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游大唐记-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媚的姐姐进门后和徐紫嫣两人正好对视,徐紫嫣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见到了未来的韩国夫人,见到她的美貌心想也难怪后来的李治会喜欢自己老婆的姐姐。要是自己是个男人,也应该会被她的美丽打动。

    她仔细的打量了几圈徐紫嫣后,问自己的妹妹道:“小妹?这位是?”

    武媚高兴的对自己姐姐说道:“大姐,这位是我新结拜的姐姐,她叫紫嫣。”然后又对徐紫嫣说道:“紫嫣姐姐,这位是我的大姐武顺,这个是我姐的女儿,兰儿,胡兰儿。”

    “你什么时候认的姐姐啊?我怎么不知道呢?”武顺问武媚。

    “前两天的事情!姐,这次你来可要多呆几日,也可以和紫嫣姐姐一起多呆些日子,紫嫣姐姐懂得可多了。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武媚对姐姐说道。

    “不知道紫嫣妹妹是出自哪户人家?”武顺眼睛直视着紫嫣问道。

    紫嫣看着武顺的眼睛,感觉那股眼神是那么冷的直入骨髓,是那么的想看穿自己的真实想法,但被这个问题弄得她真束手无策,她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她为好,支支吾吾的挤出了几个字来:“我,我,我……”

    武顺见事说道:“怎么啦?是紫嫣妹妹记不得自己出自何门啦?还是因为门庭太高了,怕说出来吓着我们小户人家啦!”

    这话说完紫嫣更加觉得脸火辣起来,武媚见状,赶紧出来打圆场道:“大姐,紫嫣姐姐是出自京城商户人家,因为她们家现在在利州有些生意,所以这次来利州处理些生意的事情顺便来利州游玩。结果在利州碰到了两位哥哥,所以就请到我们府上做客了。”

    “原来如此啊。原来紫嫣妹妹是出自商户人家,大家闺秀,妹妹,你可要给紫嫣妹妹好学习哦”,武顺边说边看着徐紫嫣的反应。

    “姐姐你太抬举我啦。媚儿天生聪慧、刻苦上进、勤奋好学,好多地方我都自叹不如,还需要向媚儿学习的。”徐紫嫣谦虚的回答。

    “媚儿,你刚才说紫嫣妹妹懂得可多了,而且你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我很有兴趣知道,我的妹妹现在都学到了些什么啦?快告诉姐姐,给姐姐分享分享。”武顺转头问武媚道。

    “紫嫣姐姐知道好多的历史,并且对这些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分析和点评都入门三分。紫嫣姐姐对社会男女之间的夫妻制度等看法都与众不同,自成一家。”武媚动情的说着。

    “不要讲了!你说的学到的东西就这些啊?早就告诉过你,女孩子家不要学些什么男孩子家的东西,学这些将来能当饭吃啊?都让你多去学学琴棋书画、刺绣针活和礼仪”,武顺很生气的说道。

    “琴棋书画和宫中礼仪紫嫣姐姐可也是高手,我们在一起也经常互相学习互勉共进,至于刺绣活,姐,我的亲姐,你就饶恕我吧,这个真不是我喜欢和能够做到的。”武媚边说边又像一个撒娇的孩子一样摇晃着武顺的手臂。

    “真拿你没办法。不会针绣活儿,虽然可以让丫鬟去做或者去市集买,但自己绣的肯定更能锁住你男人的心。我看你以后怎么锁住你男人的心。”武顺对自己妹妹也没有办法也只有提醒自己的小妹妹。

    “谁让你只有我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妹妹了。不会针绣活没关系,用这里才能锁住男人的心”武媚边说边用手指着自己的脑袋。徐紫嫣心想还是武媚的想法更对,只有用心才能锁住对方的心,无论男女都一样。小小的武则天就有这种意识,不简单。

