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辟演义.前后七国-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④ 召(shào,音哨)公姡В╯hì,音是)——即邵公、召康公,周代燕国的始祖。 

⑤ 股肱 (gōng,音公)——本指大腿与大臂,此处引申为得力的助手。 

⑥ 重华——虞舜名。典出《书·舜典》:“曰重华,协于帝。” · 

① 玉玺、宝圭——玉玺,天子之印,玉制;宝圭,古代帝王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下方,二者 

共同为君权的标志。 

… 页面 214…

  民。”子之受了宝圭、玉玺,因答道:“天命在兹,敢不祇受;君恩独注, 
  当以有酬。”燕工见子之受了圭玺,就要率领文武百官身就臣列,北面以行 
  朝贺之礼。子之忙传令止住道:“燕大王旧君,有太上之尊,岂可下就臣列! 
  且暂请回宫,再议崇奉之礼。”燕王受命,方先回宫去了,然后百官次第朝 
  见。朝见毕,就发驾郊祀天地。郊祀过天地,才回宫设朝,一面设朝,就传 
  旨拜苏代、鹿毛寿为上卿,其余尽仍旧职,一面就命内侍打扫文华宫,请燕 
  王出居静摄,恐大内混杂不便。又传旨:凡燕王之供奉旧侍宫人,俱着仍人 
  文华宫照旧供奉。又传旨:燕王倦勤,喜于静摄,文武百官不许私自朝见, 
  以妨其静摄。传完了数道旨意,方罢朝,早有一班近侍宫人细吹细打,迎入 
  宫中。困有旨请燕王出居文华宫,其供应近侍宫人早遵旨纷纷出宫矣。正是: 

             君作臣兮臣作君,实为千古之奇闻。 

                          ② 
             不知共弃如刍狗 ,才似人形早已焚。 

       子之第二日设朝,第一道旨意即云:宫中近侍宫人,尽发供应旧燕王, 
  内御无人,着选颜色美丽女子三千人,净身少年男子三千人,入宫备用。第 
  二道旨意即云:燕旧王倦勤静摄,供奉宜崇,各项财用俱于常额外加增一半。 
       这两道旨意一传出去,臣民见了俱惊讶不已,纷纷议论,但因新王初政, 
  不好便上本弹劾,只得权且忍耐。鹿毛寿访知,因暗暗入见子之道:“大王 
  新立,臣民观望,大王何不且传两道假仁假义的诏旨,安定了人心,然后再 
  行此快心乐意之事,使有知有不知,可以掩饰了。今发诏之始,即行此好色 
  贪财之令,未免人心汹汹,大王还须三思。”子之道:“鹿卿有所不知。燕 
  政素宽,若再假以仁义,则民心玩矣。民玩之后再行此苛求之政,万万难从 
  矣。莫若乘此新政威严之际,雷令风行,谁敢不遵?寡人筹之甚熟,故特行 
  之,使臣民知新主作用出于寻常。卿若虑其不遵,寡人明旦再示之以威,无 
  不从矣。”鹿毛寿因赞道:“大王洪深之略,非疏浅之臣所能测度也,但示 
  之以威,亦宜早行,恐迟则臣民又生议论也。”子之道:“要示以威,这有 
  何难?”只因这一示威,有分教:钳者民口,失者民心。不知后事如何?且 
  听下回分解。 

② 刍 (chú,音除)狗——草和狗。典出《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 

狗。” 

… 页面 215…

                     第二回 演武场横槊示威无终山潜身逃难 

       诗曰: 

             天意从来不可知,推之人事大差池。 

             贤能嗣子逃无路,暴虐奸人偏有为。, 

             到此人民谁不愤,如斯社稷怎支持? 

