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缘外史-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承道旨,遍告于三官九府、一百二十曹、三十六狱、九幽地狱、二十四狱、有间无间大小铁围地狱阴曹官吏、地府神灵:

    “天恩浩荡,符命恩降甘霖,太上慈悲解脱,念尔等身受万苦,特赦其罪,减削所度亡人生前罪咎,殁后冤雠。

    “承今符命,减削罪戾,拔去酆治,和释愆尤。承此减罪符命功德,不得留停,主狱官吏,各依符命,息苦停刑,拔度神魂,泊诸幽爽,承准符赦,出离阴幽。”

    大众各各稽首皈依,齐念:

    “无量慈悲尊,高上玉皇帝;妙相冠诸天,慈光照三界。

    妙道真圣师,天人依仗从;无量大乘语,拔救指迷途。

    功德若天地,仁心无穷尽;穹苍浩劫尊,妙见妙知闻。

    无等无休止,湛寂真清静;杳亡杳存明,上圣尊灵主。

    神通大光明,开化万天物;教道永无穷,大慈大悲意。

    为度群生立,慈念苍生苦;普放神光救,正道行济民。

    大哉至道真,度天济魂业;惟吾天尊隆,万灵有福祥。”

    灵霄襄会天众喜,万古流传定主会;祥光蔼蔼笼旌旗,瑞气飘飘映幢幡。

    妙乐玄歌仙韵美,凤箫玉琴天籁曲;幽声缭绕群仙集,宇宙清平贺圣尊。

    缥缈天香满座闻,缤纷仙蕊有奇葩;玉京金阙大荣华,仙神佛道天齐寿。

    千难万劫全不怕,任它沧海变桑田;吾自逍遥享大道,任他覆地翻天变。

    群仙赞后,深佩不止。时有西牛贺洲极乐世界释迦摩尼尊者赞帝道:“大道无处不慈悲,三界根本同性原。同虚空相,玉帝洪德,悲悯开化群灵,扶危拔苦,四生六道皆可闻真参玄、养气潜灵。

    “此则福绵无疆,寿如山海,此莫大之功哉也!”

    玉帝道:“诚如佛言,众生平等,朕断不可厚此薄彼,心存偏念。

    “尔等群仙皆有通灵**,亘古长存,寿毗天地,非比凡俗福断。且有莫大神通,可行重责厚任。

    “且当聆听敕令,当格尽职守,忠于本职,赏善罚恶,以造福苍生为己任,则循序渐升,前路无疆。

    “今朕即行颁布敕旨,祥表卿等职责所司,卿且细听谕令!”

    群仙山呼海喊道:“恭听玉帝圣谕!”

    时有九天玄女赍捧表文,恭承玉帝驾前。帝览之道:“天显有道,恭行至玄;谨择今日,颁各职司;按其功过,循序升迁!”

    玉帝续道:“朕特敕太乙救苦天尊、无量度人天尊、九幽拔罪天尊、朱陵度命天尊、火炼丹界天尊、法桥大度天尊、金阙化身天尊、逍遥快乐天尊九大天尊至极尊位。

    “诸天尊法力无边,已证百劫,且仁圣慈爱,当乘九师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照大干世界,接引浮生、拯拔群灵。

    “福惠六道四生,慈悲救物,广开善缘,仁德度人,尔其钦哉!”

    九大天尊早至丹墀前跪听宣读敕命,闻后谢恩而退。

    玉帝又道:“朕特敕三宫帝君尊职大位:上元天官帝君统摄天界,役使鬼神,保天长存;

    “中元地官帝君主社稷之福,滋生万物,长养下民,祛除妖怪,保安家国,内外安宁;

    “下元水官帝君驱雷逐电,使得海晏河清。除此之外另考核世人善恶,修成薄录,赏善罚恶,尔其钦哉!”

