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姥姥实心实意的来送凤姐儿,本想让板儿以女婿的名义抱灵,因琏二爷没有提起,也不好意思紧赶着攀高枝儿,贾府里竟都不知道,凤姐儿临终前原是受了板儿女婿之礼的。(未完待续)
第163章 机关算尽 赔了性命
发现青儿呆望着自己,锦尧有一瞬间的恍惚,紧接着就淡淡的说了句:“青儿姑娘吃饱了?趁本王吃饭的功夫,想说什么尽管说出来。”
不紧不慢地擦干净手指,拿起筷子,优雅地继续吃饭。
青儿的目光滑落在他腰间的环佩上,心里突然觉得空落落的,刚还环佩时她心里就在想,这枚九龙佩是他们九个皇孙的身份象征,他在出征前留给她,足见自己在他心里是有位置的,可是,若他真的对自己有情义,哪怕是当自己是妹妹,回家快一个月了,自己上门来,他就算再忙也该见上一面吧。
巧姐儿听说让她们有话快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恒郡王爷,你救救我娘吧,她不是存心害人家的,都是老尼姑骗我娘,让娘撮合人家的婚事,你想想呀,我娘又没在长安,哪里晓得那家姑娘有婆家了呢?”
巧姐儿把薛姨妈教给她的话一股脑儿说出来,然后,拿出那枚金狼徽章来,递给恒郡王,满脸都是泪水的乞求道:“恒郡王爷,您说过,凭这个东西,我可以求您做一件事情,王爷,我求你放我娘回家来。”
“青儿姑娘,你今天来就是为了求我放了贾王氏吗?哦,还有就是把环佩送还给我。”锦尧总算吃完饭,丫鬟们立刻众星捧月般的服侍着,洗手洗脸漱口,沏了龙井茶来。
“贾姑娘,你和青儿姑娘年岁相当,我相信,你应该是能分辨得清是非曲直的。”锦尧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二位喝茶,自己先喝了一口。润润嗓子,沉声道:“我们暂且不说你娘拆散张金哥姑娘的婚姻是否有意,单说张金哥姑娘因你娘而死。张老爷家破人亡,独自一人流落到金陵城做马车夫。你娘先后两次派人谋杀他,第一次,累及青儿姑娘差点摔下悬崖,这一次,若非笑弥陀及时出手相救,张老爷恐怕已经葬身狼腹,还有你娘放印子钱的事情,因为债务人还不起高利贷。不得不买妻子儿女,导致一对母女上吊身亡,你觉得这样的娘亲,是不是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呢?”
“青儿姐姐,王爷是在哄我呢,我娘她没有那么坏的。。。。。。”巧姐儿突然抽泣起来,她本就有几分小姐脾气,动起怒来信口谴责锦尧道:“我娘是被奴才们骗了的,都是他们做的坏事儿,恒郡王爷说话不算话。我不要你的狼头了,还给你!”
巧姐儿把金狼徽章扔在地上,拉着青儿边往门外走边哭道:“青儿姐姐。我知道张老爷住在你家里,你不是说民不告官不究吗,我去求张老爷,让他饶恕我娘,金哥姐姐已经没了,就算杀了我娘,张老爷也没女儿了,不如我认他做干爹,养活他。为他养老送终。。。。。。”
这是青儿教给她的,原是让她求恒郡王时有个说辞。没想她到打定主意要去求张老爷。
巧姐儿的硬气倒是颇让锦尧欣赏,这也是他一时疏忽。对巧姐儿做出承诺时没说清楚,他原是想到王熙凤会伏法,想要帮助这个无辜的女孩子,她却用来让他搭救她的娘亲。
他无权凌驾于国法之上,所以,这个请求他不能答应。
青儿挣开巧姐儿的手,对锦尧拱手施礼道:“恒郡王,民女告退,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锦尧本想告诉她,自己明天就要启程返回漠北,和她好好道个别的,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恭贺:“青儿妹妹,恭喜你。”
“同喜同喜,恒郡王凯旋归来,想必很快就要和蝶衣公主大婚吧?”
