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尹旭轻轻摇头道:“不迟,你比他们好多了,至少还有选择!”

第六五八章情况有变

“还有选择?”韩信淡淡一笑,笑容很是苦涩。良久沉默不语,旋即轻声叹道:“选择?你所说的选择对我似乎不公平!”

尹旭轻轻摇头,说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的,你应该明白的,也许这才是你现在最明智的选择的。血战到底,对谁都没有好处,生灵涂炭不是你我想看到的局面。”

韩信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开城投降?”

“差不多,是这样的!”尹旭道:“像彭越那样,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别怪我说的比较直白!”

韩信轻轻笑道:“你有这个资格,胜者王侯败者寇,千百年来一直如此,不足为奇。”

尹旭道:“整整十年了,烽火狼烟,战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受苦不少,想来你也不希望这样的rì子继续下去。而且,寡人也厌倦了战争,想要寻求一份安宁……”

“安宁?是啊,我何尝不是这样想的……”韩信轻叹一声,在这一点上,他与尹旭有很多相似之处,可能多年的战乱下来,已经失去了很多。

尹旭抬头远远看了一眼临淄城,说道:“所以,寡人希望这件事情能和平解决!”

韩信很清楚,所谓的和平解决只能是自己妥协,再说直白点就是开城投降。此时此刻,自己只剩下一座临淄城,虽然有三十万大军在手,但困守孤城,迟早都是个死。所以这件事要寻求妥善解决,就只能是自己做出让步。从始至终,尹旭都站在主动地位,成也尹旭,败也尹旭,事实就是如此,一点都不错。

但是韩信内心之中还一时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虽然他有些被失败和危局打击的失去信心,甚至出现了自暴自弃的倾向。如果说眼看着局面恶化,导致城池沦陷。一败涂地都不无可能,然而在心理上还是很难接受投降。

尹旭见状,知道韩信心中症结所在,轻声道:“寡人只是提个建议,虽说有些过分,但也请你慎重考虑考虑。你走到今时今rì这个地步。也和寡人有些关联。若是不必要,寡人真不想和你兵戎相见。

同时我也想告诉你,对临淄的百姓没有任何的好处。对了,听说你儿子出生了,很可爱!你也该为他想想……”

尹旭一提及此事,韩信的心里顿时有些不是滋味了。尹旭这是提醒,也可以说是变相的威胁。想想妻子身边的那两个宫女,若是尹旭想要在背后下黑手,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的防备。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

所以尽管尹旭有多咄咄逼人,甚至是欺人太甚,但是人家都是有资本的,说得也都是事实。甚至自己本就没有多少资本和人家谈条件,尹旭肯坐下来和谈固然有妥协的原因,却也是一片美意。

齐王宫和临淄城里还有多少越国探子?甚至守军将领之中已经有人和越国勾结了。这些都不无可能,结果可能远比预料的要糟糕。

坚持似乎真没多少意义,此时此刻,韩信真的有些动摇了,或许真的该考虑一下韩信的提议。结果始终都是一样的,坚持下去,将会有更多人死去。这不是韩信想要看到的结果。尤其是自己的儿子,他还那么小,尚未来得及仔细打量这个世界,让他陪着自己去死。太残忍了。

可是亡国之臣,尹旭会如何对待他们呢?会容忍他们活下去吗?

尹旭似乎知道韩信的担忧之处,说道:“不必担心,我知道你的顾虑所在,项羽的儿子项隆在洪都和我儿恒是玩伴。寡人不是凉薄之人,不会做那赶尽杀绝之事,相安无事还是最好不过。”

“相安无事?你能说到做到吗?”韩信冷冷地质问。

尹旭点头道:“寡人以自己的人品担保!”

韩信沉默了许久,说道:“我考虑考虑!”

“考虑,自然是该考虑,只是时间似乎不多了……”尹旭知道韩信一时难以接受,今rì只需要点到为止即可。

时间确实不多了,就在此时,一件事情的突然发生,让这件事情多了许多的变化。

…………………………………………………………

临淄,齐王宫一座偏殿里,蒯彻被暂时被软禁在此处。此时是敏感时期,韩信不能够随便动蒯彻,况且他也确实不知道该如何给蒯彻定性,如何处置。当然了,对外则是宣称,蒯丞相有公务在宫中处理。以前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因此不足为奇,齐国守军也并没有因此而有什么异动。

自从昨rì计划失败,被侍卫控制之后,蒯彻就始终一言不发,一直沉默着。精于算计的他第一次失算了,对于他这样谋大事的人,一着不慎就意味着生死。这次似乎不例外,挟持王后和太子来威胁齐王,确实是胆大包天,不能原谅的罪过。

