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夺鼎1617-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汉子捏着手里的杯子不说话了,过了一会,一个陕西口音的汉子才低沉着声音询问道:“那,大明朝廷的这些老爷们怎么办的?”

    “怎么办?刘爷,你可知道这江里的许多船只都是谁家的?十之六七都是这些老爷们的,这上海商贸区和宁波商贸区的粮米油盐布匹晚到一天。他们要损失多少钱?而且如今江南各处州府。有多少升斗小民要靠南中来的粮米过活?还有那些读书士子,也是要靠南京李姑娘发的膏火粮食才能撑得下去。更不要说长江沿岸各地军镇老爷们正好有了理由打败仗了,咱们手里没有武器火药,怎么打?!”

    “于是。这学政和御史就得罪了大家伙?”

    “可不是!一个气得回家就递了题本辞官不做回家啃老米饭了。另一个据说没几天就病死了!”

    那几个人听了脸上神情更变不已。黄牛急忙为众人开导,“刘爷,罗爷。李爷,其实这也是好事。这商贸区里行的是南中律法,有一点好处就是,大明的律法在这里行不通,您只要在这里不犯事,在外面有天大的事情在这里都没有干系。便是劫了皇杠,日了娘娘,也是半点关系也无!”

    听了这话,几个人不由得互相看了看,然后犹如卸下了千斤重担一般,哄堂大笑起来。

    “劫了皇杠日了娘娘都没有干系,那要是咱们办得是烧了皇上家祖坟,杀了他两个叔叔的事情呢?”

    “我虽然没有这几位那么豪横,却也是很让皇上不痛快,不知道该如何呢?”

    “没错!咱看这几日江面上来了不少的炮舰,还有不少的军队登岸,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各位爷,那些兵船和运兵船这几日街上传说是要运兵北上去打辽东的鞑子的,与各位爷何干?”

    看着那黄牛被几个人调侃挤兑的脸色通红,汗珠不停从额头滚落,几个汉子不由得哄堂大笑起来。

    笑声中,听得脚步声、楼梯响,一连串的打招呼声响起。

    “却是黄大掌柜的。”

    “黄兄多日不见,一向可好啊。”

    “又见到黄大掌柜了,当日聆听高论,颇有所获,今日定当再次洗耳恭听。”

    “黄大掌柜!有什么好生意可是要多多照顾小弟啊!”

    一片招呼声中,一个说着南中官话口音的温和声音响起:“诸位兄台相与抬爱,黄某实不敢当啊!今日有事,改日定当与诸位详谈。”

    接着一个四十余岁,微微有些发福,穿着员外服,眼中饱含笑意的典型商人满面笑容地走进雅间来,人虽然进来了,口中却依旧不断对外面与他打招呼的食客们还礼周旋客套,这个中年人正是隆盛行派驻上海的大掌柜兼商贸区的大班黄义伟。

    与在场众人团团的行了一个罗圈揖打过招呼之后,黄大掌柜的制止了那黄牛打算为他逐一介绍一番的举动。

    “且让在下来猜一猜,看看在下猜的是否准确。”

    “这位小兄弟你在这几位当中最为年少,正当俊杰,又是陕西口音。想来是此时正在江淮河汉间游历的安塞大掌柜八爷的义子李爷了?”

    “这位仁兄,眼前你的簿子最厚实,但是你的衣着却在这几位当中最为朴素,这样的天气里依旧是一身粗布夹袄,你应该是目下正在汴梁一带生意做的顺风顺水的米脂鸿基号的刘爷了。”

    “挨着刘爷坐的,想来就是新近与米脂鸿基号联手大做生意的延安罗大掌柜的兄弟十爷了。”

    “而这位,脚下一双厚底官靴,说话间不时带出些辽东口音的,应该是与刘爷、十爷还有小兄弟李爷一直做对门生意的昆山号的干将了?”