             当其得意夸能早,及到身亡悔已迟。 

       话说子之才即位,所行不义,要以威压臣民,因传出旨意来,要明日下 
  操。新王命令,谁敢不遵?到了次日,子之带了鹿毛寿一班党羽臣子到了教 
  场,高坐将台之上。只见教场中,兵马早已排得齐齐整整,因传令众将道: 
   “方今列国各据封疆,若不将勇兵强,难以威邻服敌。汝等众将,须尽心操 

                       ①                     ② 
  练,必人人有乌获之能,个个逞孟贲之勇,寡人方倚为长城,加之大任, 
  若徒炫虚名,全无实用,定当加罪。”众将齐声应诺,子之方下令开操。 
       众将得令,摆一回阵法,射一回弓箭,舞一回刀枪,试一回火药,直到 
   日午方完。子之看了道:“这些操演,皆应故事,不足显才。”困命取寡人 

          ③ 
  的铁槊来。原来子之力大,自用的这柄槊,乃是浑铁铸成,约有二百斤重。 
  子之亏这柄槊,在燕易王时骗了一个宰相,今日故又取来压人。 
        当下四个兵士抬到将台下放了,子之就传令:众将中有能举槊上马,施 
  展得动的,即拜为大将军。令下了,合营金鼓齐鸣,并无一人出来应令。传 
  令的恐人不知,只得又高声传了一遍,金鼓又鸣了一转,也不见有人出来。 
  直传到第三遍,金鼓正呜,方见左营中一将金盔、金甲、大红袍、丝鸾带, 
  飞马直到将台之下,大声叫道:“未将不才,愿举大王之槊。”众人视之, 
  乃偏将军乞栗也。台上因传令快举,举得起重赏。乞栗乃跳下马来,用双手 
  抱起槊,横摆了一摆,竖扬了一扬,欲要飞身上马,自觉艰难,只横着架在 
  将台下转了一转,便放下来,靠将台竖着。满营早已喝彩,金鼓复鸣。子之 
  在将台上看见,微笑一笑道:“也亏他了。”正说不完,只见后哨中又一将 
  铁盔铁甲,皂罗袍,乌油铠,飞马出来,大叫道:“这等样怎算得举槊?待 
  末将举与你看。”因一马跑到将台边,也不下马,见槊靠在台边,遂尽平生 
  之力往上一拖,拖起来横担在马上,用双手擎定,放开马在营中跑了一转, 
  依旧到将台边,然后放下槊来。满营金鼓复鸣,众人愈加喝彩。子之在台上 
  一看,却是副将军费器,因也笑一笑道:“这更亏他。”因吩咐给赏:乞栗 
  是银花一对、红彩一匹,费器是金花一对,锦彩一匹。 
       赏完,子之因看着鹿毛寿对众臣说道:“这样舞槊可发一笑。寡人若空 

                                                       ④ 
  说他,他也不服。这叫做不睹太阳,不知爝火之光小;不闻雷霆,不识金鼓 
  之声微。待寡人自舞一路,与众臣民一看,他方知惭愧。”因卸去龙服,披 
  上软甲,除了王冠,换上战帽,众文武随从着走下台来。近侍早已备下战马, 
  子之要卖弄英雄,一手提起槊来,一手抓定马鬃,将身一纵,早已跨在马上, 
  然后双手将铁槊轻轻地使开,先开过门,后又立个架子,左三路,右五路, 
  初犹缓缓的一磐一控,一纵一送,如龙之盘旋,如虎之踊跃。使到溜亮时, 

① 乌获——战国时秦国勇士。据说能举千钧之重,与勇士任鄙、孟说同被秦武王宠用。 

② 孟贲——战国时的勇士。典出 《史记·范睢列传》:“成荆、孟贲、王庆忌、夏育,勇焉而死。” 

③ 槊 (shuò,音朔)——古代的一种兵器,即长予。典出苏轼《前赤壁赋》:“横槊赋诗。” 

④ 爝 (jué,音爵)火——火把,火炬。典出《庄子》:“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 