但是蒯彻心中坚持自己没有做错,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齐国,只是韩信不领情罢了。蒯彻有些矛盾,甚至有些莫名其妙,韩信显得愚蠢,妇人之仁,可是又这般精明。那两名宫女竟然是一等一的高手,自己竟一点都不清楚,想不到韩信还是处处防着自己。

蒯彻本来觉得自己高看了韩信,可是现在他有觉得有些低估了齐王。此时此刻,他真不知道韩信具体处在什么状态,能为齐国带来什么?至于韩信会在呢么处置他,蒯彻已经不在乎了,对他而言这已经不重要了。

倒不是说蒯彻看透了生死,他想要活着,但是个在乎的还是抱负能否实现。韩信和齐国对他而言,就是亲手打造的一件艺术品,现在需要尽一切力量来阻止他破碎,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一切都值得。

只是那韩信,太让人失望了。不用想,发生了昨rì的事情,现在八成是去见尹旭去了。希望他不要那样容易被尹旭说动,希望韩信在坚持,亦或者见犹豫一段时间,那么就还有机会……

蒯彻抬头看了一眼窗外的天空,心中暗想:使者应该快见到右贤王了……

第六五九章使谒右贤王

史籍记载,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的遗民,向西迁移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白种人。“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獯鬻、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战国时期,匈奴逐渐强大,对北方几个诸侯国造成了不小的侵扰和破坏。其中秦燕赵三国最为严重,都有修建长城阻截匈奴的经历。秦国在北方的上郡驻军,赵国名将李牧曾在雁门大破匈奴。

当时中原正处在战国七雄争霸的年代,没有一个诸侯有足够的实力,可以专心致志对付匈奴。正是因此,匈奴得不到打压,发展迅速,在北方的长城一线极为嚣张。直到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嬴政派蒙恬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使之不敢南下弯弓牧马。

可惜这样的胜利果实没有很好地保存下去,秦二世登基之后,赵高矫诏逼死扶苏和蒙恬,上郡秦国边军的威慑力便开始下降。巨鹿之战时,王离又率领边军主力返回内地,北方边境空空荡荡。匈奴人抓住机会,再次迫近长城。

不过匈奴并没有大规模地南侵,原因就是其内部的权力更迭,匈奴一代英主冒顿单于登上历史舞台。冒顿是匈奴头曼单于之子。其为太子时,头曼单于欲立所宠阏氏(匈奴皇后)之子为太子,将冒顿派往月氏为质,随即发兵攻打月氏。月氏恼怒,欲杀冒顿,冒顿闻讯,盗得好马,逃回匈奴。

头曼单于见其勇壮,乃令其统领万骑。但冒顿已对头曼单于不满,将所部训练成绝对服从、忠于自己的部队。为政变谋位作准备。他制造了一种名鸣镝的响箭,规定: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出猎时,他射出鸣镝,随从有不随鸣镝射往同一目标的皆斩。

而后,他用鸣镝射自己的宝马。左右有不敢射者。也被立斩。进而,他又用鸣镝射自己的爱妻,左右仍有不敢射者,又被斩杀。后来。他以鸣镝射头曼单于的宝马,左右无一人不射。冒顿知部下绝对忠于自己了。在一次随父头曼单于出猎时,冒顿用鸣摘射头曼,左右皆随之放箭,射杀头曼。随后。冒顿又诛杀后母及异母弟,尽杀异己之大臣,自立为匈奴单于。

随后冒顿单于在巩固自己地位的同时,开始东征西讨,击败了强大的草原对手东胡,基本上做到一统北方草原大漠。与此同时,逼近了秦燕赵北方原本的边境,并趁此机会突入了大河以南,遥对关中的河朔草原。

匈奴也正式形成以单于王庭。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以及各个附属部落为主的部族政权架构。冒顿单于雄心壮志,当北方草原上的强敌都被打败了,他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中原。那个秦始皇已经不在了,他以为自己的对手是项羽或者刘邦……

到最后发现。这些人都是昙花一现,最新的敌人定格为越王尹旭。趁着越国尚在和齐国作战,冒顿单于抓住机会,派右贤王率领进攻河朔草原。左贤王部在平定东胡余孽之后。也将逼近燕赵一线。

正是因此北方出现了这样的形势,尹旭才想要尽快想办法解决中原之战。尽快派兵前往北方前线阻击匈奴。可事情总是没有那么遂心,不得已的情况下,尹旭在平定河北之地后,调动主力南下进攻齐鲁,兵围临淄。

