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璜台志-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出去卓城,李落笑笑,没有应声。

    到了酉时,李落早早到了采雅轩,等得淳亲王和众位王妃都进来,李落向众人行礼问安。

    李落刚刚落冠,虽说封了大将军,但若继承王位,自不必另寻住处,也还是住在淳亲王府,只是以后便不用再来采雅轩和众人一起用膳了。

    淳亲王勉励了几句,着李落一路小心,其他众人多是如此,只是担心李落水土不服,风吹日晒,让李落小心身体,唯兰妃言道事若可为则为之,李落深深看了兰妃一眼,躬身一礼,兰妃回了半礼,淳亲王目光闪动,却没有说话。

    次日清晨,溯雪在一旁为李落整理行装,李落轻轻的抚了抚万隆帝御赐的将军甲。

    这套铠甲名为惊邪,是由一种稀有的矿石陨银制成,陨银世所罕见,重量很轻,却有极好的韧性和展性,因为材质较软,向不用来打造兵器,不过若在打造铠甲时加上一点,只要工匠手艺不是太差,所铸铠甲必为神兵之列。

    大甘王朝历代都有搜寻,再加上从残商得来一些,至万隆年间,皇宫之中亦是存下了十一套陨银超过六成的铠甲,除了一套万隆帝赐给淳亲王李承烨外,其他十套都收于宫中,便是骠骑大将军狄杰也没有。

    李落的手指缓缓划过惊邪铠,从指尖传来微微的凉意,平神静气,却是和冰心决相得益彰。

    惊邪铠所含陨银已过七成,在大甘皇宫中也属上品。修剪的极是合身,通体青白之色,光线照处,似是铠甲中流着一弯碧波,微微荡漾。

    铠甲边上依着是万隆帝御赐的星宿剑,李落抽出剑身,倒影着自己的脸色,看去格外的惨白。

    李落转头去看溯雪,眼见玉人清减了许多。溯雪皱着眉头,拿起这件,想想放下,又拿起别的一件来,塞到包裹行装之中,不一会,已是有了满满两大包了。

    李落不禁失笑,阻住溯雪道:“溯雪,不用这么多,换洗的衣服准备三四套,带上几种常用的药即可,其他都不要带了。”

    溯雪啊了一声,说道:“可是夫人还有各位王妃都准备了不少呢,奴婢的还算是少的。”

    李落微微一笑道:“都不带了,就带你备的几件就好。”

    溯雪将衣物都又拿了出来,重新归置起来。少顷,收拾完毕,李落一看,不禁苦笑,却也是少的有限。

    少时,淳亲王遣人来唤李落,李承烨为当朝太保,李落算是其父麾下,今日点兵,淳亲王也是要当场的。

    洛氏和众位王妃、嫔御、嫔嫱早早就等在王府正门处,王府稍有地位的下人也都站在一边,恭送李落。

    淳亲王挑选了几名身手了得、机灵精明的虎卫担当李落随身侍卫,此时正牵着几匹良驹等在府门外侧。

    洛氏上前几步,又是千叮万嘱李落一路要多加仔细小心,话音中已闻哽塞。

    李落心中微微一酸,强颜劝慰,淳亲王在一旁也是宽解了几句,不多时和李落出了王府大门,虎卫牵来战马,李落接过马缰,顿了顿,回身向洛氏跪倒一礼道:“母亲,保重身体。”

    说完站起飞身上马,看了看人群中的溯雪,秋吉也站在溯雪旁边,见李落望来,忙挥挥手,李落微微点头,一提马缰,几人瞬间远去,留下洛氏溯雪几人张望了许久。

第五十二章 定天台() 
巳时,定天台。

    李落一身戎装,站在台下。

    定天台形若一方古朴的方鼎,三丈见方,三丈高低,也由巨大的白岩垒成,台上没有刻画凭栏之类,显得分外的苍茫萧索。

    广场上的一些点缀之物都已不见,军旗遮天,似是有了几分当年太祖点军的雄图壮景。

    牧州游骑进城者不过三千余骑,幽州部也相差无几,其他的兵将皆由都骑和都卫暂时充当,当日逼宫之后,万隆帝便责令各营充兵,三营都已人数逾两万,此时抽调一些站在广场上,倒也有些精神。

