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到“讨饭”两字,我一惊,不禁又回过头去,朝这两个女人张望着。
两个女人正坐在树下,手里拿着馒头,大口吃着。
“梁哥,馒头是一个男人给的。”小萍说。
“唉!讨饭的有什么稀罕呀,难道你没见过吗?”我好奇地问。
两个讨饭的,怎么让小萍这么关注呢。
“梁哥,你说:这两个女人象不象是母女?”小萍问。
小萍这一问,让我有些警醒了。
我回头紧紧盯着这两个女人,问:“小萍,你怀疑这两个女人就是你叔叔曾经收留的一对母女吗?”
小萍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我叔叔这个人虽然坏,但我觉得:他还没坏到杀人的程度,所以,我一直怀疑那一对母女没死。”
我一惊,不得不承认:小萍的质疑是有道理的。
按理说:即使这一对母女被刘老三欺负了,也会敢怒不敢言,根本谈不上报警。
也就是说,这一对母女假若不堪忍受刘老三的欺负,就会选择逃跑。
刘老三把这对母女玩弄了几天,见她俩跑了,也会就此作罢。
我想了想,说:“这样吧,咱俩把这两个女人请到饭店去吃一顿,吃饭时和她俩谈谈,看她俩去过小刘庄没有,认不认识一个叫做刘老三的人。我想,一问就真相大白了。”
小萍点点头,兴奋地说:“就照梁哥说的办。”
我和小萍走了过去。
这两个女人确实是讨饭的,老的大约四十多岁,小的大约二十岁。
小萍和颜悦色地问:“你俩还没吃中饭吧?”
老女人瞅着小萍,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好奇。也许,从没有人对她这么客气吧。
老女人摇了摇头,表示还没吃中饭。
小萍诚恳地说:“我们请你俩到饭店去吃一顿饭,好吗?”
老女人显得有些吃惊,她犹豫着问:“请我俩吃饭?”
“是呀。”小萍点着头,解释道:“我是信佛之人,喜欢做善事。”
我心里暗笑,这个小萍呀,只怕一生只信仰金钱,她的座右铭是:“有钱就有一切”。
老女人似乎理解小萍了,是啊,信佛之人自然喜欢做善事了。
“好吧。”老女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那就请吧。”小萍说。
小萍早就看好了一家饭店。
我和小萍走在前面,那两个讨饭的女人紧紧跟在我们身后。
我和小萍刚进饭店,服务员就把那两个讨饭的拦住了。
“滚!”服务员厉声训斥道。
“咦,你这是干嘛,她俩是我邀请的客人。”小萍不悦地说。
服务员听小萍一说,脸上立马堆满了笑容,忙不迭地说:“对不起,我…我还以为……”
第【241】章:宴请讨饭女()
小萍横眉瞪眼地训斥道:“你一个小小的服务员,竟然狗眼看人低,她俩咋不能进饭店啦?”
服务员点头哈腰地连连道歉:“对不起,我是狗眼……”
小萍使劲哼了一声,对两个讨饭女说:“进来吧。”
我问服务员:“有包间吗?”
服务员满脸媚笑,恭敬地说:“有,有,有,请跟我来。”
我觉得包间里说话方便一点,再说了,两个讨饭女也太招人眼球,我可不想让人盯着吃饭。
饭馆的二楼是包间,我挑了一间靠窗户的,可以看到小镇的街景。
小萍对两个讨饭女说:“请坐吧。”
两个讨饭女站着不敢坐。
我说:“快坐下吧,别客气。”
“我…我俩太脏了……”老年讨饭女嗫嚅着说。
“脏啥?我不觉得你俩脏。”我笑着说。
小萍说:“吃完饭,我给你俩买一套衣裳,再找个浴室洗个澡。”
小萍扭头问我:“你带了银行卡没有?”
我点点头,回答:“带了。”
“银行卡里有多少钱?”小萍又问。
我笑着回答:“足够你花的了。”
“那就好。等会儿我带她俩去买衣裳、洗澡,钱算我借你的。”小萍说。
我呵呵一笑,说:“小萍呀,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难道就兴你做善事吗?”
小萍嗬嗬一笑,说:“梁哥,你真没收胡小明父亲的五百万?”
