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良心中暗笑,他将烫手山芋交给尹旭,目的就是要转嫁矛盾。没想到无心插柳,彻底激化了宋义和项梁、尹旭之间的矛盾,还是在这“大殿”之上,君臣面前现场爆发出来,绝对是意外的收获。

宋义气的嘴唇发颤,愤愤道:“你……你……”

“你什么你……我说错了吗?还是你自己理亏,罪大恶极,无地自容了呢?”尹将军狠下心来,今个已然出手,就索性彻底发飙一回,展示一下实力。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尹某人不是好惹的。惹我不烦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就要他好看!

宋义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尹旭,你倒是说出个所以然出来,若是大家不能让大家心腹。你就是对先王不敬,大逆不道!”

尹旭冷冷一笑,拨开宋义直指的食指,说道:“先别忙着给别人扣帽子,不管你怎么说你对太子不敬是有目共睹的,这僭越之罪你是跑不掉的。等我解释我,你还是加上条对先王不敬的罪状,罪大恶极啊!我要请太子殿下主持公道!”

说着从往殿中挤去,从宋义身边挤过的时候,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人听见的声音。在宋义耳边冷冷道:“我最讨厌别人用手指指着我,这种人,我一定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宋义气的全身颤抖,牙关忍不住打颤,却得顾着场合,君臣礼节和所谓的风度。只能硬生生忍着,发作不得。平武守卫的殿门口,见自家主人被尹旭折辱,爱莫能助。气愤的咬牙切齿,对尹旭的恨意更身了一层,甚至发誓一定要手刃尹旭于剑下,方解心头之恨。

对于这样的局面,刘邦和其他诸侯都是乐见其成,都抱着一副幸灾乐祸的心态,作壁上观。

项梁暗自开心,尹旭的反击十分精彩,不管怎么说,让宋义颜面大失,就是给他项梁争面子。他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不管结局如何,他都要全力支持尹旭,甚至可以是不包含政治目的,无条件的力挺。

尹旭阴沉着一张冷峻的脸,往殿内太子熊心的王座走去,众人赶忙闪到两边,让出一条道来。

谁都看得出来,谁都不敢惹,尹将军真的怒了……

第七十章失落的绍兴侯

《逐鹿》第七十章失落的绍兴侯

尹旭走到阶前,向太子熊心一拜,朗声道:“太子殿下,末将建议殿下复用先王尊号,称楚怀王。”

对于殿中发生的事情,熊心看的一清二楚,心中明明白白。项梁、尹旭和宋义之间发生冲突,他乐见其成,只要在适当的时候把握个度就行。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尹旭的理由很关键,要是站不住脚,宋义必将反戈一击。无论是谁想要顺利收场可就难了,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熊心暗叹一声,眼中满怀期许道:“尹将军说说理由,看是否能让寡人和诸位臣工信服。”

尹旭长舒一口气,朗声道:“殿下是怀王嫡孙,流落民间多年,臣大胆妄言,百姓不知殿下者甚多。大楚自考烈王之后,王室内斗,继嗣混乱,又有春申君,李园等人祸乱朝政,才给了秦人可乘之机。殿下登基即位,自当明示身份,这样一来,百姓了然于胸,对殿下的认同感会增强。民心所向,是殿下将来治国的基础。”

“当然了,或许有人会说,殿下只需将血缘关系昭告天下,也同样能做到这一点。其实不然,起到的效果完全是不同的。当然怀王为秦国张仪欺骗,只身入秦,客逝他乡,是令人唏嘘不已。昔年怀王遗体归国之时,百姓痛哭不已。有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的说法,足可见怀王在大楚百姓中的威望。”

众人微微点头,尹旭话中确实有几分道理,仍就使用楚怀王的称号,确实是收复民心的好办法。

尹旭续道:“昔年南公有言,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怀王入秦不返,国人怜皆之,因而有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遗愿。如今殿下登基复国,正是践行了南公昔年的愿望,也是所有大楚子民的愿望。殿下登基之后,首要大任就是反抗暴秦,殿下以怀王为号,以期承袭其威望,从民所望也,从而得到子民的支持和拥戴。”

“百姓得知是为怀王报仇,必定全力以赴,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况且,这王号本是谥号,本该殿下百年之后议定,然此时情况特殊,才于此商议。殿下尚未登基,以后会功绩盖世,岂是今日所能预测?所以别的任何字眼都不大合适。这怀王之称就不一样了,是殿下对县尉的缅怀和憧憬,一腔孝心感动天下。故而末将斗胆建议,殿下仍用楚怀王称号。”

“臣心中所想处处为了大楚,为了殿下,并不曾对先王敬。反倒是宋令尹,非得把臣想着小人,心中竟生出对先王和殿下孝心的亵渎之念。身为臣子,心口如一,竟说生出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真是大大的不该啊!”

