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草根攻略-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有青儿心情复杂得很,一方面替林黛玉高兴,另一方面却觉得怅然,因贾兰上书皇上王青儿疾病未愈,又说叔叔贾宝玉正在筹备婚事,请求皇上恩准,带叔父完婚之后,再迎娶王青儿。

    锦尧并无悔改之意,已经启程去了漠北,接替漠北大将军职位,原大将军年事已高,准予回京任职和家人团聚。

    此时,青儿是否成亲似乎已经失去要挟锦尧的意义,皇上也就答应了贾兰的请求,也就是说,贾宝玉迎娶林黛玉之后,就该轮到贾兰迎娶青儿了。

    虽说应下了这门亲事,可是,潜意识里,青儿希望亲事能继续拖下去,并没有其他的期许,或许,只是因为自己年纪还小,还不满十三岁呢,按照天朝律法,十四岁才能正式婚配,不满十四岁的姑娘只能算是童养媳,也会有迎娶仪式,可是,必须等年满十四岁以后才能圆房。

    这些天,青儿一直在潇湘馆帮黛玉置办嫁妆,虽然都是从这府里出去,再抬回来,可是,该走的过场还是不能少的。

    林黛玉感念青儿的关照。认了她做干妹妹,这会儿突然提出来,想从青儿家上花轿。也就是把王家认作自己的娘家,可是。青儿却建议林黛玉从薛家出嫁。

    “妹妹是觉得自己我一个孤女,会分享了你的福分吗?”林黛玉故意调侃道。

    紫鹃听黛玉说话苛刻,急忙接口道:“青儿姑娘才不会那样想,我猜姑娘是怕自己家里是乡下贫家小户,委屈了姑娘。”

    “紫鹃姐姐这话没得让人笑话,这小蹄子家里是贫家小户,我们家那就叫花子了呢!”雪雁正在清点首饰,忍不住插嘴道:“我听茗烟儿说。她家那果园子方圆比得我们大观园呢,那么大一片果树林子,又不时结些吉祥果来,你说每年有多少收益?还不说别的生意。”

    想着自己家的“吉祥果”,青儿不由就眯起眼儿笑了起来。

    “紫鹃姐姐,并非是因为我们家门第低的缘故,而是,为了薛姑娘着想,也为了林姐姐将来和薛姑娘家好相处着想。”

    听了青儿的话,林黛玉脱口问道:“妹妹的意思难道要我从薛府出嫁吗?”

    “正是。”青儿正跪在炕上把首饰往匣子里装。停下来望着黛玉正色道:“林姐姐难道忘了,薛家姑娘原是许给了贾家的,这事儿金陵城很多人都知道。如今,贾家二少爷却娶了林姑娘,虽然我们知道这事儿的原委,可是,外人并不知道,那种事儿也不好漫天界的说去,将来宝钗姐姐出嫁后,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或者将来姨娘们会不会拿此事做文章。诋毁宝钗姐姐呢?”

    众人都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林黛玉先就有些愧疚的道:“我只顾了自己高兴。倒把宝姐姐给忘了,只是。这些天她都没来见我一面,想是心里不自在,哪里好寻上门去要人家认女孩儿呢?倘若宝姐姐误会了,到说我轻狂,是有意上门羞辱她。”

    “我看可以试一下,也替薛家圆了说法,也解除了你们之间的尴尬,薛姑娘是明白人,哪有不愿意的道理呢?再说了,姑娘以前不是拜过薛姨妈为干娘的吗?那时娘娘病危,老太太托薛姨妈帮着看家,她老人家还在潇湘馆住过的呢,只因宝玉的缘故,后来倒渐渐地生分了。”

    被紫鹃这一提醒,林黛玉也笑了起来道:“正是呢,那时感激薛姨妈对我的照顾,原是认了她做干娘的,只是后来她因宝姐姐的事情,对我就淡了,说来我该主动孝敬她老人家才是。”

