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宝玉抹着额头的冷汗,不敢言语。
贾政讶异的追问道:“什么扇子?又是什么诗呀词的,这个孽子又在外边干了什么荒唐事吗?”
“政老这是错怪世兄了,不是世兄做荒唐事,是世兄在学堂里的诗文被传出去,满京城都在传抄呢,说是荣国府十来岁的小公子,才高八斗,竟然写得好诗,纷纷写在扇面上。”
詹光说着,从衣袖里拿出一把扇子来,刷的一下打开。
“像这种扇子,原本只卖十五文钱一把,写上小世兄的诗作,就买到二十八文,做扇子的都指着小世兄赚钱呢。”
宝玉一听自己的几句破诗,竟然能换银子使,乐得一把夺过扇子,?n瑟着扇了几下。
单聘仁心里冷笑,这都中秋了,詹光竟然还带着扇子,显然是早有准备,要讨好宝玉和政老爷。
其实,市面上的白茬扇子都是十五文钱一柄,提上书画就买二十五文到三十文,这并非因为宝玉的诗词写的有多好。
众幕宾纷纷起身凑过来看那扇面,却是一首七言律诗,异口同声的读出声来:“秋夜即事:降云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好诗,好一个桂魄流光清浸茜纱,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如此娴熟的遣词造句技巧,果然让我等汗颜呀!”
单聘仁恰到好处的点赞,顿时引得众门客高调附和。
“我最喜欢苔锁石纹,拟人化描写,简直把景色写活了。。。。。。”詹光说得极其真诚,满脸都是倾慕之色。
贾宝玉顿时就飘飘然起来,这是他刚搬进大观园时即兴而作,题为《四时记事》,四首律诗,分别吟咏了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感受,并非高雅之作,只是市井中的落魄文人,听说这几首诗出自荣国府十来岁的孩子之手,这才纷纷传抄,纯属猎奇而已。
“孽子!你倒得意起来!写的都是什么淫词俗句,眼见没有专心于诸家著作,只会炫耀雕虫小技。”贾政要显示家长的威严,故意训斥宝玉道。
“政老这话有待商榷,唐宋八大家,无论是欧阳修、王安石还是三苏父子,都是国家栋梁之才,韩昌黎的《师说》教诲着多少儒生士子,柳河东也曾出任监察御史,担当国家大任,可见,诗词怡情养性,壮人胸怀,又焉知小世兄明日不是国家之栋梁呢?”
山野子这番话倒不完全是拍马逢迎,他对贾宝玉小小年纪,有如此才学,从心里点赞,认为贾政对儿子的要求太过苛刻。
贾政摇头叹息道:“犬子也就小恒郡王三岁,可是,恒郡王十三岁那年就随北静王出征漠北,建功立业,这次圣上钦点镇守青州,剿灭赤眉军又建立头功,和他比起来,小犬只知道吟风弄月,附庸风雅,简直就该愧得一头撞死!”
恒郡王是北静王长子,当今圣上最喜爱的嫡孙,皇上亲自赐名锦尧,就是希望他能像尧舜一样才德兼备,将来继承皇室衣钵。
可惜,因轻易冒进,中了敌人圈套,不幸身亡,今天是七七,贾政返京就是为了参加朝廷超度锦尧亡灵的法事。
荣国公曾做过北静王父亲老王爷的侍读,两家交情不浅,贾政难免心怀悲戚。
幕宾门见贾政明里是在训斥宝玉,然而,拿他和恒郡王相比较,分明对贾宝玉寄予厚望,若搁平时,定然会狠狠的恭维一番,这会儿,知道贾政刚祭奠过亡灵回来,不得不做悲戚之色,默然不语。
宝玉被众人追捧,心里正?n瑟着,忘了收敛,不知天高地厚的对贾政笑道:“父亲,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恒郡王不过是擅长骑射,若论诗词,未必比孩儿高明多少。。。。。。”
话音未落,贾政抓起刚沏的茶,没头没脑的就朝宝玉砸过去。
这一状况太突然,众人反应不及,宝玉下意识地抬手一挡,没被砸伤,却被刚切的热茶烫伤,滚烫的茶水随着手臂烫了一路。
“啪”的一声,精美的玻璃杯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那时候,玻璃可是稀有物品,都是千里迢迢从西洋运送来的,比玛瑙还要珍贵,平常百姓连看都没看过呢。
躲在门外探看的丫鬟,见贾政动怒教训宝玉,吓得花容失色,飞跑去向贾母报信。。。。。。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026章 贾敏传情 如海探花