    眼前这几位来历被黄义伟一一点到为止,几个人却也不以为奇特,在人家的一亩三分地上,自己的这点小秘密算得了什么?

    不错,来的这几个人正是李自成的部下刘体纯,罗汝才的堂弟排行第十的罗汝祥,张献忠的养子本姓李的张定国,而对面的正是左良玉的心腹大将。(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九十九章 接踵而至
    “陛下将十万貔貅尽付与臣,臣自受命以来,夙夜悱恻,不敢懈怠丝毫。故前有松山小胜,后有锦州解围。现终赖陛下福德,收复广宁,雪昔年王化贞丧师之耻,报广宁被掠之仇。今全军上下士气如虹,皆言建奴小丑死期已至。奴酋则战守无措,内变频生,以往附虏之人,多有投书者,约适时弃暗投明,尽诛努尔哈赤一族。”

    朝堂之上听得兵部官员抑扬顿挫的大声朗读着这份洪承畴命人连夜快船送来的《为题奏事,大军收复广宁疏》,崇祯尽管已经早已读了数遍,几乎将文章之中的各个段落章节尽数背诵下来,但是也不介意在朝堂上再听一遍。

    这份以洪承畴,祖大寿、邱民仰、张若麒等人名义联名上奏的题本,在五位总兵攻克广宁的当日,便就以所谓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京师。当然,这只是号称,实际上还是先将题本写成后快马到锦州附近上了海船,之后横跨渤海湾在天津登陆后以明塘报一昼夜三百里的极限速度前行。

    虽然此时京畿地区因为阿巴泰领兵马入口劫掠,而宣布戒严,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颇为太平,因为这位饶余贝勒也只是如秋风一般扫过京畿地区便向南而去,京畿地面还较为平静。且沿途各地的驿递相对完善,加上这些捷报都是辽东前线督师与监军发出,规格超等,沿途官员自然不敢怠慢。所以报捷题本在塘沽登岸之后一路没有停留,换马不换人,急如星火一般,于八月十七日到达了京师。

    捷报到达的当日,整个京师都轰动了。先是连续几次明军大捷,每一战斩首以千级论。更是在战场上生擒奴酋的伪西宫娘娘,只可惜这个夷妇身体羸弱,连惊带吓的不曾到达大营便死了。不过生擒奴酋伪皇后的消息。仍旧沸沸扬扬的传遍京师,传遍京畿各地。

    如今更有收复广宁的消息传来。顿时让京畿的百姓为止欢腾。

    京师沸腾,那些宣捷的人员,自然也得到超规格待遇。于八月十九日崇祯专门举行的早朝中,各员以鸿胪寺官员引至御前,一一宣读捷音。

    时百官各具吉服,候宣捷之后,鸿胪寺官致词,各官行五拜三叩头礼。随后翰林院撰文,太常寺理办祭品,即遣官荐告郊庙,大行祭告庆礼。

    京师上下,也连日鞭炮雷响,士绅百姓,很是庆祝热闹了一番。

    锦州之战,崇祯可谓时时挂怀于心,内心常常忧虑,每日里挂怀的不是前线的粮饷是否能够维持。就是如何面对内地如野火一般蔓延的流寇蜂起,各处攻城略地。而且他还要面对朝中文臣们不断质疑,要求他调辽东兵马回师剿灭流贼。

    如今前线大捷收复广宁的消息传来后。立时龙颜大悦,圣心安慰,好比吃了个定心丸,一下安定下来。

    听着朝堂上文臣们的颂词如潮,崇祯同学不由得笑容满面,心情愉悦无比,早朝散朝后还特意传旨召见内阁阁僚薛国观、陈新甲、李待问诸人于文华殿,谕定前线官将封赏之事。并且传旨太监特意向内阁诸位大人交代:“皇爷有旨意,诸位老先生不可以着官服。请着便衣见驾。”

    这就有点皇帝与大臣之间脱略形骸以朋友相待的味道了!