    几个人商量好了,便行动起来,也顾不上打点嫁妆了,先去准备了几色礼物,由青儿陪着林黛玉,去拜见干娘,请求从薛府出家的事情。

    随着林黛玉婚期临近,薛姨妈心里一日比一日烦恼,薛宝钗倒是显得很是淡定,她原也想着林黛玉是孤女,没有个体面的人家上花轿,不过,林黛玉端着架子不肯来说薛家认亲,她也便不提这件事儿,说到底,她心里还是有些不大自在。

    到了薛府,薛姨妈正在喂孙少爷吃粽子,因不敢让他吃多了,他便闹了起来,哭得不行,恰好林黛玉带着礼物来辞节,其中就有一串儿翡翠雕刻成的香粽挂饰,拿出来逗孙少爷,小家伙图稀奇,立刻就不哭闹了,到追赶着林黛玉要那玩意儿,他刚开始学说话,黛玉变让他叫姑姑,说是叫声姑姑,这东西就归孙少爷了,小家伙便不停地喊叫道:“都都、都都。。。。。。”

    青儿瞅空儿先和薛宝钗过话儿,宝钗笑道:“我猜今儿你们就是为这事来的,其实,我该替她想着,自动提出来的,只因怕妈妈心里不痛快,才等到现在,她倒肯替我着想,可见,我们活该是有姐妹缘分的,有她先请求妈妈,倒正好消除妈妈的心病。”

    得了宝钗的话,青儿又去和黛玉说了,黛玉便把孙少爷交给香菱带着,自己来给薛姨妈行了大礼,没来由的就流起眼泪来。

    薛姨妈见她跪倒磕头,吓了一跳,伸手要去扶她起来,却被薛宝钗拦住道:“妈妈尽管受了她的大礼,听颦丫头把话说完。”

    林黛玉见薛宝钗出面调停,心里安定下来,含泪强笑着道:“颦儿给妈妈请安!自妈妈认颦儿做干闺女,对颦儿一直痛爱有加,倒是颦儿不孝,没有好好地亲近孝顺妈妈,如今,颦儿就要出嫁了,今儿特意来给妈妈磕头,感谢妈妈呵护照顾之恩,因初九日就是颦儿的大日子,颦儿想请妈妈示下,是否容许颦儿先回家里来,带着妈妈、姐姐还有小侄儿的祝福上花轿。”

    不等薛姨妈说话,薛宝钗就笑道:“昨儿我去南安王府作客,就听王妃问我,说是贾府二少爷要娶亲,不知道娶的是哪家的姑娘,我想都没想就回答道,是我干妹妹林氏黛玉,是妈妈几年前就认下的女儿,如今亲上加亲,许给贾府二少爷。妈妈,你在颦儿那里住的时候,原说过要把她许给宝玉的,这倒应了妈妈的承诺呢。”

    薛姨妈一听,似乎还真有这么回事,看来,凡事儿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注定是要薛府和贾府联姻,只是,嫁过去的女儿却不是宝钗而是黛玉这丫头。

    “颦儿快些起来,妈妈刚还和你宝钗姐姐说,过了端阳就和你商量怎么办嫁妆呢,你虽然是我的干闺女,只因你没了亲娘,我心里倒是比你姐姐还要痛惜你些呢,今儿你既然来了,就在家里住下,我们家虽然如今不比从前,但是,也保证风光的把你嫁出去,不让你受半点委屈。”

    薛姨妈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她心里自然明白,林黛玉自己颇有些体己,连贾府现在的开销都是她的银子支撑着,倒要让她好好地办一份嫁妆,到时候也好替薛家撑个脸面,以后在商场上说话时,也显得有底气,好让人知道,薛家被一场官司掏空了的话全是空穴来风。

    林黛玉虽然性子孤傲,若是看着顺眼的,倒也极会周旋应对,忙就起来坐到薛姨妈身边,做起了小棉袄儿,先说了些亲热的话,接着就让紫鹃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单子来,细细的告诉薛姨妈,都准备了哪些东西,说是等天黑时,就让人送过来请妈妈亲自过目。