荣国公贾代善生有二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贾敏是贾代善唯一的爱女,夫妇两视若掌上明珠,看她对林如海眉目传情,王家姑娘更是花痴一样盯着林如海看,贾公不由重重地清了清嗓子,提醒她们矜持点,别让人笑话。
贾代善教子严厉,却是出了名的宠女儿,否则,贾敏也不敢私自来见林如海。看出贾敏对林如海是一见钟情,他便也不遮掩,大大方方的替他们作了介绍。
“这是小女敏儿,虽然顽劣任性,琴棋书画倒也略懂一些。”
林如海昨晚和同榜进士们小宴,听人说起荣国公爱女贾敏,都道是秀外慧中,论诗书文章并不逊于男子,可惜女子不能参加科考,否则,今年的头筹只怕非她莫属,此时一见,果然十分娇俏美丽,只此一眼,此生再无可恋,贾代善介绍王如霜时,他竟然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上完茶点,自是没有理由再赖在书房里,两个姑娘不舍的退出来,兴奋地互相打趣儿,你说我不懂矜持,我说你死盯着林探花眼珠子都不会动了。
古时候女孩子的名讳是不能随意告诉外人的,尤其是对一个年轻的男子,荣国公此举也算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霜小姐又如何不知他的用意。
担心贾敏抢先和林如海定亲,又来不及和父亲商量,请他出面替自己做主,王夫人不顾闺中禁忌,背着贾敏,让丫鬟传书林如海表达爱慕之心,希望他能向自己父亲提亲。
连续等了三天,也没见林如海上门提亲,却听到一个让她目瞪口呆的消息,林探花在拜见恩师的第二天,就亟不可待的亲自上门,求贾代善把贾敏嫁给他。
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竟然别出心裁,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求凰赋》,誊写在横幅上,两个书童打着横幅,文中明言,此生若能娶贾敏为妻,绝不再娶妾室。
不巧的是,那日贾代善携夫人赴北静王妃生日宴,并没在府里,荣国府众人一时慌了,不知道如何应对,贾赦恶作剧,让林如海就那么在门外候着,说是借以抬高妹妹的身价。
贾小姐在屋里急得转圈儿,久等爹娘不回来,最后心一横冲了出去,接过《求凰赋》,自己做主应了这门婚事,于是,这段姻缘成了金陵城的一段佳话。
贾敏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子,因为知道王夫人也喜欢林如海,却被自己抢了先,总觉得有些对不起闺蜜,就抢在出嫁前,促成她和二哥贾政的婚事。
能够嫁给家政,王夫人也算是心满意足,贾政是金陵城数得上的佳公子,虽然是名门望族之后,却不像其他的纨绔子弟,坑爷坑爹,靠家世谋求功名,贾政满腹经纶,也是进士出仕,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甚至比贾敏嫁得还要好,至少,她不用背离父母,远嫁他乡。
林如海并没对贾敏提起过王夫人的事情,贾敏更不会告诉哥哥贾政,王如霜的梦中情/人是林如海,这件事只是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早已被岁月之河湮没了的往事,会给爱女带来厄运,甚至影响到她的终生幸福。
准确的说,罪魁祸首不是贾敏和林如海,而是贾政。
古代男人娶妾,大多是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遮羞布,自己三妻四妾荒淫无度,反倒标榜是为孝敬父母,延续宗祠。
可是,王夫人并没有给贾政这样的说辞,她婚后不久就生了元春,再次年又生了长子贾珠,人到中年又添了次子贾宝玉。
长女被选入宫中,封为德妃,长子贾珠小小年纪就中了进士,也算是不辱贾氏门楣,可惜英年早逝。
次子贾宝玉噙玉而生,相貌出众,聪明过人,可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至于风光一时的贾敏,相对而言,可就没有她幸运了,婚后多年才生了林黛玉,在那个以子为贵的社会,王夫人觉得自己处处都压着贾敏一头,被林如海拒绝的羞恨也就淡化了很多,心里反倒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嫁到姑苏去,金陵城毕竟是帝都,生活极尽奢华,姑苏小城哪里能比。
