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该趁势而进,尽快率军直扑汉军都城荥阳。

就在越国谋划兵临城下的时候,一封紧张奏报刚刚送进荥阳城……。

第六二七章困守孤城

吕雉本群臣所谓的求见探视弄的焦头烂额,只是汉王不适,近几日需要休息为由拒绝了他们。但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看着今日大臣们将信将疑的表情,吕雉知道,谎言持续不了多久。下次爆发出来,局势就很难控制了,单单是自己和樊哙根本无法稳住荥阳的形式。这个时候他别无他法,紧急召回了周勃和曹参,让两位重量级大臣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为的就是稳定形势。

吕雉的诏书之中将情况说的特别紧急,以至于周勃和曹参丝毫不敢耽误。尤其是曹参,冒雨连夜前行,总算是在第三日上午赶回了荥阳城。他不敢做丝毫停留,换过一身溅满泥水的干衣服之后,立即入宫去见吕雉。

“曹丞相,辛苦你了!”吕雉见到曹参疲惫的脸庞,歉声慰问。

曹参轻轻摇头道:“谢王后夸奖,这是臣职责所在,不辛苦!”

其实说实在的,尽管一纸诏书让他一路狂奔,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也救了他一命。那夜,洛邑洪水滔天,若是他留下来说不定会有生命危险。

“匆匆召曹丞相回来,不知道洛水那边情况如何?”吕雉似乎有些不大放心,出声询问。

曹参道:“王后放心,已经交代给傅宽了,再说了近日阴雨,利守不利攻,暂时应该不要紧。”

“那就好!”吕雉稍稍放下心来。

曹参问道:“不知王后急忙着臣等回来所为何事?”

“唉!”吕雉一声叹息之后。才道:“出事情了。汉王遇刺驾崩的消息似乎露出了风声,如今是满城风雨。今日许多大臣前来要求探视汉王病情,本宫好不容易压下去。可是大臣们疑心并未消除,尚有疑虑。若是近几日内不能亲眼见到汉王,本宫担心会出什么乱子。所以才紧急召集两位回来商议对策,同时也是出于稳定局势的考虑。”

“原来如此!”两位汉国重臣听到吕雉这么说,也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刘邦的死讯他们一直严密封锁消息,知道内情的都是绝对可以信任的重臣,不会出现泄露消息的情况。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何以会闹得满城风雨呢?

周勃道:“只怕是越国人散播的消息,朝臣和军民受到蛊惑。都生出了怀疑。”

刺杀刘邦的凶手这件事情上,汉国上下都认定是越国所为。

“想来是这样的,越国人这是想要攻心为上啊!”说话间曹参眼神之中多了很多的忧虑。

吕雉叹道:“若是消息瞒不住,那我们之前的一番努力全都白费了。这样下去后果会很严重的。本宫不敢相信,当消息泄露之后,情况会何等严重?所以才紧急召两位将军回来商议的?”

“是啊,如果可以,还是请纪信假扮汉王在适当的时候出现一下吧!”

“只是朝臣们已经起了疑心,若是不近距离现身,现实瞒不过他们,这才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吕雉对此是忧心忡忡,仿佛眼前就是一个严重的难关,根本无法度过。

曹参道:“难道真的要公布汉王驾崩的消息吗?”

“这个……”吕雉确实动了这个心思。若是最后实在瞒不过去,就只得如此。之所以请曹参和周勃回来,除了商量对策,就是为了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出面稳定局势。

就在此时,侍卫来报:“洛邑傅宽将军急报!”

曹参顿时心中一紧,自己前脚走,后脚就有急报送来,难不成是出了什么事情?曹参心里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脸色也阴沉下来了。

吕雉和周勃都是眉头一皱,之后在吕雉的眼神默许之下。曹参打开了急报。

“啊!”曹参只是扫了一眼,顿时一声低沉的惊呼,一双手更是颤巍巍地,几乎是浑身颤抖。

吕雉和周勃见到曹参这样翻译,顿时心生不妙。难不成洛水防线失守了?这是他们想到了最坏结果。不过心理面还是有些侥幸,曹参才刚刚离开一日。应该不会出大问题,想来只是越国发起进攻的消息。

“发生何事?”周勃出声询问。

曹参颤抖地手拿起急报,将急报递给周勃,说道:“你自己看吧!”

“啊!”又是一声惊呼,相同的反应顿时让吕雉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出什么事情了?”吕雉低声,眼神之中已经泛起了恐惧之色。

曹参突然起身,跪倒在尹旭前面,匍匐在地,哭道:“王后,是臣子失职,以至于铸成大错。”

“到底发生何事?”见到曹参这种反应,吕雉心里已经空空荡荡,一颗心早已经高悬半空。

“越国在洛水尚有筑堤蓄水,趁夜晚决堤毁掉坝,突然山洪,淹没了洛水下游和整个洛邑城。我们的……我们的很多军营都沿河驻扎,猝防不及,将士们全都被洪水卷走了。洛邑城也塌了一半……”

吕雉心里格挡一下,颤巍巍地问道:“伤亡多少?”

