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巡洋舰北止宣誓北京方面的正统地位。 日军的动向自然瞒不过东北方面, 知悉日军意欲派兵增援伯力的秦宇当即命令黑龙江的三个师在边境一带大规模集结。 作出沿中东路东进, 截断日军运输铁路之势态, 若是日军一定要增援伯力, 则东北军也随时能断其后路。 对于东北方面高调宣布在特丹江方向举行军一级规模对抗演练的消息, 海参威日军方面极为震惊, 在解决来自中东路的东北军威胁之前。 日军北上增援伯力等于是将后路交到对方手上, 这种事显然不能做。
只是若是开战, 谁也无法轻易下这个决定, 能轻易击败东北军还好, 问题是现在面临的东北军是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队伍。 虽然聚集在海参威的日军已经超过五万人, 可在牡丹江至哈尔滨一带, 至少也有等量的东北军。
这场战争爆发得太过突然, 让英美等国出乎意料, 这还没跟布尔什维克干起来, 干涉军自己就先打上了。 不乐意看到日军在远东一家独大的英美等国没有多做犹豫, 便发布声明, 虽然没有明显偏袒东北,不过指责日军的意向却十分明显。
列强的意愿让日本大本营方面紧急电令海参威的日军指挥部保持克制, 不能轻易扩大战争规模。 伯力一战, 保持现状便可。
时间回到交战的夜晚, 在德信村与青牛村的之间, 大队人正吆喝着赶着骡马前进。
“加把劲, 今夜必须要过青牛村, 赶到鸭子河。”五大三粗的蒋丰放大着声音吆喝着, 东北的夜伸手不见五指, 要不是携带了手电与马灯, 又请了附近的几个乡人, 怕是会迷了路。
“长官,这天气太冷了, 要不到青牛村先歇息一下, 白天再赶路吧。” 青牛村的白得胜是东北军请来的乡里人之一, 涉雪赶路两个多小时, 当真是人困马乏, 看着那些累得直吐白气的骡马, 白得胜眼中闪过一丝可惜,“ 这么赶路, 马力也吃不住, 这么好的马, 要是用过度, 后面可就再也养不回来, 等于是毁掉了。”
乡下人家, 对于拉车犁地的马牛最是爱惜, 对于东北军这么不惜代价的急着赶路多少有些不解。
“马没了就没了, 总比人没了人好, 前线的弟兄现在打得尸山血海, 等着后面咱们把军火, 粮食送上去。 早一天把这些家伙送到, 前线的弟兄便能少死几个, 咱们熬点夜赶路, 岂不比前线的战士提着脑袋跟日军打仗轻松了百倍。”
蒋丰在军队里有些门路, 听说北面的日军打夜战打疯了, 拼起刺刀两眼一红, 不管前面多少机枪大炮不要命的冲上来。 机枪在前线也不大好使, 被日军的神射手盯上, 机枪手一个接一个的死。 拼起刺刀, 东北军的爷们虽然不怕死, 但也着实吃了不少亏。离开火车站时, 长官再三交待一定要将这批军火尽快运到中转的兵站, 之后便什么都不用管了。
蒋丰见识过运送的这批冲锋枪, 听说是什么德国货, 西洋人之前用过的东西, 德军有多厉害蒋丰不知道,不过扛起冲锋枪打过一梭子, 那子弹密密麻麻的, 跟机枪似的。 可惜的是子弹稍微少了点。打不了多久便要换弹匣,不过就算这样, 提着这样一杆家伙, 等闲五六个日军冲上来, 那是送死。
原本跟着队伍一起来的还有一批37MM步兵平射炮,只是37MM平射炮虽然跟75MM山炮, 野炮比起来要轻便了许多, 可比起冲锋枪仍然是笨重的东西。 一起运送难免麻烦, 蒋丰便自作主张的将运送步兵炮的人扔在了后面, 自己带着冲锋枪早早地赶往河冲县的中转兵站。
“头说得有道理, 前线的将士提着脑袋过日子, 咱们熬点夜赶路算得了什么, 只是把东西运到, 大不了拼了这把骨头,掉几斤肉, 做完了任何回去养一段时间就养回来了, 干了!”
“对, 只要前线的弟兄能把仗打赢了, 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大家伙再加把劲, 争取明天中午到兵站吃饭!”
“好嘞!”
队伍中一阵吆喝,白得胜几个青牛村的乡人神情一阵晃忽, 以前小时记事时起, 老毛子赶鸭子一般将清军赶到南面,前线的作战主力看到老毛子的影儿躲都躲不及, 后方运送兵粮兵械的队伍, 甚至听到有敌军的动向都五乍三惊。 现在当兵的只不过是换了身皮, 却与以前见识过的巡防军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白得胜几人内心也一阵涌动, 这才是东北汉子该有的气概,舍得一身剐,老毛子, 日军照打不误。(未完待续。)
318章 反复争夺
“目标萨尔林农场, 方位11, 距离3971码,准备!”