王如霜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原本并不介意丈夫娶妾纳小,古时候也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子只能娶一个正妻,对妾室却并没有任何限制,准确的说,妾室等于是半奴半主。
特别是大户人家,丈夫没有妾室,主母反倒会被人妄加非议,说是生性好妒,有失贤良。
可是,就因为林如海“终生只爱贾敏一人”的誓言,让处处和闺蜜攀比的王夫人对贾政严加防范,她带来的四个陪房丫头,凡是稍有姿色,和贾政眉来眼去的,都被她赶了出去,唯独留下相貌一般的春花贴身服侍,后来指配给贾府的家生奴才周瑞。
贾政在外边和人厮混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绝对不能闹出幌子来,尤其是,不能正大光明的迎娶妾室。
管不住他的心,也得管住他的人,最起码,要让林如海和贾敏知道,自己有足够的魅力迷住丈夫,贾政对自己有多恩爱。
可惜贾政只是假正经而已,背着她,和南安王的丫鬟赵凝芙勾搭上,被那个狐媚子迷得忘乎所以,稀里糊涂的弄大了人家的肚子,眼看着遮掩不住了,被南安王做主,把赵姨娘送给贾政做了妾室。
碍于南安王的面子,王夫人不敢不让赵姨娘进门,侯门深似海,赵姨娘进了贾府,可就等于跳进了深渊,同时,也把刺扎在了王夫人心上。
赵姨娘不久就生下探春。这是一个极其擅长察言观色的女子,把王夫人视为亲娘,百般的恭敬爱戴,所以,她不好把怒气撒在探春身上,却趁贾政放外任,常年不在家中,对赵姨娘和贾环百般欺凌和压制,众人都说赵姨娘不好,贾政对她也就有些厌弃的意思。
贾敏去世后,林如海正值壮年,竟然也不续弦,守着妻子的灵位生活,对贾敏的爱可谓是至死不渝。
林如海对贾敏的真情,无限放大了王如霜对贾政的不满,渐渐转变成对贾敏的夺爱之恨。
这份恨意,自然而然地转嫁到林黛玉头上,初次见到林黛玉,王夫人就觉得,她长得酷似贾敏,可是,言谈举止,却颇有其父林如海之风,这种充溢着书卷味的清幽典雅气质,原本是她少年时的最爱,如今却连多看一眼都觉得堵心。
—————草根小剧场—————
林黛玉:听说有个成语叫“躺枪”,是说我么?
贾宝玉:林妹妹,“躺枪”是什么成语?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025章 豆蔻枝头 芳心萌动
“罢了,我笨手笨脚的,要洗脸家去找袭人服侍。”紫鹃闪躲着,要把脏水倒掉,早被宝玉夺过脸盆去,里边的水浪出来,差点湿了衣服。
“我的爷,别闹了,这是我洗过的脏水,你松开,我去换水来。”紫鹃无可奈何。
“我说呢,一股子胭脂味道。”宝玉胡乱洗了一把,又指了指门里问道:“林姑娘还没醒吗?”
抬脚要进屋去,偏黑虎挡在门口玩儿珠帘,水晶的帘子在晨风中晃动,抓也抓不住,它以为是什么东西在和他叫板儿,只顾了好奇,连宝玉叫它也不理。
宝玉淘气的踢了它一脚,黑虎顿时就呲牙,“汪汪汪”的吠叫起来,黛玉早被惊醒。
“每日家,思情睡昏昏。。。。。。”内室里,林黛玉慵懒的伸了个懒腰。
宝玉听到这声音,扔下手巾,飞跑进屋里,看黛玉云鬓蓬松,不胜娇慵,身子一软酥倒在床榻上,趴在黛玉枕边笑嘻嘻的问道:“妹妹醒了?”
黛玉发现自己无意中说了《西厢记》里的句子,情知被他听了去,觉得不好意思,羞红了脸,复又侧过身去装睡。
奶妈进来笑道:“我们姑娘昨儿睡得晚,还没醒呢,二爷过会子再来吧。”
“谁说我在睡呢!”黛玉翻过身来,抿嘴儿浅浅的笑。
“原来姑娘醒着。紫鹃姑娘,姑娘醒了。”王妈妈笑着退出去喊紫鹃来服侍。
门外,巧姐儿一脚踏进潇湘馆,见到黑虎,乐得喊叫道:“黑虎,姐姐来了,快叫姐姐。。。。。。”
紫鹃忙放下脸盆,迎出来笑道:“给巧姑娘请安,青儿姑娘好,我们姑娘还没起来,你们先和黑虎玩会儿,我去服侍姑娘起床。”
“紫娟姐姐好!春芊姐姐好!姐姐请便。”青儿像模像样的福了一福。
巧姐儿早和黑虎疯了起来,把珠帘摇得哗啦响,逗得黑虎上蹿下跳。
她的奶妈和众丫鬟知道黛玉素来不喜欢吵闹,没有传报,也不进来,就在院门外转悠,唯有丰儿进来和紫鹃寒暄道:“你只管去照顾林姑娘去,这儿有我呢。”
“那我可去了,你们自便。”紫鹃笑了笑,让春芊好好服侍二位姑娘,自己打了盆水,进屋去服侍黛玉更衣梳洗。
“宝二爷请先出去,容我们姑娘更衣。”紫鹃不卑不亢的请宝玉回避。
宝玉腆着脸儿笑道:“我给你一起服侍林妹妹吧。。。。。。”
“胡说!如今姑娘和二爷年纪都大了,太太几次说要二爷搬出园子回老太太那边住呢,你还如此不检点!”