而尉缭则一直坐镇河东,许望父子也率领了大批改编的燕赵大军随时待命。苏角与董翳这些熟悉匈奴的秦国将领也紧急奉命北上,前往关中北部布防,护卫关中。蒲俊的几万大军也一直留在大河之北的濮阳,有威慑包围齐鲁的意思,也可以随时抽调,前往增援北方前线。

尹旭本来的想法是,等到临淄的事情解决之后,再全心全意投入对匈奴作战。可情况的变化实在是太快,尹旭没有预料到蒯彻竟然劝谏韩信勾结匈奴。幸好韩信仁善,拒绝了这样这样冷酷疯狂的建议。

可是他们都低估了蒯彻,竟然背着他们与匈奴右贤王已经勾结。虽说蒯彻无法给予匈奴实质上的支持,可就是这简单的行为,将给匈奴送去宝贵的情报。这个时候,匈奴若是因此得到引导,大军南下,后果无疑不堪设想。

很可惜他们发现的太晚,等他们发现的时候,蒯彻的使者已经出发,前往河朔右贤王的大营。庆幸的是飞影高效的情报网络,及时发现了这一点。同时越王尹旭与齐王韩信的会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尹旭和韩信两人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一致,联合作出了一个决定,联手进行一场惊心动魄大型表演。随着蒯彻的信使到达河朔匈奴右贤王大营的那一刻,这场表演正式开始……

……………………………………………………

河朔草原,是在大河在北方几字的一横的正南方,正是后世的鄂尔多斯高原。黄河数千里,唯富一套,河套河朔一带正是水草丰美的好地方。随着匈奴大军南下,在右贤王的带领下,原来的白羊和楼烦等部依次进驻河朔。

不过河朔草原上,匈奴的实力尚不充足,需要有待补充,无力对南发动进攻。况且如今正是初冬季节,天气寒冷,不利于匈奴骑兵南下作战。因此右贤王按兵不动,并没有什么动作。与此同时,他也在等待冒顿单于的主力支援和命令下达。

今日,右贤王正与白羊王和楼烦王等匈奴贵族饮酒作乐,帐外突然有亲兵来报:“右贤王,营外有汉人使者求见!”

“汉人的使者?什么人?”右贤王颇有些愕然,白羊王和楼烦王更是大眼瞪小眼。

亲兵续道:“来人自称从范阳来,受蒯先生之命前来!”

右贤王突然眼前一亮,点头道:“好,快些请他到我的中军大帐去!”说罢起身离去。

第六六〇章千载难逢

河朔草原匈奴营地,右贤王高坐在上,看着下面站着的一个汉人,对身边问的通译道:“问问他的身份?”

通译当即以汉语问道:“右贤王问尔乃何人?”

当下的汉人说道:“我乃齐国丞相蒯彻的门客,奉我家丞相之命,有急事来拜见右贤王。”

“什么事?”右贤王听了翻译之后,沉声问道,之前他们匈奴人与蒯彻是有过联系,但是此番派人来是所为何事还不得而知。

汉人道:“我家丞相命在下来告知右贤王和大单于,现在有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入主中原!至少可以侵入关中和燕赵之地,不知右贤王是否有兴趣!”

随后眼看了信物,确定是蒯彻所派无疑,身份确认了双方才有的谈。

右贤王听到翻译之后,顿时眼前一亮,入主中原这样的宏图大志他未必有,但是入侵关中和燕赵可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当即道:“你问他,什么好机会?”

那汉人续道:“眼下中原诸侯混战即将结束,越齐两国正在临淄对峙,一旦临淄城破,越国将会一统中原。右贤王你应该清楚,中原统一的王朝对匈奴而言将会是个可怕的敌人,越国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秦朝啊!”

右贤王心中微微地抽搐,当年蒙恬北逐对匈奴人造成了不小的心里yin影。

那汉人续道:“如果越国统一中原,必将成为匈奴心腹大患。匈奴的南下之路必将受阻,贵国已经占领的河朔草原也未必保得住。”

蒯彻派来的使者倒也算是个人才,说道:“右贤王不必动怒,越王尹旭能征善战,麾下猛将无数,其骑兵战力可能犹胜贵国,在下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即便匈奴勇士能征善战,却也少不得要付出一些代价。现在有个机会可以避免这些麻烦,还有丰厚的利益等着。右贤王难道不动心吗?”

想起当年的经历,右贤王的傲慢也就有些外强中干了,何况使者说的也确实在理,若是有好处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当即问道:“那好,你就说说有什么好机会?”