    三宫帝君亦早至前跪听宣读敕命,闻后谢恩而退。

    此后玉帝垂恩册封诸仙名号和各担职责要任。受封者分别为十方天尊、九宸上帝、四渎龙神、五耪婢、十二元辰、监生司诸神、三十六天将。

    神霄派诸神、镇殿灵官、南北星君、北斗七星君、十二雷公等千真万圣恒河沙数、繁若星辰。

    最后玉帝三令五申,命凡诸仙者,断然不可有男女恋情。纵过往情缘未止,亦得斩断情丝,清心寡欲。

    违者严惩。玉帝威压甫至,群仙惶惶,莫敢不从,自受命不提。于是玉帝言众等颂布已毕。各仙稽首皈依,奉辞而退,盛会方散。。。。。。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不乱 魔道不兴
    话表海眼,出口一开,便酿成洪流。水柱冲射云天,其原理,与喷泉无异,乃地底气压所致。再说杨戬,将无量山降下,复归原位。时洪涛肆虐,忙率梅山兄弟和草头神,用水遁渡法、将抱著不沉之物、浮水而漂之人,送往高处,所救者千万。子嫣、风潋等,也全力相助。但多数人,沉於水底,可怜几十万人丧生。此次大灾,来之迅疾,去时也快。淹没之地,有都督、刺史申报朝廷。高宗览毕降旨,著有司发放物资,赈济羁縻州受灾之百姓。杨戬铸就大错,不胜咨嗟懊悔,痛苦万分,不提。

    晋阳城外,袁天罡所布之气场,作妖魔入侵警示之用。就在近日内,有些混杂,夹带一丝邪恶之气。袁天罡掐指一算,顿时明了,乃魔道窥探之故。看来,随时会进攻。忙使“千里传心术”,召唤蜀山派等人,守护龙穴。子嫣等作别杨戬,回到太原。袁天罡已在城门等候。众人再回客栈,商议要事。夏颖道:“师父啊,谁知气脉还未泄,海眼之水倒先吞没云南,淹死不少人。洪水退後,尸横遍野,真是触目惊心。”

    袁天罡道:“此事为师已知!今云南遭此大灾,乃杨戬一念之差,亦为难逃之定数。他虽无心之过,却罪大莫赎。看来在劫难逃了。”顿了顿,又言归正传道:“自古以来,魔道盛世衰微,乱世猖獗。而今天下太平,不利於彼。魔道因此孤注一掷,要毁尽两条龙脉,希冀大唐之後,诸国林立,战祸连绵。而魔道中,亦有通天彻地之辈,知晓天宿下凡,将亡李唐社稷,而未来正统王朝之龙脉雏形,并未诞生。若篡唐後,还不出现,新朝只有一世帝王。如果此时大唐龙脉彻底消亡,新皇驾崩後,那天下便会进入类似战国、南北朝之局面。”

    子嫣道:“几十年後,便是篡位之期。看来,这两条龙脉并不容易毁掉,不然,魔道也不会这麽早行动。”夕澜道:“那接下来,咱们该怎麽做?”袁天罡道:“以静制动,敌不动我不动。魔界早料定我正道会阻止,眼下中原之魔王,多数出面,躲在暗处,积极谋划,若无万全之策,绝不轻举妄动。蜀山掌门,也已联合各道派首领,届时开战,都会一涌而来。若单凭汝等之力,无异螳臂当车。”风潋道:“我等须小心在意,莫要中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袁天罡笑道:“这一层早想到了,已派人去另一条龙脉驻守,一有情况,会随时来报。”

    子嫣道:“师父,徒儿年轻识浅,尚不知中原有哪些厉害魔王?”袁天罡笑道:“中原有几十个魔王,都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手下小妖无数。分别是伏凌山无稽崖玄阳洞赤首蛟魔;北邙山鬼风谷啸月洞九翼苍狼;哀牢山绝地岭骷髅洞蓝骨魅;万窟山千狐洞九尾狐王;棋盘山迷雾鬼林千臂藤精;琅琊山万毒峰灵蛊洞蟾蜍老祖;雁邱山穿云岗接天洞府摩云金翅雕;白狼山乱石顶灿光洞火鸦毒怪;黑山蟠龙涧清波潭六耳水猿;隂山莫愁峡烟霞洞梦魔;九麟山霹雳洞地氓彩斑蛇。。。。。。还有隂月皇朝、幻瞑界、冥魔宫、万煞宗等魔教门派。”。。。。。。

