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粟穿着一件淡蓝色的羽绒服,厚厚的毡靴,打了一条淡蓝色的碎花丝巾,在冬日的阳光里显得格外脱俗。
她相信,在科学的盲区,佛或神仙可以巧合药精治好自己的病。意念真的很重要,首先要相信,虔诚地相信!
一粟烧香,跪拜。
龙轿下边的铃铛响起来了,地藏王菩萨来临!菩萨开始打字了,轿夫是不懂医的,他只能把菩萨的字录下来而已。
伸筋草、透骨草、仙鹤草……桃仁、甘草,只听得一共二十二味药。口服,药渣泡脚。菩萨还打了几个字,其他的药方无效。
一粟拿好药方,谢过菩萨,出了庙门。她想立刻买到这些中草药,她相信这里边包含着她要找的生命密码!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七)冬去春来
全家所有的人把希望都寄托在这副药方上了!在医生已经判刑的情况下,在医生建议省着用,已经放弃治疗的情况下。
张爸爸、张妈妈迫不及待地去抓药,跑了很多地方,有两样药就是找不到:祖师麻、铁棒槌。这可确实急坏了大家。
仓海决定到黄河药材批发市场去找找。
一家一家去访,这两样药确实是冷药,一般医生都不用,不容易找到。终于在一家即批发药材又可以抓中药的地方找到了。
“这个铁棒槌必须要有处方才能抓,因为毒性很大,常规情况下都是外用的!”店面的老板很小心谨慎地说。
“噢,这就是外用的,我们只是买回去泡泡脚。没有处方,麻烦您了!”仓海随机应变。
“那好,给你一张名片,我姓董,有事可以打电话,我们可以送药上门的。”女老板还很随和。
回到家,仓海确实有些担心。
“一粟,懂中医的人都说铁棒槌有毒,要不这一味药取掉吧。”仓海徘徊不定。
“不,仓海,我把自己的未来彻底交给菩萨了!我相信,没有问题!”
“要不,剂量放小一些,不是9克嘛,咱们调整一下!”
“不用!就按原方走!”一粟的口气不容置疑。
仓海无语。
“我从网上查过了,铁棒槌确实有毒性,但是桃仁可解,而且菩萨早都考虑到了,你看这不就配有桃仁吗?中药是相生相克的,别担心了!”一粟认真地解释。
“原来如此!早告诉我呀!这就煎药。”仓海总算松了一口气。
“现代人为什么老说中医没用,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碰到好的医生!高明的医生!”一粟接着为中医辩护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一粟坚持用这一方案治疗,七副药服完休息一天,接着继续。每天晚上用药渣泡脚。
一粟会在每月的十五去一次寺庙,看看药方有没有变化。
因为地藏王菩萨,一粟还了解了许多佛学知识,她觉得人的清净心可以从学佛得来!正如净空大师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二个月后的一天……
“仓海,我可以不用拐杖了!”一大早,一粟觉得自己脚上原来那种重重的负重感没有了,灵活了许多!她兴奋地大喊起来。
“真的嘛?太好了!不过你还是不能多走,要注意!治疗要继续”仓海自然高兴。
“我要去扔拐杖!”一粟有些急不可耐。
“先别急,万一还有用呢?”
“哎呀,你不记得中医院的袁主任说过,这拐杖只要不用,立马扔掉,再不要留着说还要用!扔掉吉祥!”接二连三的不顺让一粟有些迷信了,不过有些时候,人还不得不迷信一下,不能全信,但也不可不信。
“好吧,听你的!”仓海看一粟那么兴奋,也只好如此了。
“我自己来!”
一粟骑着自行车,手里拿着拐杖,骑到马路边的一处垃圾站,她刻意选在了离家比较远的地方,这是一处下嵌式垃圾站,每天一大早会有环卫人员清理,外边看上去很整洁。
停下车,一粟使出全身的力气扔出拐杖!她想连同这一切的不顺利一同扔出去,一丝不留!
