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明的事情对俺的刺激太大了,当痛苦之后,冷静的思考起来,俺才认清自己,不就是一个全民性质的工人吗,不就是一个中医之家孩子吗,不就是连初中也没能读完的普普通通的女人吗。
想到这里,俺对姐姐的婚事又有了新的认识,不再那么怨恨她了,不再认为姐姐嫁给一个木匠是下贱的行为,也不再看不起木匠是一个穷光蛋了。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有自己的活法,有自己七情六欲,他们的情感丝毫不比富人贫乏。
三十二
姐姐自从跟那个叫鲁林的木匠谈恋爱以后,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没有想到,家人越是反对,姐姐就越是反抗。姐姐经常被家人看管起来,不让她到鲁林家去,因此丢了工作。尽管这样姐姐也毫不动摇,坚定不移,非鲁林不嫁。
一天,爷爷被徐州医学院请去讲课,回家就和姐姐迎春在谈心,你不要再和那个男孩子来往了,好多人来我们家给你说亲呢。女孩子找个好婆家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不是儿戏,这是一辈子的大事。我们医院里分来好几个大学生,还有南京医学院毕业的。女孩子要找个有手艺的有技术的人才能过上好日子。鲁林是个木匠,家里很穷,你如果嫁过去,能吃了那个苦?
姐听后就是不吭声。一直坚持和鲁林来往。爸爸知道就打姐姐。姐姐被打之后就跑。俺也恨姐姐不争气。可是她依然我行我素的,你说你的她听她的。奶奶看到爸打姐姐就心疼,爷爷倒是叫爸使劲打这个不省心的东西。最后姐姐连饭都不吃了。爷爷看到事情的严重性,看样子是拉不回来了,老这样也是不行的啊。娘说不要管了,再这样下去要出人命的,万一她要是有个三长二短的后悔都来不及,世上这种事情闹出人命的还少吗?不要管了随她去吧,她想去受罪就让她去吧。
强迫经常使热恋的人更加铁心,而从来不能叫他们回心转意。就这样家里简简单单的把姐姐给嫁出去了。爷爷说你从这个家门走出去就再也不要回这个家里来了,全当我们家没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到你婆家不要说是姓吴家的人,我这辈子老脸也丢尽了。
后来娘对俺说,你姐姐的性格不是无泉之水,无根之木,她就像太奶奶年轻时候的性格。当初金家是豪门,可是她偏不认富商官宦之家,一定要嫁给有手艺的太爷爷。后来世道的变化,证明太奶奶眼光对的。鲁林实际上也是有手艺的,只是木匠活不赚钱而已。
姐姐出嫁后一年多真的没有回过家。第三年有了男孩子也没敢和娘家说。人的命是天定的,老天爷把你定为那家无论你走到那里还是要回到原处的。姐姐的孩子八个多月了,拉肚子看了几家医院都没治好,逼的她一副可怜相抱着孩子走进了娘家门。
“娘,俺回来了。”娘看到姐抱着孩子回家了,娘高兴的上前把孩子抱在怀里。
“男孩女孩?”娘关切的问。
“男孩。”姐很低沉的说。
看娘那高兴劲,连忙抱进屋里给爷爷看。爷爷看到姐没理睬。
“哎,要是全福(俺死去的哥哥)在,我就有重孙子了。命不好啊。”
娘抱着孩子退出来了,又抱到爸爸这里给爸看,爸爸看到孩子很高兴:“男孩,女孩?”娘连忙说:“男孩是男孩,你看多俊的男孩。”
娘出来问姐:“你这两年过的好吧。”
“好,他全家人对俺都好,家虽然穷一些,但他们家老少和睦,从来没有因为钱的事情争吵过。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总是先尽俺吃,有什么重活累活都不让俺干。”
“那个男人现在干什么?”
“他现在是包工头,这几年也挣了点钱,准备在街上买房子。”
“什么包工头不包工头的,能吃上饭就行。”娘抱着孩子亲个没完。
“不对啊,这个孩子身上很烫的,是不是发烧了?”
