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璜台志-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落脸色一沉,到底还是晚了一步,随即压下心头烦躁,和声问道:“老丈,怎么去万花小院?”

    老者听闻李落和乐裳是官差,没有怀疑,详详细细的指点两人前去万花小院的路径。

    万花小院在城外不远,只有几十里路,不到一个时辰,李落和乐裳终于赶到了这里。

    望着眼前景象,李落如坠冰窖,偌大一个王府院落,此刻已经是残砖断瓦,狼藉不堪,还有浓烟从倒塌的房屋中冒了出来,竟然连一处完整的房屋都没有剩下。

    李落和乐裳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这里那还有半点王府院落的模样,房屋亭阁不算,就连院中的花草树木也遭了殃,被人砍的凋零四散。

    府中老树树身上似乎还有刀剑刻划过的痕迹,不过看不见血迹,不知道是被入府行刺的杀手抹去了,还是被此刻在废墟中走来走去的衙门捕快掩盖了。

    李落呼吸一重,如此布置,正是为了做成山贼劫掠的假象,就算李落心知肚明,没有明证,也未必能将行凶之人怎样。

    “这里会是万花小院么?”乐裳张口结舌道。

    不怨乐裳如此惊讶,这里实在看不出有半点王府院落的影子,纵然是以前来过这里的人,恐怕看着这片面目全非的狼藉废墟,也认不出什么了。

    李落苦笑一声,吐了一口浊气,萧瑟应道:“我们来晚了。”

    乐裳叹息了一声,低语道:“算了,尽心就好,你别自责了。”

    一名在废墟中翻翻找找的衙门小吏看见李落两人驻足眺望,大声喊道:“你们两个干什么的?”说罢晃晃悠悠的走了过来,用手指着李落叫道,“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滚远些。”

    李落神色如常,淡淡问道:“谁是这里的主事?”

    官吏一愣,上下打量了李落一眼,疑惑问道:“你是什么人?”

    “我问你,谁是这里的主事!”李落寒声一字一句的说道,杀气宛若实质。

    小吏打了个寒颤,惊恐的看着李落,嘶声叫道:“反了,反了,韩捕头,这里有人要造反啦。”说完连滚带爬的向后跑了回去。

    远处传来一个粗犷俗气的声音道:“喊啥喊,瞧见魂了还是照见什么了,他娘的,谁敢造反,让爷好生瞧瞧。”随着说话声走过来一个矮壮大汉,身穿衙门官府,是个捕头。

    小吏见大汉过来,这才稳住心神,一指李落,尖声叫道:“就是他。”

    大汉一脸狐疑的看看李落,又看看惊魂未定的官吏,不满喝道:“你他娘的逗老子玩么?一个娃儿,造什么反!”

    说罢挥了挥手,不耐烦的对李落叱道,“别在这瞎转悠,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走走走。”

    随即又指着不远处一个正在搬一株花草的捕快,大声骂道,“眼瞎了,让你小心点,要少一片叶子,爷抠你的眼珠子缝在上面,真他娘的笨手笨脚。”大汉骂骂咧咧道。

    李落瞳孔微微收紧,这些捕快不去查案,竟然忙着搜寻院子里的奇花异草,也不知道是旁人授意还是拿去换钱。

    “可有凶手踪迹?”李落明知不会有什么结果,仍略有期许的问了一句。

    大汉一愣,极不耐烦的皱眉喝道:“你这个娃儿问这些干什么,老子刚才说的话没听见么?快滚,要不然老子把你们抓起来!”

    一旁官吏拉了拉大汉衣袖,凑到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大汉眼中闪过一丝热切,看了看李落,啧了啧舌,摇摇头道:“算了,还是个娃儿,怪可惜的。”

    官吏似乎有些不满,冷哼一声道:“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说不定便宜了别人。”

    李落惊愕无语,小吏的声音虽小,不过李落也能听清楚,竟然唆使大汉擒下李落和乐裳,只为了衙门里发下的悬赏。

第七百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 
抓到一个行凶贼人十两银子,两个人二十两银子,五五分账,只要能擒下李落和乐裳,只需这个衙门官吏动动手脚,补一张刑案公文即可。

    李落连声咳嗽起来,脸色有些苍白,垂下的眼神中少了哀伤,多了一丝狂乱。

    大汉心有不忍,忍痛割爱,眼看就能到手的白花花银子从手边流走,心里着实有些气闷,喝道:“还站在这里看什么?再不走,老子可真就不客气了。”

