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不记得了……”刘彻看着明显是在敷衍他的刘据,目光炯炯的盯着他。
感觉到刘彻逼人的视线,刘据下意识的一缩,几乎克制不住心中几欲夺之而出的恐惧。
察觉到刘据的瑟缩,刘彻有些不忍的说道:“既然想不起来就算了。不过据儿放心,从今天开始,父皇晚上会和据儿一起睡。直到据儿不做噩梦为止。”
刘据闻言,身子一僵。下意识的想反驳,眼前却闪过“巫蛊之祸”的情景,终是丧失了开口的勇气。只得闷闷的做声道:“诺!”
刘彻看着有些抵抗意味的刘据,小人儿垂头丧气的跪坐在他的旁边。安静的不发一声。刘彻安抚性的握紧手中纤细的手。若有所思。
不知道究竟是谁在刘据面前说了什么。他调动所有的力量查了三天居然什么都没查出来。只知道那个人的计策凑效了。据儿果然开始惧怕他。不过他不会轻易认输。据儿是他的孩子,身上流着他的血液。最敬最爱的也一定是他。这种血脉的天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抵挡的。就算是那些阴谋诡计暂时奏效了,他也有办法让据儿重新回到他身边。
想到这里,他低头看着刘据精致如画的侧脸,安静祥和。温润如水。却突然有些想念孩童昔日明朗清澈的笑脸。
未央宫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求见!”雅云小步走到卫子夫身前,传报道。
“据儿?”正端坐在梳妆镜前的卫子夫闻言,立即扭头,开心的应道:“快传!”
“儿臣拜见母后,给母后请安!”刘据走进未央宫,走至卫子夫身前,说道。
“快坐,和母亲客气什么!”卫子夫一把拉住正欲行礼的刘据,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仔细的打量着:“快点让母后看看,怎么消瘦了这么多?在建安宫还呆的习惯吗?”
“还好!”刘据坐在卫子夫身边,有些贪婪的凝视着卫子夫的容颜。这是他的母亲,一心为他,最终因他而死的母亲。手指偷偷握住卫子夫的手。不是梦,他真的又见到母后了。
“怎么了?有心事想和母后说?”留意到刘据的小动作,卫子夫笑着反握住刘据的手,问道。
“没有——只是想念母亲了!”刘据安然答道。这辈子,能和母后重聚,就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就算是再次经受一次……也值得了。
况且——心里依然有了准备。那么这次,心,应该不会那么痛了吧!
注意到刘据眼中一闪而过的黯然。卫子夫狐疑的压下心中的疑问。她知道据儿的性格。虽然貌似柔顺温和,实际上却是极其执拗的。要是真打定了主意不说,谁都问不出来的。还不如她自己私底下偷偷的查好了。
只是——卫子夫心里隐隐有些感觉,据儿自从这次醒过来后,好像就变得不一样了。好像一瞬间长大了似的,心思也重了。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母后,最近身体可好?”刘据看着卫子夫若有所思的样子,连忙说些什么转移卫子夫的注意力。
“还好,没什么变化。你呢,最近书念得怎么样?”卫子夫笑着问道。既然据儿不想让她问,她就不问好了。
“还好!太傅教的都懂了!”都已经学了一辈子了怎么还能不懂?刘据笑着对卫子夫说道:“父皇说会让舅舅教我武功!”
“是吗?那很好啊!你从小就喜欢舅舅了。这次陛下让他来教导你武功,你就不敢偷懒了吧!”卫子夫取笑着说道。
“母后,据儿什么时候偷懒了……”
……
秋日暖洋洋的午后,就随着两人闲话家常中消逝了。
气氛安静祥和,刘据安然的享受着这如梦似幻的一刻。无论是现实也好,梦境也罢。在这一刻,他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幸福的渡过这温馨的时刻。将这美好的一段保留在记忆中。哪怕明天醒来时依旧是孤身一人,他也有了能够温暖自己的,支持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
4
4、第三章 卫青 。。。
第三章卫青
上林苑
建于建元二年。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其中离宫七十所;容千骑万乘。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
此刻,刘据一袭黑色流金太子服饰站在宜春苑。清爽的秋风阵阵拂过。青翠的柳枝随风摆动。苑中景色怡人,明媚的阳光倾洒大地,照的人暖洋洋的,给人以无限希望。
四周是若有若无的阵阵花香。刘据深吸一口气,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真的回到汉朝,回到了汉武大帝执政的时期。可是,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度过这捡来的一生。
他现在已经当了三年的太子了。还有三十多年的生命好活。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呢!
