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有他一半?凭什么有他一半啊?你把他从小养大,就已经够意思了。怎么,把他养大了,也供他上大学了,他还想要一半房子?美的他!这家有我在一天,就没有他苏智的份儿。一会儿等他回来的时候你问问他到底是啥意思,听见没有?”
苏言低着头皱着眉没吱声。
“你听见没有?跟你说话呢。”秦凤玲抬腿踢了苏言一脚说道。
“听见了。”苏言无奈的应道。
“快去做饭吧,我饿了。”秦凤玲说完就去玩电脑了。
苏言看了看秦凤玲,然后就去了灶屋做饭。
饭快做好的时候,苏智回来了。秦凤玲见了冷哼了一声,心说做饭之前走,快做好了回来,还真是会掐时间啊。
每天吃饭都在苏言和秦凤玲的屋里。三个人坐下后,都自己吃自己的,谁都没有说话。
秦凤玲见苏言不吱声,便在桌子底下用脚踢了一下苏言。苏言看了一眼秦凤玲,又看了看一边的苏智,感觉很为难。可是苏言心里清楚,如果他要是不按秦凤玲的吩咐去做,秦凤玲肯定会跟他没完的。
“小智,你现在大学也毕业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去找工作啊?”苏言装作很随意的问道。
苏智听了后,看了看低头吃饭的秦凤玲,说道:“我过几天就去镇上开个买卖,到时就在镇上住了。”
苏言和秦凤玲听了都不禁一愣。
“开买卖?开啥买卖呀?”苏言问道。
“跟手机有关的。”
“你要卖手机?”
“差不多吧。”苏智不想说的那么详细,即便是自己的亲哥哥也如此,他觉得这属于是商业机密。而且对于还没有做成的事情,他不喜欢先说出来。
“小智,你可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虽然都说现在的大学生不好找工作,可是我觉得你还是没问题的。最多就是第一份工作差一点,但慢慢来,总会好起来的。你这上完大学回镇上开买卖,这大学不是白上了吗?”苏言觉得要是想在镇上开买卖,何必去上大学啊?不如直接去开呢。要是四年前开,没准现在都已经挣了不少钱了。
“呵呵,哥你这话说的不对。谁说上了大学,就一定要去干跟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啊?有些人上大学是为了找份工作,而有些人则是为了学知识和长见识,我属于后者。我决定到镇上做生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不是头脑一热做的决定。”
“可是做生意有风险啊?万一赔了怎么办啊?”
“赔了很正常啊。做生意不就是这样吗,要么挣钱,要么赔钱。不过我已经考察过了,即使不挣钱,至少也不会赔钱的。如果要是干一段发现真不行的话,我再到城里去找工作也来得及。总之这件事情我已经决定了,不会再改了。”
苏言没再说话,他了解自己的弟弟,知道苏智一旦决定做什么事情,是很难被其他人左右和更改的。
看了一眼秦凤玲,苏言便继续吃起了饭,心说你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饭桌上再一次陷入了沉静,能听到的只有吃饭,和筷子不经意碰到盘子碗所发出的声响。
蓦然,苏智看着苏言问道:“哥,我上大学这四年,你一共给我拿过几次学费?”
苏言不知道苏智为什么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不过他还是想了想,然后说道:“就你刚上大学的时候,那是第一学期吧,我给你拿的学费,后来不都是你自己打工挣的钱交的学费吗。”
苏智看了看秦凤玲,一副恍然想起的样子说道:“哦,对,你不说我都忘了。”
“怎么了?”
