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尹旭点头道:“其实我们之前一直低估了子夜的承受能力,其实当年的事情本身就是个误会,什么事情只要解释清楚了,误会就会消除。何况本身就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很容易就解决了!”

“是啊!”尉缭轻叹一声:“大王说的不错,早知道我们应该做些出手的,早些化解这些误会,早些让他们祖孙相认,李斯也不至于担心这么长时间。看来昨日的突然项羽反倒是一件好事,总算是圆满解决了!”

尹旭点头道:“确实如此,有时候,有些事情看着十分为难,似乎根本无从下手,让人为之忧心忡忡。可是真正当他发生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那么严重,棘手的事情也能够迎刃而解。”

“对了!今日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尹旭感慨了几句,转而询问起朝政大事。

尉缭点头道:“飞影从彭城那边传来消息,楚国已经在集结军队,龙且已经从齐国赶回彭城了。看来推测不错,应该是龙且率军平定九江,战事一触即发。”

尹旭轻轻点点头,和原来的历史如出一辙。只是不知道这一次英布能否挡住龙且的进攻,又能支撑多久呢?

“章邯出发了吗?”得知了九江的战况,尹旭随即问起另外一件事情。

陈平道:“今天清晨已经出发了,臣已经开始往番邑和豫章调运粮草,为西征做好准备。”

“很好!”尹旭对此很是满意,不用自己吩咐,陈平已经在安排粮草运输和后勤的事情,这个丞相当得很是称职,和萧何有的一比了。

“吩咐蒲俊,用这次实战,给寡人好好练练水军的兵。”尹旭随即吩咐一声。

“是!”蒲将军那边已经在做准备了。

无论是江北还是江南,皆是大战一触即发!

第四三九章开辟北方战线

两国使臣同时到达六县,在一番慎重的思考之后,九江王英布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选择和汉国结盟,联合反楚。不止如此,为了表明反击楚国的决心,还当众直接杀了西楚霸王项羽的使臣。

九江国和西楚国就此结下不可调和的仇怨,一个为了颜面和利益,一个为了生存和未来,唯一必然的解决方式只有战争。

在西楚国尚未作出反应的之前,九江国的军队就已经集结,气势汹汹地朝着淮水北岸开了过去。九江国开始了反楚之战,标志着第二拨反楚的浪潮就此到来。

一时间天下为之震动,一来是汉军攻打彭城刚刚遭遇巨大失败,足可见西楚国和项羽本人之强大。如今西楚国声势和实力可谓是空前强大,齐国那边强大的国力也被西楚国打的节节败退,如今已经是江河日下,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

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候,英布竟然还敢掠项羽的虎须,和西楚国就此开战。当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勇气可嘉。

第二个震惊的原因,是因为英布原本是楚国臣子,可以说是诸侯当中和西楚国关系最密切的。别人反叛项羽完全在意料之中,九江国就有些让人觉得意外了。这意味着最亲近的盟友背叛了项羽,产生的影响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中原诸侯貌合心离,九江国又反叛了,是否可以说项羽现在是众叛亲离,西楚国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

九江国的军队尚未渡过淮水的时候,西楚国随即作出了反应。实际上西楚霸王项羽和亚父范增队友动九江的心思。只是苦于没有借口和时机未到。结果现在英布自己东上门来,可谓是正中下怀。

西楚霸王麾下第一大将龙且从齐国战场返回彭城,随即以项声为副将,接受项羽的命令,率领六万大军反击九江军。至于名义。正是讨伐叛逆……

两军在淮水附近展开激战,短时间内战争肯定不会有结果,但是已经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一时间淮南一带成为关注的焦点,无数的战况情报被及时送到彭城,荥阳。大梁……当然了,一般来说,最先得到消息的可能一直是越国山阴。杜殇已经奉命赶到九江国内待命,在密切关注战局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在六县城内安插可用之人。

越王交待下一项重要任务,想要顺利完成并不容易,只能尽早安排。到时候才能以备不时只需,不至于手忙脚乱。

谁也不知道,这个时候在江东的番邑,上将军章邯正在抓紧一切时间训练越国士兵。在豫章郡,大将军蒲俊正在督促工匠们加快船只制造和训练。做好西征的准备。无数的粮草正在晕倒番邑和豫章,在开战之后,将会有船只运往前线。