    “我们姑娘原是要请姨妈做主置办的,想着姨妈这里也缺少人手,家里又有侄少爷要照顾,就私下里先准备了,也是怕姨妈劳累的意思,还望姨妈看在姑娘的孝心份儿上,原谅她善做主张。”

    紫鹃边说边呈上单子,薛姨妈眼睛花了,便让薛宝钗一件一件的说给她听。

    先是金项圈、金步摇、金镯子之类的珠宝首饰,共八十件,妆蟒四十匹,各色绸缎一百二十匹,四季的衣服四十八件,被褥二十四床,此外还有羊酒等若干,准备的倒是颇为齐全。

    薛姨妈点头笑道:“别的倒都可以,只是衣服略少了些,须不好看,也罢,妈妈再帮你添置些衣物,凑够一百二十件才好看。”

    她说这话自然是底气十足,薛家以前开着京城最大的成衣铺,自是知道货源,到时候捡好的置办了,也不怕林黛玉舍不得补贴银子。

    林黛玉便在薛家住下,却让紫鹃和雪雁回贾府禀告老爷和太太。

    王夫人正觉得没脸见妹妹和外甥女儿呢,听了这话喜出望外,听说是青儿的主意,就对李纨笑道:“我就说呢,兰哥儿选定青儿姑娘,倒是你们娘儿俩的福气。。。。。。”(未完待续)
第231章 青儿选婿 花落谁家
    刘家屯家底颇为殷实的王家为女儿征上门女婿,这个消息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开,刘家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当然,来的多是些看热闹的,还有就是游手好闲的混混儿,打听到小姑娘很会赚钱养家,想傍上她吃软饭。

    因为时间正好是四月中旬,各色蔬菜新上市,由于采用的是温室育苗,这里的蔬菜比别的地方成熟早,倒正好做了一次高效率的广告宣传,和刘家屯签订供货合同的比上年翻了一番。

    青儿打定主意,若是锦尧和贾兰真心待她,就会主动上门应征,所谓的“上门女婿”不过是试探他们是否会为了她放弃娶妾纳小。

    选婿进行到第三天,锦尧和贾兰根本就没有露脸,青儿胡乱吃了几口饼过早,坐卧不宁的在屋里来回兜圈儿暴走,突然,从高窗上飞进来一个纸团儿,啪嗒一声落在地上。

    展开,只见上面写着工整的小楷,不等看完,她的脸色就倏然变得苍白。

    “刘姥姥,青儿姑娘在家吗?外边又来了一拨人呢,怎么没见她出面挑选?”

    “啊哟,是柳家姐姐呀,快进来坐吧,也不知道她心里咋想的,竟然一个都相不中,老身出去全了几次,那些人就是不散,我这不正着急呢嘛。”

    刘姥姥说着,就把柳五儿带进西厢房里。

    柳五儿和青儿寒暄了几句,问过招亲的事情,心情复杂的告诉青儿,刘伟祺带信回来,说是在漠北又定了门亲事,据说女方家的财富可以买下半个漠北草原。

    不消说。新娘子就是南宫家的姑娘,刘伟祺孤身在漠北生活,被南宫姑娘的柔情打动原在情理之中。

    “青儿姑娘。我家夫人特意让我来告诉姑娘,只要姑娘愿意。刘家大少奶奶的位置还是会给姑娘留着的,漠北的那个就算是二房。。。。。。”

    刘家已经听伟祺说起,他能做游牧将军全凭青儿姑娘举荐,这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因此,刘姜氏认定青儿是有旺夫命的。柳五儿却不以为然,她到希望伟祺能安稳的守在家里。

    “柳姐姐,你刚生完孩子怎么不在家里养着。外边风大,别吹出毛病来。”

