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犯,将正确的意见和机会摒弃了。

近日荆楚那边传来消息,越国刚刚向荆楚一带补充了兵力。尤其可见,之前荆楚越国就是虚张声势,兵力缺乏是事实。那个时候反攻荆楚绝对是一步好奇,可惜被刘邦以各种理由个拒绝了。

现在越国人终于发现了他们的疏忽和漏洞,及时增派兵力,机会错过了,再想要对荆楚动手已经没有可能的。

事实证明是刘邦错了。可是汉王没有一丝认错悔改的意思,甚至连一点后悔都没有。张良不知道,刘邦心里想的更为复杂。他认为这有可能是尹旭事先就安排好的伏兵,自己没上当才调动到明处来的。

说到底还是疑心在作祟,一天不接触对张良的疑心,这个念头就会持续下去。尤其是现在失败不断的情况下,刘邦心中不由自主地会为自己寻找一下借口,想法就越发的复杂了。

张良虽然不知道刘邦具体在想些什么,可是他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汉王在疏远他。难道是因为自己几番提议没能改善汉国的局势?

仔细想想自己确实出现了很多失误,以前刘邦可以既往不咎。可是完全无条件地信任自己,可是现在,变化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张良不禁在想,既然无法给汉王帮上忙,汉王似乎还有些不待见自己。那留下来还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是到最后像萧何那样以身殉职吗?

一种想要离去的冲动立即浮现在张良心里……

…………………………………………………………………………

关中陷落震撼的不仅仅是汉国内部,对整个天下。各国诸侯来说都是一个无比震撼的消息。

大梁的彭越听到消息颇为不平静,虽然关中只是与他完全没有关系,可是结果却对梁国产生了间接地影响。

越国一下子占领了关中,可以从崤山三关威胁到越国中原,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汉国的荥阳一带。

若是越国诚心对荥阳动兵,汉国又能坚持多久呢?一旦荥阳陷落,中原之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接下来可就是大梁了。

越王尹旭的胃口越来越大,现在摆明了是有吞天下的志向,汉国若是不在了,他能放过一个梁国吗?

显然不会,彭越心中不禁起了唇亡齿寒的念头。

突然之间他有地啊后悔,急急忙忙从淮南撤军回来似乎是个错误。之前觉得淮南和越国与梁国没有设么关系,可是现在看来,关系确实大大的存在。

可惜后悔已经为时已晚,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关注天下局势,谨慎行事。必要的时候似乎也该帮助刘邦,唇齿相依的形势让他不得不这样想、

唉,彭越暗叹一声,心中想道:也不知道临淄的汉王是否的与自己有相同的想法?

……………………………………………………………………………

这些天韩信过的还是相当舒心的,香凝平安回到临淄,久别重逢,让韩信处在一种兴奋之中。

每日除了必要的政务,大部分时间都和香凝待在一起,就是想要弥补之前几年的离别。

在此期间,越国进攻并且成功占领关中是一件绝对的大事,韩信不可能不关注。

现在韩信算是完全明白了,为何尹旭有要求要让自己率军离开淮水返回临淄。

尹旭还是怕自己出兵的,这个担忧可能不是在淮南。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尹旭是担心齐国的参与会影响到越国在关中的布置。

韩信不禁苦笑,尹旭着实是太高明了,一步一步早早地就计划好了,总是能够抢先一步出手。

子午谷也为天下人所知晓,韩信到现在才知道,当初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并非唯一妙计,尹旭果然留了一手。

其手段和远见是其他人无可比拟的,尤其是香凝这件事情上。尹旭早在数年前就已经着手了,难道他很早的时候就预见到了会有这么一天?

韩信心中浮现出一种强烈的无奈,尹旭的深不可测让他有种深深的担忧。

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关中只不过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越国的举动会越来多,将来势必会和齐国之间有交集,到那个时候自己该何去何从呢?

第六〇五章长治久安

尹旭是在越王五年初来到关中的,距离英布攻占关中已经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了。其实萧何之前做的不错,也哟那个能力稳定关中百姓,无奈的是他摊上了那么一位需索无度的汉王,关中的底子被刘邦掏空了。”

绿萝道:“萧何也是多有无奈,他有他的难处,所以注定了无法带给关中百姓好日子。现在大王来了。大王一言九鼎,关中百姓有福了。”

尹旭笑道:“你这样看好寡人?”

绿萝嫣然道:“奴永远对大王信心满满!”