清晨的金城,春风习习,朝阳初升,路边的树木透出点点嫩绿……
冬去春来的日子真的很美!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八)路如锦
扔掉拐杖,一粟感到生活轻松了许多,她在家里可以自由地活动了。外出的时候,一粟还是尽量使用自行车。
这段日子,如果没有这辆自行车,一粟真不知道会怎样!这是一辆小型变速自行车,红色的车身,粗粗的轮胎,很多时候,一粟双脚一撑,便可以停了,很方便。她给车子取名“艾他”。艾他似乎代替了一粟的双脚,带着她几乎走遍了安宁的每一个地方。一粟有些感激她的艾他。
药还是在继续,第一疗程结束后,也就是三个月后,进入了第二疗程。这一疗程的治疗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一些药而已,原方不变。所不同的是加了几味补药,比如鹿角胶、人参、龙骨……
一粟每天都会按时服药,她信心百倍!
春日的交大校园,百花盛开,阵阵丁香花的香味扑面而来!亦或是阵阵松香!每每到傍晚,一粟和苍海总会到校园骑车散步,她觉得这是最幸福的时候。
很多朋友都以车代步了,当然是小轿车,不过一粟内心从来没有因此有些许失望过,她是那种对物质看得很淡的女子。
这也许要归功于张爸爸,张爸爸在一粟很小的时候就离开集体,自己创业了。他是那种很有生意头脑,性格开朗、思维敏捷、富有热情的人,张爸爸的煤炭生意做得很好。一粟一直生活在很优越的环境里,他们总会在假期出行,结婚前一粟几乎游历了整个中国。在很小的时候,张爸爸就有了自己的车,那个年代几乎没有几个人有自己的车。
所以当很多人累死累活地要为车奋斗的时候,一粟从不觉得这是一个目标,相反她觉的车满为患了,道路堵塞,环境污染这些问题都很令人头痛,她觉得如果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而买车,不如乘公交出行,除非工作需要。
傍晚时候的出行,对一粟来说是很快乐的。金城是一个两山夹一条黄河的地形,他和仓海偶而会骑车到安宁北部的山脚下,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很安静。这时候心也会变得异常宁静。
身体的进步让两个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第二阶段的治疗,不知不觉中又进行了三个月。一粟感到自己变化不小,于是她决定去医院做一个检查。
对于重大的事情,人们总会紧张,会感到不安。高考的学生会,主持人会……这个检查,对于一粟来说也一样,她有些徘徊,即想去又怕去。
于是,一粟还是征求了一下菩萨的意见,她不敢去,代问人当然就是张爸爸了。结果菩萨打了几个字:可以拍,*见性!
一粟这下真的是有了定心丸了,她和仓海决定去兰空医院检查。这天是6月23日。
无论怎能样,一粟还是很紧张的。在等结果的半个小时里,她忐忑不安地在院子里来回走动……
一粟听到医生说他们是新进的机子,效果非常清楚,与拍CT的结果一样。她不免有些担心,这太清楚了……她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等着自己。
这半个小时如同几个世纪一样长,一粟的手心直冒汗!
“一粟!”
她听到取片室的医务工作人员在喊她的名字。
“谢谢!”一粟取出片子,她有些不敢看了!一直出了大厅,她才打开。
“未发现异常”当她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片子滑到了地上!一粟太激动了!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粟又跑回看片室,再次问了一下,医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未发现异常!
一粟相拥抱一下医生,这种从内心散发出来的情意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她又拿出刚患病时拍的病子,让医生做了一个对比,看是不是有问题。结果当然是好的。
她似乎还不能相信这是真的。
“仓海,我是不是在做梦?”
“没有!没有!”
“不,不!我要去李龙叔那里,让他再为我把把关!”一粟迅速地决定要找李龙。
二十分钟后,她见到了李叔。
“孩子,这真是一个奇迹!”李龙仔细地看完片子,有些吃惊。
“你的骨骨头已经百分之百地好了!距骨也恢复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呀!”李龙激动地说。
“这样,你的中药再吃吃,你好了李叔太高兴了……”
中午,当然要庆祝一下这天大的喜事了!举杯庆贺的事情总是令人开怀。
一粟决定亲自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地藏王菩萨。
她精心地准备了香花,她不知道菩萨会怎样说,会说些什么,她觉得这样好的善知识不是每个人都有缘分遇到的!遇到了她打算终身不放弃。真的是稀世珍宝!
菩萨打了这样的内容:第一个月,隔一日吃一次药;第二个月隔二日吃一次药。六十日后停药。
虽然说,大恩不言谢,可是一粟除了再三地说“谢谢”两个字,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春日路如锦!