最后一句话,再次强调自己是清白的,是宋令尹自己心生邪念,还被定义为大逆不道。宋义气的脸色乌青,嘴唇颤抖着说道:“臣对大楚忠心耿耿,请殿下明察!”他这会子只有诉苦的份,尹旭的理由他不敢随便反驳。太子熊心尚未表达意见,贸然反驳是不理智的,高不高又会被送上一顶僭越之罪的帽子。

尹旭瞥了一眼脸色阴沉,怨妇一般的宋义,心中满是不屑。看看你这熊样,做大事者喜怒不形于色,像你这般随时动怒,尽使小人伎俩者能有什么大作为?看看人家刘沛公,啥时候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相比之下差远了。

尹旭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昂,理由或许很多,结果只有一个。实际上是利用楚国子民对楚怀王的怜悯之心,借用他的威望,获得百姓的认同和支持。虽有几分道理,却又不是很充足,但碍于项梁和尹旭的面子,也不好说什么。

当年一些明智之士,已经看出来,尹旭已经胜了。比如范增、张良……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太子熊心来决断,只有这样,才有说服力。只是熊心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娃娃,虽然看着少年老成,也不知心智究竟如何,能不能完全听懂这番话。

对此尹旭并不担心,自己是照着历史说的,虽说史书有所偏差,但大事记载上八九不离十。一路护送,他对熊心了解颇多,还是有信心的。他笃定,熊心一定会做出个明智的选择。

正如尹旭所想,熊心的心情很复杂。他虽曾养与宫廷,但和末代几位楚王并无直接血缘关系。即位这事要讲究个名真言顺,毕竟楚怀王已经去世多年,以怀王嫡孙身份即位,能获得多少认同?说实话,他没底气。

自己之前不过是个放牛娃,如今说的好听是楚王,但大权都掌握在这些权臣手中。想要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获得百姓和楚国旧臣的支持,仍以怀王为号,确实是个好主意,也算是借用祖先余威。

再有一点,尹旭虽是一句带过,但熊心听得出来。春申君和李园祸乱,哼!民间早有传言,当年考烈王后李嫣是李园之妹,先进献给春申君,之后才送入宫中。以至于又传言,考烈王之子并非王嗣,而是春申君的私生子。

这样的传言不禁使得王室蒙羞,血统不纯的王裔很难得到旧臣支持。他是怀王正经嫡孙,并非考烈王一脉,必须表明身份,以正视听。至于立于同仇敌忾,反秦大业之语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道理是对,实际上没什么大用。

关键并不在此,尹旭敢于冒险点出王室丑闻,直言死后议谥,态度很坚定。熊心明白,尹旭这是在逼他表态。选哪个字做王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背后的实力的博弈。在他看来,尹旭很聪明,在“武”和“睿”不相上下,互不相让的时候。尹旭选择曲线迂回,抛出一个“怀”字。目的就在于转移焦点,打压宋义,反败为胜,争取利益。

张良是把烫手的山芋给了尹旭,但尹旭毫不犹豫地抛给了熊心,让身为太子的他做出一个选择。已经不是“睿”和“武”之间的选择,而是用不用这个“怀”字的选择。

用或者不用,项梁和宋义之间必然要得罪一个,这是熊心目前最不想看到的局面,但形势所迫,必须做出一个决定。

熊心为难了,坐在王座之上沉默无语,心中权衡利弊。项梁控制着江东一直到彭城的大片土地,南方的番邑吴芮和项梁是盟友,何况其中还有尹旭的功劳,这是他必须依赖的。

相比之下,宋义江夏聚兵五万,地盘也不小,但他现在来了盱眙,这里是项梁的地盘……但他也不绝对不能失去宋义的支持,项家独大,对他没有任何好处。看来必须寻找一些新的支持,熊心抬头看去,目光有意无意落在沛公刘邦身上。

许久,熊心暗叹一声,说道:“尹将军所言极是,寡人就仍号‘楚怀王’,兴复大楚,完成先祖未竟的心愿。”

尹旭和项梁都暗自松了一口气,范增和张良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众人看的明白,项梁和宋义这次的交锋,因为尹旭的异军突起,大获全胜。宋义的脸色更阴沉了,愤怒的牙关只打颤,

熊心看在眼中,说道:“寡人说过,要赏赐尹将军护驾之功,不用等了,现册封尹旭为绍兴侯,食邑会稽山阴七万户。”

尹旭微一怔,急忙俯首谢恩。众人都露出艳羡之色,尹将军不过弱冠之年,已然裂土封侯。还是大楚复国后,新怀王册封的第一个爵位,意义非凡啊!

