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郎中行-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对地意见,相反的,还干的非常起劲。

    司机大哥是从部队调派到十七处地。不管是在哪里,都保持着军人的作风,连带着的,他也把这种部队化军事化的纪律带到了加工厂。在司机大哥的操练下,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几个因为体力消耗过大而累到地工人,多亏了有阿豆小子在。不然的话。不定会闹出怎么样的乱子呢!

    开始的时候,工人们确实很不习惯这样的操练。做凉席就已经很忙了,居然还要在休息的时候进行军事化的操练?还让不让人活了啊?可惜地很,在高工资地诱惑下,始终没有工人提出自己的正当要求,阿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操练是很苦地,效果却也非常的明显,一段时间下来,不但没人因此而受伤,相反的,工人们的体质普遍好了许多。看到这样的情况后,阿豆忍不住点点头,觉得很有必要把这种军事化操练推广到诊所集团,手下强壮了,干活就利落了,这种显而易见的好处,阿豆又怎么会放过呢?

    诊所集团的那些医护人员,就此被司机大哥的部队作风给连累了,想想还真是冤枉啊!

    为了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了促使当地人在砍伐自己承包的山林后,还会记得给竹林留种(也就是留一部分春笋),竹子厂规定了,只有多年生的老竹子,才能拿来做凉席,并且年龄越久,收购价格就越大。免得村民们为了眼前的利益,过度砍伐,造成严重的生态不平衡。

    没想到,这样的做法,不但解决了生态问题,还使得凉席的质量上了一个台阶。大超市里,有的是眼光毒辣的进货员,相同的凉席一比较,青龙乡出产的,质量就是要比其他的好。了解到这种情况之后,大学生干部们商量了一下,干脆就把凉席的品牌命名为“老竹凉席”了。

    不但形象,而且易懂,实是要比之前的那个“青龙凉席”好上许多了。

    阿豆他们来的时候,夏季还没到,所以凉席项目的上马,正好赶上了热销的旺季,一时间的,工厂里忙得不可开交。负责人手的阿豆,总是能够把握住招人的最佳时机,再加上不断运来的新机器以及工厂的三班倒,好歹让工厂的产量达到了最高。

    又经过一次的扩招之后,竹子加工厂终于达到了既定产量,阿豆认为,以当地的竹子资源来说,近千人的工厂刚刚好,要是再多的话,恐怕会对当地的生态产生影响。没错,这里的竹林是很多,不过千人大厂也不算小了。生产规模的扩大,意味着销售的难度成倍增加,就更别说凉席这种季节产品了。

    前后忙了几个月后,眼看着快要入秋了,凉席的销售已经受到了影响,有的地方,甚至开始退货了,因为当初签订的是代销协议,所以人家要退货,也是很正常的事儿。好在前一段时间,赚得钱足够让工厂安稳的度过淡季了,一时间的,倒也不虞有停工之忧。

    与之相比的是竹编工艺品,不但没有受到季节的影响,相反的,订单还越来越多,别看这些小玩意不值钱,数量一多的话,产值亦是很客观的。这不,乡政府那边已经几次收到了阿豆要求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了,臭小子也不是吃素的,声称竹编厂再不扩大生产的话,将会自己上这个项目了,哪怕没有熟练的技术工人,亦是照样的上项目。

    有道是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凉席暂时是没什么钱途了,生产虽然在继续,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多半只有入库了。既然竹编工艺品那么吃香,要是不乘机捞钱的话,阿豆也就不是那个阿豆了。李家姊妹和方丽等人,几次要求阿豆同意上马竹编项目,考虑到竹编制品的难度,阿豆最终还是拒绝了。

    不过,大家前一段时间相处的不错,好好解释之后,方丽等人还是接受了阿豆的观点,那就是暂时不上竹编厂这个项目,转而去到乡政府的那个竹编厂,以来帮人家寻找更好的出路。帮人家即是帮自己,这点小聪明,方丽等人还是有的。

    收到要求的乡政府,也很为难,不是他们不愿意扩大生产规模,主要是在怕,万一以后没了订单的话,闲置下来的工人已经设备,会加大工厂的支出。已经有过几次这样的教训了,要不然,你以为竹编厂还会是现在的规模?说一千道一万的,还是一个订单的问题。

    对于阿豆他们来说,要搞到一个固定订单,并非是件很难的事情,超市那边,每月都要销售出去大量的主编工艺品,正巴不得有个比较稳定的来源呢!

