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萌夫-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场里作物成熟的时间也不像小说里写的那样,今天种下去明天就能收获了,反而更趋向于现实,这些日子以来海棠大概算了算,空间里的作物生长周期大概是前世现实中的一半,也就是说水稻、小麦等从种下到成熟可以收获要三个月的时间,一年可以种四季庄稼。



  另外,就是上次她在良田旁边看到的那颗大树,原来那是QQ农场里的许愿树,不过许愿树许愿的时间从需要点击十次,变成了诚心做善事十件,并且每三个月才有一次机会。



  许愿的物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空间中买卖需要的金币、种子等,竟然还有上好的金疮药、麻沸散、衣甲、武器、兵书等可供选择,而街边小摊在她第二次进入后,被重新激活。不过,买卖的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水果蔬菜,而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东西都有,甚至连武功秘籍都有,只是价格贵的惊人……



  最让海棠觉得吃惊的,是农场里的金币可以拿到现实中,不过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个手续费收的还挺多,一百金以下要收取百分之二十的“手续费”,一百金以上更多,最多的时候“手续费”可以收到百分之五十。



  得知农场中的金币可以取出的当天,海棠就从中取了十金出来,当然换到现实中只有八金,交到阿爹手中,说是“神仙”今日去友人家赴宴心情好赏下的。阿爹倒也没有多想,就收了起来。



  半个月之后,汉灵帝光和五年八月,海家一家八口终于一路风尘仆仆到了南阳郡的宛城。其实宛城在海棠的心里也是不安全的,毕竟两年之后黄巾起义爆发,这里就被张曼成带着黄巾军攻陷了,连太守褚贡都被张曼成杀了,何况平民百姓?



  可是奔走了这么多天,终于到了一个不错的城市,阿爹阿娘、二叔二婶包括几个孩子都不愿意再走了,海棠又不能告诉阿爹他们,这里两年后将会被黄巾军攻破,所以只能无奈的选择留在宛城。



  站在还没有受战火清洗的宛城城门口,海棠瞬间就不好了。



  前世,她是大小姐,衣食不愁,所以经常没事到处旅游,也曾去过一些风景区,见过不少古时候遗留下来的城墙和城门,那些城墙、城门虽然历经沧桑,但因为经过修缮却比眼前的要高大的多,设计也更先进,城门顶部有三个方孔,若敌兵攻城,可从方孔往下倒火油烧死企图破门的敌兵,此外距离城门不远处,还有第二道城门。若是敌兵来犯,前门实在支撑不住可以放进来,关门打狗,一定能叫敌兵有去无回……



  再看眼前的宛城,即使是还没有受到战火的摧残却也已经破败不堪,虽然海棠能够想到,宛城如此破败,想来和管理盘剥以及东汉中央财政不拨款有关,但是还是免不了心底发寒。



  这样破败的城墙,如何挡得住不要命的黄巾军?难怪黄巾起义时,宛城被张曼成占了,连太守褚贡都被张曼成杀了。



  ********



  开坑了,开坑了,大家快点来养肥啊……
第三章 家常菜馆
  “小妹,想啥呢?快,进城了……”好不容易见到了城池,这一世的大哥海诚很是兴奋,几乎是奔跑着往前冲的。一转头,却见小妹站在一边一动不动的发呆,这可急坏了一心急着进城的海诚。



  于是,他赶紧又跑回来,拉着还在胡思乱想的海棠跟上阿爹他们。阿爹手里只有八金没有零钱,出门在外,财不露白,金子不敢拿出来,所以阿爹就将还剩下差不多三斤的大米拿出两斤作为一家八口的进城费交给了守城的士卒。



  收了东西,守城的士卒倒也没有为难他们,很快就让他们进去了。



  第一次亲眼见到真实的古代的城池,说不好奇那是不可能的,进城一路走来,城里倒是挺热闹,道路两边的各种铺子都在开门做生意,道路两边还有一些卖水果、卖手工艺品、卖小吃食等小玩意的小摊小贩在路边摆摊,人来人往,叫卖声不断……



  “阿爹,我们要去哪?”四岁的小弟海松是个活泼好动的,他从一出生就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地方,此时被阿爹抱在怀里四下里张望,眼睛一眨不眨的,生怕漏了什么好看的没见到。



  “是啊,阿爹,我们今晚要住哪里?”这一路过来,海棠已经跟这个身体磨合的很好,除了时不时会想念前世疼爱她的老爸,反而现在这个亲情浓郁,兄弟姐妹多的海家让她更加喜欢。