    几位大人都有家人跟随,听闻了旨意立刻命家人取了便衣更换了。随着几个小太监往宫中去了。

    “今日朕也效仿一下那些荒淫之主,在御花园之中摆下了酒宴。又有李爱卿从江南命人送来的时新鲜货,列位爱卿便与朕一道持鳌赏菊饮酒赋诗如何?”

    御花园之中早已摆设下了几桌丰盛的酒席,每一个桌上都是堆砌起高高的一盘来自苏州阳澄湖的大闸蟹,个个都是紫背金螯,兀自在那里张牙舞爪,试图挣脱草绳的束缚而逃走,看分量足有七八两一个。酒宴周边则是罗列了数百盆开得正盛的菊花,姚黄魏紫不一而足。

    看到连一向节俭的崇祯今天都如此的铺张,几位内阁大佬都心中雪亮,皇上今日兴致极高。陈新甲不由得脸色涨得通红,率先跪倒在地:“微臣等何德何能,竟敢劳动皇上如此错爱,罪该万死!”

    “众卿家连日来也是身心煎熬辛苦万分,朕备下些薄酒,今日你我君臣一道饮酒赏花也是一大乐事。”

    “皇上御宴嘉勉,君恩如此深重,我辈便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圣恩之万一啊。”

    薛国观代表内阁又一次的做出了叩谢天恩之举。

    那大闸蟹乃是苏州当地人用鸡蛋清加肉末仔细调制,虽然经过海路颠簸运输,但是到了宫中之时却也是十中存活了七八成,又在御膳房中仔细喂养了两日,个个膏满肉肥。

    十几名御膳房的小太监各自手捧托盘,盘中一具点燃了炭火的白铜炭炉向外吞吐着火苗。炭炉旁一架小小的蒸笼精致可爱。

    内阁阁僚们的桌案旁自然有人伺候,低声询问了列位先生打算先吃哪个?尖脐还是团脐?得到了答复之后小心翼翼的用竹制夹子将怒目横行的螃蟹夹起放入笼屉之中。

    陈新甲端详着摆放在桌上的一应用来吃螃蟹的工具,用纯银制成的小锤子、小钳子、小夹子、小镊子,精致可爱。

    “看来皇帝今天兴致确实不错,一会少不得要吟诗做赋了,须得先行筹备一下。”见素来节俭的崇祯皇帝今天又是昂贵的时令鲜货,又是精巧的银质餐具,陈新甲不由得啧啧称赞,打定了主意要好好的奉承一番。不光是他如此,在场的内阁阁僚们无不是搜索枯肠,寻章摘句,为一会的新诗做准备。

    少顷,汤滚蟹熟,有人将姜醋等物小心的放入精致的官窑瓷碟中,示意列位大人可以开动了。旁边伺候酒宴的小太监们。在崇祯皇帝的一句“今日佳会不可以无酒”的旨意下,将上好的绍兴花雕烫热之后端了上来。

    “诸位先生,请!”

    几杯花雕下肚。气氛开始变得热烈,诸位大人先生们在君恩浩荡和前方节节胜利的好消息影响之下。脸色通红,口中的话语也多了起来。

    为了给皇爷和几位内阁阁僚们助兴,在一旁伺候酒席的王承恩公公命小太监取了新近一期准备明发天下的邸报来,大声诵读,以为佐酒助兴之乐。

    “惟崇祯十五年八月初八日,刘肇基杨柱国带队北上,收复广宁。广宁乃山海门户,陷于东虏数十年。中国将士。无一日不想复广宁,报痛失广宁之仇。今辽东虎将云集,士气如虹,故一路破关斩将,所获颇丰。两总兵兵锋以至广宁,记斩首东虏三千级,另有盔甲器械不计其数。唐通曹变蛟王廷臣三总兵则一路扫荡堡垒,记克大小城堡二十八,东虏恐惧至极,多有自开堡门求饶者。官军严遵军令。凡有开城投降者,一概既往不咎。五总兵现已合兵,不日既攻广宁。据前方知情者言。广宁城中混乱,当不难下也,今之难事,唯奴酋不肯接战,一路缩退,恐决战必在辽沈,易迁延时日,靡费良民血汗。故五总兵请谴一人间道袭辽沈,断东虏归路。若能如此,则三月平辽当可期也。”