    在这样的前提下,双方的扯皮很快就结束了,掌握着大量订单的阿豆他们大获全胜,即便如此,考虑到当地的财政收入,阿豆他们依然往竹编厂投入了近百万的资金。管理权还是掌握在乡政府的手里,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阿豆的竹子加工厂也开始生产竹工艺品了。

    别的不好做,竹蜻蜓、竹马这样的普通玩意,稍稍琢磨一下,还是很容易就做出来的。

    当然了,特色产品也是有的,比如把烘干的药材碾碎后,放入竹管中,周围打上许多超小的空洞,只要不漏出来,就能在实际上成为一个竹香囊了。这样的小玩意,因为大小的关系,不管是随身携带,还是放入衣柜、手包里,都能让人享受到竹香囊带来的药材清香。

    或许在以前,大家都很讨厌中药的味道,但在诊所集团的响应下,世人已经不拒绝药材的味道了,相反的,还有很多一部分人,对于神奇的中药材有着变态般的好感。

    这其中,以外国人最为狂热。再加上阿豆亲手配置出来的药囊,不但香气宜人,甚至有着保养身体的特殊功效,只要佩戴的时间够久,多少还是能起到点效果的。

    所以说,竹香囊的问世,意味着青龙乡这边大学生们,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来钱项目,并且这个项目还是以出口为主的。这下子,别说方丽等人惊讶了,连青龙乡乡政府也感觉到,这批下来的大学生干部们,赚起钱来,确实有两把刷子。

    臭小子在被大家佩服的同时,自己也在纳闷,小时候怎么就没发现这些项目呢?要是早点发现的话,自己就不用在诊费上几毛几分的计较了,家里的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开始的时候,李家姊妹还想不然阿豆插手的,可惜臭小子想出来的点子实在是妙,慢慢的,她们也就认可了这家伙的点子了。用妹妹敏敏的话来说,“老公的点子,老婆拿来用,天经地义,完全不用分得那么清楚,谈钱的话,实在是伤敢情啊!”

    ……



………【第十九卷势不可挡第五十章前景看好】………

    竹香囊的问世,可说是真正开辟了青龙乡的发展“钱”途。

    这东西,除了技术含量高了点外,其余的根本不算什么。比如说竹管内的药材,就是采纳了当地最常见的药材,再加点樟树皮、甘草之类的,其成本几乎低廉到了一个令人抓狂的地步。技术含量高,是指药材的配制技术,阿豆配制出来的香囊,香味纯正而持久,要是不说的话,恐怕没多少人能知道,这样的香味,就是十几种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散发出来的。

    而且,也不怕被别人仿制,反正药材碾碎后也看不出来。至于盛放药材的大小竹管,这里有的是竹子,再加上加工厂留下的头、尾废料,它的成本也高不到那里去。

    别看成本不高,销售价格却高得离谱,尤其是外销的产品,最起码也要数十美元,最贵的,甚至达到数万美圆。用阿豆的话来说,“反正现在是中药材正热的时候,价格高点也无所谓了,再说了,因着人手的关系,竹香囊的外观质量很好,产量却并不高,要是不卖贵点的话,怎么能赚到钱啊?”

    试销之后,就是真正的上市了,首批一万个竹香囊很快就做出来了,除了留下少数自用外,其余的全部送到了海外的诊所集团总部,也就是瑞士中医院的林刚大院长那里。这个时候,阿豆已经顾不上别的了,一心想要把竹香囊在国际上打开局面(主要是被李家姊妹给逼的)。林刚大院长也不含糊,直接把这些老大交代的稀罕玩意,送去了集团在各大商场的柜台。要知道,诊所集团有着属于自己的中药护理专柜,马马虎虎的,竹香囊也能算是保健产品。放在这些专柜销售,实在合适不过了。

    很显然。竹香囊地问世,再次吸引了外国人的注意力,相对于诊所集团地其他护理产品来说,竹香囊的价格并不算贵,兼且其精致的外观,纯正而绵长的香味,无论是送礼还是自用。都是很不错的。就连林刚大院长看到这些小玩意后,亦是忍不住的自掏腰包,买了十来个给自己以及老婆用。

    事实证明,竹香囊的价位非常正确,别看它地成本不高,可要是没人知道这点的话,光是它的保健功效。就能让人掏腰包购买了,就更别说,竹香囊的外形还非常的漂亮。

    竹雕艺术,在中国由来已久,最开始的时候,竹管都是用来装茶叶用的,外形好看了,茶叶卖地就好。

    青龙乡生产的竹香囊。外观上也是有各种雕刻纹路的,就连手指头般大的随身型竹香囊,都有精美的雕刻图案。至于放在衣柜里的那种个头很大的竹香囊,更是被雕刻上了中国特有的神话故事。最大地竹香囊,个头甚至能达到一米多,采用几节中间打通的竹子,精心炮制而成。卖得最贵的,就是这种竹香囊。

