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知全能者-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风、雾气、月光、清凉,以至于夜晚滋生的些许露水,这些元素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说不出的熨帖,包围着许广陵,然后以他为中心,点点滴滴地向身体内渗透。

    许广陵的鼻息在此时几近于无。

    但与此同时,他全身上下所有的毛孔,似乎都舒张了开来,呼吸甚至是贪婪地呼吸着,然后带给许广陵的感觉是,有麻,有痒,有痛,有涩,有热,也有凉。

    这些所有的感觉混合在一起,形成酥麻。

    而后,这酥麻从外到内,一点点地遍及他的整个身体、整个意识、整个心灵。

    不知什么时候,许广陵的脚步停了下来,然后就那么恍恍惚惚地站在那里,并且也就这么恍恍惚惚地站了一夜。

    当天色渐明的时候,许广陵的意识也渐渐回归,而同时,之前身心的那种酥酥麻麻的感觉,却也跟着渐渐消退,就如大海的退潮一般。

    在许广陵彻底清醒之后,身体上还存留着的感觉是,左手并右脚炽热,右手并左脚冰凉。许广陵下意识地两手合拢,炽热与冰凉交叠在一起,其感觉微妙难言。

    这时天色还早,也只是刚刚透亮,公园中还没有任何行人。

    许广陵拉开架式,从熟练的太极拳起步,但打着打着,很快就毫无定式可言,似疯如魔,当然更像是鬼画符。而如果是陈老先生在这里,一眼就能看出,每一招每一式,许广陵都在极力地舒展着身体。

    以至于,他的好多招式,都是“违背常理”的。

    其动作幅度之大、之偏、之奇,哪怕所谓一代武学大宗的陈老先生看了,也当咋舌;而其动作频率,迅疾处,如暴雨雷霆,缓慢处,若草叶舒绽,刚猛处,若欲择人而噬,柔和处,若拈花而笑。

    肢体在活动。

    而身体内部,气血如水荡漾,说不出是凉是热,只是节节贯穿,上下流转,无丝毫滞碍地,或倾泻于手脚,或激荡于脏腑。

    当许广陵结束动作时,身心的感觉,惟有“酣畅淋漓”四字才堪可形容之。

    然后回居处,沐浴。

    沐浴后,例行地睡觉。

    而这一觉,出乎许广陵意料地,又睡了很长。

    最近阶段,之前他都是睡到上午十一点左右就醒来的,但今天,一下子又睡到了傍晚。

    许广陵还以为是旅途及初到此地生物钟有点紊乱的缘故,结果第二天,他睡得更酣,醒来的时候,都已是星光满天。这让许广陵意识到,又有一点新的变化在他身上发生了。

    而一切的变化,都来源于雾气的大量汲取。

    所以,睡觉,是让身体更好地调整及适应由于雾气汲取而带来的身体改变?

    这是许广陵的猜测。

    虽然只是猜测,但以他现在对身体运作的了解,纵不中,亦不远矣。

    所以对这一情况,许广陵的策略也还是过去的那一套。——随之任之,顺其自然。

    不过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也就一周多的时间吧,许广陵醒来的时间,又提前到了中下午的时分。

    这么一来,有些事就有空去做了。

    图书馆!

    许广陵可以说是图书馆的老客常客了,而且全国各地的国家公立图书馆,除了藏书的内容有所差异之外,在建筑布局上,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所以都没用任何熟络,许广陵便又在馆内找了一个适意的地方,静静地看起了书。

    这次所看的,不是圣贤书。

    而是所有与长白相关的书籍。

    《黑龙江流域及其毗邻地区自然条件》

    《别样的白山黑水:东北地域文化的边缘解读》

    《东北植物志》

    《华北经济植物志要》

    《长白山江岗志略》

    《长白汇征录》

    《人参:一个王朝的兴衰密码》

    ……

    这些书,大多数都很枯燥。

    以前的几年间,许广陵虽然也出入图书馆,看了好多书,但类似于这样的书,他是从来不碰的,一本都不会碰。

    但这时,捧着这些书,许广陵读得津津有味。

    不过虽然说是津津有味,但许广陵翻书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任何外人看了,都只会以为他在检索而不是阅读,事实上许广陵也确实不是阅读。

