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风暴之迷-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产阶级的一切恶德。它刚从贫穷中爬上来,就已经看不起贫穷了。它贪图那好久
没有的一切好处,它知道应当如何去获得并如何去保持起来,”“这些是享用革命
利益的人。”“他们可以加入共产党,然而心里没有丝毫共产主义者的气味。”虽
然当时苏联到处宣传人民之间平等;革命同志之间友谊深厚,同甘苦共患难,同富
贵共享乐,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首先是高层领导人的待遇与常人之生活有天壤
之别。罗兰发现:“在毗邻莫斯科的四郊,散布着一些在地图上没有标明的别墅
(也包括高尔基的独家住宅),里面住着领导人及其客人,或者是受到特别关注的
作家。宽阔的铺有卵石或柏油的道路总是通往别墅,道路沿线还设有警察,他们从
树林中暗地里进行观察。在地平线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幢位于树林中雪白的漂亮
的疗养院供政府的上层成员使用。”“石油大王祖巴洛夫的坚固的巨大庄园也成了
高层社会的别墅和休息区。不仅如此,许多高层人士包括作家在内都拥有汽车。”

    罗兰在乘坐高级轿车旅行途中遇到了这样的情景:“向他投去忧郁目光的男子,
一个老年妇女向他们显示了一下拳头。”而下层人士的境况又是如何呢?“在阿赫
特伦路上有一奇观:女人们手拿一块垫着草的生肉站在那儿,向过路人兜售,有的
则拿鸡或类似的东西,她们是没有执照的摊贩,她们没有钱付摊位费,也没有时间
排队等着租一天或一周的摊位,当执勤人员出现时,他们拿起东西就跑。”在高层
人士的“餐桌上摆满了美味食物:既有冷盘,也有各种火腿,还有鱼——腌制的、
熏制的、冻凝的。热菜有虾烧鲟鱼肉,奶油榛鸡以及诸如此类。”而在莫斯科,生
活对大学生、教师和小职员来说,仍是非常困难。玛莎的朋友利季娅·帕夫洛夫娜
对玛莎承认不久前,她请玛莎以及另外几个朋友吃的一顿简单而冰冷的早餐就花了
她86卢布,一块长方形巧克力糖要花25—30卢布。

    其次是招待客人之待遇与服务于此的苏联人民生活的差异之大。苏呼米附近有
一家西诺卜旅馆,纪德认为它完全可以与法国最美和最舒适的沐浴旅馆相比较。是
“尘世间人类觉得最接近于幸福的处所之一。”在旅馆旁边设有一个苏维埃农场,
专门为旅馆提供食品之用。但是跨过那条划定苏维埃农场界线的壕沟,便看到了一
列低矮简陋的房屋。“那里每四个人合住一间长二米多,宽二米多的房子,每人每
月两个卢布租金。苏维埃农场所设饭馆,每顿就值二个卢布,这种奢侈,每月只得
七十五卢布工资的人,是享受不到的。他们除面包之外,还有一条干鱼就觉得满足
了。”当然人们设法来尽可能地款待一位宾客,到处拿最好的事物给他看,也是很
自然的。不过“在这最好的事物和普通的事物中间有如此大的差异,在如此平凡或
如此恶劣的普通事物旁边,那特权却显得如此过分。”

    纪德还把党的干部和普通群众的工资做了比较。工人小职员,女佣的工资一般
在50——250 卢布。技术工人可达到400 卢布。高级官吏、教授、艺术家、作家工
资则一般在1500至10000 卢布。有些人每月收人可达200 —300 万卢布。工资差异
如此之大,也不得不让人想到剥削。用纪德话来说,是“一种剥削,一种如此狡桧,
如此巧妙和如此隐秘的方式之下的剥削,以至于被剥削之人不知道应当归咎于什么
人。”是“胁肩诌笑之徒”和“脑满肠肥之辈”对普通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利益”
的占有。

    1934年12月1 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
基洛夫遭暗杀。这一事件发生后,苏联在全国开展了所谓的“肃清反革命分子”和
帝国主义间谍分子的大检举、大揭发、大逮捕、大判决运动。这场运动一直延续到
1938年秋,先后牵连的人在500 万以上,其中40多万人被处决,成为苏联50年代国
内政治生活中突出的大事。

    而在大清洗运动中只举行过3 次“公开”审判,苏联著名持不同政见者、历史
学家、罗伊·麦德维杰夫认为:“真实情况就是:上述政治案件都完全是假案,这
些审判是一些骇人听闻的演出,是可怕的戏剧,上台给观众演出之前不知经过多少
次排练。”