奕日早晨,夜色刚刚退去, 6师的炮口已然对准了萨尔林农场, 夜战失利, 被日军打下农场, 6师连战友的尸体都没来得及收拢完, 这对于6师的士兵来说, 无疑是个耻辱。
暂时的从萨尔林农场撤出,也并不意味着6师也就放弃了这块阵地,失去的总要凭刀枪再度拿回来。
“炮兵团准备就位!”
“21团进入攻击阵地!” 左雨农的指挥部里相继接到炮兵团, 霍庆云等几个步兵团长的电话。
“师座, 总参的电报!” 电报员取下耳机,将新打印出的一份电文取出来大声道。
“念!”
“兹6师师长左雨农, 黑龙江第一军已东出牡丹江, 截住北上增援之日军, 军械已兼程运送, 航空兵即日就位…。”
“回电总参, 就说我6师上下必尽心竭力, 攻克伯力城, 待春来冰化之迹, 再请大帅与参谋长来伯力城外踏青!”左雨农再度提起电话, 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咻咻咻…。”
成群的炮弹在空中拉着长长的尖啸声扑击萨尔丰农场。农场内的日军一阵兵荒马乱, 不说现在才交战第二天, 第三师团的火炮还没全部运到,就算已经运到了, 以此时日军师团的火炮配置,也要被6师的炮兵团所压制, 除从后方运送火炮与足够的炮弹上来, 不是一天的时间能办得到的。
轰! 轰!轰!
田文一郎正在包扎脸部与手臂的伤口, 他才刚刚从萨尔林农场退下来,作为双方的必争之地, 田文一郎知道东北军方面绝不会这样轻易放弃, 只是没想到东北军的报复来得这么快, 这么猛烈, 看着那炮弹如烟花在萨尔林农场散开。 腾起的巨大烟火中, 不时有日军士兵, 或者是一些炸断的肢体从半空中落下。
“该死的, 我们的三八式野炮为什么不还击。 炸死那些该死的支那人!” 田文一郎没有受伤的一只左手用力捏紧, 指甲快陷入肉中。
才刚将阵地从6师手里夺过来几个小时, 疲倦欲死的日军根本来不及修彻萨尔林农场的工事, 这样一块无险可守的地方, 面临6师的炮群。 显得十分脆弱。
历史上的那场大战,抗战军队在日军炮火下苦苦煎熬, 即使没有空中火力的支援下,往往日军一个大队能打老蒋的一个师, 除了老蒋的部队不满员严重外, 日军的大炮占据着决定性的因素。 中央军在日军的进攻下往往守得异常艰辛, 在炮火的覆盖下付出重大的伤亡。
而此时的情况差不多反过来了, 当然, 双方的悬殊还没有到二战时的中日双方那么大。 6师的火力只是相对占优势而已。
日军步兵是几十年累积下来的产物, 精锐之极。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在同样的装备下, 哪怕是英军或者美军,也要被日军打得嗷嗷叫。 日军步兵的射击与刺刀训练极其严苛, 全日本现在也才十一二个常设师团。 可能在军队高层, 有一些靠背景, 走关系的存在, 但在低阶的士官, 军曹, 士兵绝对都是精英级别的。哪怕在武器稍稍占优的情况下。 6师也被日军拿下了萨尔林农场。 可见日军兵锋之盛。
不过日军步兵相对占优, 在炮兵方面区别并不大, 东北军装备的德式火炮比起日军的三八式要更先进, 同种口径的火炮威力往往要大出一些。 东北军上下十分重视火力输出。 日军高层并不大方。 为了节省经费,实弹练习并不多。 而东北军方面的实弹练习不说比日军更频繁, 至少也能持平, 在历次大小战争中, 火炮都被视为最重要的攻击手段之一。 特别是中东路一战, 打出的炮弹几万发。 论起实战经验。 比起这些年未逢大战的日军, 6师炮兵还要丰富一些。
有些战争的胜负,往往在开打之前就已经决出了, 眼下日军炮兵与6师炮兵团的对决便适合这句话。
轰!
