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思远很有自知之明,见到武王爷,很干脆就交出了指挥权。
现在居庸关内的人,除了武王爷带来的人,大部分都已经没有了战斗力,他现在也就是一个光杆司令,而且坚守了这么多天,他是真的有些累了。
武王爷谦虚了一下,很快就开始吩咐众人行动起来,当然他并不是一个霸道独裁的人,莫思远的很多意见,他都会听取,包括居庸关的其他将领。
***
“王爷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可惜赶不上你的定亲礼了。”武王妃略微遗憾道。
云墨道:“父王现在应该领兵出发去居庸关了。”
武王妃叹息:“他要是知道自己错过了你的定亲礼,心里肯定后悔。”
云墨道:“我们可以回到幽州的时候再次举办。”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他和婉儿丫头的名分定下来,有了名分,他就再也不怕那些狂蜂浪蝶,教训他们也有了充足的理由,为了这个,只能对不住自家父王。
云墨想到自己的安排,漆黑如墨的眼珠更加深邃。
武王妃道:“也只能如此,咱们办完事情,快点回去幽州吧。”
宋家。
宋婉儿霸占了张氏和宋大福的房间,自家爹爹只能独自一个人睡客房。
张氏和宋婉儿躺在床上,张氏如同宋婉儿小时候一样,一边轻轻地拍着她哄她睡觉,一边用慈爱疼惜的眼神看着她。
丫头长大了,眼前的人仿佛还是那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傻丫头,转眼之间,居然就要嫁人了。
张氏道:“丫头啊,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天,你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云墨才是那个会陪着你度过一辈子的人,爹娘和子女总有一天都会离开。”
父母会老去,子女早晚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唯有爱人,那是可以一辈子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
宋婉儿默然无语,这些她都知道,也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真的到了这个时候,心中还是有些难过,她真的不想看到自己的亲人离开自己的身边,哪怕是一个人都不可以。
宋婉儿闭上眼睛,遮掩住了眸光中的神色,整个人完全依偎在张氏的怀中,难得的有些脆弱。
还是一个孩子啊!
第二天,对于宋家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大日子。
宋瓷儿早早就赶了回来,跟着她一起回来的还有江州,杜平跟着他们一起。
宋婉儿见到这些熟悉的好友一起出现,嘴角浮现笑容,心里很高兴。
定亲的礼物,全都是武王妃亲自准备,其中还有云墨特意找来的东西,这些礼物在宋家村的人看来,有些甚至不知道要做什么用,更加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
云墨看着盛装打扮的宋婉儿,目光深情的看着,接受他目光的人,心也都要跟着化了。
宋瓷儿挽着宋婉儿的手,亲自把她交给了云墨。
武王妃和张氏、宋大福坐在主位,还有木老爷子,几个长辈目光慈爱的看着小辈们,眼神中充满了对他们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这一场典礼云墨费尽了心思,一切都进行的很是顺利,没有任何人出来打扰,一直到宋婉儿真正变成他的未婚妻。
不是那种两家人之间口头的约定,更加不是那种可以随意取消的姻缘,两个人进行了古老的仪式,确定了彼此的关系。
宋婉儿:“师傅他老人家没在,好可惜。”
云墨:“……”他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因为如果国师真的在,他不确定国师会不会反对他们两个人的亲事,毕竟国师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宋婉儿是他收到的最有天赋的弟子,也是国师公开承认过的青莲一派的未来掌舵人。
宋婉儿:“墨大哥,你真是想的有点多,师傅才不是那种古板的人,他要是知道,一定会祝福我们。”
云墨没有宋婉儿这种乐观的态度,不过无论怎么说,仪式已经成功,他再也不用担心有人跟自己抢人,还是心情很好。
宋婉儿想到了她和自家师傅一起发现的那副画,那副皇宫中红颜阁的神秘女子,青莲一派的祖师爷不但不是一个顽固,相反她可是一个奇女子。
“谢谢大家今天能来为两个孩子做个见证,接下来我们略微准备了薄酒,大家一起入席吧。”宋大福开口招呼众人。
宴席一直摆到了天色昏暗,众人都非常的尽兴,然后才满足的离开。
宋婉儿和云墨这对准新人,则是在一开始敬了自家父母几杯酒,然后就不见了人影。
宋婉儿一直认为爱情那就是男女之间的荷尔蒙作祟,她从来想不到,原来自己的心真的会为了另外一个人跳动,会因为面前之人的喜怒而喜怒,会在面对他的时候,失去自己引以为傲的理智。
宋婉儿被云墨抱在怀中,看着周围特意来给他们送来祝福的连云山大家伙们,笑容越发的明媚,这种感觉很好,她一点儿也不想要改变。(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 进退两难
“陛下大喜啊,居庸关大捷,武王爷领兵赶到,打败了蛮族,守住了居庸关。”报喜的人高声喊道。
乾元帝大声笑了起来,多日以来的沉闷终于被这个难得的好消息打破,“哈哈,好啊!”