“差不多接近……”曹参都不忍继续说下去,许久才吐出几个字:“将近十万……”

吕雉不由地身子突然往后一倒,尽管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可是当听到那个惨痛的消息时间,根本撑不住。

“是臣的失职,是臣没有注意到这些情况,被越国有机可乘,以至于铸成大错……”尽管曹参临走的时候吩咐过,但是从结果来看,命令应该没有认真贯彻执行。虽说不是自己的过错,可是自己确实难辞其咎。

“洛水防线是完了,完了就完了吧,眼下该怎么办吧!”吕雉以惊人的毅力平静下来,出声询问。洛水防线在他们预期之中,迟早都是要失守的,现在只是时间提前,是否的方式太快惨烈罢了。

现实摆在眼前,洛水防线失守已经是必然,眼下的局势该如何解决才是最重要的。

“想必越国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荥阳了……”

“王后,把洛水剩下的军队撤回来吧,坚守荥阳吧!还有,成皋也需要驻军,互为犄角,抵御越军……

尽管吕雉不愿意承认,但是汉国已经到了困守孤城的最后时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六二八章救援诱惑

越王七年五月,洛水暴涨,汉军死伤惨重,洛水防线崩溃。越国大军越国洛水,直奔荥阳城,天下震惊。

汉国无奈之下,大军全部回防,驻守在荥阳与成皋两座城池中,互为犄角,困守孤城。

洛水防线失守的消息在荥阳城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种消息根本无法隐瞒,顿时是人心惶惶。刘邦的生死疑惑没有因此而冲淡,反而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毕竟这个时候,汉国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他们需要汉王出面带领他们走出眼前的困境。

可事实上汉王自从所谓的受伤之中,就一直没有真正地出面。从王后吕雉那遮遮掩掩的做法,周勃与曹参着急赶回荥阳的举动来看,更多的人相信,汉王刘邦的死讯应该是真的。只不过汉王和重臣们秘不发丧,有意封锁消息。

此时此刻,很多人已经失去了追寻真想的冲动,这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对于他们而言,刘邦是生是死已经不重要了,何况多半是已经死去多时,情况更是雪上加霜。荥阳坚守不会长久,汉国灭亡是迟早的事情,越国的统一似乎已经是大势所趋。

那么继续待在荥阳城里就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汉国国内势力构成复杂,不是从沛县开始跟随身边的人忠诚度与归属感都要差很多,尤其是从战国时代过渡而来的人,对国家这样一个概念比较淡薄。他们更为在乎还是自己的利益。当然了生命至上。这是前提。

很显然,继续同汉国身处一边,毫无疑问是等死,城破之日将会失去所有,甚至包括生命。因此必须要想办法做点什么才是,为了家族的生死存亡,为了政治利益和前途,是应该想想办法了。

整个荥阳城里可谓是人心浮动,暗流涌动,整个时候一直潜伏许久的力量暗中可是行动。奔走在荥阳城里。一个个孤立的点连城县,最后交织成一张大网,悄无声息地覆盖在荥阳城里,千丝万缕……

吕雉颓然坐在王府的大殿上。整个人没有一点精神。突如其来的几个打击,已经让他锐气全失,处在一种极度的惊恐与不安之中。

丈夫的突然死去她认了,在她看来,一个半死不活的刘邦没有什么用处。她以为自己可以控制局势,稳住局面。可是到现在她才发现,丈夫的意义是那么重要,即便只是行尸走肉,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稳定。刘邦身上寄托的是汉军军心,也是汉国国内各路势力的寄托。一旦他不在了,这些汉国的基础就开始破裂,开始崩塌。

偏偏在这个时候,洛水防线就这样失守了。越国在新安蛰伏了一个多月,一直没有出动,很显然人家是谋而后动。越国经常不走寻常路,一点都不错。不懂一兵一卒,只是在洛水上游搬动了几块石头,就让汉军数万人死于河底。辛辛苦苦布置起来,寄予厚望的洛水防线也在瞬间烟消云散。

越国十一万大军出动。目标正是荥阳,兵临城下。困守孤城,汉国也仅仅只剩下最后荥阳和成皋这两座城池了。中原靠西面地方全部被越军占领,东部狭小的一部分又被梁国分走了,可以说汉国现在是国土最为狭小。