熊心又道:“武信君,你起兵反秦,为大楚复国大业贡献不小,这上柱国你担得起。”

这些称号项梁之前都有,一个是吕臣借陈胜之名册封,一个是自称。如今从熊心口中说出,可谓名真言顺,实至名归。项梁小小激动,出列谢恩。

“刘邦,你在沛县起义,战功卓著。寡人就将沛县赐予为食邑,让你做个名符其实的沛公。”

刘邦一阵惊喜,没想到好事还有自己的份。有了楚王认同,以后再不用担心被人看不起。张良心念电转,已经明白熊心的用意,心中亦喜亦忧。

熊心最后才把目光落到脸色铁青的宋义身上,悠然道:“宋令尹是我大楚老臣,一直忠心耿耿,刚才失言也是对寡人的关心。寡人铭记于心,加封宋令尹为上将军,总览大楚军务。”

宋义大为惊喜,受了半天气,竟然得到这么大的恩宠。令尹加上将军,总揽楚国军务,也就是说项梁和尹旭,以及楚国各路义军都要受他指挥。一时间宋义迅速由斗败的公鸡,变成扬眉吐气的“狐狸”。

项羽与范增交换一个眼神,眼中瞬间蒙上一层忧色。尹旭也暗叹一声,费尽心思做出这么个局,竟然是这么个结果。熊心啊熊心!你个小兔崽子真是会坑人。

唉!尹旭暗自摇摇头,心中的喜悦陡然间被冲刷一空。炎炎夏日,绍兴侯格外失落……

第七十一章星象

夜,盱眙!

晚风习习,满天繁星。今日的盱眙城格外热闹,并没有因为夜晚的到来而安静。

六月初十,黄道吉日吗,太子熊心登上镶金砌玉的高台上,正是登基为王,复称楚怀王。并在改建的王宫中接受群臣朝贺,楚国正式复国。

登基之后,熊心正是以楚王的名义下诏,册封项梁为上柱国,武信君;刘邦为沛公;尹旭为绍兴侯。这都是几天前已经定好的,此时不过是补个程序而已。同时,项羽也被加封为鲁公,英布的当阳君也正式合法化,以及其他一些臣子将领也都有封赏。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宋义,熊心数日前已经册封宋义为令尹,上将军,负责楚国军务。谁也不曾想到,登基大典之后的朝会上,宋义的荣宠更进一步,楚怀王还送给宋义一个尊号“卿子冠军”。卿子,时人相褒尊之辞,犹言公子也。上将,故言冠军,赞誉褒扬程度显而易见。宋义成为名符其实的成为楚国臣子第一人,军方统帅。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势头。

宋义一扫前几日的晦气,大有扬眉吐气的感觉,更加的嚣张,更加的目中无人。项梁一系的人马大受冷落,在人气和面子上降到了最低点。又郁闷的应该是尹旭,当日在大殿上,处心积虑,借着宋义挑事的机会,发飙将其逼到死角。更态度强硬地逼楚怀王表态,做出选择。

然而结果有些出乎意料,尹旭承认自己有些低估了牧童太子。熊心一轮封赏,对各人不同程度的拉拢和打压,再次玩了一手完美的平衡。实力相对薄弱的宋义在楚王的权利支持下,暂时占了上风。今夜除了王宫的庆祝外,宋义府上更是大摆筵席,好不热闹。

宋义还冠冕堂皇地送来请函,尹旭眉头大皱,借口推辞了。现在不去,不是自取其辱嘛!绍兴侯怎么愿意受他这份嫌气。早早地叫了蒲俊、高易几人喝酒去了。

项羽也颇为郁闷,太子熊心不识好歹,千辛万苦找他回来,这这般恩将仇报。虽说熊心才受形势所迫,项羽不经意间已经将他和宋义一起恨上了,多年后痛下杀手的决心,未尝不是始于今日。

项羽回到府中时,见到一个沧桑的背阴独立花园之中,抬头凝视天空,正是范增。项羽暗自摇摇头,从房中拿着一件披风,轻轻走过去披在范增肩上。

范增一回头,看到项羽的恭敬关怀之情,心头泛起一阵阵感动。

项羽轻声道:“范老先生,夜里寒气重,您年纪大了要多注意身子才是。”

范增点点头,心里中暖融融的,他一生无儿无女。一帮弟子对他也多是敬畏,师徒父子间这样平凡的关怀,范增却很少体验过。想起此事,年届七十的他不禁唏嘘。

“范老先生这是在观星?”项羽试探着问道。

范增收摄心神,说道:“不错,天上星辰与人间世事彼此关联,观察星辰变化,会给人一些启示。”

项羽问道道:“不知范老先生今夜观星,可有什么收获?”

