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璜台志-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这是我的王朝和王朝末年乱世之中的璜台志残商灭大甘兴转瞬如烟百年之后又是盛极而衰的轮回他生于王侯之家眼看盛世繁华耳听夜夜笙歌曾几何时醉卧美人榻暗香盈袖里佳人如玉笑颜如花梦中惊醒原来这酒醉得人却醉不了心大甘朝廷摇摇欲坠外有强敌内有忧患乱象渐生想要独善其身怎奈又放不下这些许情深意重只好长身而起成一将领一军纵横天下与虎狼周旋力挽狂澜于危难之际偏偏又遇到江湖奇门异派诸家百子是得者是失者好一个盘根错节天命负我那便以璜台为志问一问苍天你待如何乱世并不可怕怕的是中庸无为用这天下做一个棋盘是棋子还是棋手且待一一梳理明白
 73014

第一章 宫中少年()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山河聚,九朝共卓州,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两首诗词,道尽了九朝古都卓城的繁华。

    卓城是当今大甘王朝都城,五府三十三州中最为富饶的卓州首城,北临昆江,东倚官山和索水,为中府一十七州的中心。卓城紧邻的昆江是甘朝最大的河流,源起西府狄州昆吾山,自西向东横贯了整个甘朝。卓城随流而下一千两百里,就到了甘朝另一州折州,在这里昆江的最大的支流折江在折镇口岸汇入了昆江,奔腾千里,在福州流入东海。

    自甘朝太祖李夏拥兵而起,灭残商,定都卓城,自号甘太祖,这座城池的城门高悬甘朝王旗已近两百年,而卓城长明宫中更是侍奉了十三位皇帝,现今正是第十三代帝君李承德继位,国号万隆。

    缘起万隆历六年。

    皇宫里,朝经殿。

    书声朗朗,读的是一篇平国策论民心的文章。殿中轻烟袅袅,有松露、旃檀、沉香的味道,悠然自在,闻起来神清气爽,如同大梦觉晓一般。

    堂中坐着几个书童,年岁不尽相同,大者不过十五六岁,小者最多不过十岁,衣着尽显华贵,俱是大甘的王子皇孙。

    殿内上首设有一座师位,堂下有案桌九张,每张桌案前皆有三两孩童端坐,另有宫中侍从俯身候在一旁,研墨递纸。

    右侧窗角边上,一个清秀孩童静静的看着桌上的平国策,恬静安宁,是当朝太保淳亲王李承烨之子李落。同桌是一个年岁相若的王府公子,难掩一脸的好奇,不时张望着朝经殿内外,殿外若有人走过,就按捺不住的伸长脖子探望,似是来皇宫中次数不多。

    殿中尽是大甘皇子王孙,不过太子不在其中,一国储君,自然是有帝君格外器重,另有旁人教导。余下皇子虽说也是身份尊贵,不过多少还是要差上些许,只怕也是不愿有德才胜过太子的人。

    朝经殿的老师都是大甘太学府和大学院中出类拔萃的学士,各有所长,择时入宫为诸位皇子授课。

    除了李落和一众皇子外,朝廷中也有王府侯爷、将相重臣将幼子送入宫中,或得天子赐恩添为众皇子伴读,一来可以听听大甘翘楚的高才渊博之师传道解惑,二来也能和这些日后左右大甘朝政的王爷公子早些打打交道,留些情面以待日后相见。

    李落身旁的孩童便是如此,是卓城瑜王府瑜王爷的长孙,也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思,这才在朝经殿里谋了一席之地,不过只怕不了多久,这位子该是换成别人了。

    莫要小瞧了这个时候正卑躬屈膝的侍女太监,换一张位子,只怕少不了千两白银打点上下。

    小小一座朝经殿,时常有生面孔,与谁同坐一桌,自然也要花上不要的心思和银子。与宫中皇子不同,这些宫外来人少有争权夺宠,却是讨好附势多些,若非有意,决计不会展露锋芒。

    淳亲王受宠,权倾朝野,每月李落会到宫中和诸皇子一起读书一段时日,李落天资不凡,文治武功在众皇子中首屈一指,皇太后对这个皇孙很是疼爱,万隆皇帝对李落也喜爱非常,不顾后宫众人反对,按年岁给了他一个九皇子的称号,视如己出。

    李落得宠,虽是淳亲王府世子,衣食住行却与宫中皇子一般无二,或有过之而无不及,兼之才学甚有可取之处,万隆帝常常用来比对数落宫中几位皇子,众皇子当面敢怒不敢言,只是背过万隆帝却少不了冷嘲热讽,好在淳亲王权势滔天,李落性子也是随和,没有生出什么事端。