尹旭笑道:“如此一说,寡人的压力貌似有些大了。那好,寡人就好好干一番。让爱妻见证一下。”

绿萝摇头道:“大王,您错了,不是让绿萝看,而是切切实实让关中百姓感受到。”

“贤妻教诲,寡人受益匪浅啊!”尹旭笑着将绿萝揽在怀中。本来相当郎情妾意的情景,不知何时宁儿的小脑袋去钻了出来……越王到来,英布亲自出城迎接。

嬴子夜也跟随赶了过来,分别数月,再次见到丈夫,嬴子夜的兴奋之情不言而喻。相思之苦着实折磨人。尤其是见到女儿的时候,母爱更是被激发出来,忍不住几乎要流泪了。

不过终究是高兴的事情,众人有说有笑,欢聚一堂。

嬴诗曼已经为了绿萝和两位小公主安排好住处,自然有人带领他们前往。

尹旭则是带着苏岸来找尉缭和英布商议军情。

“上将军,此战做得很好!”见到英布的时候,尹旭立即出声赞扬慰勉。

英布倒有些不大好意思,轻轻笑道:“都是大王谋划的好,臣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

尹旭笑道:“就不要谦虚了。说说现在的情况吧?”

英布说道:“关中的防务已经完全稳定了,之前汉军在崤山三关失利,在临晋关那边进攻了不少日子,可惜都没能成功。目前关中东边防御汉军的防线已经完全稳定,不担心会出现什么问题。”

尹旭轻轻点点头:“很好!”

“萧何自刎而死的。考虑到他的身份地位,以及在关中的影响。已经厚葬了。”

尹旭点头道:“做得很好,不管怎么说萧何都是一代人杰,自然该厚葬的。”

“美中不足的是被司马欣那个奸贼给跑了。”说起此事,英布脸上掩不住的失落。

不为别的,一切都因为越国另外一位上将军——章邯。

当然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巴蜀以后,章邯虽然猝防不及,却也没有一败涂地。结果司马欣这个家伙投靠了刘邦和韩信,暗中与之勾结对付章邯所部。章邯和董翳险些遭遇他们的奸计被害,好在尉缭及时出手救了章邯。

章邯虽然安全逃走,可是此事一直深以为耻,对司马欣更是仇恨。此番关中之战,章邯并不能亲自前来指挥,英布可是答应其帮助抓捕司马欣的。可是到最后还是被这个卑鄙小人寻找机会给逃走了……因此英布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尉缭补充道:“司马欣逃去了河朔草原,现在是匈奴人在那里,因此不敢轻举妄动。”

尹旭知道英布和尉缭在顾及什么,当即说道:“嗯,寡人知道了,你们做的很好。至于司马欣就先让他多活几日吧,想必章邯将军也能理解。”

“嗯,来日臣已经亲自率领军队杀入河朔草原,宰了司马欣那个小人。”英布信誓旦旦地说道。

尉缭叹道:“虽然汉国那边平安无事,可是匈奴那边对关中似乎是个不小的威胁。”

言下之意,关中还是不安全,尤其是越王还在这里的时候。

尹旭摇头道:“暂时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尉缭道:“听说匈奴的冒顿单于弑父即位。匈奴内部似乎还不稳定。”

“不止如此。匈奴不仅内部不稳,东边还有一个东胡在,什么时候不摆平东胡,匈奴人就不敢轻举妄动。”尹旭补充了一卷。

尉缭和英布都有些感叹,飞影的力量着实神奇,越王竟然对匈奴内部的情况了解的如此详细。

尹旭继续说道:“但是不能因此而掉与轻心,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冒顿是个很强悍的人物,他有能力有魄力。一旦战胜了东胡,匈奴铁骑南下也是可能的。所以一定要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完成中原的统一大业,才能北逐匈奴,解决边患。”

对于尹旭如此分析,两人一点都不外。对于结果一致表示赞同。

不过这统一大业可不是那么随随便便就可以办到的。

尤其是越国刚刚攻陷关中之后,领土面积虽然急速扩大,可是内部稳定就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兵力似乎也不是那么充足,储备消耗的也不少。想要轻易开始征战自然是不能的,所以很多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

“英布,现在关中的兵力有多少?”尹旭问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十万!”