“没事儿,我就是忽然想到了而已。吃饭吧。”
秦凤玲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她知道苏智问这话是给她听的。不过她由此可以确定,她昨晚在村头儿说的话已经到苏智的耳朵了,这样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吃完饭后,苏智回了自己的屋。
“去把门关上。”秦凤玲命令道。
“关门干啥呀?挺热的。”苏言伸手擦了擦脑门上的汗,见秦凤玲正在冲他瞪眼睛,便马上起身去把屋子的门关了上。
“你都听到了啊,你弟弟要到镇上去开买卖。你说他这大学上的,人家都指望着上了大学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你弟弟可倒好,上完大学回来了,这不脑子有问题吗。他有病吧。”秦凤玲双手抱胸,气冲冲的说道。
“你小点声。小智他咋有病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他想去开买卖,那就让他去做好了,万一做好了,那不也是好事儿吗。到城里去工作,归根到底不也是为了挣钱吗。既然都能挣钱,在哪儿挣不一样啊。你就别操那个心了。”平时秦凤玲说苏言,苏言都能忍了。可是说苏智,自己的亲弟弟,苏言心里就多少有点忍不了。
“说什么呢?我吃饱了撑的呀?有你这一个窝囊废我就够操心的了,我还跟他操心,我可真是闲的。苏言你给我听好了,你弟弟去镇上开买卖我没有任何意见,可他要是想借钱,一分都没有。你要是敢答应他,那你就自己给他弄钱去,到时候你自己还,你可别找我。”秦凤玲说完一拍桌子起身就出了屋。
苏言听了秦凤玲的话一点胃口都没有了,把手上的筷子往桌子上一扔,心想自己怎么摊上了这么个媳妇呢,简直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的悍妇。
转眼,苏智就要去镇上了。
在去镇上的前一天,吃完晚饭以后,苏智就回屋去收拾东西了。因为他要到镇上去住,需要拿一些随身穿的衣服什么的。
秦凤玲已经习惯了吃完饭以后出去遛弯了,其实就是跟村里的人去闲聊天,聊的无非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那点破事儿。
苏言见秦凤玲出了院门之后,便紧忙起身到电视柜下面的抽屉里拿出改锥上了炕,把挂在墙上的结婚照拿下来以后,用改锥将相框后面的四个螺丝拧了下来。
拿下挡板,就见照片的背面有一张工商银行的银行卡。苏言将银行卡放进兜里后,又快速的将相框弄好挂在了墙上。
下了炕,苏言就直奔了苏智的屋。
“小智,这个你拿着。”苏言从兜里拿出银行卡递到了苏智的面前。
苏智一看是银行卡,没有接,而是疑惑的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你不是要到镇上去开买卖嘛,肯定得需要钱。这卡上虽然钱不多,只有两万左右,可是我想也一定能够帮到你的忙。如果你要是钱不够的话,哥再帮你想办法。”苏言说着话,就将银行卡塞到了苏智的手里。
“哥不用,这钱你拿回去吧。”苏智将银行卡塞回到苏言的手里说道:“我这些年在外面打工也多少攒了一些钱,在镇里开买卖够用了,不需要你的钱。”
“够了你也得拿着,这是哥的一点心意。”苏言将银行卡直接塞进了苏智的兜里。
“这钱我嫂子知道吗?”
苏言摇了摇头,“不知道。是我这些年偷偷攒的,她要是知道了肯定就得要去,再想往出要就难了。你就拿去用吧,也不用还我了。”
苏言觉得挺对不住自己这个弟弟的。父母过逝以后,他们哥俩相依为命,表面上看是他这个当哥的照顾苏智这个弟弟,但其实他心里明白,他根本就没照顾什么。而苏智很要强,大学四年,他除了给交了一次学费之外,苏智就再也没有跟他要过钱。很多时候他都想给苏智钱,但是无奈家里的财政大权一直都由秦凤玲把着,他根本就做不了主。
本来这卡里的钱,苏言是打算等苏智结婚的时候拿出来的。而如今苏智要去镇里开买卖,苏言知道肯定是需要不少钱周转的,要是再不拿出来就不合适了。
“哥,谢谢你。”苏智很感动,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的哥哥苏言说谢谢。
“咳,谢什么呀,又不是外人。对了,卡的密码是我的生日。行啦,你收拾吧,我那碗筷还没收拾呢。”苏言说完转身就要走,苏智则伸手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
“哥,你从小到大就是个老实人,在咱这苏家屯,你没欺负过别人,也没人欺负你。别看这几年我在外面上学经常不在家,我也知道你过的挺不容易的。不过什么事情我觉得都得有底线,太欺负人了也不行。”