    自那混沌分时,鸿蒙初判,清浊升降,天开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乾坤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为太古洪荒肇始,是时,人类蒙昧,与禽之未别,无是非善恶、恩怨情仇,唯依循自然而为,觅食生存、繁衍後代之本能。及至远古,由茹毛饮血,渐渐过渡到筑巢而居,避除兽患;钻木取火,啖以熟食,文明开始萌芽发展。上古期间,经三皇五帝,治世定伦,教化人民,能分清黑白,辨明正邪,拥有处世之道。正如道德经所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时之人类,懵懂无知,所识浅薄,对於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天灾病患等诸般异事,认为暗中有神灵操控,遂臆想出各类神明,对之既敬且畏,顶礼膜拜,诚心祈祷,希求免祸降福。夏商周秦汉时,亦无神魔之分,独有神之正邪而已。待佛教传入中国,才将害人性命、邪心恶念、扰乱修行者,居於魔属,实是世人後天之道德法则所致。由此可见,神魔本一家,魔乃神生,神乃魔宗。

    妖魔鬼怪应时出世,纠集历代战死军士之鬼魂,驾雨乘风,横行天下,赶上世风衰落时,乘著隂阳五行中的败气,制造瘟疫疾病,伤害黎民。魔道逆天行事,世所不容,除却日月精华外,还吸收幽暗之灵、地底纯隂之气等,以及人类精血元气。更以积怨之魂炼制法器。此外,抢夺其他妖魔内丹,助己修行,也是增进道行的速成之法。**若不慎崩坏,不是转世重修,而是元神夺舍,强占躯壳。种种恶行,罄竹难书。而玄门正道,斩妖除魔,救助苍生。法性通玄、根源坚固、道高德隆者,若凝练长生之体,合乎纯阳之数,渡劫成功,将有望羽化飞仙。道心无处不慈悲,对众生一视同仁,倘有魔属者,一心向善,有功与世,亦可超升仙道。

    话说山西潞州长子县西,有发鸠山,三座奇峭山峰巍然挺拔,势凌霄汉,蜿蜒绵亘於南北,煞为雄奇。青山翠奔绿涌,烟罩雾腾,云蒸霞蔚。方山峰上,有柘树,状若桑,苍郁毓秀。丛林中有鸟飞旋,彩首白喙,赤足黄翅,名曰“精卫”。

    传说,炎帝有女,名女娃,曾被海浪吞噬溺亡,灵魂化作精卫鸟,欲报仇雪恨,常衔木石,投於东海,誓要填平大海,世世代代,永不停歇。颛顼帝时,炎帝後裔共工,为之感动,发洪水,将泥沙冲入大海,以为助力,遂将海搅黄,故成黄海。东海有推潮大神,发潮汐把泥沙送回海岸,沉淀後,形成海涂,改造为良田。共工因酿造洪灾,淹死华夏之民无数,颛顼帝震怒,讨伐之。

    共工亦为部落首领,遂与其交战,争夺帝位。共工之父祝融,不满儿子作为,与之反目成仇,互不相容。共工先後败於祝融、颛顼,怒触不周山,天塌地陷,洪水泛滥,女娲炼石补天。颛顼崩,其侄高辛即位,是为帝喾,与羲和生十大金乌,普照宇宙,福泽万物。金乌崇敬炎帝,欲助精卫完成誓愿,遂十日同出,扶桑树上升起,要晒干东海。

    眼见水位渐低,东海龙王惊惧,禀於帝喾。帝喾亦怒,命后羿捉回金乌。大地在灼灼十日下,庄稼枯焦,河流干涸,百姓酷热难当,相继死亡,尸横遍野。后羿来到东海,以好言相劝,金乌不予理会,并恶语相对,两方发生争执,一旦出手,不死不休,双方性命岌岌可危。后羿胆大包天,不计後果,连发神箭,射死九大金乌。帝喾闻之,悲愤已极,亲自去找后羿报仇。不料,西王母阻拦,并救走后羿,并赐长生不老药一包。后羿交予妻子嫦娥保管,逢蒙觊觎,抢夺仙药,嫦娥无奈吞之,飘荡升空,飞往月宫。之後,因西王母维护后羿,帝喾与她反目成仇,引发诸神之战,结果帝喾退位,玉帝登极。。。。。。