… 页面 216…

  只听得呼呼风雨,只看见闪闪霞飞,只看得冷阴阴、寒惨惨,一团兵气袭人, 
  并不见人在哪里,并不见马在哪里,并不见架在哪里!满营将士看了,无不 
  寒心吐舌,齐呼万岁。子之听了满心欢喜,然后收住了,将槊前一拧,后一 
  摆,横一拖,竖一搠,约略舞了三两回,方轻轻地将槊放下,面不失色,口 
  不吐气,大笑问众文武道:“寡人舞的槊何如?”众文武俱拜伏于地,交口 
  称赞道:“大王的天威神武,实古今所无也。”子之大喜,方跳下马来,重 

                                                      ① 
  登将台,换了王服,乃下令道:“寡人以神武定国,言出必行,令出必从, 
  善承旨者加爵,有逆旨者死无赦。”又出金钱赏劳三军,方罢操回宫,正是: 

             狡诈为君不识仁,但将猛勇压臣民。 

             谁知猛勇有时尽,依旧臣民别属人。 

       子之卖弄了一番猛勇,人人害怕。凡国家的事,皆任他的性子而行,谁 
  敢违拗?然民心汹汹,朝野慌张,无一人不怀愤恩乱。过了年余,将军市被 
  心不能平,因暗暗与太子平商量道:“燕国乃殿下之燕国也,岂容此奸贼据 
  而为君?必攻而杀之,方快吾心。”太子平道:“我岂不愿杀此奸贼!但恨 
  被废失位,无力与争,况此贼又猛勇异常,恐攻之不胜,反取其祸。”市被 
  道:“太子何懦也!吾当誓杀此贼!” 
       又过了些时,市被忍耐不住,忽听得子之抱病,因大喜道:“天从人愿, 
  此贼应灭矣!”遂不再计,竟率了本部军士千余,乘夜无备,一齐鼓噪,杀 
  奔宫门。百姓因子之为政暴虐,恨入骨髓,见市被往攻,俱蜂拥从之。到了 
  宫前,见宫门紧闭,遂纵火焚烧。 
       子之正在病中,闻知有变,又因黑夜不知众寡,但传令紧闭宫门,着人 
  死守,直捱到天明,方遣内侍点集禁兵,一齐杀出。此时,内里的禁兵,乃 
  柔脆之兵,外面的军兵与百姓,又乃乌合之众,也不成个队伍,也没个阵势, 
  惟鸣锣击鼓,吆天喝地地乱杀。内里的杀败了,因子之催督要杀,不敢退去; 
  外面的杀败了,因民心愤恨之极,一边退去,又一边拥了上来。内外混杀, 
  直杀得尸如山积,血似河流。 
       正杀得不可分辨之时,不期鹿毛寿与苏代见事势危急,忙发兵符,将各 
  营兵马都调来救护。不多时兵马到了,众百姓见大势不好,尽皆散去了。百 
  姓散去,市被一军,如何支持得住,只得败了出来。鹿毛寿挥众兵围杀,喜 
  得众营兵心皆不愤,不尽力急攻,竟紧攻一阵,又慢攻一阵,大家相持了十 
  余日,雌雄未决。鹿毛寿奏知子之,子之此时病已将好,因大怒道:“鼠辈 

            ① 
  容其作耗 ,设使诸侯大敌,何以称雄?”遂爬起来,换了戎装,手提大槊, 
  止带近侍数十人,竟一骑马飞奔阵前。 
       市被连日苦战,已万分难支,忽见子之亲自临阵,平日知其猛勇异常, 
  惊得青黄无主,急欲放马逃生。子之一槊早已照头打来,心慌逃不及,竟一 
  闪跌下马来,被众军赶上,乱刀砍死。其余兵将,见主帅已诛,料无生路, 
  齐齐跪在地下,口呼“万岁饶命,饶命!”子之见了大笑道:“如此无能, 

                                                                               ② 
  也要作乱!”鹿毛寿见杀了市被,遂赶上前称赞道:“大王天威,直古今无 
  有。”子之道:“众兵当作何处?”鹿毛寿道:“罪在市被,与众元干,乞 
  大王赦之,散入各营。”子之道:“卿言是也。”遂下令各营领去,一场祸 

