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狐修-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辰动了动狐狸耳朵,抬头看宁远:“他们说的什么话,我怎么听不懂?”

    “是东瀛语。”

    “东瀛是哪里?”

    “脱离九州大地的海中岛国。”

    “你怎么知道?”

    “平时要多读书。”

    莫辰:“”

    宁远对那些人淡淡说了什么,那些人又叽里呱啦回答了一通,莫辰听不懂,颇为郁闷,伸爪子进宁远的储物袋摸来摸去,宁远耐不过他乱动,便主动从中拿出一块玉简丢给他,莫辰接住一看,笑弯了眼睛,只见此玉简正是一卷东瀛游记,记载了许多有关东瀛的资料,其中就有东瀛语的相关介绍。

    什么叫心有灵犀啊!

    莫辰一边竖起耳朵听宁远和那些人说话,一边窝在宁远怀中用神识扫过玉简,不消片刻功夫,便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词句了。

    “怎么了?”见宁远和那些人交谈完毕,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莫辰问。

    “阿辰,这些东瀛人认得我们。”

    莫辰错愕,“认得?这是什么意思?”

    “这岛国中,建有一座专门供奉我们的神社。”

    “倒是稀奇,活了这么多年头,我见过的唯一将狐狸奉做神明的地方,也就只有凤阳县了,可那是因为凤阳县的人见过我的真身行善,难不成这海岛上以前也有做好事的狐狸来过?”

    “他们说此岛常年闹旱灾,大概三年前,从大海尽头驶来船队,来了许多海外神仙,给他们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听说此地大旱,那神仙的首领便主持当地建造了供奉狐仙的神社,并讲述有关狐仙济世救人的故事,大致听下来,虽然个别之处略有夸张,但我很确定,说得就是你我。”

    “哦?难道那些所谓的海外神仙,其实是从凤阳县来的人?”莫辰问。

    “这些农人也只是听到些口耳相传的事迹罢了,对那位‘神仙首领’了解得并不详细,只知道他叫徐福,但是他们愿意引路,将我们带到那处狐仙神社,神社门前立有碑文,讲述了有关这次修建神社的前因后果,我们或许一看便知。”

312|番外 东瀛游记之稻荷神(二)() 
农人们见宁远问完了话,飞奔着跑回家,招呼村子里的人来拜见神仙,村长甚至亲自牵出了一辆驴车,示意宁远抱着莫辰坐上去。

    莫辰一脸黑线,“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大概是想护送我们去那狐仙神社。”

    “这得走到什么时候啊,你放我下来,我把身体变大,你骑我不就好了。”莫辰说这句话时完全没有多想,谁料宁远却忽然轻笑出声,莫辰疑道:“怎么?”

    宁远认真地说:“不行,不骑你。”

    莫辰一脑袋问号,“为什么啊?我跑得比较快嘛。”

    “晚上骑,白天也骑,担心你太辛苦。”

    莫辰:“”

    宁远一边面不改色地在神识中撩着狐狸,一边抱着狐狸坐上驴车,袍裾轻拂间,姿态缥缈随性,仿佛登上的不是驴车,而是九天碧落中的云车风辇。那秃了毛的毛驴似乎也感觉到事关重大,难得没有驴叫,一本正经拉着车,甚至连刨蹄子都带上了几分庄严肃穆。

    农人们将家里仅剩的口粮拿了出来,告诉宁远,从这里到那狐仙神社,至少要半个月车程,他们就算穷尽一村之力,也要护送仙人抵达目的地。

    宁远微微侧过头,目光扫过农人们身上破旧的行囊,看着他们看向自己时那虔诚的神色,不禁心生怜悯。

    这些食物,应该是这个村子里仅剩的生存储备了吧?近百口人的性命所系,竟然只因想要满足仙人的需求,便毫不迟疑尽数奉出,甚至完全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作为交换,这便是凡骨对于神明的信仰与敬畏,盲目又卑微,可怜也可叹。

    既然受此朝拜,又怎能辜负?

    车队启程,宁远叹息一声,抬起一只手,结了个法印,一阵清风卷裹,整个车队竟然慢慢离开地面,飞向了天空。拉车的秃毛驴哪见过这阵仗,吓得耳朵都僵直了,那些走在驴车两旁的农人也都是惊呼声不止,直到发现他们在云间行走如常,如履平地,这才稍稍镇定,不禁看向宁远,又向跪拜。

    “不必跪我,继续赶路吧,这样能快一些。”宁远说着,又是轻拂了一下衣袖,村落的上空骤然阴云聚拢,远空响起隐隐滚雷。

    “下雨了!下雨了!”