两座城池。还能称之为一个国家吗?在这个当口上,汉王刘邦死亡。汉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军者,人心惶惶。孤儿寡母,主少国疑,越国大军兵临城下……能坚守多少时日?吕雉在心里一遍遍地问着自己。她很清楚,荥阳城破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吕雉心里很不是滋味,原以为想尽办法可以保住儿子的王位,可惜到头来再看似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刘邦之死虽然是被越国刺杀(吕雉一直认定刘邦遇刺身亡是汉国所为),可是要不是自己动了那等心思,怂恿刘邦出城巡查,故意调整了护卫的人数,也不至于出现那样的局面。

原以为在楚军军营之中做人质的日子是此生最灰暗的时候,原以为在那个时候已经受尽了苦楚,以后都是享福的日子了。可是到头来结果还是如此悲惨,到头来一切都成空,难道我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就要这样没了吗?可是儿子呢,儿子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身为尊贵的汉国太子,却要不幸地成为二世而亡的少年君王。自古以来,亡故少主哪里有活命的希望?可惜自己无能,不仅没能帮助儿子保住王后,还害了他的性命……

吕雉心里感伤不已,无比凌乱。还有办法解决眼前的危局吗?当周勃、曹参和樊哙进来的时候,吕雉陡然间眼前一亮。不知道他们是否有办法?

“曹丞相,周将军,樊将军,情况怎么样?”吕雉急忙询问,似乎存了一丝奢望。

周勃黯然道:“越军已经过了洛水,前锋已经到了的荥阳以西不足百里的地方,明日就会到达荥阳城下。”

吕雉颓然道:“来的如此之快?”

曹参黯然道:“唯一幸运的是,洛水余下的六万兵力已经及时撤退了,如此可以增加荥阳的兵力。”

吕雉问道:“城防情况如何?能够坚守吗?”

周勃道:“现在我们所有的兵力有二十五万,加之抽调城中壮丁协助守城,也不过才三十二三万的兵力。虽然兵力是越国的三倍,但是平阳城外都是平原,无险可守。越国骑兵战力非常,城外野战我们占不到丝毫便宜。唯有坚守城池,不过三十二万兵力却需要坚守荥阳和成皋两座城池,只有两者互为犄角,相互救援,才能够长久维持。”

长久维持。听到这样的词语。吕雉心里更不是滋味了。在周勃这样的重臣名将看来,也不过只是维持,是何其悲观。如此说来,他也不看好汉国可以获胜,越国破城是迟早的事情。那么又能维持多久呢?难道就没有一丝希望吗?

吕雉问道:“周勃将军,这防务如何安排?”

周勃沉吟道:“回王后,臣等三人已经商量好了,臣去成皋,荥阳交给曹丞相和樊将军。”

“我们只能够坚守吗?有没有其他办法?”吕雉轻声询问。

周勃道:“除非齐梁两国来救援,决一死战。或有一胜。”

吕雉无奈摇头道:“可是韩信被章邯绊住,彭越也龟缩在大梁城里不愿意出来,怎生是好?”

周勃的道:“尽量试试吧,再次向他们求援。希望他们能够看在昔日的情分,唇亡齿寒的情势上出手援救。”

吕雉点头道:“好吧,本宫再修书一封,希望三位尽量制造有利形势,争取机会。”

“臣等一定竭尽全力!”

当日下午,周勃便率领着急地赶去了成皋,布置防务。吕雉则紧急修书,送去大梁和临淄,希望韩信和彭越能在最后的时刻施以援手,求的一线生机……越国大军来的很快。天气放晴之后立即出动,主力大军渡过洛水之后立即向东进发。留下两万军队在洛水沿线,一方面是肃清汉军的残余势力,另外一方面则是掩埋尸体,处理洛水水灾后遗症。避免因此而导致瘟疫,或者其他的眼中后果。

毕竟只要越军占领的地方都已经属于越国,百姓也都是越国子民,出于各方面考虑,都是需要加以安抚的。

尹旭亲自率领主力赶路,傍晚的时候已经到了荥阳城外五十里的地方。次日一早就可以赶到了,真正地兵临城下。

连日的奔跑已经很辛苦,说不定明日还要短兵相接,因此尹旭早早地下令休息,让将士们养精蓄锐。

同时。尹旭也是想要趁着这段时间侦查一下汉国那边的动向,不可盲目行动。也好有个准备和应对。

扎营之后没多久,飞影就送来了消息,他们的效率很高,不等汉王催促便早已准备妥当。

“大王,军报到了!”苏岸进来禀报的时候,英布和蒲俊已经在中军大帐里了。

“说说看!”