当然了,出兵开战的时间则是取决江北淮南的战局。

整个天下都在密切关注九江国局势,不过真的要在其中找出一个最为关注九江战局的人,肯定得说是汉王刘邦了。

派随何前往九江的目的就是在于拉拢英布。让九江国在后方牵制项羽。这是汉国目前的一项重要战略,对此刘邦很是关注。希望九江能够帮助汉军分担目前压力,好让自己在楚汉战争之中赢得更多的助力。从而提高胜算。

彭城之战的失败对他的打击很大,汉军在遭遇严重的损失之后,刘邦最大的教训就是变得清醒了,清楚了自己的地位。他明白过来,单单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拉拢盟友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这战事很快就开始了。至于结果会如何,刘邦对此担心不已……

一接到开战的消息。汉王刘邦就找到了身边的重臣们前来议事,商讨九江战事的相关情况。尤其是战局的胜败,以及对汉国的影响和需要作出的反应。

“随传来消息,九江王英布已经出兵,两军已经在淮水打起来了。诸位以为九江战局将会如何?”汉王刘邦看着下面的诸多臣子,问出这样一个突兀的问题。

张良眉头微微皱起,说道:“汉王,臣以为……恐怕随何有些急功近利,操之过急了。”

随何逼迫英布斩杀楚国的使臣的消息已经传回来,对于随何的举动有人赞同,当然爷爷有人表示出不同的意见。当然了,即便是表达赞同,也主要是说随何此举有些不大尊重九江王,有些无礼。

对于随何的举动,张良先生并不赞同,但他在意的并非是一个礼节的问题。

“子房先生,何以见得啊?”如今刘邦对于九江那边一丁点的动静都十分在意,说实在的,他本人对于随何的表现还是颇为满意的,结果现在张良先生对此表示出了不同意见。张良乃是他麾下第一谋士,自从彭城之战之后,对其依赖更加高了,对他的一言一行自然格外的重视。

张良道:“对我们汉国而言,和九江国结盟最大的作用就是让英布后面牵制西楚国。本来这件事情可以做点隐蔽一点,哪怕是英布暂时会有摇摆也行。可是随何的举动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什么?两国之间迅速开战。

其实开战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是时机略微有些不大好。若是等到项羽西征开始之后,可能会更好一些。这样会让项羽有后顾之忧,对局势会有微妙的响应。如果是那个时候开战,西楚国还是面临两线作战的情形。

虽然九江国的实力和造成的影响远远比不上齐国,但总比现在好一些。如今起兵,项羽完全可以在从容灭掉九江之后全力对付我们,项羽再无后顾之忧。如此一来,九江国的价值和作用无疑就降低了。我们争取到的不过是一些时间,九江国的牵制作用无疑会下降。”

“子房先生,你的想法过于乐观了,随何这座是坚定了英布的决心。即便他不这做,项羽还是会照旧出兵的,他不可能容忍背后的九江国摇摆不定。随何唯一的失误就是刺激英布主动出兵,如此一来无疑是给了项羽一个很好的理由。先动手本来就理亏,何况英布以前还是项羽的臣子,现在这样做,无疑有种背叛的意思在内,在道义上已然输了,对战局很是不利。”韩信道出了的不同意见。

“那现在怎么办呢?”随何做的到底对不对,刘邦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他更在乎的事情的后果和对汉国的影响。更加不想再这件事情上多做纠缠,让两位重臣因为这件事情产生分歧,继而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韩信道:“汉王,从九江国的事情上我们得到一些教训,也算是一些经验吧!那就是想要战胜项羽,战胜楚军,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盟友。准确地说楚汉外围的那些力量,比如中原诸侯,比如河北诸侯,比如南方诸侯,英布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

“韩元帅,你具体想要说什么?”刘邦听韩信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趣。他知道韩信不会无缘无故说这样的话,肯定会有深意的。

韩信解释道:“汉王,目前楚汉两国的主站战场是集中在中原一带的,中原的几个诸侯虽然倒向了楚国。但是他的国土和封地很多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中,影响并不是很大。除此之外,天下还存在许多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些力量对于战局的影响非常之大,甚至是举足轻重。所以想要获得胜利,就必须要取得他们的支持,或者将它握在手中。”

“韩元帅,继续说下去!”刘邦的脸色渐渐有些凝重,对此很是重视。

韩信续道:“臣想要说的是河北诸侯和南方诸侯的重要性,南方诸侯之中九江国已经是现在的局面了。剩下的就是越国,衡山国,和临江国。临江国和衡山国平平淡淡,影响并不大。南方诸侯之中影响比较大,能够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就是越国了。但是越国和我们并不接壤,对楚国的影响更大一些。

对于越国,可以考虑与之加强联系,借此对楚国产生较大牵制或者侵扰。不过能否成功就不得而知,对于结果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不过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至少越国不会对汉国产生什么威胁。

最需要重视的是河北诸侯,因为这些门和我很近,之隔着一条大河。说实在的,如果他们渡河南下参战,偏向谁谁获胜的可能就会加大不小。可是河北诸侯致中和多是些两面三刀之人,和这种人结盟的风险很大,而且未必能够争取到他们的支持。

但是让他们存在在我们身后无疑很危险的,冷不防什么时候就会背后捅刀子。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消灭,掌控在自己手中,让河北之地为我所用!”