    留守在原地的村民刚从看到车队升天的震惊中回过神,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雨息,激动得手舞足蹈,泪流满面对着宁远离开的方向不停磕头。

    然而,这渐渐浓重的雨息最终却没能结成真正的雨水,乌云只在村落上空停留了片刻,便重新散开,露出碧蓝的天穹。

    骄阳如火。

    听到响动的宁远微微蹙眉,回眸望向那云开雾散的地方。

    莫辰这时还因宁远刚刚对他耍流氓而气急败坏,见到此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地从他袖子里钻出来,幸灾乐祸道:“哎呀,掉链子了吧,好端端的一个正牌神仙,居然连雨都招不来。”

    宁远在莫辰的狐狸脑袋上轻弹了一下,以示责备,想了想,又从虚空中召来一支晶莹剔透的白色玉瓶,然后打开玉瓶,尽数将里面清凉的液体倾倒进下方的农田。

    莫辰不禁咂了咂嘴,“这灵泉在仙界几百年才生成一滴,你倒是舍得。”

    然而莫辰说归说,既成仙者,便是以天地日月为本为身,以万物生灵为魂为气,既然看到了,总不能真的不管。更何况这旱情来得实在蹊跷,并非自然规律形成,万不可听之任之。

    小小一瓶仙界灵泉水倒下去,瞬间化为漫天轻柔的细碎雨丝,洒向农田里干渴得几乎要死去的作物,眨眼间便令万顷农田一片葱茏,龟裂的土地也恢复了湿润。然而在农田之外,广袤的土地上还是一片干涸。

    泉水有限,不能覆盖所有土地,只能优先保住关乎人命的农田。

    宁远收起玉瓶时,车队已经行得很远了,在白云中飞快穿行,因此也感受不到地面上那些村民的狂喜,宁远只是凝眉深思,回想刚才那股将乌云驱散的力量。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此地的大旱?

    “莫非是魔物作祟?”莫辰这时也正经起来。能够将宁远召来的雨驱走,来头恐怕不简单。

    宁远却摇头,“不,这附近并没有发现魔息。”

    “那还能是什么东西?若是正道之人,除非和我们一样修成了神仙,否则不可能连你召来的雨都能驱走。”

    宁远思索片刻,忽然想到什么,向旁边护送的农人问话:“这旱情持续了多久?”

    农人回答:“大概三年了。”

    宁远又问:“波及范围多大?”

    农人这次却说不准了,“我们世代居住在村子里,并不知道外界什么样,不过去年有几个逃荒出去的同村,他们回来时说过,外面也是一样的连年闹旱,就连向来多余的滨海之地也是整整三年没下过雨了。”

    三年不雨,影响范围还如此之大,到底什么东西?

    就连莫辰也来了兴致。

    这些农人久居东瀛内陆闭塞之地,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宁远和莫辰决定到了滨海繁华之地,再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于是接下来一路也不再与那些农人说话了。

    有了宁远乘风驾云的助力,车队在农人们的引领下,很快抵达了狐仙神社所在地。

    这里是靠近海滨的一座城池,听说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因为曾经有海上仙人从这里登陆,才渐渐繁荣了起来。未免惊扰到当地居民,车队从空中降落到郊外时,宁远使了个障眼法,并嘱咐护送的农人们不要声张。

    才刚刚进城门,便发现城内一派喜庆的氛围,很多人正向海港码头跑去。宁远让农人拦住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打探情况,只听那少年兴奋道:“海上的仙人们又来了!乘着好大的船,还带来了好多食物和宝贝!”

    宁远抱着莫辰从驴车上下来,可能因为大家都急着去看海上的仙人,对他们这两个活生生的神仙,反倒无视了。因此宁远带着莫辰一路无阻地走到码头边,果然看到海面上泊着几艘小楼一样高的巨船,船上的人正在登岸,远远看去,他们的衣着果然与九州大地上的人相似。

    只是,在看到队伍打头的一个清俊少年之后,宁远与莫辰彼此对视了一眼。

    那竟然是一个修仙者。

    也许正因为那少年是修仙者,对周围事物有极其敏锐的觉察力,再加上宁远和莫辰没有故意隐藏神息,那少年几乎是在登上岸头的一瞬间,发现了人群中的他们,不禁微微怔愣,片刻后,向他们走过来。

    “晚辈徐福,九州琅琊人士,未料能在这远海之外的岛屿中遇到两位道中前辈相遇,如有冒犯,还请前辈责罚。”