黛玉和宝玉自小儿一起闹腾长大,原本并不在意,听紫鹃这般说,不由红了脸对宝玉道:“啐!谁要你服侍了,你该管好自己,正经去学里。”
紫鹃也紧接着对宝玉笑道:“宝二爷不用去学堂吗?看晚了老师责罚,放学了再来看姑娘吧,别让太太知道,连带姑娘都要被责怪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就因为上次太太说话难听,众人面前让林妹妹难堪,我这不是天天按时上学,再没和姐姐妹妹们厮混吗?”
宝玉说着,拉黛玉坐起来,又吩咐道:“起来好好吃饭,就和黑虎玩去,我昨儿个把黑虎抢了来,就是想让你多动动,对身子骨有好处。”
“你只知道说我,自己急匆匆赶来,想是没有用早膳,就这么去学里,又要饿到中午。。。。。。”
林黛玉说着微微的撅起樱桃小嘴,娇嗔的样子早又让宝玉看得痴了,身子一歪又坐回床上。
宝玉虽然只有十三岁,这几年和冯紫英、薛蟠以及一些戏子走得近,自然没少听男欢女爱之事,寻思自己见过的女孩子,没一个及得上黛玉的,那份单纯的爱慕之情早转化成某种期待,此时心神激荡,腻在屋里,哪肯离开半步。
紫鹃知道黛玉担心宝二爷饿肚子,忙笑道:“姑娘放心,我就算着他该来了,早让雪雁去厨房拿我们的分例来,让二爷吃了去上学,姑娘早上喝燕窝粥,分例饭菜不吃也白糟蹋了。”
正说着,雪雁就提着食盒进来,倭瓜玉米粥,说是刘姥姥家送来尝鲜的,另外一碟蒸糕,几样小菜,麻利的服侍宝玉在外间用膳,送他上学去。
有雪雁应付宝玉,紫鹃便服侍黛玉穿戴整齐,月白色的裙子,阔袖的氅衣,看看早上有些凉,又拿了一件藕荷色绣花坎肩儿给她穿上。
黛玉梳洗毕,雪雁把熬好的燕窝粥端来,服侍她喝了大半碗。
青儿趁机来请了安。这是她第三次见林黛玉,感觉这林黛玉是越看越有韵味儿,浓郁的书卷气息,却难掩眉宇间天生的风。流情韵。
“姥姥让代问姑娘好!说是谢谢姑娘的馈赠。”她指的是那只钧窑茶盅。
“那是宝二爷要给你的,别谢我。”黛玉对她淡淡的,显然是不屑她攀上王夫人高枝儿。
真心说,她并不反感青儿,虽然青儿和宝玉的亲密举动被她撞见,她也并没十分介意,一则青儿年纪太小,二则,青儿黑黑的长相不甚出众,她倒不屑于把她当做对手防范,再就是,她和宝玉从小一起长大,早习惯了宝玉的荒唐举止。她反感的是青儿背后依仗的主子,也就是二舅母王夫人。
自她来荣国府投奔外祖母,王夫人就没少给她脸子看,近两年来,因为老太太不时拿她和宝玉寻开心,而王夫人笃信“金玉良缘”之说,对她更是百般厌恶和排斥。
林黛玉当然不知道,王夫人对她的憎恶,起源却是一段不为人知的恋情。
她的父亲林如海出生书香世家,是姑苏城有名的佳公子,他高中探花那年还未婚娶,林探花样貌俊美优雅,言谈举止温润如玉,祖父又是江南鸿儒,家世背景比之庸俗的官商之家,更让女孩子们浮想联翩,于是乎,林探花一时间名冠金陵城,金陵城的女孩们,无不将他当做春闺梦里人来追捧。
当年荣国公是会试主考官,放榜之后,新科举子照例要来拜谢恩师,就在荣国府的会客厅里,林如海邂逅了两位年轻貌美的姑娘。
这两位姑娘,一个名叫贾敏,一个就是王夫人,因为她是霜降日生的,故名王如霜。
贾敏就是林黛玉的亲娘,贾政的嫡亲妹妹,王如霜和贾敏原是闺蜜,那日,王如霜正在贾敏的闺房议论新科举子,听说新晋探花来访,老太爷正在书房接见呢。
两个姑娘一拍即合,抢了丫鬟的活计,一个上茶,一个端来果盘,堂而皇之的去看新科探花林如海。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