6师的炮兵阵地上发出巨大的炸响, 一门大炮被引爆的炮弹掀到了空中, 炮架早就散成了各种零件。 旁边的炮兵横七竖八的倒了一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句话放哪里都合适。炮战打了两个多小时, 东北军已经损失了4门山炮,2门野炮, 就连105MM榴弹炮也损失了一门, 炮兵死伤近百。
不过在以多打少下, 日军那边的损失比6师只多不少, 从对方逐渐稀疏下来的炮声可以判断出日军方面的火炮被摧毁得差不多了。
“将军, 昨夜一战我军已经攻克萨尔林农场,不然我也不会这么快出现在你的面前, 还请立即出兵, 进攻东北军侧翼, 现在东北军的主力已经为我军所牵制, 只要将军肯出兵, 这场战争马上便能结束了, 作为最大功臣, 帝国一定不会亏待将军阁下, 财富, 地位, 女人, 将军阁下尽管开口。” 正面战场吃紧, 后方一时间又得不到足够的援助, 日军便将主意打到了伯力城内与日军走得最近的契切罗夫身上。
“原野阁下, 贵方与东北军的战斗太过激烈了, 城内的几名实力派现在都在观望形势, 不肯轻易表态。 单凭我的那点人, 恐怕刚出城便被堵在城外的东北军打回来了。”契切罗夫面色为难, 日军强大的名声在外, 可摆在眼前的东北军也丝毫不弱, 同日军对阵不落下风, 契切罗夫有自知之明,手下那五六千人在这样强度的打击下, 恐怕用不了多久便要崩盘了。
真是没用, 原野村心里鄙夷的暗骂了一句, 此时东北军6师兵力吃紧, 堵在伯力城外的军队一再抽调。只剩下不到两千人, 其他都调到了前线与日军大打出手, 就算东北军武器占优,也没到压倒性的地步。 面对奔赴伯力日军更多的情况下, 6师也不得不全力以赴。
能抽调出两千人防备城内的俄军,同时保持对萨尔林农场的进攻已经到了极限。 名声确实是个好东西,日军霸住亚洲第一强军的位置几十年, 只是象征性的抽调了一些兵力防备伯力可能反水的俄军。 凭借自日俄战争之后多年的积威, 足以震住这些俄军不敢异动。当然, 如果能策动这些俄军指挥官投靠日方就更完美了。
只是让原野村失望的是在形势彻底明了之前, 契切罗夫这个胆小鬼说什么也不肯派兵。 而城内的另外几个实力派, 有一两人已经开始向赤俄靠拢,根本不可靠, 赤俄更不会替日军火中取粟, 还有一名兵力比契切罗夫稍少的人则更偏向东北军一方, 只是现在也不会冒险攻打日军。
再度失望而归的原野村暗骂了几声狗娘养的, 特高课那些人真的是吃屎长大的。 在俄国远东运作了那么多年, 连几个人都策动不了, 连新崛起的东北在伯力渗透都能做得跟特高课旗鼓相当。
上帝并不会因为某一方抱有必死之志而偏袒某一方, 就像二战中无数热血男儿抱着同归于尽也是白死一样。也许在崇尚东方神话的东亚, 上帝也管不到这里来。
萨尔林农场的日军抵抗不可谓不激烈,在6师的覆盖式炮火下死伤枕籍, 留下一地的尸体, 仍然顶着火炮的轰炸几度打退了霍庆云团的进攻, 双方不停地在向萨尔林农场阵地增加兵力。打到后面, 聚集在农场两侧敌我双方作战军队已经超过七千大关。
“开炮!三发急射!”
“大炮向日军阵地延伸150码。 试射!”
“放!”