“为我所用?”汉王刘邦喃喃自语,随即问道:“韩元帅,你的意思是想要怎样?”

韩信略微沉吟道:“汉王,臣建议大王发兵开辟北方战线!”

第四四〇章南联北战

“开辟北方战线?”刘邦喃喃自语,心中泛起许多的心动和疑惑来。大堂之内的谋臣武将全都有些震撼,楚汉战争汉军处于被动的情况下,韩信竟然提出了主动出击的建议。而且是目前的战局之外,开辟新的战线,两线作战。

韩信想法大胆,但是可行性……众人对此心中稍稍有些疑惑,各有想法。当然了赞同和反对都是有的,只是韩信的身份摆在那里,汉王器重有加。在没有明确的风向之前,三缄其口最好不过。

“韩元帅,你说的明白些,这北方战线的事情到底怎么讲?”汉王刘邦心中一动,急忙询问。

张良岿然不动,笑而不语,静静地等候着韩信解释。

韩信解释道:“汉王,目前我们的主战场是在中原一带,南方诸侯暂时不会对我们有太大影响,河北诸侯则需要小心防备。不说别的,河北诸侯之中,燕国和辽东离的比较远,影响不大;常山和赵国摇摆不定,随时可能成为祸患,西魏国……从上次彭城之战的种种迹象来看,魏豹似乎是倒戈向楚,这样的人留着始终是个威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在背后给我捅刀子。

那些诸侯王都是墙头草,唯利是图,不可信任。拉拢不成,索性不如灭了他们,开辟北方战线,即调动汉军向河北诸侯发起进攻,将河北之地彻底地控制在我们手中。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后顾之忧。汉国的实力还会大大增加,北上治军在平定燕赵之后,还可以从滨海一带渡河南下。如果能拿下齐地,声势和国力空前不说。还能从后面威胁项羽,两面夹击楚国,此战胜算也就更大了。”

其实韩信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之前本想提及,但是感觉时机未到。今日终于找机会。思来想去还是讲了出来,就看刘邦是否同意了。尽心竭力帮助的刘邦同时,如果能在其中同时获得几分私利也非常不错的事情。

刘邦听完之后,暗自思虑,如果真如韩信所说的那样。平定河北确确实实就等于是占据了大半个天下。汉国的实力和形势完全就不一样了,到了那个时候,整个天下除了西楚国的和大江之南的土地就全都属于自己了。

就利益和前景来说还是很诱人的,这是刘邦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彭城之战一度将他的雄心壮志消磨殆尽,现在又重新燃起希望。只是这可行性,还有其中的风险。他担心。本来河北诸侯本来还有倒向楚国的意思,反而被韩信逼迫到对汉国的对立面去了。

“韩元帅,你的想法很好,只是目前我国兵力有限,如果在开辟北方战线。无疑也会陷入分兵两线作战的境地。我们兵力和粮草能够从容应对吗?这样是否会不大妥当?”

毕竟西楚国之前两线作战吃亏的教训还摆在眼前,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事实。韩信画饼在前,至于能否充饥就必须要考虑清楚了。偷鸡不成蚀把米,那就不划算了,这是刘邦最为担心的事情。

韩信摇头道:“非也,汉王。我们面临的情况和楚国并不完全一样,首先河北诸侯势力弱小,他们并非一个联合的整体。我们可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根本不与齐国同日而语。再者,此事有其必要性。我们不做,项羽也会做的,谁抢先得河北,则可定天下!”