    面如美玉的少年款款走入人群中,人们如流水般向两旁退散,为他让出一条通道,直到少年走到一位抱着白狐的男子面前,盈盈下拜,众人这才将目光从少年身上转移,落到宁远身上。

313 番外 东瀛游记之稻荷神(三)() 
长袍广袖的男子端然肃立,眼中无波无澜,神色不悲不喜,他虽然没有笑,身上也有种冷冷清清的不近烟火之意,却还是让人觉得亲切如沐春之和风,夏之凉雨,立在人群中,可以完全不引人注意,然而一旦将目光落在他身上,又会瞬时被吸引。尤其是他怀中还抱着一只通体雪白的小兽,尖耳黑鼻,圆眼粉舌,竟好像一只颇有灵性的狐狸。

    只是稀奇的是,狐狸头上竟沾着一片翠绿的树叶,正努力以两只前爪抓挠,似是要将那树叶弄下来。

    这一人一狐的组合何其眼熟,再加上这天人之姿,立刻便让人联想到新建的神庙中供奉的仙家,有一些常去神庙朝拜的百姓此时心中已经认准了天神降世,虔诚地跪拜下去。

    宁远专注地看了面前这叫徐福的少年片刻,忽然一拍他肩膀,道:“你且随我来!”

    徐福只觉得一股大力压在肩上,犹如狂风呼啸,万云流转,眼前顿时被一片混沌笼罩,等他视力再次恢复清明,却发现已经远离海滨港口,此时正站立于一间清幽小院中。

    这小院徐福认得,恰恰就是他上一次渡海至此岛时,助当地百姓修筑的神庙,所供奉的便是一人一狐的两位神仙。

    再仔细看面前的宁远和莫辰,徐福恍然一惊,问道:“莫非两位前辈竟然是当年凤阳县的那两位神仙。”

    “你去过凤阳县?”宁远问。

    这时莫辰终于用爪子将头上的那片树叶抓了下来,挣脱出宁远的怀抱,跳到地上,摇身一变为桃花眼含笑的翩翩公子,看得那徐福呆滞片刻,才回道:“回前辈,晚辈家居琅琊,距离凤阳约二十里地,那一带民间皆有供奉两位仙人的神庙,晚辈族中先人也俱是两位前辈的信徒。”

    “听说这座神庙是你带领人建造的?”莫辰在这小小的院落里转了一圈,见本应该是绿竹掩映的地方,只剩下一片枯黄的干竹,破败地插在龟裂的泥土里,足以想到这里有多久没有降雨了。

    “是,晚辈三年前来此地,见这里干旱异常,似有妖邪作祟。因记得故里世代相传,两位前辈慈悲胸怀,又有通天法力,能够震慑群妖,便让当地百姓建神庙供奉,以祈祷神明降临,以化解此地天灾,救万民于苦难。”

    莫辰花蝴蝶一样在院子里转了一圈,转来转去,又转回到徐福跟前,笑着冲他眨眼,“你倒是心眼好。”

    或许是距离太近,又或者是莫辰那眼神和语气都透着一种暧昧多情,徐福俊俏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连忙退后半步,拱手施礼,“前辈谬赞。”

    莫辰被徐福这模样逗笑了,正想再凑上前继续撩拨一番,却被宁远拉了回来。

    “此地旱情非同寻常,我们自会仔细彻查,你且退下吧。”宁远吩咐道。

    徐福接了神明指引,毕恭毕敬应声退出神庙,只是出门时有些纳闷,觉得刚刚那位仙人好像神色忽然变得有点冷意,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此时街上的平民早就沸腾了,三个大活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凭空消失,不少人笃定是仙人降临,他们终于要得救了,一时间,满街的人全都涌向神庙,得知神明便在这庙中休息,却又不敢擅自进去叨扰,只能在长街上跪地膜拜。

    莫辰在徐福走了之后,蓦地老实下来,蹑手蹑脚就想溜之大吉,却被宁远拦腰箍了回来。

    宁远只是淡淡笑着,看着他不说话。

    莫辰被看得心虚,舔了舔嘴唇,辩解道:“你要理解我,我这是狐狸本性使然,一见到好看的人就忍不住”

    “哦?忍不住什么?”宁远微微挑眉,漆黑的眸子在极近处盯着人看,让人倍感窒息。

    莫辰吞了口唾沫,壮着好大的胆子才把后面俩字补全了:“忍不住勾引。”