    在青龙乡,有着很多的民间雕刻艺人,除了少数采用石头以及木头做材料,多数的艺人,都只会在竹子上进行雕刻。这之前,他们雕刻出来的东西。大多是由竹编厂收购的。然后和竹编工艺品一起进行销售。现在就不一样了,鉴于竹香囊地高价。连带着雕刻上的图案,其附加值也高了不少,很快的,阿豆就拉来了一批固定的雕刻艺人,采用全手工的制作方式来给竹香囊添加图案。

    或许在国人眼里,手工做的东西算不了什么,但在外国人眼里,越是手工做的东西,就越是卖得起价格。这是没办法地,谁让我们国家地劳动力就是比别人廉价呢?不过,阿豆却不想承认这种倒霉事,在他的策划下,有雕刻地竹香囊要比没有雕刻的竹香囊,在价格上,足足要贵上几倍之多。

    偏生的,外国顾客还非常理解阿豆的这种举动,对于他们来说,手工的就是要比机器的贵。在这样的前提下,竹子厂的厂长,也就是司机大哥认为,是不是可以把凉席也这样加工一下,然后出口到国外进行销售?阿豆把方丽等人叫来开了个会议,觉得这样的做法并无不当之处,随即同意了司机大哥的建议。

    就这样,雕刻着各种图案的凉席,随着竹香囊一起,顺利进入了国际市场。地球是圆的,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在生意场上,这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那就是没有销售淡季之分。目前北半球这边,也就是国内,正处于寒冬季节,但在南半球那边,却是夏日炎炎的酷热,正是凉席销售的大好季节。

    “则个,应该就是所谓的季节差了吧?”

    丝毫不懂季节差究竟是什么意思的阿豆,得意洋洋的对着李家姊妹吹嘘道:“怎么样,老公我的点子还不错吧?”

    看到臭小子这么开心,李家姊妹到是很喜欢这样的阿豆。怎么说来着?总归要比那种态度淡淡不拘言笑的家伙强吧?说实话,李家姊妹对于修炼一直有那么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小抵触,生怕阿豆的修为高了之后,也会出现情绪上的变化。

    比如老道和叔祖他们,修为是够高了,但他们那种不冷不热的情绪,李家姊妹就很不喜欢。

    说到这里,李家姊妹确实有点冤枉老道和叔祖了,天知道,他们只在对着李家姊妹的时候,才会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平常的时候,完全就是两样。主要是两位老头想在徒弟(徒孙)媳妇有个做长辈的样子,可说是迫不得已才那么做的,要是知道李家姊妹会那么想的话,估计俩老头早就恢复玩闹的本性了?!

    竹香囊的销售势头,不是一般的猛,可惜出口的东西就那么多,数十个国家随便分分,老早就没有了。知道消息晚了的顾客,只能眼巴巴的等着下一批的货物。

    看到这样的情况之后,阿豆他们不但没有加大生产,反而是把一部分的竹香囊给库存了起来。不但如此,他们还把竹香囊的销售形式,从代销改为了先预付货款,然后再提货的方式,这一进一出的,短期内的利润,可说是成倍的增加了。

    要不是阿豆不允许林刚插手,说不得这家伙就要在竹香囊的销售上横敲一笔了,不是敲阿豆老大的竹杠,而是敲顾客们的竹杠。谁叫现在有很多商场,都在求着林刚把竹香囊的特许销售权交给他们呢?倒不是阿豆有什么意见,而是李家姊妹以及方丽她们有着自己的做法,那就是把凉席搭配在竹香囊的供应之中,也就是说,只有销售完了一定的凉席份额之后,才能配给到一定数额的竹香囊。

    如此一来,凉席的销售数量,也就不可避免的直线上升了。

    有时候,一件东西放在商场卖,本身的品质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得看商场的重视以及广告程度。一旦被商场看重了,哪怕再滞销的产品,照样能卖得热火朝天。就这样,原本是凉席销售的淡季,被商场重视之后,直接转变成了旺季。

    顺理成章的,竹香囊的销售权也被交给了各大商场,不是阿豆不想在诊所集团的中药护理专柜进行销售,而是想要成立单独的竹产品专柜。

    到了这个时候,青龙乡这边的竹子加工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销售的产量了,考虑到当地的生态平衡,阿豆并没有及时的加大产量,反而维持着一个中等水平的生产量。求大于供,引发的后果就是销售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国内卖五十人民币左右的凉席,到了国外后,价格直接上涨到了一百多美圆,有的黑心商场,甚至直接定了数百美元的价格,居然还能卖得脱销?!