① 神武——聪明威武。典出杜甫诗:“君王自神武。” 

① 作耗——祸害,作乱。 

② 直——简直,真是。 

… 页面 217…

  乱方才定了。子之走马回宫,十分得意。后人有诗怜惜市被道: 

            虽然公愤在人心,也要将军力量深。 

            谁料奸雄诛不得,反教一命早归阴。 

       子之还到宫中,众臣都上殿贺喜。子之自夸其能道:“市被这厮能有多 
  大力量,只见寡人槊去,便跌下马来,怎敢作乱!”鹿毛寿因谀道:“市被 
  一小人耳,焉敢作乱?作乱者,有所使也。”子之道:“他来领兵将烧寡人 
  宫门,又与各营兵战了数日,明明是自取其死,有何指使?”鹿毛寿道:“市 
  被不过一将,与陛下何仇?岂不知大王之天威,敢自取其死?无论今日事败 
  身死,则事成,安能身为诸侯,自居宝位哉?以此揆之,故知市被定有人指 
  使也。”子之道:“燕王即已让位,再无复使之理。舍燕王,再有何人?” 
  鹿毛寿道:“燕王虽让位,而燕王之太子却无心让位也。市被之乱,非太子 
  平指使之,断断不敢妄动也。”子之道:“太子平也废久矣。”鹿毛寿道: 
   “正惟太子平废了,故无知小人希图为他报复,所以侥幸为此。今幸大王洪 
  福齐天,天威难犯,故就死耳,若是他人,鲜不受累。然臣细思之,市被虽 
  死,而国中为市被者不少,皆由于太子平在也。大王不可不熟思而早图之。 
       子之既杀了市被,扬扬得意,以为祸乱不足忧了,不将太子平放在心上, 
  今见鹿毛寿谆谆说市被之乱,是太子平之谋,心下也就恍惚起来,遂欲将太 
  子平取来监禁。太子平的太傅郭隗时犹在朝,闻知此言,吃了一惊;朝退, 
  忙悄悄将鹿毛寿之言与子之要监禁之事,来报知太子平道:“祸至矣,事急 
  矣!殿下当早为之计,若稍迟疑,身莫保矣。”太子平听了,泪如雨下道: 
   “父王为一国之君何不快意,乃听奸臣邪说,让位与人,反自退居于文华宫, 
  已非正道。若让得其人,能治国家,犹之可也;乃让此不仁不义之奸贼,暴 
  虐异常,使举国痛怨。遭市被此一番亦可惊省,乃转沾沾得意,又听奸臣之 
  言,吹毛求疵,害及于我。此虽奸人之恶,实父王之所取也,只得安心领受, 
  又有何计可以早为?”郭隗道:“殿下差矣!大王已受奸人之愚,不独以江 
  山送人,连性命也未必保。今燕先王宗礼,惟殿下一人。殿下若不思急为之 

                                  ① 
  计,而持此迂腐之论,岂干蛊之义耶?”太子拭泪道:“承先生金玉之论, 
  敢不听从,但事已至此,计将安出?,郭隗道:“奸党既思量下此毒手,要 
  他回心断断不能。为今之计,惟有逃遁他方,暂避其祸。奸党如此肆恶,料 
  不久必亡。候其亡而再收拾破残,以复祖基,方是英雄作用,若束手待毙, 
  此妇人之仁,不足取也。”太子道:“国事奸情,太傅高明,已如照胆。但 
  恐如贼败亡,而父王不能独生。至其时,予虽不肖,周旋其间,尚思委曲保 
  全,以尽为子之心,即万万不能,亦当同死,安忍畏祸避去。视父王之死而 
  不顾,安得为人乎?”郭隗道:“殿下又差矣!尽父之节为小孝,复祖宗之 
  业为大孝。岂不闻受父之责而大杖则走,况奸人毒手而不思避乎?若欲临期 
  周旋,自己不保,谁为周旋?即为周旋,大王愚而不悟,亦空费力。莫若舍 
  其小、图其大之为有志耳。”太子平道:“不能图小,安能图大?孤已决计 
  从父王死矣。至于燕之社稷,倘邀先王之灵不应绝灭,宗族不少,自有兴起 
  者。太傅幸勿姑息:哀予之死而使孤蹈不义也。”郭隗叹息道:“殿下之孝, 
  诚足感动天地矣,但终泥于小而未闻大义。臣既委质为殿下之傅,职当稗益, 
  安敢陷殿下于不义?窃见以死尽孝,匹夫皆可为之,败后图存,失而谋复, 

