在才说不觉得晚了吗?你是不是将天下女子,也视若此花般,不入你眼呢?”

    李重九言道“那倒不是,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曲嫣然听了不由双目一亮,细细品到,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句,言道“你若不去作争天下,倒多了个能与司马相如比肩的人。”

    李重九闻言不由贫嘴,言道“那倒不必,陈后主既是诸侯,亦文采斐然。”

    “不许这么说,陈后主国破被擒,你怎么一样。”曲嫣然急言道。

    李重九听曲嫣然心底关切之意,不由心底一动。曲嫣然见李重九看向自己,不由脸上赦然,转过身去吟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话可是你说的,若是美人如花当前,你折还是不折?”

    李重九看向曲嫣然,言道“你说的……”

    “慢着,”曲嫣然转过身来,问道,“你可记得当年你在雁门关外,救过一位公主。”

    李重九听曲嫣然突然将话题岔开十万八千里,不由讶然,问道“公主,你说的是长乐公主吧,你怎么知道?”

    曲嫣然上前一步问道“你不要问我,我只问你你觉得公主如何?”

    李重九想了下,言道“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胜如牡丹!”

    曲嫣然听这话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来,问道“倘若有一位如长乐公主般的女子,要嫁给你为妻,你娶还不是娶?”

    李重九听这句话,不由言道“曲大家,你不思去登台,叫我来院中,就为了与我私话这些?”

    曲嫣然嫣然一笑,言道“来此院中,不过为了叙旧罢了,看在故人份上,你答不答我?”

    李重九见曲嫣然如此,双手一摊,开玩笑地言道“长乐公主乃是帝女,我李重九出身寒门,那是万万高攀不起的?”

    “你耍赖!”曲嫣然不由大嗔,当下言道,“好了,不与你说这些。”

    李重九见曲嫣然这样子,当下正色言道“话说回来,我倒有一事求你。”

    “说吧!”

    李重九言道“自江都之变后,宗室朝臣多被宇文化及所杀,听说长乐公主和齐王,倒是流落民间,下落不明。他们二人当初对我有旧恩,眼下蒙难,我当报答之,虽我派了人手打探,但遍寻江南却不得二人踪迹,曲大家交游广阔,行南走北,若有二人消息,大可告之于我,此恩我必厚谢。”

    曲嫣然看了李重九一眼,言道“这话我可记下了,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来谢我的。不过还是待找到了再说吧。”

    说到这里曲嫣然面色一沉,言道“好了,我要梳妆登台了,还请上谷公回避。”

    李重九见曲嫣然忽冷忽热,顿时不由深感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