使者从通译那弄清楚问题之后,回答道:“当下越国主力的主要集中在临淄一带,燕赵与关中空虚,对匈奴而言是个绝好的出兵机会。希望右贤王通报冒顿大单于,请贵国出兵南下。与我齐国里应外合对付越国。”

右贤王听完翻译之后,沉默了许久。说道:“听你的意思,你家蒯丞相是想要我们匈奴帮齐国解围吗?想得倒是美,这是你们齐王的意思吗?”

使者略微犹豫,回答道:“是的,齐王和蒯丞相都希望贵国大军能够尽快南下。不过并非不单单是帮助我国解围,同时对贵国也是大有好处的。乃是互惠互利的好事情,还请右贤王和大单于不要错过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右贤王当然知道其中的利益牵连,对齐国是有好处,对匈奴同样是大大的有利。只要成功入侵燕赵和关中。中原王朝将会再也无法对匈奴造成什么威胁,匈奴人将会彻底地凌驾在中原人的头顶作威作福。

也可以由此报当年一箭之仇,因此右贤王有些动心了,问道:“消息准确吗?”

那汉人道:“准确无误,在下从临淄走的时候,双方正在对峙之中。临淄城里有三十万军队,粮草充足。足矣和越军对峙许久。匈奴有的是时间,趁着越军都陷在临淄,北方空虚,越军久战疲惫。一举攻克!”

右贤王轻轻点头:“嗯,本王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

“谢右贤王,在下告辞!”使者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达到,剩下的就看匈奴自己内部商议了。

这样的大事情右贤王自然不敢擅自做主,而是及时派人将消息送到了王庭,禀告如今的匈奴大单于冒顿。

鸣镝弑父之后,打败月氏与东胡,一统草原各部,冒顿单于的威望正处在顶峰。这个时候没有人敢有些任何的小动作,都绝对臣服在冒顿的脚下,即便是仅次于单于的右贤王,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自作主张。

于是乎快马从河朔草原起行,经过连续几ri的狂奔之后终于到达匈奴王庭,将右贤王了解到的情况第一时间送到了冒顿单于手中。

齐王韩信竟然要和自己合作,冒顿在王帐之中来回走动,思索着事情的来龙去脉。冒顿身材高大,长相威武,一双眼睛如同草原上的雄鹰一般锐利,整个人散发出来的气质就如同草原上的狼王一般。

没错,他现在就是草原上的王者!他也是个有野心的人,统一草原已经让他站在了一个高峰。但是他还是觉得不够,即便对匈奴人而言,草原才是主要的生存根基,中原之地即便占领了也没多大作用。河朔草原倒是不同,那里可是水草丰美,良好的畜牧之地。

但是他想依旧有南下进攻中原的想法,哪怕先行占领了之后再退回来也是可以的,所为的就是一雪前耻。

一雪蒙恬带给匈奴的耻辱,昔年蒙恬北逐匈奴七百余里,使之不敢南下弯弓牧马,此事在对匈奴百姓造成了很严重的yin影。虽然中原早已经是王朝易主,但匈奴人并不知晓,对他们来说区别也并不大。

这样的耻辱必须要洗刷,即便已经重新占领了河朔草原,但心底里还是有那段悲惨的记忆在。从事实上而言,似乎没有这样的必要。

但是冒顿有他自己的特殊xing,他可是弑父夺位的,他需要励精图治,向子民和天下证明自己比父亲更强。一统草原,打败东胡这些还不足够,打败南边的中原人,天下无敌才是最好的明证。

这种心理大概与宣武门之变后的李世明相似,需要以盛世和功绩来掩盖自己夺位不正的罪名。

所以此战南侵是必须的,冒顿手中握着宝刀,暗下决心。

中原之地还是两虎相争的局面,既然韩信愿意配合,这倒是个绝好的机会,千载难逢,不容错过啊!

冒顿沉吟许久,吩咐道:“召集各部首领前来王庭议事,召集左右谷蠡王和左贤王部向长城一带集结!”

第六六一章下一盘大棋

冒顿单于下定了决心,决定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即调动匈奴的精锐军队,准备南下入侵中原。

原本南侵这样的大事该从长计议,还需要派探子南下打探消息,谨慎周详,然后再做战略策划,安排作战。

然而此番事出突然,机会骤然来临,冒顿单于心痒难耐。巨大利益的诱惑实在太强烈,要是错过了,给越国喘息的机会,将来将会多付出千百倍的代价,也未必能到达今ri的效果。所以冒顿无法拒绝,冲动之下,甚至忽略了许多问题,甚至贸然在冬季发起进攻。

匈奴境内的主力骑兵都在调动,右贤王与白羊王、楼烦王本身就已经集结在了河朔一带。左贤王也接到命令,开始从东北方逼近燕赵北方边界。甚至连远在河西的休屠王和浑邪王部也被抽调了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