    幽州部和牧州游骑各有数位将领站在李落身后,除了当日宫中所见几人外,多了几位偏将,呼察冬蝉也跟在呼察靖身后,身着轻甲,显的英姿不凡,竟比李落更引得旁人留意。

    呼察冬蝉见到李落身着戎装过来,眼睛一亮,随即便转过头,不予理睬。

    倒是呼察靖和刘策诸将一一上前行礼,李落回礼,抬头望去,幽州部和牧州游骑的将士都在看李落,扑面而来一股肃杀之气,只是不曾看见都骑和都卫脸上浮现的欣喜之情。

    定天台两侧站满了大甘重臣,一个个精神抖擞,比场中的将士更加的意气风发,只有寥寥几人面带忧色,显是担忧此次西征战事。

    司空大人仇自省正激昂的颂读天子诏书,昭显皇恩普则天下,选吉辰吉日,兴兵西府,平息外乱,建大甘万世基业,仿若这诏书下,再选个吉日,用不得这些将士,四海俱可平得。

    李落静静的听着,面容之上无喜无悲,万隆帝正和各位皇子站在定天台左侧,重兵守护,含笑看着场中将士。

    皇子却没有这份耐性,在司空宣读之间,便自交头接耳,除了七皇子李玄慈,其余几人看向李落,除了深深的羡慕,却也带着极为的不屑。

    李落没有想到敛玉公主也来了,身着便服,看到李落,微微一笑。

    李落去过宫中几次,看望太后,只是没见到倾城公主,不想今日点兵,竟也在人群之中。

    司空仇自省的诏书读了好大一会,还没有读完,就听到身后呼察冬蝉长长的打了一声哈欠,被身旁的呼察靖轻碰了一记,终是忍住,李落虽未回头,不过想来呼察冬蝉定是一脸的不耐。

    好容易等到司空大人读完,恭请万隆帝亲自点兵,万隆帝缓步走上定天台,双手平按,待场中无喧杂之声后,宣读李落任西征大军主帅和怀王李承越任监军一职,余下众将一一点到,却只有官职,宗伯杨万里听罢心中叹息,将不明责,已是行军大忌,再加上主帅和监军人选不善,此次西征,怕也只是落个无功而返的结果。

    万隆帝点到最后,另下一旨着怀王李承越行监军一职,军中众将士若有违军规,定当公私分明,处置决断,断不可有徇私情违法乱纪之事发生。

    怀王从定天台左侧扑将而出,跪在李落前面谢恩领旨。李落和刘策眉头大皱,李落更是吃惊,不知道怀王从哪里讨到这份圣旨,万隆帝事先竟没有半点风声传出,李落抬头看了看台上的万隆帝,再看看胁肩谄笑的怀王李承越,没有说话。

    正在恍惚间,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李落抬头,正是万隆帝在台上招手,李落一愣,这定天台点兵向来是皇上宣读完军中将领后,勉慰几句,便即起兵,不想此次万隆帝最后要李落登台,勉慰诸军。

    李落走上定天台,万隆帝退到一边,李落微微一礼,站到台前,看着台下将士和远处遥遥张望的城中居民,兵刃的寒气反着阳光照了过来,李落一阵眩晕,良久,缓缓说了一句:“我,带你们回来!”

第五十三章 天生神力() 
李落斜倚在马车边上,身上的惊邪铠已经脱了下来,扔在后面的车厢里。

    眼前似飘着万隆帝在听到自己出言时的惊讶之情,耳边还萦绕着皇室族人和数位朝中大臣的讥笑讽刺之声,想必父亲也觉得很丢脸吧,李落暗自忖道。

    松了松筋骨,李落向正在赶车的虎卫倪青问道:“倪青,走了多远了?”