“就是,娘,已经拉了几天肚子了。”
“那你还不送医院看看。”
“在县医院看了几天,打针吃药也不见效。”说着姐姐就掉泪了。
“快,让他姥爷看看。”
爸爸抱着孩子仔细看了看,又问姐姐孩子的大便情况,开了方子,立马就煮药,不一会给孩子吃了。
三天后,孩子的病好了,姐姐就要回家。娘要留姐姐多过几天。姐姐说要回去,鲁林一家人很焦心,看到孩子就放心了,过几天和鲁林一起来看看爷爷奶奶。
看到了外重孙,外孙,一家对姐姐的怨恨就一笔勾消了。
不过姐姐和鲁林的恋爱并不能全怪姐姐的,从姐姐到厂里认识了木瓦匠鲁林以后,俺家的房子就经常雨天漏雨,每次漏雨娘就要姐姐去请鲁林来修理,鲁林逢请就到,每次都是冒雨上屋顶把房子修好,奇怪的是,鲁林修了多次屋顶,可是每逢雨天,家里总还会有地方漏雨。老的地方补上了,新的地方又开始滴水,虽然不是什么大漏,却让姐姐不胜其烦去请鲁林,常了两人便产生了感情。说来也怪,等到姐姐跟鲁林走了,俺家的房子就再也没有漏雨。现在想想,那就是鲁林的精明之处,是他故意将俺家的房子留有缝隙,以便有机会和姐姐接触。
看到姐姐过着清贫而幸福的日子,心有所思,什么是幸福?幸福不是荣华富贵,不是显赫世家,不是金银财宝,不是图有虚名。幸福是实实在在的感受,是现实的满意程度,是轻松快乐的感觉。当然幸福需要物质为基础,但更多的是精神的享受。
人各有自己的幸福观,奶奶就说过,幸福就是恬静平淡的生活。有信仰的人最容易得到幸福,因为有了信仰,就不会寂寞。
幸福就像病人吃药,什么药最好,糊涂的病并人不清楚,只有清醒的病人心里明白。作为中医世家当然知道什么药最好了。
《西游记》里的朱紫国国王老婆被妖怪俘虏,国王得了相思病,请孙悟空医治。悟空把了脉说,国王患了‘双鸟失群症’,需要八百八味药方能制出‘乌金丹’。同时还需要六物汤送下,“是何六物?”悟空道:“半空飞的老鸦屁,井水里的鲤鱼尿,王母娘娘搽脸粉,老君炉里炼丹灰,玉皇戴破的头巾要三块,还要五根困龙须。六物煎汤送此药,你王忧病顿时除。”其实这都是小说的戏言。
这世界上最好的药不是灵芝、人参、犀牛角,也不是麝香、燕窝、冬虫草,更不是孙悟空的乌金丹。
时间才是万能之药,它可以医治任何心病。任何心灵的创伤,痛苦的记忆,不幸的遭遇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和消失。
不到十五年,俺家经历了很多的不幸,弟弟全福中殇;爸爸坐了两次牢;全家下放;太奶奶和小姑去世;遭到全家反对的姐姐的婚事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全家走出了灾难的阴影,家人的心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舒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俺家的诊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真是日子越过越红火了。谨小慎微的爷爷也有“宏伟”的蓝图;寡言少语的奶奶笑声爽朗;失去信心的爸爸找回了自信;就是一向只知道干活的娘,对家业的发展有时也能说出了很好建议。
中医常有时医和名医之争,所谓时医就是走时运的医生,平时医术并不怎么高明了,可是当时来运转的时候,看一个好一个,可谓 时医气死名医。
所谓名医就是医术高明,经验丰富的医生,这样的医生方圆几百里才能出一个。这样的医生往往出生中医世家,常有家传秘诀,拿手的绝招,凡是他秘方能治的病,几乎是药到病除。因此名扬四方。
当时啊,爷爷就是名医,俺爸就是时医,他们看好了很多疑难杂症,其影响越来越大。真是时来风送滕王阁,运转药到病除根。
来看病的人多了,原有的门诊就显得狭窄了,高峰时来的人就会拥挤起来。爷爷就把家里做服装生意停了,把做缝纫的房子也腾出来,扩大了门诊。那时俺家一天要用掉10斤甘草,9斤当归,8斤藏红花,7斤益母,1斤人参,2斤党参,3斤阿胶。一些名贵的药还常常断档。家里的人手不够用,就把姐姐找回来帮忙,忙不了,又雇了两个打杂的。
俺家百子柜里的中药选料讲究,炮制精细,药味齐全,价格合理。如东北的人参,营口的鹿茸,宁夏的枸杞,云南的白药,四川的天麻等。每味中药都要加盐、酒、醋精心炮制,每次炮制都是爷爷和爸爸亲自动手,从来不让别人帮忙,也不让姐姐染手。每次炮制完爷爷和爸爸都大汗淋漓,疲惫不堪。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因此,俺家的药力最好,吃一服,比别人的三服还强。可谓仁心仁术,情系心临;精诚之至,药到病除。
一天,大家正在忙的不亦乐乎时,突然听到隔壁肖大头的理发店有人吵了起来。不一会儿吵声越来越大,就听肖大头骂道:“瞎了你的狗眼,妈的,欺负到老子头上了。老子今天要好好的教训教训你这个孬种。”
“你要干什么?忒小心眼了,大白天人家来理发的,怎么欺负你了?”