“恭喜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朝堂上的大臣顿时齐声喊道,一个个发自的内心的感到喜悦。
乾元帝也很高兴,笑着说了很多嘉奖武王爷的话,当然现在武王爷还带人在居庸关打仗,他的这些赏赐,必须要等到武王爷得胜归来的时候。
朝臣们开始商议,前线的人在打仗,他们后方的人自然不能拉后腿,物资的补给要协调好,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和兵器,万幸这次打仗不是在冬天,不需要棉衣等衣物,否则他们还真是准备不出来。
乾元帝坐在御座上,不时的点头答应一声,只要对前线有利,全都准奏。
“陛下,御辇马上就要来了,您慢点。”苏三公公急步追着乾元帝。
乾元帝大步走在前面,似乎没有听到听后面苏三的话,脚下不停,倒是越走愉快。
御辇赶来之后,乾元帝已经快要走到御书房。
苏三示意众人在一旁候着,自己小心的上前询问。
“砰!”瓷器被摔碎的声音响起,御书房内一片死寂一般的安静,很久之后,屋内才响起乾元帝的声音:“进来收拾一下,去宣召各位大人进来。”
苏三立马领命,小心的收拾好了御书房,摔碎的茶杯重新摆上,一切都恢复了原样,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
乾元帝脸上的神情只有在没人的时候,才显现出来了怒色,等到几位内阁的大臣进来后,他已经是一脸泰然,看上去又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皇帝。
内阁大臣很高兴,居庸关守住了,国朝的大门总算是没有被攻破,武王爷既然已经领着人到了居庸关,接下来的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乾元帝道:“诸位卿家的心思朕都明白,居庸关战事关系着国朝的安危,无论任何事情,都要第一时间处理好。”
户部尚书一向都是开口哭穷,这一次也没有说话,众位大臣都表示他们一定会完成陛下的交代,共同驱赶蛮族的敌人。
朕的交代?呵呵!
居庸关大捷的消息就像是一个预兆,预兆着胜利即将到来,很快朝廷就收到了边关的第二道传书,他们在武王爷的带领下,收服了失陷的两座城池之一。
据传乾元帝大喜,当众站了起来,更是险些失态,不过所有人都可以看出陛下非常的高兴。
就在众人都以为居庸关的战事会马上结束,蛮人会被驱逐出去的时候,前线的消息时隔了很久再次传来,给所有人泼上了一盆冷水,激动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
居庸关内,黄昏。
武王爷和莫思远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的落日,一天的时间过去了,他们还是没有丝毫的进展。
莫思远道:“王爷,咱们不能这样一直对峙下去。”
武王爷何尝不知道这样对己方不利,可是目前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邓云去了大半天,算时间应该回来了,等到他回来问问情况再说。”武王爷说道。
城墙上的人以武王爷为首,全都看着远处,那是居庸关失陷的第二座城池,也是他们目前主要的目标,可惜蛮人狡诈,闭关不出。
远处尘嚣四起,一队人马出现在了众人的目光中,正是邓云带着他的人回来。
城门打开,邓云直接去找武王爷禀报情况,脚步略微匆忙,脸色也不太好看。
邓云手下的士兵们一个个也都脸色阴沉,想到了什么,更是忍不住咒骂出声。
周围的人耐不住好奇开口询问,听他们说了之后,跟着气愤起来。
邓云怒声道:“王爷,那些蛮族人简直就不是人,他们把城内的百姓当做牲口一样对待,每天更是放出几个人在城门口戏耍,属下的人试图接近,可惜没有成功。”
邓云率领的人只要靠近,蛮族就会射箭示意,不过他们不是射箭击退敌人,而是把箭射向了周围无辜的老百姓,用来警告来犯的人。
邓云眼睁睁的看着十几个人眨眼之间没有了性命,只能吩咐手下人撤退。
邓云道:“王爷,城内的情况只怕不好,属下看到那些被赶出来的人,一个个都脸色惨白,有些人身上还有伤。”
他有些说不下去,邓云十几岁就从军,一直跟着武王爷,在幽州南征北战,可以说什么样的场面都见过,可是他却从来都没有见过像蛮族这样卑劣的人。
真刀真枪的打仗他不怕,可是拿这些无辜的妇孺孩子们出气,蛮族人真是让人瞧不起。
当然,此刻也不是计较要不要看得起蛮族人的时候,现在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是,他们要如何攻下最后的城池,在保住城内百姓性命的前提下。
蛮族攻城的时候杀光了城内的男子,可是大部分的妇人还有孩子却活了下来,他们现在就是用这些人在抵抗,只要武王爷的兵马靠近,他们就会拖出来这些妇人杀害。
武王爷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蛮族人可以不在乎这些妇孺孩子的性命,他却不能不顾,在场的所有将军闻言都非常的气愤,他们都想要冲进去杀了那些蛮人,可是他们不能。
憋屈啊!