    倪青应了一声,回头看了看,苦笑道:“将军,才不过走了三十余里。”

    李落嗯了一声,站了起来。

    自出了卓城,牧州游骑和幽州部与城外驻扎的将士兵和一处,再加上从周边州郡征调的军队,一众十余万人,缓缓的向西府行进。

    牧州游骑善骑射,走在最前,幽州部殿后,军中主将除了呼察冬蝉外,其余众人都离得李落不远,各自走在一起。

    李落还好些,只不过带了两辆马车,七个亲卫,这怀王李承越可是排场不小,光是马车就有十几辆,亲卫逾百,个个趾高气昂的纵马在大军中间穿插,不时的训斥经过的将士,整顿军纪。

    没走多远便和牧州游骑争吵起来,若不是呼察靖急忙压下,两方人马恐都打斗起来了,牧州游骑皆都怒目而视,而怀王亲兵却还是我行我素,李承越也不加节制,想来是要在军中立威,李落一笑,只做没有看见。

    此时的亲卫已没了刚出卓城时的精神,都有些没精打采,伏在马鞍上喘着气,反观牧州游骑和幽州部骑兵还是刚出城时的样子,行军队伍未见散乱,较之怀王的亲卫,高下立判。

    李落抬头看看,太阳渐斜,已过了最热的时候,转头向走在旁边的一个身高七尺,极为魁梧的大汉问道:“武塔,能赶的上么?若口渴了,后面有水。”

    大汉看看李落,咧嘴一笑,摇摇头,瓮声回道:“不用。”说完大步流星的向前走去,迅若奔马,紧紧跟在李落的马车旁边。

    李落看看武塔,又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自己旁边的马车,突然车帘微动,掀起了一角,从里面出来一位身穿儒衣的清隽老者,留着几缕长髯,看见李落,微微颔首示意,坐在赶车的虎卫旁边。

    李落微笑回礼,转头望去,卓城的城墙还遥遥可见。此次征西,出了卓州,再穿过贡州,泉州和胡路州,就到达了西府地界。

    西府地广人稀,三州人口不过数百万,但说地域,一州比之中府两州加起来还要广些,狄州、天水州和沙湖三州成品字形,狄州是西府最西端的一州,现在全境已尽入西戎之手,征西使狄杰在天水州和沙湖两州设防,抵挡西戎。

    不过这两州,幅员辽阔,狄杰的五十万大军也只能守些边塞要道。

    西戎部族善战,骑兵享誉西域诸国,若是大军行进尚有迹可循,但千人左右,端可称的上是来去如风,比大甘的探子还要快。

    等得戍边之军得到消息,西戎军队早已远去,所过之处,寸草不留,年轻男女和幼女尽被掳走,当作奴隶,若没有人要,就卖与他方,至死再无机会重回大甘,其他人则全被杀死,一个村落中西戎过境,如果能存活十指之数便已算异数。