“小智……”
“你什么都不用说,我都知道。你记住我的话,对她你要留个心眼。如果她要是太过分了,你就给我打电话。”苏智眼睛里射出两道寒光,看的苏言不由得身上一颤。
“我知道了。”苏言点了点头。
本書首发于看書辋
第0005章 开店
苏智在苏家屯老家呆了两个月,并不是他喜欢,相反由于秦凤玲的原故,都使得他有点不想回那个住了二十几年的家了。但之所以要硬着头皮住,是因为他在镇上想租的门市房还没有到期,如果要是个空房子,他的店早就开业了,也就不至于让秦凤玲说闲话了。
大学毕业以后,就在同学们都纷纷去找工作的时候,苏智却显得很悠闲,他这样并不是他已经找到了工作,而是他已经想好了要回老家的镇上去开店创业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尤其是从农村出去的大学生,最大的梦想无疑都是能够留在城里,然后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城里买房,最终实现留在城里的梦想。但是苏智却反其道行之,他认为当所有人都奔城里的时候,恰恰乡镇才是被人遗忘的角落,才是最适合掘金的地方。
但是到对于要回老家创业开店的事情苏智从来都没有跟他的同学们说过,他知道他要是说出来,别人肯定以为他疯了。与其被人认为脑子有问题,还不如不说为好。所以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当有人问起他毕业后有什么打算的时候,他就撒谎说他有个远房亲戚是开厂子的,能给他安排工作。
苏智要在镇上开的买卖是贴手机膜、卖手机壳、充值卡,以及卖一些跟手机相关的配件和小东西。当然,他还打算卖一些这两年大家都比较认可的,国产的手机。但主要还是以贴膜和卖手机壳为主。
想开这样的买卖,并非是苏智突发奇想,而是由于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就一直在学校里摆摊贴手机膜,还带着卖一些热销手机的手机壳。
起初,苏智并没有干这个,而是像绝大多数的打工学生一样,利用不上课的时间出去打小时工。而到了寒暑假的时候,就去招假期工的饭店酒吧等地方做服务生。可是干这样的工作挣的钱总是有数的,一个月也就在二千左右。想要攒够学费的同时,再挣出日常的花销钱,两千显然是不够的。
干什么既不违法挣的钱又多呢?苏智通过几天的细心观察之后发现,在他们学校门口贴手机膜的小店里人总是络绎不绝,而平平常常贴一个手机膜就要十几二十块钱,贵的甚至五六十,乃至上百。一个小小的手机膜怎么会那么值钱呢?苏智上网一搜才知道,那些手机膜的成本很低,出场才几毛钱,经销商拿货也不会超过一块钱,但是贴到手机上以后却产生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苏智认为这个买卖太值得干了,于是他就开始在贴膜上下功夫。
他先是通过两三天的时间把贴膜的技术掌握了,之后就去网上网下找货源。由于他在学校里摆摊,显然不可能像学校外面的小店里经营那么多的东西,所以他就只做贴膜和卖手机壳的生意。
一般的大学生,不管家庭是否富裕,在学校里做生意都会觉得不好意思,认为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儿。可是苏智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他一不偷二不抢的,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有啥可丢人的?没钱才丢人呢。
刚开始做的时候,苏智贴膜的价格要比学校外面的小店便宜个两块三块的。而时间一长,他贴膜好的口碑在学校里渐渐的传开了以后,他的价格就变的和外面小店一样了。很多人为了让他贴膜,都不惜排队等。为此,还招来了几家报社的记者采访他,使得他的名气更大了,找他贴膜的人也就更多了。有些人甚至从其他地方专门坐车或者开车过来找他贴膜,这样他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好。最好的时候他一个月挣过一万六千块钱。后来虽然也有人效仿他在学校里摆摊,可是由于他的口碑和人气已经积攒起来了,后干的人都没有他干的好挣的多。
冬天的时候没法在学校里摆摊,苏智就只能是把生意挪到寝室里去。这样一来对生意肯定是有影响的,但即便如此,他一个月也能有三千左右的收入,还是比他在外面做小时工要强。