“我打死你这个王八蛋!”说着冲着一个男人大打出手。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幸亏有人及时劝架,那个理发的男人还是被肖大头打的头破血流。
“你个婊生东西,看我晚上怎么收拾你……”小雪大骂肖大头。
“与你无关,我打得就是他!”
“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就是聊了一会儿吗,碰掉皮还是碰掉肉了?没有良心的东西,你凭什么戴‘西铁城’,是肉啊,吃了没有了?”小雪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惹得大家哄笑了起来。
不一会警车来了,将肖大头和那个被打的男人一块带走了。
爷爷看到这一幕,心里顿时克顿一下,泛起了愁意。
自从俺家返回城里以后,生意越来越好,可爷爷诸事满意,就担心一件事,那就是爸爸和肖大头的老婆旧情重提,死灰复燃。
世界就是一物降一物,上帝好像不让任何人永远做大,无收无管。这肖大头是俺们街坊邻居都知道的痞子,平时就喜欢喝老酒,喝醉了就闹事,一般人见了都惧而远之。虽然肖大头蛮横,无人敢管,但就是怕老婆,小雪在他面前说一不二,平时骂他就如同骂小孩,肖大头对小雪服服帖帖。
来理发的男子是外地人,听说是什么部的副部长,来这里理发几次了,看小雪很有几分姿色,就眉来眼去和小雪勾搭上了。小雪开始也不知道这男人的身份,只是凭经验,看样子就像个干部,因而就特别热情些,后来看了电视,才知道是张部长。于是她记在心里,每当这位张部长来理发,就殷勤献媚,时而摸摸掐掐,搂搂抱抱。有时也避着肖大头去约会。
时间长了,肖大头看出苗头来了,但迫于小雪的淫威,只是敢怒不敢言。哪知肖大头那天在外喝醉酒回来,一头撞见张部长与小雪在拥抱,于是怒从心来,酒壮英雄胆,大打出手。
公安局把肖大头拘了起来,说他流氓滋事,要治他的罪。小雪听了心慌了,老公被抓了,将来日子怎么过?又赶紧找到了张部长说情。小雪哭天抹泪,哀求张部长大人不记小人过,大头也不是吃独食的人,那天是喝醉了,看在我的面子上,放他一码。张部长被小雪哭软了心,一个电话,将肖大头拘留十五天该为七天,1000元罚款也免了。
这件事后,爷爷更是忧心忡忡,他担心要是俺爸和小雪事情让肖大头知道了,那这个家还有安宁之日?
三十三
三十三 此生彼生
盘算了好久,爷爷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肖大头的理发店租下来开一个小吃铺,这样既可以为病人服务,又可以让儿子吴思断了和小雪的旧情。
一天爷爷把肖大头请来,问了理发店的经营情况:“大头,你的理发店现在生意怎么样啊?”
“唉,不提了,原来还说得过去,现在来理发的人明显少了。照这样下去,恐怕难撑到年底呢。” 肖大头叼着香烟,踏着拖鞋,光着膀子进屋了。
“我看都是你那次打人闹事的不好,和为贵,做生意最讲的就是一个和字,和气生财嘛。你呀,就是脾气不好,你那么一闹,今后还有谁敢找小雪理发。”
“大爷,您说得对,都怪我一时糊涂。难怪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俺要是度量大一点就好了。现在想想还是小雪说得对,是肉啊,吃了没有了?哎,世上没有后悔药。”
“我有一个想法,能帮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大爷,您德高望重,俺听您的。”
“我问你,那理发店一年能挣多少钱?”