    狄杰见此,将防线之后的大甘百姓全部后撤,至此五十里内再无人烟,虽说每年惨死的人数少了许多,只是这戍边军队也大多让西戎吓破了胆,只能龟缩守在要塞之中。

    西戎骑兵出入天水州和沙湖如无人之境,更甚者竟然已经有西戎牧民在这两州清野之地牧马放羊,视大甘军队如无物。

    万隆帝得李落言及欲往西府,大喜过望,言谈之下王城之中,若得差遣,李落尽可选为自己的亲兵。

    只是李落原欲在狄杰麾下任职,不想万隆帝属了西府经略一职,自立一军,平定西府。

    李落得知后,思量再三,没有推辞,应了下来,万隆帝原本预征二十万大军,被李落奏请削减为十万大军,幽州部和牧州游骑的调兵之令就是李落自己斟酌而选。

    淳亲王本备了三百亲卫,李落只留了四名,倪青倪白兄弟,另外两个一个唤钱义,一个唤朱智,都是虎卫中佼佼之辈。

    其他三人是李落亲自挑选的亲卫,其中一个便是走在旁边的魁梧大汉武塔。

    另一位清隽老者,名为沈向东。最后一人李落本意欲寻一位熟悉西域诸国风俗事物之人,本身有些自保之力的最好。

    万隆帝便招来萧百死,着他在卓城寻一个可靠之人。

    不想萧百死一听,便即笑了起来,言道这天公作美,欲成李落征西之事。

    原来这四面楚歌楚影儿便是西域大月国之人,少时生活在大月国一个行商世家。后来家族遭人陷害,族人尽被诛杀,楚影儿也是九死一生,恰巧萧百死在西域游历,救下了楚影儿,见楚影儿孤苦无依,萧百死便托付一位隐于西域的好友代为照顾。

    此人原也是大甘武林中一位名扬四海的高手,不知何故隐于西域,见楚影儿根骨上佳,动了收徒的念头,随即答应下来,不但悉心照料,更将自己一身所学尽数相授,只是后来不知怎么突然暴毙。

    楚影儿在西域流浪了数年,手刃了当年的仇家,随后便只身来到大甘寻萧百死。

    好在萧百死声名远扬,楚影儿没有费多少功夫就找到了,萧百死也极为惊讶,言谈之下甚为唏嘘,收留了楚影儿,楚影儿这个名字也是苦求萧百死之后,萧百死为当年所救的小姑娘起的名字,后见楚影儿轻功不凡,恰逢萧百死新任九卫之首,随将楚影儿招入九卫之中,只是自此楚影儿便常常带着面纱,萧百死颇为不解,不过毕竟是好友之徒,也就随她去了。

    此次征西听闻李落所请,萧百死马上想起了楚影儿,却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听得萧百死说完,楚影儿沉默半响,应了下来,万隆帝特下了口谕定要护李落周全,此次征西添为李落七名亲卫之一。

    武塔和沈向东二人,李落当日奏请万隆帝之时,万隆帝极其惊讶,这两人并非身份显赫之辈。

    恰恰相反,皆为大甘天牢中的死囚,万隆帝不知李落为何会选这两人,不过早已明言,卓城之内,李落可任选亲卫,随即下旨免了两人死罪,充做李落亲卫。

    武塔本是卓州本地郡县之人,天生神力,在索水码头靠着苦力养家活口。

    前年将家中父母和两个妹妹一起接到卓城城南,只是刚到卓城便卷入了凶案之中,杀死了三位府尹衙役和十三名无辜之人,其中还有武塔的两个妹妹。

    在卓城也是罕见这样骇人听闻的惨案,卓陈府尹雷厉风行,少有的迅速破案,抓了凶手武塔,当天下午便张贴布告,宣告了武塔的罪状。

    言道武塔自小暴虐成性,神志时常恍惚,因为小事暴起杀心,连杀了自己的两个妹妹和三位赶来劝阻的衙役,之后又将不相识的十一名无辜路人残杀,罪不可赦,定了三日后处斩。

    武塔刚搬到卓城,无甚亲眷,父母年事已高,受了刺激,俱都疯癫,下落不明,也就无人再去诉状。

    李落当时也有听闻,还曾稍稍打听过凶案始末,这十一名无辜路人倒是颇为奇怪,有城西也有城东之人,不知为何会跑到武塔所住城南最贫苦之地。

    案子结的很是仓促,误杀之人也是一笔带过,颇为蹊跷,只是李落无心于此,也就不了了之,三日后与府尹公子程子遥一起喝酒时才知晓,原来此案让太师于乘云压了下来。

    当日万隆帝着李落挑选亲卫,李落突然想起武塔,随即通查之下,武塔一直关在天牢之中,太师怜才,留了武塔为己用,只是此案过于惊世骇俗,于乘云当日也没敢马上就将武塔放出来,还将其关入狱中,命人教授武塔内功心法和武艺,以便他日所用。