    在场众人很清楚。所谓的别遣一将间道袭击辽沈,唯一的人选就是宁远伯李守汉所部兵马。对此。朝廷上下都是毫无疑义。

    “诸位先生,这蟹,这些时令瓜果乃是宁远伯命人在江南、岭南、南中等处采办,用快船送来。随船送来的,还有一份题本,声称兵马钱粮业已齐备,一俟船只调配齐全便可大军北上。”

    “明日这邸报一旦明发天下,辽东一群反贼便是知晓了自己的死期将至也是无可奈何了!”

    崇祯皇帝也是脸颊绯红,口中喃喃。

    “陛下,据闻东奴内部也是争吵纷扰不断。见我讨逆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代天征讨,距离其老巢沈阳越来越近,辽贼内部慌乱频仍,奴酋黄太吉连续斩杀数名伪王才镇住了局势,东奴八旗各部就到底是北窜还是西窜争论不休。”

    “臣有同乡在辽东军中,常有书信往返,据闻自辽东洪督师兴兵讨伐以来,业已歼灭东奴二十余万,斩首数万。往广宁进兵之时,与两白旗精锐遭遇,疑似斩杀辽贼伪王墨尔根戴青。除了日前俘获黄太吉伪西宫皇后海兰珠者之外,其伪后夷妇号哲哲者,因惊惧而生病,在逃亡沈阳途中一命呜呼,倒是得了个善终!辽贼伪礼亲王代善者为我大军追击,逃跑时慌不择路,战马惊乱,堕入悬崖尸骨不存!”

    一时间,各种真的假的半真半假的消息在这大明最高级别的场合上满天乱飞,这种互相忽悠,互相催眠的做法,着实效果不错。君臣们听得频频点头喜不自胜。

    不过,也有人对李守汉的行为不满,借着酒意散发出来。

    “陛下,当日辽东前线局势不甚明朗之时,也曾三番五次的下旨催促那宁远伯兵马北上以解燃眉之急,奈何宁远伯却是有着各式各样的理由推诿,不是兵马不齐,就是船只不济,如何今日捷报传来,他的题本也到了?还声称即刻便可北上?这不是大言欺君是什么?”

    崇祯今日欢喜,对于这种对李守汉的攻击之词只当之没听到,倒是一旁的两位王公公却将这大放厥词之人牢牢地记在心中,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给这个家伙上一课,让他知道一下,得罪了别人的金主是什么下场。

    薛国观听得这样的言语也是被惊得一身冷汗出来,这个不识相的东西!李守汉虽然没有调派兵马北上,但是出粮出饷银,甲杖兵器源源不断的运到辽东前线,这份功劳你如何能够抹杀?

    “你这话差异了!”不等薛国观开口,陈新甲便先跳了出来,“若不是当日宁远伯与南京留守、守备等人有江海联防协议在,安庆之乱岂能如此迅速平定?安庆若是乱了,三月里便围攻舒城、五月里更借着提学御史徐之垣会试士子之机冒充儒生窃取庐州的流贼张献忠趁机窜入,江南膏腴之地势必瓦砾一片!这个责任,你负担的起吗?!”