“以前俺两口子忙死忙活,也就能挣七、八千块,只够养家糊口的,现在就难说了。”
“我呢,想帮你一把。”
“那太好了,大爷怎么说都行。”肖大头迫不及待的打断了爷爷的话。
“我想把你的理发店租过来,开一个小吃铺,租金一年给你10,000块。小雪呢,我也请过来帮忙,每月工资300块,你呢也落个清闲。”
肖大头听了爷爷的打算,满心高兴,好像落水人见到木棒,顿时两眼发光,紧抓不放。但转眼一想,这租金有点低了,这吴大爷是开诊所的有钱,能多要点租金也是好的。
“吴大爷,您的法子不错,俺大头谢您了,不过这租金能不能再加一点,另外,俺还要回去跟小雪商量一下,只要她没有意见,这事就这么定。” 大头满脸堆笑。
“这样吧,你和小雪商量一下吧,租金再多这个铺子也就没法开了。”
“那好,那好,俺现在就去找小雪。”
肖大头立马找到了小雪,把爷爷的想法和小雪说了。
小雪感到租金还挺高的,自己还可以干活挣300块,一年可收入13,600元,比原来理发多了5、6千。可是没有理发店了,俺和张部长的关系不就断了?唉,这么一闹,就是请他也不能来了。不过断了与张部长的关系,还可以和吴思接上旧情呢。小雪想到这里,又转忧为喜。满心高兴的说:“大头,幸亏吴大爷拉一把,要不这理发店还有什么生意。都怨你这个炮打枪冲的。租金不低,就租给他吧。就是俺的工钱少了点,要是能够再加点就更好了。”
肖大头见小雪点头同意,立刻来到了爷爷这里,告诉了爷爷,同意将理发店租出,就是小雪嫌工钱少了点。
“那就给小雪每月500元吧。”爷爷要求肖大头,“你要做好准备,小吃铺就等着开张呢。”
肖大头矮矮的个子,宽宽的肩膀,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小腿,两个膀子纹了两条龙,活像一个甲壳虫,摇摇晃晃的走了。第二天肖大头才明白过来,小雪为什么不要加租金而是要加工钱,原来租金属于我们俩的,工钱属于她的。这个女人太精明了。
吃完晚饭,一家人无事,爷爷抱着重外孙子,将家人招在一起,说了开小吃铺的事情。
“他爹,俺们能把诊所开好就不错了,还有精力开什么小吃铺?”奶奶听了颇感意外。
“开个小吃铺好是好,就是俺家的人手不够,吴明、吴亮还小,要人照顾呢。”娘说。
“小吃铺能开,就是租金给的太高了。”姐姐插话。
“这诊所由我负责,小吃铺由奶奶负责。人手不够,可以把邻居朱奶奶和依依的妈荷花请过来,再加上小雪,我看够用的了。这样小吃铺还可以为诊所服务,就算不挣钱,也能给诊所增添生意的。”
经爷爷这么一说,事情就基本定了下来,只是奶奶有点勉强。
爸爸弄不清爷爷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从头到尾没有说一句话。
夜里,爷爷在床上把心事和奶奶说了,开小吃铺是假,意在断了吴思和小雪的这条情路。奶奶听了才恍然大悟,为了这个家,老爷子真是费尽了心血。她由勉强同意立刻变成一个热心者,并积极行动起来。
奶奶开缝纫铺是一把好手,赢得了顾客的称赞。小吃铺的开业又一次调动了她的智慧,首先确定了小吃铺的经营项目,就是面条、水饺、小笼包子、酸辣汤、茶叶蛋等,由于小店定位恰到好处,加上服务热情,货真价廉,一时间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特别是很多乡下的病人看完病,顺便吃了饭,花钱不多,很受他们的欢迎。现在小吃铺和诊所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俺爸本以为开了小吃铺和小雪接触就方便多了,哪知奶奶、娘和小雪整天在一起,根本没有机会相聚,现在才明白爷爷的用意了。
一天,一位乡下农民带孩子看完病,来到了小吃铺,拿出了仅有的五毛钱要买一碗面给孩子吃,可是小店的面条是一块钱一碗,这可以难为了荷花。
事后荷花就和奶奶说了此事,奶奶就和荷花、娘商量,将面条做成三种档次,普通的阳春素面为五毛一碗,鸡蛋面每碗一块,肉丝面每碗一块五毛钱。这样就可以照顾不同的消费群体,方便了顾客。
朱奶奶看到小吃铺的顾客大多是来就诊的病人及家属,于是她给奶奶建议,凡是在诊所拿药达10元的,就可以免费吃上一碗阳春素面。这样看起来小吃铺的成本大了,但诊所的处方外流少了,诊所的收入增加了,两者合起来,总的收入就会大大增加。
到底是朱奶奶见多识广,她的这个办法还真的有效,以往病人拿了处方不拿药的很多,现在大为减少了,诊所的收入一下子增加了很多。
看诊所的兴隆与否,有经验的人不是看就诊的人多与少,诊所的门面是否大,而是听听药杵的撞击声。只有捣桶里传出来的声音不断,才是真正的兴隆。
俺家诊所最兴旺的时候,同时用三个捣桶,药杵的撞击声此起彼落,声声不断,构成了和谐动听的交响乐,听了让人兴奋不已。
每当俺听了繁忙的药杵声,心中就有说不出的喜悦,今天又是好日子!
三十四
三十四 药杵声声
一天傍晚,俺走在下班路上,依依站在那里看见俺,面带笑容。“有什么喜事啊,那么高兴。”俺说。
“有,我考上了。”
俺很惊讶的问他:“真的假的啊?”俺不相信自己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