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明-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这个准备动手的船队在石臼附近的海面上,被五艘武装商船围在了,这种船是江峰的船只,现在海上带着火炮的船只,而且不是西洋样式的船只除了江峰是别无分号。而且这些武装商船已经不是当年的那种六门小炮的船只了,而是带着二十门炮的大家伙了。

这些纠合了一些亡命之徒就要占据林家岛的海商海盗们,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想跑,硬帆在利用风的效率上可是不如江家的软帆,航速上已经是有颇为巨大的差距了,追上了之后,两船距离几十步的距离。

炮炮命中,打沉了一艘有一艘,也有不要命的把船开近了准备跳帮,可即便是有抓着绳子荡过去的机会,对方拿着长矛好像是游戏一样的都是戳了下来,战斗以后,也不是全部的杀掉,还是有几百人被绑到了济州岛上,现在的朝鲜是特别的需要劳动力,而且是需要汉人劳动力,所以也是浪费不得。

这次的战斗之后,海上的人终于是知道了,现在的海上说话最管用的是谁,拳头最大的是谁。

江家军的技术优势终于是显现了出来,船只技术这种东西不是看看外观就能学习下来的,里面的龙骨,肋骨,还有隔舱的结构都是关键,桅杆风帆等等都是颇为精巧的东西,但但是在船上遥望看不出来什么的。

何况江峰在登州的船坞已经是隐蔽非常,在仁川之后,更是属于半隔绝的状态,别人就算是想要打探消息也是千难万难。

东方的福船和西方的盖伦船的技术结合,出来的这种产物虽然也有种种的不足,但是足够来称霸海上了,而且江峰对火炮的重视更加让他的优势扩大,当然,这些都是在江峰近乎恐怖的财力支撑下,才可以进行的。

若不是有海贸和私盐的钱财支持,苏观月尽心竭力的调度,万万没有这样的成就出来,即便是这样,江峰还是动用了用作准备金那笔得自京师得银钱,现在在朝鲜有个好处就是长白山上的大木比较容易获得。

朝鲜的小朝廷已经是被江家军控制在手中,一道道的旨意发出去,平壤那里自然有人发动民夫来做,而且江峰再花些银子上去,更是无往而不利。现在仁川附近的港口除了江峰自己的商船和李和尚的商船在运行之外,还有夏翠玉自己的船只在运行。

现在的夏翠玉已经是江峰的内宅管家了,尽管江峰没有什么心思顾得上,但是刘芳蕊和苏观月商量之后,认为与其是这么尴尬的放在外面

如大大方方的摆在眼前,江峰也没有什么意见。

只是夏翠玉还是那个态度,若不除掉夏青蛟的话,她不会真正的入江家的门,江峰此时的海上势力已经是强大非常,对于夏家的船只和水手并不是那么放在眼里,但是毕竟这个女人跟着他从登州来到异乡,彼此多少有些缘分在其中的。

何况江峰的家大业大,内宅若是用赵秀才作为管家也是多有不方便的地方,赵秀才现在几乎是整个江家军物资系统的总长,忙的不可开交,也是分不开身,索性是让夏翠玉过来管理内宅。

夏翠玉和内宅的刘,苏两位夫人不同,她可是从小就在外面经营生意,统领家族的子弟,算得上是干练精明之辈,这次用上倒也算是人尽其才,夏翠玉自己提出来,在翠玉楼跟着过来的二十几个夏家子弟,也没有什么在朝鲜帮忙的地方,索性是盘下来了几艘船只,在海上做起了生意。

大明周围的海上全是金银,只要是你带船下海,不要遭遇风浪海盗想不发财也难,何况是有江峰强大的海上力量,还有夏家这些人本身就是熟门熟路,做了几次之后,就开始滚雪球了。

在朝鲜除了繁忙的港口,此外还有防范严密的船坞,按照登州造船的计划,嘉靖十四年的时候,应该会有和顺风号同等级别的六百五十吨的战船一艘,还有四百吨左右的船只两艘,三百吨到二百吨左右的船只会有十艘左右。

在朝鲜的三十多个民卫全部是严密的军管,这个时代的信息交通也是迟滞和落后,所有来自大明的消息都是被严密封锁,而且江峰从不做什么慈心待民,在民卫中有一条铁律:

“就是妄议回乡者死!”

看了将近一百人的脑袋之后,所有人都是老实了下来,而且各个民卫的团练是交叉的护卫,本民卫选出的青壮操练都是在其他的民卫,而且轮换进行,彼此镇压监视。

开始的思乡心思绝了之后,也就是感觉出来这里的好处了,首先是江家军说了三年不收赋税,只是有劳役,三年后,赋税只是收取三成。

要知道在山东的时候,这些难民们大多是租种地主田地耕种的佃户和半自耕农,往往自己辛苦劳作一年的作物,先要交给地主,然后还要缴纳皇粮国税,然后还要出劳役,在这个朝鲜虽然是人生地不熟。刚刚春耕播种的时候,农官的指导很多人都是不屑一顾,心想我都是田里做了这么多年还用你来教吗?