    陈新甲所说的安庆之乱。是本月初在安庆发生的兵变。其初,副总兵廖应登领三千人,汪正国、李自春各领千人。到处骚扰,黎民重怨。巡抚徐世荫新到任;又值刑科给事中光时亨上疏论廖应登宜正军法。这份嘴炮文章被发表在邸报先于这个倒霉巡抚到达;于是廖英登等人领兵遂发难作乱。杀都指挥徐良寇。世荫急从南京赶到安庆,起初打算将廖应登所部兵马调太湖,汪正国、李自春等部兵马调桐城,但是乱兵以欠饷日久为由,不发清欠饷便不开拔。于是乎,文人做官的徐世荫顿时乱了方寸。还是在南京守备府和新建伯等一众勋贵的帮助下,调二千在长江口附近巡哨的南粤军水师入长江发炮攻击乱兵,乱乃定。

    因为这次兵变被迅速平定。原本打算趁乱杀入江南的八大王张献忠只得悻悻北返,迎面又恰巧撞上京营副将孙应元和闻讯衔尾追击而来的左良玉两部人马,一番激战下来,献忠大败,三鹞子、王兴国等人被斩杀,损失精锐数千,良马甲杖无数。

    对于大臣们之间的争吵,崇祯还是很乐意看到的,但是今天这个场合他却不太愿意,因为实在是有伤风景。

    正要开口制止。外面一个当值的司礼监小太监急匆匆的闯了进来,在王德化和王承恩面前小声嘀咕了几句,又将一份题本交到二王手中。

    “何事?是不是辽东又有捷报到了?”

    “皇爷。不是辽东的奏本,是河南巡抚李仙风来的。”

    王德化有些结巴的向崇祯禀告。

    李自成所部汇合曹操罗汝才所部,共计将近十五万战兵,另有将近二十万的辅兵,浩浩荡荡的于本月初五日抵达开封城下,初八开始对开封城发起攻击。

    “贼有精锐三十万,一色甲胄鲜明器械精利,又有精细火铳数万杆,大小佛郎机。六磅炮数以千计,昼夜不停轰打城内。臣督率军民与之搏战。奈何贼众甚多,且悍不畏死。以炮火砖石击之,贼尸首于城墙下堆积几与城平。”

    为了弥补守城兵力不足,开封府推官黄澎更在曹门竖起一面大白旗,上面写道:“汴梁豪杰,愿从吾游者立此旗下。”这一著棋果然收到相当效果,开封城内的上层人物,“郡王、乡绅、士民、商贾无不愿入社。”这些地头蛇因为有洛阳的前车之鉴,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地位,不但拿出自己的家产,拿出银子粮食兵器来供给守城使用,同时将自己控制下的壮丁,佃户、店伙、奴仆统统加入义勇大社这支带有浓厚地主武装味道的武装力量,在短期内就集结了一支上万人的队伍。被指派为头目的都是宗室、乡绅和富商大贾。

    这些人与李自成、罗汝才等人可谓是不共戴天,知道只要是开封城破,立刻便是自己的地狱到来。因为无不是对攻城的农民军切齿痛恨,奋勇狙杀。

    但是,在有备而来的农民军面前,这种抵抗也只能是暂且缓解了对于开封城的压力。

    “贼将河南各处州县府城之中,历次夺获官军之火炮,悉数带至开封城下,每每攻城,势必以数百门大小火炮罗列一排,轰击不已,砖石飞落,炮子如雨。炮声未落,数万蚁贼便以人潮之势猛扑城垣。将士们杀之不及,虽心知皆为大明赤子,为贼所裹挟,奈何你不杀贼,则贼杀你。含恨杀之。贼中有十一二岁之童子者,窜蹦跳跃,携绳索,抬云梯,往来于硝烟之中。一童子倒卧,则另一童子接上,每每一出云梯竖起,便有数十名童子倒卧于血泊。”

    “诸位先生,你们看着开封战事会如何?”

    虽然被这不长眼的题本坏了心情,但是相比较而言,开封的事情还不那么让崇祯头疼,毕竟是数朝古都,城高墙厚,且河南文武对于城内官兵军民的控制要远远超过洛阳,一时倒也无虑。

    “陛下,虽然闯贼裹挟甚多,且又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