(十九)品沙
两个月后,也就是在进行了整整八个月的中医治疗后,一粟彻底康复。
任何事情都是有惯性的,一粟似乎还不能适应自己已经与常人一样这样的事实。她总是走一走就要休息一下,害怕对骨头有影响。
于是,一粟请教了菩萨,看自己有没有需要禁忌的地方,怎样保养。菩萨让她放心,因为她已经真的与常人没什么区别了,很健康!
这样的天大喜讯真的让人喜不自禁!
仓海和一粟决定出行一次。他们的心情无疑是激动的,当然是要庆祝一下了!
俩人考虑得很周到,一定不能太远,活动量自然不可以太大。于是他们选择了离金城不远的地方,决定去沙坡头滑沙。
离开金城,地势变得平坦起来。同样是黄土高原,金城的地形有些崎岖,而银川真的是塞上江南,视野非常开阔,河流交错,阡陌纵横,天空变得异常高远,朵朵白云尽情挥洒自己的创意……
车行驶五个小时后,他们到达了腾格里沙漠的边缘,这是两年多来一粟第一次出行,这两年多的时间,她与疾病打了一场持久战,最终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一粟回想起这段时间的所有经历,心里不免有些激动:近三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真的比黄金还要宝贵……
一粟觉得这段时间她在经历着人生历程中的沙漠区,真的很艰难,她曾经一度感到自己真的无法走出这恐怖的沙漠区了。
如果说找到了生命的绿洲,那么地藏王菩萨就是指路的那位伟大向导!一粟的内心充满了感激!她真的见证了生命中的奇迹。
沙坡头并没有什么历史,聪明的银川人变沙为宝,在治理腾格里沙漠的同时,他们把沙漠的边缘开发成旅游区,很独特的旅游区。黄河从这里经过,沙漠就在不远处,依地而建,从高高的沙坡上滑下来,充满了乐趣。人的天性喜欢往下滑,所以小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滑滑梯了,几乎每个幼儿活动区都会有这个项目。
一粟坐着缆车上到最高处,往下一看真的有些紧张。
“算了,我还是坐缆车返回”只听边上有一位中年男士打了退堂鼓。一粟身上有一股愿意并且勇于挑战的劲头,她不知道这么久以来,生病这么长时间后,自己还有没有这样的勇气。
“放心,很安全,即便有意外,沙子上也很安全的。”仓海鼓励着。
一粟下定决心,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真的滑下去了,耳边的滑沙声在为她加油。沙坡下不远处的黄河在阳光下显得非常宁静,闪着点点波光。她快乐地喊着好玩儿……这是如此久以来她第一次出来旅行。
夕阳里,两个人光着脚丫坐在沙漠里人欣赏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仓海,我一度走进了沙漠,不过又成功地穿越并且走出了沙漠……”
“是呀,不容易……”
“你看,爱就像这沙子一样,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抓得越紧,沙子就滑落得越快。”仓海手里捏了一把沙子,那沙子确实滑得很快。
“什么意思?你在说我?”一粟喊起来。
“不是,我只是说这个现象。”仓海笑着说。
“不,错了,把爱比作沙子首先就不恰当!因为爱要有凝聚力的!而沙子只是一盘散沙,哪有什么凝聚力!”一粟辩解起来。
“看,这是一把很湿的沙子,现在你捏,看它还会不会滑下去!”一粟使劲地把沙子扒开,下面的沙子是湿的,她捏了一把,果然一粒也没有掉下来,反而变成了一个整体。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沙子里有水分,就不会掉!这水分就是爱!只要有爱,你会越抓越牢固,根本不会滑落。婚姻生活里最需要的就是爱,懂不懂?”一粟陈述着自己的观点,抬起头瞥了仓海一眼。
“好好,你的比喻更好!同意你的观点。”仓海笑了起来。
不觉中,半个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天空,沙漠静得能听到对方的呼吸,夜很美……
(二十)月满西楼
秋日的金城,天高云淡,风清气爽。
这个秋日的午后,一粟决定去郊外走走,想起三年的流金岁月,一粟不免有些怅然若失。幸运的是她已经获得了健康。
郊外已是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的秋日景象。驱车一个多小时后,一粟被不远处山角下的一片桦树林吸引住了,那是一抹金黄的桦树林!一粟下了车,独自走向那片金黄。
树林里的空气异常清新,秋日的阳光从树木的缝隙里钻进来,射向早地,一些不知名的野果懒洋洋地躺在地上,红得让人不忍心踩上去!林中偶而还会传来几声青翠的鸟鸣,景色异人。只是这片树林很大,一粟觉得有些要迷路的感觉,欣赏着美景,她在想穿过这片桦树林会到哪里……
不觉中,已经走了好久,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一条是宽阔的,近于平坦;另一条似乎还算是一条路,杂草丛生,有些荆棘。一粟站在路口,不知走向哪个方向。看看天色还早,一粟决定沿着小路走走,风景这边独好。
这条路说真的不怎么好走,有些地方的野草可以掩过膝盖,一粟不免有些担心会不会遇上蛇亦或什么比较吓人的小动物……不过还好,她只是碰到了许多秋日成熟的野果,小鸟不时地为她伴奏,阳光一路同行!