    这样大的事件,罗兰等作家不会不有所耳闻,他们在苏联时也不难察觉出些许
大清洗的蛛丝马迹,那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事件的呢?斯大林又是如何评价、解
释大清洗运动的呢?在斯大林会见罗兰时,罗兰委婉地问起苏联目前正在进行的
“肃反”运动,并说是代表法国同志来询问的。而斯大林则轻描淡写地说成在基洛
夫被谋杀后匆忙处决上百人是受了“感情的支配”。“这上百人没有直接参与谋杀
基洛夫,但仍是德国、波兰、立陶婉(或者拉脱维亚?)的秘密奸细,必须惩处,
杀鸡吓猴。”而且决定不给凶手在诉讼过程中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机会,以免他们把
出庭当作讲坛。我们真要感谢罗兰真实地记录下一个最高统治者、铁腕人物在肆意
挥霍自己手中权力后的自得且毫无忏悔之意的形象。在斯大林那里,他把残酷无情
说成是国家的要求,称如果不对所谓“敌人”判死刑,苏联同志会对此感到气愤,
会认为这是姑息。他为了解释党和国家著名的有声望的活动家为什么被逮捕及处决
时,编出了一个可怕的预言,即苏联存在一个广泛分布的法西斯地下组织——第五
纵队。

    罗兰是1935年访问苏联的,此时是大清洗运动正酣之时,也是闻名世界的莫斯
科第二次大审判的前夜。尽管罗兰基本上是在走‘上层路线”,更多的是与苏联高
层领导人名术、文化、教育界高级人物接触,但苏联普通百姓表现出的一些政治恐
惧还是被敏锐的作家的眼睛捕捉到。他写到:“苏联青年具有非常好的品质,但同
时又是生硬的,甚至是残忍的——这是过早了解死亡和绝望的代价。年轻人知道他
们的熟人中有人死了,但晚上照旧去电影院。他们已学会不露声色,而这是可以理
解的。不能过于高声说话,否则,就暴露了自己。年轻人彼此不信任。”恐怖!绝
对的政治恐怖心理!在恐怖政治之下,人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
裹起来,保护起来,彼此之间不信任,甚至以邻为壑,告密、谗言成了杀人的武器!

    以上即是3 位作家笔下的苏联人民的精神状态、物质生活以及民族性格的一些
基本状况,苏联人给作家们的总体印象都是快乐的,满足的,这是可以肯定的,他
们为建立新的国家制度而快乐,为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国度而快乐,他
们把贫困看作一时的困难而满足现状,同时也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屈从于当时的政治
高压。他们不甘心贫困,但一部分人被政府的宣传所安抚,另一部分不相信宣传的
人则被镇压下去而无处表达不满。“如果我们在苏联所见的一切都是表现快乐的,
那也是因为所有不快乐的人都成了可疑人物,愁苦的人或至少现出愁态的人是极端
危险的人物。俄罗斯不是诉苦的地方,要诉苦须到西伯利亚去。”在一系列如托季
联盟反对派、联合反对派、新反对派等反对派被镇压之后,斯大林体制也就基本确
立起来,也许可以这样说,这些反对派就是斯大林登上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权力
宝座的牺牲品、垫脚石。而这只是高层中的冲突,下层则有更多的无辜者因为上层
的政权争夺而被牵连进去。在苏联,所谓反对派,其实就是自由批评,就是思想自
由。斯大林只能容受称赞,一切不喝彩的人,他都认为是仇敌。他要求他周围的人
都必须服从于他,不得违抗他的意志,否则就要受到他的惩罚。纪德评价道:“这
就是专制主义之本性:团结在自己周围的,不是有价值的人,而是那些吮疮舔痔者
流。”“而那些失踪的人,那些被致使失踪的人,乃是最有价值的人;在物质的出
息上也许不是最有价值的然而恰是他们能不同流合污,能表现与群众有别,而群众
之统一,其整齐性,是全靠一种庸俗性维持着,这庸俗性愈来愈下流了。”