越国之前有六七万军队北上关中,加上汉军降卒和关中新近招募的士兵,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此时越国全国的总兵力也不过四十多万,单单是关中就已经占了四分之一。

“粮草呢?”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一点甚至比兵力更为重要。江东和荆楚一带虽然有足够的粮草,可是中间远隔千里,和关中国之间除了秦岭小道之外就没有其他通道,运送粮食自然没有可能,所以自给自足是很必要的。

“为了稳定形势,曾经开仓放粮,现在余下的只够今年勉强度日。”英布如实回答。

尹旭叹息一声道:“是啊,确实有些太少了,休养生息,自给自足是必须的。好在关中被本就是土地肥沃的天府之国。只需要加以开发,就能恢复昔日的胜景。不过关中现在劳动力有限,英布你想想办法,参照一下江东的屯田之法,尽快恢复生产。争取秋日能够收获粮食。”

“嗯,春耕已经临近。本将已经着人注意了,现在立即施行就好了。”

尹旭点点头:“嗯,还有一件事情,范紫那边已经有结果了,想必要不了多久,大批的战马就可以运回来关中,大规模武装骑兵的事情就交给你和尉缭先生了。”

越国近卫军的骑兵厉害,天下独一无二,可惜之前一直没有机会扩大规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越国缺少马匹,准确滴说是整个中原都缺乏马匹,为了解决马源的事情,尹旭将目光对准了北方草原。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有人的眼光比他更为独到。

那就是范依兰的父亲范文轩,早在起义爆发之初,就派了儿子范阳北上经营马匹生意。可惜后来范阳被陷害而死,以至于搁置了很久。

后来尹旭想起此事,范依兰安排范紫前次前往草原,如今已经有结果了。

已经和匈奴、东胡、白羊王部、楼烦部购买了大量马匹,正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分批运送南下。

在财力方面,范家还是非常强大的,何况现在有整个富裕的越国做后台、

之前因为越国土地与北方草原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即便是有千万匹良驹都无法送回来。好在现在占领了关中,草原部落和越国直接接壤,如此一来战马就可以直接送到关中。

尹旭吩咐道:“建作坊会派人前来关中,开矿修库,打造兵器和马中三宝。”

“如此甚好,相信要不了多久,我国铁骑就会崛起与关中。”尉缭对此信心满满。

英布道:“等再次踏出崤山三关的时候,就该骑兵大显神威了。”

尹旭点头道:“这就是寡人想要的效果!”

“臣已经回竭尽全力,加紧训练的!”英布知道此时的重要性,因此势必要全力以赴,各方面条件都已经到位,自然是信誓旦旦。

尹旭沉思片刻,说道:“只如此,还有一件事情,等到今年秋收之后,可以考虑动用劳役修建一所新城池!”

“新城池?”英布和尉缭都有些诧异。

尹旭解释道:“是的,新城池,即便等待一段时间都可以。咸阳已经残破不堪,多有损伤。再者,拿秦国在那里多年,已经气数已尽了。”

听到尹旭这么说,尉缭和英布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猜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两者都狐疑地看着尹旭,难道大王动了在关中建都的心思?

尹旭见到两人疑惑的眼神,笑道:“洪都太靠近南方了,以后统治全天下,都城必须要选在中原之地。关中四塞,安全性无忧,物产丰富,足矣养活足够的人口,选择这里似乎也很不错。不过寡人尚未下定决心,说不定回头还会有修改。”

“那大王的意思?”英布和尉缭小心询问,既然想要在关中修建都城,又说咸阳城残破不堪,秦国气数已尽,说白了就是想要换个位置吗然而?新都城要划在哪里呢?

尹旭吩咐道:“就在咸阳以东修建新城池吧,那处有八条河道,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那城池叫做什么名字呢?”英布急忙询问。

尹旭略微迟疑,说道:“就要长安城吧,长治久安,来之不易啊!”

第六〇六章蠢蠢欲动

越王五年,天下难得的太平。

齐梁两国全都集中兵力,着重于掌控新得到的封地。汉国则是因为连番的损伤,灰溜溜地舔舐伤口。越国在拿下关中之后,也停下了征讨的脚步。

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需要有个消化的过程。越国这几年的扩张速度相当之快,尤其是西部的国土,需要有一个稳固的过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尹旭暂时停下了扩张的脚步,为的就是稳定现在的局面,稳扎稳打,不要为什么差错。

同时不管是兵员和粮草消耗都很大,都需要一个休养生息,补充的过程。尤其是关中,已经是残破不堪,人口和资源已经被萧何利用到了极致,已经到了崩溃的缘边。之前进攻咸城的时候,也曾许诺带给咸阳的老秦人安定。