这是一条通向大山的路,能感觉到她一直在向上攀登,一粟感觉到有些累了,她坐在山坡的草地上休息了一会儿,内心设想着将要看到的景色,一阵清风吹过,立刻消除了许多疲惫,她打算继续走走。
终于,她听到有小狗的叫声!那么不远处一定是有人烟的。上坡的路走起来是有些累人的,虽然有些气喘吁吁,但是一粟急于想知道前边不远处的景象。她不免有些激动,加快了脚步。
就在半山坡,一粟看到了那只可爱的小狗。阳光很眷顾这片山坡,小狗懒洋洋地爬在篱笆旁边晒太阳,见到一粟似乎是见到了老朋友,抬起头看了看友好地摇摇尾巴,换个方向继续睡觉!一排木屋坐落在篱笆院落里,门是半掩着的,一粟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没有人呢?她轻轻地推开门,
“请问,有人吗?”一粟轻声地问。
没有人回答。一粟环顾了一下房间,阳光从明亮的大窗户里洒进来,窗户边的大书桌上摆着笔墨纸砚,房屋两边都是木头订制的大书架,上边摆满了线装书!一架古筝悠闲地坐在房屋的一角……可是主人哪里去了?
一粟不敢冒昧进屋,她小心地掩上了门,看到一条小径可以通向后院,一粟沿着小径轻轻地走着,绕过木屋,一粟被眼前的一大片*征住了!这里有半亩见方的*正在怒放!大片的白色和黄色,远处的桦树静静地守望着这片*。
“请问有人在吗?”一粟又一次大声地问。
“什么人?”只见一位头发胡须银白的老人从花丛中站了起来,他穿着对襟古装,神采奕奕,正在给花松土。
“老伯……打扰您了!我,我路过这里……”一粟看到老人觉得很亲切,又不免有些紧张。
“一般人很少到这里。”老人从花丛中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把铲子。
“是,这条路不怎么好走。”一粟觉得很欣赏这位老人,似乎在哪里见过他!
“既然你来了,我们去喝杯茶。”老人边走边邀请一粟。
“谢谢老伯。”一粟自然感到很荣幸。
老伯是席地而坐的,他的茶桌是用一个很大的树根雕刻成的,老人精心地沏了一壶茶。一粟看到书架上的书顺手拿了一本,这些书全部都是手抄本,线装的!打开书似乎可以闻到墨香的味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一粟看到这些文字,有些爱不释手。
“老伯,这些书是您自己抄写的吗?”
“有一部分是,来,喝杯茶。”老人捋了捋胡须。
“怎么,你对这些书感谢兴趣?”
“是……”
“我来的时候,以为这条小路走不通的。”一粟品了一口茶,淡淡的清香。
“姑娘,你心里有这条路,怎么会走不通?”老人微微含笑。
……
“老伯,谢谢!天色不早,我要回去了。”一粟放下茶杯,起身告辞。
“好,我送送你。”老伯也不挽留。
门外小狗看到主人送行,也跟着出了篱笆,“汪汪”地叫了两声,对示送别。
一粟走下山的时候,一轮皎洁的明月已以爬上了树梢,一粟想想快到中秋了,怪不得月光如此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