    “不会针绣,所以你幸福啊!从小到大都没给父亲做过任何针绣品。说起这个我想起来了,我这次过来不是给父亲绣了个冬日暖手用的水袋,父亲嫌小了想改大点,你帮我找照顾下兰儿,我先去给改改。”武顺说。

    “好嘞。好久没逗兰儿玩了,你放心去好了。今天我来带兰儿。”武媚显得很开心然后抱起兰儿就朝自己的储物柜走去,“兰儿,你看看小姨给你什么东西。”边说边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拨弄鼓来,随着拨弄鼓嘹亮的响声,小兰儿的目光全移到了鼓上并且伸手去拿,武媚就把拨弄鼓交给她把玩顺便给武顺递了个眼色,武顺见到自己抽身机会到了就快速的抽身离去。

    小兰儿玩了一会儿新鲜劲后,突然见不到自己的娘亲,一下就哇哇大哭了起来,这下弄得武媚顿时手忙脚乱起来。仍由她怎么诳哄,小兰儿就是要找娘,看着这个情形,徐紫嫣心想真还是难为武媚了,毕竟在徐紫嫣眼里,武媚也才十三四岁,在现代社会的也还算是小孩子,让小孩子照顾小孩子也是太难为她了,武媚见小兰儿一直哭着不停,自己又束手无策,就央求起了徐紫嫣:“紫嫣姐姐,你快帮帮我吧。看怎么能让兰儿不哭不闹!他这样一直闹下去,难道我还真把她这么快送回给我姐,那时岂不让大家笑话嘛。”

    “这个怎么会让大家笑话呢?大家会笑话什么呢?”徐紫嫣奇怪的问。

    “大家会笑话我没本事啊。连个三四岁的小女孩都降服不住。”武媚说得很坚定。而听到这话的徐紫嫣也很震惊,没想到十三四岁的小武媚会说出降服两次,没想到她的内心驾驭**是这么的强力。徐紫嫣突然想到自己见到的亲戚朋友哄小孩不哭的伎俩,他们无非两种伎俩,一种就是给小孩糖果吃,让小孩不哭,要是这个不管用,就使用凶的,就是直接用木棒吓唬小孩,她也想起自己小时候父母在自己哭的时候经常用的就是说如果再苦就叫某某医生来,来打针了,甚至有的时候父母还说,你看到没有,那边那个陌生人,他是专门拐卖哭孩子的,你再哭他就会把你背走,而那个“陌生的”大人也会在一旁说谁家的小孩在哭,再哭我就背去卖了,这样自己通常会立马不哭。

    于是徐紫嫣把这些技巧都告诉了武媚,武媚果然天资聪慧,一听就全然明白。她立马去找了些糖果来,这个糖果还真管用,小兰儿看到后,马上收口不哭,开心的吃了起来。武媚这也才松了口气,微笑的看着徐紫嫣,仿佛自己此时就是一个得胜的将士一样。

    可好景不长,吃完糖果后的小兰儿还没安分多久,突然又哭起来,武媚见状,立马又把糖果递了上去,这次不知道是不是小兰儿已经吃腻了糖果反正就是不领情,推掉了糖果在那里哇哇大哭,这一次武媚想到了用“凶恶”的办法了,她对兰儿说:“兰儿,听小姨的话,不哭,你看到没有?那里那个阿姨,是专门背哭小孩的,她会把哭小孩背去卖掉,卖到好远好远的地方,那你就永远见不到你娘亲了。”武媚说的时候同时用手指着徐紫嫣。

    徐紫嫣马上也装出一副凶声恶煞的样子:“是谁家的小孩在那里大声的哭,我正到处在找哭孩子了,再哭我就背去卖了。哭的孩子别人最喜欢的,准定能卖个好价钱。”

    没想到这招还真管用,小兰儿立马止住了哭声,眼泪汪汪的躲在武媚的怀里胆怯的偷看这徐紫嫣。徐紫嫣一看她停止了哭声,马上又语气缓和的说:“不哭的孩子我不要,哭的小孩我才背走。”