    他现在的看书,认真来讲,真的很难再用“阅读”这个词语来形容。

    但如果说扫描其实也不是那么准确。

    总之,一本书翻过,从主干到枝节,从内容到文字,这本书的一切,尽被汲取收纳。

    这其实是很了不起的能力。

    但在两位老人那里,这个能力显然是不值得哪怕是一点点的夸奖的。就算最后,在诗词接龙游戏中,许广陵KO了章老,又KO了陈老,陈老先生也只是略带酸溜溜地说了那么一句:

    “小子,没什么好得意的。”

    “不要说你都快大宗师了,就是一般人,有这个能力的都多得很,从古到今,数都数不过来。”

    “真有这么多?”许广陵问道。

    章老笑着点头:“确实不少。不过程度上,肯定要逊那么一些不等的,另外,这等人,也多半会早夭。就如为师当年一样,为师要不是有那么一点手段,也肯定活不到现在。”

    几本书翻完,换书的间隙,许广陵不自觉地就又想起了两位老人。

    才离开几天,他甚至就有点想念了。

    生活的节奏就这么固定下来。

    去公园汲取雾气,去图书馆看书,成为当前阶段许广陵生活的两个目标。

    而随着一天天的翻阅,长白,包括整个东北区域,其地理、地质、气候、动植物,包括历史文化等,俱皆于许广陵的脑海中一点点地充实并完善起来。

    单纯从知识的积累上来说,许广陵此时已经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个东北通了。

    虽然他才初次踏入东北。

    虽然来到此地他都基本没怎么出门。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准备算是已经完成,接下来,可以抛开书本,抛开他人的记述,起程往大山而去了。

    他所要寻找的东西,很多东西,不可能从他人处获得。

    而需要与天地山水直接对话。

    ==

    感谢“丹雨92”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旋刀”的月票捧场。

第303章 进山() 
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

    通俗点说,就是长白山国家野外研究所,这一日,所里迎来了一位新的客人,呃,研究员。

    “小许同志,你好,欢迎你的到来!”

    查验了证件之后,六十多岁戴着厚厚眼镜的老所长轻轻握了握许广陵的手,“希望你在这里的工作和学习,能过得愉快!”

    “所长,我到这里来的目的是想实地调查一下长白山的药用植物资源,希望能够查阅部分所里的相关研究资料,另外,也希望所里能提供我进山的补给之类。”

    许广陵开门见山地说道。

    “这个,没问题,当然没问题!”听到许广陵的要求,所长只略微沉吟了一下,然后便爽快应道,并接着道:“小许,你问补给是对的,就你身上的这身衣服,就不合格,赶紧换,要不保你明天冻得起不了床!”

    就这样,许广陵暂时地成为了研究所的一名临时调查研究员。

    而他这个身份的由来,也并不复杂。

    怎么进山?

    这是许广陵之前考虑的问题。

    以旅客的身份肯定是不行的,受到太多限制。

    单纯地作为“野人”进山,别的且不说,只饮食这一方面,就无法解决。

    就他现在的饭量,带再多干粮也不够几顿吃的。而且现在是冬季,在山里能找到的食物相当有限,偶尔地,甚至隔三差五地,作为调剂或者说补充还可,若将之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那许广陵就等着把自己饿成人干吧。

    所以思虑了一番之后,许广陵试探着,拨打了那个“客服电话”。

    这纯粹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

    但不料,却有了意外之喜。许广陵是上午十点左右拨打的电话,而下午四点,一本崭新的证件已然被送到他的面前。

    面对这样的一种给力,许广陵还能说什么呢?

    “长白山的植被,可以依海拔高度分为五个区域,山脚是阔叶林区,也是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海拔一千米,是阔叶、针叶混交林区,这两个区域也是长白山宝野人参的主要生长区域。”

    “海拔一千百米往上,就没有阔叶树木而只有针叶树木生长了。”

    “到海拔一千八百米,哪怕是耐寒的针叶树木也难以生存,这一带,只有岳桦树及极其少量的云杉,所以我们也把它叫做岳桦林区。”

    “再往上,海拔两千米往上,高寒、强风、暴雪、云雾,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基本没有任何树木可以生存,而只有矮小的灌木及地衣、苔藓之类。”

    所里一个叫刘子善的年轻研究员指着桌上的长白山缩微模型,为许广陵做着简单介绍。

    正事说完之后,又对许广陵道:“许兄弟,托你的福,晚上可能会有一场迎新,我们这些苦哈哈又可以饱一下口福了!”