    没想到于乘云所谋之事败露,自己也成为了阶下之囚,白白便宜了李落。

第五十五章 目无军纪() 
申时刚过,天气刚刚转凉,兵马都提起了些精神,正要加紧赶路,突然怀王亲卫纵马过来四处喊道:“怀王有令,众将就地安营,休息做饭,明日再赶路。”

    话音刚落,就听牧州游骑已经喧闹起来,这般行军,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到西府。军中诸将皆都望向李落,虽说怀王亲卫过来传令,但此已算越权之举,是否安营扎寨,军中向来都是主帅下令,从未听过监军可以行主帅之职的。李落跳下马车,扬声说道:“先让诸军停一下。”

    刘策和呼察靖对望一眼,着卫兵传令,暂停大军行进,随后打马到李落身旁,翻身下马,抱拳一礼道:“大将军,今日天气刚刚转凉,不如再走一会,中午天热时大军可以休息休息,谨防将士中暑。”

    李落点点头,说道:“两位将军所言甚是,只是大军行进太过拖拉,呼察郡主的先头部队已经看不见人影了,后面的万余将士,站在卓城城墙或许还能看见,如此行军,等到了西府,是否还能凑齐十万之数都难说了。”

    刘策点点头说道:“不错,军中诸将职责不明,派系不同,各行其是,如果一直这样,难保军中无逃兵散将,不知大将军?”

    李落笑笑,看了一眼呼察靖,说道:“先到西府再说。今日就先在此安营吧,半个时辰后让诸将到中军帐中。”

    “是,大将军。”两人拱手一礼,正欲离去,就见怀王亲卫奔了过来,在马上微微一礼,远远说道:“小王爷和两位将军,怀王有令,大军暂且休整,防将士中暑,明日再行军。”

    呼察靖冷哼一声,李落淡淡说道:“军中无小王爷,以后叫我官职或直呼李落也可。”

    亲卫一呆,讪讪一笑,拍马离去。

    呼察靖怒道:“小人得志。”

    “呼察将军慎言!”刘策忙喝道。

    呼察靖气呼呼的看看刘策,没有说话,李落一笑,道:“两位将军去忙吧,一会让其他州郡的几位将军也一起过来。”

    半个时辰后,众位将领都陆续到了中军帐中,幽州部和牧州游骑诸将都已到齐,这两部已过八万余众,其他万隆帝在周边郡县抽调了三支军队,人数皆为万人左右,此时除了秦州部怀化中郎将秦叔童外,其余两将和怀王都还不见踪影。

    已过了李落所定的半个时辰,营中诸将皆都小声议论,呼察冬蝉一脸不耐的看着李落,不过更是好奇的看着李落身后面带黑纱的神秘人,只有刘策,端坐在将位上,没有半点不耐烦。李落轻抚着茶杯,看不出喜怒。等了近两刻,还不见怀王和其余两将,刘策说道:“大将军,可要末将遣人去通报一声?”

    “不用了,既如此,我们就先开始吧,军中定计我会着亲卫通传给监军和其余诸将。”

    “大将军,军中规矩,若不按时至中军帐,轻则四十军棍,重则革职查办,监军尚可不算,但是这两位将军都是从军之人,怎会不知道这些规矩。大将军,请从严惩处,以立军威。”石冲眉头大皱,起身说道。

    李落正要说话,就听外面传来怀王慢条斯理的声音道:“两位将军是随本王一起来的,本王刚才帐中有些杂事,过来的晚了,石将军是要和本王一起杖责么?”

    说完帐帘一挑,怀王和余下两将,还有四名侍卫走了进来,倪青忙道:“监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