    说罢舔了舔肥厚的嘴唇,却倒是有些希望李落不走,能给个理由捉拿起来。

    “唤此处主事之人过来见我。”李落淡淡说道。

    “他娘的,口气这么大,你先跟老子说说,你到底干什么的?”大汉大声喝道。

    “韩头,依我看他们十有八九是贼人同伙,万万不能让张大人过来,万一有个什么闪失你我可都担待不起,先抓起来再说吧。”官吏挑唆道。

    大汉有些意动,已经劝过李落了,既然要自寻死路,那就怨不得自己。

    大汉刚要说话,突然眼前一花,方才还在三步外的李落不知道怎么就站在两人身前,触手可及。

    大汉吃了一惊,厉喝道:“你……”

    “我说让此处主事之人前来见我。”李落平声说道,言语中不带一丝感情。

    大汉心中大寒,咽了一口唾沫,回头想看一眼身旁官吏壮壮胆,不瞧还好,一瞧之下肝胆俱裂。

    身侧尺许外的官吏一脸痴呆,似乎僵在了当场,不过再往下瞧瞧,就能看见脖子上有一道细小的血痕,绕着整个头颅转了一圈。

    大汉脸色发青,轻轻推了这名官吏一把,一颗脑袋应手掉在地上。

    大汉惊叫一声,魂飞魄散,惊骇欲绝的看着神色清冷的李落,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

    李落嘴角微微一扬,大汉眼前一黑,求生的欲望压过心中恐惧,断断续续的说道:“我,我,小的,小人这就去叫。”

    李落嗯了一声,面无表情。大汉哭丧着脸,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不时回头看看李落,生恐李落出手杀了自己。

    李落静静的看着跌跌撞撞的大汉,眼神中没有怜悯,只有一丝自己才能察觉的黯然。

    大汉爬出去约莫五丈,见离李落远了些,声嘶力竭的喊叫起来:“来人啊,有刺客,快来人啊。”

    李落置若罔闻,淡淡看了大汉一眼,大汉到了嘴边的嘶喊声猛然堵在喉咙里,喊不出来,也吞不进去。少顷,三三两两的衙门捕快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叫道:“哪呢,是谁?”

    有眼利的捕快看见地上瘫软无力的大汉,大叫道:“韩头,你受伤了?”说罢急忙凑上前来扶起大汉。

    大汉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指着不远处的李落,浑身发抖,字不成句。

    一众捕快顺着大汉所指的方向看了过去,这才瞧见不远处倒在血泊中的官府小吏和清冷漠然的李落,尽都吓了一大跳,没想到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杀人,杀人之后还这样若无其事的留在这里。

    捕快衙役面面相觑,只看李落神色就知道是善者不来,谁也不敢贸然上前,聚齐了三四十名官府公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敢上前问话。

    “谁是主事之人?”

    “你是谁?”一名捕快看了一眼身边差役,提起胆子喝问道。

    “定天王李落。”李落不虞徒耗时日,平声说道。

    “定,定,定天王!?”捕快惊得合不上嘴,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却比哭还难看百倍。

    一众差役神色各异,瞧着五颜六色,精彩的很。

    只是李落却没有心思瞧着这些丑态,脸色一冷。一名差役察言观色,急忙向身后废墟外的一处颇显华丽的营帐跑了过去。

    少顷,从营帐中走出几人,当先是个中年男子,身后跟着几个随从,在差役引路下向这边疾步走了过来。

    到了近处,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似乎吃了一惊,脸上有些惊讶之意,神色数变,刚要说话,李落突然淡淡说道:“我见过你,三年前你随同棉州知州林友嶒去过淳亲王府。”

    中年男子神情一僵,脸颊轻轻抽搐了抽搐,突然换上一副和颜悦色,跪倒在地,恭敬唤道:“微臣绵阳府知府孔孝,见过王爷千岁。”

    身旁这些差役争先恐后的跪拜下去,别的或许不好说,但这见风使舵的本事都算得上宗师之境。

    原本绵阳府知府还想借故不认得李落,能多些时间遮掩此处境况,没想到被李落一语道破,再要掩耳盗铃,恐怕就和地上躺着的死尸一个下场了。

    李落知晓这些官场权术,一是中庸,二是在一个拖字上,有的是千奇百怪的名堂,随即喝破孔孝的心思,省得再徒费工夫。

    李落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神色各异、心怀鬼胎的一众官吏,神色不变,沉声喝道:“起来说话。”

    “谢王爷。”众人恭恭敬敬行了一礼,站起身来。

    孔孝偷偷看了一眼身首异处的官府差役,眼皮一跳,急忙垂首默然不语。

    “我为什么杀他,孔大人一会问问韩捕头自会知晓缘由。”李落淡淡说道。

    孔孝惶恐回道:“微臣驭下不严,冲撞了王爷,请王爷恕罪。”

    李落摆了摆手,平声说道:“这些以后再说,眼前万花小院的事详详细细说给我听。”