    按说李落内有太后,外有淳亲王,该是有人奉迎。不过朝经殿里,除了几个无伤大雅的富贵公子偶尔会与李落同处一桌外,但凡有权势之家极少能与李落相处一段时日。

    课余。

    九桌最正中一张桌子上的皇子起身走向李落,身后跟了三五伴读,引人注目。殿中众人皆都翘首相望,饶有兴致又似有些幸灾乐祸般瞧着李落和李落身旁的瑜王长孙。

    “你叫什么名字?”这位皇子不客气的喝问道。

    瑜王长孙吓的呆了一呆,在王府中原也是被视如珍宝一般,只可惜到了宫里,满堂学子没有一个出身差过自己的,突然见到一个皇子出言询问,唯唯诺诺,半天说不出话来。

    “没规矩,四殿下问你话呢。”一旁的少年大声喝道。

    殿中的太学府学士早早躲到殿外去了,假装不曾看见,免得引火烧身。

    “四,四殿下,我是……”瑜王长孙还不等说完,便被皇子打断,脸色颇是不善,喝道:“什么四四?语无伦次!”

    瑜王长孙惊出了一身冷汗,急忙一揖到地,惊恐道:“愚弟只是刚刚见到四殿下,心中惊慌,请四殿下降罪。”

    四皇子冷冷的哼了一声,眼珠微转,不知在盘算什么。瑜王长孙求助般看了李落一眼,李落无奈一笑,和声一礼道:“四哥,他也不是有意的,四哥大人有大量,这次就饶过他吧。”

    四皇子淡淡的哦了一声,身后几人见李落出言求情,都不再多说什么,不过也没有善罢甘休的意思,围着李落和瑜王长孙二人。

    “哼,既然玄楼说了不是有意,那就算是你无心。”

    “谢四殿下,谢四殿下。”瑜王长孙感激涕零,连声称谢。

    “不过你是初来,还不知道朝经殿的规矩。”四皇子慢条斯理的说道。

    “什么规矩?还请四殿下明示。”瑜王长孙赔笑道。

    “古来文人博学都讲究个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进我朝经殿的,怎么也要是个学富五车之才,你说对不对?”

    “对,对,四殿下说的是。”

    “出口成章,腹中就得有墨水才行。”

    “对,对。”

    “你也觉得是这样?”四皇子怪异笑道。

    瑜王长孙缩了缩脖子,点了点头。四皇子哈哈大笑起来,身后几人也跟着笑了起来,瑜王长孙不明所以,也只好笑着,只是笑容之中却有些苦涩不安的意味。

    “你身旁坐的可是我大甘皇族中少有的天纵之才,九弟的才华就是父皇也赞不绝口,你不能弱了玄楼的名头。”

    瑜王长孙看了李落一眼,应声道:“我会多向九殿下请教,多谢四殿下指点。”

    “先不忙言谢。”四皇子手一摆,神色转冷道,“首次来朝经殿的都要将桌上笔砚中的墨汁喝干净,胸无点墨,岂不是辱了朝经殿的名声,谁叫你旁边坐了这么一个大甘奇才,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四皇子身旁几人皆都纵声大笑起来,推波助澜,大声起哄。瑜王长孙脸色骤然通红,何时受过这等屈辱,只是眼前之人是大甘天子亲子,不是自己这个没落王府的子嗣能比得上的,强忍着一口气,小小的一张脸阵青阵白,却又只能忍气吞声。

    李落心生恻隐,虽猜到四皇子此举是向着自己多些,也禁不住出言相劝道:“四哥,他是瑜王爱孙,也是我们李家族人,四哥就不要为难他了。”

    “我教训他有你说话的份么,不是我李家的子弟还不见得能进来这朝经殿,既然你如此仁义,玄楼,不如你替他喝了这些墨汁。”四皇子脸色阴沉下来,将笔砚重重的砸在桌上,溅出几滴墨汁,污了一卷平国策。

    李落一怔,抬头看着四皇子,喃喃低语道:“四哥是真要我喝了这些墨汁?”

    “九殿下胸中有万卷书,想来也不多了这点笔墨。”四皇子身侧一人嘻嘻笑道。

    四皇子嘴角一动,心中知道倘若真个逼迫李落太甚,只怕万隆帝和太后哪里都讨不了好果子吃,不过骑虎难下,也不愿弱了声势,冷冷的看着李落,默然不语。

    就在这时,殿门处传来一声清朗斥责之声:“好好一个学堂,修的是圣贤治国之书,吵吵闹闹,和市井之徒有什么分别,成何体统!”

    众人回头望去,座下看热闹的几人连忙起身,恭敬一礼道:“太子殿下,大哥,你来了。”

    殿门处站着几人,远远凝望着李落和四皇子二人,当先一人面容英朗俊逸,颇显威严,正是大甘太子李玄奕,身旁两人,一人是三皇子李玄旭,另一个竟是当朝太师之子,皆是卓城中呼风唤雨的人物。

    四皇子一惊,连忙说道:“大哥,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父皇命我对你们严加管束,抽空过来一趟就瞧见这等事,玄郢,你三哥不在时,你即是为长,行事要有表率,听到没有?”