漠北战事并未对百姓公开,所以,青儿心里酸溜溜的想着,蝶衣公主和恒郡王的婚期应该就在最近一段时间。
“青儿,伟祺会是个好丈夫。。。。。。”莫名奇妙的有些怅惘,锦尧心里很多话想对青儿说,最后却只是一句:“代问姥姥夫人好。”
他对王狗儿无甚好感,赌博输掉了全部家产,让八岁的小姑娘挣钱养家,那样的男人实在不值得让人尊敬。
巧姐儿在门口多叫道:“青儿姐姐,你走不走?你不走我可先走了!”
“贾姑娘,我会记得欠你一个承诺。”没有在意小姑娘的不敬,锦尧冷冷的说道。
青儿弯腰拾起那枚金狼头配饰,笑吟吟地对锦尧道:“那这枚护身符就归我啦,恒郡王请尽管放心,我不会用它要求你做违犯国家律法的事情。”
青儿姑娘总是这么善解人意。目送她们离开,锦尧黯然苦笑,以前觉得青儿姑娘又贪财又狡黠,现在想起来,其实那些也是她的可爱之处。
张老爷并没在刘家屯,作为被贾府追杀的对象,送进金陵府大牢,和那些犯人关在一起,所不同的是,他住的是单身牢房,吃着和牢子们一样的饭菜。
为了保证张老爷的人身安全,他也和凤姐儿一样,禁止家属探望,当然,他家死得只剩他孤苦伶仃一个人,自然也没有家眷来探监。
巧姐儿不再哭哭啼啼,也不再说娘亲没有犯罪的幼稚话语,她似乎已经明白,老太太和太太,甚至于府里的奴才们冷落她们母女,就是因为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关于母亲放印子钱的事情,她隐约有些记忆,小时候平儿姑娘经常背着父亲,和娘说这月的利钱又要推迟几天才能收回来,有时候娘会发脾气,让平儿姑娘转告来旺媳妇儿,若是再收不回来,索性送给她用得了,今后也不用在来回了。
她甚至还记得,有一次睡梦里醒来,听平儿姑娘对母亲说:“不好了,鲍二家的上吊死了,鲍二缠着我们二爷不依呢。”
“不过死了个奴才罢了,什么大事儿!”娘亲的反应十分淡然,只是吩咐平儿道:“不许给那王八羔子钱,告诉二爷,由着他闹去,我倒要看他有多大本事,就算告御状也由着他去!”
也许是贾雨村故意而为,张老爷和凤姐儿就关在两对门儿,中间隔着条一丈宽的人行道,巧姐儿每天都要准备两个攒盒,装着同样的饭菜或点心,先看过张老爷,然后,再过来看王熙凤。
刚关进来的时候,张老爷没日没夜的喊着凤姐儿的名字叫骂,几天之后,就被巧姐儿的孝心感动,渐渐地倒同情起巧姐儿,非但不再骂凤姐儿,偶尔还会安慰巧姐儿几句。
按照凤姐儿的吩咐,来旺和府里的奴才都统一口径,招供说所有事情琏二爷都不知情,他只是应付场面上的事情,府里都是琏二/奶奶当家。
总算贾雨村还有点良心,顾念政老爷曾经提携的恩情,把其他人都撇得干干净净,把罪行都让凤姐儿一人担着。
贾府里,除了平儿和丰儿每日陪巧姐儿来这里外,只有贾芸和红玉来看过凤姐儿,贾芸感激凤姐儿把红玉指给他为妻,正月里已经娶回家去,他现在北街生药铺做账房,那日特意熬了些阿胶浆来,给凤姐儿补气血,暗中使了钱,才让牢子悄悄儿送进去。
凤姐儿知道,荣国府的势力如今一落千丈,贾雨村能顾全贾琏,已是给了贾府天大的面子,自己只怕是死罪难逃,如此一想,索性糟践自己,唯求速死,以免被押到菜市场吃那一刀。
收监不到一个月,凤姐儿就整个儿脱了型,连每日对面看着的张老爷都觉得吃惊。
却说刘姥姥听青儿说凤姐儿被关进牢里,便带着板儿和青儿来看望她,哪知道来了几次,都被挡了回去,说是府尹大人吩咐过,除了她女儿,任何人不得进入大牢。