但是农官也是民卫里面说话管用的大人物,不听不行啊,很多人都是改变了多年以来的习惯,按部就班的根据规程播种了下去,并且是种上了所谓玉米之类的作物,当然还有小麦高粱之类的农作物。

因为所有都是卫官和农官协同的组织,虽然是在朝鲜民间弄来的耕牛很少,但是人多力量大,还是发挥了极高的效率,到了八月收获的时候,很多人看着收获满仓的粮食,不少的老人都不能相信这全是自家的粮食,有些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在那里嚎啕大哭。

朝鲜南部的气候温暖,所以一年可以耕种两季,第二批的种子种下去之后,民卫的心思渐渐的安定下来,这里虽然是法令严酷,可是粮食都是自己的,而且听说,大明还是战乱之中。

仁川的造船坞里面,也有在各个民卫抽调的工匠,民卫中若是有愿意在船坞做工的,工钱丰厚,而且可以折抵赋税,算是颇为优越的工作。在船坞中还有大批的朝鲜工匠,现在朝鲜各地的居民都是人心惶惶,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被官府安上罪名,据说现在被抓的人都是被流放到回不来的地方。

但是作为工匠只要是知晓手艺能在船坞里面工作或者懂得其他的手艺,地位就很不一样了,立刻各方面受到保障,家庭的地位也是高了许多。

一年多的时间,朝鲜的工匠从各地赶来,聚集在民卫的周围或者是杂居其中,约摸是几千户左右,共有两万人,江峰把他们安排在汉城和民卫区之间的居住,这些人不受朝鲜的官吏管辖,被称为高丽匠户营。

江峰在这一段时间一直是深居简出,呆在仁川港口附近的堡垒里面,有些亲近的人知道,他每天都是在堡垒最中心的指挥室中,看着墙上挂着的图——万里海疆的海图……

正文 第三百二十六章 利益 欺上瞒下

州营的两千多人凭空消失无踪,毕竟王知府和登莱兵员并没有在烟台山千户所的灰烬中看出什么尸骸来,若说是满营溃散,有没有什么关于逃散的兵丁。

这个充满了神怪玄幻色彩的文书报到了兵部里面,看的尚书和侍郎们都是大为的光火,心想这样的报告报上来,兵部如何拿到外面去呈文,在京城中很多人知道江峰是在仁川和汉城之间修筑了堡垒。

算是在海外割据了一块地盘,但是现在这些人虽然知道实情,可是谁也不会把这个消息告诉皇帝,甚至也是严令自己的手下去告诉。

陆炳和黄锦一直是对江峰的动向颇为的关心,在山东周围调动兵马可以说就是这两个人的安排,当然他们没有想到会突然爆发出这样的叛乱,而且居然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那些兵马全部是在山东的境内围堵布防,还被叛军打散了不少。

最后解决问题只能是在蓟镇和宣化调集的边军,对于这次的叛乱,跟嘉靖皇帝亲信的人都是知道,对于泾王的被劫持,而且叛军还借助于他的旗号,嘉靖非但是没有担心,而且颇为幸灾乐祸。

等到闻刀和刘十三两股兵马合起来的时候,整个鲁南和莱州的一部分都是被占据,嘉靖皇帝终于是震怒,特别是得到了所谓叛军要直下南京,在南京拥戴泾王为帝的时候,他连连的下旨,命令兵部和南京的兵部必须小心防范,全力的围剿。

现在已经是折腾了大半年的叛军终于是覆灭了,闻刀的首级已经是被送到了京城,刘十三还是在被严密的追捕之中。

这些事情是不是和江峰还有他的登州大营有关系,这两个人也是判断不清楚,锦衣卫和东厂虽然有这个时代比较强悍的情报能力,但也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烟台山千户所对于外人来说就是禁地。

如果江峰手下的兵丁有些兵营背景的倒也好说,可是手下基本都是匠户和农民的组成,锦衣卫根本没有什么预先的判断,所以也是无从下手。更为关键的是,陆炳在关外也有两所颇为巨大的庄园,黄锦在山东的私盐上也是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江峰在朝鲜所作的事情,事实上属于从古至今无人敢作的事情,这个攻击藩国要说是谋反也可以说得,偏偏是藩国朝鲜的王室没有说什么,也没有正式的文书到这里,事实上在今年二月的时候,锦衣卫曾经收到过消息,说是京师几个勋贵的家奴,在城外杀人。大凡这种事情,若是没有苦主状告,不管是锦衣卫还是顺天府的衙门根本不去理会,何苦区招惹那些高门的麻烦。