    纪德、罗兰、本雅明三个人都曾追随共产主义,对苏联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
3 个人同样的旅行苏联,却得出不同的结论。纪德是严厉的批评多于赞扬,罗兰则
是赞扬多于批评,本雅明的态度则有些颓废。但3 个人还是憧憬着苏联的未来,希
望它明天会更美好。纪德写到:“苏联的一切都使得我——有时痛苦地——留恋于
这个地方。这个联合的民众,这个新水土,它扶助未来,意外事情也能够在这里爆
发出来。”“近来,苏联给予西班牙援助这事对我们表明:苏联还能重新振作起来。
苏联还没有终止来教训我们并使我们惊奇。”而罗兰则始终对苏联采取乐观态度,
他始终认为苏联还处于完善阶段,它正尝试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因此犯错是在所难
免的不应予以苛求。如“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任
何打算都不可能没有错误。可是,斯大林的政策所包含的积极的东西远远超过所有
消极的东西,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生虫的苹果”——这是安德烈·纪德访问苏联归来后在日记中写到的一个词
语。生了虫的红苹果表面上看依旧使人垂涎欲滴,红色光芒的背后隐现出的阴影是
那么的不和谐。


第十三章  谁是赢家:苏联与美国百年对抗之谜

    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尽管起点不同,看来都在朝着相同的目标前
进,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
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了第一流民族行列。所有其他民族看
来似乎已经山穷水尽;只是在竭力维护自己的地位,可是这两个民族却仍然在继续
发展。所以其他民族要么是裹足不前,要么老牛破车,只有俄国人和美国人仍在前
无古人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地一前迈进。

    ……正当美国人在同大自然束缚搏斗的时候,俄国人却在同世界上别的人种厮
杀。前者与荒凉的原野和未开垦的土地搏斗,后者则同全面武装起来的文明斗争。
美国人使用锹镐征服世界,俄国则用剑戟征服世界。为达到征服世界的目的;美国
人根据本身利害得失开辟个人发挥聪明才智的自由途径;俄国人则把社会一切力量
集中于某一个人。美国把自由作为行动的基本手段,俄国则把服从作为行动的根本
准则。两者出发点不同,道路各异;尽管如此,看来他们都在上帝的意志的驱使下
;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而奔命。——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

    美国,俄国,如果将其国名按照英文字母的排序,A 和R 分别是英文的第一与
第十九个字母,如果按照俄文字母的排序,A 和P 分别是俄文的第一个字母和最后
一个字母——第三十三个字母,实可谓相距遥远,中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但是自20世纪初,历史命运之神“看不见的手”却多次将两者拉在一起,让它
们并肩而立,角逐世界。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与俄罗斯,美国与苏联,曾互视为
敌手,也曾是战时盟友;两者曾共同拉开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冷战的大幕,成为两个
令世人瞩目的头号超级大国;两者曾试图共掌天下,平分秋色,终因国家利益和意
识形态的分歧而累发龌龊;20世纪70年代,两者在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方面曾势均
力敌,难分伯仲,然而自80年代开始,苏联则每况愈下,庞大的红色帝国——苏联
终于90年代轰然解体,绝尘而去。

          一、从奴隶到将军:不平凡的美国佬

    1620年7 月的某一天,载有102 人的“五月花号”邮船由英国的南安普敦港启
航驶向茫茫无际的大海,5 个月后,疲惫不堪的人们终于看到了海岸线,那里就是
他们梦中的新大陆。在登上大陆前,这批欧洲移民的始祖们,以威廉·布雷福德为
发起人,由船上41名成年男子响应签订了一份自律式的公约,被称为“五月花号公
约”。

    这些英国清教徒正是因为不堪忍受英国教廷和英国专制工权的压迫而背井离乡
的,因此他们在“五月花号公约”宣布不要国王。不要专制暴政,宣布人人平等、
友爱。“在上帝面前庄严结盟,同心协力为较佳秩序与生存建立一个文明政体……
并且要随时制订。拟定和设计那种公认最为适合殖民地全体人民利益的公平法律。
条例、法令、法规,以及设立治理机构”。1630年3 月29日,由英国国王又下令将
1000名离经叛道的清教徒和刑事罪犯以押解方式强行迁居北美洲,这些不幸的人们
乘坐17艘帆船抵达马萨诸塞港,马萨诸塞的海湾公司手持国王的特许令,在马萨诸
塞建立了英国人在北美洲的第一块殖民地。

    随后,欧洲各国殖民者都视北美大陆为未开垦的“处女地”,西班牙、葡萄牙、
荷兰、法国和英国的殖民者相继侵入这块神秘的大陆。从1607—1732年间,英国在
北美大陆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终于将北美大陆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当第一批欧洲人因为逃避宗教迫害、或者是因为躲避重债远涉大洋初到北美洲
时,他们的身上完全没有了“文明人”的高傲和矜持,因为面对险恶的地理和气候
环境,他们首先要做的是维持自己的生命。因此,这个时候,“文明人”心甘情愿
地做了“野蛮人”的小学生。