    两个人这双簧唱的,小兰儿整个下午都乖巧的和武媚呆在一块儿。武媚心里也乐滋滋的,可能不单乐的是制服了小兰儿,还乐在又从紫嫣姐姐这里学到了一招治人之术。而徐紫嫣心里想的却是,这个时候武媚对侄女兰儿的疼爱应该是天真无邪的,还是平常百姓家庭好,此时的武媚应该也不会想到自己未来会那样对待自己现在也视为珍宝的小兰儿。

 ;。。。 ; ;
第三十六章 松藏干布请婚
    李世民继位后,封了玄武门之变中的功臣们和一直来跟随秦王府的将士们,而有功的王贤哲因为被押解去了吐蕃生死未卜所以不再册封之列,而在玄武门之变中,弃苏龙赞听从了李世民的建议,果然半道截下来了押解王贤哲的部队顺利救下了王贤哲,兄弟俩在此场此景真是百感交集,因为看上去都是那么的英雄末路,真的是应验了结拜时候的那句话:“有难同挡!”

    弃苏龙赞向贤哲讨教起死回生之术,他要复国。这个也难为住了王贤哲,因为如果靠是李世民出手完全是可以帮助复国,但没想到现在李世民处境是“利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当弃苏龙赞向他寻求计谋时,王贤哲首先想到的是李世民迟早会发动玄武门政变,迟早会做皇帝,如果等李世民做了皇帝,那弃苏龙赞复国就有望了。于是他对弃苏龙赞说:“以我对秦王的了解,他迟早会掌握权柄,那时我们向他借兵就复国有望了,所以你要问我点子,我的点子就是等”

    弃苏龙赞也是觉得李世民掌握大唐是迟早的事,他稍微松口气后又突然不安起来:“我们假设李世民真的会掌握大唐,但这就不能保证站在大唐立场他会资助我们去撕毁大唐已经与我吐蕃叛军签订的友好协议。对大唐没任何好处,即便他答应要是朝臣们都反对,这事也就没戏了。所以我们没办法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李世民身上。”

    弃苏龙赞的话也让王贤哲醒悟过来,醒悟自己真不是统治者的料,不具有他们的心理,在真正的利益面前,李世民都会发动玄武门杀死自己亲生的兄弟,如果真想靠交情或者自己单想的李世民的“仁义”来让李世民出兵帮助弃苏龙赞那简直太过天真了。弃苏龙赞满怀希望的眼神看着王贤哲,只见王贤哲紧锁的眉头突然舒展,眉飞色舞起来:“有了,既然大唐不能借兵给我们,我们可以向江夏郡王借兵。”

    弃苏龙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没听错吧!向李道宗借兵?”

    王贤哲肯定的点了点头。弃苏龙赞不解的问:“大唐不向我们借兵,还派人要把你抓去献给吐蕃叛军,李道宗的军队不就是大唐军队嘛?”

    王贤哲笑着说道:“你不是李道宗他未来的女婿嘛!向他借兵应该不是难事嘛!可何况你曾救过他,按理他也应该还恩嘛。”

    弃苏龙赞反而弄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大哥,现在火烧眉毛了,你就别开玩笑了。”

    王贤哲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可没开玩笑,我说的都是认真的!”说完他看着弃苏龙赞,弃苏龙赞更加迷惑了。看着他迷惑的眼神,他继续说到:“你想,我们要是先去见文成郡主,然后告诉她眼前你的情形,你说她会帮助你不。这个时候我们再去见江夏郡王,告诉他你眼前的情形,希望得到他的帮助,郡王肯定碍于之前你曾救过他一命上不好立马回绝你,但又碍于大唐已经和叛军签订友好协议又不好出兵助你,这时他是两难处境。”

    说到这里王贤哲停了下来看了看弃苏龙赞,弃苏龙赞看他停了下来,说:“对啊,你说的就会是这么回事,那如何让郡王跳出他两难的处境来帮我们呢?”