当然,这次的被杀的人如果详细的调查的话,就会发现他不是大明的子民,而是朝鲜的官员,身上还揣着求救和状告的信笺国书,但是朝鲜的特殊情况让他只能是带着一两个随从就上路了。

来到了京城外围之后,早就是布下了监视人手的勋贵们毫不费力的就是发现了这个人,一次并不需要太多技巧和准备的刺杀,让消息还是没有进入京师。

江峰所作所为是叛国是割据或者是谋反什么的,可是京师商团背后近百家大明的勋贵和官员,已经可以说是大明的统治阶级的几分之一的规模,基本上都是和江峰有这样那样的联系。

若是江峰被问罪,那么带着大批的船只去朝鲜买卖人口的这些勋贵算是什么,何况这些勋贵的手下在朝鲜的时候,某些场合也是当作占领军来用的,到时候根本是扯不开关系,陆炳的庄园里面就有将近五百朝鲜奴,其他的庄园更多,若是闹将起来大家都是得不到什么好处,司礼监大太监的黄锦更是如此。

他每年在他弟弟黄平的手中拿到的银两将近五万两,江峰和黄平共有山东私盐的分配,若是他有什么事情,那黄平岂不是资助谋反。

此时的朝廷可不是太监,武官,文官,锦衣卫,勋贵那一家独大的局面,各方面的势力彼此纠缠不清,谁要是有个破绽另一方就会自然就会抓住不放,何况还是这种致命的把柄。

不过这个时候的事情也是颇为的诡异,朝中各股势力几乎都是在关外的垦殖庄园中,有这样那样的利益,自古以来,高官就是最容易发财的,手中有权力有银子,而且消息方便,想不发财都难。

京城的酒楼最为赚钱的时候,很多人及时的跟进,自然是发了一笔,关外的垦殖庄园,虽然已经是

暴利,但是手中没人,没权,没钱,怎么干的了这样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是在江峰的手中买了朝鲜奴。

换句话说,人人都有把柄被对方握住,而且为了赚钱和发财,人人都是需要更多的朝鲜奴,去年的那一批人在秋冬的时候到了关外,不提在路上死去和逃散的那些,秋天烧荒,整备,冬天的伐木,凿冰,第二年的春耕劳作。垦殖庄园管理者们,普遍是只有管理佃户的经验,没有使用奴隶的经验,结果死伤了大批,都是变成了田地里面的肥料。不过获得的大批的收成也是让人欣喜。

所以每个人都是打算,今年一定要去购买更多的朝鲜奴隶。

现在朝中有如此多的人和江峰在朝鲜有这样那样的牵扯,而且这些人还想继续获得利益,自然是不想搞出什么别的枝节来,皇帝虽然是有通天彻地的本领,但是不出深宫一步,他的眼睛和耳朵就是锦衣卫和东厂,还有御史们的风闻奏事。

可是现在大家都不想让皇帝知道这个事情,到最后居然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登州营两千官兵和叛军死战,消耗殆尽云云。

皇帝的心思现在已经是开始转到了炼丹和道术上面,山东一个守备和几千兵的生死他还不放在心上,甚至这些东西都不会出现在他说看的折子和文书上面。

事情终归不可能这么风平浪静的过去,在浙江已经是做的有声有色的布政使刘顺得知爱女在山东的匪乱中丧生的消息之后,痛不欲生。所谓祸不单行,几乎是同时朝廷下来了叱责的文书。

谴责的原因是浙江的海疆不靖,任由海寇横行,置朝廷禁海的大令如无物,一时间浙江的官场都是议论纷纷,心想刘大人没有来浙江之前,倭寇几次都是打到了杭州府,士民屠戮,苦不堪言,现在地方安定,比起从前来不知道好了多少,怎么朝廷还下旨意叱责呢!

而且浙江的大户人家,种田现在反倒是末业,家家都是在海上有生意在里面,只要是没有倭寇肆虐,大家放心发财,岂不是皆大欢喜。不过朝廷的文书下面还是要老老实实的遵守,按照常例,这么严厉的叱责,被叱责的官员应该做的就是告病在家中休养,浙江布政使刘顺果然不出众人意料的闭门养病。

所有浙江省的民政之事,被布政使司衙门的左参政暂时的代理。

江峰从登州离开的消息现在已经是在海面上传开了,有惊讶的人,有幸灾乐祸的人,还有蠢蠢欲动的人。

浙江的象山,这里有一个卫所象山卫,这里靠近六横岛的双屿,六横岛上现在其实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了,很多发财的海商都是在象山一代购置房产,附近的象山卫已经是被这些海商喂的很饱,反倒是变成了这些海商们的忠实护卫。