  虽然身体还小,但是内里却是个成年人的海棠,在经过了进城初始的好奇后,就把目光放到了旁边的一家铁匠铺子,想着等安定下来要打些兵器放在身边防身。



  米刚刚交了进城费,已经只剩下不到一斤了(期间海棠又借着神仙的名义拿过几次粮食出来,不过都不多每次都是几十斤谷米加上一些水果),本来海棠想要再跟“神仙”拿一些,但是阿爹、二叔包括阿娘、二婶都不同意,说是救急不救穷,“神仙”能够一路救济他们到宛城已经不错了,做人不能得寸进尺,要知足……就是那八金也是海棠说是神仙高兴赏下的,阿爹才收下的,不过也是耳提面命的对海棠进行了一番深刻的思想教育,什么不能不劳而获,不能忘恩负义啥的。



  “棠儿莫担心,阿爹有力气,我们先找了房子住下,然后阿爹就去找一份工作,等有了钱,给棠儿买糖吃……”海柱一边打量宛城这个城池,思量着是不是找个人问问哪里有卖房子或者租房子,一边安慰女儿。



  “阿爹(大伯)我也要……”听说有糖吃,四岁的海松和六岁的堂妹海雪立马嚷嚷上了。



  “好好,都有,等大伯做工领了钱,就给你们买……”阿爹怀里抱着海松,另一手摸了摸二弟怀里的侄女海雪,柔声哄道。



  一家人又在城里走了一会儿,阿爹见身边几人都累了,就到附近的当铺先拿出一金兑换了一万大钱,然后到旁边的成衣店,给大小都买了两身换洗衣服,花了近一贯钱(一千文钱)。之后一家八口就进了对面的一家客栈,叫了一桌子好菜,众人一顿胡吃海喝。



  吃饱喝足,阿爹让二叔带着几个小的在客栈里休息,他自己则带着大哥,在客栈掌柜的指引下,去找了专门给人介绍房子的中人。



  古代中人的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他们几个孩子累了一路,在客栈里睡了一觉醒来,阿爹他们就回来了。房子已经买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四合院,加上中介费什么的,花了八贯大钱,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平安巷。



  四合院不大,布置也很简单,和海棠上辈子住的豪华别墅根本没有可比性,不过海棠却很喜欢,喜欢这种家的味道。



  四合院有正房三间,刚好阿爹阿娘一间,二叔二婶一间,剩下一间留作会客之用。两边分别有两间厢房,大哥海诚带着小弟海松一间,海棠带着妹妹海雪一间,剩下的两间,一间作为厨房,另一间做杂物间,放些杂物刚刚好。



  院子里有一口井,听说是上一任房主嫌弃出门打水太费事,自己掏腰包花钱打下的。



  此外,院子角落里还有两颗枣树,这时候已经七零八落的挂着足有拇指大小的青枣。



  四合院位置不错,前面临街,他们可以把前面三间租出去或者自己做点小本生意都可以。



  总的说来,这次买房子,海棠觉得买的很值……



  有了栖身之所,日子有了奔头,家里的气氛慢慢就活了。



  因为手里还有七金,阿爹就和二叔、阿娘商量着买些地,毕竟他们是农家子弟出生。可是海棠却大力反对,开什么玩笑,种地?种地能赚几个钱?眼瞅着这黄巾起义就要开始了,这个时候去买地,这不是眼睁睁的把钱往水里扔吗?



  当然,海棠年纪还小,又是个女孩子实在没什么话语权,好在二叔也不同意买地。



  二叔倒不是知道两年后就要发生黄巾起义,而是私心里,他还想回去,回幽州。毕竟当初他们出来只是因为连年干旱庄稼青黄不接,实在过不下去了。要是过两年,年景好了,他们肯定还是要回去的,在这里要是买了地,还怎么回去?最终一家人商量了好几天,最后决定买十亩地,种了粮食自家吃,以后要是回幽州了,地卖掉就行了。



  另外,将院子前面的三间临街的房子装饰一下,收拾出来做点小生意,具体做什么众人也想好了,就开个家常菜馆。大厨也是现成的,就是阿娘,听大哥说,想当年,阿娘那做饭的手艺,可是附近十里八乡都赞的,就连县里的大户人家做宴席,也会请阿娘去做菜……



  二婶给阿娘帮忙打下手,几个小的也能帮帮忙,做些轻松活计。至于二叔,一路上海棠都在教几个小的算术,老实人二叔倒也跟着学了一些,最起码收钱什么的是不会错了,所以二叔可以做跑堂,忙的时候还能帮着收收钱,而账房当然就是我们的海棠大小姐了。阿爹也在店里帮忙,闲的时候,还可以指导指导家里几个孩子的武艺。