将士们都感到心里憋屈,尤其是家就是居庸关的人,他们守卫边关,他们的亲人有的却被蛮人抓走,想到他们此刻的处境,一个个心中着急,听到邓云带回来的消息,更是感到了悲哀。
士兵的气势受到了打击,整个居庸关的气氛都变得低落起来。
武王爷道:“你们先下去,一定要安抚好大家的情绪,让我再想想办法。”
众位将领闻言领命,一个个转身离开。
武王爷独自坐在屋里,很是发愁,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救出那些无辜的人,击退蛮人,不知不觉已经是深夜,整个居庸关都安静下来。(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 古怪的浓雾
居庸关的第三座要塞,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蛮人退守城中,用那些老弱妇孺作为人质要挟,武王爷等人一时间还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蛮人杀掠成性,武王爷他们却要顾忌城中的百姓,如果他们抢回来城池,可是里面的人却都死了,又有什么用。
不能不救,不能救,无法攻城,可是却必须攻城,事情一时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救人是必须要救的,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这一点,现在就看要怎么一个救法,如果不管那些人的死活强行攻城,蛮族现在的确不是他们的对手,可是一个暴戾的罪名,武王爷等人就逃不了,现在正在两军交战,自然不会有人多说什么,可是回朝之后呢,那些大臣不会说吗?乾元帝不会追究吗?
边关将士都在看着,如果不管不顾,一心攻城,这可是会寒了所有将士的心啊。
武王爷第一次觉得事情这么棘手,让他有些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置。
乾元帝之所以能够容忍他,正是因为他从来没有什么把柄被帝王抓在手上,现在的居庸关倒是有些像烫手的山芋,丢不得放不得,让人头疼。
“王爷,属下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书房内的一人开口道。
留在书房里面的几个人都是武王爷的心腹,武王爷绝对信任的人。
武王爷看向说话的人,“你说。”
这人犹豫了一下,他实在是了解自家王爷的性子,知道这样的话说出来王爷未必会喜欢,可是今天实在是难得的机会,他不想错过。
决定了之后,这位开口道:“王爷,您还记得世子殿下说过的话吗?”