范增遥指星空说道:“你看,西北天场的那颗硕大的星辰,黯淡无光。那是帝星,曾经的秦始皇光彩夺目,如今的秦二世倒行逆施,亡国就在眼前,所以帝星昏暗。”

项羽暗自点点头,虚心求教。只听范增续道:“你看这边,中间那颗光芒闪烁的星辰便是将星,熠熠生光。正是他的出现,让西北的帝星逐渐黯淡无光,那就象征着领导伐秦大业的统帅,也就是所谓的将星。你可知这将星指的是谁?”

项羽迟疑一下,轻轻摇摇头。

“你知道,只是不好意思说罢了!”范增笑道:“将星指的是便是你项家叔侄,更确切的是你,将来这大好基业终究要交到你手中的。”

呵呵,项羽少有的腼腆一笑:“借您吉言,项籍一定竭力而行,发扬光大。”

范增轻轻一笑,似乎没听到,往前走出几步,叹道:“将星随然光芒闪烁,但亮度已经大不及之前,甚至有继续黯淡的趋势啊!”

将星代表的是他项家叔侄,将星黯淡岂非他叔侄……项羽急忙问道:“范老先生,您的意思是?”

“你看!”今夜格外明朗,星辰十分清楚,范增指着将星所在的方向,说道:“那边有一颗星辰,带着淡淡的尾巴,正面冲向将星。这就是所谓的克星犯主,籍儿你以为这克星是何人?”

不经意间,范增对项羽的称呼也发生的变化。或许彼此都未留意,或许都心领神会,心照不宣。总之,从这个夜晚开始,范增和项羽之间的感情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宋义!”项羽回答的很肯定。

“不错!正是宋义,小人得志,不会长久。至于怀王,也不用担心,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娃娃,耍些小聪明罢了!这些正是目下楚国形式的写照。”范增说道:“然而这些都不是重点,老夫近来观星,发现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哦?”项羽顿时来了兴趣。

范增指着星空,指点道:“天场之上,除了客星冲撞将星,还有两颗小星。北方那边一颗小紫星光芒渐生,大有夺目之可能。还有将星旁边的那颗小星,散发出淡淡的光芒,与将星隐隐辉映。”

项羽顺着范增的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确实看到一个小星,光芒尚微笑,若不仔细留意,很容易忽略。

范增道:“之前老夫一直不明所以,不知道这星辰代表何人?直到近几日才有了眉目。”

“谁?”项羽迟疑地看着久久不语的范增,半天才道:“您是说刘邦和尹旭?”

“不错!怀王殿上册封二人公侯爵位,老发才恍然大悟,确定是他二人。”范增侃侃而谈道:“老夫并不担心宋义那颗客星,反倒是刘邦,紫星大有光辉夺目之像。刘邦此人看似无赖,实际胸有大志,奸诈狡猾前途难测。而且他身边有张良,萧何,周勃等有识之士甘心相助,难保日后不会成就大事。元帅过于轻视刘邦,彭城的种种已经结下梁子,日后你不可大意!”

项羽这才意识到,范增这么关心自己,心中孺慕之情陡生。范增续道:“这次他与宋义勾结,两边讨好,成为实际上的最大赢家。日后行事不得不防啊!”

“是!”项羽点点头,思索片刻又问道:“范老先生,那尹旭呢?”

“看不透!”范增的回答太过突兀,项梁不禁心头一震。

良久,范增才叹道:“这小星在将星之旁,光芒初生,并不瞩目。光芒多半是将星辉映所得,但是……”范老先生迟疑片刻说道:“也有可能是其光芒为将星所掩盖,一旦脱离将星的压制,会不会光彩四射,谁也不知道……总之,留在身边会大有裨益,若是留不住,情愿他不存在……你懂吗?”

范增的话意味深长,项羽心头一震,目光闪烁,脸色几变。郑重点点头,了事了然于胸。

“咳咳!”范增猛然连续咳嗽!

项羽赶忙上去为其顺气,劝慰道:“范老先生,夜凉了,回房休息吧!”气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小心翼翼地扶着范增,往房中走去。

直到二人背影彻底消失的拐角处,一侧的花木后,悄然走出一个身影,显然已经在此“躲藏”许久。只见他抬头看看璀璨闪耀的星辰,若有所思,露出一丝颇为高深莫测的笑容,转身离去。

第七十二章不平静

会稽,震泽山庄。

傍晚,湖边凉风习习。临湖的书房内,女儿范依兰正在给乃父捶背。范文轩坐在地席上,默默感受这女儿的小心,十分惬意。

“你母亲的身体怎么样?”范文轩闭目发问。

眉清目秀,楚楚动人的范依兰答道:“不打紧,只是哥哥又要走,娘难免有些舍不得。”

范文轩暗自摇摇头:“阳儿已经上路了吧?”

娇笑道:“是的,哥哥会先去定陶交待些事情,之后会直接去草原楼烦王,您就放心好了。我想着哥哥一走,爹爹难免伤感,特意来陪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