    王贤哲正等着他问这个问题了,“这就是问题的咽喉,其实要是文成郡主在旁边一帮衬,郡王肯定内心还是偏向于出兵助我们的,只是我们需要寻求一个郡王出兵又让唐王朝无话可说的理由!”

    看着弃苏龙赞还是一头雾水的样子,王贤哲继续说道:“你说要是吐蕃自己撕毁协议来先挑衅大唐,郡王出兵是不是就名正言顺呢?”

    弃苏龙赞还是不解的问:“大哥,这怎么可能呢?吐蕃现在的叛军一门心思都在如何稳定乱局,怎么会在内乱未平之时还去挑衅强大的大唐呢。岂不自己飞蛾扑火嘛?”

    王贤哲笑了笑:“你不就是吐蕃人嘛?你不手上还有侍卫队嘛?”

    这一点拨弃苏龙赞茅塞顿开,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我这脑子,怎么就没想到了。高!真是高!大哥你真是太聪明了。”

    于是兄弟俩立马出发前往江夏,在去见江夏郡王李道宗前,弃苏龙赞先让府上的丫鬟通知了文成郡主,文成郡主闻讯后都未来得及化妆就奔跑了出来,见到弃苏龙赞和王贤哲在一起先是吃惊不小,因为她也早听说了吐蕃叛变一事,也知道了弃苏龙赞已经逃了出来,而且她也连续担心了好长时间,她还从父亲那里得知王贤哲也被抓了起来要送给吐蕃叛军,所以她很奇怪两人是怎么到一块的。于是弃苏龙赞告诉了文成郡主是秦王暗中指点让他营救王贤哲出来,并且和盘托出了王贤哲的计策,就是弃苏龙赞现在手上的卫队打着吐蕃的旗号在江夏滋扰,然后让李道宗以此为由直接攻打吐蕃。

    文成郡主还是担忧的问道:“毕竟当今皇上不主战,我父王会不会上奏朝廷,朝廷知道真相后也不能如你我的愿?”

    弃苏龙赞解释道:“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吐蕃都已经入侵大唐’,郡王是有权先战再上奏朝廷。只要一宣战,大唐也就没退路了。”

    文成郡主这也才全部明白过来,对王贤哲又赞不绝口,说他是真正的高人。王贤哲听后哈哈一笑:“郡主,其实在我的这个计谋中,最重要的人物和如果到时真能够替王子复国,首功当属郡主你。”

    文成郡主尚算聪慧,一下子就想到了原因,回问道:“你是说需要我说服我的父王助你们!”

    弃苏龙赞点了点头,文成郡主看了看他们两人,豪爽的打保票说:“好!我帮你们说服父王出兵助你们。”

    在文成郡主的帮助下,李道宗答应了弃苏龙赞和王贤哲的请求,大伙依计而行,在吐蕃叛军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情况下,大量唐军已蜂拥而至,而战争一发动之后,王贤哲也给朝廷递上了战报,只是收到的战报的已经是登基不过几天新皇李世民,李世民一看战报,笑了笑然后把它丢在了一边,对长孙无忌说:“王贤哲真是能人也!”

    长孙无忌拿过战报看了看,也附和道“果然有点本事!那陛下,我们如何应对?是派兵去支援呢?还是干脆一举拿下?”