他没有天真的认为自己可以敌得过命运的强势。上辈子的身死家灭。虽然是江充、苏文等人从中挑拨。但是他和父皇之间的矛盾,却是最根本的。
年少力壮羽翼渐丰的太子,和日渐老去不想放权的皇帝。这才是他们之间的根本矛盾。后世评价汉武大帝,雄才大略,盛世君主。后世说他的父皇,是一个铁血的王者,一个暴戾的莽者,一个理智的智者,一个自遣的悔者……
铁血王者
他的君父,性格强硬,独占欲强。在位多年,早已经习惯了一言九鼎。早已习惯了手掌天下权。怎么能够忍受有人威胁到他的统治地位。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所以,就算是没有江充、苏文。也会有李充、韩文……心中芥蒂已生,其他言语下的挑拨,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何况父皇晚年,母后早已韶华老去,花容不再。风流成性的父皇自然会龙心旁落,被遗弃不过是早晚的事。
只是——
这辈子,既然他偷得了。就一定要好好补偿。皇位,天下……如果父皇不想给,自己可以不要的。但是母后和弟妹们,还有他无辜的孩子们。他一定要倾尽一切,保住他们的荣华。绝对不要她们像上辈子一样……
家破人亡。
“据儿——”
刘据回头,就看见盔甲加身的卫青策马而来。不由得展颜笑道:“舅舅!”
卫青眼前一亮。盛秋季节,宜春苑景色明媚。少年纤细修长的身子裹在黑色流金的太子袍下,愈发显得皮肤白皙细腻。眉目精致如画,盈盈一笑,笑容明媚,眉宇间的风华……晃疼了他的眼。
“据儿!”卫青利落的下马,走至刘据身前,仔细打量着。“身体怎么样。听你母后说你刚刚大病了一场。复原的可好?”
“舅舅不必忧心。只是偶然风寒,早就已经好了。”刘据闻言,笑着回道。
“是吗?那就好了。据儿身子骨向来就弱。不像我家的臭小子,都壮得跟头牛似的。”卫青说着,想起自家的几个臭小子,笑道。
“几位哥哥自小长在舅舅身边,兵法武功,自是了得。”刘据真心的夸奖道。卫家三子虽然不如其父功勋显著,但也算得上是虎父无犬子。只可惜……
想到这里,刘据眼神闪过一丝黯然。“巫蛊之祸”的时候,受到了自己的牵连。
“据儿?”卫青看着神色有些恍惚的刘据,小心叫道。心下暗想,果然如妹妹所说,据儿真的变了。心思更重了。
“没什么!”刘据回神,应道。都是上辈子的事了。这辈子他一定会吸取教训,不再想着去争那个位子。老老实实的做一个闲散太子。等刘彻起了废他的心思之后,乖乖遁离。和母后他们一起到百姓中做个闲散的富家翁。想来,以刘彻和他的父子天性,也不会为难他的吧!
想到这里,刘据安然笑道:“舅舅,父皇不是说让您来教导我武艺的吗?你准备教据儿什么?”
“呵呵!”看到刘据转移话题。卫青也识趣的不再追问。配合的答道:“那据儿想学什么呢?”
“还是学剑吧!”刘据沉吟片刻,说道。自己上辈子学的就是剑艺,这辈子也就不想换了。
“好!那舅舅就教据儿武剑好了。只是不论是学习什么武艺,都要从基础开始。只有基础打了牢固了,学习剑招,才能事半功倍。”卫青说道。
“据儿明白!”刘据点头应道。这番道理,他自然是懂得的。上辈子他为了练剑,也吃了不少苦。这一世,身体居然比上辈子还要差上许多。当他下定决心练习武艺时,就已经有了准备了。
“好!”卫青看见刘据的样子,欣慰的答道。不愧是太子,虽然年纪尚小,气势却是很高。“既然如此,从今天开始,据儿就跟着舅舅练习剑艺吧!你刚刚开始,年龄又小,每天先练一个时辰。等你渐渐适应了,再慢慢加大修炼量。”
“好!”刘据应道。
建安宫
刘彻批完手中的奏折。看了看天,已经是下午了。随口问向身边的宦官:“太子现在在做什么?”
“回禀陛下,太子殿下正在上林苑和大将军练习武艺!”小宦官立即躬身答道。
“还在练?”刘彻皱眉问道。“据儿身体刚刚好一些,这训练量还是不要太大了。免得累坏他。”
“陛□恤!”小宦官闻言,立即赞道。
“摆驾,上林苑!”刘彻起身说道。
“诺!”
当刘彻的车辇进入上林苑,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刚刚蹲完马步的刘据坐在卫青的怀里,策马奔驰。平日里安静沉和的脸上布满了明媚的笑容。清脆的笑声传遍了整个上林苑。让闻者倾心,好像所有的烦恼愁绪在这一刻都消逝了,忍不住跟着开心起来。
看着眼前融洽默契的一幕,刘彻心头却有些酸酸的。一股名为嫉妒的怒火油然而生。自己做了那么多,面对的依然是据儿的谨言慎行。卫青只不过和据儿呆了短短一天不到,怎么能让据儿那么开心。
难道是据儿喜欢骑马?