她们问过才晓得,连平儿和丰儿都被挡在门外,不曾进去看过凤姐儿一次。
贾雨村为了和贾府撇清关系,对王熙凤比对普通人犯还要苛刻,因恒郡王差人吩咐,他才特意给凤姐儿安排了单间儿,并允许巧姐儿探监,送来自己家里的铺垫。
这日,她们祖孙三人又在牢门外边转悠了半天,青儿突然机灵一动,拿出狼头徽章来,说是恒郡王的信物,牢子不敢怠慢,忙去请示府尹大人,贾雨村联想起“青青果蔬”的旧事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乖乖,竟然把青儿姑娘和北静王府的关系给疏忽了。
府尹大人一路小跑着,亲自来给他们三人放行,待见到凤姐儿,已经奄奄一息了,刘姥姥嚷嚷着要去请郎中来,被凤姐儿拽住胳膊不放,说是姥姥若真为她好,就别折腾了,早死早解脱。
刘姥姥这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姑奶奶和张老爷是冤家对头,明知道张老爷也是可怜人,可是,碍于凤姐儿的面,便故意不理张老爷。
“刘姥姥,我把巧姐儿交给你了,女婿算半个儿,我临死还能有女婿来送行,也算老天待我不薄,板儿,你要、你要好好读书,善待、巧姐儿。。。。。。”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凤姐儿拉着板儿的手,指着对面牢房道:“你和巧姐儿认他作干爷爷,不要记恨他,替他养老送终。。。。。。”(未完待续)
第162章 还君环佩 啃君鸭脖
巧姐儿一听这话,顿时就急了,娘亲病成那样子,每天都是用人参当归之类的养着,若是一日不用药,恐怕就撑不下去了。。。。。。
“这位大人,请你把这个东西交给恒郡王,他答应我的,有什么急事儿就拿这个来见他。”
典膳认得是巴图家族的徽章,哪里还敢怠慢,急忙去向恒郡王禀报。
锦尧此时心里颇不平静,离开京城之前,他对青儿也十分疼惜,满心都希望她能过得平平安安,他留下那枚环佩,也不过是想着万一自己战死沙场,她能继续得到庇护,可是,被暴风雪困在大漠之时,他的心境竟然大不同前,危难关头,自己满心里牵挂的不是朝廷不是父母,眼睛一闭,脑海里就会出现那张甜得让人心醉的笑脸。
他甚至会想,若是青儿在自己身边,以她的奇思妙想,会想出什么好的御敌之计呢?然后,就会笑自己脑子被驴踢了,她一个**岁的小姑娘,不过是财迷心窍,想一些常人想不到的赚钱招数,说她是小骗子也不为过,懂得什么御敌之术呢。
大军行至大漠深处,饥寒交迫,手都冻得麻木了,若是面对面厮杀,镇北大军根本就不是那些蒙古汉子的对手,临近天黑时,大军在已经冰冻的河边扎营,各路探子回报,还有几路游牧可汗正赶往这里,若是没有意外,估计三天后就会来和诺尔干汇合。
恒郡王思虑再三,眼下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其一是放弃营救行动,立刻率领大军返回漠北大营,其二就是和诺尔干大军决一死战。
当天夜晚,辗转反侧很久才勉强入睡。竟然在梦里见到青儿姑娘,小家伙提醒他到,蒙古骑兵擅长骑射。若是依仗城防用弓箭围猎,定可事半功倍。
锦尧哑然失笑。这话到说不上幼稚,只是太不切合实际,荒漠之中,哪有城防可守呢?