    “呆在家里都快闷出火来了,今儿个满月,出来透口气儿倒觉得新鲜。”柳五儿笑道。

    她给刘家添了个女孩子,刘家祥有些失望,刘姜氏却说这是很好的兆头,俗话说先开花后结果呢,刘氏宗祠烟火必定兴盛。

    到了午时,应征的人把刘家大门堵得水泄不通,前几天青儿就给家里的佃户出主意。在河边挖几个火坑,在里边烤红薯吃,也不叫卖。看热闹的闲人闻到红薯香味,自然会主动过去出高价购买,生意竟然红火得很。

    “王姑娘,日头已经偏西了,吸,你该做最后决定了吧?吸,若是敢耍花腔消遣老子,看老子不一把火把你家烧个精光!吸。。。。。。”

    这痞子仗着自己颇有几分色相,这三天一直就守在刘家屯。此时举着一个热腾腾的烤红薯,烫得吸溜着直倒手。

    认得他的闲汉调侃道:“赵二。看不出来你小子口味特重,傍惯了有钱的寡妇。现在又喜欢上刚长成的小姑娘了?”

    “吸,这小姑娘可不简单,在城里开着店铺,听说之前是荣国府的大红人,若是贾府还像以前那样风光,这小妞说不定就成了贾府少爷的屋里人了,哪里轮得到老子?”

    刘姥姥听外边越说越不是话,想要把多余的人打发走,就出来搭讪道:“各位爷,我家姑娘已经初步圈定中意的范围了,年龄偏大的不再考虑,老身谢谢诸位连日来的抬举。”

    痞子一听就来了气,把红薯扔在地上,怒道:“你奶奶的,早怎么不说老子年纪大了?老子还不到三十岁,哪里大了?抬举你?老子可不是白抬举的,你得给老子开工钱!”

    众人一听这话,都跟着起哄,说是刘家戏弄了大家伙儿,招女婿只是幌子,为的是太高他家姑娘的身价,七嘴八舌的一合计,务必要刘家发给大家务工银子,否则就住在这里不走了。

    刘姥姥吓得转身进屋要关院门,却哪里关得上,七八个汉子早挤进来了,其他坐得远的也连忙赶过来,几十人涌进院子里,刹那间,叫骂声,讨要银子的声音响成一片。

    青儿要出去看,被柳五儿拉住,劝她不要出去,恐怕会出意外。

    “兄弟们,这家人害我们白跑一趟,怎么也得管饱肚子吧,后院里有猪有鸡有腊味儿,不拿白不拿呀。。。。。。”

    有不怀好意的开始鼓动,那些人便开始动抢,抓鸡的,衣襟兜着鸡蛋的,提溜着腊肉腊鱼干儿的,还有几个人扯着猪腿,把两口大肥猪抬了出去。

    这也还算好的,有几人抢红了眼,干脆闯进正屋里,见什么值钱就拿什么。

    “老天爷呀,你们这是上门抢劫呀,打量天下没王法了吗?我可记着你们的样子,这些乡邻都是见证,老身要去金陵府告你们抢劫之罪。。。。。。”

    刘姥姥急得呼天抢地,王狗儿心里中意贾兰,带着王板儿去贾府打探消息去了,这会儿家里就剩下王刘氏和刘姥姥,两个妇人拦住这个,走了那个,哪里拦得住一个。

    好在柳五儿把西厢房的门拴住,不放人进来,否则,不定他们还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河边烤红薯的佃户们终于听到呼喊声,急忙跑来帮忙,就和那些闲汉们打了起来。

    乡下人住的分散,几里地不见一户人家也时常事儿,有限的十来个佃户哪里是人家的对手,不一会儿就被打得头破血流。

    青儿在屋里干着急,又怕佃户吃大亏,不得不开门出来,正好看到几个佃户被众闲汉按倒在地上,抬脚一顿乱踢乱踩。。。。。。

    “都给我住手!快些住手!要出人命了。。。。。。”青儿拼命喊叫,哪有人肯听她的,实在没辙了,忍不住意气用事吼叫道:“你们听着,本姑娘择婿须得孔武有力,能看家护院儿守住家业,你们谁能打得赢这些人,本姑娘就考虑嫁给谁!”