可定天下。这样的前景太吸引人,让刘邦不由地有些动心了。

张良问道:“如今大规模地与河北诸侯开战。腹背受敌,对汉军的处境并不是很有利。不过韩元帅所言极是,河北诸侯必须解除,尤其是魏豹……至于远在北方的代国,燕国暂时影响并不大。不如先出兵平定魏国,给河北诸侯以震慑,对其他诸侯再加以拉拢,恩威并施方式良策。

而且,贸然北伐势必会惹起河北诸侯心惊,说不定会联合起来对付我们,或者倒向西楚国。我们目前没有实力在短时间内很快吃掉他们,因此就必须要慎重了。不能惹的河北诸侯一起仇恨汉国,否则此举将会十分危险。先拿西魏国开刀,理由充足,只要做的妥当,即便下一步有北伐的打算也可以麻痹河北诸侯,逐步而行。一步一步来,更为稳妥一些。”

不等刘邦说话,韩信立即道:“汉王,张良先生所言甚是,是臣考虑并不周全!先行伐魏最好不过。如今我们的兵力暂时够用,有敖仓和萧丞相从关中运来的粮食,粮草方面压力也不大,渡过大河就是西魏国的河东之地,距离近很方便。”

张良说的的确却是在理,考虑到了各方面的反应,更为周全一些。韩信自己则是信心满满,乐观地向刘邦展示了前景,想要以此说服刘邦。张良虽然并不完全赞同,但是并未彻底否决自己的北伐计划。能否占据整个河北他不知道,但只要能够出兵那就可以了,对此韩信没有任何意见。

“那派何人前去伐魏呢?”刘邦见两位重臣意见统一很是欣慰。全面在河北开战,在他看来确实有些太过疯狂了。局部开战倒是可以考虑,魏豹在彭城之战中的表现他已经了解清楚,对此很是恼怒,如今教训惩罚倒是很有必要。

将西魏国所在的河东之地掌控手中,至少可以解除后顾之忧,只怕关中会遭到袭击。同时相当于在河北打开一个突破口,可以以此为基地展开北伐。当然了,如此重大的事情必须要选一个精干的将帅执行。

韩信起身道:“汉王,臣愿意率军前往,尽快平定河东,消灭西魏国。”

“韩元帅……可是荥阳前线随时可能遭到楚军威胁,离不开你啊!”刘邦对眼前的局势颇有忧虑,对韩信的依赖度很高。毕竟彭城的失败太过惨重,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正是如此。

韩信摇头道:“汉王,荥阳的战局已经暂时稳定,楚汉两军呈对峙状态。由您亲自坐镇,还有子房先生和诸位将军,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何况楚军在九江暂时结束之前不会轻易西进,趁这个时间正好出兵伐魏,千载难逢,不可错过。”

张良也道:“汉王,让韩元帅出征,试探一下河北诸侯的心意也好!”试探归试探,但到底试探何人,张良淡淡一笑,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就好了。

“也好!”刘邦点点头,他知道这件事换做别人未必能行,现在正是用韩信建功立业的时候。他现在已经和越国脱离关系,完全在自己控制之中,所以这件事情完全可行。

“是,汉王,放心,臣已经尽快平定西魏国!”韩信点头应命,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张良看了一眼韩信,心头浮现起一丝别样的心思,暗叹一声,说道:“汉王,和越国结盟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的。即便不能真的说动越王从淮南进攻楚国,但至少要让越国和我们联合的消息传开,让项羽疑心,如芒在背。”

刘邦点头道:“子房先生所言甚是,那这按照之前商议的策略,汉越联姻如何?”

“联姻是个很好的办法,直接谈结盟越王可能不会答应,联姻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有了这层关系存在,两家关系和联系更加紧密,项羽不疑心才怪。”张良也是这件事情的首倡之人,自然表示支持。

韩信问道:“不知汉王是否选好了联姻的人选?”

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刘邦笑道:“夫人有个族妹名唤吕伊,年方十五,正当嫁龄!而且吕伊生的容貌清丽,是个美人儿,吕氏之女的出身也正好合适。早几年的时候,吕伊小时候,遭遇秦军追杀,当时正是被尹旭所救,彼此熟识……可谓姻缘天定!”

“当真是巧合,如此说来,吕伊姑娘是最合适的人选”

“如此甚好,吕伊姑娘下嫁之后,汉王与越王就成了连襟的姻亲关系……”

刘邦笑道:“吕伊那边好说,寡人再册封一个郡主的身份,代表汉国,身份上也更为匹配。只是这送亲的人选,派谁去更合适呢?”

首先想到的人选是樊哙,他也是吕家的女婿,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现在正是大战在即,樊哙这等猛将自然不能随便离开。

张良沉吟片刻道:“汉王,不若让郦食其先生先去吧,他的辩才和稳重都堪当大任。然后再让周勃之子周冠夫一路护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