我摇摇头,肯定地说:“当然没收啦。”
小萍哼了一声,说:“等会儿我查查你银行卡里有多少钱。”
我笑了笑,说:“你想查就查吧。”
我这张银行卡里只存了五万元,所以,不怕小萍查看。
小萍是个爱财的女孩,假若她知道我手里有钱,就会缠着我不放。所以,我必须在她面前装穷,而且,越穷越好。
“梁哥,你在《x公司》月薪多少?”小萍问。
“两万吧。”
“梁哥,你就靠这两万元过日子?”小萍撇撇嘴。
“难道两万元还少吗?我已经很满足了。”
小萍瞪了我一眼,不满地教导道:“你呀,就一没出息的男人。作为一个男人,应该以嫌大钱为已任,口袋里没钱、钱少,都不算真男人。”
“嘻嘻…我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我觉得:钱不能没有,也不能太多,够吃穿就行了。”
“没出息的家伙!”小萍抬腿踢了我一下。
两个讨饭女见我俩吵吵闹闹,象看到了稀罕物一样,瞪大了眼睛。
服务员拿着菜谱进了门。
小萍问:“你这个饭店有没有招牌菜?”
服务员一楞,不解其意道:“啥叫招牌菜?”
我碰了碰小萍,小声说:“这儿是乡村小镇,不是大城市。”
小萍撇撇嘴,又问:“你这个饭店有没有拿手菜?”
服务员又是一楞,茫然地说:“拿手菜……”
我见这个服务员就一乡妹,可能刚被招聘到饭店来,就插嘴道:“你去跟老板说,给我们上八道好菜。”
服务员总算听懂了,点点头,说:“上八道好菜,知道了。”
小萍瞪了服务员的背影一眼,说:“太老土了吧。”
没一会儿,一个矮胖的男子进了包间,他满面堆笑地说:“我是饭店的老板,听说贵客要八道好菜,我写了一个菜单子,请贵客过目。”
小萍抢着接过菜单,瞅了一眼,皱着眉头问:“这就是你们饭店最好的菜?”
老板恭恭敬敬地回答:“对。”
小萍不屑地说:“甲鱼没有?龙虾也没有?”
老板不好意思地说:“到饭店来吃饭的一般都是乡下人,吃不起这些菜,所以,饭店就没准备。早知道今天有贵客,我就会早做准备了。”
小萍遗憾地说:“算了,我们将就着吃吧。”
小萍把菜单递给老板,交代道:“做干净点。”
“好,好,好。”老板躬着腰,谦恭地应着,退出了包间。
我讥笑道:“小萍,你这派头象公主和皇后嘛。”
“老娘就是公主、皇后,咋啦?”小萍横了我一眼。
我碰碰小萍,说:“该办正事了。”
小萍瞅着这两个讨饭女,问:“你俩是母女吧?”
老年讨饭女点点头,说:“是…是的。”
我心中大喜,暗自思量:看来,这一对讨饭女就是小刘庄的母女俩了。假若真是的,那么,幽灵车的快递员和阿娟又是咋回事呢?
小萍又问:“你俩干嘛出来讨饭呀?”
老年讨饭女哀哀地说:“前两个月我们那儿发大水,把房屋、田地全淹了,所以,只好出来讨饭。”
小萍问:“你俩去过小刘庄吧?”
“小刘庄?!”老年讨饭女一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慌乱,她犹豫了一下,回答:“没…没去过。”
“没去过?”小萍一惊,她瞅着年轻讨饭女问:“你妈可能记不清地名了,你应该有印象吧,去过小刘庄没有?”
年轻讨饭女好象是一个哑巴,她瞅了小萍一眼,低下头。
“她…她是哑巴吗?”小萍问老年讨饭女。
“她…她不爱说话。”老年讨饭女嗫嚅着回答。
我碰了一下小萍,对她耳语道:“你刚才问话时,老女人的眼神有点慌乱,也许她撒了谎。”
小萍点点头,沉思了一会儿,遗憾地说:“唉!太可惜了,看来,我叔叔的一万元钱是送不出去了。”
我听了小萍的话,不禁一楞,心想:小萍这是玩什么花样呀,什么叔叔的一万元钱,真是让人莫名其妙。
小萍慢悠悠地说:“我叔叔住在小刘庄,叫刘老三。他对我说:三个月前,曾经有一对讨饭的母女路过,在他家里住了一个礼拜。我叔叔觉得这一对母女挺可怜的,想送给她俩一万元钱。我原想着,你俩就是那一对母女,没想到找错了。唉!看来,这一万元钱是送不出去了。”
老年讨饭女听小萍这么一说,眼睛里立即放出了光。她赶忙说:“我…我刚才说错了,我俩去过小刘庄,在刘老三家住了一个礼拜。”
“真的?”小萍不相信似地问。
“是…是真的。”老年讨饭女恳切地说。
“我叔叔家有几间房?”小萍问。
老年讨饭女毫不迟疑地回答:“你叔叔家有三间房,院子里还有一间厨房。”
第【242】章:道出了实情()
“我叔叔相貌有什么特征?”小萍继续盘问。
老年讨饭女张口结舌地问:“特征是啥?”