    说完,莫辰就先发制人凑上去,在宁远唇上深深吻了下,随即趁其不备,挣脱束缚溜了出去,直跑到神庙顶站住,才微扬下巴,露出一个洋洋得意又带着挑衅意味的笑。

    宁远看着在房顶上不肯下来的笑面狐狸,无奈地摇头,从地上捡起那片被莫辰丢掉的封印法术的树叶,低头看了片刻,才收了起来。

    狐狸生性轻浮,喜魅惑,易沾染桃花情债。渡劫修士历十二世轮回,千百年来,虽然有他暗中守护,也难免会有一时不察,令莫辰凡心懵动,堕入情网不可自拔。而这每一次情劫,又都是应在他在凡间的化身上,险些几次荒废了仙途。

    不忍心看他受苦,宁远便以自己的一丝元神化为树叶,让莫辰机缘巧合得了去,在心神不定,亦或是难以抑制情念时,以树叶封住魂力,重新变回兽身原型,收敛住七情六欲,便可自在度日。

    后来莫辰顺利飞升,这叶子也就没有用了,只是偶尔拿出来当做消遣。但宁远自始至终也未告诉莫辰,这片树叶其实是他的元神所化。

    莫辰和宁远暂时在神庙中住下,却未曾找到导致大旱的原因,不过幸运的是,这岛国地处大海之中,宁远为解燃眉之急,只能每隔几日便去海上作法,蒸海水入云层,使之凝成降水。

    白日在外人面前,莫辰始终保持着狐狸的身形。这一日,宁远又去海边作法,徐福从旁相助,莫辰见有了帮手,乐得偷懒,趴在港口边一座草屋上,将身体伸长了一条晒太阳。

    这种引水化雨的小法术原本没什么看头,对莫辰来说未免无聊,难免昏昏欲睡。因此任凭大海被宁远翻搅得波浪滔天,近乎遮云蔽日,他也丝毫提不起兴致,只是在水滴迎着毒日头幻化出七种颜色时,才间或瞥一眼。

    然而透过那层层雨雾,当莫辰看到从旁辅助作法的徐福,却一下瞪大了眼睛站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狐狸眼中生出一种惊愕。

    晚上回到神庙,莫辰对宁远说:“我发现徐福身上有一丝气息,不像是人。”

    宁远点点头,“我选择在海上作法,让他从旁相助,正是为此。”

    莫辰颇为意外:“这么说,你早就知道徐福有问题?难道这旱情是他导致的?”

    宁远却道:“虽然不是他直接导致,但也是因他而起。”

    “什么意思?”

    “再等几日,答案自见分晓。”

    尽管没有彻底解决旱情,但是因为有了宁远的降雨,滨海之地总算从旱情中得到暂时的喘息之机,因而百姓对宁远和莫辰的推崇较以往更甚,信众一夜之间增长了数倍。

    等在家里的凤翎兽见莫辰和宁远这一次入凡尘长久不归,便循着气息找来。

    因为凤翎兽到的时候,刚好是夜半时分,莫辰也不怕被人看到,就在神庙门口由狐变人,交代凤翎兽去跟在徐福身边。

    凤翎兽领命而去,莫辰也转身回神庙,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幕却当地百姓碰巧看到。

    普通百姓自然不会知道凤翎兽是什么仙禽,那些肉眼凡胎只能看见一片火红光芒,又因为凤翎兽身具凤凰血脉,对凡鸟拥有天然的吸引力,落到普通人眼中,便成了百鸟追随而来,落在红色仙影上的画面。而在这画面中,最让人震撼的便是白狐化人的那一幕。

    于是第二天消息不胫而走,神庙中白狐化成神仙的传闻一夜间人尽皆知,人们误以为神仙狐狸是看到百鸟栖息觉得欣喜,便仿照传说中的红色仙影,在神庙门口打造了一排排漆红色的木架,唤为“鸟居”,以期待常有飞鸟停留,让狐仙再度显灵。

    莫辰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的,还很纳闷地问宁远,为什么庙门口竖起了红牌坊。

    终于,又过了几天,凤翎兽终于回来了,却带回来一个让莫辰有些意外的消息——那徐福倒是看不出什么,日常起居一如普通修士,然而凤翎兽发现,在徐福身边,长有一青衣女子出现,每次都是默默在远处守候,从不曾主动上前来与徐福说话,更是会在他要注意到她时,莫名消失不见。

    莫辰听得鸡皮疙瘩从后颈窜出,问宁远:“那青衣女子该不会是被徐福害死的女鬼吧?”

    宁远沉吟片刻,却是摇头,对莫辰说:“她不是女鬼,而是黄帝手下的一员女将,名曰旱魃。”
32296 。
3229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