    说是迎新其实也就是饭菜比平常略微丰厚了些。

    而究其实,也就是干黄花菜炖家猪肉(不是野猪肉)、干蒲公英炖豆腐干、干马菜(马蛇菜、马齿苋)炖小黄鱼等,嗯,这算是特色菜,其它么,就和城里的家常菜没有任何区别了。

    而至于饭菜的味道么,以许大厨嗯许半厨的标准来衡量,呵呵。

    不过他确实感受到了热情。

    也是,常年生活在苦寒地带,与大山为伴的人,怎么可能没有热情呢。只有热情,才能冲淡这里的清苦,而如果没有热情,在这样的地方,是待不下去的。

    就如人参这味“长白山宝”一样,生长于苦寒,其性质却是温热大补,而另一味同样大名鼎鼎的雪莲花,也是一样。

    用人文点或者说煽情点的说法,这也正是世界予之以痛,而其予世界以歌。

    许广陵就此安身下来。

    所里的很多图书,是外面的图书馆所没有的,更不用说那些专业的研究资料。

    读着这些更加专业也更加枯燥的资料,许广陵的感受却是相当美好。专业意味着简洁,也意味着精当,而简洁精当,在许广陵的眼中,就是美。

    不过这些资料也只够许广陵看了四天。

    更准确地说,是三天半。三天半之后,所有相关的资料,俱已被许广陵汲取。

    当人类拥有文字,当文字被用于记述,当记述冲破家族、族群的范围开始了更大范围的流通,人类的文明进展是呈现出一种加速化的趋势的,并且加速度越来越快。

    真不知道再过一千年,一个普通的人类可以坐拥多少的知识。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常人来讲,拥有的资源再多,其汲取吸纳的数量和速度,却是极为有限的。

    但这两个问题,在现在的许广陵面前,都不是问题。

    从来到长白起,加上进入研究所的这四天,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许广陵坐拥书海,而被他吸纳的,是不知道多少人花了多少心血的研究成果!

    但这也只是第一步。

    甚至连第一步都不是,而只是前提。

    来到研究所的第五天,许广陵开始进山,谢绝了所里派人陪伴,约定有任何问题电话联系后,许广陵孤身一人,踏进了茫茫大山。

    长白山。

    长白二字,可以概括这山,山脉常年有着雪线,高山积雪几乎是终年不化。

    此际,长白山脚,温度是零下五度左右,而若向上攀登,温度将会越来越低。又或者,只要一场大风雪来,哪怕是山脚,温度也将瞬降到零下二三十度。

    许广陵现在不是单衫了。

    为免太过惊世骇俗,以至让所里的人把他当怪物看,他几乎是臃肿地穿上了厚衬裤和厚衬衣,但事实上,这在所里的人看来,仍然还是太过单薄。

    “刚来。他很快就会知道怎么穿的。”这几乎是所里人员一致的看法。

    不过这其实很正常,几乎每一个刚来这里的人,都这样。

    不过事实是,上山后,许广陵很快就除去了厚衬,恢复为一身单衣。

    厚重的衣服,带给许广陵的感受是什么?不是踏实、温暖,而是憋闷。倒不至于与窒息联系起来,但总有一种呼吸不顺畅的感觉。——周身毛孔的呼吸。

    出了研究所,才走了五六里不到,呈现许广陵眼前的,就是一片茂密的莽莽苍苍的丛林。

    ==

    感谢“Oscar”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雾瓶”的月票捧场。181

第304章 奔跑() 
一木为树,十木为丛,百木为林。千木万木,则为丛林森林。

    许广陵是见识过千木万木的,云南的西双版纳,那就是一个原始大森林。不过彼时,他游览热带雨林,也只是作为一个寻常的旅客浮光掠影地随便看一看,新奇是有,更深入的体验,却是谈不上的。

    除了少数的出游,其它大部分的时间,许广陵都待在都市里。

    而都市里,是没有什么山水丛林可言的,哪怕他之前待的那个公园有个后山,后山上的树木也实在谈不上茂盛,更谈不上有多广的范围。

    而这时,映入许广陵眼中的,向左,向右,向前,一大片漫漫的,都是树木。

    白桦树。

    人工种植的白桦树林。

    如果早来几十年以至于几百年,许广陵看到的应该是一片原始丛林,可能是红松林,也可能是美人松林,当然也可能是杉树林之类,但最近这几十年来,长白山周边的丛林,一直在经受着过度的采伐。

    这也是许广陵在研究所了解到的信息之一。

    没办法,这里的树木太好。

    较冷的温度,干净的空气,以及适宜的湿度,以至于在这里生长起来的树木,皆可称“良木”,是受到普遍青睐的。——所以它们也就遭罪了。

    许广陵眼前的这片白桦树林,叶子绝大多数都已脱落,只有少数零星的那么一点红叶,还倔强地挂在枝头。

    但这样的白桦树林,依然是美的。

    没有叶子的点缀,白桦树分外挺拔,而一大片挺拔的白桦树所组成的白桦树林,则让人一看,就有精神。

    那是漫山遍野的挺拔!

