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夺鼎1617-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蛮夷之辈!丝毫不懂礼法!”

    不过,鹿玛红虽然衣着怪异,不过举止倒是颇为中规中矩。仪态倒也是有几分大家风范,随着两条臂膀摆动,那些精美的金环不时的碰撞发出阵阵清脆的响声。

    出于礼节,也是抱着各样的目的,有人打算巴结一下这位大少帅,也有人打算给这位年轻的三品大员新鲜出炉的台湾兵备道一个闷亏吃,便纷纷起身前来向李华宇夫妇敬酒。

    有人向李华宇夫妇巧言献媚,自然也有人给鹿玛红挖坑。

    不过。鹿玛红虽然是出身于山地,但是人却不傻。也是在台湾岛上读过书的人物,对于这些官员的心思伎俩,从脸上的表情和一些细微之处也能够辨别出一二。哪个是来向自家夫妇讨好的,哪个是来准备看自己笑话的,心中倒也是有些分寸。

    几番接触下来,倒也是应对得体。颇有大家风范。而且是特有的山地民族的好酒量,酒到杯干,几个打算用烧酒灌倒这位宁远伯府的少夫人的官员反倒是自己碰的灰头土脸。

    “不知少夫人最近在读些什么书?拙荆与小女正好也在省城,若是少夫人有闲暇,可以登门求教一番。”

    “正是!少夫人如此人物。定然是女四书、烈女传熟读于心。女红针织,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了!”

    见用酒灌不倒鹿玛红,这几个家伙脑筋转动的也是极快,当即便以己之长来攻鹿玛红之短。在他们看来,蛮夷之地的蛮女,懂得什么女四书?怕是只懂得渔猎之术,谈什么琴棋书画?

    “在这圣人家乡,诗书之地,自然不敢说读过书。不过是略略识得几千字而已。女四书倒不曾读过,不过,论语倒是选学了几篇的。”

    鹿玛红小麦色的脸上有些兴奋的颜色,这读书之事也是她一向引以为傲的。

    听得鹿玛红说认识几千字,而且还是很谦虚的说“略略”,读过论语,有那脑子灵光些的官员当即打个哈哈借口不胜酒力回到自家座位上不再参与此事。

    开玩笑,莫要说是一个蛮野之地来的女子,便是在齐鲁大地、江南之地,又有几个女人能够说认识几千字,读过论语?这样的女人,还是不要招惹,老老实实的回去喝自己的酒。免得惹翻了这位少夫人,几千东番兵发起飙来可不是好耍子的!

    但是,这世上聪明人或者说是识时务的人毕竟是少数,否则也不会有识时务者为俊杰那句话流传下来。

    当听得鹿玛红说自己不曾读过女四书,倒是读过几篇论语时,不由得几位官员轰然大笑。齐齐的将目光投向了一位身穿六品鹭鸶补服的官员身上。

    “孔年兄,这是至圣先师的流传,怕是在座众人只有你有资格来与少夫人坐而论道了。”

    那姓孔的官员正是孔家子弟,曲阜县令便是。普通县令是七品,京师、曲阜、南直隶的部分辖县有六品知县。比如京师大兴县知县就是六品。六品正是使用鹭鸶作为补服图案。

    作为天下一家富贵无头的孔家,不但有着衍圣公的爵位、俸禄,更有着大片大片的良田、佃户,除了这些之外,曲阜县的县令历来都是由孔家子弟担任。也是控制了地方的行政权和司法权。

    不信?去曲阜的孔府看看,衍圣公府的大堂上。曲阜县的关防大印、火签都在桌上摆着。

    这位孔太爷便是孔家子弟之中的出类拔萃者,若不是担心奴贼四下里流窜,骚扰了祖宗陵寝,以孔家的清贵高傲,如何会顶风冒雪的到济南来见李守汉这个新近崛起的暴发户?

    “下官不才,忝为曲阜县知县。不知少夫人是如何读书的?”

    “外子在台湾初立之时,便强力推行教育。我便是在那个时候入了学堂,读了些书。虽然外子在台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强力推行教化,然台湾毕竟草莱初开,开辟荆棘,用读书人的话说乃是化外蛮夷之地。这教育读书之事嘛,自然不是太好。大多数村社之中女子只认识五百来个字,勉强能够写家书、记账而已。好一些的能够认识三千来字。很多时候村社妇人看报纸读告示时还要请教别人个别字的念法、意义。才能够勉强将文章读下来。”

    鹿玛红轻描淡写,看似极为普通的一番话,说得诸位大人脸色一阵青一阵红,一个化外蛮夷之地,居然能够让李华宇弄得如此地步!莫要说是台湾这样的蛮荒之地,便是济南这样的省城,也是文盲大把的,否则也不会读书人的位置如此之高!