    孔孝心中一凉,以后再说就是还有秋后算账的意思,哪里敢再遮掩,连忙将万花小院遭遇变故的事一字不落的说与李落知晓。

    这场火是三天前的夜里烧起来的,大火出现的很突然,似乎万花小院里谁也没有料到会走水,火势之猛有燎原之势,漫天大火在绵阳城也看的一清二楚。

    火烧的很急也很快,等到绵阳城守备将士赶到的时候已经近不得身了,只能看着府中一应诸物付之一炬,别说是人,就连一只猫狗也没能从大火中逃出来。

    大火烧了一夜,第二天才渐渐小了,不过依旧酷热难耐,难以落脚,拖拖拉拉的到了昨日才有官府差役进去查看情况。

第七百四十六章 有无活口() 
虽然眼下没有定论,不过只看这般狼藉的模样,恐怕没人能够幸免。

    李落心中一沉,沉声问道:“找到多少死尸?有没有活下来的?”

    “这个,四五十具吧,没有一个活口。”

    “万花小院一共有多少人记录在册?”

    “这个,下官不甚清楚……”孔孝见李落脸色微微转寒,急忙说道,“下官这就查。”说罢扬声喊道,“主簿,主簿。”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闻声匆匆忙忙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颤声应道:“孔大人,小的在,小的在。”

    “万花小院一共有多少人?”

    老者稳了稳呼吸,恭敬应道:“回大人的话,在册的一共是七十三人。”

    “七十三人?”李落微微皱眉道。

    “正是,或许有告假返乡的,但不会太多,如果没有意外,着火的时候安王府该还有七十人上下。”

    “这么多。”孔孝咽了口唾沫,忐忑不安的看着李落,不知道李落打的什么算盘。

    安王虽只是个没落王爷,但怎么说也有李家血脉,如果朝廷彻查下来,恐怕自己这个知府的乌纱帽难保,能不能活命也难说了。

    李落神色清冷,沉声说道:“孔大人。”

    孔孝一颤,连忙应道:“下官在。”

    “让府衙所有差役和将士搜查这里,将遗骸全部清点清楚。”

    “下官遵命。”孔孝急声领命道。

    “多久?”

    “这,”孔孝微一咬牙,狠声说道,“回王爷,两个时辰。”

    “哦,两个时辰……”李落略一沉吟,皱眉不语。

    孔孝神情一僵,哭丧着脸,嘴唇微微发抖道:“一个半时辰。”

    李落嗯了一声,淡淡一笑道:“两个时辰太匆忙了,更不用说一个半时辰,孔大人,尽力而为,越快越好。”

    孔孝松了一口气,大声应道:“下官遵令。”

    “传仵作,细查已经找到的尸首,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是,下官这就去办。”孔孝擦了擦额头冷汗,谄媚低声问道,“王爷,难道真的有人暗中下手谋害安王爷?”

    李落平静的看着孔孝,和声说道:“孔大人,安王再怎么不问世事,但他总归是大甘的王爷,如今连大甘皇室同脉王爷都死的不明不白,你觉得会怎样。”

    孔孝心中大寒,勉强一笑,不敢多问也不敢多说,忙不倏躬身一礼,一路小跑,去交代李落吩咐的事。

    数息光景,绵阳城的差役前后判若云泥,手脚勤快不说,更不顾惜残火灼热,只恨不得掘地三尺,就连鼠洞里被烧焦的老鼠尸首都要搜刮出来。

    乐裳吃惊的愣愣望着李落背影,背身上的木刀锋刃处还留着血迹,一路同来,似乎就在这眨眼间变得陌生,地上凄惨横断的差役尸体仿佛在嘲笑着乐裳的无知与无畏。

    李落眉头紧锁,无暇分心旁顾,和府城中几名仵作细细查看抬到一边的焦黑尸体,如今已经面目全非,分辨不出是府中何人了。

    过了一个时辰,几名仵作聚到一处,细细低语几句,当中一个年过花甲的长者走了过来,恭敬一礼道:“王爷。”

    李落淡淡嗯了一声,轻声问道:“怎么样?”

    “小人查看了十三具尸首,其他同僚也各有探查,这些尸体都没有受过内伤,只有些皮外伤,有些奇怪。”老者沉吟道。

    “怪在何处?”

    “如果只是外伤或者皮肉之苦,就算火再大也没道理一个人都逃不出来,倒好像是人先着得火,而后才有府中大火。”

    “会不会是下毒?”