不过等到寒暑假的时候他就没法干了,学生都放假回家了,他就只能再去找那种假期工的工作去干了。不过通常这个时候他早就已经把学费和生活费全部都攒齐了,除此外他还存了一些钱。
由于尝到了贴手机膜的甜头儿,苏智就琢磨着等到大学毕业以后把这个当成职业来做。不过在城里是没法做的,城里的房屋水电太贵了,于是他就将目光瞄准了他老家所在的镇子,双峰镇。
每次寒暑假回家的时候,苏智都会到镇上去看看,他发现作为一个拥有六七万人口的镇子,竟然镇里没有贴手机膜的,只有卖充值卡的,和几家商店零星的卖一点手机壳的。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的人越来越多,时至今日,双峰镇里也没有人做手机贴膜生意的,苏智觉得既然别人不做,那就由他来做好了。
大学毕了业,在学校里跟同学连喝了几天分别酒之后,苏智就背包坐车回了家。
他没有直接回苏家屯,而是先在镇上最繁华的两条街转了转。看到一个卖五金电料的商店要出租,他见位置和面积都不错,就问了一下房东的价格。一听一年才一万二,他当即就决定租这个房子了,不过最后他还是将价格砍到了一万块钱,只是房子还没有到期,需要等上两个月。而他怕中间有变,就让对方给他写了个条,先交了一千块钱的租房定金,然后才回的苏家屯。
如今卖五金电料的房租已经到期搬走了,苏智跟房东签订了正式的一年租房合同。把剩下的九千块钱补齐了以后,就开始装修了起来。
说是装修,其实就是简单的布置布置。为了省钱,苏智没有找专业的人来弄,全都是自己弄的。一个人弄不了的,他就把庞春强叫到镇上帮忙。连续弄了三天以后,一个集经营和住宿于一体的店铺就布置完了。
店里内部搞定了以后,苏智到广告制作的地方定做了店铺门面的牌匾,之后又到省城天州市去进了货。
去省城苏智原本是要一个人去,可是庞春强知道后也要去,说在家没什么意思,刚好有这个机会跟着一起去溜达溜达。苏智说听了没什么意见,有人跟他作伴他当然愿意了,不然来去省城光是坐车就得七八个小时,有个人说话聊天还会觉得快一点。
双峰镇并没有直接到天州的长途车,而是要先从镇上坐车到县城,之后再从县城倒车去天州。
在上了开往县城的车后,庞春强整个人看上去多少有点兴奋,原因不仅仅是要去天州,还因为这是长这么大以来,他第一次和苏智一起坐车去省城。
“二哥,天州大不?”庞春强十分好奇的问道。
“你不是去过吗,你还不知道大小啊?”苏智笑着说道。
“我是去过,可是去的那年我才十岁,这都多少年了,我哪还能记得呀。再说了,我当时是去亲戚家,也没在市里转啊。之后我爸妈防我都跟防贼似的,也就是偶尔到县城去转转,市里就再没去过。”
“你不说我还忘了,你跟我去市里,你爸妈知道吗?别再以为你跟我跑了。”苏智忽然想起问道。
“知道,早上我跟他们说了。我说我跟你去市里进货,他们什么都没说。不过这也就是跟你去市里,要是说跟别人,他们肯定得打电话核实。”庞春强有些无奈的说道。
“呵呵,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也是为了你好,你就理解一下吧。”苏智心说我想要爸妈担心还没有呢,跟我比你多幸福啊。
“不说这个了。你还没回答我天州大不大呢。”
“大啊,当然大了。从咱们新南省来说,天州既是省会,也是第一大城市。而从全国来说,天州的城市面积能排第五,你说大不大?”
“全国第五那还真是够大的。那你这几年在天州上去,肯定都把天州转遍了吧?”
“那倒没有。别说我不是生长在天州了,就是从小在天州长大的人,他也不可能去过天州的每一个地方啊。我大学的同学,好多都是天州的,可是有些地方我知道,他们都不知道。”
庞春强忽然心里生出一个想法,于是说道:“二哥,你看我长这么大才是第二次去天州,去一回也不容易,要不咱们俩就别当天去当天回了,还是住一宿吧,你带在天州好好的逛逛,晚上在好好的喝一顿,我请客。然后明天早去上货,再回来,你看怎么样?反正你也不差这一天。”
苏智想了想庞春强的话,又见庞春强一脸期待的看着他,便说道:“那好吧,那就在天州住一宿。”
“谢谢二哥!二哥你真好!”庞春强激动的差点没站起来。
“你小点声。”苏智碰了一下庞春强,提醒他这是在车上,不是在家里。
庞春强见很多人都在回头看他,赶忙伸手捂嘴,不过激动的心情却是溢于言表。
到了县城后,苏智和庞春强去了客运站,买票后就上了开往天州的长途车。
这种长途车并不像公交车,不是有人坐就走的,而是准时准点的发车。苏智和庞春强上车的时候,距离发车去天州还有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他们两个上车的时候,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