炮兵的耳朵都快被震聋了, 从炮兵团退下去的一些人听力多少都有些受损, 此时下令开炮的人嗓子都有些嘶哑, 可只要战斗不停。 这些炮兵也不会有丝毫停顿, 每发一炮, 便可能解决掉几人, 甚至十几名敌军。 而这些敌军若是活着, 能拼掉几乎同等数量的战友, 所有人都卯足了劲。 打败日军, 东北军的声望将登上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从开战到现在, 萨尔林农场的地面一直都在晃动。 又是一轮炮击过后, 6师炮兵团开始向日军阵地延伸炮击。 在大量日军还趴在冰冷,早就被染成红色的血渣里躲避炮击的日军还有些头晕耳鸣的时候, 霍庆云已经怒吼着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大队的东北军士兵向萨尔林农场涌来。 地面四处都是倒伏的尸体, 有日军的, 也有东北军的。 在这种激烈的战斗中, 双方都来不及收拾战场。 少数难得的间隙只能用来喘口气, 应对稍后而来的激烈拼杀。
面对汹涌而来的东北军, 趴在地面的日军一跃而起, 各自找着最佳的射击位置。突突突…。 大正三年式重机枪和除了重量比起MG08水冷式马克沁来要来得更重, 耐久度差上一些外, 真要是打响起来, 每分钟五百发的射速比起马克沁将近600发的射速也不差多少, 战场上的重机枪打响, 基本上也很少有将其打到最高射速的时候。
呯! 杂乱的枪声中, 握着三年式重机枪的日方机枪手脑袋上多了个血洞, 身体无力的倒伏下来, 并不是只有日军才有神射手, 东北多山, 各山野间的猎户成了神枪手的最好兵员。 几十万军队里面, 总有些能人异士。
炮火延伸, 机枪遮蔽战场,手榴弹开道, 比起日军的埋头向前冲东北军的攻击明显更有杀伤力, 在付出一定的伤亡后, 东北军已经与最前沿的日军绞杀在一起。
惨烈的白刃战, 不时响起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偶尔有些枪枝打丢,或者是打折了, 双方的士兵扔掉手里的废品撕打着用能抓到的硬物砸, 用牙齿咬, 只要能杀掉眼前的敌人,无所不用其极。
双方都付出几百条战士的性命之后,日军先是经过炮击,已经伤亡了一部分, 在东北军火炮的阻击下, 增援上来的日军也遭受了一定打击。 萨尔林农场再度回到了东北军的手里。
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喘过气后立即又组织起了反击的敢死队, 同6师的士兵在这块农场反复的争夺。战争一直持续到夜里, 失去炮火掩护的战场再度变得激烈起来, 这两只韧性十足军队的拼杀, 让伯力城内的俄军心惊肉跳, 即使参加过日俄战争的一些俄方军官, 也不由震惊, 双方都打疯了, 论起战争的惨烈程度, 已经丝毫不逊色于当年的日俄大战。
阵地没有固定的主人, 只属于打赢的一方。面对再次派人过来的契切罗夫心里也有些麻木了,只觉得处在东北与日军中间真是太磨人了, 面对措词日益强烈的日方, 契切罗夫也知道回旋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不过日方开出的价码以及高额的现金支票也确实让人有着越来越难抵挡的诱惑力。
就在契切罗夫开始意动, 日军为快拉得一支有生力量而欣喜的时候, 一批补充的军械终于越过了黑龙江被送到了6师大营, 这些变故给各自抱着必胜信心的双方再增添了不少变故。
大谷寿夫侦知东北方面不时越过黑龙江对交战部队进行补给, 心想迂回的部队应该也快到了, 契切罗夫那些懒散的俄军指望 他们与东北军正面开战肯定不现实, 没几个回合便要被打垮了, 徒耗士气, 若是鼓动对方去袭击东北军的补给队伍, 相信情况会好得多, 对于这种能避开正面战场, 相对轻松的任务, 这个怕死的家伙也更容易接受。
看着地图上那圈成红色的萨尔林农场, 大谷寿夫心中一痛, 在这块狭小的阵地上, 日军已经流了太多的血, 问题是即使今天雪夜夺得了战场, 明天白天是否能守得住还是个未知数, 面对战力同样强劲的东北军, 原本抱着必胜信心的大谷寿夫此时心时也有些犹疑起来。正面战场已经焦着不下, 东北军短时间内也难以攻打过来, 关键就看那支迂回部队的战果了, 一旦事败,这支北上伯力的军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 除了撤回去, 恐怕就只有覆灭一途了。(未完待续。)
319章 遇袭,王结巴
“浜面将军, 你确定渡江的只是东北军的后勤部队? ” 契切罗夫这已经是第三次问同样的问题了。
“已经说过了, 负责运输的只是支那军的小股部队, 凭我手里的两个大队, 再加上你的近六千兵力, 足以击溃支那人相当的军队。 不必担心。 既然你收了帝国的好处, 可要踏踏实实替帝国办事, 首鼠两端的人通常都没什么好结果的。” 浜面又助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这俄人生得好大个子, 偏偏如此胆小, 真是让人不耻。只是眼下不得不借助俄人的力量, 伯力城外那支东北军战斗意志太强了。
“ 你放心, 我知道该怎么做。” 说到这里,契切罗夫脸上露出一丝满意地笑容,一百万日元, 对于他的职务来说, 绝对算是一笔巨款,哪怕是立即解甲归田,也足够富裕的过一辈子, 契切罗夫不是那种胸有大志的人, 眼下一个破落的俄军指挥官对他来说远不如一百万日元有吸引力。殊不知南面多少有钱的俄人都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比呆在这苦寒之地要强多了。
伯力城外的战斗打得太艰苦, 日军往往刚夺得的阵地便要被东北军再度抢回去。
浜面又助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也许这次帝国北上的军队希望全在他这支迂回部队身上了, 也罢, 这次便要杀得那些支那人闻风丧胆,若是有可能, 击溃东北偏师之后, 当直趋东北境内, 让他们知道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