    “小人也有这个猜测,刚才取了尸体胃里的残物试了试,没有异状,如果是下毒,不从口入,那就是气味。”老者沉声应道。

    李落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道:“好,我知道了,多谢。”

    老者慌忙一礼,连称不敢,躬身倒退了出去。

    再过半个时辰,自李落传令起的确不足两个时辰,整个废墟被城中差役将士仔仔细细翻了一个遍,找出骸骨六十三具,无一活口。

    李落心中泛起阵阵凉意,大火燃起已经是三天之前的事了,就算安王府有人侥幸逃出性命,三天光景,足够这些江湖杀手追踪觅迹。

    孔孝一脸烟尘黑灰的跑了过来,喘息回道:“王爷,都找了一遍,下官再让他们继续找找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孔大人受累了。”

    “哪里,哪里,王爷言重了,是下官该做的,王爷,难道真的有人敢行凶刺杀皇亲国戚?”孔孝小心翼翼的问道。

    “嗯,看来不会有假了。”

    孔孝脸色一变,大声说道:“这些挨千刀的贼人,狗胆包天,竟然敢这样明目张胆的行凶作恶,下官一定要将他们缉拿归案。”

    “孔大人,这些刺客行事赶尽杀绝,绝不会只是寻常江湖流寇这么简单,要不然我也不会千里迢迢赶来棉州,这件事,不怪你。”

    孔孝感激涕零,跪倒就拜,言中之意却是没有替李落分忧解难而自责。

    李落受了孔孝一礼,也好让他安心做事,随即和声说道:“还有一事,需要孔大人出面相助。”

    “王爷请吩咐,下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孔孝沉声应道。

    “绵阳城是你管辖之地,安王府骸骨只有六十三具,或许有人在火势大盛之前逃出去,你命府中差役散到绵阳府各处搜查,如有消息,速速回报。

    另外以朝廷名义发下悬赏,江湖中人也好,平民百姓也好,官府兵将也罢,只要能找到此次安王府变故的蛛丝马迹,皆有厚赏。”

    “下官明白,事情定要做的越大越好,最好全府上下都知道。”孔孝陪笑道。

    李落微微一愣,的确没料到绵阳知府有如此眼力,倘若绵阳府上下草木皆兵,这些刺客无论如何也要收敛几分的。

    孔孝急忙传令,将府衙差役和守城的兵将悉数派了出去。原本这些差役将士还有怨言,还没有歇一歇又要奔波,不过等听到孔孝忍痛发出的悬赏,尽都精神焕发,只恨不得将入府行凶的贼人缉拿到李落面前领赏。

第七百四十七章 搜寻盘山() 
只是该拿谁,有什么线索,该往哪里去找,一时间谁也无暇顾及,杂杂乱乱的沿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追了出去,没有什么章法,只能凭借人多势众,看看能不能侥幸撞到。

    李落暗叹一声,眼下没有什么好法子,早前已派出绵阳府府衙中几个擅长追踪的好手在四处瞧了瞧,没有找到破绽痕迹。

    这些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此番真是叫天王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他们的手段只怕绵阳府未必能破得了。

    接着几日,各方消息纷纭而至,李落仔细看了看,大多都是无稽之谈,说到底还是眼红这些赏银。

    孔孝瞧着李落一成不变的神情,心中着实不安,暗骂这些差役不知轻重缓急,这个时候还有心思贪图算计这些银子,一个不好,恐怕连脑袋都保不住了,随即偷偷传书各部人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熬过这一劫再说。

    孔孝原想请李落暂且入城,李落没有应允,在万花小院的废墟旁搭了个帐篷,随意住了下来,若有消息可以随时动身,倒是累得孔孝这些天在府城和万花小院之间来回奔走。

    时间一瞬一息过去,安王府不见的几人音讯全无,似乎从绵阳府消失了一般,不单如此,就连李落猜测的叫天王一脉的武林凶徒也杳无音信,除了一座化为废墟的万花小院,仿佛绵阳府境内没有发生过任何事。

    三日后,一个年轻男子登门求见,与李落密谈了盏茶工夫随即悄然离去。

    李落急传孔孝入帐,命孔孝遣六百兵将前往盘山一带搜寻。

    孔孝微微吃了一惊,盘山在绵阳城东南一侧,是棉州绵阳、曲水和茶峰三府交界之地,历来没有人管辖此处,出力不讨好,这些年各府都任由盘山自生自灭,不敢说鱼龙混杂,但的确不怎么太平。

    孔孝心中不免暗自嘀咕,六百人在盘山一带能安然无恙的回来已经求神拜佛了,哪里还能找到什么人,不过脸上却不敢有任何异色,急忙应下,离帐传令去了。

    孔孝不知道与李落密谈的年轻男子是蜀州唐门中人,还以为是李落早早布在棉州的暗哨,胆战心惊,如果李落消息这般通灵,恐怕棉州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李落耳目。

    李落无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