“荒漠有沙有水,利用北风凝固之,就是一座坚固的城防。”这似乎是青儿姑娘的主意,又似乎是听到大河的冰层下潺潺的水声,这才突发奇想。
于是。天没亮,他就命令士兵凿冰取水,浇沙垒城,其实不用太高,借助八卦阵型,堪为路障和挡住自己的将士不被弓箭射伤即可。
冰城大捷之后,他就下定决心,回京城之后,无论如何,也要把青儿姑娘留在自己身边。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出征不到半年,青儿姑娘就已经定亲,成了刘家屯首富的未婚小媳妇儿。
那日刚从宫里回府。笑弥陀就喜滋滋的向他禀报:“小王爷出征大捷,洒家也不辱使命,终于把那个小地主调/教得出息了,赢得青儿姑娘喜欢,二月里青儿姑娘家就收了刘家的彩礼。”
锦尧正在批阅卷宗,听到笑弥陀的话,手中的狼豪掉进端砚里,墨汁溅在卷宗上。
“擦干净!”锦尧冷冷地吩咐道。
小丫头急忙来收拾,却被他呵斥住:“让他收拾。卷宗上不得留下一点痕迹。”
笑弥陀刹那间愣怔住,小王爷这是怎么了。当日求洒家帮忙时不是说,若能让青儿不再做傻事。心甘情愿的找个喜欢的郎君嫁了,就把酒窖的钥匙给他一把吗?
“嘿嘿,小王爷,洒家知道你是想收回自己的承诺,就找这个借口为难洒家,洒家也不向你讨要酒窖钥匙了,青儿家的三合一蜂蜜酒我喝着就很上口,只要你解除洒家的限酒令,洒家想喝了就去她家讨酒喝去。。。。。。”
笑弥陀自作聪明的调侃道,话没说完,锦尧已经扬长而去,把他撂在书房里,看着卷宗上的墨迹干瞪眼儿,收拾干净?卷宗上不得留下一点痕迹?除非我把这页给他撕了。
好在他不是傻子,撕掉自然是不可取的,笑弥陀让丫鬟拿来湿手巾,小心翼翼的擦拭,哪知道墨迹越擦越大,不一会儿整张卷宗都弄得一塌糊涂。
锦尧是在和他自己生气,心里明明喜欢青儿姑娘,却就是觉得和八岁的小姑娘谈感情太不靠谱,尤其是听刘家少爷说,青儿是他指腹为婚的小媳妇儿,只是还没来得及签订婚书而已,他心里越发觉得不自在,逐指使笑弥陀入住刘家屯,想办法促成她和伟祺的婚事儿,同时,保护青儿不受伤害。
青儿姑娘行事太离谱,没准儿什么时候就会惹祸上门,不得不防着点儿。
在外边吹了会儿风,让自己冷静下来,回到书房时笑弥陀还在卖力的擦卷宗。
“酒窖的钥匙给你一把,限酒令不得解除。”在青州平叛时,若非他喝得乱醉,自己也不至于被人算计。
“谢谢小王爷赏赐,洒家可以回家来住了吧?”笑弥陀心里嘀咕着,小地主家里虽然逍遥自在,可是,看着青儿姑娘和伟祺那小混蛋在一起,怎么也没有看着她和小王爷亲热顺眼。
“嗯?”锦尧是在问自己,就这么放弃青儿姑娘了吗?