  这天,闲来无事,铺子里装修的也差不多了,海柱就带着几个整天吵吵着要出去玩的孩子上了街,准备采购些开店用的物品。



  到了杂货铺子,海柱进去买佐料,交代海诚和海棠看好两个小的,先在外面玩会儿,他买好东西就出来……



  哪知阿爹这边刚离开,就听到前面有人喊什么大户程家招护卫,月钱五百文。几个孩子还小,听到有热闹可看,一个劲的往前凑。海棠被小妹海雪拉着使了吃奶的力气往前挤,海棠原本不想过去,可是看着几个孩子跃跃欲试的样子,她又不忍心拒绝。



  抬眼见海诚虽然使劲往前冲,却还不忘把小弟护在怀里,海棠也就任由小妹拉着她往前挤了,几小挤到前面一看果然是在招护卫,而且当场考校武功。



  **********



  阡陌新坑,坑品保证啊,欢迎跳坑……
第四章 海诚上擂台
  不过,这些人的功夫似乎都不怎么样,忙活了半天,竟然一个过关的都没有,海棠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倒是堂妹海雪和小弟海松两个看得津津有味。



  这时,台下突然上来一员细瘦大汉,一看就是个精明的样子,只见他先尝试了一下旁边地上的石锁,百来斤的石锁让他耍的上下翻飞,获得一阵阵的叫好声,那负责招人的管事也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而后,瘦汉又拿起旁边桌子上放着的一把弓,拉了拉弦试了试,而后拉弓射箭,只听“嗖”的一声弓箭就射了出去,海棠看得出来这汉子力气不小。



  “哎呀,中了,八环,了不起……”旁边又是一阵起哄。



  海诚却在旁边撇嘴,这有什么,要是有好弓,阿爹可以在一百二十步以内百发百中,当年阿爹可是一个人在深山里猎杀过老虎……



  真的?从原主的记忆中,海棠虽然知道阿爹祖上几代都是山里的猎户,阿爹更是小小年纪就跟着祖父进山打猎,但她还真没有亲眼见过阿爹摆开架势真正的拉弓射箭,所以自然不是很清楚阿爹究竟水平如何?



  一百二十步,一百二十步内百发百中,要是大哥所言非虚,可想而知阿爹的箭术多么了不起,海棠满眼冒红心,这可是乱世保命的终极神器啊。



  “是吗?不知你爹爹是哪位?可否上来较量一番?”



  “啊?”海棠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瘦汉,被吓了一跳,抬头看了看,发现大家都看着他们几兄妹。海棠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海诚说的太过兴奋,声音越说越大,被人给听到了,这不,人家“打”上门来了。



  原本,海棠还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忽悠一下也就过去了,毕竟是几个孩子,人家也不能揪着不放,哪知海诚这个愣头青,平时也没见他反应这么快,今天倒是嘴皮子出奇的利落,竟然抢在她之前,来了句“本来就是,我又没撒谎,再说哪用得着我阿爹,我就能赢你……”



  说完,还不待海棠有所反应,海诚就一个飞身,上了三尺高的赛台。等海棠反应过来,要去拉,已经来不及了。不过海诚确实没撒谎,他上台之后,也没多话,从瘦汉手中接过弓箭,也没见怎么瞄准(反正海棠觉得是),“嗖”的一声,弓箭就离弦而去,竟然也是八环,而且还比瘦汉的那一箭更靠近红心一些。



  这下众人都傻眼了,就连那瘦汉都懵了,好在这时爹爹买好了佐料,从铺子里出来一时没找到他们,大声叫喊他们的名字,海诚也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自己可能惹祸了,也不管那些人的吵嚷,就慌忙带着几个弟妹和阿爹会合去了。



  和阿爹会合后,几兄妹都很默契的没有提及刚刚的事情,故而阿爹也就不知道。之后几天,家里上上下下都忙着铺子开业,也就把这件事忘在了脑后。



  海家的家常菜馆开业很成功,因为娘亲的好手艺,加上海棠私下里稀释了空间的灵泉水作为做饭炒菜的用水。海家的家常菜馆很快就打出了名声,每日里都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客人来饭馆就餐,让海家一家老小腿都快跑断了。



  见菜馆生意越发的好,海棠就说服了阿爹将原本打算另租出去的那间房改了一下,做了两个包间,海棠搬用现代的方法稍稍装饰了一下,还别说倒是很是典雅。为了让人觉得有品位,海棠还在包间里放了几盆空间里的花草,都是非常难得的品种。



  包间一出,海家家常菜馆更火了,以前来这吃饭的都是一些平民百姓,毕竟这菜馆的档次在这摆着呢。现在也会有一些有身份的文人雅士来这吃饭了。



  为了招揽更多的生意,海棠还用空间里的水果酿制了好喝的果酒(东汉末年,为了应付粮食危机,早早就颁布了禁酒令,所以一般人是不允许用粮食酿酒的)。还别说,果酒一出,果然吸引了一大批爱酒的文人雅士前来品尝,而且时间长了那些经常在海家家常菜馆喝酒的人还发现,这海家的果酒饮多了,不仅对身体无害,还能调养身体。故而,很快海家果酒好可以益寿延年的说法就传了出去……