想到这里,汉武帝向旁边的侍从吩咐道:“将朕的汗血宝马前来!”
“诺!”
“据儿——”
刘据闻声望去,却是皇帝出行的车辇。赶紧示意舅舅将他抱下马,快步走到刘彻身前,躬身行礼道:“拜见父皇!”
看着瞬间沉寂下来的笑脸。刘彻恼怒的皱眉,却还是强压怒火。温声说道:“都说过多少次了,据儿和朕是父子。不必要这么多礼。据儿怎么就是记不住。”
“请父皇息怒,太傅教导过,礼不可废。”刘据感觉到刘彻的怒火,有些莫名。但还是小心翼翼的说道。
“哦?这么说,太子一言一行,都是符合礼数了?”刘彻扬眉问道。
“回禀父皇,儿臣身为太子。自然要给万民做个表率,见到父皇,却不行礼数,于理不合。”刘据低头说道。皇帝的宠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东西。他喜欢你的时候,你一言一行都是好的。厌恶你了,你的稍有逾矩,都会引来杀身之祸。
“哼!于理不合?这么说,太子大庭广众之下,笑声轻浮,言辞草率就是‘合乎情理’了吗?”刘彻怒极反笑,冷声说道。
“父皇恕罪!儿臣知错!”刘据闻言,立即跪下请罪道。心里却是苦笑不迭。父皇的性子,还是这么的喜怒不定。
“陛下息怒!”一众宦官宫婢包括卫青看见刘彻的震怒,都不由得跪地呼道。
“……”刘彻看着面前恭谨的跪着的刘据,怒火更甚。心里却是懊悔不已。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本来到上林苑是担心据儿累到,顺便多和据儿亲近一下的。可是看见据儿和卫青策马奔驰,还笑的那么开心,却不由得心头火起。
据儿是他的孩子。是他而立之年千思万盼才盼来的宝贝。所以,据儿的一切,都应该是他的。包括据儿的笑……应该也是他的,只属于他一个人。怎么可以……
虽然不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但刘彻却明白自己若是这样下去,只会让据儿愈来愈害怕自己,将他推得越来越远……
想到这里。不由得愤恨那个在据儿面前挑拨的人,隐藏的那么深。他花费了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经历都没找到。
藏得还真是深啊!刘彻将双手握拳,藏于袖中。紧紧的握住。最好不要让朕找到你是谁。否则,朕会将你——
挫骨扬灰!
上前将刘据小小的身体扶起,刘据强压心火,温声说道:“父皇怎么会生据儿的气,据儿别担心。看你刚才和大将军一起骑马,笑得很开心的样子。据儿很喜欢骑马吗?”
“……是!”刘据低头说道。他喜欢骑马,喜欢那种不受拘束,自由自在驰骋在风中的感觉。
“是吗?”刘彻闻言笑道。看见内侍将自己的汗血宝马前来,对刘据说道。“那据儿和父皇共乘一匹好了。父皇的宝马可是汗血宝马,据儿一定会喜欢的。”
“可是——”刘据闻言,下意识的想要拒绝。
“不许拒绝,不然父皇真的生气了!”刘彻冷下脸说道。随即将刘据举上宝马,自己翻身坐好。将刘据小心翼翼的拢入自己怀中。小小的身子坐在自己身前,身上传来淡淡的香气。刘彻的怒火不知怎么的烟消云散。
双腿一紧,“驾!”
作者有话要说:
胳膊痛的已经木有力气说话了~~
5
5、第四章 起疑 。。。
第四章
待汉武帝策马奔驰而去,众侍从才从地上爬起。卫青看着刘彻离去的方向,心里忧思更甚。陛下对据儿的独占欲……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刘据坐在汗血宝马上,感受着风驰电掣的速度。还有刘彻越搂越紧的手臂,闷哼一声。
“怎么了,据儿?”刘彻渐渐放慢马匹的速度,低头问向怀中的人儿。
“没什么!”感觉身下的手臂劲道骤然一松,刘据轻声回道。手臂不着痕迹的揉了揉胳膊。
“父皇力道重了,弄疼你了?”注意到刘据的小动作,刘彻有些愧疚的问道。自己只顾着策马奔驰,险些忽略了怀中的人。大手按住刘据的手,径自揉捏道:“父皇会注意,以后不会了。“
“还好!”刘据放松身体,任由刘彻在他身上揉捏着。反正也阻止不了父皇,他也不会再多嘴了。
看着怀中安静乖巧的据儿,刘彻心情忽然变得很好。“时间也不早了。据儿又练了一天的武艺,想必饿了吧!父皇已吩咐御膳房准备晚膳。今天父皇和你一起吃。”
“诺!”刘据低头应道。
刘彻闻言,笑着揉了揉刘据的脑袋。手中的发丝柔软顺滑,很舒服的感觉。担心据儿会饿坏,立即催马前行,向建章宫走去。
建章宫
刘据看着面前的饭食,迟迟不肯下箸。
“怎么了,据儿?这些不都是你最爱吃的吗?怎么没有胃口的样子!”刘彻饮尽杯中酒,看着不动一筷的刘据,皱眉问道。他可是特意派人去皇后那打听据儿的喜好的,怎么据儿还是一副没有食欲的样子。
伸箸夹起桌上的菜放入口中,细细品着。味道很好啊!