    它们不是很高,但伫立在这里,有一种向天问道的豪情。

    但这豪情也是沉默的。

    许广陵很快就走进了这片沉默,在天眼的视野下,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四面八方六合地,全都是白茫茫的雾气。

    这雾气其实并不浓厚,甚至都可以说稀薄,但架不住范围实在是太广,广到许广陵幸福得如同一只掉进粮仓的耗子。

    好吧,这个比喻实在是不怎么优美。

    但情况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了。

    吸吧,那还等什么?

    于是。

    吸!吸!吸!

    许广陵并没有停下脚步。

    刚开始,吸纳这种雾气的时候,许广陵需要定心屏意凝神,在一种心神极度空灵的状态下,他才能感受到这雾气,然后吸纳这雾气,稍一不慎,就会从那种状态中跌落。

    但慢慢地,那种状态的进入和保持越来越容易。

    而发展到现在,对许广陵来说,已经无所谓状态不状态了,只要心念稍注,行坐住卧,都是状态。

    所以此时,他不但没有停下脚步,找个地方静站或静坐着,反而迈开脚步,开始在丛林中狂奔了起来。

    风声渐起,在耳边呼啸,雾气汹涌,在身周围绕,而许广陵,身心沉浸着,与此同时,体内的气血却在从头到脚遍及全身上下内外地奔流,同一时间,身周的雾气,从四面八方,向他身体内汇集、倾泻。

    许广陵就如一道箭,在丛林中穿梭。

    但就他自己的感觉而言,在气血周流及雾气灌注的双重作用下,他更感觉自己像是一条瀑布,又或是一道汪洋,在一往无前地向前奔涌。

    所以不知不觉地,许广陵的速度越来越快。

    一棵棵的白桦树,唰唰唰唰地,被他所越过。

    自从特殊际遇以来,许广陵还从来都没有奔跑过,更不用说这种毫无限制地恣意地使出全身力气地狂奔。

    用夸张点的说法,他现在不是跑得太快,而是飞得太慢!

    真的,跑了几分钟之后,速度快到无法再快时,许广陵已经感觉自己不是在跑,而是在飞,或者至少也是滑翔。

    脚尖在地面轻轻一点,他就飘了起来,由飘到落,然后另一只脚尖再次点地……

    如此循环往复,许广陵感觉身体越来越轻。

    但当然,他不可能真的飞起来。

    他是人,不是鸟人。

    虽然此时,他确实有那么一些类似于鸟的感觉。

    只是,还没等许广陵怎么尽兴,这片丛林便已到了尽头,而他此时,也已经来到了长白山的脚下,真正的脚下。

    长白山现在是国家景区,但景区目前主要也只是在北坡有所开发,如果从高空俯瞰的话,就会看到一个庞大的长白山脉,在其边上有一个小点,从上到下形成一条通道。

    那就是旅游通道。

    整个长白山的地图,都在许广陵的脑海里,当然只是宏观的。

    避开这条通道,许广陵从侧边登山,在山脚的一个森林保护站,许广陵亮明了身份,并顺便把随身的包裹寄放在这里,包裹里是换下的衣服及干粮,嗯,也就是一些面包等。

    “你就这样上山?”

    保护站里许广陵只看到一人,三十多岁的小伙,好吧,小哥,嗯,也可以说是老哥,自我介绍姓谭。

    此时,谭护林员对许广陵的一身单衣,莫名惊诧,其惊诧程度,绝不亚于看到了外星人。

    其实对常居此地的人来说,别说零下几度,就是零下二三十度,也就那么回事,正常来讲,不会感到太冷。零下二三十度的时候,白天,在城市中,你随便出门看看,遍地都是人。

    人们该怎么活动就怎么活动,并不会感到怎么受天气寒冷的影响。

    这一是人的适应性,二也和空气湿度有关系,更不用说室内普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