  这天,海棠正在菜馆里帮忙收账,就见外面突然呼啦啦来了好大一群人,领头之人竟然是那天擂台上那瘦汉。



  海棠心道不好,坏事了,果然,瘦汉带着一大帮人进来,二话不说,就开始各种砸,顷刻间,店里的桌椅,碗盘就换了位置、形态。原本在吃饭的顾客,惊吓之余,要么躲到一边,要么早早躲了出去。



  “你们干什么?”前世见多了黑社会各种打砸抢的海棠,心里虽然有些害怕,不过她还是从柜台后面站了出来。



  “小丫头,你阿爹呢?”瘦汉见过海棠,也还记得,不过他今天来是为了找海诚口中的厉害爹爹比武的,所以海棠这个小丫头,他还不放在心上。



  “我阿爹出去了,你们要干什么?”海柱今天确实不再,不仅海柱不再,就连海诚、海松、海雪几个小的都不在。店里的野味没了,今儿一早,阿爹就带着几个孩子出城打猎去了。



  “你要做什么?”听到外面的动静,在厨房帮忙的海林快速跑了出来,见海棠站在瘦汉面前,还以为瘦汉要对海棠做什么?吓得他赶紧跑过来,把海棠拉到身后。“棠儿,没事吧?他有没有动手打你?”



  “嗤”瘦汉轻哼,“我刘三儿还不至于对个小丫头片子动手,你就是那小子说的厉害爹爹?”刘三儿认错了人,以为海林是海诚说的厉害爹爹海柱,二话不说一拳就打了过来。



  海林虽然是海家人,却因为从小身子弱,没练过武,勉强算是个文人,识的几个字。此时,见刘三儿一拳打过来,他根本反应不过来,眼见着一拳就要打到脸上了,海棠吓得脸都白了。



  **********



  人呢,人呢?怎么都没有人呢?快来啊,快来啊。
第五章 贵客临门
  “刘三?你小子怎么在这?这些……都是你砸的?跟哥哥说说?海家怎么得罪你小子了?”



  “奎叔叔?”看到来人,海棠很开心,也很庆幸,好在奎叔来得及时,要不然二叔这顿打是少不了的。



  奎叔名叫张奎,是宛城城门守官,不过最近貌似升了功曹?其人身材魁梧,而且满脸络腮胡子,乍一眼看上去很是凶恶,不过他为人其实不错,外粗内细,性子豪爽,不拘小节。因为经常来店里喝酒,和海柱、海林兄弟交好,跟海棠几个也都熟,平日里有了小钱还会给海家几个孩子带串冰糖葫芦、带个面人什么的,倒是很得海家几个孩子喜欢。



  张奎今日过来,其实也算偶然,一方面是好几天没来了,嘴里馋酒了来喝两口,另一方面是想在这里请太守大人吃顿饭感谢太守大人的提拔之恩,过来提前定个包间。



  没想到刚到门口,就见菜馆门口围了好几圈人,拨开人群走进来,就看到刘三儿的拳头伸了出去。好在,他前不久跟海大哥切磋了一番,武艺有所长进,不然,那一拳他还真接不住。



  “张大人?哎呦,恭喜张大人荣升功曹。张大人怎么过来了?来喝酒?刘三儿请客?”刘三儿是宛城有名的游侠,平日里欺小凌弱的事儿,他也没怎么做过,今天之所以做这一出,也只是为了把小娃娃口中的厉害爹爹逼出来,和他比上一场。如今正主还没出来,倒是叫张奎这个爱管闲事儿的看到了,真倒霉。刘三儿心下暗呸,脸上却带着吊儿郎当的笑。



  “正主来了,你怕是不是对手。”刘三儿的为人,张奎打过几次交道后,也算清楚,不过他跟刘三儿不是一条道上的,所以看刘三儿不顺眼,现在正好机会摆在眼前,他倒不介意借海大哥的手,教训教训这刘三儿。



  “是吗?不过,旁边这位应该不是你说的那什么海大哥吧?”刘三儿心下暗道,能得张奎看重,看来这个海大哥有点真本事,不过面上刘三儿依然笑得吊儿郎当,一副没有正形的样子。



  “这不是我爹,这是我二叔,我二叔不会武功的,而且手无缚鸡之力,你就算打赢了我二叔也不算本事。”情知这什么刘三儿是误会了,海棠赶紧解释,同时退后一步,将二叔海林拉到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