“好吧,洒家继续留在刘家屯,反正有酒有肉有人伺候。”看出小王爷心情不大舒畅,虽然不晓得是为什么,也还知道脚下抹油才是明智之举。
回到京城已经快一个月了,锦尧一直没有时间去见青儿,也不想再和她有什么瓜葛,蝶衣公主托人带了好几封书信来,都压在案头上,他一封也不曾打开,此时,知道青儿就在隔壁屋子里用膳,锦尧却不由自主地把那些信笺拆开来看,都是一些问候的话语,他哪里知道,纸短情长,许多怀想都在文字表达不到的地方。
心绪不宁的喝了几杯闷酒,脑子里尽是那小混蛋眉眼儿弯弯的甜蜜笑容。
见也不想见,又舍不得就那么赶她走,这次第正是一言难尽。
“王爷,青儿姑娘让奴婢把这个还给王爷。”丫鬟呈上的正是自己的环佩,冲动之下留给青儿姑娘,回家的路上就开始后悔,想要照顾她有多种办法,实在不必留下那枚环佩做信物,不知道王妃会怎么误判自己和青儿姑娘的关系呢。
后来,他才明白,自己潜意思里,是真的想把环佩留给青儿的,他希望陪伴在青儿姑娘的身边,不说是一双人,却绝对是一世情。
锦尧黯然收回环佩,心里回忆着,自己有没有对青儿说过,这枚环佩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
曾经被小姑娘的表白弄得啼笑皆非,感觉自己逃避她的亲热时十分狼狈,因为,他断定那只是未成年的小姑娘扮家家似的表白,如今,果然被他说中了,青儿对他只是小姑娘对大男人的敬佩而已。
“她们已经走了吗?”锦尧淡淡的问道。
小丫头笑着回答到:“还在用膳呢,青儿姑娘说等了一天,肚子饿得不行,直接用手把蜜汁烤鸭撕开分给妹妹吃,就没见过她那吃相,边吃还边添手指头。”
“嗯。。。。。。”锦尧正坐在小餐桌前用膳,手里拿着酒杯把玩着,倏地睁开双眸,目光有些迷离的望着小丫头。
这丫头新进府不久,倒也经过“上岗前”培训,知道小王爷不喜欢饶舌的人,问什么就回答什么,言辞要尽可能干净利落,意思到自己话说多了,还以为小王爷实在责备自己饶舌,小丫头慌忙跪地请罪道:“奴婢多嘴,奴婢只是觉得那小姑娘笑眯眯的很好玩的样子。。。。。。”
“起来,去吧。”锦尧面无表情的动了动手指,示意她退下。
她还带着妹妹来,是刘家妹妹吧?起身吩咐侍膳的丫头道:“收了。”
那丫头忙送上湿手巾,服侍他擦了擦手,另一个丫头服侍他漱口,关切的问道:“王爷一口菜都没吃呢,若是不合胃口,奴婢吩咐厨房另作了送来?”
依旧是动了下手指,那意思分明是,本王烦着,离我远点。
坐在椅子上发了会子呆,终于忍不住起身,朝小正房走去。
青儿是背向房门而坐,巧姐儿是主子,自然坐在上位,抬眼看到恒郡王驾到,连忙放下筷子,跳下座椅,恭恭敬敬地跪地磕头道:“民女贾巧儿给恒郡王请安!”
“民女王青儿给恒郡王磕头请安!”青儿扭头一看是锦尧,也连忙离座跪拜,磕头之后才发现自己手上还拿着整个鸭脖子,扔也不是,吃也不是,显得颇为尴尬。
“平身。”锦尧弯腰拿走她吃剩的烤鸭脖子,看西洋景儿似的端详半响,恨恨的咬了一口,心里暗道:“毕竟只是九岁的小姑娘,懂得什么离情别绪呢,看她的样子,倒是快活得很。”
率先坐回餐桌前,小丫头见状,急忙送来一副餐具,却惊异地发现,恒郡王正拿着青儿姑娘的筷子大快朵颐呢。
“王爷,奴婢给您换双干净的筷子。。。。。。”
青儿不等他回话,一把抢过自己的筷子来,下意识地把筷子头含在嘴里。
感觉整颗心都溢满了他的味道,不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