    话音未落,就见一个人影从屋顶上飘然落下。

    来人冷冷的说道:“胆子不小,鼓动他们互殴,若是闹出人命来,姑娘准备如何收场?”

    青儿定睛一看,正是她朝思幕想的恒郡王。

    “锦尧哥哥。。。。。。”青儿喉咙一哽,眼泪就涌了出来。

    这种感觉真是奇怪得很,没有锦尧在身边时,青儿是铮铮铁骨的女汉子,见到锦尧,装出来的坚强就像海边的用沙垒起来的城堡,被海浪倏然抹去,不留痕迹。

    “姑娘记住刚说的话。”锦尧阁下这句话,不等青儿回答,人已经飘出院门,青儿听到惨叫声不绝于耳,连忙跑出去看时,锦尧正好转身往回走,酷酷的冲她一勾嘴角,挑起一抹笑纹来。

    抢东西的闲汉们东倒西歪的定在院子门外,就像几十个木偶一样,令人恐惧的寂静,青儿啼笑皆非的看到,自家的两头肥猪正把压在身上的汉子顶翻,哼哼着撒蹄子逃命。

    “在下原打算姑娘嫁不出去的时候再出面求婚,没想到时间还没到这些人就闹腾起来了,看来我们还真是有缘分,怎么样,在下还算是不辱使命,够资格替姑娘看家护院守住家业吗?”

    “恒君王殿下在开玩笑吗?民女招的是上门女婿,怎敢在王爷的姓氏前面加上王字?”

    “在下如今和姑娘一样,也是一介庶民,彼此算是门当户对,姑娘又何必过谦呢?”

    听他自称在下,而不是习惯性的“本王”二字,青儿心里一阵酸楚,青儿算是得到锦尧亲口证实,他被皇上革去爵位并非谎言。

    “锦尧哥哥,十分抱歉,青儿只想过安稳的日子,不想卷入你们皇室的恩恩怨怨,若能得锦尧哥哥体谅青儿的难处,就别再继续骚扰青儿,我将不胜感激。”

    “青儿妹妹,这是你的真心话吗?”锦尧的语气明显有些恼怒。

    “本姑娘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锦尧哥哥难道还当做玩笑听吗?”青儿似笑非笑,没心没肺的样子十分欠揍。

    “青儿妹妹,我已经请求皇上并获得恩准,算是和蝶衣公主解除了婚约。”

    “就算解除了婚约,你却永远无法解除蝶衣公主对我的怨恨,这些闹事儿的人很难说不是有人蓄意指使,还有,皇上命令我三日内成亲,其目的就是让我断绝和你的关系,我可不想明天一早被送上断头台!”

    锦尧猛地捏住青儿的下巴,逼她面对自己,歪着嘴角坏笑道:“可是,你到现在也没有合适的人选,难道你要在这些流氓里挑选一个出来作夫婿吗?”

    青儿瞟一眼摆出几十米远的痞子混混们,倔强的回答道:“这是本姑娘自己的事情,不劳烦恒郡王操心!”

    “再说一遍,在下现在已经不是郡王爷,而是和你一样的庶民!”

    “青儿姑娘请见谅,我是刚刚听到姑娘征婚的事情。”青儿听到身后有人和自己说话,由于下巴被锦尧捏着,无法回头,只听那人又对锦尧道:“恒。。。。。。大将军,那么,就请青儿姑娘在我们之间做出选择如何。。。。。。”(未完待续)
第230章 救命之恩 以身殉之
    “事情关乎民女的婚姻幸福,民女怎么能不知道呢?”青儿回头对公主莞尔一笑,以示对她的尊敬,这才回过身去对老皇上道:“陛下,民女虽然出生贫寒之家,却也知道忠孝仁义是立身之本,贾府对我全家有活命之恩,在皇上为民女指婚之前,贾二老爷就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