    长子县以南,乃泽州高平县,西北处群山环抱,山高谷深,为长平之战遗址。九百年前,秦赵交兵,主将人屠白起,坑杀降卒四十余万,震骇古今。高平有一座雀山,其山底下,建造着宫殿,内住孔雀精,名唤紫彤,她本凤凰苗裔,却甘愿为魔。盘古开辟,天地交合,遂孕育群生,走兽以麒麟为长,飞禽以凤凰为尊,凤凰生孔雀、大鹏。佛祖曾被孔雀吞食,後剖其脊背而出,将她关押於无间道,即地狱之魔界,乃佛祖将他化自在天魔罗等众放逐之处,设有封印结界,难以逃脱。

    紫彤便是孔雀女儿,其母出世时最恶,把人一口吸食。她却以幻术,勾人生魂出体,吞之为餐。紫彤与精卫,住处相距很近,是至交好友,常在一起修炼。精卫亦有数千年道行,早从鸟形化为人体,多次运用法力,移山填海,却落入归墟,徒劳无功。佛陀派金刚拿紫彤明正其罪,被道祖预知,致书劝止:“无间道诸魔,即将难满脱困。而佛亦该有一场杀伐,恰逢其时,非是偶然,不过完天地之劫数,成气运之迁移,不可易也。身犯之者,各依因果了结。孔雀女是间接引劫之人,莫可禁锢。她虽戕害生民,但作恶邪魔千万,若独针对之,有失公允。”佛览书毕,此念作罢。

    群山之间暮烟四起,溟色苍茫。山角边,挂出一盘明月,清光四射,鉴人眉发。云层中,青影划过,破空声直响,好似箭发一般。一青衫女子驾风而行,瞬息百里,她发盘云髻,冰肌玉骨,妩媚妖艳,有倾国丽姿。不多时,进入高平县,降到高峰上,徒步走了四五里远近,转岭过岗,在陡崖前停下。见壁上挖空,形成洞府。门前不远处,置有一座碧沉沉的牌楼,高有三丈,琉璃造就玲珑剔透,镶嵌宝玉明光幌幌,细妆花纹,堆砌五彩,三檐四簇。正看时,走来两个彩衣精灵,衣著花花绿绿,上下打量她一眼,道:“来者何人?到我圣雀宫作甚?”女子道:“吾乃哀牢山绝地玲骷髅洞蓝骨魅,有事求见孔雀王,还望姊姊行个方便,通报一声。”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百四十章 魔尊
    圣雀宫彩衣精灵乃孔雀修炼成人,深受紫彤宠爱,正要外出游玩,恰遇蓝骨魅,遂有一问,并非担任守门之职。彩衣精灵道:“蓝古魅?好像听说过。令尊可是统领中原魔王的魔尊魁邪?”

    蓝古魅泣然道:“不错。可惜七年前,家父误中毒计,被道门高手围攻致死,神形俱灭。”

    彩衣精灵道:“人类狡猾奸诈,防不胜防,我辈怎及!隋末农民大起义,群雄割据,逐鹿中原,及李唐统一战争之际,令尊英明睿智,乘时得势,大兴魔教,何等快哉!正所谓天下不乱,魔道不昌。自李世民君临天下以来,治国有方,中原安定,人心思治,使正道崛起,我党退避。欲再复兴,除非乱世。”

    蓝骨魅道:“凡事自有规则,各依其道,运转不休,未始暂辍也。天道之下,众生平等,虽弱肉强食,却难逃因果循环。人为万物之灵长,以我兽族禽类为食;所以本为动物之魔族,世世代代与人类为仇,餐其肉,啖其魂,何恶之有?不过是一报还一报而已。人道魔道,有胜有衰,俱安天命,优胜劣汰。隋炀帝荒淫残暴,每年调数百万营宫建楼,凿河筑城,大兴土木之工。苛捐暴政,官吏酷虐百姓,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在隋王朝极端**的本质下,诞生无数冤魂屈魄,怨恨滔天,被我魔道所拘,或炼制法器,或传授其魔法,收为己用,壮大势力,才有当时大兴之局面。”

    彩衣精灵道:“姊姊言之甚是。尚不知求见我王,到底何事?”