我解释道:“她叔叔长得什么样?比如:个子有多高;头发多不多;脸上有没有疤。”
老年讨饭女想了想说:“你叔叔长得尖嘴猴腮,秃顶,一嘴黄牙,对了,大腿这儿还有一块胎记。”
小萍听老年讨饭女这么一形容,不禁有点生气了,她气呼呼地说:“我叔叔难道就奇丑无比吗?”
我碰了碰小萍,劝说道:“你问人家,人家总得照实说嘛。我看,人家说得一点没错。”
小萍瞪了我一眼,斥责道:“你以为你很帅吗?”
“我不帅,但也不丑,至少,比你叔叔帅多了。”我嘻笑着说。
“去你的!”小萍气恼地踢了我一脚。
“哎哟!”我疼得叫唤了一声。
老年讨饭女见小萍生了气,赶紧低下头,不敢吭声了。
“你说说:到我叔叔家以后的情况,要照实说,不许有一点隐瞒。”小萍怒气冲冲地说。
也许老年讨饭女被小萍的威严吓坏了,也许老年讨饭女想拿到一万元钱,总之,她竹筒倒豆子,一古脑把真相都说了出来。
三个月前的一天,这一对母女讨饭到了小刘庄。
在胖大嫂的饭店前,她俩想讨一碗饭。
胖大嫂怒气冲冲地驱赶道:“快滚,滚远点,老娘今天没几个客人,还没赚到钱呢。”
刘老三正坐在饭店里喝酒,他略带醉意地瞅着这一对讨饭的母女,馋馋地对胖大嫂说:“喂,你看,这一对讨饭的女人挺有姿色嘛。”
“你觉得有姿色,就收留她俩呗。”胖大嫂半开玩笑地说。
刘老三眯缝着眼睛,定定瞅着这一对母女,幽幽地说:“胖大嫂,你给她俩盛两碗米饭,再炒两个菜。”
“你买单呀?”胖大嫂问。
“我让你上饭炒菜,当然是我买单啦。胖大嫂,我不会赖帐的。”刘老三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二十元的钞票,递给胖大嫂。
胖大嫂接过钱,说:“二十元只能炒两个素菜。”说完,跑到厨房去炒菜。
刘老三阴笑着对胖大嫂说:“你看,她俩牙口不错呀。”
胖大嫂不满地说:“人家是人,不是牲口,什么牙口不牙口的。”胖大嫂责怪道。
“我的意思是:她俩身体不错,要是放在家里养个十天半月,说不定还能出落成两个大美女呢。”刘老三的眼睛象钩子一样,死死盯着这一对讨饭母女。
等这一对讨饭母女吃完饭,刘老三问:“你俩要是没地方去,就到我家歇歇脚吧。”
老年讨饭女说:“谢谢大哥了,我俩还要赶路呢。”
显然,老年讨饭女已经看出来了,刘老三不是一个好人。
刘老三眼睛一瞪,不满地说:“你一个讨饭的,赶什么路?往哪儿赶?”
“我…我们要找亲戚去……”老年讨饭女搪塞道。
“找亲戚?你亲戚在哪儿?”刘老三咄咄逼人地问。
老年讨饭女一时说不清要到哪儿去,亲戚在哪儿。
刘老三眼睛一瞪,厉声说:“你们以为饭是白吃的,我告诉你:你吃了我的饭,就得给我干活。不然,我不会放你俩走。”
“干什么活?”老年讨饭女胆怯地问。
刘老三站起身来,凶神恶煞地说:“老实跟老子回家去,帮老子洗衣、做饭、倒尿罐子。”
这一对讨饭的母女见刘老三是个恶人,知道逃不出他的魔掌,只好跟着刘老三回家去。
当晚,刘老三就让这一对母女伺候自己睡觉。
第二天,刘老三瞅着这一对母女,说:“你俩不能白吃我的饭,得帮我赚钱。”
“咋赚钱?”老年讨饭女问。
“拿你俩的身子挣钱。”刘老三气势汹汹地说。
老年讨饭女一听,就知道落入了坏蛋的陷阱,但是,她不知道向谁去求救,只好逆来顺受地接客。
老年讨饭女说到这儿,小萍插话问:“你俩接待过一个叫招风耳的男人吧?”
老年讨饭女想了想,问:“是不是一个长着两只猪耳朵的人?”