苏岸道:“汉军守城兵力约有三十二万,其中二十万守卫荥阳,周勃率领十二万人驻守成皋,两座城池互为犄角。其中二十万兵力是荥阳留守的汉军主力,战斗力较好。六万人是从洛水撤回去的,至于其他则是最新抽调的壮丁。”

英布感叹道:“我们动手还是晚了些,要是能在路上追上那六万洛水汉军,也能削弱他们的城防实力。”

尹旭摇头道:“算了,汉军溜的确实快,加之道路泥泞,我们还要渡河,根本来不及。不过五六万人而已,要都是精锐寡人还真有些担心。可那些都是在洛水吓破胆的乌合之众,即是回到荥阳又能如何?荥阳城所依赖的不过是城池,兵力上差别不大。麻烦的倒是荥阳和成皋互为犄角,这个如何处理到底是个难题。”

英布道:“之前项羽多次攻打荥阳和成皋,都是两座城池相互依靠,相互支持,打退楚军的。项羽也曾经打下了成皋,可惜没能够守住,可以说有成皋在,荥阳不容易攻破。周勃之所以率领十二万兵力赶去那些驻守,很现实很看重成皋的战略意义。我们的主力只有十一万人,如何打破汉军之中的互为犄角才是当务之急,破城之策还真有些麻烦。”

“那我们是先打下成皋?”苏岸试探着询问,心中还有些疑问。强攻两座城池可有些不大容易。要知道越国大军之中最为厉害就是骑兵,在攻城这方面是多有不及的。若是强硬攻城,以汉军守卫人数的数量,只怕是伤亡惨重,代价不小,所以强攻始终都是最最后选择的下下策。

尹旭轻轻摇头:“两座城池既然是互为犄角,攻克起义,让另外一座孤立无援自然最好不过。可是荥阳和成皋。无论哪一座都不好攻克。不过最强大的敌人往往是从内部被打败的。汉国国内到底什么局势。之前我们的计策奏效了吗?”

苏岸笑道:“很精彩,吕雉虽然一直推崇,但是估计是避无可避了。这次刘邦再不公开现身可就说不过去了,估摸着汉军会在这一两日公布消息吧!”

蒲俊笑道:“如果我是周勃他们,现在公布刘邦的消息很必要,不宜在拖延。日久生变,现在公布还能借着哀兵的士气……”

苏岸摇头道:“不中用,听说荥阳城里已经是人心惶惶,很多官员和将来都已经开始为将来打算了。飞影留在城里的人已经开始活动,想必会有所成就的。或许我们可以不动一兵一卒就可以兵不血刃进城……”

兵不血刃自然是最好不过,可是想要做到却不大容易。尹旭这一次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必要的时候准备打一场硬仗。

就在此时,苏岸说道:“还有风声。汉国似乎已经向两国和齐国求援了。”

“韩信还会来吗?”英布对此有些疑问道:“章邯上将军将齐国牵制着,韩信只怕腾不开手救援汉国。”

尹旭摇头道:“不见得,从齐国的兵力和淮水的情势来看,韩信抽调出几万、十万兵力兵力救援还是可以的。梁国彭越这边,差不多也会有十万兵力……若是一起过来,倒还真有些麻烦。”

“如此还真有些棘手,要不我们也调集后续军队前来支持?”

“越国的机动兵力全都调动了,要是再抽出人马,就要动员根本了,眼下已经是极限了。”尹旭否决了这个想法。

“那如何应对呢?”

尹旭沉吟道:“寡人倒是觉得。这次是个绝好的机会,若是能趁着这个机会,消灭掉一部分齐军不是很好吗?昔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赵,赵向齐国求援,齐国大将田忌与军师孙膑不救援邯郸,反而兵围大梁,庞涓不得已率军回援,结果有了马陵之败。

今日的荥阳与昔日的大梁情况相同,韩信的齐国大军是否也要扮演一回庞涓的角色呢?”

围魏救赵,可是最为经典的战例。可是想要复制似乎也不是很容易。

“大王,韩信善于兵法,设伏伏击未必会有效果?”苏岸小心地提醒。

尹旭摇头道:“有章邯在淮水以北施压,估计来的不是韩信本人,这不算什么。寡人只是想要围点打援。但是并未打算另外设伏。别忘记,我们还有三万骑兵。那本身就是设定好的一个伏击。

韩信和彭越都不曾真正见过我们骑兵的战斗力,即便从汉军这边有所耳闻,只怕是他们也不愿意相信。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即便是齐国和梁国都派援军前来也都主要是步兵,这一次是否该好好检验一下我们骑兵的战斗力呢?”

蒲俊和苏岸对望一眼,他们都很清楚,尹旭已经下定决心,以骑兵和援军来一场硬仗。这样自然是最好不过,拿下荥阳和成皋是迟早的事情,接下来对越国威胁最大的就是齐国了。若是可以通过这件事情打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