    “少伯爷在台湾推广圣贤之道。宣扬王化,劳苦功高成效非凡。这些学生们都是极为赞佩的。”孔县令口中说着极为赞佩的话。却是称呼李华宇为少伯爷而不称呼官衔,包含的潜台词仍旧是说,你不过是靠着老子而已。

    “但不知圣人之说在贵处推广的如何?”

    孔县令一边发问,一边打量鹿玛红的神情面容,虽然心里一个劲地告诫自己,非礼勿言。非礼勿视。可是一双眼睛还是不由自主的上下打量着鹿玛红。

    唉!端详了几眼之后,孔太爷不由得想起了同年好友从南京来的信,那里面提到了宁远伯的另一位如夫人,也是边远蛮夷之女,唤作傲蕾一兰的便是。

    “果然是家风!父子都是如此!喜好蛮夷之风!”

    不过。鹿玛红接下来的回答顿时让他又羞又气。

    “孔大人,方才我说了,台湾荒僻,便如太祖皇帝所说,如初生之鸟不可拔其羽毛。若是上来便推行四书五经,只怕没有几个人能够读得懂。所以,四书五经都是选读,不能像大明的举人一样倒背如流,不过我倒是也记得一些。”

    “哦!不知道少夫人所熟记的是圣人之说的哪一篇?”

    “比如子曾经曰过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什么的,不知道众位大人是否知道更多的东西,如果知道,请多多指教。”

    鹿玛红这话一出口,几乎让孔县令等人当场便脑溢血死了几个!

    孔子确实是说过“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这话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大白话意思就是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滚犊子。自己要掂量自己分量,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后世的儒生虽然自称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但是他们老祖宗的这句话却不怎么提,或者说是被选择性的遗忘了。但是,别人说忘记了还可以,孔县令却是不能说自己不知道或者是才疏学浅。这可是你老祖宗的话,你们家不就是靠着这个在历朝历代混饭吃吗?别人若是几朝元老,那是骂人的话,你们家不管是谁坐在龙庭上,管它是汉人、女真人、蒙古人,还是别的什么人,只要打着尊重儒家的旗号,孔家的地位便是不能动摇的。

    看着孔县令涨得和猪肝一般的脸色,李守汉心中不由得欢喜异常,不住的大叫痛快!华宇这个媳妇娶得好!这用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招数,用得可谓是出神入化。

    不过,这还不是最**,鹿玛红后面的话更是把山东一群文官的脸打得噼里啪啦山响。

    “我还记得圣人还曾经曰过,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鹿玛红果然是读书不精,一口一个曾经曰过,但是便是应了那句话,乱拳打死老师傅。面对着鹿玛红的话,一群素来以饱读圣贤书的文官们竟然无言以对!

    这话是什么意思?意思大概就是说,站不住的时候不去扶(他),摔倒了不去搀扶(他)那么还要你这个引导盲人走路的人做什么?引申的意思是,在危机的时候你不援助,要你做什么?

    这话原来是孔老二喷冉有的。当时冉有跟孔老二说季氏将伐颛臾,孔老二很不高兴,把冉有喷了一顿。冉有说这是季孙的意思,不是我们的意思,领导发话了我们阻止不了啊。孔老二更不高兴了,直接说:陈力就列,不能则止。然后又说:主君有了危险你不能去帮助扶持,主君的事业要完蛋了你不能去挽救,那还用你这个辅助的人干什么呢?

    这无疑是赤果果的打脸啊!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间,被一个蛮野之地来的开化未久的妇人打脸,同样是用他家老祖宗的话来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顿时,这群文官便将原本要给鹿玛红、给李华宇,甚至是给高居于主位的李守汉难堪的初衷丢到了脑后。只记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和侮辱,要求李守汉作为家长要管教一下你们家的儿子和媳妇!

    “伯爷,我有一言。我大明自太祖开国以来,素来重视以夏变夷,故有四方之朝贡,西南之归心。然今日伯爷之儿媳身着胡服,袒臂羽饰,岂非有以夷变夏之嫌。吾不才,尚记得祖先教诲,故披发左衽之事,吾宁死不能赞同。少夫人服色今日若是不肯更改,恕某家不能与少夫人同列!”

    这就有点玩不过耍赖皮的精神了。守汉心中骂了一句。不过,和我耍流氓?你小子还嫩了些!正好!你不是说你家祖宗教诲嘛?老子便用你家祖宗来给你个难堪!