    当然了,出口的凉席,多半是雕刻有图案的,算成本的话,还得算上手工雕刻这一项,即便这样,它的成本也不会离谱到哪里去。

    竹香囊以及凉席的出口,最直接的受益人,还要数当地的村民们,除了工人之外,竹材的收购以及雕刻,都能为当地的闲置劳动力带来利益。就拿雕刻来说,复杂的有难度的图案,一般人确实雕刻不出来,但是简单的图案,却是谁都能雕刻的,只要经过短暂的练习,就能雕刻出活灵活现的图案来了。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熟能生巧嘛!

    别小看这样的活,勤快点的话,几乎能达到竹子加工厂普通工人的月收入,至于那些手艺好的雕刻艺人,竹子加工厂不求他们快,只求他们雕刻得再精细一点,越是精细的作品,就越能得到竹子厂的额外奖励。其实,这些雕刻艺人每雕刻一件产品,除了议定的酬劳外,总归是能得到一定的奖励,区别只在多少而已。

    在阿豆的指点下,经过雕刻艺人加工的产品,不管是凉席还是竹香囊,都能在国外卖出大价钱来。竹香囊就不用说了,最离谱的,还要数手工雕刻的凉席,最贵的一种,居然卖出了数万美圆的价格,实是叫人想不到啊想不到!

    销售的同时,手工雕刻的长广告也已经拍摄完成了,广告并没有拿去电视台播放,而是放在了商场的专柜内,长达几个小时的雕刻广告,最直接的体现出了雕刻艺人们的辛苦。有了这样的活广告,再有了商场的重视,来自青龙乡竹制品的热销,也就顺理成章了。

    ……



………【第十九卷势不可挡第五十一章置换股份】………

    在看过竹子厂的账户之后,青龙乡乡政府的官员们就再也坐不住了。在他们看来,竹子加工厂能赚钱不稀奇,难得的是这么一个不起眼项目,居然那么能赚钱?早知道是这么回事的话,当初还不如把竹编厂的管理权交给这些大学生们,然后乡政府等着分红就行了。

    乡政府的人也是奇怪,凉席之类的产品,以前竹编厂也有做过,最后的结果却是连本钱都没收回,就被迫停止了。这样看来,下来的这批女大学生,确实很有做生意的头脑。现在的问题是,该怎么从中获得好处呢?税收肯定会有的,只不过单靠税收的话,根本满足不了乡政府的胃口。

    一般来说,有乡政府参与的项目,股份分红所得的资金,大部分都补贴到了公务员的身上,比如说欠发的工资啊,表彰所用的奖励啊,诸如此类的。刨除掉这些后,剩下来的也就不多了,想要开发新的项目,除非是让官员们集资,不然的话,根本就是想都不要想的。

    就目前来说,由于竹编厂的收入大幅度增加,连带着乡政府能获取的利润也多了不少。

    当然了,这点增加的资金,和竹子加工厂的收入比起来,简直就是大巫见小巫了。青龙乡乡政府确实够穷的,连续几个月的分红加起来,顶多也就是偿还了前几年欠下的债务,还有着一大堆的债务等着他们去偿还呢!官场里有句俗话,叫做手里没钱、办事不稳,青龙乡乡政府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眼看着竹子厂又是招工又是出口创汇的,乡政府的官员们觉得,是不是可以从竹子厂那边捞到点好处呢?老实说,和别的地方相比。这里地官员们还是不错的,他们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用竹编厂的股份来换取竹子厂的股份,这样一来,乡政府手里就等于同时拥有两个项目的股份了。

    两个项目的好处,不但现在可以得到,甚至在将来一个项目不赚钱的时候,另外一个项目也能够保证赚钱的渠道,这种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官员们还是知道地。再说了。现在的竹子加工不但生意好,发展势头也很猛,照此估算,置换股份的话,怎么着都不会亏的。

    这件事的难度还是有的,别的不怕,就怕这些下来地大学生们不愿意置换股份。

    没办法。竹编厂的订单还要依靠竹子厂那边提供呢,要是人家铁了心的不置换,乡政府还真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硬来吧?也不行,万一惹出了背后的十七处,那可不是一个吃素的主。已经有消息传来,这些日子以来,十七处足足收拾了上百个象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