身为秦国的女婿,说一不二的越王,尹旭有义务做好这些。

因此这一年,越王尹旭决定,越国停止对外扩张,积蓄国力。本来是打算在秋收之后做打算的,可是关中的民力已经消耗很大了,连年的战争,损失不小,甚至可以说是民不聊生,必须要有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哪里是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恢复的。

尹旭在关中制定了休养生息策略,同时大规模地鼓励生育,人口在这个年头永远是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尤其是生育率低。人口死亡多的战争年代。

与此同时。范紫在草原购买的马匹大量运送到关中,范文轩在数年前安排的事情总算是可以施行了,也算是可以瞑目了。最该感谢的似乎还是那位素未谋面的大舅哥范阳,如今这些只能够回报给他的孩子了,尹旭下诏书册封四岁的范延嗣为侯爵。

英布和苏岸边开始在关中大规模地组建和训练骑兵,越国骑兵甲天下,不过之前数量太少,而且南方之地水域太多,骑兵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但是现在不一样,关中在北方。以后作战的主要地带是中原,河东和河北之地。骑兵将会发挥极大的作用,因此尹旭才着力在这里发展骑兵,为的就是下一步对中原用兵做好准备。

至于规划中的长安城。有绿萝这样的专家在,方案也已经提出来,只等着在入秋之后开始修建。尹旭做事情向来都不会无的放矢,之所以带着绿萝一同前往,除了带着娇妻见识一下北方风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安排,就是为了这长安城的设计。

“大王,你选的长安城址真是绝佳!”考察了尹旭提议的长安城位置,绿萝是赞不绝口。

尹旭嘿嘿一笑,心中暗道:这可不是我的功劳!

那边绿萝继续赞叹道:“修筑城池需要注重其土地。水源,道路,安全等诸多方面,长安城绝对是绝佳的。关中秦川之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秦国之所以能强大正是因此。咸阳依旧落败,当长安城建成之时,将会取而代之。秦国的影响也会因此而逐渐消散,尽管越国身上有秦国烙印,但是这个烙印不能长久。

水源方便更是得天独厚。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水从此地流过,水源充足,而且借助水量充沛的天然河道,水运便利。只需要将一些地方加以疏浚,河道就可以直接连通大河。水运发展好的话,将来也是大有作用的。”

越国在水运方面的优势摆在那里。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要是将来在北方也能拓展,必然是大有帮助的。因此绿萝注意到长安附近的天然河流时,便考虑到了。

“至于军事防御,关中乃是四塞之地,相对很是安全。大王真的打算将来建都于此吗?”绿萝沉吟片刻,轻声询问。

毕竟尹旭选择在这个时候,修建一座如此规模的城池,其含义和目的似乎不言而喻。难免让人有这样的猜测,故而绿萝有此一问。

尹旭迟疑片刻,说道:“有这样的考虑,但是现在心中还有迟疑,并未完全决定下来。”

“哦!”绿萝轻轻点点头。

都城到底选在哪里,虽然尚未到做出决定的时候,但是提前有些规划也是可以的。

尹旭说道:“关中乃是四塞之地,建都于此,安全绝对没有问题,可是领土大部分都崤山以动,关中对东方的土地控制力似乎有限。秦国的灭亡是否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呢?所以寡人不得不考虑的更多一些。当年秦始皇是没有选择,六国人心未定,秦始皇是不敢在原来六国的土地上建都的。

现在寡人没有这个顾虑,但是也必须要考虑会不会相似的不利影响出现?还有一个就是钱粮的问题,现在看来关中乃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可是北方的自然条件终究不如南方。长久以后,中原,淮南和江东可能就是主要的钱粮产地了,而都城的人口也会日渐增加,需要大量物资来养活。

如何解决这个粮草运输的问题是个难题,八水绕长安,水运看似很好。可是渭水在崤山附近那一段水流状况确实不是很好,即便是疏浚状况也不是很好。关中看似安全,却要受到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除非河朔草原一直掌控在手中。

而且因为子夜的缘故,天下人都会将寡人与秦国联系到一起,建都关中会不会引起误会,让别人有所误解可就不好了。”

虽然很多事情眼下看来都不是那么严重,至少自己在位的时候不会出问题。但是后世呢?尹旭必须要为自己子孙打算,有些问题能够避免还是尽量避免的好。

绿萝轻轻点头:“大王的担心不无道理,大王有想法将在中原建都?”

符合尹旭说的这些考虑的地方,似乎只有在中原。

尹旭点头道:“是的,东周君当年所在的洛邑也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