    “孔父母,果然是圣人苗裔!你说得好,说得对。但是既然你家号称三千年未曾更改的衣冠,为啥你穿裤子?这裤子乃是赵武灵王从番邦胡人那里引进的,如何使得?来人,伺候孔大人更衣!”

    不待孔县令反应过来,在两旁伺候的东番兵们,早就看这厮不顺眼了,从打少夫人一进来这几个家伙便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不给他们几分颜色看看,当真以为咱们宁远伯府上下都是善男信女不成?!

    几个人服侍一个,恰如皂雕追紫燕,更如猛虎叼羊羔,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孔县令等人的中衣剥了下来。

    登时方才还欢声笑语的大厅之内,顷刻间变得鸦雀无声,在场的文武大员们一个个木呆呆的望着这一幕。蓦地,几个被剥了裤子的官员呜呜咽咽的抽泣起来。(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五百六十四章 祖制?呸!
    一场风‘波’在多尔衮祭起了黄太吉的圣旨这面大旗之后,堵住了两黄旗众人的嘴巴。。 ;更新好快。你们不是怀疑我做事的合法‘性’吗?好,我把你们主子的旨意拿出来,这可是你们这帮奴才的主子授权的。

    奴才胆敢怀疑主子吗?自然不敢。

    再加上之后的一道军令,令卓布泰等原属各旗的军官各自归建制,重新回到本旗旗下。当然,多尔衮给他们晋升的官职就算是得不到本旗主子的承认也无妨,反正多尔衮把甲喇章京、牛录章京应有的兵马全数成建制的‘交’给了这些人。如果黄太吉和各旗旗主王爷不承认官职,或是夺去这些兵马奴才,恰好为多尔衮做了反面教材,所谓的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 ;nbsp;面对着多尔衮的狠辣招数,只是镶黄旗将领的鳌拜也只能唯唯诺诺点头称是。不过,多尔衮却也不曾为难他,或者是不屑于为难他。

    除了将卓布泰等人麾下应该编制的四五十个牛录齐装满员的‘交’给鳌拜一一点验,命他带队前往广宁面呈黄太吉之外,更将松山堡中缴获的六‘门’十二磅炮、八‘门’八磅炮等为数众多的火炮,全套附件配备着炮弹火‘药’和炮手,一并‘交’给鳌拜。

    “鳌拜,回去见到皇上,代我转述此间战事,若是李华梅不再猛攻塔山,本王便移师西进,会同郑亲王济尔哈朗所部围攻锦州,令锦州明军不敢出一兵一卒增援广宁!”

    看似多尔衮将一万多兵马拱手让给了黄太吉,两白旗众人心中各自不忿,但是多铎却是心中雪亮。二哥此举,便是汉人所说的丢卒保帅之举。一万五千多明军战俘编成的四五十个牛录是不假的,但是却分属与六旗之中,那些出身正黄、镶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旗。被黄太吉派来掺沙子的满洲青年军官们,带着大队人马回到本旗,平均下来,六旗之中不过多了一两千人马,顶多不过三千人,对于各旗来说实力增加不大。但是对于那些被皇太极派来掺沙子的人而言就是实力大增了。这些沙子们回去之后会乖乖的把到手的兵马实力上‘交’送到旗里搞第二次分配吗?如果搞了的话。那他们就不是沙子了,而是真傻子。

    就算是旗主王爷们打算命他们将兵马‘交’出来,全旗统一分配,这些沙子们背后的家族会答应吗?与其说多尔衮是送出了一万多人马,到不如说他是以邻为壑将祸水引到别旗去。两黄旗还好说一点,毕竟黄太吉对两黄旗的控制能力非常强,两黄旗体制内多为流官,旗丁什么的对各级章京的依附‘性’并不是太强。但是其他四旗就不同了,其他四旗还有不少额真哦!各级额真可是对旗丁什么的有生杀予夺的大权的。其他四旗回去的这些人会把到手的‘肥’‘肉’让出来吗?

    明明是歹毒手段。但是却符合了所谓入八分的制度。

    这一下,便会令其余六旗无话可说,就算是知道两白旗在此次塔山、松山大战之中吃得脑满肠‘肥’,也只能是暗自生闷气去。

    外部的问题解决了,跟着便是内部的矛盾。

    被两白旗众人视为众矢之的的,非曹大才子的祖宗曹振彦曹觉罗莫属。

    曹振彦的事情,着实令多尔衮与多铎二人头疼。

    本来是一件许出去的最高赏格,作为‘激’励士气之用的。便和体彩奖池之中的十几亿奖金一样。可是谁能够想到偏偏就有人买了几十注同样的号码。然后还都是头奖!不兑奖的话睿亲王、奉命大将军、豫亲王的脸面,黄太吉的权威往哪里去找?可是兑了奖。曹振彦这个奴才便又是被人嫉恨的靶子。

    虽然有人将曹振彦当成了奋斗的活目标,但是更多的人却是对他嫉妒无比,认为将自己放在当日他所在的位置,只怕做的更好些,“若是老子在那,早就一炮干翻了李华梅那个母老虎!疯婆子!还用得着在造谣‘惑’众?”