“回禀父皇,据儿想吃酸梅汤!”刘据闻言,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
“酸梅汤?”汉武帝皱眉问道:“那是什么?”
“……”刘据一时愣住。是啊!酸梅汤,那是什么?
苦苦思索半晌,才忆起。这酸梅汤是自己灵魂飘荡之时看到的饮食,后世才有的小吃。现在的西汉,根本没有。暗自苦笑,自己这个多出来的记忆真是个定时炸弹。看来真的要谨言慎行了。酸梅汤是小事,哪天要是不注意说出点别的东西来,还不被人看成是妖孽。
“没有,只是随便说说罢了!”刘据拾起筷箸,说道。
看着刘据明显敷衍的神色。汉武帝放下手中的筷箸,说道:“既然想吃了,据儿不妨说一下,怎么个想吃法。也好让御膳房的人弄出来啊!”
“这……”
“据儿,和父皇说说,什么是酸梅汤?”刘彻耐心的引导着。
看着刘彻兴致勃勃的样子,刘据沉吟不语。脑海里回忆着酸梅汤的做法,说道:“这酸梅汤,顾名思义,就是乌梅做的汤。取用乌梅或者杨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几种原料。乌梅、山楂、甘草的比例是3:2:1;。然后放在盛满水的锅里煮半个时辰。之后放入冰糖、冰块调味即可。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
“哦!据儿懂得很多!可是父皇不明白……什么是乌梅?”刘彻问道。
“《本草纲目》说:“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刘据答道。
“本草纲目?那是什么书?”刘彻敏锐的听到刘据的话,隐约的猜出是一本关于植物药材的书。但是他从未听说过。
“这个……”刘据脸色苍白。《本草纲目》是后世明代的书,李时珍所著。可是现在要他怎么解释。
“既然据儿想吃酸梅汤,就吩咐御膳房去做好了。不过这汤,就算是做好了。也得一个时辰之后了。况且,听你所说,这个酸梅汤不能当饭食的。你还是乖乖地吃饭,好不好?”看着据儿吓得脸色苍白的样子,刘彻不忍的转移话题。心底的狐疑却是越发大了。据儿自从醒后,种种举措,都不经推敲。只是不知他身后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又有什么目的呢?
“是!”刘据闻言,立即端起碗筷。只是惊吓之间,有些食不知味了。
吃过晚膳,刘据习惯性的窝在一旁看着书卷。由于年纪稍小,纤细的胳膊捧着大捆大捆的竹简,没一会儿,就累得不行了。为什么不记录在书上。刘据碎碎念道。却突然一愣,书,纸?刘据想起后世轻便的纸张,再看看手中笨重的竹简。有些犹豫。要不要把纸弄出来呢?
“据儿?据儿?又在想什么呢?”刘彻端坐在席上,捧着一本竹简看着。眼角余光却留意着刘据的一举一动。看见他又开始神情恍惚的,不由得出声叫道。
“啊?”刘据回神,看着眼前正皱眉看着他的汉武帝,解释道。“没有,只是有些晃神了。”
“小小年纪的。不要总是魂不守舍的。心里有什么事可以和父皇说——再或者和你母后说也可以的。别自己闷在心里。”刘彻劝慰道。本来想让据儿和自己说,只不过突然想到以据儿的性子。恐怕是宁愿憋在心里,也不肯和他说的吧!那就让他去和皇后说,反正最终他也能在皇后那里打听出来的。
“诺!”
“这不是命令。不用这么正式!”
“诺!”
“……”
“陛下,太子殿下。酸梅汤做好了。”宫婢从殿外进来,手中端着两碗汤水。
“哦?这就是酸梅汤?”汉武帝端起汤碗。看着碗中褐色的液体。喝了一口。酸酸甜甜冰冰爽爽的。很是提神。
看向对面正双手捧着碗,小口小口喝着的刘据,赞道:“味道还不错,蛮提神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