    蓝骨魅道:“自家父去世以来,各路魔王心知此时报仇无望,都韬光养晦,勤修魔法,暗待时机出世。他们自诩非魔族大圣,无人愿接任魔尊之位。又因当时无心与正道开战,有无魔尊领导皆可,遂一拖再拖,延至今日。直到不久前,魔王聚会商议。认为贞观之盛,亘古为有,其盛若代代相传,延续下去,何时才有我魔道出头之日?可喜唐三世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三十多年後,便要改朝换代。只要将大唐龙脉挖断,气脉散尽,新皇篡位後,中原有五成希望会乱。所以,各路魔王联名上书,请孔雀王继任魔尊,望她能从紫月魔宫请来强援,打败正道高手,掘开龙穴,消灭大唐气运,使之彻底而亡,我魔道便能东山再起。”

    彩衣精灵喜道:“那太好啦!我王闭关修炼数十年,不知眼下时局,前日才出关,就有心重兴魔道,想来一定会答应。姊姊,你跟我们来吧。”

    两个彩衣精灵前面引路,蓝骨魅欢喜而入,进了洞门,只见洞中有山,环抱其洞,山中置宫殿楼台,金碧辉煌,以为精灵巢袕。一路上,有五色光华,照耀分明;紫雾彩云,氤氲祥瑞。

    蓝骨魅自思:“孔雀王毕竟是凤凰後代,虽甘居魔道,却颇具正气,仿佛仙家。”

    渐渐走入古洞深处,那里边亦有日色风声、花草果木。蓝骨魅正看时,忽见前无去路,却是万丈深渊,两壁上有千年古藤,垂入底下,不知其长几许。无数晶莹之石,悬空漂浮。彩衣精灵道:“此为‘无间魔渊’,通过这里,便是我王居所。”一行四众,跳入渊中,良久不见底。眼前不时有孔雀飞上飞下,随身有万迭彩霞,虹霓往来,煞为好看。

    约半个时辰後,忽一道白光刺眼,眼前景物一变,仿佛来到陆地之上。宫殿连绵,不啻千间,皆放光芒,好似天堂琼楼玉宇。渐入佳境,途径一花苑,百花凝香,碧色绣幕,万株杨柳啭黄鹂,满院海棠飞粉蝶。池亭点缀,轩阁密布,奇葩异卉开百样,仿佛阆苑蓬莱,堪画堪描,宜提宜赋。一座大殿耸入云端,高足有百丈;怪兽头飞檐,铺鸳鸯瓦片;赤金钉门,白玉横槛窗牖飞烟;帘栊幌亮穿红电,廊庑平排连宝院。入内看时,绛纱灯火,明宫宝扇;朱帘之上,钩控虾须;翡翠横匾,字书鸟篆;玉柱十二根,刻画神兽之形;粉壁之上,描绘百鸟朝凤。

    殿南高台上,安放琉璃宝座,紫彤高坐其上。她身著绿绒孔雀披风、千翎白羽裙,戴著丹凤冠,脚踏龙皮靴。百鸟之中,凤凰孔雀最美,紫彤化形为人,自然艳丽无双,可比月殿嫦娥。她看起来才双十年华,小巧金莲,十指如笋;柳叶翠眉,窈窕身段;冰肌藏玉骨,粉面衬桃花,体香飘兰麝,娉婷实可夸。

    紫彤对两个彩衣精灵道:“落娴、夙荷,你俩将何人带回宫中?”

    落娴道:“禀孔雀王,她是已故魔尊魁邪女儿,叫蓝骨魅。此次前来,带了群魔联名之书,望孔雀王任魔尊之位。

    蓝骨媚知孔雀王身份,其母能和佛祖叫板,可见实力,哪敢直挺挺站著,不行礼数?忙舒身下拜,跪伏於地,道:“奴家蓝骨魅,叩见孔雀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