    “是,玄郢知错了。”

    “知错就好。”李玄奕扫了李落桌上一眼,淡淡说道,“若是喝些墨水就能成大才,天下学子还用得着寒窗苦读么?无稽之谈。”

    李玄郢笑道:“我只是和他开个玩笑罢了,也没打算真个叫他喝下去。”

    李玄奕哼了一声,看着李落,和声说道:“玄楼也是一样,父皇和太后对你期许甚高,行事要端正,方能不负了圣上恩宠。”

    李落眉头暗暗一皱,太子话音刚落,便见殿中几人眼中闪过不忿恼怒之意,却也不能不应言,恭敬一礼道:“谨遵大哥教诲。”

    “好了,你们都好好读书,多听先生授业,不可无事生非。”

    “是。”众人齐声应道。

    李玄奕满意的点了点头,步入殿中,随意取过几个幼弟的功课看了几眼,有褒奖亦有责备,确是有几分太子之风。四皇子李玄郢见太子不再看向李落,脸色猛然一沉,狠狠的瞪了李落一眼,转身离去。身后几人意兴索然,各自回桌坐下了。

    三皇子李玄旭走到李落身边,拿起李落桌上的平国策扫了几眼,随即抛在桌上,低声冷淡说道:“淳亲王府里可是没有教书先生么?”

    李落垂首不语,李玄旭冷漠一笑,扬长而去。瑜王长孙急忙坐下,噤若寒蝉,目不斜视,就是李落也不愿多看一眼。李落暗叹一声,怅然无语。

    堂上的学士战战兢兢的授完这一篇论民心便匆匆离开了朝经殿,似是逃命一般。殿中众人歇息片刻,接着是教授宫中礼仪,授业的先生呆板恭敬,李落觉得很是无趣乏味,颇有些闷气,偷了个空子溜出了朝经殿。

第二章 枝上风筝() 
风和日丽,绿荫如画,殿外可比殿内的枯燥鲜活多了。

    李落瞧着还不到时候,不好回府,免得被父母责备,索性躺在树荫下闭目养神。

    正在李落神游物外时,突然听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了过来,一个童稚女声娇呼道:“你小心点,离那棵树远点,哎呀,笨,挂在树上了吧。”

    李落好奇的睁开眼,就见头顶的树梢上挂着一只风筝,风筝线已经绕在了树枝上,眼见是分不开了。

    还不等李落起身,只听一旁传来一阵窸窣声响,一个脸色通红的小女孩气喘吁吁的拨开树丛走了过来,猛然看见树下躺着的李落,惊呼一声,脚下一软,竟然坐倒在地。

    方才的声音又再响起,道:“你怎么啦,大呼小叫的?”说罢,声音近了几步,一个衣衫华贵的小姑娘神色不喜的望着坐在地上的小女孩,颈间戴着一串明珠项链,明日当空,竟能瞧见几丝毫光,确是价值连城的珍宝,再瞧这锦衣华服,便是与殿中皇子相较也不遑多让。

    小姑娘见地上的小女孩捂着嘴呆呆望着树下,急忙转头看了过来,神情一怔,随即笑颜如花,咯咯娇笑道:“好啊,九哥哥,你又偷懒了,我告诉太后奶奶和父皇去。”

    李落起身拍了拍衣摆上的草屑,闻言笑道:“哪里偷懒了,出来散散倦乏。”说罢微微一顿,接道,“敛玉,你又欺负人啦。”

    来人正是万隆帝爱女长平公主李敛玉,乖巧灵动,极得大甘天子和太后喜爱,在宫中向来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算一众皇子也未必见得能有长平公主这般深受皇宠,在宫中向来我行我素,颇有些肆无忌惮。

    李敛玉脸色一红,气呼呼的嚷嚷道:“哪有,我才不欺负人哩。”说完便跳到李落身旁,拉住李落胳膊,娇憨说道,“九哥哥,陪我放风筝,好不好?”

    李落微微一笑道:“你不是已经有玩伴了么?”

    李敛玉回头看了一眼低头不语的女伴,皱了皱小巧的鼻子,不满说道:“她呀走不了几步就气喘吁吁的,我才不愿和她一块玩呢。”

    李落轻轻摇了摇头,温颜责备道:“敛玉,不能这样说,她许是身子柔弱,你等等她不就好了?”

    李敛玉赌气般别过头,不理李落。李落哈哈一笑,显出几分少年老成来,走到女孩身旁,和声唤道:“你没事吧?”