    说这话的人不止一个。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好的不灵坏的灵。当无数人都在憧憬着自己一炮轰死李华梅的美好前景时,李华梅的大炮和火箭又一次的找上‘门’。

    这一下,所有的人都不再说话了,动作娴熟的跃进战壕,准备迎击。

    虽然李华梅的帅旗仍旧在进攻军阵的后方高高飘扬。宁远镇吴三桂吴总兵仍旧攻势凌厉,水师陆营与近卫旅的兵马带给两白旗的压力依然巨大,但是,多尔衮却隐约感觉到哪里有些异样。他不知道是不是被当日关宁军的正面猛攻南粤军的侧翼直捣战术搞得有些疑神疑鬼,总感觉杀声震天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被南粤军几乎击穿了防线包了饺子的情景他是历历在目,万万不敢再冒险了。

    “吩咐各部的奴才们,就是明军耍出天大的‘花’招来,我们也只是坚守不出!”

    果然是‘花’样百出,除了正面猛攻之外,正白旗和镶白旗的哨骑不断的截获试图往锦州去的南粤军小股部队,从缴获的文件上看,都是李华梅以援剿大总统的名义,请此时驻守锦州的祖大寿、王朴、李辅明、吴标各部与南粤军倾力配合,东西对进,至少两军要会师于松山堡中。

    想想不久前的苦战,刚刚击溃了正面明军之后,李华梅便立刻给锦州城中的明军输送了大批的粮草补给,若是当真让他们东西对进两面夹击,多尔衮这几万人便又一次成了铁砧上被大锤锻打的铁料了!

    那种苦楚和压力,多尔衮想想便不寒而栗。

    “加强工事!给济尔哈朗行文,他娘的要是有一个明军从锦州城中出来,老子第一个砍了他!”

    多尔衮说这番话也是有底气的。在鳌拜领着那一万多人马回去之后第二天,范文程便又一次来到了塔山前线。

    这一次他带了黄太吉新的旨意前来。圣旨之中除了大肆褒奖了一番两白旗所部在南粤军密集猛烈的炮火之下坚守塔山并且击溃当面之敌,之后更是大公无‘私’的将所获之兵马辎重器械分给各旗的行为,同时,对曹振彦等人因军功而加升官职一律承认并且大加赞赏。

    之后。更是将松山、锦州这一带的作战事务尽数‘交’给了多尔衮,命济尔哈朗接受多尔衮的节制。“松锦之事,由十四弟并十五弟任之,广宁洪承畴所部,则由兄任之。”圣旨之中,黄太吉很是‘肉’麻的放下了架子。称呼多尔衮兄弟的排行而不称官爵,言辞之中的亲热更是让多铎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范文程在传旨完毕后,更是很隐晦的传达了黄太吉的口信。鉴于两红旗几次大战下来损失惨重,此番更是接连损失了两对贝勒父子,黄太吉有意在战后对两红旗进行一番重新整理。“奴才以为,皇上怕是要借助英亲王了。请英亲王主理其中一旗。”

    多尔衮同多铎对视一眼,这无疑是黄太吉对他们兄弟采取的反击手段,用一个空壳子的旗主身份,来分化削弱瓦解两白旗的实力。

    “管他的!反正咱们现在人马奴才都够。让阿珲能够独自掌握一旗也好!”打发走了送信的范文程,多尔衮与多铎凑在一起密议,算是达成了一致意见。二人甚至连派遣那些人跟着阿济格去两红旗都有了一个预案。

    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阻挡住李华梅的凌厉攻势上。

    可是,多尔衮却万万也不曾想到,此时节在他对面指挥协调作战的并不是李华梅本人,而是莫钰。

    李华梅因为伤势和过度劳累,同时加之心理负担压力过大。终于病倒了。之前力主不恢复作战的施郎,在这个时候却改弦更张。与李沛霆一道力主恢复攻势。

    “用进攻来掩护撤退!”

    松山的多尔衮,塔山的多铎,做梦也想不到,炮火连天的背后,是悄然有序的撤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