    印第安人教会了白人如何开垦土地,如何在森林里生活、狩猎、采集,如何采
集草药以疗伤治病,如何制作鹿皮等求生的最基本的本领。白人学会了在鱼堰中捕
鱼和在海边以鱼叉捕鲸的方法。白种人学会了制造美洲原始的水上工具——独木舟,
得到了航行之便。他们还学会了在冰天雪地里,用平底雪橇拖运沉重的货物。最后,
白种人从印第安人那里学到了散兵队形的战术,这种战术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对付英
国人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应该说,白种人初到北美大陆时,从印第安人方面得到的帮助是多方面的,然
而欧洲人的到来,却给印第安人传播了多种可怕的疾病,如天花、麻疹等,夺取了
许多印第安人的生命,使他们的人数急剧减少。欧洲人初到时,即与印第安人进行
不公平的皮货贸易。欧洲人以珠宝赝品骗取印第安人的兽皮。

    欧洲人对印第安人运用软硬两种手段,软手段指的是用假珠宝和枪支弹药“交
换”印第安人的土地,硬手段包括以武力方式对付印第安人、强行扣留印第安人的
首领逼迫其族人就范。另外,欧洲人对付印第安人的一个惯用方式是“分而治之”
和“各个击破”,欧洲人往往偏袒一个印第安人部落,给他们枪支弹药,鼓动他们
向另一个印第安人部落进攻,煽动印第安人部落之间的冲突,坐收渔人之利。荷兰
人以枪支供给易洛魁部落,煽动易洛魁部落与阿尔贡部落之间的战争。瑞典人支持
萨斯圭罕那人,鼓动其与邻近的印第安人部落进行战争。

    大批的欧洲移民,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荷兰人、法国人、日耳曼
人、意大利人、瑞典人和犹太人,带着他们的梦想和希望来到美洲。

    克雷夫克尔原是法国的军官,1765年他脱下了红色的法国军服,来到美国纽约,
他在这里定居、娶妻、生子、经商、办农场、发财。享乐和写作,在他的身上完全
实现了一个美国梦。1785年他在欧洲出版了一本书,名称就是《一个美国农场主的
来信》。他在书中写道:“苦难的欧洲人,欢迎你来我的岸上。当你看到我的翠绿
的田野,航运畅通的河流,美丽的山村时,赞美那个时刻吧!你若工作,我给你面
包;你若诚实、清醒、努力,我给你更大的报酬—一安定和独立。我给你衣食,我
给你安逸的家,让你在炉边讲给孩子们听,你是如何发达起来的;我给你一张可以
酣睡的床。此外,我还要给你一个自由人享受的豁免。你去工作吧,耕耘吧,你会
发达的,只要你公正、勤劳和知恩图报。”

    这些移民千里迢迢来到美洲,把他们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带到这里,他们
构成了美利坚民族——“马赛克”大厦斑斓绚丽的色彩。

    1775年4 月15日的清晨,英国人在北美的第一块殖民地马萨诸塞响起了枪声,
殖民地的民兵伏击了得意忘形的英国官兵。北美独立战争拉开帷幕。经过8 年的努
力,美利坚民族终于1783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了独立,并且把“人人生而平等,
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
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词句写人他们的《独立宣言》中,为后人所称道。

    当美国在1783年取得独立时,它的领土仅限于加拿大以南。密西西比河以东、
佛罗里达以北的地区,领土面积只有83万平方公里。在这以后的60—70年中,美国
与欧洲殖民国家进行激烈的争夺,使它的领土逐渐从大西洋沿岸扩大到太平洋沿岸。

    从18世纪末起,美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西进运动,成千上万具有冒险精神的美
国人涌向美国西部没有开垦的“处女地”,尽管真正的主人是早于半个多世纪就世
代居住在那里的印第安人。海拔1000米的阿巴拉契亚山挡不住他们的雄心,恶劣的
生活环境。沿途的盗匪兵痞也不能阻挡他们。美国的西进运动是建筑在对印第安人
的大屠杀和驱赶的基础上的。

    1788年宪法和西北土地法令都曾规定,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夺取印第安人的土
地。在美国历史上国会也的确从未对印第安人宣战,但是,为了霸占早已有印第安
人居住的西部土地,美国对印第安人的血腥屠杀却从未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