    李世民摇了摇手:“不管他们,让他们自己去闹去,朕倒是要看看他们有多大本事。”

    吐蕃叛军本就是一群托孤老臣和皇后家族势力组成,本就一群乌合之众,而且在取得权利宝座后又互相在争权夺势,根本不堪一击,很多旧臣本就还忠心于弃苏龙赞刚过世的父王,也对先王离奇的过世心存疑虑,弃苏龙赞又对他们晓之以理,告诉他们父王是被那群乱臣贼子害死,说只要弃暗投明他将既往不咎,很多的将士纷纷反戈,而且战场上的弃苏龙赞英勇无敌,战战必冲锋在前,真有万夫不当之勇。很快他平息各地的叛乱,统一了吐蕃各部,并将叛乱元凶灭族。

    得胜后的弃苏龙赞设宴席招待了王贤哲、李道宗和文成郡主,弃苏龙赞再三感谢大家的帮助才使得自己替父报了仇,也因此让吐蕃实现了统一。李道宗倒是客气的说:“王子,你客气了。想当日,我不也是亏王子营救才有幸逃离虎口嘛!”

    王贤哲此时也想到了之前弃苏龙赞营救李道宗的事,而且那日几人一起喝酒庆祝的事还历历在目,只是之前是李道宗父女感谢弃苏龙赞,而今日确是弃苏龙赞在感谢他们父女,内心感叹真是世事难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于是玩笑道:“王爷,我看你快改口叫我这兄弟了吧?”

    一旁的文成郡主白净的脸上浮现了红霞,赶紧插话道:“是啊!父王,以后就不应该叫王子了,以后王子可是赞普了。”

    王贤哲心想:这姑娘反应可真快,我心里想的可是让王爷改口叫女婿哦。

    李道宗也开怀大笑:“是啊,不应该叫王子了,对了,赞普,那在位后对外怎么称谓?可想好名号?”

    弃苏龙赞点了点头:“我和群臣已经商议妥当,以后对外就叫松赞干布!不过王爷你们以后还是叫我弃苏龙赞来得亲切。”晚宴一直到很晚才结束。

    次日,李道宗带着文成郡主向松赞干布告别,而由于吐蕃刚刚平定内乱还有很多政务需要处理,所以王贤哲答应留下来一段时间帮助自己在这个兄弟一把,而且李道宗也说自己先回去看看现在唐朝对王贤哲的处理态度后再行商量他回唐的事,毕竟现在他可还是唐朝的通缉犯。文成郡主很是依依不舍的向松赞干布道别,而松赞干布则表示等吐蕃安定下来后就会向大唐提亲,叫文成郡主一定要等自己。文成郡主也只有在依依不舍中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大唐后,李道宗立马去见了新皇李世民,向李世民禀报了吐蕃现在的局势。李世民听后只夸松赞干布不愧是一方熊杰,当李世民听说王贤哲的计谋后深夸他的确有罕见的智慧。然后让人传旨到吐蕃,恭喜颂赞干布继位,愿大唐和吐蕃永世修好,并且让颂赞干布转告王贤哲,大唐欢迎他随时回家。

    李道宗回唐后不过数日,突然边境告急,**厥的突利可汗听闻唐朝发生玄武门事变,唐朝新政权还未建立稳之际,带兵南侵,由于一拨还原太子和齐王人马的反叛,突厥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离京城长安不过百里,李世民闻讯后第一时间召集重臣良将商量御敌之计,秦琼表示如果真战,胜算不大,因为其一唐军已经历太多大战,都还未喘口气而且国力现在已经空虚,其二刚经历内变,人心军心尚未稳,再则突厥现在则是人强马壮,有备而来。说到突厥的马壮时李世民深深的叹了口气:“依爱卿之言,我们战是必败了,那不战则和。我们如何给突厥求和。”

    长孙无忌想了想:“陛下,如果是和,我们可以把国库中所有的金银财宝全部送给突厥请和,想必突厥也是图钱财而来,当他们拿到钱财后,也就不会再拼命来拿一座空城。”

    “送掉国库中所有的金银财宝才能保我大唐的安稳,你让朕如何面对子民啊!”李世民很不乐意。

    长孙无忌继续劝道:“陛下,所谓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也!勾践赴吴为奴,卧薪尝胆方成一方霸主,留着江山在,不怕没柴烧!”

    于是李世民同意求和,然后派使臣前去讲和,使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