    女孩将头藏在膝间,细语蚊吟道:“没事。”

    李落转头看了一眼挂在枝上的风筝,朗声说道:“我帮你们取下来。”说罢便欲攀上树梢,李敛玉拍手叫好,几个宫中侍女连忙出声阻拦,这垂首不语的女孩也抬起头来,轻呼了一声,神色颇是焦虑。

    李落虽有些老成,不过少年心性,还是有些逞强,不等侍女们围上前来,纵身跃起,拽住几根树枝,几个起落,窜到了树上。

    这株云梅虽不是百年老树,但也要数丈高低,风筝缠绕到的梢头已有两丈高下,李落不觉如何,树下的宫中侍女却已是骇的肝胆俱裂,倘若李落有个什么闪失,只怕赔上自己的性命也是轻了。

    李落自幼习武,身手颇是矫健,不过风筝挂到的枝梢难以受力,一时也不敢轻浮妄动,小心翼翼的移了过去。长平公主的女伴站起身来,走到李敛玉身侧,拉了拉李敛玉的衣袖,焦急说道:“公主,让他下来吧,我再做一个风筝就是了。”

    李敛玉置若罔闻,还自娇声呼喊,几个侍女碎步跑到树下,抬头望着李落,若是李落不慎坠落,怎也不能让李落受上损伤,尽都提心吊胆的看着树上的李落。

    李落谨慎缓缓移动,眼神清亮,并没有惧意,换过几根树枝,离风筝越来越近,再有尺许便能碰到。

    李落拉住一根粗些的树枝,探出身子够向风筝引线,却还是差了些许。

    李落微微一顿,吸了一口气,又再换了一根树枝,向外移出半步。

    受力的枝干不过三指粗细,树下几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双目一眨不瞬的望着李落,就是李敛玉也噤了声不再呼喊。

    李落试了试脚下树枝,猛提了一口气,伸手就要抓住丝线,就在这时,突然左手拉住的树枝骤然一轻,身躯向前一倾,立足不稳,向树下掉了下来。

    众人一声惊呼,皆是花容失色,魂飞魄散。

    树上李落不见慌乱,借势向前微微一扑,抓住风筝丝线拽了过来,脚下一分,勾住树枝,头下脚上荡了下来,树枝半弯,李落左手闪电般拉住树枝,双脚急忙抽了出来,腰间施力,将身子正了过来,树枝不堪重负,坠断而下,只是这一反一正,已减了丈许的高度,李落顺势跳下树枝,落地侧身一滚,卸去下坠的力道。

    李落起身低头看了一眼身上衣衫,已被树枝划了一个尺许长的裂口,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展了开来,将手中风筝送往李敛玉身前,笑道:“给你。”

    树下几人目瞪口呆,险些闭过气去。李敛玉小手掩口,眼眶中已有泪珠打转,差点哭了出来。李落和颜悦色道:“不要风筝啦。”

    李敛玉这才哇一声哭了出来,扑到李落身前,紧紧攥住李落衣袖,泪眼婆娑道:“九哥哥,你吓死我了。”

    李落拍了拍李敛玉肩头,和声劝解道:“不是没事么,别哭了。”

    李敛玉拉着李落不依不饶,转头望着一侧面色苍白的女伴喝骂道:“都怪你,你怎么这么笨呢。”

    李落眉头大皱,轻叱道:“敛玉,无礼!为人处世要有担当,怎么能平白怪罪他人。”

    “要不是她把风筝挂在树上,九哥哥怎么会做这么危险的事?”

    “这也是无心,我取下风筝,起意在我,和她有什么关系,不许胡闹,要不然以后我不陪你玩了。”

    李敛玉一惊,狠狠的瞪了女孩一眼,止住哭声。李落拿过风筝正要交给李敛玉,突然呀了一声,难为情的说道:“风筝破了。”

    李敛玉扫了风筝一眼,探手抢了过来,扔在地上,大声说道:“不玩了。”

    李落苦笑无语,抬头看了一眼这株云梅,突然眼中一凝,方才左手拉住的树枝断的委实有些蹊跷怪异,眼皮微微一跳,扫了四周一眼,低声说道:“好啦,今个的事不要说给别人知道。”说罢隐隐听到远处传来脚步声响,定是几人方才的惊呼引来了宫中侍卫。李落嘱咐了几句,匆匆离去,便是身后那羞涩寡言的女孩轻唤声也没有听到。

第三章 窈窕淑女() 
马蹄声响起,几骑快马在马道上由远及近眨眼间到了淳亲王府侧门前,领头人喝了一声,一提马缰,坐下白马长嘶一声,直立而起,原地一转,稳稳的停了下来。

    王府门管福材挺着肚子慌忙赶上前去,爬在马下,吆喝一声:“小王爷回府。”

    大甘,淳亲王府。

    淳亲王李承烨官至亲王,是当今圣上万隆帝李承德同母亲弟,深得天子信任,加封太保,执掌天下兵马,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之下万人之上。

    若说有一件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