在象山的港口上,虽然是禁海的大令人人知道,但还是有船只在那里进出,只不过货船很少停在这里,都是些商人们的座船,和港口毗邻的地方,有一个象山卫的千户所驻守在这里,士兵们也是时时的巡视。

嘉靖十三年六月的一个清晨,站在港口上执勤的士兵看到码头上缓缓的停靠了几艘货船,从上面跳下来几个水手,手脚利落的开始把缆绳什么的绑在码头上,这算是江南沿海上作为常见的情景了。

不过士兵们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象山这里从来都是前呼后拥的一帮富商进出,那里会有什么货船,此时的货船都是云集在六横岛的双屿,抓紧赚大钱才是正事,谁会来这里。

几艘船上都是下来了水手,在那里忙碌,守卫港口的一个总旗带着二十几个士兵,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那名总旗开口颇为疑惑的问道:

“你们是那一家的货船?”

他的语气倒是颇为的客气,因为岸上居住的海商可是他们这些人的衣食父母,万一不经意间得罪了谁,可就不好了。谁也没有想到,那些水手听到问话之后,先是一愣,随后从身边的行礼中迅速的抽出了兵器,朝着士兵们就是砍了过来。

这个兵器象山卫的官兵十分的熟悉,狭长闪亮的长刀……

“倭寇来了,倭寇来了……”

嘉靖十三年六月,倭寇大掠象山,兵民死伤逾三千之众,地方劫掠一空。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七章 采购 倭寇重来

朝鲜居然有煤有铁,这当真是江峰的意外之喜,朝鲜各种货物的商人,商人里面有从前威风凛凛的官商,也有国内普普通通的商人。

商人重利最是没有廉耻。从前朝鲜商人们的利润来源都是在和明朝的贸易上,靠着朝鲜出产的各色的特产,比如人参和貂皮,鹿茸之类的东西和明朝贸易,现在江峰控制朝鲜,自然是要杜绝这种交流的通道。

尽管江峰现在和明朝国内已经是没有什么联系了,可是辽宁和朝鲜交接的各个卫所,不约而同的开始严控边境,说是严防蒙古鞑子的细作,天知道蒙古细作为什么绕这个天大的圈子。

朝鲜的大商人们虽然是失去了和明朝做生意的机会,但是江峰对铁和各种原材料的需求却重新的让一部分人发达了起来,就和朝鲜的朝廷是士林派和勋旧派两个派系你死我活的争斗。

商人们也都是依附这两派,通德郎金正五的被诛杀,士林派的被清洗,也让大批依附这些官员的商人们破产,同时,那些亲勋旧派的李仁弓派系的商人们则是有了一个更好的机会,那就是江峰的采购需求,原本江峰的准备是杀光这些商人,把他们的财产全部充做军资,但是刘十二却是劝阻了他。

现在江峰在朝鲜实际上只是占据了仁川的港口和南部的一片地方,所具有的优势就是一万强军,还有将近三十艘的战船和几百艘商船的水师,而且牢牢的把朝鲜的统治力量都是控制在手中,不过现在还是只能把握住几个点,而面就控制不到,刘十二虽然没有参与到江家军的军工制造之中。

不过他也是知道,这些兵器包括船只都是需要大量的原材料的消耗,现在在朝鲜,去原来的那些产地购买显然不可能了,船只的运输成本会非常的高,更不用说这些船只耽误了商贸亏损的金钱了。

而且在朝鲜一年多过去,原来的船队已经是重新的踏上正规,海上贸易这个赚钱的机器又是开始重新的转动起来,屠戮朝鲜的亲贵商人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也未必有什么太大的好处,现在朝鲜勋贵王室和各级官员已经是有些习惯了江峰这个太上皇就在身边,而且因为海贸和奴隶贸易的存在。

虽然朝鲜奴在关外大批的死亡,可是他们的收入和生活反倒是提高了不少,这可是好事,朝鲜半岛的上这些人远远没有江峰还没有穿越的时候,他们自己媒体宣传的那么刚烈和威武不屈。

整个东北亚最文弱的民族,毫无疑问的就是朝鲜人,过得比从前舒服,而且权力看起来还大了不少,太上皇就太上皇去吧。

刘十二所担心的就是,若是杀了那些官商,朝鲜的王室和大臣们搞不好也是会人人自危,这毕竟是在对方的国土上,如果闹起来的话,虽然江家军的武力很有自信来镇压,但也毕竟是一个麻烦,而且搞不好会惊动明廷。

而保留这些商人,商人重利,江峰海贸的银两数额巨大,用来收购各种原材料,这些商人们必然是得益不少,既然是从江峰身上赚了钱,自然是更加的亲近江家军,便于更加稳固的统治。

当然江峰也并不是急着杀猪,索性是听从的刘十二的建议。专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