“对,两只耳朵象猪八戒。”小萍做着手势。
“接待过。这个男人是赖皮,第二次来睡我们母女俩,连钱都没给就跑了。”老年讨饭女不满地说。
现在完全可以断定:这一对讨饭的母女确实被刘老三收留过。
“你俩在小刘庄接待过几个男人?”小萍问。
老年讨饭女想了想,说:“大概有七、八个男人吧。”
“后来,你俩是逃出来的,还是我叔叔放你俩走的?”小萍又问。
老年讨饭女疑惑地问:“您叔叔没告诉您吗?”
小萍摇摇头,回答:“我叔叔干了这种事儿,他哪儿好意思对我详细说嘛。”
“也是。”老年讨饭女说:“我俩在您叔叔家住了一个礼拜,白天晚上接客,实在受不了。那天,趁您叔叔出门的机会,就逃了出来。”
现在,事情已经真相大白了。
小萍叹了一口气,骂道:“我叔叔真是一个大混蛋!”
“算了,你叔叔已经死了,就算是做了天大的坏事,一笔勾销了。所谓:死了,死了,一死百了。”我劝说道。
“您叔叔真的要给我俩一万元钱吗?”老年讨饭女问。
小萍点点头,说:“对。等会儿我带你到银行去取钱。”
“您叔叔真好,真是一个大好人呀。”老年讨饭女感激地说。
我碰了碰小萍,说:“你看,一万元钱就把你叔叔洗白了,从一个大混蛋变成了一个大好人。”
小萍瞪着我问:“梁哥,你懂了吧?钱就是一个魔法师,它能让黑白颠倒,能让对错移位,能让天地翻转。”
我笑了笑,反驳道:“小萍,没你说得这么厉害吧。”
“厉害不厉害,事实已经摆在面前了。你看:这一万元钱就让讨饭的母女对我叔叔感激涕零。”
“小萍,你也要懂得:钱可不是万能的。”我对小萍的拜金主义很反感。
“你呀,就一猪脑袋。”小萍戳了一下我的额头。
我笑了笑,不再多说了,我知道: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人生观,就再也难得改变了。
第【243】章:陷入迷雾中()
吃完饭,小萍到银行取了一万元钱,对讨饭母女说:“快把钱收好,我建议你俩还是回老家去吧,在老家毕竟还有亲戚、朋友,乡邻,彼此有个照应。在外面讨饭,碰上坏人就惨了。”
老年讨饭女感激地说:“您俩就是我们母女的救命恩人呀。”
送走了这一对讨饭的母女,我和小萍找了一家茶馆,坐着说说话。
我愁眉苦脸地说:“这一对讨饭的母女,把我原来的设想全打破了。现在,小刘庄的鬼案又成了一个谜。”
“是呀。原以为是讨饭母女驾着幽灵车来报复小刘庄的人,现在,这一对母女又复活了。”小萍斜眼瞅着我,讥笑道:“梁哥,我还以为你多有头脑呢,原来也是一个猪脑袋嘛。”
我尴尬地辩驳道:“我原来的推理并非没道理嘛,只是……”
“只是啥?”小萍撇撇嘴,奚落道:“错了,还不想承认,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尴尬地笑了笑,说:“鬼案一般都很蹊跷,拐几个弯也很正常的。要是鬼案那么好破,也不需要我们这些专业人士了。”
小萍斜眼瞅着我问:“梁哥,小刘庄的鬼案你都拐了两个弯了。先是怀疑小寡妇的死鬼男人,然后,又怀疑这一对讨饭的母女。天知道你还会拐几道弯。”
“拐两、三道弯很正常嘛。”我讪讪地说。
小萍问:“你说:下一步咋办?”
“按原定计划呗。我已经跟招风耳约定好了,今晚,乘坐幽灵车,到女鬼的老巢去一探究竟。我想:到了女鬼的老巢,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萍皱着眉头说:“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小刘庄这个鬼案与一对母女有关。”
“对。”我附和道:“绝对与一对母女有关,这个判断不会错。”
“难道还有一对讨饭的母女?”小萍幽幽地问。
我撇撇嘴,说:“小萍呀,你别老是在讨饭女这个问题上打转转,我觉得:这一对母女应该与刘老三有直接关系,还是应该在刘老三活动的圈子里去侦查。”
“我叔叔活动的圈子,不外乎是小刘庄和建筑工地,就这两个地方。”小萍肯定地说。
我赞同道:“你说得对,应该在这两个地方寻找线索。我认为:小刘庄这儿基本上已经查清楚了,你想:假若你叔叔在小刘庄还和另一对母女有瓜葛,逃不脱村民的眼睛吧。”
“也是。现在,应该把目光盯在建筑工地上。”小萍说。
我突然想起了,刘老三的一叠子欠条。
“小萍,你还记得一个叫田嫂的女人吗?”我兴奋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