① 干 (gān,音肝)蛊(gǔ,音鼓)——儿子能担任父亲所不能担任的事业。典出《易经·蛊》:“干父之 

蛊。” 

… 页面 218…

  非贤才不能。燕之宗族固不为少,臣遍观之,俱系中材,无一人可图社稷, 
  惟殿下英明果决,不减桓文。臣不忍轻弃,故力劝殿下,暂潜身屈体以待时 
  也。事已迫急,存亡只在顷刻,伏乞早决,若再迟延,祸临身矣!” 
       太子初犹沉吟,既而大悟曰:“太傅药言,足开聋瞆。孤无知小子,得 
  蒙提携,恩将何报?但念四境皆子之奸人布满,察访甚严,若机事不密,逃 
  而受祸,彼转有词,又不若从容就死矣。”郭隗道:“子之虽恶,时正得意, 
  又沉溺酒色,断不以殿下为意。况有粗无细,有头无尾,当事则急,事过则 
  已。今之欲收殿下,盖迫于鹿毛寿之言也,不须过虑。鹿毛寿虽奸,其所谗 

    ① 
  谮 ,不获自行。殿下但请放心,速宜逃去。”太子平道:“既要逃,必须要 
  投他国,方可脱身。”郭隗道:“我看子之所为不义,残暴虐民,断不能久。 
  殿下若远投他国,设国中一时有变,禅位甚难,莫若逃于近地,出外容易。” 
  太子平道:“近地固好,但恐近地易于搜求。”郭隗道:“他料殿下既能漏 
  网,自远走高飞,断不搜求近地。”太子平道:“近地纵不搜求,亦须隐僻 
  方可安身,不知何处为妙?”郭隗道:“此处不到百里,玉田界内有一座无 
  终山,甚是幽僻。山中又地广人稀,又逶迤曲折,老臣有一故友,隐居其中, 
  从无知者。殿下可同老臣速速换了贱服,扮做穷人,逃往他家,埋名隐姓藏 
  匿几时,以待子之之变。”太子平道:“既有此处,便宜速往。”随即换了 
  衣帽要走。郭隗想了一想,又叫一个近侍穿戴了太子的衣帽,骑匹马,用袍 
  袖将面掩着,飞跑出南门,假做逃往齐国之状;又吩咐他,去到百里之外无 
  人处,可将衣冠脱下放在一处,悄悄走了回来。又吩咐一个近侍道:“倘有 
  朝旨来拿,可说早晨闻命,已同郭太傅入朝请死矣。”吩咐毕,方暗暗同太 
  子逃去。正是: 

            身当勿用只宜潜,事急时危责用权。 

            大抵英雄百炼出,莫将儿女漫相怜。 

       大手与郭隗逃走不提。且说子之口虽说要收太子监禁,然犹未行,当不 
  得鹿毛寿催迫道:“臣昨日所言太子之事,莫非忘了?此乃大事,不可看轻。” 
  子之只得传旨,着殿前一个侍卫将军去拿旧太子平,立时见驾。将军领旨, 
  出朝飞马而去,到了城外住处,忙打入门去,传旨拿人。早有几个旧近侍回 
  复道:“太子早晨闻郭太傅传来之信,随即入朝请罪,去久矣。”将军只得 
  将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