话音落下,屋里顿时一静,这位虽然没有明说,可是每个人心里浮现的差不多都是同样的一句话。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我们做事只要凭着本心就好。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是真的有一天面临抉择,英雄固然不容易,可是英雄的家人难道就容易吗?所以父王,请您答应孩儿,无论什么时候,请您多想想母妃,不要轻易的做决定。
云墨说话的时候,脸上的神情带着不符合这个年龄段的悲伤,低头遮掩的目光中,充满了沧桑。
武王爷诧异的看着突然懂事起来的孩子,要知道这孩子之前的几年一直都是冷冷冰冰,不爱说话,他和王妃都很诧异,为何他们会培养出一个如此性子的孩子。
武王爷看着夜空,想到了此刻不知道在做什么的妻子和儿子,他似乎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邯县,宋家村。
深夜寂静的宋家村外,一行十几人骑马赶了过来,惊得鸟儿扑棱着翅膀鸣叫。
“就是这里,大家快点。”为首的人看着远处夜色弥漫中的村子道。
道路难走,他们中间因为问错路,还迷路了一次,耽搁了好些的时间。
“前面应该就是了吧?”骑在马背的一人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我们可以问问,不过应该错不了。”他身边的人回答道。
可惜天已经黑透了,人们全都睡着了,宋家村外的道路似乎特别的难走,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了浓浓的雾气,让人看不清道路,无法前行。
“头儿,这样下去不行啊。”浓雾中响起男子粗狂的声音,带着焦躁。
为首的男子显然也知道不能一直这么转下去,刚才那棵树,他如果没有记错,他们已经走了三次,毫无疑问,他们迷路了。
奇怪,村庄明明就在不远处,为何会突然迷路,他可是记得清楚,浓雾没有起来之前,这里通往村庄的似乎只有一条道路。
“吁!”叫停了身下的大马,吩咐众人原地休息,等到天亮浓雾散去之后再想办法进村。
十几个人聚在一起,马儿自发的寻找地方吃草,因为地方古怪,这些人时刻保持警惕,不敢睡觉。
“砰!砰!砰!”接连十几声响声,浓雾中,出现了几道黑影,朝着地上躺着的人摸了过去。
十几个人本来打定主意要警戒,可是他们不知道,这个浓雾可不是一般的浓雾,闻的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迷幻的效果。
来人摸到了这些人的身边,仔细查看了起来。
宋家村中,云墨披了一件衣服,走了出去。
暗卫送上了信件。
云墨翻开看了几眼,眸光中闪过深思,“去给他们放回去,顺便抹平了踪迹。”
暗卫点头,飞快的起身离去。
云墨背着手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明月,紧紧抿着的嘴唇带着清冷,整个人看起来有些无情。
幕后的人终于按耐不住,鱼儿要咬钩了,看来这次离开之前,应该可以把连云山附近的人全都找出来,也算是解决了一件心事。
云墨从来没有忘记,他那次外出时候受到的莫名袭击,来历不明的神秘人,他们为何会知道自己的行程,他的踪迹只有自己最信任的几个人才知道,那次出去又是自己临时起意,想到这里,他的目光更加的阴冷。
背叛他的人自然不能原谅,可是幕后居心叵测的人,也休想逃过。
这些年遇到了几件事,居然都跟那个神秘的组织有关,云墨干脆顺水推舟,利用朝廷的力量在明面施压,他自己的人则是在暗处追查,终于发现了一些端倪。
“奇怪,他们为何要在这个时候行动呢?”云墨喃喃道,不过无论他们此刻出现的目的是什么,他都一定不能放过。
暗卫们看着浑身突然散发出冷意的主子,那种威压他们只在武王爷身上见过,暗卫们甚至有种错觉,感到主子身上的威压比武王爷都重。
不可能,一定是他们昏了头。
天亮后,浓雾散去,众人也都醒了过来。
为首的人一脸警惕,一边呵斥众人起身,一边立刻去查看自己身上带着的密信,见到密信还在自己的身上,这才松了口气。
“不是让你们值夜吗?你们怎么睡着了。”
“头儿,我们也不知道啊,可能是一直赶路太累了。”
为首的人也没有起疑,一行人匆匆离去,没有注意到几个小尾巴缀在了后面。(未完待续。)
第四十二章 嬉闹
连云山脚下的阵法是宋婉儿亲自设计,云墨的人有心想要放这些人离开,接下来十几个人一路的行程非常的顺利,似乎不久前的艰难就是他们的一场幻觉。
影卫们缀在来人身后,原本以为他们是要进村,还在想着要如何跟踪,谁知道这些人却在宋家村不远处转变了方向,朝着村外的一条小道驶去。
为首的骑马人看了一下手中的卷帛,示意众人跟着他走。
暗卫咋舌:“这人手中刚刚看的是地图吧。”
暗七道:“废话,那东西咱们不是看过吗?”
暗五也就是一开始说话的这位道:“我就是奇怪,既然有地图,这些人为何还会迷路。”这种一看就是第一次来的粉嫩新人,幕后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把他们给派了出来。
暗七摇头,这些他怎么知道。
暗七和暗五同时看向了身边站着的暗三。
暗三的性格比较沉稳,这也是云墨放心让三个人一起来的原因,此刻开口道:“这样莽撞的人,有些事情才不会引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